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人的求婚告白真实点的说法如下:
1 如果你的寿命是100年,那么我想活到100岁的前一天,因为你每天都在我的生活中。
2想到和你共度余生,我对余生充满希望。
3山野千里,你是我藏在星星里的浪漫。
4一生中,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走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云,喝过许多种酒,却只爱过一个合适年龄的人。
5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6世界那么大,我真正想落户的是你身边。
7有幸爱上你,余生为你而来。
8余生不用多指教。我只是听你的。
9在遇见你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结婚,在遇见你之后,我从来没有想过别人。
10如果生活从来没有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可以百看不厌,有一种人一见钟情。
11自从第一次见到你以来,之后的每一次见面都是一个计划已久的偶然。
12我一直热三分钟,一天1440分钟,所以因为你,我每天沸腾480次。
13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公交车,5分钟一班;地铁,9分钟一班;我们的爱,一生只有一班。
14不仅仅是野心,我预谋了一辈子的想法,从遇见你开始,不见黄土不放弃。
15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牵着你的手的时候,心里在想,我会永远牵着这个女孩的手,一直走到古稀的年头,走到世界的尽头,所以这辈子我就够了。
16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会一起面对。我已经准备好接受生活和爱情、问题和责任。
17我相信我们将来会遇到困难,我们会想离开。但我也相信,如果我不抓住你,我会后悔我的余生,因为我知道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人。
18我想娶你,因为你是我一大早就想见到的人,也是我每天晚上睡觉前唯一想吻的人。
在大街上表白求婚的人,有一部分是个性上喜欢被人关注的人,有一部分是别人给出的馊主意,美名其曰成功率高,另一部分是从众心理在作祟。
对于喜欢被人关注的人来说,他人的注视能给自己带来兴奋感,这其实是没有安全感的一种表现。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自己被忽视,在人群中失去焦点对他们来说就是被全世界遗弃了,这种感觉太难受。所以他们喜欢声势浩大的去做某些事情。在我们的生活里,总有一些情商不是那么高,也不会撩妹的男生。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女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更不知道该如何去表白。这时候身边的朋友就出起了自以为不错的主意——大庭广众之下蜡烛鲜花在楼下或者街上表白,然后他就这么去做了。但这样做的结果是,要么成功了,要么被拒绝地更惨。
还有那么一些男生,面对喜欢的女生,急于表白,但是又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主意,见很多人都在大街上表白求婚都成功了,尤其是电视剧里都这么演的。所以他心里就会觉得这样做至少是不容易出错的,于是就这么做了。
可惜的是生活不是在演偶像剧,女生的类型千千万万,不是所有女生都能接受这种方式的表白求婚的。不管你是哪种心理作用下,让你打算这么去做,你都要先弄清楚被表白对象是不是能够接受,否则还是保守点好。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喜欢有预谋的惊喜,这是因为这种惊喜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满足感,同时也能够增强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系。但是,对于人们喜欢有预谋的惊喜的年龄段,可能会因人而异。
在童年时期,很多人喜欢收到父母、老师、亲朋好友等人的惊喜,例如生日礼物、节日礼物、意外惊喜等,这些惊喜可以让他们感到被关注和重视,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而到了青少年和成年阶段,人们对于有预谋的惊喜的喜好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人可能会喜欢收到朋友或恋人的浪漫惊喜,例如求婚、纪念日礼物等,这些惊喜可以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重视。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更喜欢自己给予别人惊喜,例如为朋友或亲人准备生日惊喜、策划旅行惊喜等,这些惊喜可以让他们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
因此,虽然人们喜欢有预谋的惊喜的年龄段可能会因人而异,但是这种喜好的本质是相通的,即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满足感,并通过惊喜来增强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系。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会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1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对于是否要求婚这个问题,应该由双方自行协商决定。因此,如果双方都认为不需要求婚就可以结婚,那么这也是可以接受的。在婚姻中,双方都应该尊重彼此的意愿和决定。如果一方认为需要求婚仪式来证明对方的爱意,而另一方则认为这只是形式主义,那么双方需要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共识。如果最终双方都认为不需要求婚就可以结婚,那么这也是可以接受的。2 求婚仪式在婚姻中的作用并不是必须的。因此,如果双方都不太在意求婚仪式,那么男方在领证后补给爱人求婚仪式也是可以接受的。求婚仪式在婚姻中的作用并不是必须的。有些人认为求婚是一种浪漫的仪式,有些人则认为求婚只是形式主义。因此,如果双方都不太在意求婚仪式,那么男方在领证后补给爱人求婚仪式也可以接受。这样做可以表达男方对爱人的爱意,也可以增加婚姻的仪式感和浪漫气息。3 一个人是否愿意求婚,和他是否爱对方、是否认真对待婚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不应该将求婚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结婚的标准。一个人是否愿意求婚,并不能代表他是否真正爱对方,或者是否认真对待婚姻。有些人可能对求婚仪式不太在意,或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因此,不应该将求婚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结婚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双方在婚姻中应该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共同维护婚姻的稳定和幸福。作为现代女性,我可以接受不求婚直接领证结婚。但如果对方在婚前就与我充分沟通,并知道我其实比较渴望一个浪漫的求婚仪式,那么婚后再补给爱人求婚仪式的话,我可能就会觉得有点做作,亦或是情绪上略感遗憾。这还是需要对彼此的理解,在婚姻中过于在乎形式会让生活的真谛略失色彩。我更看重在生活中体现的浪漫,而不只是婚礼上做作的浪漫。因此,如果男方能够在婚前与女方充分沟通,了解女方对求婚仪式的期待,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适的决定,那么婚姻将会更加美好和幸福。
我能够接受男方不求婚就结婚的,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一,不求婚的男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嫁的吧,我觉得首先就是看你跟这个男人之间的情感和情愫能不能达到想象中的那么高,因为有一些男人本身就是比较木讷的。这个男人在你需要的时候会及时出现,这个男人会对你无时无刻的照顾,只是不会给你说好听话也不会做一些浪漫的事情,那这个男人是很多女人眼中的守护者,是一生当中最想嫁的一种男人,所以千万不要错过了。二,不求婚的男人当然是可以嫁的,不求婚并不代表他对你的感情是假的,并不代表他不负责任,也不代表着他没有上进心。可能最多他是个不会讲究形式,不会特别浪漫的男人而已。只要他对你好,只要他对家庭负责任,只要他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对你负责,那么这个男人就值得去嫁,所以婚姻也不要看一些太过表面的东西,一定要真心实意的去感受两个人的感情,好比什么都重要。另外两个人能够为对方去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矛盾,那么这才是最重要的。三,我觉得你自己所选择的男人到底能不能够嫁给他,跟对方有没有向你求婚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能说因为对方没有跟你求婚你就不嫁给他,其实有一些男生不像女生求婚,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但是他对他所喜欢的女生肯定是非常负责任的。如果说女生愿意嫁给他,那么婚后的生活应该会非常的幸福甜蜜,所以说我们在考虑到底能不能够嫁给对方的时候,要去考虑一下他的人品,他的为人,他的责任心等等。以上就是我思考看法内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导读 一个自诩成功人士的男人,最光辉的时刻之一,莫过于“抱得美人归”了。对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统奥朗德、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恐怕都深有体会。不过,别以为这些如今无论在台上还是台下都能口若悬河、纵横捭阖的政要,生来就是“大人物”。他们在青葱岁月里,同样也是“见着女孩会紧张,一不小心会出丑”的羞涩男,完全没有如今的“霸气范儿”。
小布什与尼克松之女“没有然后”
1971年6月12日,“没看上”小布什的特里西娅,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爱德华·考克斯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婚
11月11日除了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光棍节和购物狂欢节,其实还是美国的老兵节,这一天,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为父亲老布什撰写的304页传记《41:我父亲的肖像》正式发行—“41”指代老布什的身份,美国第41任总统 。
当天,一对父子、两个总统,共同现身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城内的老布什图书馆,参加了新书首发式。
小布什在书中深情回忆道,老布什不仅在学业、事业上支持他,对他的终身大事也是十分关心—这一点,似乎全世界的父母都有相同诉求。
1968年,当老布什还是众议院议员时,就“于公于私”地为22岁的小布什安排了一场相亲。而对方不是别人,恰恰是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女儿特里西娅,标准的白富美一枚。于是,来自得克萨斯大农村的愣头小伙小布什,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白宫之旅”。
小布什年轻时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之女特里西娅年轻时
可惜,他与“第一女儿”的约会并不顺畅,甚至有些尴尬。小布什在书中写道:“我们共进晚餐,当我伸手去拿黄油时,打翻了酒杯,我惊恐地看着杯中的红酒淌过了桌子。然后,我点燃了一支香烟,特里西娅礼貌地提醒我,别吸烟……晚饭后,她要我立即送她回到白宫。约会就此结束。”
这是一场“没有然后”的约会,小布什铩羽而归。也不知,他是否由此对“大家闺秀”产生了阴影—他后来的妻子劳拉,出生于得克萨斯州一个小户人家。看来,姑娘还是同乡的好啊!
有过4任妻子的施罗德“没女人缘”
所谓难兄难弟,就是总有人在遥远的地方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比小布什大两岁,曾被同母异父的弟弟洛塔尔·沃塞尔曝出了也和相亲有关的血泪旧账。
2004年12月,沃塞尔出版《总理,不幸是我兄长,与我》一书,其中《没有女人缘》一章,讲述了自己给当时还是法律系学生的施罗德介绍女朋友的往事。
沃塞尔在书中透露,当年已经成家的他,想把妻子的一名颇有风韵的闺蜜介绍给迟迟未婚的大哥。然而,“施罗德在饭桌上滔滔不绝地说了3个小时”。这位闺蜜后来告诉沃塞尔的妻子:“以后再见到施罗德,我肯定掉头就跑。”
不过,沃塞尔的这本书未必全部可信。因为他坦言,出书“是为了赚点钱”。当时已年过六旬的他,原本是IT界的高薪人士,可自从1995年失业后,就一直没能找到稳定工作。于是,一双敲键盘的手,被迫修过下水道、暖气管道,还搬过行李……
哥哥当上堂堂一国总理,也给沃塞尔带来过短暂的实惠。可是光环褪去以后,“务实”的德国人才不管你是谁的弟弟,沃塞尔还是要凭手艺吃饭,于是,他又成了面包师。他曾公开抱怨过:“他(施罗德)不该不管家人,要是他能帮我找个工作,哪怕给点建议,我都很开心。”
要说施罗德没有女人缘,谁能来解释解释。要知道,他后来可是娶了4任妻子!当然,每次都和前一个先离了婚。24岁时,施罗德就和青梅竹马的邻村姑娘爱娃结婚;28岁时,又和女教师安妮结婚;36岁时,在竞选联邦议员时,与年轻姑娘希尔特露德“骑车定情”;52岁时,又邂逅了《焦点》杂志的金发女记者多丽丝。
每隔10来年就换个妻子,施罗德的品味倒是“从一而终”—永远喜欢年轻的。
安倍晋三“骗了个媳妇”
其貌不扬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能娶到清纯美貌的昭惠,堪称相亲界的一桩正面案例。据美国《侨报》2006年10月16日报道,两人于1983年成婚,说起来,昭惠其实是被安倍“骗”来的。
昭惠的父亲是日本重量级财阀松崎昭雄,“千金**”当时在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公司工作。啥都不缺也不愁的她,在上司的“怂恿”下,才答应和安倍相亲。
初次见面,安倍就“见光死”。和身边环绕着的设计界时尚男相比,昭惠觉得安倍不仅不帅,“穿得还很土”。于是在那次相亲后,就没想再和他联系。然而,没有推不倒的围墙,只有不勤快的男人。昭惠回忆:“安倍给我打了电话……之后,我们就每两周见一次。”
其实,一切都是有“有预谋”的。安倍的母亲洋子,是甲级战犯、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的女儿,把“培养儿子成为日本首相”视作生活的重心。其战略步骤之一,就是为儿子物色一个完美儿媳妇—家世好、模样好、内外都能辅佐丈夫。昭惠也不负厚望,在后来被称为“日本的希拉里”。
据说,当年安倍向昭惠求婚时,昭惠对即将嫁入政治世家感到惴惴不安,问:“我真的行吗”安倍答:“当然没问题。”后来,昭惠才知道:“原来是他爸爸告诉他,就是骗,你也要把媳妇骗回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