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英:三次拒绝陈赓求婚,牺牲后陈赓为其守节三年,死后同葬

王根英:三次拒绝陈赓求婚,牺牲后陈赓为其守节三年,死后同葬,第1张

2020年9月13日22点52分,距今仅仅两个月之前,在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一位老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就是原航天工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知非。老人家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享年92岁。

同时陈知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开国大将陈赓和烈士王根英的遗孤。

陈知非1929年,在上海出生,由于革命年代的特殊环境,父母没有办法亲自抚养他,因此自从4岁和父母分开后,陈知非便再没有见过母亲。

而陈知非对父亲的了解,则多是从外婆和舅舅那听到的。舅舅和外婆总会告诉他说父亲又到哪了,父亲又打了什么胜仗了,每次听到这些,陈知非都会很高兴。

一直到抗战胜利后,17岁的陈知非才见到父亲。

陈赓这也是在阔别十三年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

眼看如今的儿子已经不再是4岁时的模样,而是变成了一个高大的小伙子。陈赓的内心十分的激动,这位大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碰到了。

他把陈知非从头摸到脚,边看边说:“你真像啊,真像啊”。

陈知非听着父亲的话,也流下了泪来。

他知道,父亲陈赓这是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王根英。

王根英,原名庶心,1907年出生于上海。由于出身贫苦,为了补贴家用,王根英只能很早地就来到纱厂做工。

正是在这里,王根英受到革命的启蒙教育,立志投身革命,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陈赓。

提起陈赓大将,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这位文武双全的大将,出身黄埔一期,深得当时的校长蒋中正先生的器重,同蒋先云、贺衷寒一起被称为“黄埔三杰”。

此时的陈赓,正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有时候会去工人夜校兼任教员。

来听课的人大多数是工人,在这其中有个17岁的纱厂女工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女工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工人领袖,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王根英。

在斗争中王根英深感自己的文化低,所以夜校一成立,就约了妹妹和十几个女伴,成为夜校的第一批学生。

陈赓来自湖南农村,开口闭口总爱讲点“农民理论”,可王根英却相信“工人阶级”的力量。

所以开课不久,她就和陈赓争论起来,而且学员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陈赓,一派支持王根英。

这当时在夜校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这可能也是缘分的一种吧,毕竟很多时候,鸳鸯都是从冤家发展起来的。

两人就这样争论,越争,陈赓越觉得眼前这个姑娘可爱。

陈赓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看着眼前的王根英,陈赓便总是有意无意地去找她搭话,但是当时的王根英太沉迷于学习,对于陈庚的示好并没有太多反应。

但是陈赓可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眼看王根英对自己的示好没有表达,便直接跑到了王根英的父母家中。

陈赓十分的聪慧,来上海没多久,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因此王根英的父母十分的喜欢陈赓。

而陈赓也借此机会向王根英表白,但是王根英还是拒绝了陈赓,因为此时的王根英觉得,自己欠缺的学习实在太多,必须要抓紧时间去学习,怎么能有时间去考虑儿女私情呢?

因此,自己第一次主动出击的爱情,就这样基本夭折了。

其实在认识王根英之前,陈赓曾经有过一段婚姻。

1917年,当时的陈赓年仅14岁,还在小学读书,家里由父母做主,给他定了一门亲事,让他娶了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媳妇。

但是对于这种包办婚姻,陈赓根本就不满意,所以在新婚之夜,陈赓非但不入洞房,还一再要求父母把媳妇送回娘家。

陈赓的父母并不让步,甚至以武力威胁陈赓,陈赓见此,便下定决心离家出走。

临走时,他对女方说:“我要走了,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有可能一辈子都不回来,你还是回到娘家去吧”。

就这样陈赓一去不回,一年后,陈赓的父母也只好赔了一笔钱,然后把这个儿媳妇送回了娘家。

而这一次遇到王根英是陈赓第一次真心实意的喜欢一个姑娘,虽然第一次的进攻没有成功,但是王根英已经彻底地占据了陈赓的内心,是他久久不能忘怀。

在1924年陈赓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在学校期间,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陈赓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几天几夜没合眼,查找出了凶手。

何香凝一看陈赓如此的果断、勇敢,并且为人正直,便想把小女儿许配给他,但是却被陈赓婉言拒绝了,因为这个时候陈庚的心里只有王根英一个人。

本来以为不知道什么才能再相见,但是老天还是眷顾了两个人,在3年后,陈赓和王根英两个人又再一次相见了。

在陈赓走后的几年里,王根英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1926年10月至1927年间,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王根英都积极参加了,在这期间,王根英逐渐的成长为了一个工人运动领袖。

周恩来很欣赏她的组织能力和勇敢精神,因此提议她当妇女执行部长。

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上海特别临时政府成立,她当选为市人民委员。

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王根英作为上海代表,参加了会议。

而此时的陈赓,则正领导警卫营担任整个大会的警卫工作,而且他也是代表之一。

在人群中,陈赓很快地就认出了王根英,几年前的火热的内心一下子被点燃了。

在大会期间,陈赓特意选了个距离王根英近的座位,虽然会场极其的严肃,但是陈赓的内心却总是会被王根英所吸引走。

实在无法按耐自己心情的陈赓,突发奇想,拿起笔来写了一个纸条,递给了王根英。

此时的王根英正在专心地听报告,一看一个纸条递到了自己的面前,然后回头一看,是陈赓,脸一沉,气哄哄把纸条拿过来。

她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上面写着:"王根英同志,我爱你!我想向你郑重求婚,希望你嫁给我!陈赓。"

王根英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然后回头看了一眼陈赓。

此时的陈赓跟原来也不一样了,更加的英姿勃发,十分的英俊。

王根英心头一喜,但是马上就有些生气了,她对于陈赓这种求婚的方式,感觉很不满意,有些太随意了。

王根英心中灵机一动,她决定捉弄一下陈赓,于是她小嘴一嘟,转身就将纸条直接贴在了身边的墙上,然后继续坐正了听报告。

陈赓一看,一张纸条过去了,久久没有回应,显然是石沉大海了。

但是陈赓这个小伙子,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而是又写了一张纸条传了过去:"根英,我爱你!我请求你做我的妻子!"

王根英收到后,瞥了一眼,又将纸条贴到了墙上。

陈赓一看,这倔强劲儿也上来了,于是继续写:"根英,我发誓娶你为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但是这第三张纸条传到了王根英手上的时候,王根英索性连看都没有看,而是直接贴到了墙上。

这个时候,大会正好看到一半,会议中场休息,一看墙上贴着的纸条,大家就都围了上来。

围着纸条,看着纸条上的字,都笑了起来,有人就问王根英:“王根英啊!你这样处置陈赓的情书,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陈赓这时候倒是发扬了自己“脸皮厚”的精神,不仅不觉得不好意思,还特意挤到人群里顽皮地说:"根英这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正在向她求婚呢!"

而王根英,脸一红,就跑出了会场。

虽然,王根英对于陈赓的这种方式比较不喜欢,但是她还是能感到陈赓的确是真心的喜欢自己。

当时代表开会的地方,就在陈赓他们特务营驻地附近。

黄昏时分,陈赓又把王根英约了出来,两人一起到江边去散步。

在只有两人的情况下,王根英也就没有那么拘谨了,两人在江边漫步,陈赓不断地讲着军中的故事,王根英听得十分地入神。

王根英亲热地挽着他的胳膊,静静地看着陈庚。

陈赓突然话头一转:“你怎么不说话”

“叫我说什么”

“说你要嫁给我嘛!”

王根英用拳头直捣陈赓的胸口:“瞎讲!”

陈赓一本正经:“根英,说真的,咱们结婚吧。”

王根英深深叹了口气:“我不是不想结婚,可是你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有了孩子,我们怎么斗争”

陈赓呼地站起来:“斗争都得是光棍”

“你小声点!”王根英把手放在他的手心里,“再等…4年!”

“什么你要我等成老头子”

“那再等……两年。”

“不行,顶多等——两天!”

“啊”王根英急了“现在大家正在开会,你让人家笑话。”

说罢,又生气地走了。

陈赓回到军营,免不了被兄弟们笑话一顿。

但纵然这个时候,陈赓还是没有忘记自己幽默的本色,躺在铺上, 还在开玩笑:“你们谁要能说动王根英和我结婚,我就给他当众磕三个响头”

大家说笑一通并不在意,可这话传到了周恩来耳中,周恩来便来到了陈赓的宿舍。一进屋,就被大伙围在中间。

周恩来往床上一坐问:“陈赓呢他怎么不过来”大家一听“有戏”,立刻将陈赓架了过来,要他给周恩来磕三个响头。

周恩来笑了:“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来找我”

陈赓脸一红:“我欠了你的债呢。你忘了么去年我给你当秘书,颖超千里迢迢来广州,你让我拿着她的照片到码头去接,我个大活人就楞没接着,害得颖超摸了半夜才到…”

“这有什么嘛我们不就是当天结的婚吗这次,我一定让你明天当上新郎。”

说罢,周恩来又把陈庚埋怨一番,说他这个爱情细胞太缺乏,这求婚方式太过于奇葩,众人大笑一番之后,周恩来便出门给陈赓去办事了。

于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来到了王根英的住处,一番谈心之后,王根英点了点头,同意马上结婚。

其实本来王根英就对陈赓有好感,只不过是一时生气而已。如今经周恩来和邓颖超一说,自然也就同意了。

但是王根英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新婚之夜,不许陈赓那帮兄弟来“胡闹”。

于是到了第二天,陈赓和王根英的被子搬到了一起,就算是完了。

两个彼此钟情已久的年轻人,终于结为了夫妻。细算下了,这一别几年,两个人在自己的战线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又能再次重逢还能最终走到一起,这不得不说,实在是上天注定。

婚后的生活是无比甜蜜的,两人终于没有彼此之间最后的隔阂,彼此只属于对方,这是王根英和陈赓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可是就在两人结婚不久,就传来一个坏消息:夏斗寅叛变了!

没几日,汪精卫又密令何键屠杀革命者,“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个漏网。”霎时间,白色恐怖笼罩着武汉三镇。

鉴于形势的严峻,王根英奉命要回上海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此时两人刚刚成婚,却马上就要面临分别,这可能是人世间最残忍的事情了。

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人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为了革命事业,只能服从组织的安排。

王根英走的那天,周恩来赶来送行。

他们在新房中把最后一点米面全都做了干粮,并给周恩来做了一盘他爱吃的红烧狮子头。周恩来对陈赓说:“你找了个好媳妇,心灵手巧,你可别忘了人家。”

“忘不了的,我们相约,每晚相思一刻钟” 王根英又被他说得脸红了。

陈赓滔滔不绝地说笑着,借以掩饰他内心的难舍难分。

就这样,王根英秘密潜回上海,而陈赓则跟周恩来去了九江。

不久,南昌又爆发了“八一”起义,陈赓奉命来到了南昌,参加起义,一对刚刚结合的恋人,此时天各一方,为民族的事业奋斗在生死线上。

王根英回到上海,担任上海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长,工作繁忙而危险。回到上海之后,王根英一直惦记着陈赓的安危,但是久久没有消息,这使得王根英揪心不已。

结果,没多久,就传来了陈赓负伤的消息。

原来陈赓在南昌起义后,随军进军广东,在途中,陈赓左腿中了三弹,胫骨和腓骨都被打断了,无奈之下,只能来到上海养伤。

此时距离两人新婚仅有数月,但是再见到陈赓,却比原来消瘦了许多,王根英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随后王根英将他安顿在家中,尽心照料,而陈赓也在组织的帮助下留了下来,在中共中央特科负责领导情报工作。

在此后的生活中,斗争环境日益的险恶,在这条特殊的秘密战线上,王根英全力掩护和协助陈赓的工作,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参与营救了大批被捕的同志,保卫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的安全。

在这期间,两个人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们开头讲到的陈知非。

但是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进一步严峻,生活变得十分的困难,一家人需要不停的搬家来躲避国民党当局的追捕。

每一次搬家,陈赓和王根英最先考虑的不是别的,而是地形适不适合逃跑。

但是,这一段时光,也是两人一生中仅有的一段共同生活的时光,因此虽然艰险万分,但是却也弥足珍贵。

1931年底,陈赓奉命赴鄂豫皖苏区工作,王根英则继续留在上海,负责沪东区工人反帝大同盟分部的工作。

此后的日子,王根英和陈赓基本都是天各一方。

彼此虽然挂念着彼此,但是想见面却是极其的困难,甚至连互通消息都是极为困难的。

这使得两人开始很怀念前几年在上海的日子,虽然苦,但是毕竟两个人还在一起,每天还能看到彼此,这就已经很难得了。

陈赓走后,王根英的生活也更加的艰难,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王根英只能带着儿子陈知非和一个烧饭的汽炉子,东躲西藏,开战起来了“城市游击战”。

有一天,王根英正在伏案写东西,忽然有人从背后抱住她,她回头一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她日夜想念的陈赓。

“什么时候咱们永远在一起…”王根英对这离别的日子多多少少有些忧伤。

陈赓告诉她:“快了,组织上让你和我一道去江苏苏区。明天就走。”

王根英高兴得眼眶里流出泪花:“咱们终于要在一起了。”

“你快收拾收拾,把知非托给他姥姥。我出去一趟,钱壮飞也在苏区,我去问问她女儿有什么话要捎给他,很快就回来。”

可陈赓一走,几天未回,王根英便感觉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了,又过了几天,陈赓还是没有消息,王根英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内心,便出门去寻找陈庚。

结果,同行人打听回来的消息是,陈赓被捕了!王根英听到后,瞬间就晕倒了。

原来,陈赓离开王根英后,到丽都大戏院去找钱壮飞的女儿,被一个叛徒给盯上了。陈赓跟他扭打起来,因为腿受过伤,没能脱身,被关进了老闸捕房西牢,后经党组织营救,又逃了出来。

陈赓逃出来之后,他回到岳母家去找王根英,岳母告诉他:打你出事后,她就抱着个孩子东躲西藏,门口老有人探头探脑,她不敢在家就躲到杨家滨乡下亲戚家去了。

陈赓一听,心里稍微地安稳了一点,也不能在上海久留,离开上海去了江西境内。

这年12月,王根英回到娘家,听到陈赓已经逃了出来,悬着的心就算是放下了。

丈夫没事,这对于王根英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可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这个厄运又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由于叛徒的出卖,回家后没几天,王根英就被捕了。

王根英被捕后,辗转押解到了南京老虎桥“江苏第一模范监狱”,和帅孟奇、夏之栩等关在一起。

她在狱中三年多的时间里,受尽了敌人的折磨,但是王根英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一直坚贞不屈。

抗战爆发后,周恩来代表***和蒋介石和谈时,要求释放政治犯,并和叶剑英等到狱中看望了王根英,当场点名释放了她。

后来,王根英跟着周恩来到了西安,又来到了八路军总政治部,分别数年的夫妻两人,终于再次相逢!

这些年来,陈赓自从知道王根英被捕之后,这颗心就没有一天安心过。

妻子跟着自己实在是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自己作为丈夫,没有办法保护妻儿,这使得陈赓非常的自责。

而作为一名革命军人,陈赓只能将这种苦楚深深的埋在心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战场上消灭更多的敌人。

此时的陈赓已经是八路军386旅的旅长了,再次见到妻子,陈赓的眼泪喷涌而出,他紧紧地握着妻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可却一句都说不出。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这是形容恋人分别后重逢的心情。

而陈赓和王根英自从武汉新婚之后,几乎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先是陈庚负伤,然后整日躲躲藏藏,然后两人又相继入狱。此时王根英在狱中四年后终于被放了出来,再见到恋人,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陈赓在1937年8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

然而,就在两人历经磨难终于重逢之后,仅仅半个月,王根英便接到了组织上的通知,让她去延安陕甘宁党校学习。

两个人的心中极其的难受和不舍,毕竟才刚刚重逢,却马上就要分别,这对于分别数年的两个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但是作为革命军人,服从组织的安排,是第一原则,因此陈赓和王根英都没有说什么。

对于王根英来说,自从被捕之后,本来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陈赓了,她深知都留好了遗书。

而今再次见到爱人,而且爱人还 健康 的活着,听罢后点了点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隔三差五的见上一面,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9月15日,陈赓将王根英送走,回到屋里,心里空落落的,他在日记中写到:离别时,彼此表面上都故作镇静,但是根英已背着我流泪矣

1938年秋天,从党校毕业的王根英被分配到了129师工作,担任 财经 干部党校政治部指导员,而当时陈赓的386旅,正在往这一带集结。

王根英十分的开心,终于又能再见到久别的丈夫了。

某一日,在队伍正在行军,陈赓骑在马上,远远就看到了妻子,兴奋的陈庚,狠狠的抽了一下马屁股,高兴地冲了过去。

到了近前,陈赓抱着王根英就转了三个圈:"喜从天降!喜从天降!天上掉下个王根英。"

这时候,看到旅长如此的兴奋,身旁的战友们哈哈大笑起来,纷纷起哄。

王根英一下子脸就红了:"看你那疯劲!"

陈赓依旧是当初在武汉写情书的时候的“厚脸皮”模样:"情不自禁嘛!"

但是,本来以为以后可以不再饱受相思之苦的两人,这一次见面,竟然成了永别!

1939年3月,日军对根据地进行了突袭, 财经 干部学校的师生们在转移的过程中受到了日军的袭击。

在混乱的过程中,师生们都被日军烧光了村庄,在混乱之中,师生们被冲散,王根英则带着一部分伤员,艰难的逃亡。

为了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伤员的安全,王根英将自己的骡子让给了伤员,自己则和警卫部队一起徒步突围。

就在好不容易刚刚冲出了被包围的村子之后,王根英却发现装有公款和重要文件的包没有拿。

她焦急道:"不好,还有一笔公款没有带出来。"说完,她不顾身边人劝阻,立刻前往驻地取回公款。

而就在她去了包裹,快要逃出村的那一刻,日军发现了她,很多同志们躲在远处看到她被机枪扫中倒下。

战友一看王根英倒下,立刻红了眼,立刻组织起队伍杀回村子。

等来到王根英面前的时候,王根英已经奄奄一息了,面对要背着她突围的同志,王根英低声 说道:“不要管我,我不行了,你们快快突围!请转告陈赓,让他狠狠的消灭日寇,转告陈赓”

就这样,年仅32岁的王根英,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这时候的陈赓正率领着八路军386旅越平汉线西进,一日陈赓正在给部队讲话,通讯员送上了一份电报。

他一看,浑身就是猛然的一震:王根英同志在掩护战友撤退时壮烈牺牲!

陈赓忍不住痛哭,愤怒的他猛然拔出了手枪,对着天空砰砰射出子弹。

他流着泪水,独自在积雪尚未融化的树林里站了很久。

然后在自己的日记里记下来20个字:"今天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此后,陈赓就中断了日记。

陈赓强忍着夫人离去的痛苦,坚持到了百团大战胜利之后,陈赓病倒了。

半个月持续的高烧和昏迷,使得陈赓整个人都脱了相,虽然身边马海德等名医,但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是啊,再高明的医生,再好的药,又如何能医得了陈赓心中的创伤呢?

众人围坐在床前,看着昏迷的陈庚,只听到他在不停的喊着:根英!根英!

王根英牺牲之后,陈赓许诺要为他守节三年。

三年之后,他才开始重新考虑组建家庭,和傅涯结婚。但是陈赓对于王根英的思念,却延续了一生。

陈赓生前不止一次在傅涯面前诉说着自己失去王根英的痛苦。

1961年,陈赓病逝,在弥留之际,陈赓一直喊着“怀申,怀申。”

“怀申”陈赓孙女的名字,申就是上海,而这个名字,也是陈赓对于自己和王根英在上海那段岁月的怀念。

那是他们一生中仅有的在一起生活的时光。

陈赓去世后,傅涯整理了陈赓的日记和文字资料,同时不断 奔走访问故人,为王根英烈士写下了传记——《报国何计女儿身》。

用傅涯的话讲:“这也算是偿还一点自己对陈赓同志照顾不周的心意吧。”

傅涯作为陈赓的第二任妻子,同为女人的她,对于王根英,一直十分的敬重。在她2010年去世之前,她特地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将王根英和陈赓的遗骨葬在一起。

遵照傅涯的遗愿,2011年,王根英烈士的遗骨迁往湖南省湘乡县,和陈赓大将合葬。

在整理王根英烈士的遗骨的时候,人们在她的尸骨中发现了两枚子弹。

经过鉴定,一枚是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的枪弹,一枚是三八大盖的子弹,可见当时的王根英被机枪扫中之后,并没有立刻死去,而是随后又被敌人补射了一枪。

而这两枚子弹,也成了王根英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遗物。

陈赓和王根英这一对革命伉俪,生前为了民族独立舍弃了小家,经历了太多的分别,如今终于可以长眠在一起,再不用经受分离之苦!

吾辈众人,应当铭记先辈创业之艰辛,珍惜现在的生活。

南昌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分别是:南昌海洋公园、安义古村群、699文化创意园、梅岭、凤凰沟、绳金塔、滕王阁、南昌之星摩天轮、秋水广场音乐喷泉、秋水广场赣江边。

1、南昌海洋公园

南昌海洋公园是大型现代化海洋公园,占地40亩,南昌海洋公园海底隧道总长74米,海洋生物800余种,数量10000余只尾,被誉为南昌海洋动物园,南昌海洋馆。 海洋公园是由杭州海底世界科普有限公司投资、设计、建造的大型现代化海洋公园。一期项目海洋水族馆总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占地4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水体5000余吨,海底隧道总长74米,海洋生物800余种,数量10000余只(尾)。

南昌海洋公园里有海洋公园淡水生物馆,里面展示近百种热带淡水观赏鱼:凶残的银鲳、珍贵的中华鲟、巨大的海象……神秘的亚马从林风光带给你无限人遐想。海洋公园里还有海兽、海豚表演剧场, 活泼可爱的海豹、海豚“演员”为你表演顶球、滑板等精神节目,让人忍俊不禁。

2、安义古村群

安义古村群,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西省4A乡村旅游点,位于南昌市北郊的梅岭脚下、安义县境内的东南部,由罗田、水南、京台三大自然村组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来到这里,仿佛置身千年历史画卷,赣商古道、曲径幽巷牵引你穿村走寨,让你目睹古街、古宅、古庙 、古祠、古牌坊、古学堂和千年古樟的沧桑风采;品味古代农耕文化、赣商文化和里甲文化的深沉厚重;体验农村传统民俗的朴实豪放做一回一日千年的时空大跨越。

3、滕王阁

滕王阁是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今日之所见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

南昌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分别是绳金塔、鄱阳湖、南昌天香园、秋水广场、南昌八一广场、滕王阁、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旧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梅岭主峰景区、凤凰沟风景区。

1、绳金塔

绳金塔相传是一位异僧惟一掘地觅得铁函一只,里面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金瓶一个,里面盛有三百粒舍利子,绳金塔也因此而得名。绳金塔的外观秀丽古朴,具有十分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它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实乃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今也是南昌的镇城之宝。

2、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流经南昌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跨南昌、鄱阳、九江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

3、南昌天香园

南昌天香园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赣派盆景基地和花卉基地,它被称作盆景之国。天香园内培育了极多的花花草草,因为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也吸引了大批的鸟禽,给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感觉。

对于演唱会现场求婚这一行为,我持中立且谨慎的态度:

首先,这涉及公共场合的行为准则。演唱会属公共场合,大多数观众都是专注于演出或歌手,并非有心理准备接收突如其来的求婚表演。这可能会引起其他观众的不适与反感,有碍公共场合的整体秩序。所以,就公共场合行为准则而言,现场求婚的行为似不太妥当。

但是,演唱会也是浪漫情侣互动的场合之一。对于真心相爱的情侣来说,在喜欢的歌手演唱会上求婚也是一种难忘与有纪念意义的方式。如果遵循一定的规则,也可以让这一行为变得不那么“突兀”,减少对其他观众的打扰,同时也达到惊喜与浪漫的效果。

那么,演唱会上适当的求婚方式可以有:事先征得歌手与主办方同意,由歌手在中间休息时段的一段时间让快要求婚的男士向女士表白并“上台行动”;也可以选择在全场灯光暗淡并投射浪漫标签的时候向伴侣表达,此时其他观众的注意力也会被这一“骤变”吸引,从而减少突兀感;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演唱会过后在会场外的特定地点,在浪漫的气氛与灯光装饰下展开完整的求婚仪式。

演唱会现场求婚行为自身并无问题,关键在于做到不突兀,兼顾其他观众体验。事先征求相关单位与人员同意,了解会场情况选择较为恰当的时机地点进行,避开影响其他观众专注于演出的时间段,让求婚行为显得更加妥帖些,这样既实现了自身的浪漫意图,也不会引起太大反感,达到双赢的效果。爱情需要大方与浪漫的表达,但更需要体贴与理解。一场属于两个人的求婚仪式,也需要全场观众的见证与祝福,这便是演唱会现场求婚行为应具备的精髓。

“入乡先问俗”这个“俗”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生活习俗。我们采用绳金塔、民俗画作为底色图案,表现民间丰收喜庆的景象。这里重点介绍南昌人的衣、食、住、行、交通、运输等习俗。

南昌市花 月季和金边瑞香、市树 樟树、音乐 采茶戏 (南昌的传统戏曲方式)、地方语言 赣方言的代表语种“南昌话”。

藜蒿炒腊肉:藜蒿是鄱阳湖边上的野草,(南昌话)“鄱阳湖的草,城里人的宝”,“三月藜,四月蒿,,五月当柴烧”是指藜蒿季节性强。

三个蛋一碗面:稀客进门先吃三个蛋一碗面,如是贵客或受宠外甥,还要在面内加只鸡腿。南昌人忌讳两个蛋待客,这是对牵猪轱者的待遇,客人遇此情况可吃一留一,以礼避诟。

走尽天下叫老表:老表就是表兄弟。宋代以来,江西人才辈出,外出为官者甚多,走江湖、操工贸之风亦盛。南昌人重乡情,在外地相逢均呼“老表”,外省人亦以老表为赣人爱称,一直延续至今。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南昌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南昌人过年的时候不在燃烧爆竹啦,到了腊月二十四,南昌人就开始“过年”了。大年三十夜,这一天的晚饭叫“合家欢”,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亲人都要赶回家吃年夜饭,若有事赶不回来,家人也要替其摆好餐具,以示团圆无缺,过大年这餐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除夕夜家家户户要红烛高照,通宵不灭,所以南昌有“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里的灯”。 年初一早餐,按照南昌的风俗吃素,只吃面点或菜饭,不沾荤,预示一年的“素”。 初一、初二日,各家各户开始走亲戚拜年。正月初七,南昌人叫它“上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说,晚间迎接灶神归位,家里也大摆酒宴庆贺。 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门前挂灯笼,一家人齐聚一起吃“元宵”(汤圆),随后看龙灯、放焰火,把家里的鞭炮都打光,二十多天的年才算过完了。

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廿四设的供桌拆去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送神完毕,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朝仙会也名敬香会,是奉祀许逊的庙会。在南昌地区最受人崇拜的是许逊,民间叫他为福主菩萨。

相传大约在1500年前,136岁的许真君及全家42人(连房屋鸡犬)一齐升天。南昌人为纪念许真君,将他升天的日子俗定为他的生日。为此每年的高安、上高、靖安、奉新、丰城、进贤等县的乡民,自愿斋戒沐浴,有组织地以乡、村、族为团体,组成朝仙会,前往西山万寿朝拜、进香。万寿朝仙会许多禁忌:1、朝拜前需斋戒一星期;2、须洗澡换衣服;3、肩上斜挂**进香袋敲锣打鼓结队前往。为了能在八月初一的清晨得到头柱香,朝拜者需昼夜不停地赶往万寿宫。凡是得到了头柱香的人,认为是最幸运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中华民族素有重九登高之习俗,南昌也同样流行。南昌市城郊的龙沙,自晋、南朝以来,便是登高望远的胜地。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文说:"北有龙沙,堆阜逶迤,洁白高峻,而似龙形,连亘五六里,旧俗九月九日登高之处。"

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南昌地区极为盛行。人们或攀梅岭,或登滕王阁,以文会友,登高聚宴。重九登高习俗,长期承袭不衰。

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由南昌民间的"茶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组合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大致经过"灯戏"、"三脚班"、"半班"等发展阶段,解放后正式定名为"南昌采茶戏"。

南昌采茶戏的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它常以巧合、夸张、误会等手法去渲染戏剧气氛。特别是台词中那些歇后语、错扯语、反义语、婉曲语以及乡间俗语的巧妙运用,使演出更为妙趣横生。南昌采茶戏长于表现喜剧和歌舞。活泼生动的小丑和小旦,特别受群众喜爱、采茶戏的演唱方法要求男女演唱都须用真声,传统保留剧目有四记:"鸣冤记"、"辜记"、"花轿记"、"南瓜记",合称为"南昌四大记"。均取材于南昌民间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37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