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红庙镇:新时代兵支书探索带领全村致富之路
大河网讯 近日,兰考县红庙镇土岭村南大方地块麦收开镰,联合收割机、叉车、大型拖拉机、货车……多种大型机械联合“作战”,密切配合,高效完成小麦收割、脱粒、秸秆收集、土地翻耕等工作。小麦颗粒饱满,亩产多斤,更引人注意的时候,这里的村民一年没去过地里一次,这季小麦得到的分红850元,和之前每天在地里辛苦劳作收入几乎持平。
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土岭村党支部书记孔铁邦。孔铁邦,男,54岁,党员,在兰考县红庙镇土岭村任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入伍、1998年8月转业、1999年1月转业安置到红庙镇政府工作。2005年10月乡镇机构改革时被分流下岗,2018年4月当选土岭村支部书记。
同大多数农村出身的人一样,孔铁邦有着深厚的家乡情怀,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为家乡做点事。2017年4月20日,他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家乡土岭村,担任村副支部书记。
为了切实帮助群众脱贫,他和其他两委干部多次走访调查困难户,查找致贫原因。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27户87人,经国家政策扶持及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共同艰辛的努力于2019年全面脱贫。
从2017年10月6日孔铁邦提议召开全体党员、村委干部、群众代表大会,决定实施土岭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说着容易做着难,孔铁邦无数次做群众工作,宣传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好处,并带头开展拆除工作,急难险重都是亲自上阵。经过近10个月的建设,土岭村变了,15公里的环村公路宽阔平整, 30条水泥路直达各家,2300多米下水道道四通八达,197盏新装太阳能路灯点亮了乡村之夜,3600多平方新建围墙、16亩新建游园、5亩文化广场、23户新型美丽庭院编织出偏远的小乡村美丽的梦想。2018年4月28日换届选举,他全票当选为新一届土岭村支部书记。
目前为止全村拓宽道路13条,修筑水泥路面23700平方,安装太阳能路灯197盏。修砌围墙4300余米,修建下水道3600余米,拆除路障危房46户,清理68户不合规划的建筑,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让群众真正体验到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便利。
孔铁邦对工作的拼劲远近出名,然而对工作的执著造成对家庭的忽视,2022年2月,妻子血小板过低,脑部供血不足,昏迷摔倒,住院两个月,其间只在院陪护一周,脱离危险后立刻返回村里工作。出院后妻子由于缺少精心照料、营养吸收不好,血小板始终恢复不过来,肠道出血,5月份再次出现昏迷,又一次入院治疗,恰逢红庙镇出现新冠疫情,为帮助村里抗疫,他没能走进医院一次,全村由儿子照顾,妻子因缺氧过久,脑部出现损失,埋怨自己的丈夫只管村民,不管家人。
在2020年-2022年多次的疫情防控中,孔铁邦放弃所有休息时间,严格按照上级党委做好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排查摸清从“疫区”返乡18名务工人员情况,组织带领村两委干部和村中28名党员及30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对全村所有路口进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吃住在卡点,每天以干粮开水为食。村里无一人出现疫情,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
土岭村取得以上成绩每一步都是离不开上级领导给予的关怀与支持。自他到村里工作以来,县委书记百忙之中数次来到土岭村视察、指导村委的工作,土岭村先后被评为兰考县“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评为“乡风文明”红旗村、开封市“文明村
焦裕禄(1922~1964) 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1946年1月加入中国***,同年3月参军到了河南,历任尉氏县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及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1953年6月,任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抽调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带领大家跋涉五千里,查清了全县大小风口84个,逐个进行了编号、绘图,为防灾抗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63年9月,他调查总结群众的抗灾救灾经验,在全县推广"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村的道路"。
1963年秋,兰考连续下了13天雨,全县11万亩秋粮歉收,22亩受灾。他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抢灾救灾。带领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人民政府的救济粮款给受灾群众送上门。
焦裕禄诚恳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反对干部特殊化。一次他发现孩子看戏没买票,就对全家进行了一次不能搞特殊化的教育,并把戏票钱给戏院送去。接着建议县委起草通知,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1964年春天,焦裕禄同志病情恶化,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强调工作忙离不开不去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他继续坚持下乡工作,肝痛发作自行车不能骑,他就推着走。当他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思考如何撰写改变兰考面貌的文章。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42岁。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的社论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报道文章。
焦裕禄的精神事迹有:
1、严于律己
焦裕禄说:“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不参加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要变颜色”。
焦裕禄身体力行,无论工作多忙,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经常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
2、严管子女
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大儿子去看戏,问道:“戏票哪来的?”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
3、不搞特殊
焦裕禄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这个“十不准”的通知,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
说它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都是每个***员、革命干部时刻应该想到的,做到的起码准则。
说它不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准则,都闪耀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对特权思想的有力批判。焦裕禄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职权看作是受人民的委托,为革命掌权。这是一个***员无私的崇高革命精神的表现。
4、艰苦朴素
焦裕禄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破损。当时有人劝焦裕禄同志换个新的,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且修了修,照样使用。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同志们劝他换床新的。
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更换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我这就很好,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
焦裕禄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焦裕禄同志总是舍不得换。他的爱人徐俊雅同志最后生气了,不给他补,他就自己动手补。
5、关心群众
有一天,焦裕禄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
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