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时期,吕雉去世后,诛吕之战有多激烈?

蜀汉时期,吕雉去世后,诛吕之战有多激烈?,第1张

朱虚侯首先斩吕产,於是太尉勃等乃得尽诛诸吕。

公元前180年8月18日,汉朝皇太后吕后去世,然而整个朝堂上下却没有因为此事而陷入悲痛,而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吕之战。这场战争的本质,其实是功臣集团希望帮助刘氏集团重新夺回失去的权力。

刘肥影视形象

刘肥后裔率先起兵反吕

吕后去世后,其所掌握的巨大权力暂时落在吕台和吕产兄弟手中,这两人的政治能力虽然无法和吕后相提并论,但是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军功集团始终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于是打算对大臣们下手:

聚兵以威大臣,欲为乱。

刘襄影视形象

这段记载出自《史记》,细究起来很有意思。从字面上看,太史公说作乱者是吕氏,然而吕氏是当时政坛的执牛耳者,无论吕后的遗命法理性如何,吕氏都在朝堂上建立起了实际性的统治,所以按照常识来说,为乱这个词似乎不应该安在吕氏头上。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武帝时期,诸吕已经被定性为逆臣,因此太史公才会如此行笔。

无论如何,这句简单的描写,已经将当时的对峙气氛烘托出来了,那边吕后尸骨未寒,这边吕氏和功臣集团的冲突一触即发。

刘章像

出乎意料的是,率先动手的,居然是之前十分低调的朱虚侯刘章,作为齐王刘肥的次子,他联合自己的大哥齐王刘襄和三弟济北王刘兴居,从长安和齐地共同夹击吕氏。

刘章刘襄的父亲刘肥,得到了天下最富饶的地区齐地为封地,这也招致了吕后的妒忌,屡次三番割去齐地的领土,并将其变成吕氏的势力范围,极大损害了刘肥和其后裔的利益。

可想而知,刘肥一脉对吕氏的怨气有多么巨大。因此当刘章抓住机会反吕时,他的兄弟们毫不犹豫,纷纷响应,聚集了全部资源,尤其是刘襄尽起齐地大军,义无反顾地向长安进发。

灌婴被吕氏派去平乱未果

刘襄和老爹刘肥一样,看起来人畜无害,实则深藏不露。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以非常手段收复了琅琊郡和济南郡的控制权(这两郡被吕后割给吕氏势力),接下来带着五都之兵迅速推进。

齐地的军事底蕴素来非常强大,没上过战场的吕产也有点慌张了,在一番衡量之后,他派汉军宿将灌婴领兵前去平叛:

吕产等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

汉军宿将灌婴

就从点将上,便可以看出吕产的政治水平到底有多差。在这种非常时期,尤其是和军功集团还有矛盾的情况下,他居然因为畏惧刘襄而求助于灌婴。在这个关键时期,军权决不能假手他人,只能你吕家人亲自上。

果然,灌婴走到荥阳后便停下了队伍,并且派人和刘襄议和,他表示诸吕目前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危害行为,因此刘襄师出无名,最好的办法就是回齐地等待。

面对着坚固的荥阳要塞和精锐的汉军中央军,刘襄也不希望直接发生正面冲突,于是他答应了灌婴的提议,双方最终各自退回领地内。

灌婴是何许人也?他是高祖钦点的骑兵队长,作战骁勇,擅长突击和奔袭,这种特点决定了他对远道跋涉来的齐军有天生的压制作用,然而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巨大优势下,灌婴并没有和刘襄开战,这直接说明他和吕氏并不是一条心,也将吕产薄弱的政治能力昭告天下。

陈平周勃抓住机会发难

灌婴回朝后,吕产不仅没有治他的罪,甚至没有追究刘襄的罪责,一场巨大的风波似乎消失于无形,参战双方皆大欢喜。

殊不知,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暗中酝酿。陈平和周勃这两位人老成精的宿老,开始插手反吕之战。

为何在吕后面前唯唯诺诺的陈周二人突然入局呢?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正是吕产的一系列低智操作,让二人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

陈平影视形象

刘襄发兵长安的行为,其实是十分大逆不道的,吕氏刚刚得到权力,正是应该肃清境内的不稳定因素的时期,绝对不可以容忍这种行为,派出灌婴也侧面证明了吕产的决心。

按理来说,灌婴受命之后,应该竭尽全力击败刘襄,并且将他赶尽杀绝,这样才能巩固吕氏的统治。要知道灌婴的职责十分明确,是去击破刘襄,而不是同他和谈。不难看出,灌婴采取了一种温和的态度''解决''了这个问题,看似节省了资源、避免了战争,实则暴露出他并没有和吕氏保持一条心,而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这种情况下,吕产没有问责灌婴,反而将这件事抛诸脑后,充分暴露了他的政治短板,让陈平周勃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对手。最终,他俩一致认为吕产无力战胜自己,于是便抓住时机,强势入局。

不过陈周二人入局后,并没有做出太明显的举动,而是在幕后悄悄布局。

周勃影视形象

吕后对于吕台吕产是否有感情,我们很难通过史料推断,不过从她为兄弟俩提供的优厚待遇上,可以确定吕后希望将两人打造成吕氏第二代子弟中的执牛耳者。

可惜的是,这兄弟俩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典型。本来军功集团的顶尖人物陈平和周勃并没有贸然入局,只有刘襄刘章这种愣头青冲锋陷阵,吕氏面临的风险还比较有限。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吕产暴露了极大的政治短板,强烈刺激到了正在观望的陈周二人,直接造成军功集团入局的局面。

从小受到父辈庇护的吕氏兄弟,无论是能力、见识、人脉、策划都难以和老一辈的政治家相提并论,陈周四处布局他们竟然丝毫不知,以致于失去了抵抗的先手,为灭诸吕埋下了伏笔。

这礼贤下士,不仅要走心,还得走出有高度的思想境界,比如家国大业等等。刘邦这么一个会表演人,坐上帝位后,就有些不走心,这样的刘邦怎么可能请得动有些文人气节的商山四皓。吕后不一样,吕后没有那么多的表演天赋,她是生死存亡之际的真情流露,于是乎吕雉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请出了商山四皓。

易储风波

众所周知吕雉是下嫁给刘邦的,刘邦一贫如洗的时候,吕雉这么一个千金**就嫁到刘家,任劳任怨,生儿育女,甚至在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还被项羽俘虏过,可以说吕雉为了刘邦的霸业付出了超出一个妻子应该承受的代价。不管从宗法还是情理上来说,吕雉的儿子刘盈都是当之无愧的储君。事实上刘盈除了性格有些羸弱以外,也是一位仁君。可惜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连带也非常宠爱戚夫人的儿子,于是刘邦在戚夫人的鼓动下,动了易储的想法,并且付之于行动。

要知道刘邦杀伐决断,杀功臣,杀熟人,都是不留情面的,刘邦想换了太子,要是刘邦真的铁了心,吕雉就算在刘邦面前哭瞎了,刘邦都不带搭理她的。于是吕雉只能求助西汉第一大谋臣张良,张良就给吕后出主意,让她带着太子刘盈去请商山四皓。

刘邦请不动的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秦朝有名的学术大家,他们信奉黄老之学,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是当时朝廷比较重视的文人代表。刘邦曾经想过请这四个老人家出山,为西汉王朝打工。但是商山四皓拒绝了,主要是因为商山四皓以前是在秦朝打工的,而且待遇还不错,这些人念及着秦朝的好,不愿意效力灭了秦的刘邦,刘邦其实也不是非常仰慕商山四皓,他请商山四皓出山,不过是看中人家的名气,以及在文人堆里的号召力,要是西汉能够请来他们,对自己的江山统治有利。

这事要是在刘邦大业未成之前,估计刘邦肯定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就把这四个老人请出山。可那时候刘邦已经成为帝王,礼贤下士该有的钱财他肯定不会吝啬,但想让刘邦真情实意地演绎一番,估计有点难度,毕竟帝王还是要有帝王的威严的,而且能请出商山四皓,对刘邦的统治那就是锦上添花,要是请不出,也没什么。所以刘邦连擅长的表演都不走心,商山四皓又有些文人骨气,自然也就没有卖给刘邦面子。

没有退路的礼贤下士

等到吕雉带着刘盈去请商山四皓的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刘邦换储的决心,大有誓不罢休的意图,刘盈要是被废,估计下场不会好,吕雉的未来也可想而知。吕雉与刘盈的生死就在商山四皓这,所以吕雉肯定不会再端着西汉皇后的架子,说不定她到了商山四皓那就是一顿痛哭。想想吧,一代国母在四个退休的前朝老臣家哭得死去活来,让哪个臣子不得心软一下。刘盈就更不用说了,谦谦君子一个,这样的储君最讨老臣欢心。

而且吕雉不仅会哭惨,人家还会说大道理。秦朝灭亡就是因为长子扶苏被害,秦二世矫诏上位,胡作非为,于是秦朝的大业才会昙花一现。不管商山四皓愿不愿意效力西汉,但他们都不得不承认,西汉建国后,修生养息的国策,让天下太平,老百姓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如果西汉也因为争位风波就祸及江山的稳定,那么天下的百姓又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吕雉把请商山四皓出山上升到家国大义之中,这让商山四皓责无旁贷,也无可反驳。

于是乎,真情流露又有着更高思想境界的吕雉,就棋高一着,顺利地请出了商山四皓。而刘邦看到吕雉请出了商山四皓,只能感叹一句,天下人心尽归太子,也只能作罢易储的想法。

吕后其实是一个很优秀的政治家,但是就性格而言。吕后不仅仅是狠了,而是没有人性(比如说她对待戚夫人

立为皇后-吕后干政-吕后称制-吕氏灭族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安定。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1平凡的吕后:

吕雉(音:zhì,ㄓˋ)(前241年-前180年),汉高祖刘邦皇后。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又称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

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将其嫁与刘邦。刘邦称帝后,被封为皇后。生子刘盈、女鲁元公主。刘邦驾崩后,立刘盈为帝。把持朝政。她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中第一个把持朝政的女性,也开了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位居皇后后,积极帮助刘邦铲除异己,杀掉韩信等朝中重臣。

刘邦死后,她积极扶植吕氏力量,打击刘姓皇族及势力。她将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氏杀死,斩去手脚,抛入茅厕,称为人彘(zhì,ㄓˋ),并叫汉惠帝看。汉惠帝受到惊吓,从此不问朝政,不久便死去。她又先后扶植了两位汉少帝(刘恭、刘弘)做傀儡,而将实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吕氏专权的时代,直到吕雉去世才告结束。

吕氏外戚专权,给西汉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教训,以致周勃等诛灭吕氏势力后,在刘姓皇族选择皇位继承人时,考虑的重中之重就是其母亲必不能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娘家。这才引致了汉文帝刘恒的继位。

她很坚忍,在刘邦打天下时,与她的儿女和公公颠沛流离,甚至被项羽当作人质,但一直顽强的活着,周旋着,挣扎着;她很成熟,在刘邦得到天下后,宠爱戚夫人冷落自己时,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撒泼吃醋,她很好地隐藏了妒意,广交重臣,维护了自己与儿子的地位和利益;她很智慧,她设计为刘邦铲除了心腹大患,稳定了汉初政权.总之,她是一位生活的强者,勇敢地面对一切斗争与波澜,从容不迫,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2峥嵘的吕后

待刘邦平定天下后,吕后并没有做养尊处优的皇后,她杀功臣,其中有为刘邦打天下的两大功臣韩信和彭越,,那么吕后又为何要杀他们呢?

在刘邦围杀项羽的时候,到固陵两人却不来增援,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采取了张良的一个计策,就是和那两人共天下,两人才来增援,才有有了大汉王朝,但是刘邦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把大片的土地分给他们两人,但是刘邦想杀这两人却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正在他巧妙地步步为营地想法设法杀两人的时候,吕后却杀了他们

天下平定了,眼下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立 储君的问题,当时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五十五岁了,他立了嫡长子刘盈为太子,而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个女人使刘邦想改立太子,这个女人是、就是历史有名的戚夫人。

戚夫人年轻美貌而又多才多艺,并给刘邦生下一子,刘邦为其取名为如意,可见刘邦是多么喜欢这个儿子,刘邦和戚夫人甚好,除了她年轻美貌外,更重要的是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相比吕后来说,戚夫人更像是刘邦的情人,更适合做妻子,而吕后更适合做政治伙伴。

当吕后得知刘邦要废刘盈,立刘如意之时,很恐慌,改立太子意味着她的儿子不能做皇帝而她也不能做皇太后,但是在短暂的恐慌后,吕后想办法挽回局面,她采取两大行动:一是跪拜周昌说没有您的话太子这次就要废掉了,二是请张良出谋划策请来了商山四皓做刘盈的门客。

先说周昌是何许人也,他是西汉大臣,为人耿直,说话直率,不阿谀奉承,不过他结巴,一次刘邦和几个大臣商讨改立太子的事可问周昌怎么看?史记中记载: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注:邓艾也是结巴,周昌期期和邓艾艾艾,组成了今天的成语期期艾艾)。

再说商山四皓,他们是四个年国八十的四个隐居山林的老翁,他们四个人德高望重,不愿意出来做官,刘邦多次派人去请都都被拒绝,而为了刘盈把这四个人请来,并依照张良交代的商朝的时候让这四个人跟在太子之后。

刘邦举行了一次朝宴,文武白官都参加了,太子也参加了,当台子走近来的时候刘邦看到了跟在太子身后的四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便问,得知这四个人正是他多次请而被拒绝的商山四皓,又问为何我多次请不下山而做太子的门客呢?四翁行礼回答:皇上不喜欢读书人,张口就骂,而太子是仁义之人爱惜天下的人才,所以天下人愿意为太子效力,所以我们四个来辅佐太子,刘邦就说那就请四位好好辅佐太子吧,待太子等走后,刘邦告诉戚夫人说那四个老翁正是他多次邀请被拒绝的商山四皓,并说已经大势已去,改立太子不可能了。

朝宴过后,戚夫人失声大哭,刘邦请戚夫人起来,唱了一首《鸿鹄歌》,并让戚夫人伴舞,歌词是这样的:鸿鹄高飞 / 一举千里 / 羽翩一就 / 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 / 当可奈何 / 虽有缯缴 / 尚安所施,刘邦在这商山四皓身上看到了一种舆论的力量,此后刘邦再也没有提起废立之事,可见吕后是个人物。

惠帝死后,吕后开始选择立谁为皇帝,惠帝没有儿子,她不愿意立刘邦的其他儿子,那么吕后为何要称制而不立刘邦的其他儿子为帝:从主观上来讲她的权利欲很强;二是她内心有深深的恐惧(残忍地杀戚夫人,杀刘如意)。

那么她为什么能够称制:从客观上讲:她有政治才能:例如在废立太子之事和与戚夫人的挑战上,设计诱杀韩信和彭越上等都显示了她的政治才能。另一方面就是她的政治资源:她作为刘邦的原配妻子,虽然自己的亲生儿子已经去世,但刘邦的其他儿子仍然叫她嫡母不敢公然和她对抗没,所以和刘姓族的关系基本上还能维持;再就是作为吕后坚强的后盾和核心力量的吕氏外戚,这个当然不用多说,肯定是站在吕后这边的,最后是吕后和功臣元老的关系,虽然吕后力排掌握兵权的诸将,但对于某臣很是比较看中,她和朝臣的关系也还可以。

吕后还做了一件我们今天看来很荒唐的事,她把自己的亲外甥女嫁给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就是汉惠帝,这也就是说亲舅舅娶了自己的外甥女,这是违背伦理道德的,然而吕后就自己的经历认为嫁给皇帝才是好的,既然自己的女儿不能嫁给皇帝,那么就让外甥女嫁给皇帝,这一荒唐之举是造成汉回惠帝无子的直接原因,那么是汉惠帝生育能力的问题吗?汉惠帝和宫女生下了六个儿子,而且是专门生儿子,这样看来他的生育能力没问题,我们可以想一下,鲁元公主也就是吕后的女儿,汉惠帝的姐姐只比汉惠帝大三四岁,这样看来汉惠帝的妻子能有多大呢,她怎么生育?即使在有生育能力之后,汉惠帝是有感情的人,还要考虑的情感问题吧?所以说汉惠帝到死也没有和张皇后生过一个孩子。

在汉惠帝死后而又无子的情况下,吕后并没有让刘邦其他的五个儿子当皇帝,而是自己称制,从汉惠帝和宫女的六个儿子中选出来做傀皇帝,在选傀儡皇帝之前还做了一件残忍的事就是杀母存子,她把那六个宫女全部杀害了,然后把六个孩子交予张皇后教育。

吕后立的第一个是前少帝,然后自己掌握大权,但孩子渐渐长大一些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被吕后杀害的,口出长大要杀吕氏,让吕后知道后,就把前少帝想囚禁戚夫人一样囚禁起来,向外宣称前少帝有病不能上朝,然后又让后少帝做皇帝。她就这样称制八年。

那么吕后为什么不直接自己称帝呢?原因有二,第一是刘邦曾经有个白马盟誓说非刘氏不得称王,二是吕后迫于当然朝中还有许多和刘邦打天下的大臣,便不敢自己称帝。

虽没有自己称帝,却放开手脚一下子就封了很多王,封了很多侯,吕家的人封的差不多了,只要不是傻子,都封为王。吕后的分封毕竟和汉初刘邦定的国策是相矛盾的,也得罪了汉初的一批功臣元老。所以,在吕后八年的时候,吕后是称制八年,吕后八年的时候,据说有一次她外出,忽然看到一条狗,咬了她的腋下一下,咬没咬,也不知道。好像看到一条狗,结果回来以后,吕后就说她说一定是刘如意的鬼魂在作祟。后来呢,吕后就很快也就死了。她死了以后,反吕的势力很快就结成联盟,就把吕氏家族的人都消灭了,结束了汉初历史上具有风云突变的这样一幕。

3吕后:功过是非

高祖十二年,刘邦征讨黥布时再次受了箭伤。未回到长安已经病势沉重,吕后派人找来良医,打算为刘邦治疗箭伤。医生进来后,刘邦询问了自己的病情,医生说,可以治疗。刘邦骂道:我以一个布衣百姓之身,手提三尺剑夺取天下,这就是天命啊!今天即使让扁鹊来给我治病,又有何用?于是,他拒绝治疗,赏了医生一笔钱,打发医生回去了。

其实,刘邦已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

吕后看到刘邦病成这个样子,而且拒绝治疗,这在刘邦一生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于是,吕后也预感到刘邦将不久于人世,她急忙向刘邦询问: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病故,谁可以替代他?刘邦说: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刘邦回答:王陵可以。但是,王陵这个人稍有点粗直,认死理。陈平可以协助他。陈平知谋有余,然而难以独担大任。周勃沉着厚道,不善花言巧语,可以让他担任太尉。吕后再问下面的继承人,刘邦说:这以后的事也不用你知道了。吕后有私心,而且有时私心极重;但是她没有篡夺刘姓江山的野心。她关心并任用刘邦选定的相国人选,证明她没有篡夺刘姓江山的野心。同时,也说明吕后此时关心政局的稳定。

除了重用刘邦遗言认可的丞相外,吕后在政治上还有什么作为呢?一个就是废除苛法,其次是除妖言令,这是她对社会的贡献。但吕后的民间形象如此恶劣,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牝鸡司晨;人性缺失;谈诛戚姬等。

吕后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位女主,她为巩固西汉政权,发展汉初经济,废除秦朝苛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值得肯定。但是,她的凶残、暴虐,留下了千古骂名,也同样值得人们深思。

4历代评论吕后的诗词或文章

抱歉历史上直接评论吕后的诗词凤毛麟角,只找到几个侧面描写吕后的,文章则多为原创,就不给你贴了

戚夫人《舂歌》赏析

子为王, 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当刘邦在沛宫击筑高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时,就已隐隐透露对汉家天下前途的担忧。但他毕竟没能料到:这隐忧在他驾崩不过数月就出现了,而且是以骇人听闻的囚戮戚夫人、毒杀赵王如意的后宫相残拉开序幕的.戚夫人的《舂歌》,正产生于这一非常时期。

“子为王,母为虏”。《舂歌》这两句平平的开头,实包含了吕后与戚夫人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作为刘邦的宠姬,戚夫人也曾有过一段昙花一现式的体面和风光:她在刘邦称王汉中以后,常侍左右、深得“爱幸”,竟使“为人刚毅,佐高帝定天下”的原配吕后,也因此日见冷落和疏远;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因为颇有乃父“无赖”之性,不像吕后之子刘盈(后为惠帝)那般“仁弱”,更被刘邦赞为“类我”,几乎取代刘盈立为太子。因为有这样一段关涉帝位的争斗,吕后早就恨透了戚夫人。一当刘邦驾崩,吕后立即下令,将戚夫人囚禁“永巷”(别宫),“髡钳(剃去头发、颈戴铁圈),衣赭衣(罪犯所穿赤褐色衣服)”,罚她操杵舂作。戚夫人贵为高帝之妃、赵王之母,旦暮之间便成了吕后的阶下之囚,反映了汉廷后宫突起的风波何其险恶!《舂歌》开头两句,正以戚夫人母子地位的鲜明对比,唱出了这位贵夫人身陷“永巷”的怨愤和不平。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则紧承起句,进一步抒写戚夫人自朝至暮舂作不息的痛苦境遇。戚夫人当然明白:刘邦一死,刘盈继立为帝,身为“皇太后”的吕雉,是再也不会放过她的了。囚于“永巷”,罚以舂作,不过是为了羞辱她罢了;羞辱过后,还不要致她死命?她实在就是一位迟早待戮的死囚而已!“常与死为伍”一句,酸楚恻怛,使悲愤的唱叹,一下化作绝望的呼号,令人不堪卒听。

司马迁说:“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对于绝望中的戚夫人来说,此刻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儿子赵王。赵王远在邯郸,距长安不啻数千里。而今,他知道自己的母亲已身陷囹圄吗?他可有办法挽救苦难中的生身之母?惨毒的吕雉又将怎样处置他?戚夫人身在“永巷”,又能托谁向远方的爱儿报讯,让他预为防备而远身避祸?这正是《舂歌》结句“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汝)”所蕴含的复杂情思。它将戚夫人绝望中对爱儿的牵念和希冀、焦虑和担忧,表述得多么深切!

俗话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舂歌》是戚夫人操杵舂作之时脱口而作的歌,运用的是三、五言句式的“俚歌俗曲”。歌辞朴实,明白如话,却哀怨感愤、摄人心魄。它的动人之处,正在于这是发自后宫之争中孤弱无依、惨遭祸殃的妇人心底的真情,不假掩饰地唱出了她操杵舂作、思远念子的酸辛、悲苦、绝望和幽怨。因为是弱者遭祸,故最能赢得人们的同情;因为不假掩饰,语浅而情长,故最能牵动读者的心弦。

不过,对于戚夫人来说,《舂歌》所带给她的,与其说是幽怨的宣泄,不如说是更加惨酷的横祸:吕太后听说她歌中提及了儿子赵王,竟勃然大怒曰:“乃欲倚女(汝)子邪!”当即施诡计召赵王进京,利用惠帝晨猎外出之机,以鸩药毒杀如意。接着又“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以药熏耳令聋)、饮瘖药(使哑),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戚夫人从此身无四肢、既聋又哑还盲,再也不能咏唱那悲怆的《舂歌》了。见到如此骇人的景象,连汉惠帝刘盈也禁不住“大哭”,直斥吕太后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最后郁郁而死,终于让吕后夺了汉家天下。这样看来,戚夫人的《舂歌》,就不是一首寻常的歌了,它简直与刘邦“慷慨伤怀”的《大风歌》相承,成了汉宫惊变、吕后篡政的第一声不祥悲鸣。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豨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后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

成也萧何败萧何

这是因为刘肥受封之时吕雉手中权势并不是很大,而且当时相比起刘肥,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对她以及她儿子的威胁更大。吕雉与刘邦相差十多岁,且二人成婚时吕雉的身份地位也要高于刘邦。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吕雉的父亲依旧不顾吕母反对执意将吕雉许配给了刘邦。吕雉在嫁给刘邦之后除了要为他操持家务,还要帮他抚养她人所生子嗣刘肥。

吕雉下嫁刘邦之后可谓是多灾多难,期间一度还被俘虏至楚营,时间长达两年左右。而待她好不容易重回刘邦身边时,刘邦身侧早已多出一位比她更为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待刘邦如愿在这场天下争夺战中胜出,吕雉所生子嗣刘盈因是嫡长子而得以被立为皇太子,身为庶长子的刘肥则被封为齐王。刘邦对刘肥这个儿子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的,为此刘肥所得封地是一众诸侯王中面积最大,同时也是城邑最多的。

刘肥受封之时刘盈正陷于夺嫡风波之中。刘邦称帝之后曾经一度想要将之前册立的王太子刘盈给废黜,转而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储君。吕雉本就对刘邦偏宠戚夫人一事心存嫉恨,所以她断然不可能再让本该属于自刘盈的太子之位落入刘如意之手。为此吕后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确保刘盈储君之位这一事情上,对于刘肥封地一事便显得有点“鞭长莫及”。

不过待刘盈即位之后,吕太后曾对刘肥动过杀心。就在刘肥进京面见刘盈之时吕雉因他未按照君臣之礼对待刘盈(其实是刘盈要求的)而对他心生不满,还因此想要将其杀害。后来刘肥在内史士的建议下主动献郡给吕雉之女鲁元公主并将其尊为王太后才成功化解此次危机,从而得以安全返回封地。

喜欢西汉史,看过相关书籍或者影视作品的人,一定对汉初的三个女人非常熟悉,一个是有着敏锐头脑,手段凶狠毒辣的女政治家吕后,一个是有着漂亮外表,靠着眼泪拼命夺权的戚夫人,一个是不争不抢,聪明本分的薄夫人。三个人的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把持着朝政,重用娘家人,想刘吕永世并存的吕后最终全族被灭,仗着受宠兴风作浪,想把自己儿子扶上皇位的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害死自己还害死了儿子,万事忍让、本本分分的薄夫人反而“人在代国坐,皇位天上来”,并在她儿子这一脉得以传承。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戏剧性,你拼了命的努力,后来可能只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有句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吕雉最后的凶狠残暴不是偶然的,看看她的生活轨迹,你就不会说她毒辣!

吕雉,刘邦的原配夫人,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吕公和沛县县令是好友,而且县里的官员、豪绅听说吕公来了,便都来凑钱喝酒,所以吕公的家庭背景和声望很不错,而且当时县令听说吕公有个女儿,还特意来说亲,被吕公给回绝了,这就说明了吕雉是一个家庭背景不错,长得漂亮的富家千金。然后戏剧性的是,吕雉却因为吕公会相面,二八年华的她嫁给了一个大十几岁的小混混刘邦,还是和情妇已经有一个儿子的刘邦!过门后除了给刘邦和情妇生的刘肥当后妈,还要下地干活,照料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那个时候,吕雉应该还是个善良的女人,她没有对继子苛刻,没有对三天两头不见影的刘邦埋怨,她积极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 育儿 女,自食其力,刘邦犯事后躲到了芒砀山,她更是长途跋涉,给刘邦送吃的送穿的,可想而知,那个年代,一个弱女子,一个富家的女子,因为嫁给刘邦,吃了多少苦。

刘邦反秦,楚汉相争后,吕雉的生活更是颠沛流离,彭城之战后,吕雉和刘邦的一些家属便被项羽俘虏,关押,她吃了三年的牢饭,直到鸿沟之盟后才回到丈夫身边,一直到那个时候,吕雉跟随刘邦没享过一天福,现在刘邦是汉王,回到丈夫身边,总算可以有好日子过了,可惜一切都变了,丈夫身边早已有很多新欢,自己人老珠黄,操劳大半辈子。到头来只有丈夫的冷漠。刘邦外出征战,都是戚夫人陪同,而吕雉只能作为留守。汉朝建立后,晚年的刘邦更是一度想废了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吕后唯一的精神寄托——儿子的皇位,也要被戚夫人所夺取。可想而知吕后的恨!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所以后来刘邦死后,吕雉快速掌权,发生了人彘事件,倒也不觉得她太残酷。但是她却在后期权利欲膨胀,大肆屠杀刘邦的子孙,逼着儿子娶自己的外孙女,打破非刘姓不得称王的约束,大举提拔娘家人, 机关算尽,手段使尽,想着什么都有,最后啥都没有!

任何事情都要有把握,都要适可而止。这句话就是说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心里面都要有一把尺子,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戚夫人肯定对这句话有误解,该做的她做了,不该做的她也做了, 人为了自己,去争取,这没错,但是不是没有脑子的盲目去争。 戚夫人也是名门之后,刘邦还是汉王的时候,得到了她,很是宠爱,戚夫人长的很漂亮,会唱歌会跳舞,刘邦征战辛苦,晚年更是疲倦寂寞,所以多才多艺的戚夫人更能讨得刘邦的欢心,刘邦宠她宠到了什么程度呢?就是一度想要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这是什么概念,这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在夺嫡风波中,吕雉知道笼络大臣,找张良献策,请商山四皓出山,而愚蠢的戚夫人在干什么呢?她始终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给刘邦吹枕边风,靠着眼泪博取刘邦的同情,她错就错在 实力不够,却踏上了一条要么成功要么死的路 ,她错在 没有一点资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期望别人去帮她实现 ,因为在吕后亲自找关系的时候,她始终让刘邦去摆平大臣。而且看到吕后杀功臣的手段,她居然没有去思考思考自己的对手是谁,自己有几斤几两。

最后,刘邦死后,她被囚禁在永巷舂米,然而这个时候,她还不知道收敛,反而天天唱歌,唱自己悲惨,期望儿子来救她,吕后知道以后,直接把她做成了人彘扔进茅房等死,更是把赵王刘如意召回,毒死。可以说,妄想太子之位是使其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惨败从而导致自己和儿子惨死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就是她不识时务,在政治上单纯与天真,只知道依附男人。

薄夫人,给人感觉就是聪明,本分,不争不抢。往往这种人能够笑到最后。薄夫人原本是魏王魏豹的爱姬,魏豹被韩信打败后,薄姬就被安排到宫中的织布房做女工,刘邦有一次到织布房看到了薄姬,觉得这个女人有几分姿色,就召到了后宫,刘邦好色,后宫女人众多,随后就把这个薄姬给忘记了,直到有一天,刘邦听到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相伴,她们在一起谈笑当年与薄姬的相约才想到这个薄姬。原来薄姬和管夫人、赵子儿很早的时候有过约定,以后不管谁先得宠不要忘记另外两个,现在就剩下薄姬一个人没有得宠了,于是刘邦非常同情这个薄姬,就召她侍寝,面对这个机会,她立刻对刘邦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刘邦听后说这是富贵的象征,看到这里你要说薄姬本分,确实如此,但是要说老实嘛,她也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营销自己!所以说, 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情很重要! 也正是这次侍寝,薄夫人生下了代王,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薄姬的本分还体现在她知道自己斗不过吕后,所以一直不因为生了儿子而处处争宠,拉帮结派,她甚至不让自己的儿子出风头,刘恒也成为一个不起眼的弱者的存在,后来众臣能够拥护刘恒,也是因为这对母子的性格。后来刘邦死后,那些受到高祖御幸的爱姬,要么被整死,要么被幽禁,不能出宫。而薄姬因为不被刘邦宠爱,事事谦让,吕后觉得她一生不易,所以放她出宫,去了儿子刘恒的封地代地。最后在吕后一族被灭后,代王刘恒被拥立为皇帝,薄夫人也称为了皇太后。她成了最终的赢家。

戚夫人的经历告诉我们:

我们都应该为了我们的自己,为了我们的后代去争取,但是要衡量自己的实力,有多少的本,做多少事情,很多没把握的事情不要做,尤其是不成功便是死的事情。

不要单单靠男人,或者说不要依靠别人,靠着眼泪博取同情是没用的,人还是要靠自己,如果依靠别人,那个人不能依靠了,你可能会一落千丈。

吕后的经历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总是坐着着急是没用的,要行动起来,调动一切可以用的关系,你足够的优秀,你就不会任人宰割,你的伴侣也不能把你怎么样。

做人别太过,什么都想要,不能逆转的事情去逆转是不对的,机关算尽为后人,到头来一场空。

薄夫人的经历告诉我们:

在绝对实力面前,不要逞强,不争不抢,伪装弱小,博取同情是最好的自保方法,活下来,耗死你的对手也是一种本事;

本分老实但不能傻,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在适当的时候也要说出一些营销自己的话,不忘记自己的本心,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交给天意。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是位年轻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

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汉惠帝简介,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1] 但是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汉惠帝刘盈简介

公元前188年,在位仅仅七年的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早期经历

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刘盈为吕后所生,虽然比齐悼惠王刘肥年幼,但却是汉高祖的嫡长子,故于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立为王太子。及刘邦称帝后,立为皇太子。

汉惠帝刘盈简介

在刘盈幼时,刘邦为亭长,母亲吕雉常携其与其姐鲁元公主耕于田中。

一次,其母耕田时,有老翁路过其田求水喝,吕后与之。老翁对吕后说:"夫人乃天下贵人啊"。于是吕后把两个孩子拉过来请其相之。老翁对吕后说:"夫人尊贵,皆因此男"。又相鲁元,皆贵。刘邦回来后,吕后为对刘邦说相面之事,刘邦急追老翁。老翁对对刘邦说:"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汉惠帝刘盈简介

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东攻项羽至彭城。项羽舍齐地回击汉军,大破汉军于彭城。刘邦仓惶逃跑,途中遇孝惠帝及鲁元公主,带着一起逃跑。楚军追之甚急,于是刘邦多次把儿女踢下车,夏侯婴为御,数叹,辄抱二子上车。刘邦大怒,欲斩夏侯婴十余次,最终一行逃至沛县。

公元前205年六月,刘邦立刘盈为王太子,令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为宿卫。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于定陶即皇帝位,以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

易储风波

刘盈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他不像自己。而戚夫人所生子刘如意深得刘邦喜爱,并且刘如意酷肖刘邦,刘邦以其类己,故常欲易太子。而且吕后年长色衰,稀见刘邦;戚夫人则年轻貌美,深得刘邦宠爱。

刘邦即皇帝位,于高祖七年立刘盈为太子。汉九年,赵王张敖废,更立刘如意为赵王。刘如意虽为赵王,但常留长安。刘邦至关东,戚夫人常从,日夜啼泣欲使刘如意代刘盈为太子。

高祖十年,刘邦欲易太子,下廷议。结果群臣纷纷反对。 御史大夫周昌反对最强烈,刘邦问其原因,周昌由于为人口吃,且又盛怒,于是说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见此状,欣然而笑,罢置此议。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但刘邦仍怀易储之意,吕后惶恐不知所为,有人对吕后说,张良善画计,且一向为刘邦所信重。于是吕后令其兄建成侯吕泽找张良,对他说:"您常为陛下的谋臣,今陛下欲易太子,你怎么还能高枕而卧"张良说:"当初皇上数陷于危难,才用我的计策。现在天下安定,皇帝因为喜欢才要易太子,这是他们骨肉之间的事,即使象我这样的再有一百个也没用!"吕泽强行道:"不管怎样,您得给我想个办法!"

张良道:"这个难以口舌之争就能达到目的。皇上也有想招而不到的贤人,有这样四个人,就是商山四皓,年纪都大了,皆因皇上慢而侮人,所以不愿为汉臣。但皇帝偏偏以此四人为高人,如果你们能够不吝惜金银财宝玉帛,并让太子亲自致书,言辞肯切谦卑,用安车和辩士固请,应该能请得动他们。

他们来了后,以宾客之礼相待,并且使他们时时随太子入朝。这样皇帝必然要问,就告诉皇上。"于是吕泽令人持太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后,客于建成侯所。

高祖十一年,英布反,时刘邦病,且厌兵,欲令太子为将征之。四人相谓曰:"我等来就是为了巩固太子之位。太子带兵出征,事情就危急了!"于是往见吕泽,对吕泽说:"太子带兵出征,有功对他的太子之位不能增加好处;无功反受其害。

且给太子的那些兵将,皆是追随皇上打天下的枭将,让太子带领他们,无异于羊领群狼!这样他们肯定不会尽力,此去必然无功。我们听说,母亲爱儿子是常抱着的,现在戚夫人日夜服侍皇上,而刘如意又常被皇上抱于膝上,并说‘我一定不会让不肖子居于爱子之上’,这明显的是一定要易立太子。

你们赶快让皇后(吕后)对皇帝说英布乃天下猛将,善用兵,今兵将皆陛下的故旧,今使太子将兵,无异于以羊将狼,如果令英布闻之,必士气大振而西攻。

现在陛下虽病,但在车上,应该没什么事,这样将士们也不敢不尽力。陛下虽然苦了自己,但却保全了妻子儿女。" 吕泽至宫见吕后,吕后至刘邦处按照四人所说声俱泪下泣诉,刘邦骂道:"我就知道这小子不行,还是他爹我自己去吧!"于是刘邦亲自带兵出征。

刘邦征英布还,病愈甚,而易储之念更强。张良劝谏亦不为刘邦所动,直至叔孙通以死相谏,刘邦才无奈佯作答应。最后还是"商山四皓"以行动说服了刘邦:在一次宴会时,已经有八十高龄的"四皓"陪同着太子刘盈入席,这使刘邦很惊讶,觉得太子已经成熟了,再重立太子恐怕会导致政局混乱。

此后,刘盈的太子地位基本稳定了。 不久,刘邦病死,刘盈顺利地继承了皇位,这时他刚十六岁。 刘盈继承皇位后,基本上继承了父亲的政策,而且有父亲的一批有经验的大臣辅佐,他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的波折,在皇位上仅仅坐了七年。

皇帝生涯

刘盈继位后,吕后掌控朝政大权,萧何继续为相国,朝政大事内决于吕后,外决于萧何。惠帝唯拱手。但汉初秉秦蔽,务在休养生息。国家基本上无事。惠帝二年,萧何去世。萧何去世前,惠帝临相国府问其身后安排,萧何推荐了齐相平阳侯曹参。萧何去世,曹参继为相国。

曹参为相后,弄巧好名之徒尽皆斥去,只留老成木讷之辈。国政一任萧何旧制,不予变更。参则日夜饮酒作乐。属下有看不惯者欲谏,曹参即呼之与饮,直至酒醉,说者终不得一言。刘盈见状,深以为忧。时曹参子曹窟为中大夫,刘盈召其代为劝谏。结果曹窟劝谏不成,反遭曹参一顿鞭挞。

刘盈见曹窟挨打,只好亲自召曹参问话。曹参问刘盈:"陛下自认为跟高帝相比谁更圣明" 刘盈答道:"我怎么敢跟先帝比!" 曹参又问:"那你看我与萧何谁更贤能"刘盈道:"您好象比不上萧相国。" 曹参道:"这就对了。高帝与萧何定天下,制度法令非常清楚,陛下只须拱手,我们臣下只需各安其职,遵纪守法无有过失即可。"刘盈听后,说:"太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曹参为相三年,谨守萧何法度,以清静自守,用民以时,不欲扰民。社会呈现一派清明景象。曹参去世后,当时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刘盈继位后,吕后怨恨戚夫人刘如意母子,欲对两人进行加害。吕后先将戚夫人贬之永巷,为舂奴,接着以调虎离山之计使赵王刘如意进京,刘盈知母后欲加害刘如意,于是时刻提防以保护刘如意。两人同寝同食,吕后一直无法下手。

公元前194年十二月,刘盈外出,心疼弟弟不愿其早起,想让其多睡会儿,留刘如意在宫中。刘盈一走,吕后爪牙立即报告吕后,于是吕后派人趁刘如意此时单独在寝宫的机会,将其毒死。刘盈回来以后发现弟弟已经死了。

接着,吕后开始对已贬为奴的戚夫人下手。吕后下令将戚夫人剁去四肢、剜去双眼、割其舌并将熏哑戳聋,做成了人彘置于厕中。过了数日,吕后令人请惠帝观人彘。刘盈见后问,乃知是戚夫人。于是惠帝失声痛苦,并使人对太后道"这种事不是人作得出来的。儿臣是太后的儿子汉惠帝简介,终究没有办法治理天下。"大病一场,从此不理朝政。

公元前193年十月(汉惠帝二年),齐悼惠王刘肥入朝,宴饮于吕后之前。刘盈以悼惠王为兄,如普通百姓人家礼节,使悼惠王上座。 吕后因此大怒,秘令上毒酒以杀悼惠王。悼惠王不知,欲饮,刘盈察知其母所为,亦起来取酒为吕后祝寿。吕后见其谋不成,打掉毒酒。齐王虽不知但感到奇怪,不再饮酒。事后齐王得知,大恐,只好割齐之城阳郡与鲁元公主言讨得吕后欢心。

公元前192年春(汉惠帝三年),匈奴使者带来冒特单于向吕后的求婚书信。吕后大怒,召将相使者议斩匈奴使者,并发兵击匈奴。樊哙豪言,愿提十万兵横行匈奴中。而时为中郎将季布则反对,认为汉当时国力尚未恢复,不能与匈奴再开战端,樊哙轻言开战是动摇国本该斩。冷静下来的吕后采纳季布建议,重新与匈奴和亲。

公元前192年十月(汉惠帝三年),立鲁元公主女张氏为皇后。孝惠登基,吕后即以鲁元公主之女为皇后,以亲上加亲。但张氏年幼,无法成婚。此婚有悖人伦,令孝惠相当尴尬,始终无法接受。直至亡故,未近张皇后。晋人著《汉宫春色》称张皇后去世,宫人为之盛敛时,发现张皇后仍为处女之身。

皇后张氏不得惠帝临幸,故一直未有身孕,吕后便又自作主张,叫张氏对外说自己已经怀孕,然后将一个宫中美人生的儿子据为己有,并立为太子,其生母却被吕后杀死了。

辟阳侯审食其是吕后心腹,依靠太后势力,为非作歹。刘盈捕审食其入狱。食其求告平原君朱建,朱建于是游说惠帝男宠闳孺,闳孺告于惠帝,审食其方得免罪。

逝世

刘盈个性仁柔,常常受到母亲极大的压力。在茅厕见到戚夫人被自己的母亲残害成"人彘"的惨状之后,藉酒浇愁而致成宿疾,最后抑郁而终。

公元前188年,即汉惠帝七年,年仅二十四的惠帝去世。惠帝做了7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在24岁的时候就过早地死去。惠帝死后,吕后又执政八年。这前后15年,是大汉王朝从建国到文景之治的过渡时期、奠基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刘盈谥号为"孝惠","惠"有"仁慈、柔顺"的意思,这个谥号概括了刘盈的一生。 葬安陵。无庙号。"孝"意即孝子善于继承父亲的事业。此后,汉朝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只有西汉开国之君高祖刘邦和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因为是中兴之主而例外。

汉惠帝刘盈是西汉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开国皇帝刘邦,母亲是为汉高后吕雉。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岁时继承皇位,不过他在位仅有七年就英年早逝了。

这之后,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为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雉随着父亲吕公为了躲避仇家搬到了沛县,吕公与县令关系极好,所以当时很多人为了巴结他都来祝贺他的乔迁,刘邦当时是亭长,吕公看到刘邦后,认为他将来定是个不凡人物,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早年间,刘邦混得不好,吕锥倒也贤惠,还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不过其实刘邦在娶吕锥之前就有过一个情妇,还生了一个儿子,那就是长子刘肥。

接下来,刘邦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并且一步步的做了汉王,有了争夺天下的势力。不过吕锥常年在老家,后来还被楚军所俘,可是回到刘邦身边的她发现刘邦身边有了宠幸的戚夫人。

不过刘邦在建立西汉后,还是立刘盈为太子,吕锥也做了皇后。但是刘邦其实内心是有不情愿的,他多次以刘盈仁弱“不类我”为理由,想要改立戚姬子刘如意为太子。

这也是夺嫡风波,不过刘邦的建议得到了一致的反对,他们坚决反对废长立幼。张良还为吕后出谋划策,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同时刘邦也看到吕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远不是戚夫人可比的,甚至刘邦都难以撼动了。

毕竟吕后这个人性格刚毅,而她当初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开始杀人立威,韩信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吕后可以说是刘邦一个非常好的贤内助,他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汉惠帝登基后,吕后掌握了大权,毕竟刘盈也的确是刘邦认为的那样仁弱。做了皇太后的吕后,除掉了戚夫人母子,这让刘盈非常郁闷,而刘邦的其他儿子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也都成为了吕后的眼中钉肉中刺。

最终刘盈忧郁病逝,吕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为了巩固权势,他一方面继续打击反对派,另一方面大肆封吕家人为王,遭到了刘姓子孙和大臣的反对。

鲁元姬被称为汉朝第一公主。 她是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独的独生女。 鲁元姬的丈夫是开国功臣张耳的儿子赵王张敖。 两个人抚养一个孩子。 其中,女儿张在吕后订婚为汉惠帝。 鲁元姬于高后元年(前187年)去世。

(**电视剧少年鲁元姬和汉惠帝)

鲁元姬,名字不详,也被称为刘乐。 她是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独生女。 高祖还在沛县当亭长时,吕后的父亲吕公见高祖仪表卓越,有贵人之像,对相术多少有研究的吕公知道高祖将来一定会建立功业,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高祖,生了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鲁元姬遗传了母亲吕雉的美貌基因,描绘了汉孝惠张皇后(也就是鲁元姬独女张嫣)的悲凉一生的东晋小说《汉宫春色》,形容鲁元姬的容貌很美:“公主甚贤,其姿貌虽非绝丽,而举止大方,气象温雅,靓如秋云之吐华月,蔼如春风之拂名花,实世所罕觏也。”中,鲁元姬不能说是国色天香,但容貌

鲁元姬和赵王张敖结婚之前,她差点给高祖娶了匈奴人郑顿的妻子。

(吕后反对鲁元姬老远嫁给匈奴,不得已高祖冒充一宫女嫁给了张东单)

汉高祖在位期间,位于北方的匈奴开始崛起,韩王信(非淮阴侯韩信)背叛汉子,与匈奴勾结,高祖亲自率领军队讨伐,结果士兵到达平城,被匈奴军包围了七天才被包围。 汉王信后来逃入匈奴,多次献计入侵汉朝北部边境,这时匈奴的单于正是假吨。

匈奴有甲勇士30万人,对汉王朝的北部边境构成很大威胁,高祖对此深表担心。 忠告者刘敬对高祖说。 “通过杀死他的父亲成为匈奴单于,然后占领父亲的很多妾为自己的妻子,进行战争,我们很难用仁义道德这种恐惧说服他。 当然,我刚创立不久,士兵的老战就累了,不能给匈奴人武力制服。 只能用其他方法笼络匈奴人。 刘敬说,如果让长公主(即鲁元公主)许配给假顿单于,那假顿不是汉朝的儿子,他们的孩子不是陛下的孙子,而是这一层关系,匈奴不怕入侵,反而会成为汉朝的礼貌。 这就是西汉和父母的开始,高祖为了带着假吨维持北部的稳定,决定把鲁元姬嫁给假吨。

(鲁元姬和丈夫张敖)

但是吕后很疼爱鲁元姬,她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从很远的地方嫁给匈奴,所以日夜在高祖面前哭,对高祖说。 “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 陛下为什么不能忍受把她远远地扔给匈奴? ”结果受不了吕后的反对,最后皇帝听取刘敬的意见,宫殿里的男女冒充长公主成为虚假的妻子,与匈奴人签订了协议和结婚合同。 这样鲁元姬在母亲吕后的保护下避开了远嫁匈奴。

皇帝在位期间很害怕,吕后和两个孩子斩他和白蛇起义,在定鼎天下建立汉王朝也费了很多劲。 所以成为皇帝后,吕后也害怕和害怕,但他对两个孩子也很亲切。 鲁元姬到了适龄期,以高祖和吕后为主,与西汉开国功臣张耳的儿子赵王张敖妻子结婚,两人的这桩婚姻也成了门第。 张敖和公主关系很好,两人育有一子张偃,一女张嫣。 吕后为了巩固势力,又把11岁的孙女张嫣嫁给了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高后元年(前187年)鲁元姬去世了。 她死了没几年。 西汉王朝除诸吕外,拥立高祖第四子刘恒为帝(汉文帝)。 女儿张嫣的皇位被废除了。 儿子张偃的鲁王位也取消了,改为南宫侯。 作为西汉王朝的第一公主,鲁元公主在历史上留下的史料很好,但从一些史料可以看出,公主天生美丽,气质优雅俗气。 高祖和吕后被爱,其一生没有经历过大风波。 汉惠帝的姐姐,也是他的妻子,近亲结婚当时没什么大不了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74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