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田晓菲,可能有的人不熟悉,但要说起《十三岁的际遇》,很多人在中学时期的课本上都学过。
没错,这篇课文,就是田晓菲写的。
田晓菲有多厉害呢?
她出生于1971年,老家是哈尔滨的,父母都是文字工作者,书香味很浓。
她的父亲曾经是一名中学老师,后来到黑龙江大学教学一段时间,并一步步晋升为教研室主任。
在父母的影响下,田晓菲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喜爱诗歌,她的第一首诗就刊登在《天津日报》上。
到13岁的时候,田晓菲就出版了5本诗集,这在当时就引起了北大的关注,并在她还没有初中毕业的情况下,就对田晓菲破格录取。
一时间,田晓菲成为很多人话题的焦点,神童、才女、天才等各种头衔纷至沓来,当时也有人担心,这样直接让她进北大,还没有学完基础课程,会不会过度拔高?
但田晓菲没有让大家失望,她进入北大后,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学业,还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
并且在16岁那年,她写下《十三岁的际遇》这篇带有诗情盎然的文章。
文章中,她回溯了与北大结缘的过程,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并抒发了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和梦想。
这一篇文章,因为文笔优美,被选入中学的课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对北大的憧憬。
也正是在北大,田晓菲认识了诗人海子,当时田晓菲将自己写的诗歌拿着去找他,海子给了一句评价:“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被海子夸奖的人,文学功底一定不会差。
从北大毕业后,田晓菲考入哈佛大学,成为大佛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才27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证书。
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田晓菲认识了自己的导师斯蒂芬·欧文,在长期对文学的共同探讨中,斯蒂芬·欧文对这个充满才情的中国女子产生了爱慕。
在田晓菲毕业的时候,他大胆向她求婚,这件事田晓菲的父母是不同意的,原因有两点:
1、嫁得太远,以后回来的机会就少了。2、男方的年龄比较大,比田晓菲大25岁。但从小就聪慧的田晓菲,在感情上也是很有主见,父母越是反对,她越要坚持跟对方在一起。
她觉得自己看中的是对方的才华,跟一个有趣的灵魂在一起,人生才更有意义。
如今20多年过去了,美国感染人数持续增加,已经突破123万,很多在美国留学的孩子也都相继回国,这个当初一意孤行要嫁给美国男人的才女,现在过得怎样?
要说,田晓菲的眼光还不错,她嫁给的男人非常爱好中国文学,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叫宇文所安,而田晓菲嫁给他之后,也将自己的姓改成了和丈夫一样,名为宇文秋水。
在才华上,两人是很相当的,男方不仅是哈佛学院的教授,还是该院的院长,他帮田晓菲申请了绿卡,也给她的事业带来了帮助,田晓菲现在也是哈佛的教授。
有人质疑,他们之间真的是真爱吗?如果只是为了绿卡而嫁给比自己大25岁的男人,又是否值得?
但在感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嫁给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教授,也不是个例,但一个从小被祖国培养的人才,就这样留在外国确实有些可惜。
要知道,田晓菲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并被送到美国留学,国家都是对她重点培养的,也是希望她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不知道她现在再回首看《十三岁的际遇》,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但人各有致,既然她选择嫁在美国,也就不强求她回来,近期,有人拍到她的照片,头发已白,面容憔悴,比实际年龄老很多,估计生活也不是很顺心,但这个时候想回国,应该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经历了疫情,很多人明白,祖国是每个留学生强大的后盾,国强则民强,但祖国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也希望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告诉他们:孩子,你可以去学习别的国家优秀的科技知识,但一定要记得回来呀。
在中国人的印象当中佳人一般都是与才子相配,这一个才子呢跟这个佳人的年龄差一定是相差不大的,两人的家世也是相匹敌的,两人的文化水平也是相符合的,如果佳人没有配才子的话,那么我们就觉得这个佳人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但这些仅仅只是我们个人的一些看法,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佳人没有配上才子的大有人在,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田晓菲出生于1971年是哈尔滨人,在她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诗歌,在1981年的时候她就出版了属于自己的诗集,那个时候她还只有10岁。
三年后,也就是1984年她就被北京大学所破格录取,成为了北京大学少年班中的一位,也成为了北大的一个重要培养对象。从北大毕业之后田晓菲就开始去美国留学,考起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样一个拥有完美履历的女人,可惜的是她在自己28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个53岁的美国老年人,她的这样一个行为让很多的人不解。
田晓菲的父母也是从事文学这一方面工作的人在他们家里随处可以见到书籍,受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所以田晓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文字。经过她父母的培养之后,她也能够写出不少的诗歌,这就让她成为了当时人人交口称赞的神童。
于是北京大学也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在北大学习的这几年当中田晓菲觉得十分的舒适,在她毕业的时候对于北京大学十分的不舍,于是在1987年的时候她写下了这样一篇诗歌《十三岁的际遇》,在这篇诗歌当中她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自己对北京大学的留恋之情,也表达了她对未来的向往。
跟很多的神童一样田晓菲也进行了国外的留学,在1998年的时候她成功的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比较文学的博士学位,那个时候她还只有27岁,这在哈佛大学来讲算得上是最年轻的博士生了。所以她得到了她的老师斯蒂芬欧文的青睐,这位导师在与田晓菲的相处当中对田晓菲十分的赞赏,并且在1998年也就是田小菲毕业的那一年还跟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那个时候斯蒂芬已经是有53岁了而田晓菲还只有28岁,也就是说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斯蒂芬可以成为田晓菲的父亲了。如果自己的女儿想要嫁给一个跟父亲差不多年纪的男人,这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是不能容许的,所以当田晓菲的亲人朋友听到田晓菲想要嫁给一个53岁的老头子的时候,他们是极力反对的。
但田晓菲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她的思想里已经没有了中国的这种年龄的偏见,所以她选择的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心走,为了得到亲友的祝福,她给自己的亲友做了很多的工作等到他们能够接受之后她答应了斯蒂芬的求婚。
《令人心动的offer》中梅桢是一位非常温柔的**姐,法律知识不错,本人也非常的努力,加上她还有一位深爱自己的老公,梅桢是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梅桢老公布莱恩个人资料是什么样子的?单纯从视频上能够感受到他的绅士、儒雅,但要说他的具体信息,还是需要看详细的资料?
梅桢老公布莱恩家境不错,有自己的生意,他比梅桢大6岁,两人是在大学的时候认识,随后成为了情侣,在恋爱7年后结婚,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节目中,梅桢的老公也曾出镜,从他的身形还有一些言谈举止上能够感受到他的个人修养。当时还有一点就是梅桢老公来接她下班,是有司机的迈巴赫,能够雇得起司机,相信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是很不错的。
梅桢和邓冰莹等人聊天的时候还调侃,自己的老公是北大辍学的,当时她还嘲笑老公,不过我们相信这都是带着爱的调侃。梅桢老公求婚三次,最后他们终于在2018年结婚,婚后的生活也是非常甜蜜,当梅桢想要来参加节目,继续自己律师职业的时候,老公也非常的支持。虽然在《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最后,梅桢没有取得offer,但她个人律师技能还有本人的素养,赢得了网友的点赞。
在第一季《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中,梅桢是八位实习生之一,并且她是其中学历最高的实习生,虽然梅桢才26岁,但她女博士的学历让很多人敬佩。
梅桢19岁就取得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证,20岁就在澳洲取得了昆士兰律师资格证,随后她又在北大读博。作为律师梅桢曾在世界非常出名的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北京分部进行实习,这履历让人羡慕。
吕代豪 收刀入鞘吕代豪:从杀手到牧师
《人物周刊》
2004年6月28日,北大哲学系和宗教系的院子里,吕代豪谦恭地向他的博士班老师问好。
吕代豪,从少年到青年,从斗狠打架到加入台湾最臭名昭著的黑社会竹联帮,砍人、开赌场、偷盗、勒索、敲诈、开应召女郎站,日进斗金。
他连续入狱、越狱,台湾30所监狱他呆过14所,前后共被判处有期徒刑38年。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曾经无恶不作的人,后来成了美国教育学博士、神学博士。“我正在清洗掉手上的鲜血,这需要我一生的时间。”目前正在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班的吕代豪说。
从强盗到传道,从流氓到牧师,今年50岁的吕代豪的经历完整地记录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自传《收刀入鞘》里,目前,这本书的改编权已被好莱坞一家**公司买走。
他模拟昔日用刀、枪杀戮的动作细节——让人强烈感到从他身上渗到空气里的杀气,残忍的影子时常从他祥和的脸上一闪而过。
吕代豪自述:收刀入鞘
经历刀光血影和十几个监所,我终于由黑社会杀手成为普通人,由强盗变传道。我在监狱里前后待了六年多,并不是徒然的;往事历历,如影活现。
拿我自己来说,我这个人,再关十年、二十年,也是关不好的,可以说是无药可救。如果不是信仰与爱的改变,我一生的结局,不是刑,就是终生蹲牢房,即使能逍遥法外,也终有一天会于刀枪的打斗下;即便我成功地偷渡到了海外,将来的结局还是一样。人有了犯罪的惯性,到哪里都是一样,我能逃出台湾这个地方,却逃脱不了惩罚罪恶的手掌。
叙述并公开我罪恶的过去,不是用来自我夸耀和宣传,而是用来帮助许多和我同病相怜,在犯罪旋涡里打转的社会边缘人,但愿他们可以拿我来做一面镜子,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出狱后这二十余年来,我一共带过150多位黑道分子及吸毒沉沦的帮派分子改变。
2001年,我前往北京大学讲学访问,有机会结识北大哲学系系主任赵敦华博士。我了解到早期的北大承续了完全西式的教育课程,并且倡导思想自由的风气。在赵主任的引导中,我得以略窥哲学奥妙的殿堂。
我对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我选择进入哲学系博士班就读。但因为博士班以撰写论文为主,而我没有哲学系的背景,需要加修硕士班的课程。所以在2000年暑假开始,每年寒暑假我即前往北大进修上课,并且在2003年的10月26日,通过了国务院全国研究生高等检定考试,并且开始撰写论文。
有人问我,已经读完两个博士,为什么还要再读,不会疲倦么?我的回答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人生有太多可学的东西。
我想告诉看到我故事的人,人是可以转变的。我已收刀,多么希望人们不要玩耍可以伤到自己的刀。让世界充满安宁。
我还想说,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一个灵魂,最后靠的,还是信仰。
第一滴血
1960年代末,台湾新竹。
台湾三重中学初中学生吕代豪站在池塘边。身后跟着十几个兄弟。
他歪了歪脑袋和嘴角,一个提着弹簧枪的护卫立即跳进池塘,举起枪指向池塘中惟一一个孩子——带锋利铁尖的标枪,射进了孩子的喉咙。
吕代豪游泳要清场的。这个不明就里刚搬来的孩子不走——他为吕代豪玩乐付出了代价。
第一滴血,奠定了他在眷村孩子心中的老大形象。少年吕代豪,拥有一个三四十人的帮派“虎威帮”。
1954年8月,吕代豪出生台湾“眷村”。从大陆来到这里的国民党军人,纷纷再次成家;父亲吕国英断绝了回到湖北老家的梦想,娶妻生子。
吕父是黄埔军校第19期学员。父亲驻扎在金门等地随时准备“反攻大陆”,和儿子接触很少。严厉的父亲用暴力让他背诵了大量古文和诗歌,但家庭教育不当却带给吕代豪人格缺陷。
吕母是当时最大华人帮派洪门的“四大姐”之一。吕母天天在家开赌场,对吕极端放任;吕拿到母亲给的钱买糖果,这些糖果足够让他成为孩子王。当吕代豪与伙伴打架失败回家哭诉时,母亲对他说:“打赢了回来,输了就别回来。”
“整个青少年时代,我内心的暴力都在悄悄滋长。”吕代豪说。小学毕业后,吕家迁到台北市五股乡。“这段时间,是我真正学坏的开始。”
吕代豪用拳头制服所有看不顺眼的人。吕被学校开除,不论父亲如何求情,学校大门紧闭。
初中毕业时,父亲将吕代豪送进台湾凤山陆军官校预备学生班,希望军营能管好他。
在军校吕以凶狠闻名,在预备班二年级,他获得了跆拳道黑带二段。拳击比赛获得“全国大专运动会”丙级冠军。
在学校,吕代豪成为人人惧怕的人,路人仰视,但他在操场上看到的一群人却对他视而不见。他们围成一个圈,默念《圣经》。吕感到他们可笑:《圣经》能比拳头更重要吗?
1971年,在军校的一次斗殴中,他致人重伤,尽管当时伯父是高雄“要塞”驻军司令,军校仍把他开除。吕再次转学至东山中学。
这里是他学生生涯的终点。
谁杀了那个人?
1972年,台北市木栅私立东山高中二年级学生吕代豪,18岁。
台湾经济日渐繁荣,黑社会势力逐渐扩大,帮派层出,争夺地盘的刀光剑影不停歇地在台北市闪着冷光。
台湾政治大学旁一间餐厅,外省帮派老大正在和吕代豪商议一场决斗——为获得收取商户保护费,外省帮和本地帮的械斗,他们多次败北,原因在于人少、武器少。
黑帮“顾问”吕代豪出计,砍来五六米长的竹子,削尖一头,让10个杀手练习刺向敌人头部、胸腹部、腿部——军校技术派上用场。
谈判前一天,吕代豪带人到谈判地点将竹子浅浅地埋在草地上,隐藏起来。
第二天晚上,谈判不到10分钟便告破裂。双方开始刀枪相见。吕代豪迅速指挥杀手们拉出竹竿,10人排成横队,一步步向前冲刺。
对方几乎没有看清长长的东西是什么,伴随着阵阵哀号,一拨接着一拨倒在地上。吕代豪的“竹计”开始奏效,长长的竹枪能制敌于数米之外。
吕代豪拿出自己的武士刀,见人就砍,浑身沾满了鲜血。直到警车呼啸而至。
第二天,吕代豪找来报纸一看:《木栅政大凉亭大血案》,副标题:五六人被砍重伤,生命垂危,主嫌犯在逃,数人被捕。
“逃跑后看着自己的血衣,像从屠宰场出来一样。我几乎没有看完报道,就已经清楚了未来的命运。”
“那个去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我杀的。但残酷杀戮是我的计划。”吕代豪说。
吕代豪离开学校,开始逃亡。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进入教育体制下求学,只能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需要一技之长,只需要刀枪和残酷。
吕代豪加入了真正的黑社会台北飞鹰帮。不久进入了著名的竹联帮。
竹联帮分天堂、地堂、总堂,吕在总堂,属于鸟字辈,是“白鸟”,职务是护法,惩罚帮内违背帮规的人。吕代豪不久接受了黑帮讨要赌债的工作,这给他带来滚滚财源。
一次,吕代豪到一个赌徒家要债,开始“文质彬彬”,事主仍然不肯还账,要求拖延,吕慢慢起身,致谢。走到门口突然折回来。他坐在事主对面说,回去不好交代,要拿点“礼物”回去好说话。话音未落,从马靴里掏出的短刀,已扎在事主的大腿上。
血,溅了出来。钱,当天要了回来。
从此屡试不爽。“我对施暴的后果充满了喜悦。”吕代豪说。
在警方的行动中,赌场被捣毁。之后,他向台湾南部走去,顺便干起了偷车的行当。
在台中,吕代豪被警察发现,他逃脱了追捕。但在回到台北的第三天,在家中落网。此时,离木栅血案6个月。
经过法庭审理,保释在外等待木栅案判决结果的时候,吕代豪又大闹酒楼,以伤害罪和毁损罪关押。
1973年10月1日,吕代豪两案合并,判处徒刑一年两个月,送台北监狱执行。这一年他19岁。
重入江湖
在监狱,吕代豪遇到犯罪在押的两个美国人,这是他许久以后人生潜在的转折点。他向两名美国人学习英语。希望通过语言,帮他成为国际杀手——他要到世界各地杀人,获取豪华体面的生活。
他发狠地练习跆拳道,学习英文日文,一心偷渡,圆自己的杀手之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英语教材是教人向善的《圣经》。
1974年7月,吕代豪出狱。第一件事是完成偷渡的梦想,但因和黑社会老板纠纷而被告发再次入狱。吕被押送到台湾著名的监狱——绿岛,完成为期5年的管训。
1976年初,陈筱玲,一位大学一年级女生,吕代豪高中同学的妹妹突然给他一封信。吕感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怀他。他立即给这名少女写信,寄了一张自制的明信片。套用《圣经》的话说:“一个罪人悔改,神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喜欢。”
口是心非的吕,开始了和一个女孩子的交往。女孩子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吕从姑娘的信中发现,她试图用上帝感化他。半年后,吕代豪从绿岛转送至台东监狱。筱玲雷打不动的来信,也抑制不住他桀骜不驯的心。和陈筱玲的通信,只是满足他在监牢外有女孩子等候的虚荣而已。
吕代豪的刑期还有三年,他有些焦急,开始计划越狱。
1976年7月24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吕代豪躲过探照灯和机枪,逃离监狱。
身后一个连的驻军追赶。吕代豪不停地奔跑。卑南溪水暴涨,在身后的枪声中,吕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
太阳出来时,吕被洪水带到了外海,趴在大树上漂浮的他发现鲨鱼在他身边游弋。
“此刻我产生了人生的第一次恐惧。”吕代豪躲避着追捕和山民的警惕,穿越中央山脉,潜往台北。
陈筱玲的信没有了收件人,到台北的吕给陈电话说:“我越狱了。我要偷渡。”陈筱玲的教化失败。但没有告发。
偷渡需要巨大的费用,吕代豪重入江湖。
吕最多的时候拥有美国、意大利的名牌手枪6把。甚至他还拥有黑道上为数不多的狙击步枪。他拥枪自重,那把狙击步枪,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
此时,吕代豪叫要债为“借钱”。“我谁也不信任,只信任子弹——扣扳机的时候它就是我自己。”吕说。
“肥羊”,吕代豪这样称呼有钱但“不道德”的富人。
助手给吕代豪“肥羊”准确的出入时间,吕代豪通常选择一个肥羊家附近的制高点,从容地装填子弹,瞄准射击。
吕代豪只打别人的屁股。他喜欢在300米开外,从瞄准镜看子弹让屁股开花。
随后,50万或者100万台币,就会送给吕代豪,肥羊总会说,喜欢和吕代豪做朋友。
“我想大概有30发子弹打在人的屁股上吧。”后来,吕代豪想借钱时,再不用子弹。
越狱在逃的他,成为台北市独立的黑道人物,他成立了黑帮“战堂”。
为了积累更多资金,吕召集几十个女孩子当应召女郎。财富迅速积累,吕代豪一掷千金:上百万的劳力士表,昂贵的跑车。
1977年3月,吕代豪越狱9个月后,偷渡路上,在高雄被抓。“后来我才明白,恶行跑不远。”
开启新世界
吕代豪重进监狱,以为陈筱玲再也不会理睬他,尽管他已经爱上这个女子。
直到有一天,陈筱玲探监。此前,陈为了见到吕代豪,在监狱外,前后呆了10天时间。
1978年3月13日,陈筱玲在她的第159封信中说到:
“再看一遍你的第162封信,真教我心底发愁……”,“我在人间天堂,而你却是无恶不作连世人都厌弃的大坏蛋。”陈筱玲谴责道,“如果你不将你的罪恶看为粪土,我俩将是不同世界的仇敌。”
吕代豪在信中反问陈筱玲:我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要求,人被打了左脸还要伸出右脸让人打呢?
陈立刻在信中回复:如果一个人不想被打左脸和右脸,那么他必须拥有不容让人抨击的人格。这才是上帝的真正意思。
“狱友林民雄,也是冥冥中拯救我的一个人。”吕说。
吕代豪隔壁监舍,关押着台湾黑帮“三光帮”老大林民雄。因杀人判刑——一个人在监狱里,还可以指挥外面一天挣100万台币的黑帮老大。他们常常在一起聊天,林为了给四个老婆写信,也经常请教吕怎么写信,并付给吕“劳务费”。
有一天,林和吕聊天10分钟后,林说不舒服,就回去了。一会工夫,吕代豪被告知,林猝。吕过去,打他耳光,按压胸部,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几个月前进来的林被抬走。
吕失眠了一夜,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时光:人生如此短促脆弱,我难道没有挣脱樊笼、重获自由的机会吗?黑社会、美酒、美女、名车的诱惑力我无法抵抗吗?
“我心里感到饥渴,想抓住一个可以依靠的东西。”吕说。“想到从少年到青年,一直在犯罪漩涡里打转,换来的只是牢狱。我感到辛酸。”吕代豪,打杀数年之后,突然体会到狂徒末路的感觉。
陈筱玲第250封来信到了。这封信被吕代豪称为“天上的信函”。
信很平常,与陈筱玲的其他信函无异,但此情此景,却让吕代豪泪流满面。
“我原以为,信仰是人没有希望时幻想的花朵,是颠倒的世界观,是西方渗透中国文明的工具。事实上,陈的每一句平常话,都像是专对我说的,打在我心上。200多封信,我竟从来没发现过。”
陈筱玲信中说:“衣服脏了,用肥皂来洗;人的灵魂污秽了,需要用什么来洁净呢?”
吕代豪至今无法解释,他那一刻,看到了心灵里的阳光。
吕在监狱里180度的转变,让同监舍的人感到害怕。原来吕运动完后是别人主动来按摩的,此后,当一个叫小毛的再来服务时,吕说“我不要了”。
小毛大惊:“我犯了什么错?我改!”吕说:“我真的再也不需要了。我觉得自己的行为给世界带来了不公平。”
吕代豪向监狱申请要了《圣经》,在他的带领下,这些作恶多端的人开始端坐,牢房里没有了吵架和斗殴。吕代豪精通英、日文,喜欢写文章,开始给中国时报、联合报副刊写文章并发表。
吕代豪安心地在监狱等待案件的最后审理,1979年11月19日,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只带了一个帆布袋,里面装着陈筱玲的500封信和日记,走出连续六年进进出出的监狱大门。
吕代豪重获自由。在飞往台北的飞机上,他在蓝天白云间痛哭。
机场,迎接他的是给他新生的陈筱玲。
家门口,迎接他的是曾痛恨过他的父母,他们泪流满面。
开创新天地
吕代豪一家
出狱后的吕代豪决定做生意。但他的确不是做生意的好手。开了两家发型设计公司,投资拍**,都失败了,还欠下几百万的外债。收刀入鞘的吕陷入了世俗的苦闷。
1981年,他到“基督教励友中心”帮忙做义工,这是专门帮助问题青年人和吸毒者的机构。但吕的精神世界此时与基督教无关。他做工程师、卖鱿鱼羹,忙得不亦乐乎。
“但是心里仍然很空,我还在寻找什么。”
1981年9月,吕代豪接受华侨界著名的长老吴勇的建议,开始了神学院学生的生涯。
2个月后,吕正式向陈筱玲求婚。
陈的父亲是一个教授,他拒绝了吕代豪向女儿的求婚,“吕代豪能改好,狗都要穿衣服。”
事实上,当初陈筱玲写信并非她爱上吕,她只想借此改变一个人。
在吕代豪的请求下,神学院长老吴勇亲自出面到教授家提亲。吕代豪说:“她从来没有想到和我结合,但是我注定了要和她结婚。”
1982年1月16日,杀手和女大学生的婚礼在600人的目光中完成。吕代豪和陈筱玲婚后在简陋的宿舍里留下的黑白照片,他带在身边20多年。
吕真正开始了慈善事业。“我发现,做坏事是那么容易成名,做好事太难。”
神学院二年级时,家乡大灾。吕被神学院派到他曾经祸害过的家乡五股乡服务。但他被讥笑、辱骂、吐口水、扔石头。没有人相信一个浪子真的悔改。在一个被他曾欺负过的家庭里,一位母亲凶狠地用扫帚驱赶他,他忍痛道歉。
数年前,吕代豪被抓获后,五股的乡亲们放鞭炮祝贺!
吕忍受着家乡人“暴力”的待遇,做自己该做的。日子过去了,吕代豪得到了回报:五股人原谅了浪子,“欢迎你回家!”
吕代豪说,我在长达近30年的慈善事业中,并没有闪光的地方,我遇见一个需要帮助的,就帮助一个。我以慈善感化每一个愿意改变的人。
吕以自己的经历改变别人的人生,到他50岁的今天,已经有150个“流氓”重回健康社会——这150人中,有黑社会头目,有社会混子,有美貌的堕落女子,有吸毒者和酗酒者。
他经常回到他熟悉的监狱,给犯人讲述自己的过去。许多听过他故事的在押犯,积极忏悔,获得减刑。
1990年代,吕赴美国求学,在美国取得教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台湾神学界和华人基金的帮助下,吕代豪建立了拓荒神学院并出任院长。
自此,他的足迹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向人们述说“杀手”是如何转变为传教士的。
他和“500封信”的妻子生育了一双漂亮女儿,她们在美国安静地生活,曾是杀手的父亲给她们讲自己过去的故事。
担任世界华人宣教基金会董事长的吕,拥有一个庞大的基金组织,现在他将目光投向大陆。希望通过基金组织和努力,在大陆拯救吸毒者 、酗酒者、艾滋病患者、从事性工作的人回到健康社会。
“我以自己的坏为书,让那些坏的人们寻求从善路径。”吕代豪说。“人手上沾了血和罪恶,是永远不能从心里洗干净的。我时刻记着,我做的一切,在救赎自己。”
现在,吕代豪在北京研读马列哲学,读中国的历史,寻找神学与西方哲学的相通之路。
他是台湾地区***,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朋友和顾问;也是他向马英九传福音,使其归向基督。他们闲暇时一起游泳,喝茶聊天,商讨政经。吕说,我不会因为和他的关系,放弃公平待人的信仰。
马英九评价说,从竹联帮杀手,到慈眉善目的牧师,吕代豪收刀入鞘,向我们表明:从受刑人-更生人-青少年朋友-家长-社会工作者,吕代豪具有可借鉴的意义。
“我收了杀人的刀,但是我操起另外一把刀——希望对犯罪错的孩子们是把手术刀。”吕代豪常常祷告,感谢神他有了新世界——自由和尊严的世界。
“人生的上半场打不好没有关系,还有下半场。只要努力。”吕代豪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