因为处于中度饥饿状态的雌螳螂会进行交媾,在交媾过程中或在交媾之后,会试图吃掉配偶。
经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发现,那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根本无心交媾。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到5天)的雌螳螂会进行交媾,但在交媾过程中或在交媾之后,会试图吃掉配偶。而那些没有饿着肚子的雌螳螂则并不想吃配偶。
扩展资料
螳螂生物学特性:
螳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 成虫期,每年7~10月为成虫的陆续发生期,一般雄性成虫成熟期较雌性早10余天,羽化为成虫后经历10~15天就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2~4小时,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当食物贫乏时,雌性有进攻雄性并作为猎物而被取食,人们称为“妻食夫”现象。
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围绕求婚、交配、营养三者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保持种群优势的自然行为,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由雌性担负繁衍后代的主要责任。
-性食同类
-螳螂
1、产卵期
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干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产卵时先由左侧附腺分泌泡沫状蛋白物质于生殖腔开口处,右侧附腺分泌出二酚醛类物质,使分泌的蛋白物质凝固为一层较坚硬的外壳筱盖在卵块外面,形成卵鞘。
一只雌蝗娜所产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内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种类而有差异,一般可产下1~4个卵鞘。每完成一个卵鞘需2~4小时,一个卵鞘内的卵粒40一300个不等。初产的卵鞘为白色或乳白色,较柔软,经5~10小时后即变为土**或黄褐色,也有的变为黑褐色。
产在桑枝上的则称为桑螵蛸。由于卵鞘有大小、长宽、圆扁以及颜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狐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间俗名。各种螳螂均以卵鞘保护卵细胞渡过寒冬。
翌年6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故有“仲夏螳螂生”的说法,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时间早晚,除与当年的温湿度有关外,还与产卵处所接受光照的强度或时间长短很有关。
2、若虫期
卵在鞘内经胚胎发育为若虫后,即借身体的蠕动和卵的胀力,上升至成虫产卵,并从做鞘时留下的孵化挣脱卵膜孵化出来,并借助于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胶质细丝,将卵壳及虫体粘连悬挂着。
有时可拉成10余只的长串,不久早孵化的个体,即借徽风荡漾用足抓住周围物体各奔东西,这种自然现象,也是螳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残食,保存自身物种的一种本能。
卵的孵化时间,多在早晨4时开始至8~9时最盛(中华螳螂);广腹幢螂则多在下午18时左右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时为姆化盛期。1~2龄虫自相残食性较强,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
这种自相残杀现象,可能是螳螂虫口数量自控到一定数量的种间机制,这种种间机制的产生与幼小若虫的耐饥饿力有关,因为一、二龄虫在完全缺食的情况下4~5日即死亡。
后期若虫在缺食情况下也只能维持11~18天的生命期,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只是若虫不同龄期的脚部背向有由小到大的翅芽,末龄完成后,才长出起着飞翔作用的两对大翅。
3、成虫期
每年7~10月为成虫的陆续发生期,一般雄性成虫成熟期较雌性早10余天,羽化为成虫后经历10~15天就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2~4小时,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当食物贫乏时,雌性有进攻雄性并作为猎物而被取食,人们称为“妻食夫”现象。
这种生活中的行为,被解释为由于雄性的咽下神经节可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它的侧向运动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运动,因此,雌性猎食雄性常先吃头,这样可破坏雄性的咽下神经节,有利于双方接触成功。
另外,有人认为,由于雄性成熟期早,此时雌虫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是不接受交配的非婚反抗表现,还有人认为,雌吃雄是为雌性腹内卵子的早熟补充营养,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雄螳螂能把握时机与雌性迅速完成交配过程,也可幸免于难。
从以上种种解释看,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围绕求婚、交配、营养三者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保持种群优势的自然行为,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由雌性担负繁衍后代的主要责任。
4、食性
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母螳螂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丈夫呢?有以下4点原因:
一:母螳螂交配后饥饿感大增吃掉自己的丈夫补充体能。、
母螳螂与丈夫交尾过程中,会相互拥抱纠缠在一起。这个过程消耗了母螳螂大量的体能。又加上野外食物匮乏的情况下,母螳螂的食物量不能满足以及营养不充足,饥饿感会大大增加。
螳螂只是昆虫而已,并无智慧和道德感。母螳螂本身攻击力便强,体型又大,处于饥饿的生存本能下。面对眼前这个体型弱小,又被掏空身体极度虚弱的丈夫。难免会动了歪心思。
这时候母螳螂就地取材吃掉丈夫。1是可以填饱肚子补充体能,消除饥饿感。2是不用另外寻找食物。省下体能,负责造卵鞘。3是避免饿肚子被鸟类天敌等捕食,一举三得。
母螳螂这种行为,其实也体现了物种间,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是有利于螳螂种群的总体生存发展繁衍的。毕竟能留存更强壮的母螳螂,以及数量更多的后代,也避免了近亲繁殖。是很聪明智慧的,虽然公螳螂可能并不知道献身的这么伟大。
二:母螳螂吃掉丈夫,身体会分泌激素刺激更多排卵,后代成活率更高。
一方面,由于公螳螂咽下神经节会分泌一种激素。可以促使公螳螂侧向运动和腹部外生殖器抱握运动。换句话说,母螳螂啃食丈夫头部,会加速激素分泌让交配进行得更顺利。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生物学家认为:母螳螂吃掉丈夫,会让雌性腹内卵子早熟并及时补充营养,也让后代数量更多成活率也更高一点。是有利于螳螂种群后代繁衍的自然行为。
而母螳螂这种行为,是千百年来进化的结果。也是为了保持螳螂种群优势下的物竞天择。
三:母螳螂交配后吃掉丈夫,是螳螂物种的行为和习性。
大自然中雌食用雄性的情况屡屡发生,并非只有母螳螂会这样。比如蜘蛛等也会发生。多是在求婚交配营养三者相互关联下诞生的。
根据遗传学,行为习惯和习性会被写进基因,从而影响着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并有概率遗传继承一部分共同的习性。
那母螳螂食夫这种习性,是否受螳螂种群的遗传基因影响?我认为是有关系的,不然大自然不会出现这么多相同的行为。
四:交配期间不论昆虫还是动物,领地意识都非常强烈,表现为攻击性强,这也可能是母螳螂吃掉丈夫的原因之一
有人认为母螳螂不信任公螳螂,导致母螳螂吃掉临时配偶。是母螳螂感觉受到了耻辱。这是一种人格化表述,并没有切实证据证明。螳螂只是一种简单的肢节昆虫,并不会有复杂的人类情感。所以没有信任一说是无稽之谈。
不过许多动物或者昆虫有领地意识是被科学证明了的。螳螂也具有领地意识,特别在交配求偶期间会更加明显强烈。
一旦有陌生生物进入母螳螂的领地范围,它会举起两把大刀般的前肢,对进入领地的陌生物种进行炫耀驱赶甚至吃掉。其中便包括公螳螂在内。
公螳螂会试图使用武力迫使母螳螂完成交配,这在人类看来像是一种求偶仪式。交战一般在12小时之内取决出胜负。如果母螳螂赢得了战斗。它会吃掉进入领地的胸膛。如果公螳螂获胜。交配会得以完成。但30%会死于感觉被侵犯领地的母螳螂之口。
总的来说无论从饥饿繁殖遗传领地意识角度上看,母螳螂食夫的行为,都像是一场只为自己考虑不顾丈夫感受的“田园女拳秀”,但事实上,螳螂能进化出这种独特的习性,还是与保持自身种群优势,能够良性繁衍有关的,这只是螳螂独特的生存方式而已。
还有人说只是雄螳螂被累坏了,没有还手能力而已。我觉得反正不要说最毒妇人心了,母螳螂是证明不了的。对此你怎么认为呢?
性食同类
八月,属于螳螂的交配季节来临了。此时已经成熟的雄性螳螂为了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会出发寻找雌性螳螂。
但是它必须要小心翼翼,因为雌性螳螂不仅不会把它们当作“丈夫”看,还会把它们当作食物一样吃掉。
不过雄性螳螂没有办法,它们体内的基因驱使着它们靠近雌性螳螂,至于它们在交配完成后能不能活下来,则完全要靠运气了。
有些雄性螳螂运气比较好,在交配时,恰好雌性螳螂刚刚进食完毕,还不太饿,此时对于捕食雄性螳螂的意愿较弱,所以雄性螳螂逃生的概率较大。
但有些雄性螳螂运气实在不太好,不仅遇到了一个饥肠辘辘的雌性个体,还恰巧遇到了一个体型非常大的雌性,此时饥肠辘辘的雌性还来不及交配,便会选择将雄性吃掉。对于雌性而言,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毕竟它们需要蛋白质,而雄性螳螂也是蛋白质,对于雌性螳螂来说,雄性螳螂就是免费送上门的午餐。
虽然科学家们对这种行为表示非常震惊,但科学家们也尊重动物的生存法则,只是把这种行为描述为“性食同类”,也就是在交配过程前后,吃掉配偶,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是发生在雌性身上,毕竟如果雄性以雌性为食,那么雌性还来不及产卵就会消失。
性食同类是如何发生的?
在考虑动物行为的动机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就是不要把人类的道德观代入到动物世界中。螳螂之所以性食同类,目前有几个支持率较高的理论。
有很多人认为,螳螂之所以性食同类,是因为吞噬雄性的头,有助于雄性分泌更多的生殖细胞。但这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观测到,很多螳螂性食同类的行为发生在交配之前,而此时吞噬雄性显然不利于繁衍下一代。所以目前这个说法只有民间科学家认同,科学家们持怀疑态度。
我比较倾向于认为雄性螳螂对于雌性而言是猎物。这是因为雌性在孕期时需要补充蛋白质,而野外的食物总是匮乏的,使得它们只能以同类为食。
再者,雄性螳螂的消失,有助于后代存活。这是因为自然界的能量并不是无限多的,雄性的消失能够节约能量,供后代生存。
其实,雄性并非不能完全逃脱,只要它们在交配后迅速逃生,它们也可以避免被雌性吞噬的危险。不过,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被雌性捕食的雄性分泌出的生殖细胞更多,这很可能是因为雄性交配时间较长,能够尽可能多地将自己的生殖细胞分泌到对方体内,但时间过长也增加了它们被雌性捕食的概率。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围绕着求婚、交配以及营养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科学家提出说,虽然性食同类在螳螂中很常见,但是如果雌性在每次交配时能够100%捕获雄性,那么该种群有可能因此而灭绝。
这是因为雄性个体数量将可能急剧减少,以至于无法有充足数量的雄性用于繁衍下一代。也就是说,虽然螳螂会性食同类,但它们捕食同类的成功概率并不会特别高。
总结
生物的行为受基因和后天环境控制,其中像人类有伦理道德约束的生物非常少,大多数动物只凭基因决定,螳螂性食同类也是如此。
性食同类不仅可以让它们获得蛋白质,还可以减少雄性数量,避免与后代出现食物竞争,所以这种生存策略有助于螳螂种群延续,因此该基因就被保留在种群中。
至于其他生物为什么没有性食同类也能够延续种群,是因为每个生物面临的环境不同,所以采取的生殖策略也不同。
客观来讲是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更好的孕育后代。
母螳螂吃公螳螂是因为母螳螂正处于饥饿状态,吃掉公螳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般母螳螂吃饱了就不会吃公螳螂。
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根本无心交媾。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到5天)的雌螳螂会进行交媾,但在交媾过程中或在交媾之后,会试图吃掉配偶。而那些没有饿着肚子的雌螳螂则并不想吃配偶。可见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动机是因为肚子饿。
扩展资料
生物学习性
螳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产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千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
2 若虫期。卵在鞘内经胚胎发育为若虫后,即借身体的蠕动和卵的胀力,上升至成虫产卵,并从做鞘时留下的孵化挣脱卵膜孵化出来,并借助于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胶质细丝,将卵壳及虫体粘连悬挂着,有时可拉成10余只的长串,不久早孵化的个体,即借徽风荡漾用足抓住周围物体各奔东西,这种自然现象,也是蝗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残食,保存自身物种的一种本能。
3 成虫期,每年7~10月为成虫的陆续发生期,一般雄性成虫成熟期较雌性早10余天,羽化为成虫后经厉10~15天就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2~4小时,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当食物贫乏时,雌性有进攻雄性并作为猎物而被取食,人们称为“妻食夫”现象。
这种生活中的行为,被解释为由于雄性的咽下神经节可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它的侧向运动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运动,因此,雌性猎食雄性常先吃头,这样可破坏雄性的咽下神经节,有利于双方接触成功,
另外,有人认为,由于雄性成熟期早,此时雌虫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是不接受交配的非婚反抗表现,还有人认为,雌吃雄是为雌性腹内卵子的早熟补充营养,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雄蝗螂能把握时机与雌性迅速完成文配过程,也可幸免于难。
从以上种种解释看,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围绕求婚、交配、营养三者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保持种群优势的自然行为,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由雌性担负繁衍后代的主要责任。
4食性,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