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堡会战的战前态势

尼科堡会战的战前态势,第1张

在科索沃战役中接替阵亡的穆拉德一世(Murad I)即位的奥斯曼新君主,“雷神之锤”巴济扎得一世(Bajazet)与他的老爸不同。巴济扎得的野心主要放在东方,而对于扩张帝国的西部领土兴趣不大,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可悲的错误。尼科堡战役中巴济扎得是被动迎战的一方,因为他“在忙于他的亚洲事务”。 巴济扎得的主要对手是匈牙利国王,卢森堡大公西吉斯蒙德(Sigismund of Luxemburg)。在他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之前,这位精力充沛的国王就一直致力于继续其前辈和岳父Lewis the Great的巴尔干征服计划。在1392年,西吉斯蒙德曾经对保加利亚地区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攻势,其唯一的结果是使得这片土地完全落入土耳其人的手中。于是西吉斯蒙德开始向西方的基督徒求援了,同时求援的还有君士坦丁堡那位四面楚歌的拜占庭皇帝。在得到西方的十字军援助之后,西吉斯蒙德在1396年发动了第二次保加利亚战役。西方联军跨过多瑙河,攻克了Widdin 和Rahova,杀光驻守的土耳其军队,然后向中保加利亚最大的城市尼科堡(Nicopolis)前进。然而之后西方联军缓慢的速度使得土耳其人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巴济扎得命令其驻欧洲军队在亚洲主力到来前不得擅自出击,他自己则召集亚洲军队跨过达达尼尔海峡并最终在军事重镇安德里亚那堡(Adrianople)集结起自己的全部力量。之后巴济扎得率领军队通过强行军逼近了尼科堡,当西吉斯蒙德的侦察骑兵发现土耳其人的时候,他们距离尼科堡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

2月3日本身没有特别节日。

1、2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31天(闰年是332天)。

2、2020年2月3日对应的农历是庚子年(鼠年)正月初十。

3、2021年2月3日是立春。

扩展资料:

当年今日:2月3日历史上重大事件

1、960年2月3日——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让士兵拥戴其为皇帝,宋朝建立。

2、1481年2月3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去世,其子穆罕默德二世继承王位。

3、1488年2月3日——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率领的船队成为第一个绕过非洲好望角的欧洲船队。

4、1783年2月3日——美国独立战争:西班牙承认美国独立。

一、能力的证明首先,君士坦丁十一世发疯了吗?还是说他眼高手低?似乎并不是如此。成为皇帝之前他便在1427-1433年间通过联姻,游说,和弟弟们进行交换成功获得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除Argos,Nauplia,Croton,Modon依然被威尼斯人掌控外),而在1444年他在希腊南部的事业达到了顶峰,攻入了雅典,扩张到了大约相当于1831年的希腊王国的范围。但是好景不长,雅典大公向奥斯曼苏丹求助,从瓦尔纳之战中抽出身来的奥斯曼军队迅速的横扫了摩里亚半岛,摧毁了君士坦丁-巴列奥略柯林斯地峡的城墙,将6万名希腊人掠为奴隶,让他二十年的经营化为乌有。虽然在希腊南部的事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也说明了他不是眼高手低的君主,他既有能力也有手腕,更不乏勇气,当时各方面的记载都认为他精明强干,善于团结下属,宽厚仁慈(一个有意思的细节:1452年穆罕默德二世在小亚细亚修筑城堡时,君士坦丁十一世把君堡内关押的土耳其人送出城外企图来交换苏丹不伤害附近的希腊人),深受帝国臣民的爱戴。基于这些,我认为向苏丹勒索不是他的一时发疯,或者意识不到与奥斯曼的国力差距(因为他在1446年已经尝过了苦果了)所致。

二、向西方的求援事实上,从14th开始帝国就已经频繁的向西欧求援了,君士坦十一世的祖父约翰五世在出访罗马期间于1369年10月17日在罗马圣智医院宣布皈依公教 1399年12月10日-1403年6月,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父亲曼努埃尔二世皇帝出访了威尼斯,帕多瓦,米兰,巴黎和伦敦,在巴黎期间,皇帝的博学多才令巴黎大学的教授们十分欢欣,但是在他住在卢浮宫里的一年半里,除了写了一篇关于圣灵的论文之外,没有取得任何的实质性结果,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十字军的失败的阴影依然笼罩,即使是处在三十年休战期的英法两国也都没有进行实质性帮助而只有一些口头承诺。而在1428-1448年间穆拉德二世先后粉碎了数次来自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瓦拉吉亚,波西米亚,教宗组织的西欧志愿军等方的攻击,其中包括规模最大的1444年的瓦尔纳十字军。事实上穆拉德二世通过这一系列的战争,让其他基督教国家基本上放弃了击败奥斯曼的想法,可以说,几乎失去了信心。这或许就是其他基督教国家难以对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求救做出有效回应的重要原因

三、猜测接下来就是猜想了,对下面的猜测我不负责任,大家如果不认可也很正常,我这里只是想提供一个主观性较强的猜测。所以君士坦丁十一世为什呢要挑衅苏丹呢?我觉得是在赌博,想要以君士坦丁堡为赌注,赌城市能不能撑住奥斯曼人的围攻。下面是对君士坦丁十一世想法的猜测,首先他对于奥斯曼土耳其当时的国势应该是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的:首先奥斯曼很强大,但是这个敌人虽然强大,但是内部是有其问题的,1451年苏丹继位之初便遭遇了联合叛乱,凯旋之后新军又差点发动兵变来要求提高待遇,当时的奥斯曼也还处在由圣战者公社转型为国家的阶段,并不是那么的稳固,很多地方是靠着军事威望在维系着统治。那么要想让敌人的内部矛盾激化,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送给他们一场失败,但是当时可能通过野战击败奥斯曼吗?当然不可能,君士坦丁十一世手上最好的底牌也就是君士坦丁堡的三重城墙和金角湾的铁索了

所以我猜测:他的想法是以坚城为凭,赌苏丹攻不下君士坦丁堡

而失败不光会激化奥斯曼的内部矛盾,同时可以大大提振西欧各国的信心,为向西欧的求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只有让别人看到有胜利的希望,别人才会愿意加入你的事业。

四、结局

显然,赌博的结果是君士坦丁十一世失败殉国

但是从过程来看,他其实已经很接近成功了,坚守了将近两个月后,苏丹的部队已经士气消沉,雅诺什匈雅提则遣使向苏丹宣布:既然匈雅提已经不再是匈牙利摄政王那么匈牙利与苏丹的三年和平条约将自动失效。威尼斯的舰队也已经上路了,苏丹的宫廷中,大维吉尔则一直建议苏丹放弃围攻,以免遭遇更多的耻辱的挫折,导致其威名的下降。在争论之后,苏丹决定:在5月29日凌晨发动最后的总攻。然后圣罗曼努斯门附近的小门科克波塔门的忘记

关闭和守卫此处的热那亚指挥官朱斯提尼亚尼的中弹导致的热那亚人的溃退决定了城市的命运。或许君士坦丁十一世已经很接近成功了,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好似希腊悲剧里的英雄,无论曾多么的接近事业的成功,最终都遭遇了失败。

君士坦丁十一世只有过一次为帝国获得了近半伯罗奔尼撒的政治联姻,之后未有过婚姻,也未能留下继承人。

帝国灭亡了,但是巴列奥略家依然在意大利继续,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子安德鲁在罗马花天酒地、负债累累,还到处要钱说是要恢复帝国,可是不管是他妹妹所在的莫斯科宫廷还是教宗都不理睬这个名誉极坏的人(他甚至还夸下海口说让教宗给他200万杜卡特金币他就去收复摩里亚),然后在1494年为了偿还债务把对于帝国的宣称权(虽然挺滑稽)卖给了法王查理八世,之后查理八世还为他提供了一笔1200杜卡特的年金,但是在1498年查理八世去世后他又失去了赞助者,于是他又把这些宣称卖给了西班牙的统治者伊莎贝拉与斐迪南夫妇,但是后者拒绝支付他任何资金,当他在1502年6月去世的时候,遗孀不得不请求教宗为其支付了104杜卡特的丧葬费。

1536年蒙特费拉的巴列奥略分家绝嗣,并入曼图亚,意大利的故事宣告终结。

而直至今日,希腊人仍在纪念君士坦丁十一世。

五、小结

最后说一下,即使穆罕默德二世在君士坦丁堡下失败,罗马也不见得能够逃脱灭亡的命运,但是或许可以迟滞个几十年,也有可能事情会有更大的变化。

至于该如何评价君士坦丁十一世,我觉得作为皇帝他已经做了他该做和能做的一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14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