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公主和亲走了2年多,路途太长,公主居然和马可波罗谈起恋爱?

元朝公主和亲走了2年多,路途太长,公主居然和马可波罗谈起恋爱?,第1张

在公元1293年8月,阔阔真公主嫁给了伊儿汗国可汗阿鲁浑的长子合赞,合赞在1295年转变成了伊儿汗国可汗。而最初,阔阔真公主,嫁的应当是合赞的爸爸阿鲁浑。

可是那条和亲之路,真的是太艰难了,长的让阔阔真公主到达伊儿汗国的那时候,阿鲁浑早已逝世,只可以再嫁给合赞了。一开始,伊儿汗国的可汗阿鲁浑,派特使前去大都,向元世祖提亲。1290年,元世祖忽必烈宣布赐婚卜鲁罕族女子阔阔真于伊儿汗国可汗阿鲁浑。

赐婚的诏令下来以后,阔阔真由伊儿汗国特使兀鲁、阿卜失哈、火者等人护送,于1291年春天由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出发,先到达爪哇,从爪哇继续航行,渡过印度洋,到达伊儿汗国港口忽里模子(今天的阿巴斯港),以水路经印度洋,总共航行了两年时间零两个月。

殊不知,当阔阔真公主在1292年到达伊儿汗国时,才发觉和亲的目标阿鲁浑,早已在1291年去世。大伙儿一阵子都迷惘不已,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离乡背井来和亲,单是路程就耗费了两年时间,再送回去貌似也不太实际。这一那时候,是阿鲁浑的弟弟乞合都继承了汗位,因此特使们将阔阔真送给阿鲁浑的弟弟乞合都,乞合也没有收下,反倒让他们将阔阔真送给阿鲁浑的儿子合赞。

因此在1293年,特使们再一次将阔阔真送给了合赞,两个人结婚。阔阔真也因此从合赞的后妈,转变成了合赞的老婆。合赞是阿鲁浑的长子,精通多个国家语言,于1295年发动战争夺得伊儿汗国汗位,并在同一年改伊斯兰教为国教。

在中国古代,经常会用和亲的方式来巩固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避免发生战争。尤其是那些势力比较弱小的国家,会选择将自己国家的公主贡献给那些比较强大的国家,想要让对方来保护自己。最著名的和王昭君和亲,王昭君到对方的国家以后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让两个国家互帮互助。但是并不代表着每一次和亲都是非常成功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高丽和元朝之间的失败和亲。

产生和亲的想法

在当时高丽不仅人口少,而且经济发展也十分落后,经常会被周边的国家所欺负。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可以快速的强大起来,国王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这时候元朝居然提出要将自己国家的公主嫁给高丽的太子。元朝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国了,基本上所有的小国家都希望能够得到元朝的庇佑。

和亲成功

两个国家在商量婚事的时候,公主还只有13岁,于是他们便约定好三年以后等到公主成年,便将她嫁到高丽。等公主16岁的时候,刚好高丽的太子也就为了国王。原本高丽以元朝的公主嫁过来之后,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实力渐渐壮大起来,可是没有想到这个决定是非常错误的。由于元朝公主从小娇生惯养,因此非常不懂得礼仪,也没有大家闺秀的那种温柔大方。

高丽国王后悔

元朝公主不仅不懂得如何协调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相反,她还一直在欺负高丽的皇帝。一言不合就会对对方动手,甚至还会干预国家的朝政,这让高丽国王感觉到苦不堪言。但迫于对方国家的势力太强大,国王也不好去说一些什么,而且高丽的国王去世非常早,很快元朝公主便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

不仅仅是强大的元朝,历朝历代公主和亲的次数都不少。汉朝更是最爱和亲的佼佼者。和亲其实就是用另一种政治方式。所求不过就是停战,贸易之类。其实两个国家付出的代价都不算多,唯一付出代价的不过就是和亲的公主以及公主带出去的那帮有家再也不能回的人罢了。

元朝存在的这些年间,一共有38女和亲,其中皇女10位、同姓宗室女22位、身份不明6位,下嫁汪古部(突厥)16位、9位、高丽9位、吐蕃4位。

这个数据其实是相当的庞大了,首先,突厥、畏兀儿、高丽以及吐蕃都是元朝周边对于元朝来说比较有威胁的国家,和亲可以换来短暂的平衡,元朝当然是愿意这么做的。

不过题主所说的派公主去监视对方,这个是不可能的,一是因为一般和亲公主远嫁的都是蛮夷之地,漫天黄沙,环境比较恶劣,不要说监视了,自己能够活下来都算是奇迹。毕竟山高路远,水土不服。

公主的和亲只能是政治的牺牲品,运气好了,遇到疼爱她的丈夫,运气不好,生死无人管,毕竟能够嫁出去的公主不会是什么被宠爱的公主。

和亲的公主大多数过得都不算幸福,和平的代价如果只是以牺牲一个女人的幸福或者生命的话,那么对于当时的帝王来说,真的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所耗费的不过就是一个公主,一些奴隶,加上一些嫁妆罢了。所以和亲真的是不好的。

历史上曾经就有十岁的公主去蛮夷之地和亲,最后几个月便死亡,记载的结果说是被宠幸而死,可是口说无凭,历史不过是个人人打扮的小姑娘罢了,没有人知道真相究竟如何。

元朝虽然是马背上的国家,但是和亲确实是高效而简单的谈条件手段了。不仅仅是元朝,就连清朝,同样的马背上的民族,和亲的次数多达七十多次,这也直接告诉了我们,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换取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牺牲女人,这件事在封建时代真的太正常了。

古代经常有国家之间的和亲,和亲不仅能够带来民族的和平,还可以传播文明。但是历史上高丽和元朝的和亲比较奇怪,高丽国王数次请求迎娶元朝公主,但是曾经不久就后悔了。

因为嫁到元朝的公主可不是一般人,她从小就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长大,性格非常刚烈,并且非常任性。嫁到高丽之后经常对自己的丈夫实行家暴,当时的高丽国王又害怕元朝的势力,敢怒不敢言。

有一次国王与公主去天孝寺,因为陪同的大臣有点少,就拿着一个棍子朝国王的头上打去。把国王的帽子都打落了,那些大臣看着也很无奈。可见这个公主真的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这个高立国的国王当的真不容易。

高丽与元朝相比还是比较弱小的,所以高丽好几次都向元朝求亲。公主嫁到高丽也称之为下嫁,元朝可以拒绝。因为和亲不像当时的匈奴和大汉朝,当时的匈奴来提亲,汉武帝可是不敢拒绝的。

高丽国王之所以数次向元朝请求公主和亲,原因就是高立国国王他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就是希望与元朝打好关系。蒙古和高丽的作战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生了,在蒙古强大的军队攻击下,高立国虽然也顽强的反击,但是损失也很大,打不过蒙古军队。

后来忽必烈建立了大元朝,才与高丽和平相处,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向元朝进贡。也就是说,虽然高丽还是一个国家,但是实际上已经像元朝称臣了。

元朝的安平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之所以能把高丽王给治得服服帖帖的,都是因为她的背景强大。她是忽必烈最宠爱的一位公主,自小娇生惯养,脾气很大。而且她和高丽王王昛的这场婚姻也全是王昛苦苦求来的,这一场和亲的背景是元朝和高丽一直在打仗,元朝又一直拿不下高丽国,而高丽面对元朝的疯狂进攻已经有点支撑不住了。为了不让这场仗在打下去,所以高丽国王明明有王后却还求娶元朝的公主的。

当时的元朝还处于非常强盛的阶段,高丽国自知不能对抗元朝,所以才想出了和亲这一个办法。而且高丽国王想要向忽必烈求娶一个公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为了能让这件事情成功,还给元朝送了好几个质子,忽必烈这才同意赐婚的。高丽国对于安平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的到来非常重视,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安平公主和王昛结婚,战争就不会来临了。

当时的王昛已经有了王妃了,但是安平公主身份高贵,背景强横,而且这场婚姻是高丽国求来的,怎么可能让她做侧妃。安平公主一到达高丽,就让人把前任王妃给废了,降位成了贞和宫主,自己成了正妃。王昛有求于她,自然对她百依百顺,予取予求。而安平公主可能也知道自己有强大的元朝做靠山,所以做起事来百无禁忌。

安平公主到了高丽,一点都没有因为来到了陌生的地方而附小做低,反而非常跋扈。她动不动就骂高丽的大臣,对自己的丈夫高丽王也一点都不客气,动不动就打骂他。

安平公主生了儿子后,王昛举办宴席为她庆祝,他的前任王妃贞和宫主也来祝贺她。结果就因为贞和宫主向公主跪拜时,王昛回头看了安平公主一眼,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公主大方一点。她就大发脾气,哭着喊着要回娘家,王昛向她求饶,她还不肯相让反而还让人打了高丽国王。面对这样一个公主老婆,高丽国王还能怎么办,只能忍了。

元世祖忽必烈不想要立高丽人为妃这个行为可能只是为了保护元朝皇室的高贵血统,担心皇室会出现高丽血脉,以后会威胁皇权。元朝之前,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其实都有迎娶高丽女子为妻的传统,这也是巩固国家关系的一种手段,便于两国建立和平稳定的发展关系。但是元朝却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只有本朝公主下嫁给高丽,却没有纳高丽人为妃的传统。这样看来好像是元朝逼迫高丽王做此选择,但是实际上却是高丽人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的要求,忽必烈后来采纳了高丽人的建议而已。

高丽也就是现在的韩国,当时一直处于蒙古国的侵犯之中,痛苦不堪,所以就想到同拥有强大兵力的元朝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于是就出现了高丽王向元朝公主请婚的情况。高丽其实在这项政策没有下达之前就多次向元世祖请过婚,以谋求政治保障,但是当时的元世祖一直没有应允。高丽当时也出于内忧外患之间,国内新王室刚刚建立,外面又有强敌来犯,这样的情况下来元朝请婚,忽必烈自然不难看出高丽是来寻求元朝支持的。

在1270年,元宗来到元大都为高丽的世子请婚,忽必烈没有答应。1271年,元宗再次前来请婚,忽必烈这次终于应允将齐国的长公主下嫁给元宗的世子,但是当时的长公主还小,只有13岁,并未到达适婚年纪。

三年之后,长公主才前往高丽同世子成婚。虽然说是元朝公主下嫁,但是一般来说元朝公主嫁到高丽是有很大权力的,甚至就算是高丽王也不能怎么样,而且不论当初高丽王有无王妃,公主嫁到高丽都会立刻被封为王妃。在公主和世子结婚后不久,元宗去世,世子继位,史称忠烈王。

符离公主没有嫁给任何人。

在历史上符离公主伯雅伦海别是没有原型的,虽然历史上的确有伯雅伦这个人,不过伯雅伦是元朝初期的公主,元宪宗蒙哥的女儿,而符离公主伯雅伦海别则是明朝初期的,这两者之间相差了一百多年。

因此伯雅伦并不是符离公主伯雅伦海别的原型,符离公主伯雅伦海别也是没有历史原型的,就是剧中的一个虚构人物。实际上朱棣也没有娶过元朝的妃子。

符离公主伯雅伦海别的结局是凄惨的,虽然电视剧目前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却可以推测到这个结局了。首先朱棣和符离公主伯雅伦海别两者的身份就注定两人不可能在一起,一个是明朝的皇子,一个是元朝残余势力的公主,两人都是敌对阵营,怎么也不可能在一起的。

不光皇帝大臣会反对,天下百姓也会反对的,另外一个就是朱棣已经有了徐妙云徐氏了,这部剧虽然相比于历史改编了很多但是整体上还是要按照历史走向,历史上朱棣和许皇后十分相爱,朱棣的几个子女大部分都是和徐氏一起生下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773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