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它是我们国家的母亲河、我国文明的发源地,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治理这一条河流。而在我国唐朝时期为专门打造了八座大铁牛,按道理说,铁牛经历了千百年的漫长岁月,早就应该大面积生锈甚至腐烂了,但是它们的现状却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黄河铁牛的背景
黄河虽然是我国的母亲河,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问题,这条河流经常会爆发洪水,每逢雨季,其周边的城市都要受到洪水灾害。
而为了解决黄河洪水泛滥的问题,古时的历代朝廷每年都要修建堤坝来抵御洪水,不过这些堤坝经常会经受不住洪水而坍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唐朝时期,朝廷必定会采取一些办法来加固石堤。
而与此同时,唐朝到了开元盛世的时候,由于唐朝都城长安城成为了世界级别的大都市,经济愈发繁荣,长安的繁荣则起了连带作用,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当时的山西蒲州就是受益地区之一。在玄宗时期,蒲州成为了全国六大雄城之一,而政治地位的上升自然会提高其吸引力,于是不间断的有人来到蒲州定居或者是做生意,蒲州的交通地位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由于在黄河附近,所以蒲州交通一般多通过桥来维系,但随着牛马等交通工具长时间的踩踏,原本的桥梁越来越不堪重负,所以修建新的桥梁的想法就有了。
黄河铁牛的修建
而在有想法之后,当时的唐玄宗也立马付诸实践了,集中了数万人力,建造了八只大铁牛分布于黄河两岸,一来是象征着拦截洪水,二来则是为了起固定索桥的作用,总之都是为了造福百姓,为唐朝图个国泰民安的福分。
这八只铁牛集中了黄河流域人民的辛劳和智慧,每尊铁牛都有近19米之高,修建的十分的高大矫健,而且每只铁牛都十分的形象,将大唐时期的牛体牛貌十分生动的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就连当时牛头上戴的一些配饰,比如说连珠、菱花等也都是应有尽有。
那有人就会问,修建就修建呗,为何偏偏选中铁牛呢?之所以用铁是因为在唐朝时期冶铁技术已经十分熟练了,而且铁在当时来讲显然比其他用料更加坚固稳妥。
如果说用铁是出于实用的话,那么修建成为牛更多的则是出于象征意义了。牛在农民生活中,牛是用来耕地的,在农业当中一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古代农耕时期,一头牛的价值可以说是很高的。修建成牛,可以看出牛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易经》中有提及:“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
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牛也象征着土,而在五行之中,土是非常克制水的。唐朝时期修建这样一个工程,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来防洪,所以修成牛,从这点上来看也是能够理解的。
黄河铁牛的后来
不过,好景不长,铁牛也没办法镇压住这些天灾人祸。最早的时候由于宋元之际战争不断,这个地方的桥身被战火给烧毁了,只留下两岸的铁牛。而没有了桥,其本身的价值就不存在了,所以它逐渐被人给遗忘了。
而由于后来黄河河道经常被冲刷,加上元末时期多天暴雨导致黄河水位猛涨。而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之下,使得原本的路线有了一些改变,导致铁牛自此被淹没在了河水之下。
不过在那个时候铁牛在水下也还算淹的不深,毕竟在粗略入到水下还是能找到的。比如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黄河到了枯水季节,若是会游泳的话还可以摸到铁牛牛角,所以可见长久以来铁牛被淹没的都不算太深。
但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这一情况却发生了改变。当时为了彻底解决黄河洪水问题,我国建造了第一个黄河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即三门峡水库。黄河一直以来泥沙含量都非常高,虽说水是挡住了,但是那些淤泥堆积在了下游的渡口处,曾经的大铁牛也被彻底的淹没在了这些淤泥当中。
不过深埋地底的黄河铁牛也并没有这样一直这样保存下去,在经过一年多的勘探后,在1989年国家终于搜寻到了铁牛,但是仅找到了四只。如今四只大铁牛被打捞上岸,并且陈列在了今山西省永济县的博物馆中,供世人们观赏这一宏伟的工程。
后话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铁牛被打捞上岸后,专家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这些铁牛居然没有损坏,它们仅仅只是表面有了一些生锈的痕迹罢了。要知道铁牛不单单是有上千年历史了,还在泥沙与河水的侵蚀下过了如此之久。
那为何会有如此现象呢?这还是得提提唐朝的智慧与技术。有唐一代,国力空前,这些铁牛是唐玄宗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所建造,光是人就数万,用铁更是花费了七十余吨。能够花费如此之大,毫无疑问它是大唐用来象征自己国力的。
所以它能不能长久的存在,自然是唐玄宗要考虑到的。毕竟这个如果要是坏了,岂不是证明大唐王朝要崩塌。所以为了保护铁牛不受侵蚀,唐朝铁匠们发挥出了各种智慧,最终也找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专门将铁牛的表面涂了一层厚膜。而在这层镀膜的保护下,铁牛就算经历了风吹日晒、河流侵蚀,它仍然还能基本保持原来的样子。
不过再好的技术也终究是顶不住时光的摧残,只能是延缓,如今的黄河铁牛已经逐渐显现出了“老态”,所以专家们也不敢对他们进行什么研究,很怕将这些个工艺水平超高的国宝级别的文物给损坏了。
毕竟就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来看,最适合铁制历史工艺品保护的方法就只是尽量避免去动它,否则只会徒增烦恼,就像沧州铁狮子那样,越保护损坏越严重。
减震效果好。根据查询汽车之家得知,大铁牛底盘方面采用K-MAN顶级可调双绞牙减震,K-MAN减震经过沙滩、河床、林道、溪流、以及沙漠等地形测试,稳定性、操控性、舒适性均已经达到赛级水平,因此减震效果好。减震器属于汽车悬挂的一部分,地面带来的冲击到达弹簧后,由减震器阻止弹簧回弹,保持汽车的稳定行驶,否则汽车容易出现车身颠簸。
蒲津渡遗址,穿「 ”西装”的唐朝人 看到这个标题,您一定感到惊讶:唐朝人怎么会穿「 ”西装”?那年月,有「 ”西装”吗?别急,有图有真相,请看下面这两张图。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图中大铁牛,出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遗址。牵牛的这个铁人,头戴相公帽,双手握拳,身上穿的大翻领外衣,是不是与「 ”西装”有几分类似?传说,中国驻联合国前大使冀朝柱对此大感兴趣,说要拍几张照片去联合国派发,以此说明「 ”西装”是中国人发明的——这话虽有几分玩笑色彩,却印证了一个事实:出土文物所反映的古代生活,远比史书记载的丰富。 「 ”四铁牛”与「 ”四铁汉”的历史传奇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与这组铁牛铁人同时出土,还有另外三个组合。令人称奇的是,不但四只牛品种不同,四个牵牛人样貌的「 ”民族特征”也差异巨大。那个高鼻深目的铁人,是明显的回鹘人,所牵铁牛为一只壮硕的公牛。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那个牵一头腱牛的铁人,头梳小辫儿,外貌显示是西域吐蕃人,也就是现在的西 。突厥人牵的牛,黄毛黑嘴,强壮有力。那位穿「 ”西装”的铁人,面貌明显为 ,他牵的是一只小牛犊。但是,这只牛却最重,体重足有78吨!另外三只牛,重55吨的有两只,还有一只重75吨。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四铁牛,个个膘肥体壮,总重量将近300吨! 四铁汉,个个肌肉隆起,身高在1米9之上! 他们和它们,矗立在这里,是为了秀肌肉吗?当然不是!他们和它们,出现与存在,都堪称一段历史传奇。 大铁牛,其实是黄河浮桥的铁索桩 汹涌澎湃的黄河水 砾华 / 文图 这段历史,要从黄河说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道天险,以之为界划分山西和陕西。历史上,黄河更是河水汹涌、常年泛滥,住在两岸的人难免会因为洪水而断绝往来。公元前541年,秦国公子因为国内战乱,被迫出走秦国,他命人在古蒲州城的外围架设了一座浮桥。秦公子的随从、车辆足有千乘之多,一 一通过了这座桥。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黄河上架浮桥,距今已整整2557年之久。 连舟竹桥(网络) 连舟竹桥(网络) 二百多年后,秦昭襄王时,蒲津渡口修建起第一座固定浮桥,用以攻打韩、赵、魏三国。到北魏时期,蒲津渡口又有了新变化。这里修建了一座竹连舟桥。所谓竹连舟,就是连舟在水面上,上面用竹子连接插接。此处,我们不妨借鉴网络,一探究竟(见上图)。 蒲津渡遗址景区复原的连舟竹桥 砾华 / 文图 这种临时性的竹索浮桥,安全性不高,需要经常维修,太过麻烦。到唐朝开元年间,山西蒲州一代经济发展迅猛,已跻身为全国六大都市圈,完全有能力修建一座稳定坚实的桥。于是蒲州主事者兵部尚书张说向李隆基上疏,提出了建桥请示。对于此事,李隆基十分重视。不但立即批复,还发动满朝文武出主意。最后形成了如下决议:一、竹索桥改为铁索;二,加固周边石堤,保证黄河不轻易改道;三,铸造巨型大铁牛为索桩。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原来,这些吨位巨大的铁牛,就是拉铁索的「 ”压脚石”!大铁牛身下,还连着重达40吨的厚铁板,铁板下还铸有长达三米的铁柱子,深深插在泥里。 黄河大铁牛,一项「 ”稳固四方”的工程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这几尊铁牛,用铁160多万斤,相当于当时全国产铁量的五分之四!可见,唐代统治阶层的重视程度。有一种说法,这项「 ”稳固四方”的工程,有永葆万世基业的寓意。由此,四个铁人之所以联合上演一出「 ”民族大团结”,就不难理解了。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不过,据史料记载,当时一共铸了八只大铁牛,一边四只,分别驻守黄河两岸。与之相应的,也应另有四位铁汉,他们又都是哪些民族的形象代表呢?谜底只有等出土后再揭晓了。 那么,大铁牛是怎么失踪的呢?历史上,黄河改道是常事。从唐开元十二年到元朝初年,这座桥500年间一直在使用;元代桥被烧毁,蒲津渡就荒废了。明朝时重修铁桥;到清朝,黄河开始向西改道,蒲津渡就被彻底废弃了,大铁牛也逐渐被深埋于黄土之下,消失在了视线中。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1988年,有位农民在黄河边打井,打到几米深时就在再也下不去了,只听到下面当当作响。永济市博物馆经过数月考古发掘,这四组大铁牛终于重见天日!当地文物部门把铁牛原地提升了12米,让铁人、铁牛、铁山、铁柱一并站到干燥的高台上,并修建了蒲津渡遗址博物馆,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 文图 蒲津渡遗址景区 砾华 / 文图 这四尊铁牛,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历史最早、工艺水平最高、造型最优美的铸铁铁牛文物,国内外都极为罕见。大唐盛世国力之强盛,铸造工艺之高超,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铸造铁牛放置河边,还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易经》记载:「 ”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们深信:镇守黄河边上的大铁牛,对泛滥河水有一种约束和震慑。 黄河大铁牛,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气度恢弘,雍容永在!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蒲津渡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砾华漫步 发布:20190916
主要是因为铁大牛被破坏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自身的抵抗力也强,你想啊!在河里埋了那么多年都没事,放岸上当然也就没什么事了。
黄河大牛的真名叫黄河铁牛或唐开元铁牛,或者叫镇河铁牛。位于山东省境内,唐时铸造,本来是用于固定一座大桥的,后来因为桥废了,牛又太沉(平均重量都有60吨左右,最沉的一座铁牛重72吨,相当于一台重型坦克了),兵荒马乱的就没人管了。然后随着年代变迁,黄河又特别喜欢改道加泛滥,于是慢慢的,铁牛们就沉入了水底。
第一座黄河铁牛1988年被打捞出水,这事曾经被写在了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学过这篇课文的朋友,现在孩子可能已经快高考了,或上大学了。唉,时间飞逝啊!1989年底前,四座铁牛都被打捞出水,并就近安放在了黄河边上。
被埋了上百年的铁牛虽然重见天日,但是作为非常重要的文物,其保护工作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完备,仅仅是做了一下就地提升,也就是把铁牛和铁牛的一些配件从原地提升,在地表以上弄了个台子,基本恢复铁牛原来的样子,然后就露天陈列着了。
据有关专家表示说,铁制的文物保护到现在世界文物保护界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我觉得这都是借口,不知道咋保护,最起码可以搭个棚子吧?这样至少铁牛就不用受风吹日晒了,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收门票也有理由了!
黄河大铁牛并不是完好无损,他只是因为埋藏在地下非常的深,受到的损害很小,只有一部分生了锈。再加上被打捞上岸之后,这些黄河大铁牛受到了文物保护专家们的修复,因此呈现在公众视野面前,给人一种完好无损的情况。从这些黄河大铁牛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代时期的历史以及当时的锻造条件和技术。
这些黄河大铁牛位于当今社会的山西永济市境内,每座大铁牛的模样都是栩栩如生,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并且在每个铁牛的旁边都有一个铁人,这4个铁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民族,这象征着当时的民族的团结,统一,融合和发展,当这些黄河大铁牛被发现之后,就被我国的专家称为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瑰宝。
之所以称这些黄河大铁牛是民族文化瑰宝,因为黄河大铁牛当时在修建成功之后就被放在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里面,虽然黄河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在古代由于汛期的影响,黄河经常泛滥,黄河的泛滥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许多的危害,冲毁了许许多人的房屋和农田,让许多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当时的统治者听从了江湖术士的建议,就修了4个大铁牛来放到黄河的水下,想要以此来镇住黄河的水患。不知是老天爷开恩还是什么原因,当这些铁牛放到黄河水下之后,这些水患的情况果然减少了不少,因此这些黄河大铁牛也就一直被放在了黄河水下。
一直到近代这些黄河大铁牛才被重新给打捞上来。根据历史记载,黄河大铁牛一共有8座,但是我们只打捞上来了4座黄河大铁牛,其他的4座可能是因为历史久远的原因已经失传了,这些黄河大铁牛体重非常的大,每一个铁牛都重达一吨,经过历史专家们的修复,现在的黄河大铁牛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瑰宝,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进行观光。最后我们也为古代的这些冶炼技术所惊叹,让我们见证了古代时期人民的智慧结晶。
镇河之宝----黄河大铁牛
文/邢占平
在中国建桥史上,黄河大铁牛可以说功不可没,它不仅在中国建桥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在世界建桥史上被称之为“传世之宝”。
位于山西永济西15公里处的蒲州城遗址西门外黄河东岸。四尊铁牛气势磅礴、威武雄键,而每一尊铁牛旁都有一个牵牛的人,其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从服饰上来看,他们都代表着不同的民族。由此可以推断出,当年的秦晋豫三地已经与多民族有了联系,据史料记载,这四尊庞大的铁牛都是固定桥索的,铁索又连着舟船,是连接山西、陕西、河南最大的黄河浮桥,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铁牛虽然已经远离河道,但它却见证着唐代的国力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漫步在安放黄河大铁牛的广场,抚摸着那 历史 的痕迹,让我感受了大唐盛世时的繁荣,当年,黄河铁牛共有八尊,每尊重达30多吨,分别建在黄河两岸,黄河铁牛的发现,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国早在唐代就已经在黄河上建立了如此规模宏大的铁索浮桥,仔细观看,铁牛底部附有地盘,背后横有一铁柱,造型非常生动,看上去给人一种任劳任怨的负重感。
当年,位于古蒲州城西门东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叫蒲津渡的地方,自古就是秦晋豫三省的交通要道,尤其是到了唐代,蒲津渡在军事、贸易上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京城长安所需要的食盐都需要河东盐池供应,而蒲津渡又是运盐必经之路,但那时的蒲津桥由竹缆连舟,且已破败不堪,赶上唐开元盛世,国力达到空前强盛,唐玄宗亲自下令,改造蒲津渡,并调集能工巧匠铸造八尊大铁牛,配以铁人、铁柱、铁山分置晋陕两岸,用八条铁索连接,一架铁索桥横跨黄河,极大地方便了两岸人民的交往,但随着黄河不断改道,这座桥随着时间的转移,也淹没在 历史 的长河里。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座沉睡于地下铸于唐开元年间的大铁牛才重见天日,位于地表八米深的蒲津渡浮桥东岸的四尊大铁牛看上去呈矩形排列,头西尾东,前腿呈蹬状,后腿蹲伏,矫角昂首,肌肉凸隆,怒目圆睁,膘肥体壮,威风凛凛。每尊铁牛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牛尾施有铁轴以系浮桥铁索,直径约04米,长23米,轴头有纹饰,各轴不同,分别有连珠饰、菱花、卷草、莲花等,腹下有铁山。这四尊大铁牛分别被铸在长方形铁板之上,铁板之下,又有六根直相连径04米,长约3,6米的大铁柱相连,每根大铁柱又反向斜插于地下几十米,如同地锚,坚如磐石。在铁牛的上下部位均有铸造缝迹,可观察到浇铸工艺技术,另外,铁牛周围还有七根七星柱,其排列如天上北斗,四尊铁牛旁边还有一个牵牛人,且依次按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汉族的形象铸成。
站在黄河大铁牛旁,我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一种感慨,更多的是对古人的智慧和留给世人文化遗产发自内心的敬仰,牛,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的象征,它不仅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用铁牛镇守黄河,必将在中国乃至世界建桥史上彪炳千古,无愧于“镇河之宝”。
“铁牛”是手扶拖拉机的俗称。在老家,现在很难见不到它的踪影了。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曾是偏僻的山村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当想起,心潮难平。
那时,村落里只有大舅买了一只大铁牛。每当暮色降临的时候,全村的孩子都竖起耳朵,只要一听到村后路传来“突、突、突……”的声响,就知道铁牛回来了。于是正吃着晚饭的孩子心急火燎,狼吞虎咽,“恨不得爹娘多生一张口”;而还没吃饭的则拔腿就跑,猛然冲往村后路的弯道上。这弯道有点坡度,大家远远看到“突、突、突”的铁牛迎面冲来,迅速自主分成两排,一左一右肃穆恭敬地站着,把中间让出来,载满货物的铁牛为了上坡,突然加大油门,怒吼着,吐着热气,喷着黑烟,快速地冲坡、左转,昂首挺胸地从大家面前穿梭过去,留下了滚滚黄尘。孩子紧追不舍,等赶到铁牛停靠点时,已经是灰头垢脸,气喘吁吁了。
此时,铁牛的周边人声嘈杂,围着等着卸货的乡亲们。这些货物主要是复合肥和尿素。集市到村落有十三公里左右,靠人挑腿走来购买化肥是不现实的,铁牛就是村民最大的依靠。听父亲说,就我家五口人所分到的农田、茶园、菜地、地瓜园,在用了农家有机肥料的情况下,每年还得购买约一千五百斤的化肥。这也是大部分小家庭的购买量。铁牛每趟运输量不过三千斤左右,一趟只能运回两户人家的化肥,全村五六十户人家,单就运载化肥,也得用去一个月左右。冬季少雨,黄泥路干燥,铁牛不打滑,是购买、囤积化肥的大好时机。买回化肥后,以防受潮,父亲在房屋一隅铺上木板,在木板上平行地垫着两根木棍,再把化肥一袋一袋地搬到木棍上,有序地叠放好,形成一堵厚厚的白墙,又慎重地盖上破衣裤,才拍拍手,重重地叹出一口气。父亲说,有了铁牛运回的这些化肥,心里踏实了,日子不飘了,年头也稳健了。明年的庄稼产量有了保证,日子也有了盼头。大家都能稳稳当当地盼着来年的春播夏收,秋种冬藏了。
第二年,当早稻收割后,要赶紧把谷子晒干,以便交公粮和统购的粮食。对这件事,父亲总是无比慎重,总挑一些产地好,谷粒大又饱满的谷子,暴晒三天,期间经过扬草、摇秕谷、装麻袋、缝袋口等工序,妥妥帖帖地办好这件事,尽好这份责任和义务。他把这当做报效国家的机会,从不以次充好。那时交公粮和统购的数量是按分田地的人头计算的。每年略有变化,公粮一人二三十斤,而统购一人七八十斤,合起来一人约100斤左右。村落里有三百五十人左右,就需要交三万五千斤。这些粮食需要运到十公里外的粮仓去交,也要花去铁牛十几天的时间。运载去交的时候,主人要紧跟着铁牛,铁牛爬陡坡时马力不足,他们就要从后拖斗的着力处使劲推,以增加铁牛的动力,确保铁牛顺利到达目的地,接受抽检,过称上缴,完成一年一度的交粮任务。
当然,偶尔会碰上出门时晴天,回来却下雨的情况,这时麻烦就大了。村后路有五百米左右的平坦路段。一下雨就积水,铁牛的车轮容易陷入泥坑,也容易打滑,轻易回不来。如果是没运载东西,后拖斗空空的,后轮容易打滑,就得从路边搬几块石头上去压一压,增加拖斗的负重量。这样后轮就不会随便滑动。如果载着重物,就需要村民帮忙了。就近的乡亲卷起裤管,拿着平时扛石头用的小儿手臂粗的麻绳和成人小腿粗的木棍赶去帮忙。在铁牛发动后,用粗麻绳套住发动机前面的把手上,拉住车头,使前面的车轮的摆动幅度尽量小,以防车轮滑倒路旁去;大木棍则从拖斗底下斜插进去,人弓着身子,用肩膀使劲往上顶起木棍,撬起拖斗,从而使得深陷泥坑的车轮上浮,小孩子则捡一些脚掌大小的石头附身扔到轮沟里,把轮沟填上。这样,通过前拉后推,铁牛慢慢地爬出泥沼,此时前拉的人要迅速跑开,铁牛继续前行,在人们的护送下安全回家。
运回化肥、运出公粮和统购的粮食是当时铁牛每年要做的两件大事。其它时间,则运载一些生活生产的必需品,如煤炭、稻草、茶叶、猪崽等;也不时载着一车人去赶集购买日杂用品;有人建房,则要运载石料、木料和瓦片;如果村民结婚,铁牛就洗刷一新,披红挂彩,赶着迎接新娘了。一些人口不足百人的小村落,没有购置铁牛,大舅的铁牛又派上用场了。总之,只要是晴天,铁牛难得休息。我总觉得,铁牛比黄牛还忙,还艰苦耐劳!
那么多的年月里,经常是天刚蒙蒙亮,村庄就在铁牛“突、突、突……”的叫唤声中苏醒过来,在铁牛的行进中,整个村庄似乎也微微地颤动,还在床上处于半睡半醒之间的我,产生了似真似幻的感觉:铁牛驮着村庄,缓缓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