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安什么电视剧买了介指求婚女友而女友出轨了

孙少安什么电视剧买了介指求婚女友而女友出轨了,第1张

平凡的世界。

孙少安,是当代作家路遥所作《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系孙少平之兄。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责任制实行后,号召分组种田,并在村里盖起了烧砖窑,在多次亏本、失败后,少安终于成功致富,最终为双水村盖了一座学校。

《平凡的世界》是由华视娱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剧合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制作,SMG尚世影业、华视影视、上海源存影业、陕文投集团、乐视网、榆林文旅等联合出品。该剧由毛卫宁执导,王雷、佟丽娅、袁弘、李小萌领衔等主演的当代农村剧。该剧于2015年2月26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首播。该剧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讲述了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兄弟俩依旧坚守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的故事。

“你愿意嫁给我吗?”洪建国(左)在毕业典礼上向女友洪美玲求婚,给了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昨天傍晚的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典礼上,响起了流行歌曲《今天你要嫁给我》的浪漫旋律,机械与材料处理科硕士毕业生洪建国(29岁,工程师),在200多名毕业生的见证下,向同毕业的女友洪美玲(27岁,化学师)求婚。

两人交往7年年底注册结婚

这也是首次有毕业生在南大毕业典礼上求婚。两人在大学时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实验室擦出爱的火花,后来一同到南大修读硕士课程,两人交往至今已7年。

喜不自胜的洪建国受访时说:“她曾说过,必须给她很大的惊喜,她才会答应嫁给我。毕业典礼本来就是有纪念价值的一天,而且从来没有人在毕业典礼上求婚,所以我决定这么做。”

他在毕业典礼前的两个月就电邮南大学生事务处,要求特别安排在毕业典礼上求婚。

毕业典礼结束后,他拉着身旁的美玲走到台前,通过麦克风在众人面前感谢女友7年来的支持与陪伴,承诺爱她一生一世,并亮出事先准备的钻戒与鲜花,单膝跪下向她求婚。

洪美玲大为感动,毫不犹豫地表白:“我愿意”,台下随之传来其他毕业生的掌声与欢呼声。

洪美玲之后受访时难掩内心激动之情,眼泛泪光。她说:“他比较内向,我没想到他会在那么多人面前向我求婚。他之前告诉我,他会在毕业典礼上向我求婚,我还以为他是要私下进行。”

两人都表示,一边工作一边修读硕士课程并不容易,幸好有另一半在身边,彼此勉励,一起讨论功课,他们克服了重重的困难。

洪建国说,他们打算年底注册结婚,同时申请榜鹅的预购组屋单位,待组屋竣工后才举行婚礼。

一起上omysg看看洪建国如何让女友点头,答应嫁给他。

第1-3集

《边关烽火情》 剧情简介

20世纪30年代的榆林。

广袤苍茫的黄土高原上,一无所有的孤女“羊粪蛋”杨芬机缘巧合下与只手遮天的“榆林王”高德昌相识。几番冤家路窄的冲突际遇,高德昌被这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姑娘吸引,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炽热情感,  于是展开了一幕又一幕惊世骇俗、轰轰烈烈的求婚攻势。在杨芬面前,高德昌的百炼钢也化成了绕指柔。杨芬却不曾被高德昌惊世骇俗的求爱所打动,因为她早已芳心暗许给了另一个人。

地下党员何少怀接受组织安排到榆林工作,以皮货店作为联络站,而杨芬则成了皮货店的一个小伙计。在杨芬眼中,何少怀与众不同,他儒雅睿智,宽厚坚毅,与高德昌性情迥异。这唤起了她深埋在心中女人特有的深情与温柔,而此时的何少怀也对杨芬产生了脉脉情思。但是,当何少怀不得不在革命需要和个人感情之间做出选择时,他坚守了自己的原则与信仰,将自己对杨芬的感情永远隐忍在了心中。为了完成重要任务,何少怀与上海姑娘柳星结婚,这使得杨芬心灰意冷。

七七事变后,日寇铁蹄逼近黄河,榆林保卫战开始了。当历史的洪流裹挟着抗战的烽火滚滚而来时,在民族大义面前,所有人都割舍了个人的情感纠葛,每一个人都在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守卫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而奋力战斗。

硝烟散尽,烈士永 生,生者前行。杨芬那如同山丹丹一般炽热鲜妍的生命,依然肆意张扬,顽强地怒放着,宛若燎原的星火,飒飒燃烧

长期以来,名人的私生活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甚至许多狗仔队也一直试图窥探他们的私生活。据媒体报道,6月22日,有消息称,林心如近日做客《小燕有约》,节目首次谈及丈夫霍建华是如何求婚的。结婚前后,她觉得老公没把她当女人,就问了她两三次,对方都会回复“是是”,让她哭笑不得。不过小燕子听完之后直接下了结论,“我觉得他一直爱着你”。

林心如透露,霍建华是一个缓慢的熟人。以前一起拍戏的时候,大家都聚在一起吃零食聊天,但霍建华和他的经纪人兼司机却独自去阳台坐着。“看他多孤僻!”!霍建华后来承认,她认为他们中的一群人非常吵闹。认识十几年,两人从来没有给对方打过电话。小燕子问道:“那你们在一起的机会是什么?”她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但是真的没有结论。”

林心如第一次谈起当时木讷的霍建华是如何求婚的:“前一天我们去了林忆莲的演唱会,所以晚上我们去了他家。到家后,我们突然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我们在地上找到了蜡烛,然后他叫了很多人过来求婚!”她感到惊讶的是,通常慢吞吞、令人厌烦的霍建华也有浪漫的一面。小燕子听后直接说:“我觉得霍建华等你很久了,一直不敢爱你,直到合适的时候。”

41岁的不朽女神林心如去年与霍建华甜蜜结婚,并生下了她心爱的小天使。一家三口的生活令人羡慕!但是,婚后夫妻俩还是很忙。林心如一边照顾宝宝,一边工作,笑着说:“现在生活很充实!虽然不常和老公在一起,但最近在节目上爆料。事实上,霍建华很难做到。

在外界看来,林心如和他的妻子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从一段10年的异地恋,升级为恋人,甚至结婚,堪称电视剧的浪漫情节!然而,当林心如最近出现在《小燕有约》节目中时,她别无选择,只能说她的丈夫从未想过要嫁给他!

满都海在汉文史籍中完全不见其人。而在蒙文史籍中是大书特书的对象。造成这个现象的大概是一来明朝人轻视妇女,把满都海的功绩都算成了她先后两个丈夫的,二来我估计一段时间内她仍然延用满都古勒汗的名号,所以在汉文史籍中只知道有满都古勒汗而不知道有满都海。另外,满都海和满都古勒汗发音相近,明朝史官误为一人也不一定。

她生于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是蒙古汪古部人,父亲名绰罗克特穆尔丞相。满都海初嫁蒙古大汗满都鲁,为小哈屯(夫人),与满都鲁生有二女,长名博罗克沁公主,次名伊克锡公主。博罗克沁公主嫁癿加思兰太师,伊克锡公主嫁给了火筛。癿加思兰与火筛都是当时的蒙古大部领主,癿加思兰统应绍不部,火筛统满官嗔部。满都海是满都古勒的侧室。汪古部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世代姻亲。满都海自小武艺高强,政治军事才能出众。当时蒙古本部共六万户,大汗直辖一万户。她继承的大汗直属部众还包括了当初兼并孛罗忽的部分部众。蒙古历来有继承人收取死者侧室的习俗。由于满都古勒无嗣,不论谁做了大汗都可以娶前任大汗的妻妾。

按照正常程序,应当是先推举出新的大汗。然后大汗接收前任大汗的妻子部众、财物牛羊。可是按照蒙文史书的记载,当时的情况却是倒了过来,大家急着向满都海求亲。如何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我的推测是满都海的组织才能出众,让大汗的直系部众效忠于自己,这就断了不少人先做大汗再得部众的念头。另外,当时想要问鼎大汗宝座的人不少,却都不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而异姓赛德碍于习俗,不能参加到这个角逐里来。于是就演变成谁能与满都海结婚,谁就能接收部众当上大汗的结果。

当时向满都海求婚诸人中条件最优越的是科尔沁的乌讷博罗特王。此人手握重兵,曾经发兵帮助蒙古本部平定过卫拉特的叛乱。不过他并非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而是成吉思汗的兄弟合撒儿的后代。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他并无继承大汗宝座的先决条件。但是他手中的实力却不能让人小瞧。

可是满都海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下嫁给孛罗忽留下的孤儿巴图蒙克。这个决定之所以出人意料,不但因为满都海的年龄比巴图蒙克大很多(某些蒙文史料认为大25岁。我的推算则是大15岁左右。具体见附录),从辈分上算满都海是巴图蒙克曾叔祖母(高出三代),而且还因为孛罗忽不久之前还是满都古勒的敌人。

其实下嫁巴图蒙克看似荒唐,却是无可奈何之举。当时经过也先的屠杀,黄金家族的后裔人丁单薄,巴图蒙克在当时可能是从继承顺序上来讲最高的一个。从也先的例子来看,如果让外姓成为大汗,立刻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果和乌讷博罗特王成婚,则癿加思兰、亦思马因等操纵朝政者自然不会坐视乌讷博罗特的势力急剧膨胀,而一旦卫拉特各部联合起来进攻,蒙古本部未必能够抵挡的住。而下嫁巴图蒙克这么一个孩子,既符合了非黄金家族不得继承汗位的不成文规定,又不至于过早开罪任何一方势力,而巴图蒙克年纪幼小这件事还能让权臣们放松警惕。所以何乐而不为?

于是满都海婉言谢绝乌讷博罗特王说:“主人(指成吉思汗)的遗产,哈撒儿的子孙能继承吗?哈撒儿的遗产,主人的子孙能继承吗?有推不开的门扉,有跨不过的门槛。主人的后裔尚在,恕我难以从命。”

又斥责主张和乌讷博罗特王结亲的萨岱说:“你以为汗的儿子年岁小 你以为全体人民无主脑 你以为哈撒儿后裔势力大 你以为我孤独寡居无依靠 你的心眼坏透了,你是一派胡说八道!”

最后满都海当着乌讷博罗特王向天后(esi hatun, 一说为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或忽必烈生母唆鲁禾帖尼的灵位)起誓说

“在不分黑白的地方我嫁来作媳,

荣幸地列为可汗的后裔,

哈撒尔的嗣孙欲将我迎娶,

我来到母后您的斡耳朵(宫帐)这里;

还在不辨花马之时我嫁来作媳,

哈撒尔的嗣孙却将您的嫡孙小觑,

他恃强凭凌,

我不顾一切地来到您的斡耳朵这里。

倘若我屈从乌讷博罗特的强力,

将您的宽阔的门楣看轻,

高大的门槛看低,

情愿让您伸出套杆将我贬作奴婢;

倘若乌讷博罗特欺侮您的子孙,

强行聘娶,

恳请您广施缘法将他擒去。

倘若母后您相信我的话语,

相信我真诚地守护您的后裔巴图蒙克,

做他的贤妻,

那么请保佑我,

在内襟中赐给我七个男孩,

在外襟中赐给我一个女孩。

如蒙您慷慨赐予,

就起名叫七个博罗特(钢铁之意),

愿他们坚如钢铁,

将您的香火延续。”

(译文根据薄音湖著《一代天骄和他的继承者》。)

这个誓愿起的莫名其妙。而乌讷博罗特王居然就吃下了这个空心汤团回封地去也。

满都海与达延汗后来果然生下七子一女。七子俱以钢铁(博罗特) 命名。

照《蒙古源流》的说法,满都海的子女顺序如下:

图鲁博罗特 和 乌鲁斯博罗特 (孪生兄弟)

图鲁勒图公主 和 巴尔斯博罗特 (孪生兄妹)

阿尔苏博罗特(单子)

阿勒楚博罗特和瓦齐尔博罗特(孪生兄弟)

阿尔博罗特(单子)

照《黄金史纲》的说法,其顺序则为

图鲁博罗特 和 乌鲁斯博罗特 (孪生兄弟)

阿尔苏博罗特 和 巴尔斯博罗特(孪生兄弟)

阿勒楚博罗特和瓦齐尔博罗特(孪生兄弟)

阿尔博罗特(单子)

图鲁勒图公主 (单女)

照《蒙古博尔济吉特族谱》的说法,其顺序则为

图鲁博罗特 和 乌鲁斯博罗特 (孪生兄弟)

阿尔苏博罗特 和 巴尔斯博罗特(孪生兄弟)

阿勒楚博罗特和瓦齐尔博罗特(孪生兄弟)

阿尔博罗特 和 图鲁勒图公主(孪生兄妹)

满都海正式扶立巴图蒙克为大汗,号达延汗。达延汗过去一般认为就是“大元汗”的意思。不过后来有人考证说“达延”是《蒙古秘史》中的“塔阳”的不同汉语注音,意为“全体”。“达延汗”既为“全体之汗”的意思。

不论达延汗的意思到底如何。满都海和后来在她教育熏陶下长大的达延汗的确以统一蒙古恢复大元江山为目标的。

满都海的第一个目标是征服蒙古本部的夙敌卫拉特诸部。由于可汗年纪幼小,满都海就把他装在一个箭囊里挎在身上保护。满都海首次征讨卫拉特的战绩在《蒙古博尔济吉特族谱》中记载如下:“满都海赛音哈吞亲统骑兵,使克式克滕部之阿来通开道,至特思布尔都之地,与威勒特战,大胜之,服其四万威勒特。下令威勒特国士将:嗣后,房舍不得称殿宇,冠缨长不得过四指,居常许跪不许坐,食肉许啮不许割,改“乌苏克”(酸奶)之名为“扎格”。其部众以食肉用刀跪请,许之,余悉如今。威勒特至今犹奉行焉。”

文中的威勒特既卫拉特。这场战事在《黄金史纲》和《蒙古源流》都有记载。

这场战斗相当惨烈。满都海亲自挥刀上阵。冲杀中头盔都被砍掉。(按:《黄金史纲》中说卫拉特人看见满都海披头散发,于是扔给她一个头盔。满都海不以为意,戴上又冲杀进去了。这个说法似乎不确。无论如何,敌人没有扔给她头盔的道理。应当是头盔被砍掉,陷入重围,被部下救出。蒙文史书有时候使用这样的曲笔来描写战斗的激烈程度。但夸张过度就失真了。)

按蒙古史籍的记载,满都海接下来征讨的敌人是害死达延汗父亲的癿加思兰太师。在出征卫拉特胜利归来不久,满都海再接再厉,偕达延汗率领察哈尔和土默特两部军队又出征癿加思兰。这次,满都海先派遣一位名叫掌吉·;帖木儿·;阿克拉忽的大臣前往癿加思兰驻帐地进行侦察,自己率兵随其后。癿加思兰为人机警,阿克拉忽的突然到来,使他预感到将要大难临头,便急忙召集军队,以防不测。这时,满都海率领大队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而来。癿加思兰太师只身逃遁。满都海夫人派军追击。在乞勒扯儿洼地,癿加思兰太师被满都海派出的两位将军击毙。满都海夫人和达延汗消灭了仇敌,接收了癿加思兰的部众,胜利收兵。

《明实录》成化十五年五月庚午条谓癿加思兰太师被亦思马因和脱罗干所杀恐怕只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因为亦思马因名头太响而想当然了。

满都海最后的敌人就是亦思马因太师。决定性的一仗是消灭亦思马因。《明实录》记载这一仗发生在成化十九年(1483)。亦思马因被达延汗和兀良哈三卫的联军包围,他不敢恋战,慌乱中带着妻子且战且退,向西落荒而逃。他的部下都成了俘虏,几个孩子被三卫掠去。他马不停蹄地一直向西奔逃,最后撤退到哈密北部他的老巢乜克力才算捡回一条老命。

三年之后,穷途末路的亦思马因被达延汗部下大将脱火赤(又译托郭齐)少师射杀。消灭亦思马因之后,蒙古左翼(蒙古本部)已经牢牢掌握在达延汗之手。而右翼(卫拉特诸部)也已经臣服。蒙古基本统一在达延汗的统治下。

然而满都海却未能看到最后的胜利。蒙文史册中对这位文武双全的绝代巾帼英雄不惜笔墨的描写在1480年左右嘎然而止。出现了什么情况呢?我的推测是满都海出师未捷身先死,1480年左右死于明军的一次夜袭中。

满都海虽然身死,但她开创的蒙古统一大业却被达延汗继承并巩固了下来。达延汗在彻底消灭了右翼的反叛势力后,对蒙古诸部重新进行了分封。将蒙古各地主要封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这虽然仍然没有杜绝内讧。但却比以前的战乱年代不知道好多少。北元得益于此,才能继续与明朝对峙一百多年。

附录 :满都海之死考异

对于满都海之死,其实只有一些根据史书中已有的线索得出的推论。要证实这个推论,必须有详细的年表才行。

研究蒙古历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详细的纪年。成吉思汗以前的历史固然模模糊糊,脱欢帖木耳退出北京后的历史也是一团糟。

北元的历史主要记载在《黄金史纲》和《蒙古源流》两部原始史料里。问题是这两部史书都是六分真实,三分神话,一分喇嘛教。而且互相冲突。《蒙古源流》多用干支纪年。但是用其中的干支年发生的事件来对照汉文史籍的年代却往往对不上号。当然,书中的干支纪年或许是译者加上去的也不一定。

就以达延汗即位的年代来说就众说纷纭。《蒙古源流》里说他活了80岁,死于癸卯年。从1400年到1600年间共有三个癸卯年1423,1483, 1543。根据明史的记载,小王子(由于北元连续几届都是幼主即位,太师掌权,明朝遂将北元君主一律称为小王子)达延汗在弘治元年夏(1488年)奉书求贡。很显然这个癸卯年是1543年。1543减去80是1463年。一些史书上强调说满都海比达延大25岁。而满都海生于公元1448年(正统十三年)。如果巴图蒙克7岁即位,则满都海是32岁。应当是1480年。但是如果按照《蒙古源流》的说法,1480年时巴图蒙克已经17岁了。《明史。鞑靼传》中,直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还有“小王子亦乘隙为寇,犯宣府赤城。”这个“小王子”是巴图蒙克达延汗还是他的孙子博迪台吉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更加流行的说法则是达延汗生于1474年死于1517年只活了44岁(《阿勒坦汗传》)。即位时只有6岁而已。按照这个说法,到巴图蒙克进入青春期,有生育能力的时候(假设为12岁),满都海应该是37岁。满都海为巴图蒙克生了8个孩子。有些书上认为是4对双胞胎。有些书上认为没有那么多双胞胎。这些孩子中的最早一对应该在1486年后出生。

但是这并不是没有问题的。《黄金史纲》和《蒙古源流》都记载了满都海怀着阿勒楚博罗特和瓦齐尔博罗特这对双生子(这二人的排行在各种史籍里都不一样,《蒙古源流》的说法是老六和老七。)时出征遭到卫拉特袭击险些丧命的记载。按上面这个时间表,则这件战事应当发生1486之后。

但是满都海自扶立达延汗之日起就出征统一蒙古。由于可汗年纪幼小,可敦(满都海)就把他装在一个箭囊里挎在身上保护。这场战事大约持续到1486年。决定性的一仗是消灭亦思马因。《明实录》记载这一仗发生在成化十九年(1483)。三年之后,亦思马因阵亡。蒙古基本统一在达延汗的统治下。

但是对照满都海怀孕遇险的记载,可以发现满都海根本不可能在这6年里怀孕。所以满都海到底比达延汗大几岁是很成问题的。我比较倾向于的一种说法是满都古勒汗逝世于1467年(他的卒年本来不详),那时满都海19岁,巴图蒙克 4 岁。满都海大巴图蒙克 15 岁。自 1467 年至 1480 年满都海一直带着巴图蒙克东征西讨。(4岁的孩子才能装在箭囊里,7岁就太大了)。《黄金史纲》中说满都海在一个牛年出征卫拉特。1469年正是一个牛年。估计这期间她仍然延用满都古勒汗的名号,所以在汉文史籍中只知道有满都古勒汗而不知道有满都海。另外,满都海和满都古勒汗发音相近,明朝史官误为一人也不一定。到1480年巴图蒙克17岁时,满都海正式把大权交还给他。所以蒙古史籍中认为他是在 1480 年才即位。由于大多数蒙古史籍对于纪年不注意,所以造成后人误认为 1480 年时巴图蒙克还是个小孩子。

对于满都海的记载大多止于成化十九年(1483)消灭亦思马因。有意思的是,满都海在此之前一向亲征,之后却在战场上再也看不见她的英姿。此后三年对亦思马因的战斗都是由脱火赤少师指挥。以满都海的见识又怎会信任并不如己的脱火赤少师?这未免奇怪。

所以,我的推测是满都海在成化十九年之前死去了。由于大敌当前,被她征服的卫拉特诸部并不稳定,所以达延汗决定秘不发丧。这就造成了蒙古史籍里对满都海之死没有详细的记载。

那么满都海是怎样死的呢?1483年时,满都海不过35岁。以其为冲锋陷阵的武将来说,病死的话未免太早。所以可能性一为战死,二为难产而死。满都海连生数胎都是双胞胎。生双胞胎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即使在现在,产科医生对于怀了多胎的孕妇都要额外看护。而35岁又是在高危产妇的门槛上(如果按照《蒙古源流》的说法生于1438年,则为45岁,更是高危产妇。不过《蒙古源流》又说1480年满都海才虚岁33岁,反正前后矛盾的很。),所以难产而死并非不可能。

问题是,满都海未必在1483年有孕在身。这样就有可能是战死。如果是战死,最显而易见的可能性是在与亦思马因的决战中阵亡。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达延汗可以密不发丧,砍下她的首级的亦思马因可不会这么客气。定然会对她的死讯大加利用。这样,蒙古史籍中就应该是另一种记载了。

汉文史籍的记载,在击败亦思马因的同一年七月,达延汗攻大同,败明军。八月,达延汗又攻击攻宣府,被击退。击败亦思马因事在五月,为何不到两个月达延汗就要攻击明朝?此时亦思马因虽然战败,但是实力仍在,达延汗和满都海再笨也应当懂得不能两面树敌的道理。

《黄金史纲》中有一条不太为人注意的细节。攻击亦思马因前,达延汗和满都海把王廷迁到察罕格勒迪(疑为察哈尔)。不知如何消息走漏,他们被明军夜袭。慌乱之中,可汗和可敦连夜逃走。(《汉译蒙古黄金史纲》87-88页)

在《明实录》成化十六年三月丙戌(1480年)条记载:王越以提督军务衔率二万人赴榆林防御。途经大同,闻敌帐驻威宁海(今集宁南黄旗海),即率军夜出孤店关先过猫儿庄直趋威宁海。时风雪大作,天地昏暗,王越纵兵掩杀,生擒幼男妇女171人,斩437级,获马驼牛羊六干余。

所以这次夜袭在双方的史籍中都有记载。《黄金史纲》对满都海几乎是不惜笔墨的描述就在此次夜袭后消失了。

满都海是不是没有逃脱,或是为了掩护达延汗而战死在这一次夜袭中了呢?我认为是很有可能性的。杀死她的明军未必知道她的身份。即使得到了她的尸体,也未必知道她是谁。就算知道,在没有得到达延汗的情况下,明朝史官也未必认为杀死了他的皇后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而1480年,满都海正是虚岁 33 岁。而那时亦思马因势力正如日中天,达延汗应当更有理由密不发丧了。

到击败亦思马因后,达延汗为了报杀妻之仇,愤而攻击大同和宣府。但是他毕竟是个有政治头脑的人。攻城受挫后明白自己无法两线作战,只好暂时退兵。甚至两年后为了稳定后方还向明朝要求通商。不过等到彻底消灭亦思马因,完全平定了卫拉特之后,他对明朝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从1493年到1516年间,连续十多次大规模入塞。也惹出了明朝那位“总督军务镇国公”对他的亲征。

『推荐指数:』

主要剧情:一无所有的孤女“羊粪蛋”杨芬,雄霸一方的“榆林王”高德昌。 一个是泼辣倔强的陕北女汉子,一个是剑胆琴心的柔情铁汉。 他们因一次机缘的碰撞而逢于苍茫广袤的黄土高原上。 自此,他被她怒放的生命深深吸引了全部的目光,一心追逐于她。 他为有朝一日打动她芳心,甚至制造了一幕幕轰轰烈烈、惊世骇俗的求婚攻势。 奈何她早就已芳心暗许他人。无论他如何努力,结果终是徒劳。 然而,在革命需要与个人情感之间,她的心上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而与别的姑娘成了婚。 她因此而心灰意冷、伤心欲绝。 在日寇铁蹄逼近黄河之时,一场榆林保卫战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无论爱与不爱,无论恨与不恨。所有人都搁下个人情感纠葛毅然选择了民族大义,为守卫自己的故土而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终,硝烟散尽,烈士永生,生者前行。而杨芬炙热鲜艳的生命依然肆意张扬,奔腾怒放着……

危害二、会导致患者蛋白质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遗失。因为患有疒鲜脱落大量的银屑,所以会导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由于疒鲜大量脱屑,构成皮肤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等物质随之遗失。若皮损迁延多年不愈且泛发全身,会导致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表现为乏力、倦怠、面色苍白,易于感冒等疒鲜症状。可使 磖yào物如(萲 (改为廯) 萶   膏=============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1] 墙身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65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58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城墙构造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125%。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7、8米,底部厚约6、7米,墙顶宽约4、5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1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1] 墙的结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1.版筑夯土墙;2.土坯垒砌墙;3.青砖砌墙;4.石砌墙;5.砖石混合砌筑;6.条石;7.泥土连接砖。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地势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烽燧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式。古代边防报警有两种信号,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是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看见,烟雾相对瞩目;而夜间烟雾不显,火光在很远处就能看见,这是很科学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还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可迅速传达千里之外。按明朝制度,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烽燧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烽燧可以分为四组:设在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发出警讯的最前线,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向沿线传递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与长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烽燧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长城之上。烽燧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烽燧的布局也十分重要,关键为要将其布置在高山险处或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临近的三个烽燧都在彼此的视野范围内,以便于随时查看和传递消息。烽燧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1] 城堡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9里,千户所城周长4—5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视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

堡城或称边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

关城

天下雄关——嘉峪关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

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1] 

长度

编辑

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的是明长城的长度。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

八达岭长城

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

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此次长城的调查和认定,不仅认定了2009年测定的明长城长度,还开展了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的资源调查。[30] 

主要关隘

编辑

山海关1580年

长城关口有: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

嘉峪关

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等。

代表地段

编辑

山海关

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位于河北省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全长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1]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密云县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交界的燕山山脉中。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全线105千米。沿线有建筑各异的敌楼67座,烽火台2座,大小关隘5处,这里长城上敌楼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墙体以巨石为基,高5-8米,并设有拦马墙、垛墙和障墙,形式多样,各具特色。[32]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北京的重要屏障。[33] 

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先后修复城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1986年,八达岭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联合国接受万里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8月,八达岭长城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文化遗产证书。1991年12月,八达岭成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34] 

大境门长城

大境门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市区,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门命名的关口,长城四大关口之一。

大境门长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间,坐落在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间,据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大境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西侧有明万历年间开凿的西境门(小境门)。景区有西太平山长城公园,来远堡,小境门,关帝庙,二郎庙,山神庙等众多明清历史遗迹。

角山长城

角山长城距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北约3千米,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万里长城第一山”。

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10米,宽度平均4-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外侧十分险峻,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35] 

青山关水门

青山关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北部,因关口两侧的大青山而得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把守的道路外达塞北草原,内地直抵蓟州镇府三屯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关城两侧高山对拱,万里长城从南腾空而来,由此蜿蜒西去,更显得青山关地形险要,气势雄伟。据史料记载,青山关建关后又多次重修,尤其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部与蒙古朵颜部在此发生两次战役后,戚继光在原有基础上亲自督修了青山关长城,形成了现有格局。

青山关水门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门,是至今长城沿线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提拉式水门。经过修缮后的水门,安放提拉式大门的槽只剩下一半。[36]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区境内,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其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著名的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02年被评为4A级风景区。

慕田峪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此段长城西接北京昌平县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为明代所修筑,被称为“危岭雄关”。[37] 

司马台长城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千米。

司马台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千米,共有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38]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39]     

箭扣长城

箭扣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县(原属河北省承德市)西北八道河乡境内,距怀柔县城约30千米,山势非常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

箭扣长城是北京一段最险峻、雄奇的长城,自然风化严重,没有任何人工修饰,自牛犄角边、南大楼、鬼门关、箭扣梁、东西缩脖楼、东西油篓顶、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九眼楼、北京结到望京楼绵延20多千米。[40] 

镇北台

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距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榆林市三千米,是万里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也是万里长城上最雄伟的军事要塞和观察所,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天下第一台”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42] 

镇北台据险临下,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

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长城位于嘉峪关市西南隅,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长城西端起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关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的完整防御体系,黄土夯筑而成,外包城砖,坚固雄伟。

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500余平方米,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面阔三间,周围有廊,三层歇山顶高17米,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塞外风光尽收眼底。[43] 

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位于辽宁丹东市城东十五千米的鸭绿江畔虎山景区,虎山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44]     

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距山海关15千米,全长1704米。其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自此长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当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宽达百米的九江河上,筑起规模巨大的过河城桥,以此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间。“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是人们对九门口长城的形象描述。[45]     

大同长城

大同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重要。大同长城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全长335千米。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城776个;火路墩833个。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     

居庸关

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居庸关是万里长城上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关隘之一。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48千米处的关沟峡谷之中。这里两山夹寺,山形陡峭,一水中流。关城内庙宇、署馆、亭坊、仓房层叠错落。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以险著称。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乾隆也在此御笔亲提“居庸叠翠”四字,成为著名的“燕山八景”之首。[47]     

雁门关长城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千米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建雁门关“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文物保护

编辑

1952年,中国政府组织开展了居庸关、八达岭和山海关长城维修工程,这是新中国第一批长城保护维修工程。[48]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八达岭,万里长城-山海关,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 

1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9] 

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长城保护条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50] 

2008年,山东启动“齐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经过近4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完成了早期长城的田野调查工作,首次实现了对齐长城的全面踏察,最终确认齐长城总长度为64132240 米。依据齐长城资源调查获得的详细资料,编制完成《齐长城总体保护规划》。[16] 

2011年,国家文物局基本完成明长城“四有”工作,完善长城资源信息系统。[51] 

长城

2012年,国家文物局完成长城量测和数据公布。[52] 

2013年,国家文物局印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开展1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试点;指导各地做好长城保护维修和“四有”基础工作。[53] 

2015年04月27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牡丹江边墙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请示》(黑文管字〔2014〕17号),同意牡丹江边墙保护规划编制立项。[54] 

2015年04月30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榆林卫城北门广榆门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陕文物字〔2014〕81号),同意陕西省榆林卫城北门广榆门修缮工程立项(长城认定编码:610802353102170029)。[55] 

2015年04月30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黄岛史家夼东山至山周村西山段抢救性保护方案〉的请示》(鲁文发〔2014〕459号),原则同意所报齐长城黄岛史家夼东山至山周村西山段保护方案。[56] 

2015年04月30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明长城清水河石胡梁段长城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立项的请示》(内文物发〔2014〕282号),同意明长城清水河石胡梁段保护维修工程立项。[57] 

2015年05月0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上报赫甸城城址东城墙、北城墙修缮工程方案的请示》(辽文物〔2015〕49号),原则同意所报赫甸城遗址(长城认定编码:210624353102170007)东城墙、北城墙修缮工程方案。[58] 

2015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上报大茂堡长城抢险加固工程——东墙、南墙方案的请示》(辽文物〔2015〕54号),原则同意所报大茂堡长城(长城认定编码:210781353102170002)东墙、南墙抢险加固工程方案。[59] 

2015年06月12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嘉峪关市饮用水水源地迁建工程供水管道穿越长城文物保护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183号),原则同意所报嘉峪关市饮用水水源地迁建工程供水管道2、4、5、6号线采用顶管方式从地下通过长城的B方案。[60] 

长城

2015年6月0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明长城临泽段修缮(一期)工程立项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70号)收悉,同意明长城临泽段修缮(一期)工程立项。[61] 

2015年6月09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明长城北京门头沟段沿字7号-11号敌台抢险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京文物〔2015〕42号),同意明长城北京门头沟段沿字7号-11号敌台抢险修缮工程立项。[62] 

2015年09月24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集疏运系统靖边至神木集运铁路建设工程穿越长城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5〕172号)。[63] 

2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项目跨越燕北长城遗址的请示》(内文物发〔2015〕205号)。[64] 

2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北京市延庆县下阪泉楼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京文物〔2015〕381号)。[65] 

2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遗址(安丘大车山段)保护修缮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鲁文发〔2015〕86号)。[66] 

2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水泉溜西山段抢险加固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鲁文发〔2015〕13号),同意齐长城水泉溜西山段加固保护工程立项。[67] 

2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淄川区青龙山至城子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鲁文发〔2015〕14号),同意齐长城淄川区青龙山至城子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68] 

2015年0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民勤(县城)至红沙岗一级公路建设工程通过长城文物保护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218号)。[69] 

长城

2015年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兰渝电铁杨家川牵引站110千伏供电工程通过临洮县战国秦长城消失段文物保护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219号)。[70] 

2015年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审批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跨越北齐长城代县长城村1段文物保护方案的请示》(晋文物〔2015〕234号)。[71] 

2015年10月26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博山区两平至西沟峪北山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报告〉的请示》(鲁文发〔2015〕81号),同意齐长城博山区两平至西沟峪北山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立项。[72] 

2015年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申请明长城繁峙县茨沟营段应关城东门保护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晋文物[2015]47号),同意明长城繁峙县茨沟营段应关城东门保护修缮工程立项。[73] 

2015年11月24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怀柔区箭扣146号敌楼至150号敌楼及长城(天梯至鹰飞倒仰)修缮工程方案的请示》(京文物[2015]504号),原则同意所报怀柔区箭扣146号敌楼至150号敌楼及长城(天梯至鹰飞倒仰)修缮工程方案。[74] 

2016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新建崇礼铁路穿越长城遗址设计方案的请示》(冀文物字〔2016〕68号),原则同意所报新建崇礼铁路以隧道方式通过大尖山长城1段、正盘台村长城第4段、小口梁东北侧长城、营岔二号烽火台、转山一号烽火台的方案。[75] 

2016年5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环县战国秦长城黑风口段保护维修加固工程设计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15〕319号)。[76] 

2016年5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呈报〈齐长城——淄川青龙山及护宝泉村南山段抢修保护方案〉的请示》(鲁文发〔2016〕20号)。[77]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714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