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是歌剧少女。
大正时期创设,仅未婚女性可以参与的华美无比的舞台上产生了突破时代魅惑人心的「红华歌剧团」。培养其人才的「红华歌剧音乐学校」中,通过了极低的入学率成功入学的第100期学生们。憧憬着“奥斯卡大人”,身高178cm天真烂漫的少女,渡边更纱。对梦想与朋友都毫不在意,前国民偶像,奈良田爱。不管什么都毫不相同的她们,将度过充满了希望与纠结音乐学校生活,现在开幕。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璀璨的文化。而拥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作为劳动人民的传统艺术口口相传、世代沿袭,成为了构成中国人民风骨的重要元素。
而作为 中国民歌天后的宋祖英 曾于2003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将中国民歌传进了世界听众的耳中。
同样,她也凭借中国的特色民歌完成了自己的生活飞跃,从那个 小山村走向国际大舞台 。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收获了幸福的生活。
湖南辣妹子宋祖英从小生活在 湘西老寨村里 ,在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民族文化。
这里的百姓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虽然宋祖英的性格非不十分外向,但也继承了当地 擅歌艺 的特长。
作为家中老大,宋祖英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 长姐如母 ,因此,她也担下了家中不少农活。
田间地头便是她从小的舞台,在当地独特的山歌耳濡目染下每个人都能哼唱几句,但宋祖英嘴里唱出的却更加优美、嘹亮。
在山清水秀的湘西长大,宋祖英长相也是十分甜美,总能在学校艺术特长里找到一个喜欢的职务。
穿梭在学校和家的山间小路上,这个可爱的小姑娘 踏着绿色,伴着高山,用一曲曲山歌为伴,就这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但平静地生活在十二岁那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父亲因为肺结核在这一年去世了 。
家里失去了主心骨,所有人瞬间陷入巨大的悲痛当中,其中宋母尤其难过。
从此,一家四口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肩上,而作为长姐的宋祖英也更加懂事地 为母亲分担。
但苦难并未将这个小姑娘打倒,在沉重的生活里, 歌唱成为了她排解的方式 。
小小的女孩在歌曲里找到了自己的宁静之地,音乐成为了她生命里第一个“贵人”。
世界似乎从不亏待用心生活的人,在十五岁那年,宋祖英抓住了自己的第一个机遇。
那一年, 古丈县里的歌剧团招新 ,这个消息传到了宋祖英耳中,虽然这个小姑娘从未系统学习过音乐,但那天然纯朴的歌声仍然 打动了工作人员 ,宋祖英便成为了备选团员之一。
从此,接触到了专业音乐的宋祖英像海棉一般,吸取着专业知识。
她不仅天赋过人,更是十分刻苦,从老师那里学习的声乐知识和发音技巧让她的歌艺有了质的提升。
1982年,宋祖英以优异的考核成绩成为了 歌剧团的正式演员 ,从此走上一条专业的艺术之路。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宋祖英在剧团里不仅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会将每次演出的剧目悉数背熟。虽然只能出演一些龙套角色,但 整个流程和台词她都会熟记于心 。
某次下乡演出时,主角意外无法参加,眼看节目将会开天窗,但宋祖英却早已将主角的表演牢记于心 顺利出演主角 。
从此, 成为正式演员半年后,宋祖英便成了剧团的主演 。
在剧团里的收入让丧父的宋家有了 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也更加让宋祖英将唱歌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加以对待。
因为基本功薄弱,一有什么学习班,宋祖英都会 踊跃参加。
1982年7月,宋祖英参加了州里戏剧研究室举办的文武戏曲讲习班,这和她以前接触的民歌、山歌非常不同,一个月的努力学习,她的基本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不仅如此,宋祖英还在结业的晚会上得到了又一个重要机遇。
进步飞速的宋祖英演唱了一首《知音》,而这次 演唱被县广播广泛播放 ,她清新、宛转的歌声打动了无数听众,其中就有 湘西文化部的领导 。
因为这次机会,宋祖英得到了州戏剧研究室的看重,一个州重点剧目的表演机会落到了她头上。
这个名为 《带血的百鸟图》 的重点剧目还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剧本评奖银质奖”。
从此,宋祖英作为湘西代表队的一员,开始频繁到各地演出。
1984年12月,宋祖英正式成为了 州歌舞团的歌唱演员 ,此时, 这个刚刚年满十八的女孩已经成为了州内有名的歌唱花旦。
凭借天赋与努力,宋祖英让自己的舞台从山间田野变成了华丽大厅。
宋祖英的艺术生涯才刚刚开始,经过多次的外出表演,宋祖英也见识到了更多的同行演出,一相对比,也更加清楚了 自己的不足 之处。
在县里在州内,宋祖英都是当之无愧的花旦,而放眼全国,身怀十八般武艺的佼佼者众多,她的那些技巧就不够看了。
当宋祖英得到中央民族学院音舞系来到湘西招收演员的消息时,她瞬间看到了机会。
要想有更大的突破,她必须更努力地学习,而到 首都最好的学府 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
虽然宋祖英外形好、专业强,但要进入这个学校 文化课 也必须过关。
但十四岁便进入剧团表演的宋祖英 连初中都没有毕业 ,让她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平衡好专业和文化实在是难上加难。
而宋祖英虽然性格文静, 内心却异常坚毅 。
她拿出了当年背下全剧台词的决心,开始 废寝忘食恶补文化课 。
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成为了 中央民族学院音舞系85级学员之一。
在专业大学里,宋祖英得到了老师们的倾情相教,她的艺术素养和音乐技巧得到了新的突破。在这里,她也看到了更大的舞台。
青歌赛 是每个学习歌唱艺术的学生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拿到奖杯获得认可也成了宋祖英的愿望。
但这里 人才济济 ,每个参赛人员都是各怀武艺。
宋祖英带着满腔希望前来参加比赛,第三届青年歌手大赛是在湖南举办的,作为自己的家乡,宋祖英也希望能得到好运。
但是参赛经验不多的宋祖英在这里碰到了强大的对手们,这一次,幸运女神没有降临,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宋祖英名落孙山。
虽然这并不是她第一次遭受挫折,但唱歌一直是她最为自信的事情。
她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而经过几年的专业学校学习,她也有自信在赛事上斩获奖项。
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这次的失利重重地打击了宋祖英的信心,以至于后面的一个比赛她都没有参加。
但她仍然是幸运的,因为这次失利让她认识了罗浩,这个此后会一直陪伴她的男人。
罗浩当时作为 湖南电视台的编导 一直在赛场工作,在比赛中看到宋祖英的第一刻,便被这个长相甜美、气质清新的女孩吸引了。
而她在舞台上放声歌唱的那一刻,展露出的气质在优美的歌声下让这个男人进入了名为爱的时空。
这时的他还并不敢擅自搭话,默默地地在舞台一侧 观看着宋祖英的表演 ,他为她鼓掌,在内心欢呼,但却只看到了对方落寞的神情。
自信满满前来参赛的宋祖英却意外失利, 罗浩也为她感到可惜 。
但罗浩抓住了这个时机,人在最失落的时候会对前来帮助的善意印象更为深刻。
一边是为了优秀演员的可惜,一边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罗浩上前联系了宋祖英,为她提供了建议,并将其推荐给了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
这两位生命里的贵人出现,再一次让宋祖英重拾信心。
回到北京继续学习的宋祖英时常 收到来自罗浩的信件 ,信里满是对其生活和学习的关切之语。
在冬日里寒冷的北京,孤身一人的宋祖英在这个比自己大12岁的男人身上得到了温暖。
经过不懈努力,宋祖英终于在 青歌赛获得了第一名 。
有时候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1990年的大年三十 ,当所有人都在家欢聚一堂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时,宋祖英一曲 《小背篓》 让全国观众认识了这个人美歌甜的湖南妹子。
电视机那一头,罗浩也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眼前这个光芒四射的女孩。
小背篓道尽了一个湘西女孩的童年岁月,吊脚楼上飞出明凤,宋祖英唱出童年朴实的快乐,也迎来了未来美好的生活。
一封特殊的信件到了宋祖英的手中, 罗浩在其中道尽了自己的爱意, 此时的他在等待着命运的判决,一朝天堂一朝便是失落人间。
但罗浩并未收到明确的回复,回信里字字都是 宋祖英坦率的陈情 ,她告知这个男人自己复杂的家庭, 幼年丧父还有弟妹需要供养 ,自己的弟弟还因为意外成为了聋哑人。
二十出头的女孩字字都彰显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她一句句劝诫着罗浩三思。
这并非委婉地拒绝,在一次次帮助和关心里,宋祖英早已将这个男人当作自己的家人,因为父亲过早离世,成熟能干的 罗浩成为了宋祖英的人生导师。
春晚让宋祖英的知名度大开, 而罗浩同样也是才艺众多,不仅能够写歌,也是湖南台的得力员工,在当时已得到台里重用。
这个男人的成功不仅仅只靠运气,他的才华和判断力缺一不可,在他第一眼看到宋祖英时便种下情根,而 女孩所说的困难于他而言都并非大事 。
脾性相投的俩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1991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宋祖英顺利 进入了军政歌舞团工作 。
她的事业在上升的过程里步入稳定。
而在第二年初,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 宋祖英携手罗浩,步入了婚姻殿堂。
从小家族缺失的宋祖英就渴望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她的26岁那年便完成了这一人生大事。
宋祖英和丈夫一样都有着异于常人的判断力和决心,很多人在出名后都会选择晚婚或是嫁入豪门,宋祖英 早早就找到了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结婚后的二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过着让人艳羡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止步于此,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他们的事业也在蒸蒸日上。
宋祖英代表国家代表团 出访了世界各地 ,在异国的舞台上留下了中国文化的身影,将 中国民歌传遍世界。
而事业有成后,宋祖英也并未停下脚步,正如当年那个有学习班都会踊跃参加的小女孩一样, 宋祖英还攻读了硕士 ,加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在提拔后辈上奉献了力量。
2002年5月,第十届青歌赛开选了,此时的宋祖英早已不是那个首次参赛失利的女孩了,这个舞台上人才辈出。
这一次,她坐在了评委席上。更是在此后 连续十年里担任了六届评委 。而在此期间,她凭借着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成为了中国的民歌歌后。
为了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宋祖英开始频繁在海外举办音乐会,先后唱响悉尼、维也纳,并让哥伦比亚特区市长将她前来表演的10月12日定为了 “宋祖英”日。
宋祖英与罗浩的婚姻并未因为聚少离多而产生嫌隙, 俩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共同前进着。
罗浩在电视台里的工作十分顺利,并在此后担任了 长沙广电的副局长 ,成功制作了《雍正王朝》《恰同学少年》等十数部口碑影响极佳的电视作品, 成为了全国十佳制片人 。
才华横溢的罗浩还为妻子 写下了《湘女多情》《月亮花儿开》等歌曲, 其中满满地都是自己对于妻子的爱意,宋祖英在这些歌曲里唱出了湘妹子的美好生活还有 她的幸福婚姻。
宋祖英凭借着优秀的歌艺和工作推动了中国民歌的传播,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自己做出努力,还为无数 新人做出指点 。进入新世纪后,她终于放慢了脚步。
2005年, 39岁的宋祖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 这个她高龄产下的儿子,是她与罗浩结婚十三来第一个孩子。
之前一直忙于工作,而现在收获无数荣耀的她终于让这个家庭归于完整。
此后,宋祖英还陆续参加着演出活动,为观众带着好的歌曲,也顺利成为了军政文工团团长,在事业上又进一步。
虽然近几年已经鲜少看见宋祖英的表演,但总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她 和丈夫一同外出的画面 ,三十年的婚姻让他们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也成为了彼此最好的依靠。
无论飞到如何高处,家总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最好的爱侣不是互相索取而是能够携手共进。如今年近不惑的宋祖英已经归于生活,在她的人生的前四十年里,不断披荆斩棘奋力前进,现在终于可以慢下脚步,享受生活了。
中国知网;宋祖英:甜甜的辣妹子;余玮;湘潮;2007(01);
简介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是奥地利主要的歌剧院和歌剧团,也是世界重要的歌剧机构之一。
维也纳是世界音乐活动的中心,它拥有“音乐之都”的美称。音乐大师贝多芬、莫扎特、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以及斯特劳斯家族都先后在这里居住和从事音乐活动。热爱音乐,崇尚艺术是维也纳人传统的品格。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在奥地利人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它是维也纳的象征。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于维也纳市中心的格林大道,现在的国家歌剧院建成于1869年,落成后首演的剧目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新歌剧院具有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结构富丽堂皇,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奢糜之风。由于建造过程历时8年之久,该剧院的两位建筑师均未亲眼看到剧院的落成。
1880年至 1896年之间,里希特出任音乐总监后,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便已跻身于世界最大歌剧院之林了。以后担任美术和音乐指导的有魏因力特纳、格里戈尔、夏尔克、克劳斯、克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有卡尔·伯姆、卡拉扬和希尔伯特等人。担任维也纳歌剧院经理时间最长的是威廉·雅恩,他从1881年到1897年担任此职长达16年。19世纪80年代哈布斯堡王朝兴旺发达,这给歌剧院的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威廉特别擅长于指挥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希里却善于指挥德国歌剧,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剧团声望与日俱增,这使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很快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盛的音乐团体。剧院经常上演威尔第和瓦格纳的作品,玛斯卡尼于1891年在这里亲自指挥了《乡村骑士》,1892年上演了马斯涅的《曼侬》并进行了《维持》的首演,1894年又首次演出轻歌剧《蝙蝠》,演出活动空前繁荣。其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维也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艺术大发展,许多领域都出现了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伟大人物,这在欧洲近代史上并不多见。在这种繁荣的人文氛围中,歌剧院指挥马勒理所当然地把歌剧院的声望提到了更高的地位。他不仅摒弃了雇用喝采者的陋习,还规定迟到者不得入场。为了达到对艺术的真实、完美的追求,他要求所有艺术家必须像他自己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他这样做虽然得罪了许多人并最终导致了他的辞职,但经过他10年的努力,歌剧院却达到了空前的辉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奥地利沦为一个小国,但维也纳的文化生活却依然照旧,维也纳歌剧院在杰出的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和弗朗兹·沙尔克的共同领导下进人了又一巅峰时期。 1933年1月,纳粹分子攫取了德国国家政权,维也纳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时任剧院指挥的克莱门斯·克劳斯突然辞去职务并带领大批杰出歌唱家到柏林去任职,这一举措被维也纳人视为背叛。
1937年.维也纳歌剧院也和其他部门一样,被全面纳粹化了。立于歌剧院廊上的马勒半身人像被击碎。并强迫更改节目,以适合纳粹党的趣味为目标。或许是由于意识到歌剧院对这座音乐之都的重要性,纳粹政权免除了剧院所有艺术家服兵役的义务,为了粉饰太平,大批轻歌剧被搬上舞台。
1944年6月30日上演的《诸神的黄昏》,可算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最后一次演出。1945年3月12日,歌剧院被炸,受创甚重。战后,该歌剧院一度借用维也纳剧院演出。不过·后来设于马戏场的戏院还是重建了起来,并于1951年11月5日,上演了贝多芬的歌剧《费黛里奥》,指挥演出的是新经理伯姆。第二年,他又指挥了举世罕见的一场首演。伯姆虽然享有很高的声望,但由于他参加的其他指挥活动过多而影响了维也纳的演出,在别人的指责声中不得不辞去其在维也纳的职务。到1952年为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常演的一剧为《阿伊达》,一共演出了726场。其次为《罗恩格林》。1886至1952年间,献演瓦格纳的歌剧,要多于其他人的作品,其次为威尔第、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
1956年卡拉扬接任了该剧院的音乐总监。剧院自19世纪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有许多优秀作品在此演出例如:戈尔德马克的《灶上的蟋蟀》唐尼采蒂的《马利亚·斯图阿达》和莫扎特《后宫诱逃》、勋伯格的《期待》、巴托克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科恩戈德的《死城》等。特别是斯梅塔纳的《被出卖的新娘》一剧,自1892年在此重演后获得极大成功,一夜之间即成举世闻名的杰作。另外在伯恩斯坦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幽静的场所》时还作了电视转播;华基耶利则邀请多明哥登场主唱了他的歌剧《歌女》,获得全场听众的喝采。
1964年,卡拉扬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接替者为卡拉扬指派的助理经理埃贡·希尔伯特。在卡拉扬和希尔伯特担纲时期,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在这座金色大厅里演出过,剧院拥有的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是世界顶尖级的管弦乐团之一。
l732年12月7日,里奇营建的这座皇家剧院开张志禧,之所以能有皇家的头衔只是因为他的所有者持有一封皇家的许可证书而已。开业当天演出的是康格里夫的戏剧《世界的方式》,不久之后还演出了《乞丐的歌剧》。
l734年到l737年间亨德尔为科文特花园剧院写下了《阿尔辛那》、《阿塔兰塔》、《阿尔米尼奥》等歌剧。也正是在他的《弥赛亚》于1743年在科文特花园上演的前后,亨德尔开始了他的清唱剧创作时期,在1736年到l757年之间,他的l6部非歌剧类的作品都是在这里曹次上演。
在l8世纪末,科文特花园是伦敦演出英国轻歌剧的主要场所之一,阿尔恩一生中最大的成就《阿尔塔克瑟克西斯》就是l762年在这里上演。在1740年到l761年间,博伊斯的许多歌剧都是在这里首次制作,威廉·西尔德的带有道白的36部作品也是在这里首次演出,此外还有其他作者的大量类似的作品。1789年国王剧院被焚毁以后,它的剧团在随后的两年转移到科文特花园演出。
1808年9月19日,科文特花园剧院在一片大火中化为灰烬,在此基础之上的第二座剧院在随后一年的9月18日重新启用,前后间隔几乎整整一年。剧院开张之后便发生了著名的票价骚乱,公众采取了示威的方式来抗议票价的上涨,他们坚信这种涨价是剧院为了付给外国歌唱家过高的出场费而造成的。当时,剧院的经营者曾经请来了也许是歌剧史上出场费最为昂贵的女高音卡塔兰尼,让她在一系列音乐会中演唱。在开场的《马克白斯》的演出中,舞台上的所有声音都被此起彼伏的嘘声、尖叫声、呻吟声、抗议声、叫骂声所淹没。在这样的抗议活动持续了两个月之后,票价才回落到原先的水平。
在1810年到l824年间,亨利主教是这座剧院的音乐指导,他负责对于莫扎特、罗西尼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重新改写的繁重工作。l825年,剧院经理坎布尔向威伯发出邀请,希望他来担任这座剧院的音乐指导并且专门为伦敦写作一部歌剧。结果在1826年4月12日,《奥伯龙》在它的作者的亲自指挥下首次在这里公演。但是威伯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在访问伦敦时他拒绝了音乐指导的工作,并且在这次演出后不久便与世长辞。此后重要的歌剧事件包括1833年布恩指导下的演出季;威伯的《优利安特》在英国的首次上演;l834年格丽希在《安娜·波莱娜》最后一幕的演出,这也是这位杰出的意大利女中音在科文特花园的第一次出场;以及令人难以忘怀的l835年夏天的演出季,其中西班牙女中音玛丽布兰演出了《梦游女》和《费德里奥》。
随后在这里出现的是艺术上空前成功但是经济上却陷入窘境的几个演出季,从1839年到1842年,女高音阿德莱德·坎布尔在《诺尔玛》和其他一些作品的演出中获得了强烈的反响。1842年来访的一个德国歌剧院和1845年来访的布鲁塞尔皇家剧院都获得了成功,后者的演出剧目包括《威廉·退尔》、《胡格诺教徒》和《波蒂契的哑女》。
l847年4月6日,改建后的科文特花园重新揭幕,由科斯塔指挥演出了罗西尼的《赛米拉米德》,主要演员中包括格丽希、阿尔伯妮、塔戈里亚菲柯和坦布里尼等。
在1847年到l856年之间,剧院在英国首次演出了《弄臣》、《游吟诗人》、《预言家》和《本韦努
托·切利尼》等歌剧。
l856年3月5日夜,一场大火再次将剧院化为废墟。两年以后,第三座剧院开始启用,这也是今天人们所见到的这座建筑。新剧院的设计者爱德华·巴里的父亲设计过议会大厦,兄弟是钟楼大桥的建筑师,与前两任设计师不同,巴里并没有采用南北朝向,而是采用了东西朝向。在过去的剧院周围的空地上,又建设起一座弗洛尔大厅,专门用于音乐会演出。
自从1858年建成之后,剧院的外观经历了很大的改变,不断被扩建和改建,但是装饰色彩上始终以深红色和金色为主,画像上的维多利亚女王~直俯瞰着舞台前的拱门,环绕着剧院的一簇簇灯光由天使所支撑。
l858年5月15日,一个星期六,科文特花园剧院以格丽希和意大利男高音马里奥主演的《胡格诺教徒》揭开了新的一幕。然而这场持续到星期天凌晨的演出并没有真正结束,当剧情进行到倒数第二幕时,大幕突然落下,乐队演奏起《上帝保佑女王》。然而,女王在这一天并没有出现。
盖伊在剧院的执政时期一直延续到1877年,随后是他的儿子恩斯特继任,直到l884年。这一时期剧院的舞台是由两位杰出的女高音所把持的,她们是阿德丽娜·帕蒂和艾玛·阿尔巴妮。长期占据伦敦首席女高音位置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格丽希已经于1861年退休,那恰好是帕蒂首次登台的一年,她们两人曾经在这年同台演出了《唐璜》,由格丽希扮演安娜,帕蒂扮演泽丽娜。帕蒂在科文特花园演唱过30多个角色,其中包括在伦敦第一次演出的《阿依达》。她还坚持演出由那些早已被忘却的作曲家如坎帕纳、波尼亚托夫斯基、科恩和勒内普沃之流专门为她写作的二流甚至三流作品。
盖伊时代首次在伦敦搬上舞台的还有《非洲女》、《迪诺拉》、《唐·卡洛斯》、《哈姆雷特》、《罗恩格林》和《唐豪瑟》等,其中最后的两部瓦格纳的歌剧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由阿尔巴妮分别扮演艾尔莎和伊丽莎白。
从1858年到l864年,派恩一哈里森歌剧团在每年冬天向盖伊租用科文特花园作为演出场所。在皇家英国歌剧院的名义下,他们演出了巴尔夫、贝内迪克特、洛德和华莱士等人的新歌剧,期间也演出一些非常流行的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英语新版本。l868年,歌剧演出经纪人梅普尔森在科文特花园开始了他最初的演出季,当女王陛下剧院于l867年被烧毁后,他与盖伊进行了艰难的合作,在1869年和l870年举行了两次夏季演出季。梅普尔森与盖伊合作的结果便是《美迪亚》和全本的《安娜·波莱娜》在伦敦的首次上演,以及《费德里奥》、《奥伯龙》和《卢克莱契亚·波基亚》非常重要的重新上演。
到了l886年,演出的水准出现了剧烈的滑坡,于是也自然而然地影响了上座率。在1887年,伦敦的行政司法长官、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原科文特花园的一位舞台导演的儿子奥古斯塔斯·哈里斯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的登基50周年,在德鲁里·雷恩剧院举行了一个实验性的意大利歌剧演出季,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他被说服在随后的一年租用科文特花园。哈里斯的观点是:对于大歌剧,要么埋葬它,要么复活它。与盖伊一样,哈里斯也能得到皇家的支持,后来成为国王爱德华七世的查尔斯亲王和王妃经常光顾科文特花园,而伦敦全社会很快就追随了他们的榜样。
哈里斯在科文特花园的第一个演出季由于澳大利亚女高音梅尔芭的首演以及波兰男高音让·德·雷什凯和他的妹妹、女高音约瑟芬的巨大成功而引人注目。随后的8个夏天,这里推出了一系列由当时最优秀的歌唱家领衔的演出,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1892年,马勒率领他的汉堡歌剧院在这里第一次演出了《尼伯龙的指环》。由于使用德语演唱德国歌剧,使用法语演唱法国歌剧,皇家意大利歌剧院这个名称被小心翼翼地换成了皇家歌剧院。哈里斯死于l896年,从那时起到1924年,大歌剧理事会管理着这个歌剧院,其间更换过不同的经理和音乐指导。从l897年到l900年,莫里斯·格劳同时掌管着科文特花园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1901年到l904年,安德列·梅萨热集科文特花园和巴黎喜歌剧院的经理于一身,此后的3年里,他继续在此掌权,但是,3个人物逐渐成为这家皇家歌剧院的决策人:总经理内尔·福赛斯,德国指挥汉斯·里希特,英国指挥珀西·皮特。
从1910到l914年的几年无疑是歌剧的辉煌年代,卡鲁索、意大利女高音泰特拉齐尼、捷克女高音德斯廷和意大利男高音马丁内利在伦敦举行了他们的首演,《托斯卡》、《蝴蝶夫人》、《路易丝》、《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西部女郎》和《帕西法尔》等众多的作品都第一次在英国演出。
1910年,托马斯·比彻姆在一系列春天和秋天的演出季中向伦敦的观众介绍了理查·施特劳斯的重要歌剧,此外还有较少演出的诸如戴留斯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村庄》、阿尔伯特的《蒂尔弗兰德》和埃塞尔·史密斯的《破坏者》等。
比彻姆还在1911年第一次把佳季列夫的芭蕾舞带到了科文特花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座剧院遭到关闭,被政府用来作为一间仓库。
l919年,在战争年代中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歌剧团、并且与他的父亲一道成为包括歌剧院在内的全部科文特花园财产拥有者的比彻姆在这里开始了新的演出季。到1920年夏天的演出季结束时,他陷入了极大的经济危机中,只得变卖财产。他的歌剧团归入了英国民族歌剧院,从1922年到l924年在冬天和夏天的演出季中占据着科文特花园。在这些年中,理事会死灰复燃,决定开设一个旧式的国际演出季,拒绝英国民族歌剧院使用这座剧院,从而再一次将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民族歌剧院的希望化为泡影。
从1924年到l931年,布鲁诺·瓦尔特使这里的德国歌剧的演出出现了蓬勃的局面,一些德国著名歌唱家相继出现在科文特花园,相比之下,意大利歌剧的演出则冷落了许多。但是,在1929年到l931年之间,罗萨·庞塞尔、罗塞塔·潘帕尼尼、吉里、佩尔蒂莱、斯塔比莱和平萨等意大利歌剧明星还是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值得记忆的表演。这些年中的夏天的演出季通常持续8个星期,科文特花园在其余的时间则被用来当作舞厅。
1932年夏天,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科文特花园似乎不会再有歌剧的任何演出,然而比彻姆却在别人的说服下来这里指挥了4个星期的瓦格纳歌剧演出季。从第二年开始到l939年,比彻姆一直是这里的领导者。这些年正是西班牙女中音孔奇塔·“芳氟维亚的罗西尼时代,奥地利男高音理查德·陶伯、德国女高音蒂娜·莱姆尼茨、艾尔娜·伯格和平萨的莫扎特时代,以及柯尔斯坦·弗拉格施塔德、杰曼·鲁宾、柯尔斯廷·图尔堡、梅尔西奥、鲁道尔夫·博克尔曼和路德维希·威伯的瓦格纳的时代。除了比彻姆以外,富特文格勒、莱纳和魏因加特纳也常在这里指挥。从1936年开始,比彻姆的星期天音乐会也在这座剧院里举行。英国歌剧团体还在这里举行短期的秋天和冬天的演出季,1936年,在理查·施特劳斯指挥下的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在这里演出了他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文特花园又成为一座舞厅。战后,将科文特花园重新建成歌剧和芭蕾演出的中心成为一批仁人志士的心愿,于是,一个庞大的基金会成立起来。为重建歌剧院,奥地利人卡尔·兰克尔被任命为音乐指导,他曾经是勋伯格和威伯恩的学生,做过克伦佩勒在柏林歌剧院的助手,也曾在格拉兹歌剧院和布拉格的德国歌剧院担任指挥。兰克尔的任期在1951年结束,此后相继担任音乐指导的包括库贝利克、索尔蒂和柯林·戴维斯,而在没有音乐指导的时间里,巴比罗里、克莱伯、肯培和朱利尼等人都在改善这里的音乐演出水准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45年到l975年之间,这里上演了将近4000部歌剧,演出的方式也有所变化,形成了采用原文演唱的惯例。同时,科文特花园还大力推荐英国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布里顿和蒂佩特等人的多部歌剧都是在这里首次被搬上舞台。l988年以后,海廷克担任了音乐指导之职。
从1945到 1975年的30年中,这里上演了近4000部歌剧,并采用了全部用原文演唱的方式,这已成为该院的一大特点。
宝冢歌剧团 比较受欢迎的是(たからづかかげきだん),在日本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位于日本兵库县宝冢市的歌剧团,1914年首次进行了公演。 自成立以来,这个剧团所有的表演者就全部是未婚女性。现在,宝冢歌剧团中主要有5组:花(はな),月(つき),雪(ゆき),星(ほし),宙(そら)。
戴玉强和他的朋友们
戴玉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主要演员,中国乐坛上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曾获政府最高大奖“文华表演奖”,第四届金唱片奖,日本第一届静冈国际歌剧比赛获一等奖,第十二届比利时维尔维埃国际声乐大赛第三名,1999年的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中获戏剧表演一等奖,全国戏剧最高奖“戏剧梅花奖”,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
中文名:戴玉强
国籍:中国
职业:男高音歌唱家
经纪公司:EMI唱片公司
代表作品:主演了歌剧《图兰朵》
性别:男
演出介绍
戴玉强
他的嗓音甜美柔润,中低声区流畅舒展,高声区刚劲奔放而畅达华美,加之气息从容,强弱自如,分句完美。他在演唱中把真挚情感和满怀的抱负汇在有如大江奔涌般流动的音乐线条当中,舒展大方。戴玉强的舞台表演潇洒大方,气质典雅,温柔多情又不失阳刚之美。世界著名经纪人--“三大男高音”经纪人提伯·鲁达斯先生在听了他的演唱后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听了他的演唱后,欣喜地将其收为首位亚洲弟子。除了演唱一系列歌曲外,戴玉强还在众多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在中国,他曾主演过《图兰朵》、《茶花女》、《卡门》、《波西米亚人》、《我心飞翔》、《芦花白、木棉红》和《玉鸟兵站》等中外歌剧作品。在歌剧舞台上,他展示了过人的艺术才华,既能演绎经典的世界歌剧名作中的主要角色,又能圆满诠释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原创歌剧。他的歌剧表演注重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以真挚的感情打动观众,获得了国内外评论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3年10月,他在美国波特兰歌剧院主演了歌剧《图兰朵》。2004年7月10日,戴玉强与世界著名歌唱家玛利亚·古丽基娜(MariaGuleghina)和萨姆尔·拉梅依(SamuelRamey)合作在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成功主演了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好评,发行广泛的《地铁报》评价戴玉强的演出是“全场唯一的一颗闪亮的明星”,皇家歌剧院还邀请他在2004-2005年演出季登台演出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和《波西米亚人》。
戴玉强目前是EMI唱片公司旗下的歌唱家,2004年7月,他在EMI唱片公司录制发行了第一张世界著名歌剧咏叹调的个人专辑唱片。在中国,他也已经发行了5张唱片。日本歌剧界友人称赞他是“中国歌剧的骄傲”。国内音乐界知名专家发表评论说他是“一位难得的全面的歌剧人才”。
福建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
福建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成立于一九八五年,建团以来曾先后与国内外指挥家、演奏家合作演出,其中包括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韩中杰、黄晓同、郑小瑛、曹鹏、卞祖善、陈燮阳、蔡继琨、李心草、吕嘉、张国勇、台湾指挥家陈澄雄等,演奏家俞丽拿,郎郎,江晨,宋飞,邓建栋,朱昌耀等,举办音乐会近千场。
与此同时乐团还积极支持福建题材交响乐的创作和推广,成功策划、创作并上演了交响乐《八闽画卷》,为打造和树立福建特色的交响乐奠定了良好基础。乐团曾获得武夷音乐舞蹈节演奏金奖,第四届福建艺术节演奏最高奖。并且成功举办了福建历年的新年音乐会。作为海峡两岸经济区独特的地理优势,乐团于1989年在大陆首次举办台湾作曲家作品音乐会,开创了两岸交响乐合作交流的先河,1993年与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合作举办交响音乐会,并在首届《闽台音乐周》中举办“两岸管弦乐作品专场音乐会”2010年5月赴台湾与台中交响乐团、台中合唱团合作演出交响合唱《海峡女神》,为推动闽台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乐团在不断提升自身责任和水平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努力开创新局面,2009年首次在福州上演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2010年在福州上演歌剧《茶花女》并赴杭州参加西湖国际音乐节与韩国大邱歌剧院合作演出该剧,在2011年福建省新年音乐会上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乐团演奏家均毕业于国内专业艺术院校,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和演奏水准,经过多年的大量舞台实践,乐团的职业化规范化已逐步形成,朝着建设一流水准交响乐团的目标努力前进,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演出时间
地点:北京音乐厅
时间:20120826星期天19:30
中国和意大利同为文化古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在融合中发展,外来文化通过传播、适应、转型等方式融入本土的文化土壤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近年来,随着中意双边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很多意大利经典歌剧在中国各地上演。其中,喜歌剧体裁广受观众喜爱,其经典剧目《费加罗的婚礼》作为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伴随中国本土观众的审美需求逐渐产生演变,常演常新,是意大利喜歌剧进入中国并且融入本土特色元素的典范剧目。
关键词:多元文化 意大利 喜歌剧 本土化 费加罗的婚礼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159-03
一、中意两国的历史文化渊源
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历史的发源地,两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在风雨飘摇的历史长河中,两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西汉时期,漫长的“丝绸之路”就将两大帝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商人是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主要角色。蒙元时期,教皇统治下的意大利陆续派遣传教士来到遥远的中国,以推动两国的文化交流。著名的商人马可·波罗以及众多传教士东行之后,创作了多部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的游记著作留世,其极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开启了两国文化互通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多的声乐学者远渡重洋,前往歌剧的发源国——意大利学习与交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活跃在世界歌剧的舞台上。1970年中意建交至今,两国在半个世纪的携手发展中,音乐文化交流始终是双边关系的有力支撑,而意大利歌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与普及,更是为中国深入了解与认识意大利音乐文化打开了一扇门。
二、意大利歌剧走进中国
意大利歌剧的诞生可追溯至17世纪初期的佛罗伦萨。直到19世纪末期,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漫长发展和演变,意大利歌剧占据整个欧洲歌剧的主流地位,是伟大的文化艺术瑰宝。然而彼时的中国,长期处于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中,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限制了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导致包括歌剧在内的众多西方文化艺术形式无法进入中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2月,由中央歌剧院排演的意大利经典歌剧《茶花女》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标志着西洋歌剧在新中国的首演。西洋歌剧在中国的首演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反响十分热烈。秉承“文艺要为工农兵、老百姓服务”的宗旨,为了让观众听得明白,中央歌剧院将意大利语歌剧《茶花女》翻译成中文演唱并大获成功。我国在排演首部西洋歌剧时就考虑到让高雅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由此可见,西洋歌剧的中国本土化在其首次登上中国舞台便开始生根发芽。随着新中国与西方各国逐步建交、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文艺界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西洋歌剧在中国内地陆续展开首演。
三、喜歌剧在欧洲的诞生与发展
喜歌剧,顾名思义,是富有喜剧元素的歌剧,其音乐轻松明快,内容诙谐幽默,结局往往是团圆或胜利。喜歌剧盛行于18世纪的欧洲,它的最初形式是正歌剧的“幕间剧”,内容与正歌剧没有联系,是常以风趣、幽默的恶作剧形式进行表演的一种短小剧目。它以取悦观众为目的,使观众在欣赏严肃的正歌剧间隙中,情绪得到片刻放松。幕间剧通常演十多分钟,由两个角色和一个小乐队组成,后来这种幕间剧脱离正歌剧,成为一种与正歌剧相对应的喜歌剧形式。第一部喜歌剧在意大利诞生,是由作曲家佩格莱西于1733年创作的《管家女仆》,脚本是由费德里科(Gennaro Antonio Federio)根据剧作家奈里(JNeri)的短小喜剧用意大利撰写而成。全剧只有三个角色:乌尔贝托(单身老贵族、男低音)、谢尔皮娜(女仆、女高音)以及韦斯蓬(男仆、哑角)。整部歌剧篇幅较短,时长约50分钟左右,共两幕。第一幕(22分钟)包括序曲、一首二重唱、三首咏叹调和三首宣叙调;第二幕(28分钟)包括一首二重唱、两首咏叹调和三首宣叙调。乐队配置也比较简单,咏叹调由小提琴、中提琴、羽管键琴与低音大提琴伴奏;宣叙调由羽管键琴与低音大提琴伴奏。故事情节虽然简短却充满生趣,讲述了聪明机灵的女仆谢尔皮娜是如何使用计策最终如愿成为了贵族夫人,成为了这个家的主人。整部歌剧音乐旋律生动活泼,语言风趣幽默,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和喜爱。1752年,意大利喜歌剧团访问法国巴黎,所演出的《管家女仆》引起了著名的“喜歌剧之争”,这场争论最终导致法国喜歌剧的诞生。喜歌剧在不同国家均呈现出属于本民族的特色,意大利喜歌剧用带有民歌因素的歌曲或分节歌形式的歌曲充当咏叹调,用说白代替清宣叙调;法国喜歌剧用对话代替宣叙调,音乐性相对较弱。喜歌剧在英国被称为民谣剧,源于1728年在伦敦上演的《乞丐歌剧》。英国民谣剧以民歌、城市小调、流行舞曲为主,吸收了少量其他歌剧的咏叹调,以对话代替宣叙调,用英语表演。18世纪50年代,德国喜歌剧产生,被称为歌唱剧。德国歌唱剧采用大段德语对白,咏叹调采用德国歌曲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虽然喜歌剧在欧洲各国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但相同之处在于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下的喜歌剧追求“自然”的艺术表现,歌剧内容不再是神话、历史题材,而是体现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使用本国语言和突出本民族的音乐是喜歌剧在欧洲发展的主要特征。
四、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中国本土化演变
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古典时期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三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共四幕,讲述了以费加罗和苏珊娜为代表的智慧勇敢的第三阶级人民与以阿尔马维瓦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势力周旋对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整部歌剧充满了丰富的喜剧元素和戏剧冲突,异性间的情感矛盾如费加罗与苏珊娜的嫌隙猜忌,伯爵与伯爵夫人的婚姻破裂;同性间的矛盾如苏珊娜与马切琳娜的相互嘲讽,费加罗与伯爵的机智博弈。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冲突碰撞出的火花增强了故事的喜剧性色彩,重唱在歌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刻画人物的个性,而且被赋予了表达戏剧冲突的重任。《费加罗的婚礼》由莫扎特亲自指挥,1786年在维也纳奥地利国家歌剧院首演。
时隔近两个世纪, 1983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第一届毕业生将《费加罗的婚礼》首次搬上中国的舞台。首演采用中文剧本演唱,宣叙调减去了旋律,通过中文“话剧”的形式呈现,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此次演出打开了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走进中国的大门。虽然首演没有采用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语剧本,然而运用通俗易懂的本国语言演唱却让更多中国观众加深了对剧情的认识,让更多的观众对意大利歌剧产生兴趣。其中,宣叙调的中文“话剧”形式被后人广泛借鉴,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音乐工作者对意大利歌剧认知不断加深,他们在以尊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原作为原则的基础上,在场景、服装、语言中融入中国元素甚至地方元素,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演变。以下列举从2008年到2020年期间,《费加罗的婚礼》在中国不同地域的本土化案例及采用的本土化特色元素。
根据以上案例可见,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中国的本土化演变过程中,出现了情景本土化和语言本土化的现象,情景本土化体现在舞美道具、服装化妆及演员的表演所呈现的地方特色。最明显的特征是语言本土化,即将意大利歌剧中结合歌唱与朗诵韵律的“宣叙调”改编成具有当地方言特色的中文对白。这种演变形式引发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观众认为消除宣叙调的语言“壁垒”,将经典意大利喜歌剧本土化、市民化,有利于增强喜歌剧的戏剧效果,更容易被广大中国观众接受和喜爱。另一部分观众认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不一定适应所有人的口味,本土化的演变形式容纳太多中国元素和小品式的表演破坏了歌剧的原汁原味。
事实上,在西方社会,歌剧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歌剧并非脱离大众的高雅艺术,而是由于语言、音乐、审美观念等的中西方差异拉开了歌剧与中国观众的距离。笔者认为,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上,喜歌剧的中国本土化演变是合情合理的。追根溯源,喜歌剧盛行于18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剧情生活化、富有喜剧色彩、采用本民族语言。但三个国家的喜歌剧拥有不同的本土特色:法国喜歌剧将歌唱、说白、表演相结合,用近似朗诵的音调唱情节;意大利喜歌剧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交叉结合,更加具有音乐的连续性;德国喜歌剧同样采用歌唱与说白相结合的方式,然而题材和曲调风格具有本民族特点。21世纪的今天,意大利喜歌剧在中国属于西方舶来的传统艺术,只有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才能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在中国普及西方歌剧,首先要让中国的观众喜爱歌剧,要符合观众的审美、走进观众的内心、引发观众的共鸣。因此,必须对意大利歌剧本身的形式进行“本土化”处理,才能符合本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喜歌剧的剧情贴近生活、音乐风格轻松明朗,是最适合“本土化”处理的歌剧体裁。也正因其有弹性的特点,成就了《费加罗的婚礼》在中国各地区本土化演变中呈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独特魅力。
“本土化”作为连接传统意大利歌剧与现代中国观众审美需求的桥梁,将意大利歌剧中的音乐艺术与中国的语言、服饰、风俗、曲艺等文化元素相融合,让中国观众更加直观欣赏歌剧艺术。通过“本土化歌剧”了解音乐和剧情,会激发观众对原始歌剧的兴趣,从而繁荣意大利歌剧在中国的演出市场。从大背景来看,“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对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并探索不同元素的融合,在严格尊重原创艺术的前提下对意大利喜歌剧进行“本土化”创新改造,在促进高雅艺术与人文审美相融合中推动意大利喜歌剧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1想知道有关悉尼歌剧院这一建筑的知识
7月14日 13:01 sydney opera house--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自从建筑师罗伯特·斯丹用自然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她宛如天鹅般高雅的外形后,悉尼歌剧院便成为了澳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全国表演艺术中心,又称海中歌剧院。它耸立在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贝尼朗岬角上,紧靠着世界著名的海港大桥的一块小半岛上,三面环海,南端与市内植物园和 大厦遥遥相望。建筑造型新颖奇特、雄伟瑰丽,外形犹如一组扬帆出海的船队,也象一枚枚屹立在海滩上的洁白大贝壳,与周围海上景色浑然一体,富有诗意,已成为悉尼的标志。悉尼歌剧院1959年3月破土动工,历时14年,耗资1亿多澳元,1973年10月落成揭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专程前来剪彩。
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它建在一座很高的混凝土平台上。门前大台阶,宽90米,桃红色花岗石铺面。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室外水泥阶梯。
整个歌剧院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象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象竖立着的贝壳,又象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休息室设在壳体开口处,配有大片玻璃墙面,由2000多块高4米,宽25米的法国制造的玻璃板镶成,临墙眺望,白天绚丽的悉尼湾风光一览无遗;夜晚市内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歌剧厅可容纳1547名观众,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华丽幕布。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象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舞台灯光有200回路,由计算机控制。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音乐厅装潢华丽,有2690个席位。
壳体开口处旁边另立的两块倾斜的小壳顶,形成一个大型的公共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每天晚上接纳6000人以上。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剧院有话剧厅、**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5个排列厅、65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900多间。
歌剧院规模宏大,陈设讲究,演出频繁,除圣诞节和耶稣受难日外,每天开放16小时,平均有10个不同的活动项目,可同时容纳7000余人。歌剧院已成为澳大利亚最热闹的场所,旅游者、观众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入夜,到这里来的人,不只是看演出,还来贝尼朗餐厅吃饭和观赏夜景。
2悉尼歌剧院有何特色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洲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
该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
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 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
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据约恩•乌松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
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3悉尼歌剧院的结构样貌是怎样的
悉尼位于澳洲东南海岸,濒临杰克逊湾,港阔水深,是天然良港。
当年 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时,就是在悉尼登陆的。1788年,英国菲力普上校率 领11条载着200名军人、800名流放犯和400名其他随行人员的帆船,在悉 尼港登陆,并升起英国国旗,宣布正式成立“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从此悉尼 成了英国移民澳洲的门户。而这些流放犯也成了开发悉尼的先驱。
经过200多年的开发,现在的悉尼已 是澳大利亚文化、经济、金融贸易和交通 20世纪70年代初期,海上歌剧院在悉尼港中心的贝尼朗岬角诞生,轰 动了世界。整个歌剧院造型新颖奇特,远望好像几扇洁白的大贝壳沐浴着明 媚的阳光,又如一队破浪远航的船队,鼓起了洁白的风帆。
这一建筑杰作空 灵俊逸、充满动感神韵和艺术的和谐,让每个看到它的人赞叹不已。 歌剧院门前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阶梯,同它那美轮美奂的外表一样,内 部的装饰也堂皇优雅,无论是舞台、音响、灯光还是影像设备,同样新颖超 群。
里面包括4大剧场:一是音乐厅,有2690个席位。 音乐厅台上陈放着世 界最大的高15米,重37吨的管风琴,在1979年首次演奏时轰动世界。
二是歌剧厅,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1547个席位,还有转台和升降 台。台上悬挂着法国华丽而富于艺术美的幕布,一幅“日幕”,用红、黄、粉 红三色构成霞光道道普照大地,一幅“月幕”,用深蓝、绿、棕三色构成新月 隐挂云端。
三是有544座的戏剧厅。 四是有419座的小音乐厅。
另外,还有65个化妆室、5个排练厅和录音 厅、图书馆、展览厅、公共餐厅、演员食堂、酒吧等900多间,同时可容纳 7000多名观众。 世界著名的歌剧团、交响乐队、艺术家、音乐家们都向往能在这优雅的 “蚌壳堆”里演出。
各式各样的展览和演出终年排得满满的。新颖优美的歌剧 院不仅是悉尼,乃至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胜景,更是热爱音乐艺术的悉尼人心 目中的圣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