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索菲亚大教堂历史介绍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赏析

圣索菲亚大教堂历史介绍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赏析,第1张

索菲亚大教堂是一个极具历史沉淀和文化厚重感的特色古建筑,拥有非凡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性,对于很多喜欢古典罗马文化的游客来说是必去的神圣之地,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游玩攻略指南。

如果让我列一个世界上最想去的城市清单的话,那么伊斯坦布尔绝对会位于第一个,这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当然我们中国境内也有很多这样的古城。

但是作为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伊斯坦布尔见证了千年来各个王朝兴替,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人们来来去去,也造就了这种城市独特的魅力。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坐落在控制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边的海角上,这条狭窄的海峡将东南欧洲与亚洲分割开来,沟通黑海与地中海。

城市本身坐落在一片山丘上(这个地形和罗马城很相似),南边是马尔马拉海,北边是金角湾,东边扼守达达尼尔海峡,西边居高临下俯瞰色雷斯平原。

世界的十字路口-伊斯坦布尔

圣索菲亚大教堂就位于这座城市中,接下来我们先介绍下这座城市的历史。

罗马的建立

希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发展出了优秀的文化成果,在文化、政治等方面均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成就。比如在文化方面有各种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诗人,绘画雕塑等,在政治上有民主制度。但是罗马凭着自己独有的一个特长,也就是法律,慢慢在意大利半岛崛起,并最终吞并了希腊,全面继承了希腊的遗产,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罗马帝国。

拉斐尔名画《雅典学院》展现伟大的希腊文明

关于罗马城的建立,在提图斯·李维所著的《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这样描述:女神维纳斯的儿子埃涅阿斯的后代,英雄罗穆卢斯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这对兄弟小时候被遗弃在台伯河畔,被一只母狼哺育长大,因此罗马人认为自己是狼的后代,这个剧本和我们的“玄鸟生商”是不是很相似。后来兄弟俩长大后就在台伯河畔一座山丘上建立了罗马城。

狼哺育罗马的建立英雄

接下来介绍下教会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在罗马早期,罗马是有自己的宗教系统的,他们继承了希腊的多神主义,结合自己的罗马系宗教。

但是在帝国发展过程中,来自沙漠地区基督教慢慢在罗马下层开始扩散开来,为了维护帝国的稳定,罗马就将他们定义为邪教,进行残酷的镇压,比如扔到斗兽场喂狮子,钉十字架,反正很不人道。

但是没想到越镇压,信徒的信念就越坚定,传播的更快,最后甚至罗马王后都入教了,最终公元392年皇帝狄奥多西将基督教变成了国教。

罗马的分裂

在罗马早期,国家采用的是共和制,国家受元老院的集体统治,随着罗马的扩张,开始接触到东方的比如贵霜帝国等,发现人家是君主制,于是共和制度开始向帝制。

公元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做皇帝,取得帝国政权,改元首制为君主制

,正式采用东方君主的统治形式和礼仪。并实行了许多改革,史称戴克里先改革。

其后继者君士坦丁一世废除四帝共治制,于324年成为唯一君主,皇权得到加强。

公元330年,为了便于对整个帝国的控制,考虑到当时国内的各种起义,来自北方蛮族的不断入侵,高卢地区战局糜烂,国内宗教冲突等等因素,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廷,更名为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在的伊斯坦布尔。

东罗马的标志双头鹰表示帝国控制东西方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同时基督教也分裂为两部分,留在罗马的即为后来的基督教。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即为后来的东正教。

圣索菲亚大教堂即建立于这期间。

罗马的分裂与西罗马的灭亡

接下来西罗马帝国经济不断出现危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城乡萧条。而且不断受到北方蛮族的骚扰,410年,西哥特人占领罗马。452

年,匈奴王阿提拉进兵意大利。

455年汪达尔人再陷罗马城。先后建立起西哥特王国、汪达尔-阿兰王国、勃艮第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等蛮族国家。476年9月,西罗马的日耳曼人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位君主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卢斯,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

历史的转折点-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因为君士坦丁堡以前叫拜占庭,后人也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一直苟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一件公认的历史转折点事件。

关于这部分的研究资料,**,文学有许多,比如茨威格的著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开篇即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还有我最喜欢的英国历史学者

斯蒂文·朗西曼所著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大家也可以看一下。

奥斯曼军队攻打君士坦丁堡

战争经过是,当时刚即位不久的奥斯曼帝国皇帝默罕默德二世进攻西罗马最后的城市君士坦丁堡,打算一举灭亡罗马,当时君士坦丁堡已经是一座孤城,苏丹带了10万军队,但是守军只有8000人,看起来没得打,但是大家看下面的城就发现,这个城市三面环海,而且金角湾铁索横海,苏丹的舰队无法同时进攻。

只能从西面的色雷斯平原进攻,但是以前的罗马皇帝在西面修了坚固的狄奥多城墙,为此苏丹调集了当时最大的火炮乌尔班大炮来攻城。

但是这个大炮的填充时间过长,攻击间隔足够守军修补城墙。为此苏丹展现了伟大的军事才能,通过滚木拉着战舰越过加拉塔,翻过山林,让舰队直接开进金角湾,海陆配合攻城。

君士坦丁堡地形

最终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双方迎来了大决战,苏丹带领苏丹的近卫军在城外向真主做了祷告,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和东正教大牧首带着全城民众做了最后一次安魂弥撒,然后城破,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

君士坦丁十一世

穆罕默德二世及进入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陷落对世界的影响

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占领,拜占庭帝国灭亡,延续千年的罗马帝国法统彻底终结,同时也迎来了文艺复兴。

一方面,拜占庭是整个欧洲古典文化的“蓄水池”,当君士坦丁堡被攻破以后,曾经大量居住在拜占庭帝国境内的知识分子,纷纷涌入西欧,带去了文献、典籍,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思想,西方从教会统治的黑暗中世纪迈入文艺复兴,人类开始进入科技文化大发展的近代史;

另一方面,之前通往东方的陆上商路被阻断,欧洲人开始向西寻找新的通路,引发大航海时代的来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拉开了帷幕。

而且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给教廷带来了极大的恐惧,这也是穆斯林世界对基督教世界的战争,因此开启了十字军东征的历史,不过当时奥斯曼帝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十字军反倒是像野蛮土匪一样,说是为上帝而战,更像是组团去打劫,将来我们再介绍这部分。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现在

自从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后,这座基督教教堂就改为了清真寺,后来在一战二战中,奥斯曼帝国被一顿顿暴打,疆域越来越小,二战后期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希腊本来要灭亡这个国家,没想到其国运未断,先是出现了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这种猛人,然后希腊老国王被猴子咬死了,这个是因为希腊国王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本身家族基因有缺陷,患有血液病,无法凝血,结果死了。希腊新国王最终也没能赢得战争。

土耳其建国后,凯末尔为了让国家现代化把这个建筑变成博物馆,各个宗教都可以来朝圣游览。

然而现在土耳其政府的判决理由是当时穆罕默德二世拿下君士坦丁堡,那么圣索菲亚教堂就是穆罕默德二世的私有财产,凯末尔对教堂的处置是不合法的,因此无效,将其改为清真寺是具有法理的。

近年来,土耳其不断卷入地区争议,仗着自己的地理位置为所欲为,堪称一朵奇葩,土耳其自认为是突厥汗国的继承人,一心想恢复帝国荣光,除了和周边国家冲突不断,基本全球树敌,近年来因为难民问题怼欧洲国家,出兵叙利亚和俄罗斯不对付,很多你以为他不敢干的事他居然都干了,关键是还在继续蹦_。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这么做主要原因还是国内民粹主义抬头,为了迎合选民的选票。在当前世界经济衰退的格局下,一方面可以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下行的注意力,提升政党的支持率,但是这种举动也让土耳其在背离世俗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另一方面,土耳其一直希望能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盟主,这种举动也是向其他伊斯兰世界的一种表态,最后就是埃尔多安妄图恢复奥斯曼帝国。

埃尔多安展示的土耳其十六武士

2017年埃尔多安会见巴勒斯坦总理时,展示的土耳其历史上的武士形象,包括突厥各王朝,从匈奴开始算,匈人突厥塞尔柱金帐帖木儿莫卧儿奥斯曼,这种乱认野爹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其狼子野心了。

最后我们再欣赏一下圣索菲亚大教堂吧。

转载自:头条—凌烟

今天小编带来的是我爱拼模型圣索菲亚大教堂图文详解,该关卡要怎么拼呢完成之后是什么样子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爱拼模型圣索菲亚大教堂图文详解

圣索菲亚大教堂完成后全方面展示图:

亲,望采纳哦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

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1、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这篇所写的是欧洲人发现太平洋的经过,巴尔沃亚在发现太平洋的时候几乎是一名逃犯的身份,他把探险也当成一次出逃,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2、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 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这篇所述的事件,在茨威格眼中恐怕是一次悲剧,基督教世界的一次惨败,而这惨败却恰恰是由于他们的互相猜忌而导致。

茨威格毫无顾忌地赞美这位土耳其苏丹征服者的智慧和勇气,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他也痛斥了他的凶残。

此篇尤其精彩的是,茨威格使用了文学的手法,记述了那座被忘却的城门“凯尔卡门”的失陷,从而让君士坦丁堡的悲剧,更显出十足的戏剧性,让人为英雄们的大意扼腕。

而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此篇的一个中心,感人的战前弥撒和战后所遭到的劫掠以及被改成 寺,则现出了历史的残酷与顽皮。

3、韩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韩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我想说的是:茨威格在这一篇中的描写可一点都不像一个出身于无宗教信仰家庭的人,而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认为这是他真情的表露而并非什么写作技巧。

4、一夜之间的天才: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此篇最戏剧化之处,就是鲁热在那一晚的不朽和之后的平庸,他“仅仅作了一夜的诗人”。

可是《马赛曲》却成为法国国歌而被永远传送,让人感到这历史确实让人捉摸不定,它赐予一个平庸的人伟大的天赋,仅仅几个小时,也许只是为了让这激扬的旋律,带给法国人民胜利,带给自由胜利。

“《马赛曲》就像长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奈基,在法国的所有战场山翱翔,给无数的人带来热情和死亡。”

5、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这一篇恐怕是全书中最为不“群星闪耀”的一篇,因为在这一篇中,没有什么人性发光,主角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生生葬送了自己皇帝的伟业。

对此,茨威格说: “有时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时刻——命运之线在瞬息时间内是掌握在一个窝囊废手中。

英雄们的世界游戏像一阵风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辈卷了进来。

但是当重任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与其说他们感到庆幸,毋宁说他们更感到骇怕。

他们几乎都是把跑过来的命运又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

茨威格把历史的这一秒钟充分的戏剧化:就是这一秒钟,格鲁希虽然听到了滑铁卢开战的炮声,但依然决定不去支援;就是这一秒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

按照这一战的历史意义以及法国在大革命后独特的世界地位,这一秒钟确实至关重要。

一个平庸的人葬送了一位天才的事业,茨威格评论道:“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

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是,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

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

命运--这是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6、玛丽恩巴德悲歌: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着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74岁的老翁不但爱上了19岁的少女,而且还请人代向她求婚,以现在人的观点看来,幸亏这求婚遭到敷衍,否则那婚姻才是真的悲歌……此歌写完后,“歌德从此永远告别了爱的 带来痛苦的时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

7、黄金国的发现: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今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

茨威格其实在此篇着重笔墨在于苏特尔对于加利福尼亚的开发,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淘金热之后,四处涌来的人民霸占了他的田产、房产和牛羊,而这广袤的土地本是他的私产。

苏特尔状告1722万名在他的种植区安家落户的农民,要求他们从私自强占的土地上撤走,并向加利福尼亚州 和联邦 各索赔 2500万美元。

汤普森法官判定他对于土地的拥有权合法,苏特尔几乎又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这个判决却没有被执行,愤怒的人民害死了他的三个儿子,而他剩下的残生就一直在华盛顿的法院大厦附近晃悠,乞讨,为了食物,也为了公正。

他死的时候口袋里藏着一份申辩书,他要求按照世间的一切法律保证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财产。

开发加利福尼亚的人就得到了如此的下场,历史确实是无情的,人民的怒火很多时候,也并非那么正义。

8、英雄的瞬间: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枪响前一霎那,传令官送来了沙皇的赦免令,把刑罚从改枪决为苦役,在生死界限上走了一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从此转折。

这是全书中唯一一篇诗歌形式的历史特写。

充满了对于基督教信仰的描写和暗示,很难相信茨威格没有宗教信仰。

经历此转折,“陀思妥耶夫斯基摒弃了社会主义信念,用宗教的精神来解释人民的理想,提倡弃绝个人欲望、逆来顺受,宣扬人人都有罪孽,罪犯就是“不幸的人”等观点,并试图用道德感化来替代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幻想求得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和解。”

有趣的是,译者对此种转变唏嘘哀叹,而茨威格却保持着肯定的态度,仔细一想,还是与茨威格是人道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有关,不用说,他一定反对暴力革命。

9、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1858年7月28日,在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的推动下,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通话,实现了。

这篇历史特写歌颂了勇敢的冒险精神以及菲尔德不屈不挠的努力。

在第一次电缆的铺设中,失败了两次,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但是在菲尔德带领下,人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终于,在7月28日开始的这次铺设为人类在大西洋海底建立了一条电的通途。

而不幸的是,这条通途很快就出现了故障,原先狂喜的人们把愤怒发泄到了菲尔德身上,说他是骗,菲尔德沉默了。

六年后,他用成熟的电缆技术,又一次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次不但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而且还找到了上次的故障原因,使美洲和欧洲之间,有了两道桥梁,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此篇中茨威格毫不留情地讽刺了那些在成功时欢呼,失败后怀疑的墙头草、以及他们的闲言碎语和无理重伤,与他们相比,菲尔德无疑是时代的英雄。

在此篇的最后,茨威格写道:“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而不被那种想不断去破坏这种伟大统一和用战胜自然的同样手段来消灭人类自己的灾难性的狂想所一再迷惑。”

当然,这只是一个梦而已,茨威格自己的自杀就是这个梦破碎的时刻。

10、逃向苍天:1910年10月末,列夫·托尔斯泰终于摆脱了束缚自己近30年的精神枷锁,离家出走,把自己的信仰和言论用行动来证明,最后,11月7日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与世长辞。

要承认茨威格的想象力,用续写《光在黑暗中发亮》这一托尔斯泰遗作的方式来描述这段历史,实在是让人惊叹。

这篇三幕戏剧用最恰当和激动人心的方式记述了托尔斯泰在人生的尽头,被大学生们震动,终于下定决心出走的过程。

其中有很多经典对话:

“隐秘的事愈多,灵魂也就愈不高尚。”

“通过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种符合道德的制度,因为任何一种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在产生暴力。

一旦你们掌握了武器,你们也会很快建立起新的专制主义。

你们不是破坏专制,而是使它永存下去。”

“即便是罪人,也还是我的兄弟。”

“-如果他们把托尔斯泰也抓了起来……

-不,他们不敢。

这是一个只要讲讲话也要比他们所有的人有力量的人。

不,他们不敢,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用自己的拳头把他救出来。”

“(指托尔斯泰)因为象他过的那种生活是违背他自己的言论的,这当然是一种耻辱。

他们逼着他扮演着伯爵的角色,时间够长的了,他们用阿谀奉承扼杀了他的声音。”

“(警长)——要是能知道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指沙皇)的态度就好了。

(站长)——(十分平静地)我相信真正的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始终充满善意……”

“经常是这样,妨碍一个伟人和他使命的人恰恰是那些爱他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之中的生活都与其的思想矛盾,正如大学生们所说,他用着银质的餐具,写着人间的苦难,因此,他出逃了,也因此:“走得也正及时,因为只有这样死去,才算完成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一生更加高尚。”

对于托尔斯泰的仁慈、人道主义以及对上帝的崇拜,茨威格明显抱持赞赏的态度。

11、争取南极的斗争:1912年1月16日,英国上校斯科特到达南极点。

本篇是此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而茨威格在记述人来到达南极点这一历史时刻的时候,并没有去写那位第一个达到此目标的挪威人阿蒙森,却挑选了比阿蒙森晚了近 1个月才到达的英国人斯科特。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斯科特在整个探险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更因为他和他的四名队员一起,牺牲在了回程的路上,因为“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在此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

”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

”更因为,“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起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

此篇中最感人的部分是斯科特上校一行人被暴风雪困在帐篷中,心知生还无望,开始在日记上写下一封封的信,给妻子,给朋友,给祖国,茨威格盛赞这些信是“写给他认识的人的,然而是说给全人类听的;写给那个时代的,但说的话却是千古永垂的。

”本篇中把斯科特队长以及他的队友们的勇敢、爱国表现得淋漓尽致,斯科特在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

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

”最让人动容的是,最后一篇日记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写下:“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寡”。

这确实是人类精神最伟大的时刻之一,这确实是将永远照耀我们世界的时刻之一。

12、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很明显此篇中茨威格赞赏列宁的国际主义和反沙文主义立场,对于暴力革命倒是没有多提。

客观地说,列宁回到俄国确实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回到祖国后的列宁,很快发表了《四月提纲》,之后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开始了。

以上就是本书中的12个段落,写完这些摘抄和感想,我不禁由衷感叹茨威格说得非常对,最戏剧化和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发生在历史之中而不是剧作家的笔下。

最后,表达一下对于翻译者舒昌善的敬意,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出色,让人体会到了茨威格的语言之美,完美的表现出了一个个史诗般的场景,满含深情,让人叹服!好的作品需要好的翻译阿!

群星闪耀的时刻并不经常出现,但毫无疑问,在我们的时代,它即将来临。

十字军之王3圣索菲亚大教堂有什么用可能有些玩家还不是很清楚的吧,今天将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十字军之王3圣索菲亚大教堂数据介绍,想要了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下吧。

十字军之王3圣索菲亚大教堂数据介绍

圣索菲亚大教堂

当地伯爵领

-发展度增长:+20%/月

你的领国

-学识:+2

-每一名声等级带来的密谋能力:+2

-每一个骑士带来的虔诚:+01

-月度声望:+5%

-骑士数量:+2

-骑士作战效率:+20%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工程学的奇迹,她最突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就是一个巨大的穹顶。它于537年在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监督下完工。她现在是普世牧首的座堂所在地,也是基督教的一座丰碑。

1、索菲亚教堂,教堂名称,比较著名的有土耳其索菲亚教堂、基辅索菲亚教堂和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2、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三拱长方型建筑,教堂的圆顶高60米,相当于20层楼高,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

3、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三拱长方型建筑,教堂的圆顶高60米,相当于20层楼高,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它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其中中央大厅5000多平方米,教堂前厅600多平方米。大教堂内墙上有天使杰布拉欣的巨幅油面,它向教徒们描绘了天国幸福、安详而和平的景象。尽管大厅四周有许多带彩色玻璃的拱型窗户,但由于大厅极其宏伟,自然采光的亮度与大厅面积不成比例,因此显得大厅阴暗,加之上千年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有种莫明的压力和恐怖感。当你仰头向大厅顶部望去时,的确使人头晕目眩,叫人不敢多待。你面对这一切,会惊叹1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们何以能设计这么宏大的建筑,其结构之高超、艺术之精美、气氛之神秘,充分反映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对天堂的神往,但也反映了人们心目中的幸福天堂和苦难现实的巨大反差。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 532-537 年,继续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圣索菲亚大教堂(希腊语Ἁγία Σοφία,意为“神圣智慧”)被设计为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大教堂,并保持着世界上最大圆顶的记录,直到 15 世纪大教堂在佛罗伦萨建成。此外,随着后来的建筑师在建造后来的教堂和 寺时受到圆顶的启发,圣索菲亚大教堂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筑与设计

在 532 年的尼卡暴动摧毁了君士坦丁堡之前的大教堂之后,查士丁尼皇帝(527-565 年在位)试图建造罗马帝国最伟大的大教堂。他委托两位建筑师 Tralles 的 Anthemios 和米利都的 Isidore 建造一座堪比东罗马帝国首都的建筑。主要是数学家的建筑师利用新的建筑概念来建造拜占庭皇帝的建筑通缉。为了创造尽可能大的内部空间,他们设计了一个巨大的中央圆顶,并使用一种称为悬垂的革命性建筑方法来支撑它。圣索菲亚大教堂使用了四个三角形的悬垂物,使圆形穹顶的重量可以过渡到下方的方形支撑上层建筑,而不会有巨大的柱子或柱子打断内部空间。

巨大的圆顶采用革命性的施工方法支撑。

现存结构的尺寸显示圣索菲亚大教堂近乎方形:长 269 英尺(81 m),宽 240 英尺(73 m)。当前圆顶的圆顶盘旋在马赛克地板上方 180 英尺(55 m)处。557 年部分倒塌的结构和第一个圆顶于 537 年首次完工。第二个圆顶设计有结构肋和比前一个圆顶更大的弧度,由原始建筑师之一的侄子 Isidore the Younger 设计

Isidore the Younger 面临着修复导致原始圆顶倒塌的几个问题。首先,在最初的施工过程中,砌砖工粗心大意地使用了比砖还多的砂浆。此外,在匆忙完成原始圆顶的过程中,他们没有等一层砂浆凝固,就开始铺设下一层砖。这导致了结构问题,而这个问题只会因太浅的圆顶而加剧。当圆顶的弧度足够圆时,结构的重量和力会下降到支撑墩中。然而,原始圆顶的弧度太浅,因此向外推并迫使已经削弱的墙壁屈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Isidore the Younger 增加了圆顶的高度,从而增加了弧度和深度,并增加了 40 根肋骨以提供支撑。

圆顶的描述

拜占庭作家和 20 世纪的建筑调查都知道这两代建筑师和两个独立圆顶的历史。9 世纪君士坦丁堡族长 Photios 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壮丽进行了几个世纪的记录:

就好像一个人踏进了天堂,任何时候都没有人挡路;一个人被各种美丽的光芒照亮和震撼,就像周围的星星一样闪耀。然后其他一切似乎都在狂喜中,教堂本身似乎在旋转。

在 20 世纪,许多建筑工程师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规模着迷,想知道它是如何设计、执行和建造的。为敦巴顿橡树园工作的罗伯特·范尼斯是 1930 年代第一位获准进入新世俗化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西方人。Van Nice 的结构分析随后于 1960 年代发表。

几何设计的美学品质是 20 世纪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作品最受关注的。由于美、和谐和数学的关联,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客观描述揭示了其设计的某种美感。例如,许多建于古罗马和晚期古董君士坦丁堡的建筑都是如此。正如安东尼卡特勒在 1950 年代所写,“早期拜占庭建筑的本质和明显特征,数学与结构力学之间的学科关系。” 例如,圣索非亚大教堂的设计利用悬垂作为一种美学选择,创造和谐与对称。根据卡特勒的说法,悬垂是工程问题的几何解决方案,同时创造了美学效果。几何与美的这种相互作用是拜占庭式的理解和工程天才的特征。圆顶的设计象征着巨大而美丽的事物。

室内装饰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很有创意。内部衬有巨大的大理石板,可能是为了模仿流动的水而选择和设计的。中央穹顶漂浮在一圈窗户上,由两个半穹顶和两个拱形开口支撑。这创造了一个巨大的不间断的中殿。悬垂物上覆盖着巨大的六翼天使马赛克,称为六翼天使。两个拱形开口由一直下降到地板的巨大斑岩柱支撑。

最初,教堂中殿内衬错综复杂的拜占庭马赛克,描绘了福音书中的场景和人物。在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后,这些基督教马赛克中的许多都被 书法覆盖,直到 20 世纪土耳其世俗化后才被重新发现(当时它于 1935 年被改建为圣索非亚大教堂博物馆)。这包括主圆顶上的马赛克,这幅马赛克可能是 Christ Pantocrator(全能),它横跨整个天花板,现在覆盖着非凡的金色书法。在中殿的地板上,有 Omphalion(地球的肚脐),这是一块巨大的圆形大理石板,是罗马人拜占庭皇帝加冕。奥斯曼帝国苏丹为完成从基督教教堂到 寺的过渡而最后增加的一项内容是在教堂中殿的柱子上悬挂着八枚巨大的奖章,上面刻有 书法,上面刻有 、先知 、第一位先知 的名字。Rashidun 哈里发的四个哈里发,以及先知的两个孙子。奥斯曼帝国还增加了一个米哈拉布、一个迷你吧和四个巨大的宣礼塔,以完成向皇家 寺的过渡。

对后来建筑师的影响

6 世纪建筑师的大胆天才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使用了悬垂和鼓膜。他们的创新技术使用包括砖骨料是更轻,比允许的圆顶创造西方不超过内部空间坚固的石头或混凝土多个塑料欧洲1000年。此外,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后:1453 年,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天才建筑师继续统治着征服的奥斯曼帝国,(wwwLishixinzhiCom)他们利用 寺的设计。奥斯曼帝国征服了这座城市,但拜占庭人的艺术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征服了奥斯曼帝国。圣索菲亚大教堂,奉 二世的命令征服者在征服后的几天内被改建为 寺,以新的形式和时代保留了拜占庭建筑的遗产。

最著名的奥斯曼建筑师思南直接受到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其他拜占庭建筑的影响。在苏莱曼一世 (Suleiman I the Magnificent) 时期工作,思南设计了许多皇家 寺和其他结构,在平行的半圆顶和墙壁上具有相同的半球形圆顶支撑悬垂物。布局和设计肯定受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启发。哈蒙德提出了思南最伟大的作品,即 1557 年完工的苏莱曼 寺,它与圣索菲亚大教堂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将其与当时发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创新相结合。

后来的奥斯曼 寺同样受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影响。例如,蓝色 寺保留了受圣索菲亚大教堂启发的布局,该布局建立在其悬垂和半圆顶的创新之上,以创造内部空间。此外, 教对几何形状和图案的使用,与在图标中使用的东正教图像相反,也发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庭在前面提到的神圣建筑中使用几何的连续性。事实上,在塞利姆二世统治期间,建造苏莱曼尼耶的同一个思南也致力于修复拥有千年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除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对奥斯曼建筑的影响外,几个世纪以来,它还启发和影响了希腊和俄罗斯东正教建筑。维多利亚·哈蒙德(Victoria Hammond)是《天堂 的愿景:欧洲建筑中的圆顶》的作者,特别指出莫斯科和基辅的俄罗斯东正教大教堂的灵感直接来自 10 世纪早期莫斯科人与君士坦丁堡的接触。

尽管随着基督教圣像的移除,从拜占庭到奥斯曼帝国的过渡已经结束,但圣索菲亚大教堂仍然作为一个名为 Aya Sofya 的 寺继续其作为一个神圣空间的功能。即使在今天,圣索菲亚大教堂仍然保持着神圣空间的地位,尽管它目前是一个世俗博物馆,因为它激发了灵感、象征着什么,以及它对游客产生的影响。最初的建筑师将结构视为宗教和数学的综合体,这决定了它对观众的影响。作为回报,圣索菲亚大教堂对眼睛的影响决定了其持久的重要性和美丽。它的规模、象征意义和建筑材料的超越性证明了查士丁尼在 537 年首次完工时所说的话,“哦,所罗门,我胜过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4832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