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植甄宓的叔嫂恋,为什么会成佳话呢?

三国时期曹植甄宓的叔嫂恋,为什么会成佳话呢?,第1张

自然是因为《洛神赋》了,有很多人认为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以甄宓为原型写的,因此令人心神往之,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甄宓虽然是曹植的嫂嫂,但是其实两人之间的故事,远比甄宓和曹丕来得精彩。《洛神赋》原名为《感甄赋》,当时曹植写下《洛神赋》的时候,正是在甄宓死的那年。当时甄宓因为色衰而失宠,因此死的时候十分的凄惨。当年曹植赶回洛阳见曹丕,而甄宓的儿子,也就是太子曹叡陪曹植吃饭。

见到自己侄子的曹植感念甄宓,心中无比的酸涩。饭后,曹丕就将甄宓的遗物,一个枕头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夜晚睡在舟上,半梦半醒之间,似乎看到了甄宓乘风而来。回到鄄城之后,曹植感念两人的过往,想起当年的洛水初相识于是就写下了《感甄赋》。

甄宓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而且精通诗词,是一个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当时曹丕娶甄宓的时候正是曹操霸业待成之际,当时曹操的霸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曹丕在朝中也有要职。因此曹丕虽然也爱慕甄宓之极,但是也经常因为政务将她一个人留在家中。因此不喜争斗的曹植就对自己才华横溢的嫂嫂日久生情。

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曹植的《洛神赋》和甄宓没有关系,毕竟曹植是一个重礼节的人。爱慕自己的嫂嫂那就是**,他很难做出这样的事情。而且甄宓作为曹丕的战利品,但是他们嫁娶的时候,甄宓23岁,曹丕18岁,而曹植只有13岁,让他比对自己大这么多的嫂嫂心生爱慕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无论如何《洛神赋》的美好,正是因为他飘忽梦幻的故事。才子佳人自古为佳话,若是曹植当真和甄宓在一起,那他一定是一个极温柔极温柔的夫君。

你们都说什么呢,曹植写得是《感甄夫人赋》,后来忘了哪个皇帝,不知出什么原因,认为曹植写的是洛水女神宓妃(中国上古时候大神伏羲的小女儿,在洛水游泳时溺死在洛水,后成为洛水女神)。将此赋改为《洛神赋》。三国演义中的确提到荀攸把守袁熙府邸,准备把甄宓献给曹操,曹操听了也很开心,但是曹丕抢先霸占甄宓,曹操赞叹“此真吾儿妇也”,但是不足为证。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大英雄,会有其过人的胸襟,并不是像后人传说的那样色色的。曹操选妻更注重的是德行,曹操扶正倡伎出身的卞夫人就能证明这一点。综上,我认为,曹操不会对甄宓有非分的喜欢;曹丕纯粹是知道甄宓美丽,而强行霸占,而后成为一个贤内助对甄宓有所依赖;长嫂如母,曹植觉得甄宓对她很是照顾固然在落难(隐居)的时候会想起她,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没有。关羽曹植和甄姬的传闻都是后世杜撰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上是根本没有的。

一,曹丕娶甄宓

曹丕是在公元204年随着父亲一起攻打邺城,认识了甄宓。甄宓当时是袁绍的儿媳妇,又是当地有名的美女。当时的曹丕正好17岁,甄宓21岁,而曹植仅仅只有12岁。

曹丕17岁的年龄在古时候已经是成年了,当时的人们14、5岁就已经可以娶妻生子了,现在曹丕17岁正好是成家立业的。而甄宓既然已经嫁给过袁熙,年龄自然大些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曹丕这个年龄也不算太老,他们两个的结合是非常符合现实的。

而曹植这个时候只有12岁,虽然古人成熟的早,但是12岁也是成熟不到那里去的,还是毛孩子一枚。这个时候曹植和甄宓是不会有任何感情产生的,顶多觉着甄宓挺漂亮的,但是男女之情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曹丕最初是非常喜欢美貌的甄宓,婚后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和女儿。

二,曹丕赐死甄宓

后来曹操去世,曹丕继位,继位后的曹丕身边美女开始多了起来,作为甄宓内心是恐慌的。本来恩爱的曹丕现在另寻新欢,自己变成了老女人,内心有些怨言,有时候情不自禁的就流露出来。

这事让曹丕知道了,当时的曹丕是事业有成,家庭有成,正在人生巅峰的时刻。听到自己身边的女人竟然这样唉声叹气,心中大怒,于是下令斩杀了甄宓。

甄宓就这样去世了,她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21年,当时的甄宓只有38岁,而曹植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洛阳了。

三,曹植写《洛神赋》

甄宓去世的第二年,曹植回到洛阳皇宫,此时的曹植的地位是岌岌可危,君王的宝座曹丕已坐稳,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曹丕解决掉。

曹植的内心是伤心的,是彷徨的,他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在此时的曹植写了一首《洛神赋》。这首诗里更多的写的是对自己的遭遇和现状,对于甄宓这个女子顶多是缅怀和相比,是没有半点相思之意的。

现在的人们都在用《洛神赋》来说曹植和甄宓的感情是不对的,是污蔑了曹植和甄宓。他们两个是半点男女之情都没有的,顶多有的是同情心而已。

 甄宓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美人,在曹丕见到甄宓一面之后便念念不忘,作为当时的美女和三国的几个男人都有关系,甄宓最后还是嫁给了曹丕,那曹植和甄宓真实历史关系又是什么样的甄宓在曹丕和曹植两个男人之间最爱的是谁

 曹丕剧照

 甄宓和曹丕的感情介绍

 不仅现在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早在之前看脸就存在。曹丕见到甄宓一见钟情,不管她是不是已经嫁人,也不管是谁的女人,甄宓就像是战利品一样被赐给了曹丕。

 甄宓

 甄宓虽然是曹丕的正妻但是在曹丕登基之后就受到冷落,还被赐死,留下儿子改口叫别人娘亲。结婚初期曹丕和甄宓相亲相爱,第一年就生了曹叡,可随着曹丕迎娶郭女王之后甄宓的地位自然不如以前。两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的战争也就开始了,在曹丕做皇帝的第一年甄宓就被赐死。

 曹植喜欢甄宓吗

 洛神赋

 甄宓死后,曹植写了一首赋来表示对甄宓的怀念,就因为这首赋两兄弟差点闹翻。曹操当时的心思全部在他的雄伟霸业中,曹丕也跟着父亲出战,当时曹植还小又不喜欢战事,所以被留在家中自然有机会接触到甄宓,传闻就是在朝夕相处中,曹植对甄宓有了一种超乎叔嫂之间的感情。

 甄宓死后,曹植过于伤心睡梦中出现幻觉,远远看上去是甄宓回来了,曹丕内心一惊醒来之后发现不过是美梦一场。曹植心中还存有和甄宓在洛水相见的场景于是写下了那首《洛神赋》,若曹植和甄宓之间有别样的感情,那这首赋该被后人厌恶才是,但因为赋中描写太过于美好,以至于所有人都相信这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但也有人认为甄宓和曹植本来就没有关系,不过是对甄宓悲惨结局的一种缅怀。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那一袭白衣青衫,面对滚滚而流的洛水,他心里所念的,嘴里所诵的,都是同一个人。那个他一生挚爱的女人,他念念不忘却从未得到的女人。事到如今这一地步,他还能有什么方法,还能有什么计略可施,他就只能站在水边,诵着这首《洛神赋》。那是对感情的一种无力感,自己喜欢的女人,不但没有得到,反而成了自己的嫂子。曹植对甄宓的感情,比任何人都要深。想当年,曹丕率军攻陷袁绍冀州主城,风光一时。在袁绍府里在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院中还在蜷缩着一个人,走近一看,发现是个女人,只觉得好丑,破烂的衣服,黑乎乎的脸。可当擦干净了脸之后,才发现,好俊俏的一个女人,如脂的肌肤透着亮红,姣好曼妙的身姿,只让人觉得好看,好看。此女就是是袁绍的次媳,袁熙的妻子甄宓。

曹丕一眼就钟情于甄宓,心里觉得霎是喜欢。相传在华堂盛筵之时,曹氏父子均被甄宓的美貌所吸引,但是曹丕处于迎合父亲的政治需要,面对甄宓时,所爱慕之情并不外露。但是曹植是个性情中人,他见到甄宓这么美的人,就把自己的爱慕之意全都表露出来,他始终天真的认为,他喜欢甄宓,并不是一个错误。

自古男儿要仗义善良,但唯有女人当仁不让。所以啊,尤其对曹丕和曹植两兄弟来说,明里暗里,斗得个你死我活。甄宓欣赏曹植身上的真切,也欣赏曹植的才华,就情陷于曹植。但是曹丕自小就计谋多端,做事目的性强,城府极深,他又怎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喜爱的女人和弟弟入了洞房。想要攀附于曹丕的崔琰,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就用了一招狸猫换太子,使甄宓成了曹丕的妻子。

自此之后,甄宓和曹植就得划清关系,一位是嫂,一位是叔。可是对于深爱的两人来说,感情又怎会说断就断呢,两人虽在同一院中生活,可是却成了最遥远的距离。对于曹丕来说,他极大的享受在曹植于甄宓深爱却无果的感觉里,曹丕,甄宓,曹植三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绝不是因为一个女人那么简单的。曹植虽说是个文弱书生,但是却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尤其是曹植身上有一种真实,这是曹丕最畏怯的。曹丕苦心经营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为的就是有一天在父亲死后可以继承大统,他从自己记事之后就再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活过,他极力迎合曹操,变着法儿的讨父亲欢心。但是,随着曹植也已长大成人,且深受曹操喜欢,曹丕感觉曹植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目的。曹植不再是自己亲爱的弟弟,马上要变成自己称帝称王的一个极大阻碍。

说到底,甄宓是一个导火索,导致兄弟关系加速破裂。曹丕得到甄宓,其实也是在向曹植宣示自己要强过曹植。可是曹植却从没想过这些复杂的政治关系,他所想的就是自己深爱甄宓,自己想得到甄宓。曹植对甄宓的爱是纯洁的,没有任何目的性的。但是这样一来,曹植与甄宓只得陷入感情的泥淖里纠缠。

在曹丕称帝以后不久,便赐死甄宓,后又让曹植以七步成诗。一首《七步诗》就此得来,曹植没有被曹丕杀害,反而是被贬去偏远地区。其实曹丕心里是记得兄弟情的,自己已经称帝,目的既已达成,又何苦为难这个根本就无法兴风作浪的兄弟。

曹植为怀念甄宓,面对洛水,诵赋一首。在面对一段虚弱的感情的时候,说什么都是无能为力的,更何况甄宓已死。曹植纵然再是情深,但最终也是无济于事。甄宓不会复活,曹植与甄宓的爱情也不会得到好的结果。都说世人凡夫俗子七情六欲,但最会吃人的也是七情六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的时候,大家都会执念于此,。若是曹植隐藏住自己的感情,与婚后的甄宓断绝一切的关系,甄宓的命运会不会是另一个结局。从古至今都是,所谓的爱情,又七分是苦的,三分是甜的,但在中华上下的五千年来,无数文人骚客的笔下一直在探寻着三分的甜蜜,探寻这摸不着,看不见的感情。

世人都说爱情好,到头来却无人说这爱情好……面对爱情,多数人说的都是“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我们依然记得 曹植 那首《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千百年前的时代为了王位,这种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多少年来,曹氏兄弟之争,人们多要对才华横溢的 曹植 掬一把同情之泪。“相煎何太急?”是曹植在很久很久以前质问 曹丕 的话语,这句质问从未被历史的长河所湮灭,直至今日,看到两兄弟争夺王位的故事时,我们的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曹植义愤和无奈的呼声:“相煎何太急!”

 曹植与 甄宓 的关系

曹植,出生于公元192年,字子建,沛国谯人,出生于东阳武,是 曹操 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严格说来是更像是一位文学家,他“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在他身上聚集了文人所有的特质,时而忧郁时而狂放,时而天真时而率性,这种诗意的性格,注定曹植的生活是充满诗意的,但是唯一一点让他觉得可惜的就是,他的父亲是位大英雄,胸有宏图之志,曹植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注定了他的一生不由己。

作为才子的曹植拥有一大帮粉丝,其中一个叫谢灵运的,是曹植的死忠粉,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而生活在南朝的另一位评论家钟嵘,这位大叔评价曹植:“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他们都对曹植评价非常高,确实曹植才华横溢,正因此天妒英才,他的早逝和忧愁都是由他的才气而来,“情兼雅怨”这个词很好概括了曹植的性格,这也注定了一个忧郁的文学家注定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洛神赋》是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这篇幅的大概内容是曹植从洛阳回封地,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进而仔细观察了这位美女,然后彼此一见钟情彼此爱慕,但是由于人神道殊不能结合,因而抒发的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这篇赋更像是曹植写给宓妃的一封情书,因为他对这位美女是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文中的宓妃因曹植的《洛神赋》而被世人误认为“洛神”。洛神即宓妃,相传为 伏羲 氏的女儿,溺死洛水,遂成为洛水女神。“宓”字通“伏”( 伏羲 ),故甄宓之名音fú。

后人多将甄宓和宓妃联系到一起,其实甄宓是曹丕的妻子,而曹植的《洛神赋》仅仅写的是一个洛水的仙女,跟甄宓没有关系,历史上的甄宓是个比较悲剧的女子,甄洛,字嫦娥,别称甄宓,文昭甄皇后。她是东汉王朝宰相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 历史 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原本是 袁绍 次子袁熙的妻子,后来曹操家族灭掉了 袁绍 ,顺手接管了这位贤惠美丽的夫人,而抱得美人归的就是曹丕。甄宓虽然貌美起初又得宠,但是结局却非常惨,因幽怨作诗而被曹丕赐死,尸首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后其子魏明帝即位,追谥其为“文昭皇后”,世称甄夫人或甄妃。

 曹植的妻子和孩子

由此可知,甄夫人与曹植仅仅是嫂子的关系,他们之间并不会存在什么不正当的关系,虽说曹植的性格比较随性,做事率性不考虑后果,也不至于跟嫂子有情况,而跟自己的哥哥过不去,曹植本来和曹丕就是王位的竞争者,要是还抢哥哥的女人,曹植会死得很难看。那么,文艺青年曹植有没有妻子呢?他的孩子又是谁?

曹植一生娶了两位妻子,前妻崔氏,崔氏是明门出生的**,其叔父崔琰曾任曹魏尚书,一度得到曹操的信任,只不过这叔父因为“辞色不逊”而被下狱,成为历史公认的冤案,后世的人也认为,这是因为叔父是曹植一边的人,而以后要主政的是曹丕,曹操这么做是为曹丕扫清障碍,可惜了崔氏的叔父死得真冤,更冤的是崔氏,她因为叔父的事情,受到了牵连,还有的说或者是曹操出于对曹植的打击,反正崔氏就被以“衣绣违制”的罪名遣返回家,并且赐死,我想曹植心里可能很不好受,兄弟相互厮杀,连父亲也这样排挤他,这也就不奇怪,他的性格为何会越变越怪。

曹植的后妻姓名不详,太和年间被封为“陈妃”,她是曹植后期生活的伴侣。据史书记载,后一位妻子一直活到晋代,可能有80岁左右,六十古来稀,他的后一位妻子活到了80岁,真的是高寿了。曹植有两个儿子,长子曹苗,曾被封为高阳乡公,却不幸早夭。次子曹志,被封为穆乡公,他少而好学,才行出众。曹植称赞他是曹家的“保家主也”。曹植死后,曹志继位,徙封为济北王。司马氏篡位后,曹志降为鄄城县公,后任乐平太守,迁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后转博士祭酒。太康九年(288)卒,谥曰定公。曹植还有两个女儿金瓠和行女,在他的著作中偶有提及,都不满一岁即夭折。

纵观曹植的一生,他的前半生还是生活的很好的,读书、习剑,在戎马间奔波,曹植和哥哥曹丕的童年无疑都是精彩的,两兄弟在总角时期是和睦又友爱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追求,曹丕渴望权力执掌天下,曹植只想活在文学世界里做他的文艺青年,但是他们自从长大后,未曾了解过彼此的心意,以自己的心思揣度对方,终于渐行渐远。可惜,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在和哥哥曹丕争储的过程中“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性格上的缺陷和身边人的无能,都使曹植感觉自己处于被孤立的状态。

亲情的缺失和变味,政治的打击和迫害,是曹植无法承受和面对的,这些都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奈,于是整日忧心度日的曹植,在四十几岁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让曹植止步于宝座前。

公元204年8月的一天夜晚,邺城守将审配的侄子审荣偷偷打开了城东大门,将曹操的士兵放进城内,由此结束了邺城被围困半年之久的僵局。曾经不可一世的袁绍集团退出了历史舞台。请大家记住这个时间公元204年8月!曹操率军进入邺城之后,除了安抚百姓稳定民心以外,还特地命部下去袁绍的府坻去找一个人。谁呢?袁家公子袁熙的妻子甄宓。没想到下属回来报告甄宓己经被大公子曹丕抓走了。曹操此时的心情只能用万马奔腾来形容,此后没过多久曹丕就和比自己大五岁的甄宓成亲了。在此之前曹丕已经有一位妻子任夫人了,但随着甄宓的到来任夫人被踢出局了。大家注意还是在这一年(204年)他们的孩子曹叡出生了,是不是很神奇,从两人成亲到孩子出生不到四个月时间。史书上记载曹叡是个早产儿,但是三个多月的胎儿还没成型,更不用说早产了。所以曹叡应是不是曹丕的亲生骨肉呢?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好的,讲到这里我们给大家了解一下甄宓的过去。甄宓这个名字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是后人加上去的,史书中只是以甄夫人或者甄姬做为称谓。甄家当时称得上是豪强旺族,祖上出了很多的大官,关键是甄家的财力非常雄厚。甄宓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过目不忘,四书五经自不必说,而且看过的书马上就能领悟,有闺中博士之称。家世好,才貌出众,这样的女子必然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在甄宓十五岁的时候嫁给了袁绍家的二公子袁熙为妻,袁绍家族祖上四世三公,在当时雄霸一方,可谓门当户对。袁绍家族不仅看上了甄宓这个人,同时也是看上了甄家雄厚的财力。在甄家财力的支持下,袁绍集团兵强马壮,如虎添翼。袁熙和甄宓的感情也非常好,如胶似漆,相亲相爱。建安三年(199年),袁绍打败公孙瓒,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甄氏则留在邺城侍奉婆婆刘氏。讲到这里大家想一个问题,从199年开始,袁熙到幽州当官,甄氏留在邺城,一直到204年8月邺城被攻破,一共5年多。那么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袁熙会不会回邺城和家人团聚呢?答案是当然会的。这就和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外地当官,每年总是回家几次和家人团聚,起码逢年过节总是要回家的。根据这一点推测,在204年8月之前的某一段时间袁熙有可能留在邺城和甄宓在一起,在这段时间甄宓已经有了袁熙的孩子。

这时读者肯定会有疑问,甄宓这种情况曹丕为什么还要娶她为妻?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曹丕当时的情况。曹丕从十多岁开始就跟着曹操行军打仗,战场上的残酷无情、血雨腥风,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让曹丕从小就明白了只有让自己不断的强大才能在这个世道中生存下来。再加上曹操的行事风格多疑成性,让曹丕没有什么安全感,所以,曹丕会寻找一切机会增强自己的实力。那么这一次攻破邺城,甄氏就成了他的一个目标。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曹丕是因为甄宓的美貌才会娶她,大家可以想想,第一,曹丕不是好色之徒,以他的地位什么样的美女得不到,要不然曹操不会把他带在身边这么多年;第二,如果甄宓没有强大的家势做后盾,就算再有才再有美貌,对于曹丕而言并不会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曹丕娶甄宓并且能够得到曹操的同意必然是看上了甄家的背景。为了能够得到甄家的支持,在娶了甄宓之后没过多久曹丕就把原配任夫人给休了。要知道当年能够明媒正娶嫁给曹丕说明任夫人的家势也不差的,起码是门当户对,但曹丕却为了甄宓把她休了,说明甄宓的利用价值是相当大的。随着曹叡的出生也为这种政治联姻加上了一层保障。曹叡小时候的十分的聪明,曹操对这个孩子更是百般宠爱,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曹丕的一个棋子。

讲到这里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在这场婚姻中甄宓为什么没有反抗,这是一个疑问?以中国的传统观念来讲,女性把贞洁看得比命还要重要,甄宓为什么会这么顺从的嫁给曹丕,而没有选择去上吊自杀。我想甄宓当时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肚子里的孩子,这是她和袁熙的骨肉,只要能保住这个孩子,作为母亲什么样的困难她都不怕。二是要保护自己和袁家的家人,这是她作为子女和儿媳的职责。但是随着曹睿慢慢长大,魏国局势的稳定,这段婚的危机也出现了。

公元213年左右,一个名叫郭女王的女子被选入了曹丕的府内。曹丕在和郭女王的相处中,那根平时绷的很紧的神经终于有了放松的时候,无论曹丕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和郭女王倾诉。虽然郭女王比曹丕大三岁,但两人相处如胶似漆,如影随形。特别是在与曹植争储的特殊时期,郭女王不仅给曹丕出谋划策,而且在精神上给了他极大的支持。终于在公元217年曹丕打败了曹植,被曹操立为世子。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承了王位,同年,受褝登基建立魏朝。在这段时间甄宓早己被曹丕忘到九宵云外了。而郭女王却极为恩宠,从夫人到贵嫔,地位仅次于皇后,位列六宫之首。此时,曹叡己经十六岁了,甄宓必须要为孩子的未来想办法了。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曹操逝世,曹丕即位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操非常的喜欢曹叡这个孩子,在他十来岁的时候就被曹操带在身边历练了。在曹操心里已经认定曹叡将来就是要继承他们曹家大统的人,所以曹丕能够即位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得益于曹叡。但随着曹操的去逝这一切出现了重大的变数。第一,郭女王的出现以及得宠让本来就没有利用价值的甄宓处境更加边缘化。第二,如果以后郭女王生出儿子来,那么曹叡就没有继承大统的希望了。怎么办?首先不能让郭女王生孩子,当然我们这里只是推测甄宓使用了某种手段让郭女王生不了孩子。其次要把曹叡再往前推一步,让他成为大统的不二人选。于是就有了后来发生的事情。由于郭女王以及其他贵人受宠,甄宓心生不满放出了很多流言蜚语,传到了曹丕那里,曹丕大怒,将其赐死。接着司马懿又把曹叡推到了郭女王身边,认郭女王为嫡母。从史书记载,曹叡对郭女王非常孝顺,言听计从,这让郭女王非常满意。而且一直到曹丕去世郭女王也没有给他生下一儿半女,也没有出现一个对曹叡有威胁的对手。公元226年,曹丕病重,立曹叡为太子。曹叡即位后追溢甄氏为文昭皇后,并改葬于朝阳陵。或许是天意如此,甄宓的使命终于完成了。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以甄宓的家世、美貌、才学必然会渡过无比美好的一生,可偏偏生在乱世很多事情是她无法选择的。但是甄宓的内心却是无比强大,无比坚定的。无论面对战乱,屈辱,还是之后的各种决择。都表现出了常人没有的魄力。

下面我们简单讲一下甄宓与曹植之间的关系。大家从各种电视剧以及各种小说中可能都认为他们两个互相爱慕,但是作者认为这些都是后世的好事之人杜撰出来的,他们两个之间不存在任何不正当的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年龄差距,甄宓嫁给曹丕时,曹植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还不懂男女之事,更不会看上比自己大九岁的甄宓。等到曹植懂事的时候甄宓都己经到了当奶奶的年龄,更没有可能。第二,如果大家去了解一下古代传统婚姻制度,就会知道女人结婚以后是极少抛头露面的,更不用说和别人说话了。更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曹植当着甄宓的面吟诗作赋,不被打死才怪。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曹植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绝对不会干这样有悖伦常的事情。

好了,甄宓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最后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她的这首《塘上行》。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306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