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作者夏洛蒂.朗勃特的资料

<简爱>作者夏洛蒂.朗勃特的资料,第1张

名人姓名:夏洛特·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生卒年份:1816-1855

名人职称:英国女作家。

名人国家:英国

相关介绍:

夏洛特·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豪渥斯是山区的一个穷乡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们只能在沼泽地里游玩。好在父亲是剑桥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这是自母亲去世后孩子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乐趣,同时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24年,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里。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那里的条件极差,教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动辄要受体罚,每逢星期天,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后没几天都痛苦地死了。这之后,父亲不再让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学校,但那里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远忘不了这段生活,后来在她的小说《简·爱》中,她又饱含着痛切之情对此作了描绘,而小说中可爱的小姑娘海伦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玛丽亚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里后,生活又像过去一样,但她和妹妹们的兴趣却更加广泛了。她们一起学音乐,弹琴、唱歌,画画,而最使她们感兴趣的却是学习写作。勃朗特一家一向离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这个孤寂的村落里,她们所能找到的唯一慰藉,就是面对荒野任凭想象力驰骋,编写离奇动人的故事。当时夏洛蒂14岁,已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开列的书单,她共写了11卷之多,每卷60到100页。这些习作尽管还很幼稚,但已表现出相当厚实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习作,可以说为她往后在文坛上一举成名作了充分准备。

15岁时,夏洛蒂进伍勒**在罗海德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她为了挣钱供弟妹们上学,又在这所学校里当了教师。她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写作,但至此还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岁时,她大着胆子把自己的几首短诗寄给当时的桂冠诗人骚塞。然而,得到的却是这位大诗人的一顿训斥。骚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文学不是女人的事情,你们没有写诗的天赋。”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伤心,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坚持写作。1838年,夏洛蒂离开伍勒**的学校。第二年,她到有钱人家里担任家庭教师。这一职业在当时是受歧视的,而夏洛蒂更是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家庭女教师的辛苦与屈辱。她在当时给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私人教师……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根本不被当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讨厌甚至憎恶家庭教师这一行当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别当过两次家庭教师,但每次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这两年里,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个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轻的牧师。但是,这两次求婚都被她拒绝了,原因是她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爱她,只是按传统要娶个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愿离开家到外面去谋生,但仅靠父亲的收入又无法生活,于是她们便想在本村办一所学校,教当地孩子读书,这样也许能维持生计。她们都想教法语,可是她们的法语并不好。这时,在她们家里帮助照料家务的姨妈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积蓄,让姐妹俩到布鲁塞尔去攻读法语。

这样,她们就进了布鲁塞尔的一所法语学校。这所学校是由一对姓埃热的夫妇办的,并由埃热先生亲自教授法语。埃热先生的法国文学造诣很深,勃朗特姐妹俩在他的教诲下,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法语基础知识,还阅读了大量法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各种流派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但是,对夏洛蒂来说,在布鲁塞尔的一年间,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埃热先生本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聪明过人,还有一种对年轻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气,即容易激动,有点粗鲁,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内心已爱上这个有妇之夫,但她始终没有明确表露。埃热先生对她则全然无心,所以她就把这种微妙的情感一直压在自己心里。 从布鲁塞尔回国后,夏洛蒂便和两个妹妹一起开始筹办学校,还挂出了“勃朗特姐妹学校”的招牌。可是,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几个月里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来报名入学,等来的只是上门收税的官员。

办学的理想破灭了。夏洛蒂觉得,写作也许还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读了妹妹艾米莉写的一些诗,突然想到她们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诗集。于是她们商量之后,每人拿出一些诗合在一起,用当时已去世的姨妈留下的一些钱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她们没有署真名,而是分别用了三个假名: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尽管她们的诗写得很美,却没有人注意,出版后只卖掉了两本。

但是,不管怎么说,诗集的出版对她们来说总是一件大事。她们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激励,于是三姐妹又开始埋头写小说。这时,夏洛蒂已三十岁。她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取名《教师》;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她们把三部小说一起寄给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师》将被退回。

这对夏洛蒂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憋着一股气又开始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简·爱》。

《简·爱》中的人物和情节,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说她又充满了激情,所以写作进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脱稿了。稿子交出去后,令出版商大为惊喜,通宵不眠地审读。最后,出版商认定它是一部杰作,决定马上出版。就这样,两个月后,《简·爱》(1847)就问世了,而两个妹妹的作品此时还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问世。当时的英国文坛大为震惊,因为三姐妹的三部长篇小说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简·爱》(初版时作者署名为柯勒·贝尔),更是引起轰动,大街小巷里都在谈论这部小说,人们还到处打听和猜测,作者到底是谁?

勃朗特三姐妹出了名,为全家带来了欢乐。但是不久,家里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们的弟弟患病去世。三个月后,艾米莉染上结核病,相继去世。夏洛蒂担心小妹妹安妮也会染上,不巧事情正是这样。安妮得病后拖了5个月,也离开了人间。

夏洛蒂深受打击,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写作,才能暂时遗忘内心的悲痛。她埋头写长篇小说《谢利》,于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谢利》使她再一次获得巨大成功。这之后,她便去了伦敦。在伦敦的几年里,她结识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对她的作品评价很高,而她则把《简·爱》第二版题献给萨克雷,以表示对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盖斯凯尔夫人成了她的挚友,两人过往甚密。

1852年,当时夏洛蒂已36岁,他父亲的助手尼古拉斯牧师向她求婚。尽管她父亲并不同意,但夏洛蒂认为尼古拉斯是真心爱她的,她自己也喜欢尼古拉斯,于是说服了父亲,于1854年6月和尼古拉斯结婚。在此期间,她还完成并出版了长篇小说《维莱特》。

他们的婚后生活相当幸福。夏洛蒂在照顾丈夫和父亲之余,仍花大量时间从事写作。她在写长篇小说《爱玛》。可是,命运多舛,只过了6个月幸福的家庭生活,《爱玛》也仅写完两章,夏洛蒂就一病不起了。此后,她在病床上痛苦地挣扎了3个多月。1855年3月31日,这位性格刚强、才华出众的女作家与世长辞,是年39岁。

夏洛蒂·勃朗特虽然一生仅写了四部小说(即:《教师》、《简·爱》、《谢利》和《维莱特》,其中《教师》在她去世后才出版),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小说主题,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物和情节都与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题加上抒情笔调,这是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对后世英美作家的影响所在。后世作家在处理女性主题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尤其是关心女性自身命运问题的女作家,更是尊她为先驱,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第二版本:

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是三姐妹中年龄最大的。三姐妹 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父亲是个穷牧师。全靠他们一位小有资产的姨妈资助他们上学,并留给他们财产。后来三姐妹利用这笔财产的一部分自费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诗歌合集。童年的夏洛蒂常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用小本写一些奇特的故事。基于父母遗传的天分和他们后天的努力,三姐妹都有名擅长写作,1847年,他们都发表了小说,夏洛蒂用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了《简· 爱》。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实际上,勃朗特三姐妹自幼便热爱写作,常常一起在本上写一些关于伯爵的小说,可惜日后都丢失了。夏洛蒂还出版过诗集。她的其他小说有:《雪莉》(1849)、《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其中《维莱特》可以看做是她个人的小说体自传,与她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这位天生体弱的女作家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勃朗特姐妹

1847年,《简·爱》和《呼啸山庄》在英国先后出版。这两部作品的出现,引起了文学界强烈的轰动;而这两部不朽的名著竟出于名不见传的两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佳话。这两姐妹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的《简·爱》因题材的新颖和感情的真挚立即引起当时评论界的重视,而艾米莉则凭着《呼啸山庄》这部有着奇想象力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然而人们没有想到,这两姐妹的成功却源自她们那孤独、苦闷和不幸的生活。

凄凉、孤独的童年

勃朗特姐妹生长在一个穷牧师家庭,她们的母亲在孩子们还很年幼时患肺癌去世,这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亲,孩子们的童年就象没有阳光的深冬,凄凉而没有欢乐。所幸的是,她们的父亲--那位穷牧师--学识渊博,他亲自教她们读书,指导她们看书读报,这些都给了她们很大的影响,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由于生活的凄苦,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在慈善学校度过了一段童年。因为学校里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夏洛蒂和艾米莉的两个姐姐先后患肺病死去,这给夏洛蒂极其沉重的打击。后来,她将这家学校搬进了《简·爱》,并且为了纪念她的姐姐,在书中塑造了一个海伦·彭斯的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此后,夏洛蒂和艾米莉就回到家里,与弟弟勃兰威尔和妹妹安妮一起自学。

她们的家居住在荒凉偏僻的山区,再加上这个家庭一向离群索居,因此她们游玩的场地只有一望无际的沼泽和西边的旷野。她们常在旷野里散步,感受着旷野的气氛,特别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她将旷野的感受全写进了《呼啸山庄》,构成了《呼啸山庄》的独特氛围。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她们四个便常常读书、写作诗歌以及杜撰传奇故事,她们自办了一个手抄的刊物:《年轻人的杂志》,自编自写自读,这给她们带来了莫大乐趣,对她们以后成为著名的作家是一个初步锻炼。娄时,夏洛蒂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在14岁时开列的作品名单,就有22卷。

艰苦工作后的解脱

为了生活,勃朗特姐妹先后离家出外当家庭教师,屈辱的生活激起了她们强烈的愤怒之情。夏洛蒂倍感歧视和孤独,她憎恨家庭教师这个行当,两次都只工作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但这段经历却为《简·爱》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在艰若、闭塞的生活中,勃朗特姐妹经常利用晚上的一点余暇积极地写作,作为对一天枯燥乏味的辛劳工作的一种解脱。尤其是艾米莉,她除了工作之外,还要承担全家繁重的家务劳动,洗衣服、烧菜、烤面包,为了随时记下写作素材,她在厨房里干活时,总是随身带着纸和笔,只要一有空隙,就立即把脑了了里涌现的思想写下来,然后继续烧饭。

这一段时期,她们一直没有停止创作活动。1836年,夏洛蒂把自己写的几首诗寄给了当时著名的桂冠诗人骚塞,不料骚塞竟认为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认为夏洛蒂没有特殊的才能。他决不会想到,正是这个他认为没有特殊才能的夏洛蒂·勃朗特在10年后会成为轰动英国文坛的作家。

勃朗特姐妹曾打算合力办一所学校,可是印了招生广告,却没有人来报名。这时她们唯一的弟弟勃兰威尔由于环境的刺激,养成了酗酒的恶习,并为此丢掉了工作,成为家庭的负担。1845年秋季的一天,夏洛蒂偶然看到艾米莉写的一本诗集,她深受感动,想到写作也许是一条出路,于是,她动用了去世的姨妈留给她们的遗产,与两个妹妹合出一本诗集。但是尽管诗写得很美,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只卖掉了两本。

小说创作上的成功

虽然如此,这本诗集的出版仍鼓舞了她们的创作情绪,于是勃朗特姐妹埋头写起小说来。这一年,小妹妹安妮·勃朗特写成了《艾格妮斯·格雷》,艾米莉写成了《呼啸山庄》,夏洛蒂写成了《教授》。前两部都被出版商接受了,只有《教授》被退回。但夏洛蒂没有灰心,她开始写《简·爱》,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很多都是她从生活中经历过的或是熟悉的。她用了一年时间以相当快的速度写好了《简·爱》,两个月以后,书出版了,而《艾格妮斯·格雷》和《呼啸山庄》直到《简·爱》出版后方才出版。然而是只有《简·爱》获得了成功,受到重视,《呼啸山庄》却不为当时的读者所理解。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教材

问题描述:

越多越好,具体。

解析:

夏洛蒂

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以笔名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顿·贝尔创作诗歌并投稿(1846年)。

撰写的小说:《简爱》(1847年)、《雪莉》(1849年)、《维洛特》(1853年)、《教授》(1857年)。

出生于约克郡桑顿,1816年4月21日

在约克郡霍沃思去世,1855年3月31日

童年

夏洛蒂在六个孩子中排第三。当她年仅五岁时,母亲去世了,于是她母亲的姐姐伊利莎白·布朗威尔搬到牧师寓所照顾这群孩子。当夏洛蒂八岁时,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利莎白死于肺结核。夏洛蒂突然成为家中年纪最大的孩子,肩上所担的责任练就了她强烈的个性。

外表与个性 夏洛蒂·勃朗特身高不到五英尺,身材纤细。她配戴眼镜以纠正近视,而且认为自己普普通通;她在政治上保守,意志坚强,聪明和充满抱负;她心怀高尚的道德原则,尽管在别人面前感到羞怯,却总是准备坚持自己的信仰。

教育

1824年,夏洛蒂在科文桥的修女学校(《简爱》中罗伍德学校的原型)就读了八个月,在迪斯伯里的Roe Head学校(结识终身朋友埃伦·纳西和玛丽·泰勒的地方)就读两年和担任老师三年(1835年至1838年),在布鲁塞尔的Pensionnat Heger就读两年(1842年至1843年),(在那里,她绝望地爱上可她的老师康斯坦丁·海杰)。1824年至1831年期间,她与弟妹在家自学,接受父亲和布朗威尔阿姨的教育。夏洛蒂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和刺绣工。

事业

勃朗特先生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女家庭教师,而且夏洛特曾在两个家庭担任过家庭教师:第一,1839年,Lothersdale的Stonegappe的西奇威克(Sidgwick)家教书三个月;第二,1841年,罗顿的Upperwood House怀特家教书六个月。夏洛蒂讨厌家庭教师这份工作,并且建议艾米莉和安妮在霍沃思一起开办自己的学校。布朗威尔阿姨给了她们一笔钱,却因没有人来报名而未能实现计划。夏洛蒂真正想成为一位作家。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她和弟弟布朗威尔一起撰写诗歌和以想象世界的安格里亚(Angria)为中心创作小说,而且他们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夏洛蒂后来声称她在十三岁以前的写作比十三岁以后多。1846年,夏洛蒂劝说妹妹以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顿·贝尔(姐妹三人不分性别的笔名)发表诗歌。这是一个商业灾难,但是姐妹三人的小说都在1847年底出版了,夏洛蒂的《简爱》立即获得成功。1849年,《雪莉》出版之后,夏洛蒂的身份不再神秘,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1853年《维洛特》的发行巩固了夏洛蒂在文学史上地位。

婚姻与死亡

1952年12月,勃朗特先生的副牧师亚瑟·贝尔·尼克尔斯向夏洛蒂求婚。尼克尔斯先生跟随了勃朗特先生八年,他的求婚使夏洛蒂与她父亲都感到惊讶。勃朗特先生拒绝了,部分原因是他认为女儿身体太虚弱而不能够怀孕,而且夏洛蒂也谢绝了求婚。然而,尼克尔斯先生没有退缩,在他坚持不懈的追求下,他们在1854年6月29日结成了夫妇。婚姻生活幸福却短暂。1855年3月31日,夏洛蒂在妊娠初期离世。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简·爱》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爱》读后感1

 《简·爱》这一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最近被我发现了。我仔细地阅读着。《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在英国约克郡一山区小镇桑顿,是乡村牧师帕特里克。勃朗特的第三个孩子。夏洛蒂在1847年8月写成了长篇小说《简。爱》。《简爱》故事主要讲了小姑娘简爱从少女长大成人的故事。简爱自幼没了父母,被亲舅舅收养着。舅舅去世后,舅妈整天欺负简爱。后来,简爱被送到了孤儿院,在那里生活了8年。然后,简又去当家庭教师,最后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

 我非常喜欢第五章:来到洛伍德(洛伍德孤儿院)。当时,简刚到孤儿院,她经历了十分辛苦的一天。那个孤儿院的孩子们一周最多能吃两次面包加干酪和咖啡,而且他们吃到烧坏了的粥都不敢吭声,每天早上起来要非常晚才能等到洗脸的水,那里的老师非常严厉,做错一点事都要站在大厅里受罚,但事,有一位老师谭波儿**却破了一些规定,让学生们过上了好一点的日子。

 简爱的不幸让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太美好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遇到挫折也不能不坚强。

《简·爱》读后感2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绍一本我读过的好书。书中人物给人印象深刻,故事情节也引人入胜,并且富含着深刻的哲理。这本书就是——《简·爱》。

 《简·爱》是一本经过百年洗礼的世界经典名著。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一名英国女作家。作者的经历与书中的简·爱很相似,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为什么这么精彩的原因吧!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百看不厌。书中的简·爱虽然相貌平平,但是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善良之心。她不追求财富,却十分重视亲人和爱情,所以,她成功地获得了自己人生的幸福。

 我觉得,虽然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不到像简·爱这么坎坷的人生,不过她身上的很多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她没有忘恩负义,在得到财产之后并没有独自一走了之,而是用这些财产来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她对钱财毫无贪心,对感情十分专一,这也是她成功的原因。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一个人可以平凡一生,但却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幸福的人生必须要经过苦难的洗礼,厄运的折磨,这样的人生和幸福才是最可贵的。

《简·爱》读后感3

 今天读了一部小说《简·爱》,看完后,我的感触很深。

 小说主要讲的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过程。她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不平等的待遇让她饱受欺凌,小小年纪就成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委屈和痛苦。成年后,她成了桑恩费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但是命运是如此的残酷,她又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读了这部小说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面对艰难的生活和不满的命运必须反抗,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做一只逆来顺受,只会讨好别人的狗;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渴望的自由、幸福,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要勇于开拓、创新,开辟新的生活道路,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地上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的价值=尊严+爱

这是我从《简·爱》中学到的。

《简·爱》读后感4

 “不是航程,而是距离。还有大海相隔——”

 “同什么地方相隔,简?”

 “同英格兰和桑菲尔德,还有——”

 “什么?”

 “同你,先生。”

 对于一本教学要求的名著,这本书的主角几乎具有一切教育所要求的性格和美德吧。做一个潜心学习,有独立的人格,有宽容的内心,敢于追求自由之类。嗯,不过我是当小说来看的。对于这里面的爱情故事,远远比主人公的性格关注的多。

 简爱和罗切斯特,算是一种心灵上的碰撞吧。他们都长的不好看,也都有着不好的过去,他们彼此心灵相依,因为没有了外貌因素,所以爱情,是基于心灵的吧。在没有确定关系的时候,罗切斯特先生小心试探,简爱小心翼翼的躲藏,后来确定结婚时却又被迫分离。可是其实我觉得简爱是有点自私的吧,他只是想着自己应该怎样,却也没从罗切斯特的角度去想。她觉得自己贫穷所以配不上罗切斯特,所以离开。等到最后她继承了财产而罗切斯特又残又穷时,她却以为终于可以相配。

 其实之前简爱说和罗切斯特是平等的,但是她的自卑又让她自己都不相信这一点,所以才是在有了财产之后才欣然觉得自己和罗切斯特终于平等。其实简爱,也是一个矛盾自卑又自私的人吧。

《简·爱》读后感5

 在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简·爱》。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莉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读后感《《简爱》读后感450字》。她还有两个妹妹,大妹妹是艾米莉·勃朗特,小妹妹是安妮·勃朗特。这本书主要讲了:从小就没有父母的女主人公简·爱,被他母亲的哥哥寄养,可是几天前,简·爱的舅舅去世了,就交给她的舅妈抚养,可是舅妈对简·爱一点也不好,她的孩子还会打简·爱。后来,简·爱的舅妈送她去了罗沃德去学习。简·爱在罗沃德带了8年,读了6年的书,做了2年的教师。后来,她辞职去了桑菲尔德庄园当阿黛勒的家庭教师,就当简·爱的幸福快到来时,一桩秘密成为泡影······

 如果你想知道是什么秘密的话,那还等什么,赶紧读读这本书:《简·爱》吧。《简·爱》告诉我:就算你是一个平凡的小女孩,也会有自己的勇气和尊严。

《简·爱》读后感6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部名著,它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它的名字叫《简·爱》。

 孤女简爱从小就被寄养在舅妈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受尽了别人的冷眼和歧视,最终因为不服管教而被送进一家“慈善学校”,在那里虽然也受到了同样的迫害,但却得到了良师益友的真诚帮助和教益,逐步成长为一位很有爱心,又具有不屈服性格和丰富学识的女性。

 她在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时遇见了一位性格古怪而傲慢,相貌堂堂的富绅——罗切斯特。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深深爱上了她。

 经过与命运不断的斗争中,简·爱终于找到了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从此,她幸福快乐的度过了一生。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内心可谓是七上八下,同时也明白了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因为,幸福是来之不易的。

《简·爱》读后感7

 《简 爱》是一部描写人生的小说,它的语言和坚强的精神十分适合我们少年读。所以在阅读之初,我便被书中生动的人物描写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本小说写了“灰姑娘”的奋斗史。书中主要写了命运凄惨的简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一波三折,有不少是作者亲身经历。

 里面令我最感动的非《痛失良友》莫属。

 这一篇讲的`是简小时候。简最好的朋友海伦生了重病,海伦没告诉简,可却被简一不小心听到了,打算立刻去看她,因为简怕到了第二天就见不到海伦了,她立刻去了,可护士不让她见海伦,简回去了,她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就这样过完了不平凡的一夜吗她有再一次去找海伦吗海伦活下来了吗如果你也想知道答案,就和我一起走进书的海洋去看看吧!我想你也会爱不释手的。

《简·爱》读后感8

 不同时空不同世界不同国度不同风俗,很夸张的语言,看起来感觉就像在看舞台剧,嗯,这是一个嫁给爱情的女人,还好结局是美好的,不然又得伤心一阵。

 为了能更了解这本书,我特意查了一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情况。简爱就好像是作者自己吧。在当时,简爱这种性格似乎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她的不会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自卑。也是不会富贵荣华里流连忘返,她独立,内心坚强,并坚持自己所追求的美好的生活。人们追求地位与金钱,却忘了生活原来的美好。这本书是为了要唤醒当时人们深处的纯洁灵魂吧。

 从女性的角度去看,很细腻也很详细。夏洛蒂运用了很多美丽的词藻去描写内心活动,对话以及环境,来渲染气氛。所以有了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学习。

 看着看着我就在想,不知道英文原版看起来会不会另有一番滋味呢?就像看中文配音的外国片一样没有了原来的味道,可惜没有好好学习英文。

 嗯,应该是这样的。

《简·爱》读后感9

 这本书从小听说到大,据说是本很励志的名著。当我真的读完了的时候,发现它真的很吸引人。以前感觉,但凡名著,总比一般的小说要无聊一点,可是这本书一旦开始读,就觉得停不下来了,情节吸引人,男女主人公的命运更是时时牵动着读者的心,尤其是女主简爱,她真的可以称之为现代女性的楷模。

 下面,我要细细的谈谈我对女主的感觉了。首先,最后两章赚尽了我的眼泪,当女主历经千辛万苦风尘仆仆地回到男主身边时,即使他发现男主早已经是一个瞎眼的瘸子时,却仍旧不改初心,留在他的身边。这一点,最让我动容。要做到这些,需要多大的勇气!抛开一切,为爱不顾一切,女主做到了,这在书最后,又是一次人格的升华。

 然后,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她听说到自己的遗产和活在世上的亲人时的不同反应。对于突然的一笔巨款,她没有高兴,更多的是惊讶。可当她发现她的亲人时,她的心情,是多么欢呼雀跃啊!并当机决定平分遗产给她其余的表兄妹,因为他们是平等的。这一点又令我佩服极了。

 女主身上真的有好多优点,有些或许是我一生都无法拥有的:坚韧,朴实,善良,睿智,自尊,勇敢,独立等等。总之,她是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简·爱》读后感10

 《简·爱》是一个长篇小说,讲了一个名叫简·爱的小姑娘在自己舅妈家的悲惨遭遇。她被关进小黑屋,被自己的表哥打了,又被送去了一所待遇极差的学校。她经历过伤寒,流感,在学校了八年。她艰难的活了下来,并长大了,去做了一名家庭教师,喜欢上了自己的主人。但是简·爱发现了她主人家的一个秘密的丑事。她就偷偷的逃走了,她在沼泽山庄意外的找到了自己的表哥和表姐。并且获得了5000英镑的遗产,等她回到自己原来做家庭教师的地方时。却发现那里成了一片灰烬。自己的主人也残废了,简也没有离开它的主人,最后他们结婚了,好消息是,她的主人最后治好了自己的眼睛,可以看到东西了。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生是猜不到的,有的时候,觉得前景一片光明,却会突然掉入深谷,有时候,觉得前景一片黑暗,也许,转一个弯后就是阳光灿烂的山顶!

《简·爱》读后感11

 《简·爱》这一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最近被我发现了。我仔细地阅读着。《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在英国约克郡一山区小镇桑顿,是乡村牧师帕特里克。勃朗特的第三个孩子。夏洛蒂在1847年8月写成了长篇小说《简。爱》。《简爱》故事主要讲了小姑娘简爱从少女长大成人的故事。简爱自幼没了父母,被亲舅舅收养着。舅舅去世后,舅妈整天欺负简爱。之后,简爱被送到了孤儿院,在那里生活了8年。然后,简又去当家庭教师,最后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

 我很喜欢第五章:来到洛伍德(洛伍德孤儿院)。当时,简刚到孤儿院,她经历了十分辛苦的一天。那个孤儿院的孩子们一周最多能吃两次面包加干酪和咖啡,而且他们吃到烧坏了的粥都不敢吭声,每一天早上起来要很晚才能等到洗脸的水,那里的老师十分严厉,做错一点事都要站在大厅里受罚,但事,有一位老师谭波儿**却破了一些规定,让学生们过上了好一点的日子。

 简爱的不幸让我觉得:此刻的生活太完美了,我们要珍惜此刻的生活。遇到挫折也不能不坚强。

《简·爱》读后感12

 《简·爱》讲了一个名叫简的女孩自幼父母双亡,在饱尝寄人篱下之苦后,离家求学。学校的生活,使她领略了被辱和被爱的人间冷暖。离开学校后,她来到桑菲尔德当家庭教师,罗切斯特先生对她表白。当简知道罗切斯特先生还有一个疯妻子后,她离开了桑菲尔德。她在流浪中,找到了表哥、表姐,后来表哥圣·约翰向她求婚,而她听到了罗切斯特先生在呼喊她。第二天,简去寻找罗切斯特先生,最后,简和罗切斯特先生结了婚。

 读完这篇故事,我从简身上学到了自信、自尊和自强,同时我知道了简是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自自主、积极进取的人。

 有些人遇到困难很快就失去了信心,有些人却鼓足勇气。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挫折,我们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就像简一样,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像简一样,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勇敢向前,乐于助人,不对往事而斤斤计较,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希望大家能读一读这本书,最近,《简·爱》又推出新的版本,大家去看看哦!

《简·爱》读后感13

 暑假期间,我去附近的图书馆借了《简爱》我很佩服这个孤女。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是个孤女,寄住在李德家,并受尽欺辱。当简爱准备进入渥德学校读书时,李德太太竟撒谎告诉布斯先生说她是个爱撒谎的小孩,然后谣言传布开了,简爱也因此受人排挤,只有田普尔相信她是被冤枉的,并帮他洗刷了冤屈。简爱在渥德学校当了六年的学生,二年的老师,然后离开了这所学校,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职业。在那里,她受尽了温暖和理想的待遇,并对庄主罗彻先生有了好感。谁知,好景不长,罗彻先生的妻子竟然出现了,而她还背负着悲惨的婚姻。简爱选择了离开。在她新的旅途中,她认识了约翰、戴安娜、马莉这三兄妹,并受到了他们的照顾。而简爱终究惦记着罗彻先生,并决定重新教的地方,意外地得知罗彻先生那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放火烧了这个庄,罗彻先生也因此眼睛瞎了。然而简爱并没有嫌弃他,她留在他身边照顾!

 看完了《简爱》,让我对简爱这么个人也充满了敬佩之情。我想,我将来也得当一个像简爱这样的人。

《简·爱》读后感14

 最近我迷上了一本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简爱》。

 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她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生活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感染上肺癌先后死去,于是她和她的妹妹艾米莉回到了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十五岁时的夏洛蒂进了伍勒**办的学校读书,几年之后又在这所学校当教师。

 夏洛蒂塑造了一个不屈从世俗压力,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讴歌了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独特平等的美好理想。

 简爱拒绝接接受世人赋予,她在的主人罗切斯特面前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教师而感到自卑,“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矮小,就没有灵魂吗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学血肉之躯和你说话而是我本人的灵魂和你的灵魂在对话,站在上帝的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的却,生命的高贵与否不取决于环境的窘困亦或宽裕,不取决于命运的艰难亦或顺畅,更与财富、出生无关,同样。真正的唉,就应该简单、纯粹,抛开一切物质的富丽,毫无杂质,爱是心与心的彼此吸引,是灵魂的相交辉映。

《简·爱》读后感15

 《简爱》是一本需要人慢慢阅读,细细品味的好书。这是一本富有趣味的爱情小说。

 这本书主要写了:简。爱在幼年就成为了孤儿,寄养在他的舅舅家。可不久,他的舅舅便去世了。简只能忍受舅妈的白眼和表兄,表姐妹的欺负。一天,舅妈把她送进了洛伍德慈善学校,在这里,她不再孤单,不再自卑,她有了知心的朋友,温柔的老师。毕业后,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认识了庄主罗切斯特先生,他们很快相爱了。但罗切斯特已有了一个合法妻子——贝莎。梅森。而贝莎却是一个神经病疯女人,他们无可奈何,简悲痛地离开了。等他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桑菲尔德庄园已经被贝莎一把火烧成了废墟,罗切斯特也被烧瞎了双眼。但什么都阻挡不了他们深深的爱,他们最终结婚了。第二年,罗切斯特的第一只眼睛被治好,简和他也有了第一个孩子。

 哇!简自立,坚强,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如释重负地合上了书,长长的吐出了口气。这本书的结局多么美好啊!我相信天道酬勤。我们要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及理念,为美好的将来打基础,坚持不懈。加油,你行的!

 《简爱》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推荐大家来看哦!这真是一本好书!

  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C(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父亲是个穷牧师。她曾和其他几个姐妹一起被送进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夏洛蒂还出版过诗集,她的其他小说有:《雪莉》(1849)、《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

  艾米莉·勃朗特

  艾米莉·勃朗待,E(1818~1848)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姐。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1846年,她们三姐妹曾自费出过一本诗集。《呼啸山庄》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847年12月。她们三姐妹的三部小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小妹妹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是同一年问世的。除《呼啸山庄》外,艾米莉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的女作家。

  安妮·勃朗特

  安妮是勃朗特家最小的女孩,她温柔娴静,安静内向,和两个姐姐相比天分稍低。她只活了29岁,而且在短暂生命的后十年,从事郁闷的家庭教师工作 就占去了她很多时间,但她还是写出了两部小说《艾 格妮斯·格雷》和《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 》,在英国 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她笔下的小说就如同她本人,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主人公都有着纯洁的品德,勇敢地追求独立和幸福,这也是安妮内心的写照。安 妮的作品直率和明晰更像是18世纪的作品,而不像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风格。安妮从小就随着姐姐们读书,并参与了他们的文学游戏,如饥似渴地沉浸在梦幻的王国里,写了大量的忧伤的小赞美诗。 她有一头秀丽的浅棕色头发,可爱的蓝眼睛略带紫罗兰色,白皙的皮肤,外表显得温婉可人,深得姨母的宠爱。她和艾米莉就像孪生姐妹一样,形影不离,亲 密无间,常在一块联合写日记或者到荒原中漫游,给她们熟悉的场所都起上了动听的名字。她的嗓音细弱甜美,喜欢柔和的和声,闲暇时弹弹钢琴,唱唱歌,不过这种赏心悦耳的愉快在她一生中实在是太少了。后来,安妮曾和姐姐夏洛蒂一起到伍勒**的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她就病倒了,呼吸困难,咳嗽不断,身体渐渐衰弱。想到病逝的两个姐姐,夏洛 蒂忧心忡忡,决定把安妮带回霍渥斯。回到了自由自 在、宁静的家里,安妮的病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生 活,1839年4月,她到了默菲尔德的布雷克府, 在英甘姆夫人家当家庭教师。后来又到了梭普格林的 爱德蒙·罗宾森家做女家庭教师。她的这些当家庭教 师的经历,直接为小说《艾格妮斯·格雷》提供了众 多的素材。出版商史密斯先生有一段关于安妮珍贵的描述 :“她是个温柔文静,相当克己的人,长得一点 也不漂亮,可是模样很讨人喜欢,她的态度奇特地表 现出一种求人保护和支持的愿望,经常保持着一种恳 切的神色,这是能博得别人同情的 。”安妮终生体弱 多病,但在虚弱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意志坚强,勇敢执着的心灵。

  罗伯特·勃朗宁

  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维多利亚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剧中人物》、《指环与书》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68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