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过的诗都有哪些

李白写过的诗都有哪些,第1张

举例李白写过最经典的诗:

最脍炙人口的思乡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象力最夸张浪漫的诗: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孤独的诗:《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闲来无事翻阅《宋刑统》,忽然发现一个问题:林冲刺配沧州,原来是可以甚至是必须携家带口一起去的。林冲与妻子的感情深厚,妻子一定不会拒绝与他一起远走他乡,既能长相厮守,又能避开高衙内的骚扰。可是林冲一纸休书把林娘子休掉了,林娘子又变回了二手张姑娘,高衙内再来“求婚”,就合理合法了。林冲冒着罪上加罪的风险而休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作为八十万禁军现任教头,林冲是懂得宋朝法律的,其岳父老张教头,也是懂得宋朝法律的,就是林娘子,也未必不知道宋朝法律关于丈夫刺配妻子应该怎么办。即使不知道,也能找个讼师问问清楚:林冲休妻,既违心又违法。但是双方凄凄惨惨戚戚的“离婚”了,林冲违法休妻,无人制止;林娘子不跟林冲去沧州,也没人说她薄情——这都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林冲和妻子都有各自的苦衷。

大家都知道,林冲号称豹子头,长得也像猛张飞的翻版,杀陆谦富安火并王伦,杀人不眨眼。有些人认为林冲怯懦,是没有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金圣叹先生认为林冲“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是个不折不扣的“毒人”。至于林冲这个毒人,是《飞狐外传》里的毒手药王,还是《新少林五祖》里的马宁儿,怎们且不去管他,仅仅是林冲发配之前休妻这件事中,我们就能看出林冲确实是“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只不过还要加上一句:“拿得起,放得下”。

在说林冲休妻之前,咱们还是来看看宋朝的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因为看了这条法律,我们才知道林冲发配,是可以连妻子带丈人,一并领到沧州开始新生活的。

《宋刑统·犯流徒罪》规定:“户口例:妻妾从之,父祖子孙欲随辄听之,移乡人家口亦准此。若流移人身丧,家口虽经附籍,三年内愿还者放还。”同时《宋刑统》对这条规定的解释是:“妻妾见(现)已成者,并合从夫。依令,犯流断定不得放弃妻妾。”

按照这样的律条,如果不休妻而又不带妻子一起去沧州,林冲就犯了法。如果休妻的理由不成立而闹假离婚,林冲还是犯法。

《宋刑统》很人性化,其形式是有问有答,在这一条规定之下,还提出了设问:“如果妻子犯了七出之错,或者两个人已经恩断义绝,又该如何处理(妻有七出及义绝之状,合放以否)?”

回答是:“放不放妻子离开,决定权在丈夫手里,放也行不放也没事。但是一有人犯了流放之罪就休妻以免得妻妾跟自己遭罪,恐怕很多人会假离婚,这就是个法律与情理之间的矛盾(依令不放,于理为允),所以如果真的感情破裂恩断义绝,可以休妻,但是妻子主动犯了七出之条以避免跟着流放,坚决不允许(义绝者离,七出者不放)!”

这里面的七出,指的是无子、*佚、不事舅姑(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林冲无子,这是事实,但这不是林娘子一个人的责任,所以林冲指责林娘子犯了七出第一条,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林冲也表示无知根本就不算个事儿:“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红面赤,半点相争。”

即使是无子这条理由成立,也不是林冲休妻的充分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感情破裂恩断义绝才可以离婚,而林冲和妻子,很明显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看过水浒原著的读者都知道,林娘子一开始并没有出现,前来送行的是林冲的岳父老张教头,而且明确告诉林冲:“我要把女儿接回家,我家里有钱,养她三年五载不成问题。”其实这根本就不是钱不钱的事儿,林冲只是充军,又没有抄家,一个能随随便便拿出一千贯钱买一把刀的人,没有万贯家财是说不过去的。

林冲写完休书,正准备交给岳父的时候,“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跟在林娘子身后的,是抱着一包衣服的使女锦儿。得知自己被休后,林娘子只说了一句话:“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然后剩下的话都由张教头来说了,因为林娘子已经哭晕了。

这就是林冲休妻的全过程,熟读水浒原著的读者肯定会感到诧异:既然宋朝法律规定丈夫充军妻子可以跟着去,那么夫妻感情深厚的林娘子,为什么不卷起铺盖去沧州呢?事实上林冲到了沧州,就是一个自由的大头兵,甚至在看守大军草料场的时候,还能收一些“常例钱钞”。这常例钱钞,可以说是小费,也可以说是索贿。有丰厚的家底,再加上额外而又固定的收入,能喝酒吃牛肉的林冲,并不需要担心一家子的生计。

但是林冲还是写了休书,孑然一身去了沧州,在路上还差点被董超薛霸干掉。

正是出于这三方面的考虑,林冲才做出了休妻的决定,否则按照大宋律法,林娘子是一定要跟着林冲去沧州的,即使林娘子愿意去,林冲也未必舍得。

当然,看名著与看好汉一样,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如果结合当时的法律来分析,林冲休妻,确实不是向高俅高衙内示弱以委曲求全,而是颇有舍己为人的意思——如果林娘子坚持要跟他去沧州,而他还是执意休妻,那么我们就只能说是林冲的不对了。但是细看原著,好像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性格决定命运,成也性格,败也性格。林冲之所以在梁山上得不到重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性格问题。

一、80万禁军教头只不过是一枚懦夫罢了

豹子头林冲、禁军教头,这些称呼让人听上去是心生敬畏。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林冲却是空有一身本领,懦夫一枚。

面对自己老婆被高衙内欺负是,林冲只会咬紧牙根,攥紧拳头,根本不会上前理论,动手。这样的林冲简直是窝囊至极,鲁智深身为一个外人都看不下去了,林冲身为当事人竟忍得下去。

接着林冲被诬陷,发配沧州,林冲不是想尽办法去保护林娘子,而是留下一封休书,这是什么操作呢?明面上是不耽搁林娘子,可是实际上却是在拱手相让,林娘子被休,高衙内可以光明正大的调戏林娘子,光明正大的交往并求婚。

在沧州路途上面对董超薛霸的虐待,林冲也只会咬紧牙根默默承受,堂堂豹子头林冲、堂堂禁军教头竟然被两个小卒给欺负了。

让人想不通,也看不懂,当鲁智深好心帮助林冲时,林冲还要求鲁智深不要难为董超薛霸。林冲好慈悲的心,鲁智深就算不杀他们两个,也好歹给他们个教训不是。

林冲就如同三岁的小孩子,想法很天真,总是把朝廷官府当作天,不敢有任何的怠慢,更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只要和朝廷官府之间发生问题,他是能忍也忍,不能忍也忍,完全就是忍者的样子。

二、林冲不是一个可靠的人

林冲被发配沧州时,鲁智深特别的不放心,前去跟随,一直把林冲护送到沧州边界才放心离去。当时鲁智深想回去继续保护林娘子的,可是鲁智深的后路却被林冲截断了。

当时董超薛霸问鲁智深在那里高就,鲁智深反过来质问董超薛霸是什么居心,还提醒他们两个不要打自己的主意。而林冲在一旁傻乎乎的竟然没听出董超学霸的意图,更没听出鲁智深的意思,说鲁智深如何倒拔垂柳,在相国寺做什么。

林冲是真的傻吗?身为一个久混官场的人连这点反侦探的能力没有吗?在这里林冲非常值得怀疑,他很有可能故意把鲁智深出卖了。

后来林冲忍无可忍到了梁山落草,成为了王伦的小弟。而王伦知道林冲之前是教头后,对林冲特别的不信任,甚至故意找茬让他去杀人,只有杀了人才可以在梁山立足。林冲人还没杀,晁盖吴用他们到了梁山,他们的到来如图林冲的救命稻草。当林冲看到王伦要把晁盖吴用他们撵走时,林冲直接拔刀把王伦刺死。

林冲杀王伦这件事情影响了整个江湖,人人都知道林冲背叛了王伦,投靠了晁盖。后来晁盖死后,宋江是想尽办法冷落林冲,怕的就是有一天林冲把自己杀了。

一个懦夫背叛朋友,背叛上司,武艺再好,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的,上司也永远不会重用这样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664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