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的简述

文成公主进藏的简述,第1张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100匹小马放在中间,1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

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1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5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蜜蜂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5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百度上有

第一试:绫缎穿九曲明珠,即将一根柔软的绫缎穿过明珠(有说汉玉)的九曲孔眼。比赛开始,由于吐蕃以外的使臣们有势力,所以他们抢先取去,绞尽脑汁,怎奈几挽也没有穿过去。而聪慧的噶尔·东赞坐在一棵大树下想主意,偶而发现一只大蚂蚁,于是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根丝线,将丝线的一头系在蚂蚁的腰上,另一头则缝在绫缎上。在九曲孔眼的端头抹上蜂蜜,把蚂蚁放在

文成公主进藏图

另一边,蚂蚁闻到蜂蜜的香味,再借助噶尔·东赞吹气的力量,便带着丝线,顺着弯曲的小孔,缓缓地从另一边爬了出来,绫缎也就随着丝线从九曲明珠中穿过。[6]

第二试:辨认一百匹骒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比赛开始,但见各位婚使轮流辨认,有的按毛色区分,有的照老幼搭配,有提则以高矮相比,然而都弄错了。最后轮到噶尔·东赞了,得到马夫的指教,他把所有的母马和马驹分开关着,一天之中,只给马驹投料,不给水喝。次日,当众马驹被放回马族之中,它们口喝难妒忍,很快均找到了各自的母亲吃奶,由此便轻而易举地辨认出它们的母子关系。紧接着,唐太宗李世民又出题让指认百只雏鸡与百只母鸡的母子关系。这件事又把其他婚使难住了,谁也指认不清。噶尔·东赞便把鸡珊赶到广场上,撒了很多食料,母鸡一见吃食,就“咯、咯、咯”地叫唤小鸡来吃,只见大多数小鸡跑到自己妈妈的颈下啄食去了。但是仍有一些顽皮的小鸡不听呼唤,各自东奔西跑地去抢食,于是噶尔·东赞学起鹞鹰“瞿就儿——瞿就儿——”的叫声,雏鸡听见,信以为真,急忙钻到各自母亲的翅膀下藏起来,母鸡与雏鸡的关系就被确认出来。[6]

第三试:规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内喝完一百坛酒,吃完一百只羊,还要把羊皮揉好。比赛开始,别的使者和随从勿勿忙忙地把羊宰了,弃得满地又是毛,又是血;接着大碗地喝酒,大口地吃肉,肉还没吃完,人已酩酊大醉,哪里还顾得上揉皮子。噶尔·东赞则让跟从的一百名骑士排成队杀了羊,并顺序地一面小口小口地咂酒,小块小块地吃肉,一面揉皮子,边吃边喝边干边消化,不到一天的功夫,吐蕃的使臣们就把酒喝完了,肉吃净了,皮子也搓揉好了。[6]

第四试:唐皇交给使臣们松木一百段,让噶尔·东赞分辨其根和梢。噶尔遂令人将木头全部运到河边,投入水中。木头根部略重沉入水中,而树梢那边较轻却浮在水面,木头根梢显而易见。[6]

第五试:夜晚出入皇宫不迷路(也有说是辨认京师万祥门内的门)。一天晚上,宫中突然擂响大鼓,皇帝传召各路使者赴宫中商量事情。噶尔·东赞想到初来乍到长安,路途不熟,为不致迷路,就在关键路段涂上标记。到了皇宫以后,皇帝又叫他们立即回去,看谁不走错路回到自己的住处。结果,噶尔·东赞凭着自己事先做好的记号,再次地取得了胜利。[6]

第六试:辨认公主。这天唐太宗李世民及诸部大臣来到殿前亲自主试。但见衣著华丽、相貌仿佛的300名(也有说500名或2500名)宫女,分左右两队依次从宫中排开,宛如300天仙从空中飘来,轻盈、潇洒、俊美,看的人眼花缭乱。其他使者都没有主意,不知哪位才是文成公主,惟独噶尔·东赞因为事先得到了曾经服侍过公主的汉族老大娘的指教,知道了她的容貌身体特征:体态娟丽窈窕,肤色白皙,双眸炯炯有神,性格坚毅而温柔,右颊有骰子点纹,左颊有一莲花纹,额间有黄丹圆圈,牙齿洁白细密,口生青莲馨味,颈部有一个痣。噶尔·东赞反复辨认,最后终于在左边排行中的第6位认出了公主。

墀赞布开始,中经松赞干布到达磨和白科赞共历四十四代即至公元123年时,约有1280年。

一、天座七王: 公元前360年至前200年。

1、聂墀赞布亦为尼赤赞普

2、木赤赞布

3、定赤赞布

4、索赤赞布

5、美赤赞布

6、达赤赞布

7、思赤赞布 

二、早期二上:公元前130年前后,中原西、东汉之交。

 

8、志共赞布,亦为智贡赞普

9、布德共杰,亦为布德贡杰

三、地贤六王:约在中原东汉期间

10、埃肖勒

11、德肖勒

12、提肖勒

13、共如勒

14、仲协勒

15、伊肖勒 

四、德字八王 :亦名地德八王,与中原三国、两晋同时,即从公元220年—280(三国),至316(西晋)—420年(东晋)—东晋十六国),共200年历史。

 

16、洒囊森德

17、囊雄赞德

18、色诺囊德

19、色诺波德

20、德诺囊

21、德诺波

22、德杰波

23、德珍赞 

五、赞字五王 :在中原南北朝初期即公元420年至581年。

 

24、朵热弄赞

25、赤赞囊

26、赤扎绷赞

27、妥杰妥赞

28、妥妥日年赞

六、

29、赤宁松赞 :古汉文为揭利失若

七、中期二上:约在中原南北朝后期,即公元629年前。

30、仲年德如

31、达日年斯仲年德如古汉文名为勃弄若,达日年斯为讵素若,达日斯为松赞干布祖父。

仲年德如和达日年斯为父子俩,父患“龙”病,子系盲人。

八、32、南日松赞(亦为囊日松赞),汉译为灭山王,新“唐书”作论素赞,松赞干布之父王,为其施展宏图奠定了基础,被臣下誉为:“政比天高,权比山高”。

九、33、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汉文古称弃宗弄赞,藏族历史上乃至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有名的藏王,执政21年即唐贞观公元629年至650年唐 高宗社徽之年。

十、34、共日共赞,松赞干布之子

十一、35、芒松芒赞( 汉文称占黎拨布),公元650—676年,执政二十年(有说十五年),系共日芒赞之子。

十二、36、都松芒布吉(古汉文为器弩悉),是芒松芒赞之子,公元676年至704年,唐文宗时期。

十三、37、赤德祖丹(古汉文为弃隶缩赞)都松芒布吉之子,公元704至755年,唐中宗时期。

十四、38、赤松德赞(古汉文为娑悉笼腊赞)742年至797年,赤德祖丹之子,唐玄宗时期系金城公主之子,雄才大略,尊崇佛教,扩展江土,于公元 763年9 月指挥铁骄攻入唐之都城长安,迫使唐代宗皇帝远循。

史家将松赞干布,赤德祖丹和赤松德赞并称“祖孙三王”,又将其和希瓦措(译为静命或寂护)、莲花生称为“师君三尊”以颂其功德和成就。

十五、39、牟尼赞布(古汉文为足之煎,赤松德赞之子,公元797年至798年,唐德宗时期

十六、40、牟笛赞布(牟尼赞布之长子,无纪年。

十七、41、赤德赞布(牟尼赞布之次子,)公元798年至815年

十八、42、赤热巴巾(古汉文为可黎可足,赤德松赞之第五子)。

公元815年至838年,唐穆宗时期。

十九、43、吾都赞布(亦称朗达磨,蔑称,系赤热巴巾之兄,)公元838年至842年,唐文宗时期,遭反对者杀害。

二十、44、白科赞,最后一位藏王,公元923年被平民起义军杀死中原唐王朝亦于公元907年解体,五代十国开始割据。

扩展资料

远古时期

远古时期,形成了 古人氏族。

从古人氏族逐渐演变成 的四大氏族:赛、穆、顿、东,在此基础的增加“惹”和“柱”两氏族,通称为“六大氏族”。

在 发掘的古代大量实物可以找到藏区人类如何发展的一些科学证据。

考古学家在 考古时,发掘发现了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装饰品,谷物种子,甚至古人头骨等大量卖物。

从尼洋河岸发掘出的古人骨头,没有类人猿的原始特征,属于现代人,“尼池(林芝)人”的骨头是大约4000多年前,而新石器时期或者铁石并用时代的(人骨)。

隋唐两宋

主词条:文成公主入藏、吐蕃、唐蕃和亲、西夏吐蕃攻宋之战到公元6世纪时,藏族先民的部落群经过数千年的迁徙、发展和分化组合,形成大大小小的数十个部落联盟。

其中分布在 地区的有所谓“四十小邦”,由四十小邦又合并为“十二小邦”。

公元7世纪初,强大的唐朝在中原地区建立。

与此同时,崛起于今 山南市雅隆的悉勃野部渐次征服各地部族,建立了有史以来首次统一青藏高原各部族的政权——吐蕃王朝。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伴随着吐蕃王朝与唐朝两次联姻,双方往来频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民间往来全面发展,藏族与中国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

唐蕃双方曾八次会盟,至今仍屹立于 大昭寺正门前的“唐蕃会盟碑”(也叫“长庆会盟碑”、“甥舅会盟碑”,就是第八次会盟后所立)。

此后的三、四百年间,藏族与北宋、南宋、西夏、辽、金等政权都有着密切联系。

 

统治集团的混乱在869年引起平民百姓的反上之乱(或称奴隶平民大起义),877年起义军发掘赞普王陵,逐杀王室和贵族,吐蕃王朝彻底崩溃。

吐蕃王朝崩溃后,从869年到1239年的370年中,青藏高原上一直未能建立起大的统一政权,所以史称分裂割据时期。

中国古代神话。与国外的记载。这里先说下‘雅码历法’雅码历法共记述了5个太阳纪年 也是前4个文明在瞬间的消失的记载,第一个太阳纪叙述了当时的地球这属于大洪水时期。会不会是当时的冰河时代如果时间上是一起的话那么在‘圣经里面记载的诺亚方舟’应该和中国大禹治水都是一起的。我这里都是以个人大胆的假设来说明并不是说一定就这样。纯属讨论。。

女娲 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大地之母,也是人类之母。。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我曾在网上的一篇中国古代文化的讨论上看到有位网友说的。或许是有位地球上的人类利用当时溶浆中采集的矿物练成的金属来修补飞行器。。。他的见解和我差不多。

本人的见解女娲补天。或许是这样的,在远古时期的地球中的大陆版块应该是在一起的``总称、盘古大陆。。古代神话中说到,共工怒撞不周山。引起黄河之水天上流。。这里的|共工|应该是属于哈雷彗星一类的漂流在太阳中的一个行星。根据史书中记载“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哈雷彗星如果当时是一颗彗星撞上地球那么很多神话中的记载就很容易分解了``当这颗彗星撞上地球引起地震甚至地壳运动大地到处火山暴发,最后引起倾盆大雨。这场大雨应该下了很久很久。而当时在彗星撞地球的时候。地球上的人类却被外太空的大行飞行器救走。或者说我们就是高度文明留下的遗孤女娲补天用的是五色神石。其实那只是阳光后的彩虹罢了或许在超级远古的宇宙智慧生活早就能利用科学来控制时空,和能量。当彗星撞上的时候`地球上的人类被外星智慧生物带上了大型太空穿梭器这个太空穿梭器带这人类飞向了宇宙空间或许在这里人类的生命是不会延续的``也就是说永远不是死的`因为没有了时空的约束时间静止了当把人类带回地球的时候这场彗星撞地球的灾难已经过去当飞行器降落在地球的时候``人类走出飞行器看到的只是风雨过后的彩虹。。这样说吧这种是一种物理现象。毕竟这场暴风雨下了那么久所以当时 的天空彩虹也是很长时间外星人并没有留下而是直接飞走了``当远古的人类进飞行器里面的时候他们是不知道飞行器飞起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当外星人带这他们回到地球然后飞走后他们才想看得到。所以女娲补天所用的乾坤鼎就这样被人们虚构出来了```把飞行器形容成了鼎最早的青铜器是在商朝的时候才流行的``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给他们后人留下的记忆只是他们被什么样的人救了``最后被人类当成神话``成为了心目中的神````这架飞行器也就成了|乾坤鼎。当时的统治者是黄帝文字也是在哪个时候出现的大家在想想看``女娲这两个字的构成 口下面出来个人门打开后走出来因为当时的人不懂飞行器是什么。大家也应该知道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的``最后在黄帝时期`史官仓颉发明的````。。

接着到黄帝大战蚩尤。。。。上面说到我看了哪个网友的文章这里我到同意他的说法```蚩尤或许就是个机器人而当时来帮助黄帝对付蚩尤的也是之前女娲补天的神人。这里我简称他们为天外来客吧宇宙是浩瀚的无奇不有如果说这蚩尤是邪恶势力的外星来客制造的这样理解就简单多了``帮助人类的天外来客也就是指``神话中的风伯雨师九天玄女。。大家有没有人注意到女娲是女的``九天玄女也是女的```说明这个外星来客中应该是女性科学家,至于风伯和雨师应该没这两人还忘了一个雷神其实应该是飞行器降落后的带起的旋风。。雷神不过是发射出去对战的导弹而已 在希腊文明中记载当时神惩罚两个城市,因为这两个城市罪孽深重,但是城市中有个很正直的人`神派下神女通知他们逃跑``最后他们跑出来了``神当时告诉他们不要回头,,其实核爆炸的瞬间千万不能直视```这个动物理的应该就知道会有什么反应了,如果当时希腊的这段记载和中国的蚩尤同个时期的话``那么应该当时的地球个个地方都遭遇遭遇外星文明的攻击``而解救了人类文明 的另外外星来客``被人们都称为神,``只是大家不在一个地方所以``记录的都有所不同而已 在中世纪中的一些落后村庄``大部分都不知道有飞机这回事``也就是说`有可能在相同的地球``但是有些人已经有很高文化但是有些地方缺什么都没有``这里我说的是90世纪和以前的地球`现在嘛大部分都有网络信息了 `所以很少有这样的现象了

后羿射日 还有夸父追日 都在黄帝哪个时期```后羿被称为神射手我想应该就是一台发射导弹的机器。。。大家可记得后羿后一老婆叫嫦蛾``嫦蛾应悔偷仙药,碧海青天夜夜深,应该就是战后这为外星来客走了``但是把这台发射器留下了如果没有猜错的 话``当时走的时候应该是中国的晚上```飞行器飞走方向是月亮````这样就有了嫦娥奔月之说。其实个人认为山海经中记录的很多异兽`应该属于外星飞行器。。大家都知道飞行器起飞的时候下面都会有大烟雾也就成了神话故事中的神仙要飞走前脚下走会有云这里在说一下``月饼我都有点怀疑当时的这个嫦娥的飞行器是和月饼一个形状的``

夸父追日按照上面说的```夸父或许是帮在住人类的外星人制造的机器人而已 而夸父追的并不是太阳而是一个发光的飞行物体。

邢天``战神没了脑袋也能战斗的家伙不用解释这不是机器人是什么其实我记得山海经中还记载了一中怪兽他会喷射东西出来```一被打中就死

以现在的文明程度来理解 以前不懂的人``他们就会把我们当成神比如如果现在的人带这一件武器```热武器``火箭筒``这样就很能理解神话描述的神仙之间的 攻击方式`我相信大禹和圣经``叙述的应该都是人类被带上过外星飞星器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和其他6位使者前去长安求婚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来到青海的日月山,因为过了日月山山的另一边就是广袤的草原,完全没有了家乡的景象,在看看母亲走的时候送给她宝镜,想想母亲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长安。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看到八水绕长安的景象。在看看眼前的茫茫的草原,不由的潸然泪下,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在此修建了日亭和月亭称也就是现在的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

以上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赤德祖赞(697年-755年),吐蕃赞普。703年-755年在位。史书上又称弃隶缩赞、弃迭祖赞、尺带珠丹,又名梅阿迥。都松芒布结子。都松芒布结死后继位。年仅7岁。弃迭祖赞在位期间,重新向唐朝示好。并向唐朝求婚,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了他。公元730年,唐玄宗派皇甫唯明入吐蕃,弃迭祖赞十分兴奋,取出贞观以来唐朝皇帝的文书给皇甫唯明看,并上表唐玄宗说:“外甥是先皇帝宿亲,又蒙陛下送金城公主入藏,从此,唐朝和吐蕃就和好如一家,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了。”后又订立和盟,分界立碑,相约互不侵犯,进一步密切了汉藏关系。弃迭祖赞还进行了许多改革,使国力继续得到发展。公元752年,册封南诏王阁罗风为“赞普钟”,一度和南诏结成联盟。公元755年,弃迭祖赞的大臣郎氏和末氏产生“叛违之心”,于亚着贝擦城(今地不可考),将弃迭祖赞害死(据拉萨的《达札路恭纪功碑》)。

他就是你所说的尺带珠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93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