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技巧有哪些?注意这几个细节

拍照技巧有哪些?注意这几个细节,第1张

有一个称手的相机、拍照可以选用好的相机、像素高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才会生动。

注意画面比例、拍照时要注意人与景之间的关系、画面的构图。

拍照时要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这样拍出来的画面才会显得好看。

拍照时要和拍照的人交流、让模特摆出好看的姿势、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不会显得生硬,

可以随意抓拍事物、抓拍不会让人感觉到不自然、同时也能拍到美丽的瞬间。

拍照时可以利用身边的小道具作为装饰,让画面更加好看。

新手学摄影 第1课 光圈与景深

各位同学好,上星期老师要大家准备的器材都搞定了没?从这个星期开始,我们就要进入「新手学摄影」的实拍实用的课程了。今天是第一课,我们今天要来一起讨论「光圈与景深」这两项内容。

首先我们来谈「光圈」,光圈的是一组制作在镜头里面可以活动的叶片,藉由控制光圈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光线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相机内光量的多寡。一般在拍照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是藉由调整「光圈」与「快门」的大小组合,来完成一张相片的曝光。「快门」我们留到下一堂课中来研究,在这里老师要请大家有空时背一下下面的光圈数值:

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

上面的光圈数值,是我们一般相机镜头上常用的光圈值,其中号码越小的光圈( 例如f14)它的进光量会越大,相对的光圈号码越大(例如说f22)的进光量反而小。所以一般我们在说大光圈时,就是指号数越小的光圈值,这点初学者时常会搞混。

在每一组邻近光圈值之间,都有「一格」(或称为「一级」)的光量差异。例如f14 与f2两个光圈差了一格,f56与f8两组光圈间也是差了一格。每一格光圈的进光量都是以倍数成长,例如f4的进光量是f56的一倍,f28又是f4的一倍,这样倒算回去,f28的进光量就是f56的四倍了。其实不会算这个没有关系,目前你只要知道光圈每一格之间光量的差距是一倍就可以了,另外就是把上面几个光圈值花点时间记下来。

接下来我们要来谈谈「景深」,景深所指的是当我们对焦完成之后,在底片上呈现完全清楚(也就是说不会模模糊糊的样子)的距离范围。景深的大小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以及摄影的距离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通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说是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深。

每一支焦聚、光圈大小不同的镜头,它的景深变化都会不一样。在大部分手动的镜头上常会刻有景深表供使用者来判断,而自动对焦的镜头则大多是使用了简化的景深表。在我们的初级课程中并不教大家如何看景深表,一来是学起来乏味,二来是一般拍照的人真的很少在查这个功能。

由于景深对于一张照片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在这个课程中要大家自己体验一下在使用不一样的光圈和镜头时,会有怎样的景深变化。在熟悉自己常用镜头在景深上变化的表现后,以后拍照才能更得心应手。

首先需要一位模特儿来跟自己配合一下(找自己的亲朋好友就行啦,美丑别挑剔,我们现在作的是光圈景深练习课程,不是在拍写真),然后找个背景较具变化的场地(例如在公园),将相机接上快门线架在三角架上。因为待会我们在使用小光圈拍摄时,快门的速度可能会拉的很慢,如果没有使用三角架拍摄,可能会得到晃动的画面。

接下来准备好一张纸笔来做纪录用。首先装上你常用的镜头,检查一下镜头光圈值从最大到最小的范围,然后将它记录起来。以我们这次的镜头为例,从最大光圈f28开始、然后是f4、f56、f8、f11、f16。

请模特儿就定位之后,我们就要开始拍照了,使用自动相机的人可以把相机切换到「光圈先决」模式。一开始我们从最大光圈开始拍起,然后依序调整光圈,一直拍到最小的光圈为止,一边拍别忘了一边要记下你拍摄时使用的光圈值。使用自动相机的人因为可以交给相机来测光,所以只要依序变动光圈就可以了。使用手动相机(像是FM2)的人就要自己变化合适的快门值来配合每一段光圈,反正就是先设定好光圈,再寻找可以曝光OK的快门就对了。至于不知道如何使用「光圈先决」、或是不会作正确曝光的人,请翻阅自己相机的使用说明书,里面都会教你怎么作的。

新手学摄影 Step by Step 第2课 快门与移动轨迹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讲的是快门,快门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有些中、大型相机的快门是做在镜头上),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上面每一组数字的单位都是秒,譬如 1 是一秒、 1/15 代表的就是15分之一秒、1/125 代表的就是125分之一秒,这个意思就是说每一次我们照相时,让底片曝光的时间。跟光圈一样,上面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级」)的差异。例如 1/8 跟 1/15 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格」、 1/125 与 1/250 也有「一格」的差距。

眼尖的同学们可能会注意到上面的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上一课谈的的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一般单眼相机上面的快门组合还有一种称为「B快门」(就是在快门转盘上标示B的快门),它是藉由快门按下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每一次曝光的时间,所以没有一定的秒数。「B快门」我们留到以后的课程再来详谈,至于上面的快门组合同学们倒不一定要强迫自己把它背下来,不过倒是要记得每一段快门的差距都是一倍这样的观念。

上一课我们提到利用光圈来控制被摄物体的「景深」,这一课老师要教大家利用快门来控制被摄物体的「移动轨迹」。同样的要请同学准备好你的相机、三角架和快门线,我们接下来要开始进入实际拍摄的动作了。

新手学摄影 Step by Step 第3课 手持拍摄的稳定度

同学们大家好,老师在偷懒了一个星期之后,终于鞭策自己开始努力,所以今天要来聊聊关于手持拍摄的稳定度。

在之前的作业,为了求稳定度,老师都有要求同学们使用三脚架来拍摄。不过并不是在任何情况都适合三脚架,事实上有许多的拍摄行为都是使用手持拍摄来完成,这时候,手持拍摄的稳定度就是一个在拍摄前要注意的问题。

一张照片的清晰与否,常常是被人用来检讨拍摄成果的重要参考点,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一张「成功」的照片,都必须要有清楚的(也就是不可以模糊不清的)画面。所以要如何然自己可以拍出一张「清楚」的照片,是初学者们要注意的一个课题。

手持拍摄的稳定度,主要取决于拍摄时所使用的快门速度、和你的镜头焦距长短当然采用良好的拍摄习惯和姿势也是非常的重要。过几天,老师会另外写一篇关于拍摄习惯和姿势的建议事项给同学,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课题:稳定度。

我们可以在甚么样的底限下拍出稳定而清晰的照片呢?一般来说,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作为同学们拍摄时的参考值,那就是:

快门 = 1 / 镜头焦距

这个意思,就是将你所使用拍摄的镜头焦距当成是分母,就成了安全(也就是可以拍出清晰照片)的快门时间。举个例子吧,如果我们使用 50mm 的标准镜来拍摄,那么只要快门不要低于 1/50 秒(不过好象没这个快门,那就看成是 1/60 秒吧),我们就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如果使用的是到200mm的长镜头,那么快门时间就不可以低于 1/200 秒(也没这个快门,那 1/250 秒吧)。

这样子我们可以发现,焦距越长的的镜头,我们所能用的快门时间就会越短,而手持广角镜头来拍摄却可以用到 1/30 秒这么长时间的快门。不过上面的数值只能当成是个参考,一般来说每个人可以掌握的拍摄稳定度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可以用很慢的速度却拍出很清晰的照片,有的人就算拿着广角镜头用了短时间的快门,却还是拍出了晃动模糊的照片(别不相信,老师就看过拿广角镜,用 1/60 秒拍还会拍不清楚的人)。

老师没办法告诉你的快门速度可以掌握到哪里,这堂课我们也不需要作测试照片,因为今天你可以用 1/30 秒拍出很清晰的照片,可是搞不好明天因为体力不好,连用 1/125 秒都拍不稳。你只要注意到自己使用镜头焦距、和快门速度不要搭配的太离谱就可以了,事实上同学们也可以多尝试看看自己大概的稳定度到哪里。像老师的老师就号称在年轻时可以拿大炮(就是很大只很大只那种的长镜头)用手持拍摄拍出清晰的照片,不过现在却因为撑大炮撑久了,手腕常常会犯风湿。

一般我们在拍人像照片时,为了能有机动性多采用手持拍摄,所以喜欢拍人像的同学们就多练习一下自己的手臂,让它壮壮稳稳的。至于报名了风景组的同学还是用三脚架来拍,再怎么壮的手臂也不会有三脚架稳,为了美美的风景,出门还是多扛一只脚架吧。

新手学摄影 Step by Step 第4课 良好的拍摄姿势

要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使用三角架是最好的选择了,不过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在许多的场合及状况下,使用手持拍摄的机率还是最高的,所以,拍摄者如何掌握良好的拍摄姿势,便是拍好照片一个重要的课题。有趣的是即使是一个拍摄多年的老鸟,他的拍摄姿势却未必是最稳当的,虽然他可能是一个可以拍出好照片的高手,但是却似乎不怎么注意应该可以使用更好的姿势。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提几个拍摄时的良好姿势,同学们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一定需要依照这些动作来拍照,毕竟每一个人的拍摄习惯都不太相同,但是这些动作的的确确可以帮助我们更稳定的来拍照,所以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就手的方式来试试看。

图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的标准姿势,站着拍照是大家最常遇到的情况,从图一的示范中,在拍照时我们使用左手来支撑机身和镜头的重量,而右手则负责稳定机身和按下快门的动作。尽量避免使用右手来分担相机的重量,这样在按快门时,比较可以减少无所谓的晃动。

双手及双肩自然的下垂,不要拱肩或是耸肩,双腿微张,让重心可以很平稳的分配到两只脚上,前后弓的脚步也很适合机动性的拍摄,只要不要把双腿并的紧紧的,像是立正一样就行了。

图二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图二,双肩双臂自然下垂后,让自己保持一个比较轻松的姿势来拍照,另外最好养成将两只上臂往身体靠拢的习惯,因为如果习惯性的将双臂张开,那么我们就没办法靠腋下的身体来分担像机的重量,这时负担会全部移动到肩膀跟手臂的关节上。这样拍没多久酸痛一定容易产生,自然不容易拍出稳定的照片。

图三

图三是跪姿拍摄的参考照片,跪姿拍摄上半身的姿势跟立姿所掌握的要点一样,下半身则使用双腿张开右膝着地、左膝抬起的高跪姿。抬起左膝的原因是可以利用膝盖来支撑负责机身的左手,此时左手便像个单脚架一样,可以用来辅助稳定。右脚右膝着地,将臀部坐在脚跟上,让身体成为一个很安定的环境,这样的拍照姿势对提高我们拍照的稳定度有很大的帮助。

图四

对了,我们还要注意一下相机的背带。对很多同学来说,背带可能只有挂在肩膀或是脖子上的作用而已。其实背带是一个很好利用的工具,左手在握住机身前,像图四一样的将带子在手臂上缠个两圈,再用力扯紧,这样可以帮助让你的相机和左手合为一体,减少因支撑所产生的晃动,这种观念有服过兵役打过靶的同学就应该知道了。另外它也可以保护相机,即使因为碰撞,也不会从你的手中摔落。

最后在拍摄按快门的时机,有些同学可能有听过要配合停止呼吸的说法,这点老师的倒是觉得不必太去强求,不如把心思放在你要拍摄的对象,感觉要按快门的时机,时机一到,按下快门就对了。如果你可以憋着呼吸拍照倒是不妨试试,不过老师的肺活量小,这种作法对我来说只是会造成反效果而已。

前面这几堂课,老师已经把说了不少拍照的基本准备工作,不知道同学们学的如何呢?下一堂开始,就要开始愉快的正式去拍照去啦,接下来要讲的是构图,我们要开始准备作功课咯。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的课程要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基本的构图。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跟同学先建立一个观念,所谓的构图,并没有「绝对」的铁律,我们其实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作。而今天老师教大家几种构图的方式,是一般在拍照时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可以跟着试试看,然后再把它延伸出来,寻找自己最喜欢构图选择。

图一

1摄影构图是一种「减法」的工作

首先大家要了解的是,在摄影的构图思考来说,其实是一种「减法」的工作,我们在拍照时,用相机的景观窗匡住要拍摄的画面之后,接下来就必须要滤掉不要的画面。藉由前进后退、变换镜头的焦距,然后来把主题框在画面里。

一般人在拍照时比较容易犯的问题,就是将太多的「杂物」放在画面里,而减淡画面主题的重要性。尤其在使用广角镜头拍照时,因为宽广的视角容易收录进来太多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这种错误便特别容易发生。有时因为拍照者过于贪心,一次想要撷取太多主题在画面,反而让整张照片失去了重心。

图一的范例中使用了35mm的镜头,透过靠近主题(小女孩和帽子)的方式来拍照,运用「减法」的观念来删除主题之外不需要的杂物,让整个画面的主题可以更凸显出来。

图二

2拍出主题的完整的个整体是最稳当的方式

运用「减法」的观念来构图,其实是一件需要经验累积的事,要减去画面上的哪一个东西,需要同学花时间多多拍照来体验。如果不谈减法,那么将拍摄主体的全身都给撷取下来,就是一种最稳当,也最安定的方式。

图二的范例将小女孩的全身都撷取在画面里,并且把她放在画面的正中央,清清楚楚的将要表现的主题显现出来,这是最安全、也最简单的构图手法。另外在小女孩的头上留一点空间,可以制造出一种安定感,让画面的重心落在下方,这点同学不妨自己另外拍拍看,试试留空间和不留空间的差异。

图三

3将主题塞满整个画面

让一张照片满满的将主题完全呈现,不加入其它的杂物,是一种相当讨喜的构图方式。因为画面中只有主题出现,没有其它干扰的物品,所以会让整张照片的意念表达的相当的清楚。

图三的画面将小女孩都塞到四条框线里,不让其它的东西出现,运用同样的观念同学也可以只拍一张脸、一朵花甚至是一只眼睛来表现。

图四

4适当的留白,可以让画面多添意境

上面谈到塞满画面,其实适当的留白,还可以让照片有令一种意境,让观赏者有其它的想象空间。在背景比较单调或是不复杂的环境,可以运用这种方式,缩小主题在画面中所占的空间,同时不一定要将被拍摄物摆在正中央,有时这样的表现可以让主题更为抢眼、醒目。

图四的画面小女孩只占了画面的左半边,留下了右方及上方的空间,跟图一比较起来,表现的韵味就不相同了。

新手学摄影 Step by Step 第5课 基本构图

图五

5动线是考虑留白位置的条件之一

谈到留白,那么留白要留在甚么位置,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决定方式,就是我们可以使用主题的「动线」,来决定留白的位置。

甚么是动线呢?以图五为例,这张照片是以小女孩眼睛所看的方向来作为动线的参考,小女孩的眼睛望向右方,所以便将留白的位置决定在整个画面的右边。以这个作参考点来延伸,同学还可以依据身体的动线、物体前进的动线等来决定位置。

这种选择方式的先决条件是主题要有明显的动线,一般的静物可能就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判断了。老师一直认为留白跟「感觉」很有关系,同学们不妨试试用自己的感觉来留白,多拍,多看看不一样的表现意境。

图六

6慎重的决定切割主题的位置

我们拍照的时候,并不是一定会把主题完全的呈现,有时会裁切掉一些部分,来作为我们所要表达主题的方式。裁切主题的方式需要好好的思考,因为如果裁切的方式失当,往往会破坏的整个画面的协调性。

那么我们要如何选择才可以做出协调的表现呢?这门学问非常广泛,不是我们新手班马上就可以谈的完的,所以老师在这,先以人物的拍摄作例子。

拍摄人物切割主题最大的禁忌,就是将框线切在人物的关节处(像是颈关节、手腕关节、腿关节、腰部关节等),构图的线只要切在关节处,就会让人物看起来有「断掉」的感觉。

以图六为例,同学试试拿一张纸,遮在主题的关节处仔细看看,就会了解老师所说的意思了。

今天的构图范例老师主要是以人物表现作为例子,因为人物摄影的构图比较有脉络可寻,考虑的东西不会太复杂,另外为了简化画面,这次的范例都以单色背景来拍摄。同学们试着以今天教的课程作出发点来延伸,思考看看其它拍摄主题的构图问题。有机会老师也会请其它对风景摄影较有心得的人,来为大家谈谈专门属于风景摄影的构图问题。

另外回答一下网友凯威来信提到的问题,他提到「如何决定用多快的快门,和用多少的光圈值呢?我们通常怎样组合它们的呢?」

首先在之前老师要同学拍摄过各种光圈、快门的测试照,就是要大家了解不同光圈、快门所拍出的画面是怎样的情况,了解之后,我们才可以依拍摄主题的需求,来决定光圈快门值。

拍照时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在按快门之前,先选择你要使用「光圈先决」还是「快门先决」。所谓的「光圈先决」、「快门先决」,就是决定拍摄条件是要以光圈为主、还是快门为主。

以「光圈先决」为例,譬如说我们在要拍人物为主题,背景模糊的照片,这时我们就要选择好大光圈(例如将光圈决定在 f28),决定光圈值之后,开始测光,采用调整快门的数值的方式,来完成测光设定的动作。

现在以「快门先决」为例,譬如说我们在要将瀑布拍成像是一条银白色的丝缎一样,这时我们就要选择好慢速快门(例如把快门订在 1/4 秒),决定快门值之后,开始转动光圈值来配合测光。

这样说同学应该可以了解了吧,光圈值牵涉到景深、快门值牵涉到速度表现,依需要我们来决定采用「光圈先决」或是「快门先决」,在变动另一个数值来组合成测光的动作。

1、逆光拍摄,照亮脸部的微笑。与阳光来个亲密接触,让脸部的细胞清醒过来。微笑向阳,在拍摄的时候,让最细微的装饰能够尽显亮丽色彩,能够更好的突出发丝或美美的酒窝。

2、回眸一笑笑天下,似曾相识识沧海。可以在拍摄的时候,回眸一笑,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拍摄。那种场景感觉美美的,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3、动态拍照,在运动中拍摄一份锻炼的照片。在运动的时候拍摄照片,让自己的运动展现在照片上,可以适当的蹦蹦跳跳,拍摄时嬉戏玩耍,好开心,把自己的开心记录在照片上。

4、找一处人文风景景观处拍照,从而衬托出自己的好看。站在景观前面拍照,让自己的美与景观一起保存下来,证明自己的美,这里的景观也见过。可以与景观拍摄正面照,体现出自己的开心。

和你分享一些我学到的拍照的技巧:

1、利用倒影

利用水面的倒影拍摄人像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是拍摄大片人像的有效方式,这种倒影制造出的天然的对称感,能够大大的提升照片的美感,不论拍摄何种题材都合适,如下图所示。

2、捕捉光影

利用好光影,常常会让你拍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毕竟光影是提升画面表现力和唯美度的免费道具,想要利用手机拍出唯美浪漫的光影大片,就要寻找光影,利用光影,如下图所示。

3、注意留白

很多时候之所以手机拍照不好看,大多数是因为你的画面充斥着太多的元素,导致观众很难留意到画面中的主体,学会在画面中留出一些空间元素,让画面呈现的更加干净、简洁,拍照很有清新感,如下图所示。

4、留意细节

正所谓“细节见真章”,去捕捉一些细节,比如眼睛、手指、锁骨、下巴甚至是嘴巴都是可以的,这种对于细节的捕捉可以作为整组照片的补充,从而让成片更具故事性和想象空间,如下图所示。

5、构图简洁、背景干净

简洁、干净的背景是拍好人像的基本前提之一,日常用手机拍照,这一点要尤其注意,手机的像素和功能都不如相机那么齐全,所以在取景拍摄时,要尽量避开杂乱、模糊的背景,并且构图也要简洁有效,如下图所示。

6、应景拍摄

学会跟着季节选择拍摄题材,例如春天可拍油菜花、夏天可拍向日葵、秋天拍摄银杏、枫叶人像,冬天拍雪景,这样拍照既能符合当下的主题和季节特色,也能拍出有故事性的画面,如下图所示。

7、不同角度

不要总以平视的角度去拍摄,尝试变换不同的角度,或是抬高机位俯拍,或是放低机位仰拍,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便是要尽量拍出画面的空间延伸感或纵深感,这样拍出的人像才会层次,如下图所示。

8、正方形构图

由于正方形四条边的等边长,可以给人由中心向四周延伸的感觉,因此成片的稳定性以及平衡性会大大加强,拍摄一些对称性的场景时,搭配上正方形的构图,有效突出主体的中心地位,如下图所示。

掌握以上拍照的技巧,相信你拍出来的照片也会像大片一样出彩好看。

 用数字告白或求婚对我们而言都不陌生,常见的告白数字是520,谐音我爱你,或者后面加上1314,表示一生一世。除了告白,求婚通过数字来表示也可以,尤其是在她家楼下,用蜡烛排成520,让她从窗户往下看,一眼就能看到你的心意。下面来介绍下特别的告白求婚方式:数字求婚。

  招数一:数字求婚方式之请你嫁给我

 其实使用数字求婚时,我们在考虑数字意义的同时,也可以根据你们之间的相处时间来作为求婚的告白数字。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可以从你们相连的天来数,查查你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多少天多少分多少秒全部要计算出来。在求婚的时候,将她带到一个海边,然后在沙滩上写下你们相处的时间,比如说1582天,然后在将这些天数计算成分和秒。其次也可以在求婚的时候用数字来代替你的求婚语,比如说用71958来代替嫁给我这几个字。既然是在海边,那么求婚的方式也可以多以海边的主题为主,将钻戒盒换成一枚漂亮的贝壳,在这里开始属于你们独特的数字求婚吧!相信这一刻不仅会给你们留下很多浪漫的回忆,而你也将会成功的抱得美人归!

  招数二:数字求婚方式之我爱你一生一世

 求婚不仅要选择浪漫惊喜的方式,同时还要给对方留下一个难忘的记忆。使用数字来告白求婚的方式有很多,其中5201314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求婚方式。当你正在策划求婚时,不妨使用数字求婚的方法来向对方表达出自己深刻的爱。策划求婚时,可以先选择一个浪漫的场地,比如说在一些音乐喷泉广场上,用玫瑰花摆出一个1314的数字形状,然后在用蜡烛围绕这个数字摆出一个大大的心形。求婚的时间也一定要注意哦,520这个日子是合适不过的,520我爱你,而1314着一生一世,此时的你可以将求婚的时间定在13点14分,在这一刻跟自己的爱人表白求婚,相信她一定会跟你说出那句我愿意,在这个美丽的时刻收获你们之间的美丽爱情吧!

 数字求婚除了是特别的告白求婚方式,道具摆放起来也不会太难,如果用蜡烛拼一个I LOVE YOU的形状难度会比较高。如果决定用数字求婚,不妨求婚戒指刻字也用数字,可以选择对方的生日、求婚当天日子等,或者是求婚语中夹杂一些数字,让这个求婚既浪漫又特别。

 会场、大型活动的拍摄类似拍摄中的纪实摄影,所以对拍摄者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能熟练运用相机的各种功能、掌握会场活动的流程、短时间熟记会场主要参与者的活动范围等等。这里把一些会场拍摄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设备准备:

 1、相机:确认相机无故障、肩带无断裂,如果有条件,再带上一个备用相机;

 2、电池:准备两块以上的电池,并带好充电器,以免电池原因耽误工作。

 3、镜头:以24-70焦段作为主要镜头。原因很简单,这个焦段广角端变形不很严重而且包含人像拍摄最佳的50较短。广角镜头边缘变形很严重,谁也不想自己的面部在照片里变形,所以最好不用。如果可能,带上一直70-200活100-300的镜头,长焦镜头拍一些领导讲话的特写十分方便,如果你可以在会场里走来走去甚至走上主席台,那这个长焦你也不用带了;

 4、储存卡:最好带上一个备用储存卡,尽管现在的记录介质储存容量可以达到2千张4兆的容量,但是你仍然要带上一个备用的,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反正这东西不重。

 5、脚架:三脚架在这种需要不停走动的场合一般用不上,但是最好带上一根独脚架,有备无患,反正也不占地,如需拍摄合影,那就别怕麻烦了。

 6、闪光灯:带上一只机外闪光灯和两套电池。一般相机自带的闪灯指数较小而且只能直闪,使用局限较大。

 7、工具:镜头纸、小皮枪、刷子等清洁用品。

 8、包:准备一个能把这些东西都放进去的摄影包,做到包不离身,毕竟那个东西丢了都心疼。

 二、现场拍摄:

 1、空镜头拍摄:到场后一定不要忘记拍摄会场以及会场各区域的空镜。包括会场(曝光要以会场主体,如舞台等数值为主)、大门口签到处、一些较大的会场活动还会在会场外布置横幅、氢气球一类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还有就是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奖状特写等等。

 2、主要人物会前拍摄:活动前一定要和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负责人沟通,确定拍摄人物重点(包括主办方领导以及受邀主要来宾等),并且记录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尽量能够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场场所和环境。

 3、活动过程拍摄:

 A、领导讲话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抵近拍摄。这样可以将主席台的横幅、投影等反映会场内容的信息拍摄在画面当中。拍摄时机需要摄影者掌握,一般在讲话者抬头与参会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势时按下快门,这样可使讲话者显得更加生动。也有的领导自始至终不抬头交流,这样的讲话者拍摄一般可在讲话开始时活结束时会出现讲话这抬头的机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低头的时候一定要拍上几张以免内容缺失。拍摄角度一般要与讲话者同高,尽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摄,并和讲话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B、会场拍摄:主席台拍摄一定要有全景和单人的特写。由主席台背景一般色调较暗,拍摄尽量使用人脸曝光值测光数据,注意不要让麦克风、水杯等挡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会场内前排就坐的一般为比较重要的参会者,所以需要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会场进行拍摄。最后还要对会场全景拍摄,拍摄位置一般为后场后左、中、右三个位置各拍一张,曝光值同样应该主席台测光数值为准。

 c、活动拍摄:一定要注意主要领导和重要与会者的活动并兼顾其他与会者。拍摄尽量做到人物和能够表现活动的主题的背景相结合。当参与活动的人员走动时,应尽量走到前面拍摄,而不是从后面跟随。还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时宁欠勿过

 三、相机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在室内拍摄时尽量提高iso。活动拍摄曝光速度的提高能更好的提高的清晰度。至于噪点,如果你的客户不专业,那么他根本不会在乎;如果你的客户十分专业,那他绝对能理解你的做法。以我对佳能各款相机的感受,5Dmark2以上的相机,iso开到2000,60D以及同技术想能的相机可开1000,噪点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是600D一类的入门相机iso800问题也不大。

 2、光圈:就算你的镜头很棒,也尽量不要把光圈开的很大。原因有二,首先尽量不适用镜头的光圈值的两端,画质会有些轻微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如28时)的对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物前后相差10厘米,就会出现一实一虚的情况。所以推荐,最好在45以上光圈。

 3、闪光灯:在房顶不超过4米时最好采用反射闪光并利用眼神光板。反射闪光的好处是在提高拍摄主题亮度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拍摄环境的亮度,且被摄主题后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黑影。眼神光板可以增加被摄主体的亮度,调整眼神光板的反光量可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使亮度更高或更低)、改变闪光灯焦段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闪光角度)。

 在必须使用闪光灯而且需要交代环境下的情况下,一般应将保证速度最少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于45(保证足够的对焦平面)、并相应调整iso值后测出曝光准确值。在使用闪光灯后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量使被摄主体曝光饱和的曝光速度比上述曝光速度稍快即可(一般达到1/100)。这样可以更好表现被摄主体所处的环境。

 四、拍摄集体合影

 时下,各种会场要拍集体合影,各学校学生毕业更要拍集体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摄集体合影的技术技巧。

 一张好的集体合影应该达到以下五点要求:

 1)集体群像在画面布局合理,充实。

 2)前后排无遮挡现象。

 3)最前一排与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没有前排头大、后排头小的透视变形。

 5)没有闭眼睛的情况。

 要做到以上五点,就必须掌握好以下拍摄要领。

 1、应选用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一致,用广角镜头拍集体照时会出现透视变形现象,前排人物离镜头近而头大,后排人物离镜头远而头小。因此,拍集体照不能使用广角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集体照也应选择35-50毫米焦距段(全画幅相机)。

 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

 集体合影的特点是:人物是静止的且纵深大。要获得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时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时宜用f/11~f/16光圈。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这样可避免个别人在拍摄中突然的晃动。当然,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景深,只好牺牲快门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因为拍摄集体合影需要较大的景深,所以常选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这时快门速度较慢,为防止拍摄中出现“手震”,影响画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须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

 4、为避免前后排遮挡,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体合影时,安排队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紧凑一点,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队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还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楼前的石阶照集体合影,人群站队排列应注意的是,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隔一级站队(即前后两排之间应空一级),这样才能避免前排遮挡了后排。

 拍集体合影构图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摆上过多的凳子,造成队形细长,人物头像很小,构图难看。

 一般拍集体合影第一排摆凳子的数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摆凳子数量=合影人数/5

 例如:100人合影,摆凳子数量=100/5=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领导席摆20个凳子即足。

 如果拍摄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将桌椅以照相机为轴心摆成一个弧形,因为镜头最清晰的焦点平面是在以镜头焦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队拍摄,就不会出现集体合影中常见的两侧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中间和两侧的人物都一样清晰。

 5、光线的选择

 拍集体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为好,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逆光。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不要在树荫下拍照,以防产生花脸。

 6、焦点选择

 根据景深原理,镜头应聚焦在整个队列纵深的前1/3处。例如:若共五排人,应将焦点对在第二排的中间人物上,这样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体合影。

 7、构图方法

 集体合影的构图布局要求上宽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尽量充满画面。

 8、拍照时注意力应集中

 拍摄前先看看队列中有无前排遮挡后排的情况,如有则应调整一下位置。在按动快门前举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现闭眼或晃动。此外,初拍集体照要避免紧张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曝光,精确聚焦以及构图上,否则,任何小小的差错和失误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大多数集体合影是无法补拍的。

 9、多作善意提醒

 合影前调整合影、坐姿是必要的程序。此乃善意提醒之一。被摄者只要两眼视线没被遮挡就觉自己的整个脸在照片上是完整的。其实不然,他脸的下半部已被前排遮挡。提醒他们:调整自己站在前排两人肩部交界处。挺胸抬头。这样拍出的照片最富有动感。

 前排领导们的坐姿一定也要善意提醒:请将两腿并拢、挺胸抬头。贵宾是照片的中心,个别宾客姿态不好不仅他自己会觉失水准,照片人手一张,别人也觉没美感。一般女性一经提醒很是注意。但有些男性则积习难改。此时我一定要再次提醒“座位上的男同志”的坐姿修正要求。

 拍摄过程中的提醒决定了拍摄最终效果。因天气不好快门速度慢时一定要加一句“摁快门时请大家一定不要动并保持一些时间,这样像不会虚”。

 我们拍摄合影都是双机拍。之前我会紧临受众提醒他们拍摄次数和每次的拍摄意图。当我用击掌的方式提醒大家安静准备拍摄时,我已经站在主摄机的旁边请大家看镜头了。全部过程语言组织紧凑、我的提醒与目的相结合,再配合以适当的动作在很短时间内会沟通得很好。现场会很安静、有序。当然严肃活泼也是要的,尤其是你希望大家笑对镜头时。此时的提醒是幽默式的,用一句话足矣。幽默要正面、是会心的笑的类型。若哈哈大笑,表情和时间都受影响。

 10、笑着说但要有威力

 拍摄合影的过程也是检验你服务的时候。说话声音小、用词生硬都是不合格的表现。拍摄期间的讲话音量要足够大。一定要以全都能听到的音量发声。如果有话筒自然更好。讲话要字正腔圆,当然一定要说普通话或在特殊场合说英语。我还从没遇到说海南话的时候。不是海南话不好,而是场所的原因。

 拓展:记者拍照技巧

 1、寻找角度

 所有新闻都有重点(或称角度),否则它只会沦为无聊的文字罗列(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上)。我们通常以水平视线观察生活,而摄影师尽可能地寻找独特角度,比如蹲着、坐着乃至站在某个东西上,帮助寻找对观众来说更有意思的重点。如果你无法移动拍摄的对象,你可以调整自己的位置。

 举例来说,上图这个视觉故事需要一个角度让照片活跃起来,以便让它变得更有意义。找到这个角度,涵盖所有事实因素,意味着视觉故事将变得更为有趣。

 2、增加人气

 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引言,新闻中也需要有人,当我们在照片中看到其他人会感到非常有趣。天降暴雨的场景看起来令人震撼,但是当有人举着伞从倾盆大雨中跑过时,照片会显得更为有趣。我们可能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们都有同情心。

 倾盆大雨看起来很有趣,但是增加了“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之后,照片看起来也就更加生动了。

 3、充满生气

 一个动作能让照片变得更鲜活,正如一个动词能让故事变得更生动一样。让你的照片或视觉故事变得生动鲜活的最好方式,就是让照片中的主角去做些事情。这通常意味着,他/她需要用手去做事。

 但是在不到30秒内,照片就变成更有意思的场景。即使这是一张肖像照片,镜框内也充满了相关视觉信息。(而且,人变瘦了,有没有。)

 4、横向拍摄

 智能手机和其他手持设备都被设计为可以垂直握持,以便于人们能够在出于本能的情况下拍摄垂直照片。但无论是否出于本能,我们都生活在水平世界中。我们可以从左到右水平扫描,而不习惯从上到下扫描,比如街道、房屋、足球场、洪水等场景。

 这个视觉故事的重点是摊位和人,而非照片顶部和底部的景色。之所以要以横向方式拍摄这张照片,是因为其能够包含更多的信息。

 出于这种原因,我们的电视机和**屏幕多以横向方式设置。一张好的照片和文笔上乘的故事绝不会出现无用的信息,大多数垂直照片都会将相关视觉信息显示在正中,而无用的信息则被自动过滤到顶部和底部边缘。

 所有这些技巧都应该被应用到你所拍摄的每张照片中。无论摄影是否是你的本职工作,还是在派对、假日或行走在街头时拍照,能够讲述故事的照片远比仅仅展示某个东西的照片更加有趣。

 当你下次匆忙之间跑出门开始采写新闻,身后的同事高喊要你发回照片时,这些摄影技巧将会让你变得更加自信,帮你拍摄到绝对更有意义的照片。

1、拍摄的时候,人物可以往前站,这样拍摄出来会更清晰。要突出重点内容,如果拍摄的是其他的事物,就把拍摄的中心事物往前放。

2、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把背景拍摄的更全面一些。比如说:是一个景点画面,就尽量的往后走,尽量的把景点内容包含在镜头以内。

3、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先聚好焦再进行拍摄。每个摄像机,都要聚焦功能,这样可以把中心事物拍摄的更加的清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7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