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之战。
萨尔浒大捷之后,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努尔哈赤的心情,那就是:爽。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充分写出了努尔哈赤此时的心情。几家欢乐几家愁。明朝这边,换将领跟换衣服一样,一天一个样,但是也无法挽救败局。
就在努尔哈赤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终止了他的神话,让他的光彩瞬间黯淡。这个人就是袁崇焕。
在今天辽宁兴城,有一座宁远古城。悠悠岁月,青山依旧,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战马嘶鸣,磨刀嚯嚯。在古代,宁远城是明朝在山海关以外修建的一个军事重镇,它位于锦州与山海关之间,三面环山,东临渤海。
山海关在古代是一个象征,跨过山海关,就意味着进入中原。因此,宁远城的战略意义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一座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
开始,明朝方面让孙承宗担任辽东经略使。孙承宗属于东林党,而东林党这群人是专门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着干的。他的战略意图是积极部署宁锦防线,山海关外以宁远为重点,以锦州为前沿,慢慢收复失地,准备和后金打持久战。
然而当时明朝真正掌权的是大太监魏忠贤,人称九千岁。魏忠贤跟孙承宗所在的东林党人势不两立。如果不是朝廷无人可用,根本不会派一个东林党人去辽东驻防。
虽然孙承宗在担任辽东经略使时颇有建树,但终因得罪了魏忠贤而遭到阉党排挤,便借病辞官回乡。他的辽东经略使之位由高第替代。高第是魏忠贤的亲信,此人畏敌如虎,他命尽撤锦州、右屯、大凌河诸城守军,将器械、枪炮、弹药、粮饷移到关内,放弃关外土地四百里。
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是明军在辽东的前锋要塞,如果仓皇撤防,会使得已兴工修筑的城堡弃毁,布置戍守的兵卒撤退,安顿垦耕的辽民重迁。一些官员对高第的盲目撤退不满,纷纷上书抗争。
这其中以袁崇焕最积极,他站出来上书道:“兵不可撤,城不可弃,民不可移,田不可荒。”当时的袁崇焕只是一个“宁前道”小官,朝中又没有后台,居然敢违抗兵部尚书、辽东经略使高第的旨意,实属大胆。
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冰冻三尺,北风呼啸。努尔哈赤率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向宁远城进军。袁崇焕只有一万兵力,驻守宁远城。努尔哈赤和袁崇焕对峙在宁远城,大战一触即发。
袁崇焕很善于鼓舞士气,他带领将士们喝血酒,写血书,表示一定要与宁远城共存亡。城内百姓也情绪高涨,纷纷到前线送水、送饭。
努尔哈赤率领后金的八旗士兵,势如破竹,砍杀过来。
袁崇焕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就制定了一个固守的策略:不管怎么样,就是不出城。
努尔哈赤的八旗军队也不是孬种,士兵身穿两层铁甲,号称铁甲兵。他们攻城时不畏矢石,竖起梯子,奋勇上攀。再用铁皮车做掩护,挖掘城墙,城墙竟被挖出了许多缺口。
袁崇焕是一个读书人,善谋略。他弄来红夷大炮架在城墙上。八旗士兵的刀刀矛矛,哪能干得过大炮后金军因此损失惨重。对付攻城时好不容易爬上来的敌人,袁崇焕的士兵也有办法。
他们躲在柜子里,出其不意地给敌人一刀或者一箭;甚至用棉絮沾上油脂和硫黄,点燃后扔下去。袁崇焕还要痛打落水狗。他挑选不怕死的士兵组成敢死队,等到敌人撤退的时候,乘胜追击。
这一役,后金军遭受了沉重打击,努尔哈赤真的遇上了硬茬。
胜利之后,袁崇焕还派人给努尔哈赤送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你是一个老将,纵横几十年,今天败在我手上,这是天意!此役,努尔哈赤身受重伤,从此郁郁寡欢,最后一命呜呼,留下终生遗憾。而袁崇焕因为宁远大捷,一战成名,名垂千古。
宁远大捷,给日渐萎靡的明朝打了一针强心针。朝廷上下喜出望外,像打过鸡血一般,甚至有点得意忘形。因为明朝跟后金进行了将近十年的战争,一次也没有赢过,这是明朝对后金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意义非同寻常。
看过《不会恋爱的我们》这部剧都知道,这部剧有三对非常好磕的CP,分别是齐恒、郑多喜,顾嘉心、赵江月,以及李嫣然和许宁远。如果光看年龄的话,仿佛会觉得林嫣然和许宁远,有些不合适,一个是少女的形象,一个是大叔的形象,仿佛在生活当中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就是因为这种年龄的反差感,反而会觉得李嫣然和许宁远有些般配。因为李嫣然比较任性,在生活当中,做很多事情,都不会考虑后果。而许宁远相对比较稳重成熟,做事情,也会以大局为重。所以这种互补的性格,也能稳定的维持一段感情,所以还是比较般配的。
一、《不会恋爱的我们》热播中,大家觉得剧中李嫣然和许宁远这对CP般配吗?
在这部剧,刚开播的时候,可能大多数观众的重心,都会放在赵江月和顾嘉心上。因为这部剧的后续剧情,都是围绕二人展开,而李嫣然,一直是顾嘉心的小迷妹,一直想追到顾嘉欣。但是在跟赵江月相处的过程中,深深地被赵江月迷住。非常自然的在一起,虽然李嫣然一直说,即使失败一百次,也要重新告白100次。但是得知顾嘉心向赵江月求婚以后,就决定放弃顾嘉心,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在这个时候,许宁远也有些放不下李嫣然,在这个时候也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仿佛是爱上了李嫣然。
二、结语。
而李嫣然在这部剧当中,家境还是比较好的,无论上班,不上班,都能够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这也造就了,比较刁蛮任性的公主性格。但是许宁远,事业有成,而且是职场精英。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说话等方面,都非常的成熟稳重。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对赵江月有好感,但是却并没有直接的表达心意。不过从后期的相处过程中,李嫣然一口一个大叔。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第1个想到的人,也是许宁远。所以,一个霸道成熟,一个刁蛮任性,看起来非常的合适,并且性格互补。
如何评价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也就是宁远之战,是明朝的军队首次打败后金军。这次的战役对于明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的,使明朝军民重新树立了战胜后金军的信心。那么这场宁远大捷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如何评价这一场战役呢?
1、宁远大捷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宁远大捷也就是宁远之战,是发生在公元1626年,大明和后金之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最后以大明击败了后金而告终,这时的明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败,而后金才刚刚崛起,指挥这场作战的明朝将领是袁崇焕,但是当时袁崇焕是在备受排挤,人手严重不足,承受极大压力的情况下打赢的这场战争,可以说赢的很不容易。
当时明朝宁远城里的明朝军队不到两万人,努尔哈赤参与攻城的部队大约有6万人,但是他号称自己手下有二十万精兵,具体数字就不得而知了,明朝一边兵力上没有任何优势,政治上也没有优势,当时的辽东经略高第,就一心只想撤退逃跑。
高第他是因为依附阉党才得到封疆大吏的职务,他不会打仗,也没啥能力,他的政策就是放弃关外领土,守好关就行,但是在这之前袁崇焕修建堡垒,兵营,开垦土地,他自然不愿意没有任何抵抗就放弃关外土地,于是高第就把袁崇焕扔下了,让他守着孤城宁远,自己退回关内。
袁崇焕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积极采纳边关将士们意见,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在袁崇焕严明的治理下,明军士兵斗志高涨,他也早为这一仗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宁远城布置了30门红衣大炮(葡萄牙制加农炮),这极大的提高了明军的战斗力,也在后来的作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1626年正月二十二,后金正式向宁远城发动了进攻,努尔哈赤还是按照惯例先放被俘的汉人回城劝降,但是被袁崇焕严词拒绝,后金正式开始攻城,从早上打到夜晚,尸体堆积成山,始终没能打下宁远。
后金包围宁远城,想要困死宁远,但是由于准备充足,被明军不断用大炮轰击,努尔哈赤只得改攻明军储粮的觉华岛,但是由于伤亡惨重,后金不得不暂时撤兵,后金中有重要人物在此战中被大炮炸成重伤,据说就是努尔哈赤。
总的来说此战明朝和后金各有胜负,在主战场上明军重创了后金,但是明朝的粮仓觉华岛也陷落了,袁崇焕本来该由此战一战成名,但是这位大功臣却被魏忠贤排挤,愤然辞官回乡,直到朱由检继位,魏忠贤被除掉,袁崇焕才被推荐重新启用。
后来后金卷土重来,遵化、三屯营均被攻破,后金军队直逼京师,这时袁崇焕再次站了出来,率军阻击后金兵,后金败退,京师解围,这时朝廷里那群阉党的残余势力却陷害袁崇焕,说他故意放金兵入关,诬陷他和后金勾结。
后金得到消息将计就计,传出了和袁崇焕有约定的消息,朱由检听信谗言将袁崇焕凌迟处死。百姓食其肉,因为这不过就是群没有大脑的愚民罢了。袁崇焕他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伟大英雄。
2、如何评价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是明末的一场战役,也是明朝从抚顺被后金攻陷以来的第一次胜仗,当宁远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城中空巷相庆,民心大振。
兵部尚书王永光向天启皇帝盛赞袁崇焕的战绩,称宁远大捷的胜利是“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的一次大胜仗,天启皇帝下旨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
而与明朝相反,努尔哈赤在宁远遭到了领兵打仗四十年来最严重的惨败,此后的皇太极对此防线也是忌讳不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