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老师发言整理二

王崧舟老师发言整理二,第1张

王老师把爱分成了三个层次:自爱、互爱和爱即生活。

一、自爱:“爱的共同体”的教育支点

若说自爱,必谈《简爱》。王老师与大家分享了罗切斯特和简爱的一段对话,当罗切斯特向简爱求婚时,简爱拒绝了,她说:“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原来爱可以这么掷地有声,这么独立自由。

之后,王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冯小刚在《朗读者》中朗读的文章《当我开始爱自己》,让大家明白:看清、认同自己的价值,这便是自爱。

二、互爱:“爱的共同体”的教育灵魂

我国自古便不乏互爱的先例。早在《论语》中便有提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孔子推己及人的大爱。而在教育上,有时一句看似无足轻重的话,却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的心门,给予他们无限的希望和力量。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说到过:“文学教育,要使学生学会悲悯,学会怜惜,关爱生命,拥有一颗利他、向善之心,使人生的孤苦和伤感变成蕴藉温婉、缠绵悱恻的感动。”这便是最好的教育。

三、爱即生活:“爱的共同体”的教育信仰

王老师引用了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话:“如果我们要断言人类的生活,就有必要去研究儿童,因为他们对成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向儿童学什么呢?爱。儿童的简单纯粹,儿童的天真稚拙,儿童的那颗赤子之心。

王老师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我们的小琪(化名)。 小琪原本调皮散漫、学习落后,但金蓓蕾老师没有放弃嫌恶他。相反,金老师独具慧眼,以爱浇灌,常常偷偷做他的“小跟班”,悄悄地拍下了许多他的照片: 在一次作文课上,要求同学们以这些照片为素材,写一写他们眼中的小琪。写完后,金老师还将孩子们的作文胶装成册,在班级内传阅。这次作文课后,小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不务正业”的小琪开始认真听讲甚至举手发言了!教育中一个满怀善意的举动,一份爱的付出,竟能扭转一个孩子的人生方向,这便是教育的力量,教化的神奇。

最后,王老师送给全场听众两句话:“自爱爱人,爱即生活;以爱育爱,爱满天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58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