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川的叠字方言?

什么是四川的叠字方言?,第1张

四川人叠词有很多的,有些也很可爱。

趴露露=很软 凉瓦瓦=很亮 惊爪爪=大惊小怪 疯扯扯=疯疯癫癫 烦造造=非常脏 光胴胴=没穿上衣 光檫檫=没穿衣服 肥东东=很胖 神戳戳=发神经 念栋栋=粘稠 火瞟瞟=灼伤般的疼 吃嘎嘎=吃肉 咔咔各各=角落。

索索板儿=滑梯 丁丁儿=很少 串串儿=中间商 冷飕飕=天气冷 掰掰儿=脚有问题的人 矿西西=糊涂 瓜兮兮=很傻 哈绰绰=很傻 飞叉叉=很野 分分儿钟=很快 梭边边=溜走 雀雀儿=小鸟 筐歪歪=哄孩子入睡 喝开开=喝水。

叠词及意思:

奏奏(zou4zou4):塞子。例:把这个奏奏奏到那个洞洞头去。

锔锔(ju1ju1):尖刺或尖锐物体。例:这个锔锔锔得人好痛。

卡卡/旮旮(ka1ka1):角落。例:门卡卡、山卡卡。

圿圿(jia2jia2):污垢。例:搓(qu2)圿圿(意思是搓掉身上的污垢)。

朒朒(ga3ga3):肉。例:吃朒朒。

丁丁儿(di1di1er):很少。例:你太抠了吧,就分这么一丁丁儿给我。

哈哈儿(ha1ha1er):一会儿。例:你等一哈哈儿,我马上就来。

心心儿(xin1xin1er):物体内部,中间。例:把这个苦瓜心心儿抠来甩了。

头头儿(tou2tou2er):开头部分。例:择(ce4)菜要把头头儿择来甩了。

巅巅儿(dian1dian1er):物体尖端部位。例:手指姆巅巅儿。

1.普通话读tt声母的字,在安徽方言中的读音有四种情况:

(1)普通话tt声母拼齐齿呼韵母的一部分字(中古见、晓组开口二等字),如:“家街、敲掐、下鞋”等,在淮北及淮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也读tt声11母。在长江两岸和皖西、皖南等市、县的方言里,大都把这部分字读成kkx声母,相应地也把齐齿呼韵母改读为开口呼韵母。例如,芜湖市话“家”读ka31,“敲”读k31,“鞋”读x35。

(2).普通话tt声母拼撮口呼韵母的一部分字,安徽大部分地区也读tt声母。但宁国、岳西、潜山、桐城等方言却读tt声母,相应地也把撮口呼韵母读成了韵母或介音的韵母。例如,桐城话“捐”读ctan,“群”读ctn,“虚”读c。

(3)普通话tt声母拼i韵母的一部分字(古入声字除外),安徽大部分地区也读tt声母。但皖中的合肥市、肥东、肥西、舒城、皖南的绩溪、旌德等地读成tstss声母,韵母也相应地读成了。例如,合肥话“鸡”读cts,“旗”读cts,“喜”读cs。

(4)“精、酒、钱、秋、小、修”等尖音字,安徽大部分地区跟普通话一样,也读tt声母。但在涡阳、阜阳老派、临泉老派、繁昌、歙县等少数地方话里读成tstss声母。例如,涡阳话“酒”读ctsiu,“秋”读ctsiu,“小”读csi。

2.普通话tt声母的字,在安徽方言里的读音有以下三种情况:

(1)皖中和皖西南的多数方言把普通话中一部分tt声母(来自古庄组的部分)字,读成tstss声母。例如,合肥市话“皱、争”读ts-,“初、愁”读ts-,“师、生”读s-。

(2)沿淮和沿江的大部分市县方言,有ts组声母与t组声母不分的情况,都读成了tstss。例如,蚌埠市、芜湖市话“知”=“资”,“巢”=“曹”,“山”=“三”。

(3)皖南和皖西南的大部分市县方言,把普通话t组声母的字,分别读成tstss和tt声母。例如,歙县话“之”读cts,“知”读cti,“窗”读cts,“车”读ctia,“梳”读csu,“收”读ci。3.中古“并”、“定”、“群”等全浊塞音声母的字,普通话都读成清塞音声母,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例如,“婆”、“步”都是并母字,普通话“婆”的声母是p,“步”的声母是p。

安徽大部分地区的话也是这样。少数市县话跟普通话不一样,有两种情况:

(1)皖西南赣语和皖南徽语,将这些古全浊声母的字不分平仄,大都读成送气的清塞音声母。例如,潜山话和歙县话“婆”、“步”都读p声母,“提”、“笛”都读t声母,“葵”、“柜”都读k声母。

(2)皖南吴语仍保持着古全浊声母字的独立的声类。有的话仍读浊塞音,有的话读成先清后浊音。例如,太平话“败”、“皮”的声母是全浊塞音b,“途”、“度”的声母是全浊塞音d,“葵”、“穷”的声母是全浊塞音;芜湖县老派话“皮”、“白”读成先清后浊的擦音f声母,“挑”、“大”读成先清后浊的擦音声母,“葵”、“柜”读成先清后浊的擦音x声母,“虫”、“穷”读成先清后浊的擦音声母。

4.普通话里“脑”、“怒”、“年”、“女”等字跟“老”、“路”、“连”、“吕”等字的声母是不同的,前一组是鼻音n,后一组是边音l。皖北中原官话、皖西南赣语跟普通话一样,鼻音声母和边音声母的字分别清楚。皖中江淮官话和皖南宣州吴语的少数方言跟普通话不一样,这两个声母彼此没有分别字音的作用。多数市县n、l随便读,少数市县全读n或l,总之是n与l不分。例如,合肥市话和芜湖市话都分不清“脑”与“老”,“怒”与“路”,“年”与“连”,“女”与“吕”等字的声母,但两者的情况却有不同,合肥话把这些字大都读成l声母,芜湖话习惯把“脑”、“老”、“怒”、“路”读成l声母,习惯把“年”、“连”、“女”、“吕”读成n声母。

5.普通话“夫”“匪”“方”等字读f声母,“出”“水”“双”等字读声母。安徽大部分地区的读音跟普通话一样,惟有皖北中原官话的涡阳、临泉、阜阳、界首、亳州等市县的部分地区,才把普通话读声母跟合口呼韵母相拼的字读成f声母。例如,涡阳话把“书”读成“夫”cfu,把“水”读成“匪”cf,把“双”读成“方”cfɑ~。

6.普通话“夫”与“呼”,“飞”与“灰”,“分”与“婚”读音分得很清楚。皖中和皖西话跟普通话一样,也分得很清楚。但是寿县、凤台、淮南市区(西部)、泾县、石台、旌德、太平等地的话,以及广德、宁国两县乡间的湖北话,都有f与xu(xu-)不分的情况。这些地方一般把f声母字读成x声母(拼合口呼韵母),也有把x声母(拼合口呼韵母)的字读成f声母(拼开口韵)的,也有把f、x声母的字随便读的。

7.普通话声母字,在安徽方言里的读音也有分歧。例如,阜阳和合肥话“人”、“绕”、“软”、“绒”、“热”、“日”等都读声母。在沿淮沿江的一些市县(如蚌埠市、无为)等方言里,大多读成舌尖前浊擦音声母z。当涂方言又读成舌根浊擦音声母。皖南徽语把“人”、“绕”、“软”、“日”、“热”等字读成声母,把“如”“绒”等字读成零声母。

8.普通话零声母的字,在安徽方言里一般都读成了有声母的字。有三种情况:

(1)开口韵零声母字,皖北中原官话大都读成声母,皖中合肥、肥东、肥西、舒城等地读成声母,沿江江淮官话、皖南宣州吴语、皖西赣语和皖南徽语读成声母。例如,“安”,阜阳话读ca~,合肥话读c~,巢湖话读c~、歙县话读c,太湖话读can。

(2)合口呼零声母字,在皖东江淮官话、沿淮以南的中原官话以及皖南宣州吴语和一部分徽语里大都读v声母。例如,“温”,凤阳话读cv~,滁县话读cv,石台话读cv,休宁话读cva。

(3)一部分齐齿呼零声母(古疑母开口细音)字,在皖南徽语、皖西赣语里大都读成或n声母,有的字(来自古疑母开口二等韵)读成声母。例如,“研”岳西、休宁话读声母,“义”歙县话读n声母,“咬”岳西和歙县话都读成声母。

9.普通话ai、au等复合元音韵母,在安徽的淮北话、皖中话和皖南话中,大都读成单元音韵母。例如,“败太”阜阳话读成韵母,合肥话读成E韵母,歙县话读成a韵母,太平话也读成a韵母;“宝刀”阜阳话、合肥话和歙县话都读成韵母,太平话读成e韵母。

10.普通话“堵”“途”“路”“祖”“醋”“苏”等字读u韵母,“斗”“投”“漏”“走”“凑”“搜”等字读ou韵母。可是,皖西赣语、桐城话和宁国的湖北话将这些u韵字都读成跟ou韵母字同音。例如,堵=斗,途=投,路=漏,祖=走,醋=凑,苏=搜。

11.普通话an、a、n、韵母,在皖北中原官话和沿淮一带的皖中江淮官话中大都读成鼻化韵母。例如,“安”阜阳话读a~,合肥话读~,“恩”阜阳话、蚌埠话都读~韵母。

12.普通话an、a韵母的字,在皖南徽语中大都读成元音韵母。例如,“汤”歙县话读cta,屯溪话读ctau,“官”歙县话读cku,屯溪话读ckuˇ。普通话有些读un、韵母的字,在皖南徽语中也有读成元音韵的。例如,“敦”休宁话读ctuˇ,“登”休宁话读cta,“生”歙县话读s,“宁”休宁话读la。

13.普通话“班”“胆”和“关”“弯”分别读an和uan韵母,“帮”“党”和“光”“汪”分别读a、ua韵母。在沿江两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贵池、安庆、怀宁、桐城以及皖南徽语中,都有an与a不分,uan与ua不分的情况。例如,芜湖市话“班帮”与“胆党”都读a~韵母,“关光”“弯汪”都读ua~韵母;祁门话“胆党”“感港”都读~韵母,“帮班”“关光”都读uˇ韵母。

14.普通话“门真跟”和“民林金”分别读n、in韵母,“蒙蒸庚”和“明灵京”分别读、i韵母。在沿淮的中原官话中及淮河以南的大多数方言里,都有n与不分、in与i不分的情况。例如,在蚌埠、合肥、芜湖、安庆等地话里,“彭蒸庚”=“盆真跟”,“明灵京”=“民林金”;在滁县、太平等地话里则“盆真跟”=“彭争庚”,“民林金”=“明灵京”,歙县话“风蒸”=“分真”、“精明”=“金民”。

15.普通话“班搬”同音,“蛮瞒”同音,“关官”同音,“晚碗”同音,前两组都读an韵母,后两组都读uan韵母。然而这些字在皖中和皖东江淮官话、皖西赣语以及沿江宣州吴语里却读成不同的韵母。例如,“班蛮”、“关晚”合肥话读成~、u~韵母,岳西话读成an、uan韵母;“搬满”、“短酸乱官碗”合肥话都读成~韵母,岳西话除了将“官碗”读uon韵母,其他都读on韵母。

16.普通话“居、宣、群”等字读撮口呼y、yan、yn韵母,“猪、拴、唇”等字读合口呼u、uan、un韵母。可是在皖西赣语和桐城、枞阳、宁国话里,却把这两类字的韵母混同为一了。例如,“居猪”怀宁话读cty,桐城话读ct,“群唇”怀宁、太湖话读ctyn,桐城、宁国话读ctn,“宣拴”怀宁、太湖话读cyan,桐城、宁国话读can。

17.普通话“多”读uo韵母,“堆”读uei韵母,“敦”读un韵母,“端”读uan韵母。但是在我省很多方言中,这些字的韵母大都失去u韵头,读成开口呼韵母。例如,“多蓑”芜湖话读o韵,“堆岁”蚌埠话读韵,“敦孙”颍上与蚌埠话都读~韵,“端酸”合肥话读~韵,宁国和广德等地话却读成an韵母。

18.普通话“比皮米李低体衣”等字都读i韵母,可是合肥、肥东、肥西、绩溪、旌德等地话却读成韵母,与“资次私”的韵母相同。

19.普通话kkx声母是不跟齐齿韵相拼的。可是歙县、潜山、颍上话的kkx声母都可以跟少数齐齿呼韵母相拼。例如,歙县话的“狗”ki、“口”ki、“厚”xi的字音,潜山话的“跟”kin、“坑”kin的字音,颍上话“格”kie、“客”kie、“黑”xie等字的读音。

20.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古入声字被分别归并到这4个声调中。皖北中原官话虽然也是四个声调,但是古入声字大都被分别并到阴平(古清入和次浊入声字)、阳平(古全浊入声字)中去。皖中江淮官话和沿江吴语有五个声调,除了有与普通话相同的四个声调之外,还比普通话多出一个入声调。皖西赣语和皖南徽语多为六个声调,除了比普通话多一个入声调之外,大多还将去声分化为阴去、阳去两类。各地话声调的调值与普通话相比,都有较大的差别。例如,普通话阴平读55高平调,全省与其相同或相近的只有铜陵话阴平也读55高平调,贵池话阴平读44次高平调。普通话去声读51全降调,与其相近的有皖北中原官话和皖中沿淮南铁路各市县的江淮官话,这些方言的去声大都读53高降调。

肥西方言主要属于江淮官话中的合肥话,与合肥市郊话相比主要差别在语音上,语汇

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见本志“语汇”部分),语法的差异不大。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声调 肥西方言与合肥话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等五个调类,每个调类的

调值(除阴平调在三河话中呈明显的低降调〔21〕外)基本上与合肥话相近。

声母 肥西方言有23 个声母(包括零声母,详见“音系”部分),合肥话有21 个声母

肥西方言的“V ”和“Z ”两个浊声母,在合肥话中有时也显示出近似这两个音的发音,但没

有在肥西方言里明显。另外普通话中的零声母字,前加声母“”,如“安~

”、“藕”的读

音,在肥西方言里也比合肥话普遍得多。

韵母 肥西方言与合肥话一样,普通话的“ti”、“t′i”、“i”、“ti”、“t′i”、“ni”、“li”

“m i”、“”等音节基本上都发成“ts”、“ts′”、“z”、“m ”、“s”等音节,肥西方言也有合肥

话里所特有的“”、“∪”、“∪ ~

”音和大量的鼻化元音以及“”、“i”、“u ”、“y ”

“”、“ì”、“u”、“y”等8 个入声韵,但是二者不同点在于:

1、肥西方言中读成“”(如“夜”)“”(如“虚s”)等韵的字更多一些。

2、普通话中的“u”韵字,肥西方言大多读成“v”韵(如“故kv”)。在合肥话中这类韵

的收尾音的摩擦没有肥西方言里那样明显。

3、肥西方言中的一些开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比合肥话略小、略闭,如肥西方言中的o

合肥话发成,同为入声韵中的,肥西方言中发音的开口度也比合肥话略小。

4、肥西方言鼻化韵的数量也比合肥话要多。

由于肥西中部东连合肥市郊,东部南线隔巢湖与巢湖市、肥东县相望,西部与六安县

接壤,南沿丰乐河与舒城和庐江县相邻,北部接长丰县和寿县。境内方言较为复杂,大致可

分为以下几个方言小区:

上派话区:以上派镇话为代表,范围包括:上派镇、上派区、小庙区中大致为淠河总干

渠一线以南地区,花岗区的潜南干渠接大官塘、方桥河一线以东地区,上派区的烟墩乡东

部地区方言基本上与合肥市郊话相同。

上派镇为县城所在地,1949 年前仅仅是一个农村小集镇,镇上人口仅三、四百人

1985 年全镇共有人口34352 人,非农业人口21854 人。除了自然增长的人口以外,现在镇

上新增人口大多是周围各区乡及外地先后迁入的,他们大多操有上派口音的家乡话。镇上

35 岁以下的青年一代,大多能讲带有上派口音的普通话。

高刘话区:以高刘镇话为代表,范围包括:高刘区、小庙区的淠河总干渠一线以北(将

军岭、大柏等乡的一部分)地区、官亭区的大潜山到周公山一线以北地区。官亭区中靠近六

安县一带( 金桥乡、井王乡)接近六安话,当地人称为“金桥腔”。高刘区的河东乡、高店乡的

部分地区,因靠近寿县,其方言接近寿县话,带有“寿州腔”。

山南话区:以山南镇话为代表,范围包括:山南区、官亭区中从大潜山到周公山一线以

南( 井王乡、聚星乡、焦婆乡的一部分)地区,花岗区的潜南干渠接大官塘、方桥河一线以西

地区。山南区的金牛、洪桥一线以西靠近六安县的地区受六安方言影响较大,当地人称为

“金牛腔”,或讥之为“牯牛腔”。

三河话区:以三河镇话为代表,范围包括:三河镇和整个丰乐区,区内方言差别较小

三河话受邻近的庐江和舒城话的影响较大。

几点说明:

1、本志所录方言主要根据1991 年3 月—4 月的几次实际调查,发音合作人有二十余

人,但每一方言小区则主要根据一个发音合作人的发音。上派话:王忠琪,女,49 岁,祖居

上派镇,时为上派镇雁鸣楼商场支部书记;高刘话:刘道金,43 岁,祖居高刘,时为高刘镇

轮窑厂厂长;山南话:杨本海,60 岁,祖居山南镇双桥村,原肥西县委副书记;三河话:戴照

银,43 岁,祖居三河镇,时为三河镇镇长。

2、同音字表以县城上派镇话为代表,本志第一节以上派音系为主,并列出各区音系以

作比较,第三节语汇所收词语以上派话为主,适当兼收其他方言小区的特殊词语并加注方

言小区的名称。标音举例也以上派镇话为主。

3、本志采用国际音标注音,元音上的波浪号“~”表示鼻化元音,如“y”为“y”的鼻化

元音。因排印问题,个别音用宽式音标。详见音系表。

4、调值用五度制声调符号,把字调的平均相对音高分成“低”“ 、中”“半高”

、半低”“ 、

“高”五度,分别用1、2、3、4、5 表示。调号用数码表示,轻声不标调,连音变调比较线的左边

表示本调,比较线的右边表示变调,如上派话的“买米24→55+24”表示“买”在上声前,由

24 调值变为55 调值。

5、同音字表以韵母表为序,同韵母的字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声母相同的字依声调顺

序排列。异音字在字右上角标注数码表示,必要的话在其右下角加注或举例。如:

t212 都1 v212 都2

副词 t~ 市

6、有些词语如没有适当的汉字表示,则用方框“□”表示。如:

ki53 □干、搞

7、例文中的代替号“~”代替所注的字。例如:

ts53 漱1

咳~

lo53 落1

莲花~:快板

合肥方言

名词

妈姨 妈妈, 了六,

个郎车 自行车, Cei子水壶,

千量 千张, 热斗 太阳,

丫`拐子`峡们 小孩, 约赤 钥匙,

唰子`挑子勺子, 巴杯`巴刚茶杯,

迷 泥巴, 老井嘛 脖子,

布鲁盖 膝盖, 脚丫巴 脚指头,

肚么齐 肚脐, 了口 (分两部分的扣子,普通话名忘了)

勿爹,勿奶 外公外婆, 了桌蜡烛,

了郭 玉米, rang 衣服,

毛四 厕所, 老警警察,

沿豆子 冰雹, 可了求,拐轴胳膊,

戳布 簸箕, 龙鼻鼻涕,

嘛个明天, 号个后天,恰个 前个

街个今天, 撮个昨天,张个 现在

高斗上面, 子下下面,料拐 这里

了拐那里, 天把 一天的时间 个把 一个几个,少量的

2,问答词

哈个谁,轰个,shong个 什么,讲搞的 怎搞的

3,形容词,动词,短语及其他(A)

能过 能干,亭当 勤快

吃猛子 跳水,孬头巴子 傻,笨,蠢

出奇带冒烟 形容生气,巴龙结球子 意思同上

一板脚卜死你 一脚踢死你,猪(野)头巴子 够狠的意思

称懒 舒服,板直 身体强壮

结杠,列,化的了 厉害,宣 鲜

得味,赞 好玩有趣站的跟桩一样 站立的样象树桩

suong 喜欢rai 爱

不服跪到齐 不服气的话……帐子 这样

ran,了按 嘴不song,嘘情 罗嗦

得 毒纣扭

想凳了知道了,杭经的,好大四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个照行不行,

(X把 指一个或多个事物)

被兰筒 被窝, 色子麻将色子,虱子

色鞋 拖鞋, 草纸卫生纸

4-(B)

优(甩,冲)你 打你, 宣繁 撒娇

洋户 调皮, 不得手 没空

把屁眼事 坏事,恶事, 缺巴`缺怪奇怪

龙县,一赖 恶心, 不则声 不出声

色不住 停不住, 应着 点着火

白白赖烦的 不赖烦, 搞不彻你 比不过你

忙不歇 忙不停, 搞扫的 搞快点

三根茎 形容瘦, 井搞了 总这样

给你搞吐(伤,song,下班)了同搞不车你意

山精 骄傲, 勺到 臭美

白搞了 别搞了 缩冰棒 吃冰棒

杠家,qiua 回家, 加火收 完了

撑懒腰 伸懒腰, 把门带上 把关门上

门带严了 门关紧了, 卡人 骗人

搬手劲 较手劲, chei呼 打呼

阁饱 打饱嗝, 哈我 挠我

song你 踢你, 塞你 打你

哈个秋 挠痒, 打张因 打瞌睡

扫 吃,

死懒笼,别子弄的 (骂人的,不做解释)

1,热了了的

2,(糖)好喉人

3,吃闹住了

4,到卯

5,轴手,反呛

  肥西方言主要属于江淮官话中的合肥话,与合肥市郊话相比主要差别在语音上,语汇

  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见本志“语汇”部分),语法的差异不大。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声调 肥西方言与合肥话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等五个调类,每个调类的

  调值(除阴平调在三河话中呈明显的低降调〔21〕外)基本上与合肥话相近。

  声母 肥西方言有23 个声母(包括零声母,详见“音系”部分),合肥话有21 个声母

  肥西方言的“V ”和“Z ”两个浊声母,在合肥话中有时也显示出近似这两个音的发音,但没

  有在肥西方言里明显。另外普通话中的零声母字,前加声母“”,如“安~

  ”、“藕”的读

  音,在肥西方言里也比合肥话普遍得多。

  韵母 肥西方言与合肥话一样,普通话的“ti”、“t′i”、“i”、“ti”、“t′i”、“ni”、“li”

  “m i”、“”等音节基本上都发成“ts”、“ts′”、“z”、“m ”、“s”等音节,肥西方言也有合肥

  话里所特有的“”、“∪”、“∪ ~

  ”音和大量的鼻化元音以及“”、“i”、“u ”、“y ”

  “”、“ì”、“u”、“y”等8 个入声韵,但是二者不同点在于:

  1、肥西方言中读成“”(如“夜”)“”(如“虚s”)等韵的字更多一些。

  2、普通话中的“u”韵字,肥西方言大多读成“v”韵(如“故kv”)。在合肥话中这类韵

  的收尾音的摩擦没有肥西方言里那样明显。

  3、肥西方言中的一些开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比合肥话略小、略闭,如肥西方言中的o

  合肥话发成,同为入声韵中的,肥西方言中发音的开口度也比合肥话略小。

  4、肥西方言鼻化韵的数量也比合肥话要多。

  由于肥西中部东连合肥市郊,东部南线隔巢湖与巢湖市、肥东县相望,西部与六安县

  接壤,南沿丰乐河与舒城和庐江县相邻,北部接长丰县和寿县。境内方言较为复杂,大致可

  分为以下几个方言小区:

  上派话区:以上派镇话为代表,范围包括:上派镇、上派区、小庙区中大致为淠河总干

  渠一线以南地区,花岗区的潜南干渠接大官塘、方桥河一线以东地区,上派区的烟墩乡东

  部地区方言基本上与合肥市郊话相同。

  上派镇为县城所在地,1949 年前仅仅是一个农村小集镇,镇上人口仅三、四百人

  1985 年全镇共有人口34352 人,非农业人口21854 人。除了自然增长的人口以外,现在镇

  上新增人口大多是周围各区乡及外地先后迁入的,他们大多操有上派口音的家乡话。镇上

  35 岁以下的青年一代,大多能讲带有上派口音的普通话。

  高刘话区:以高刘镇话为代表,范围包括:高刘区、小庙区的淠河总干渠一线以北(将

  军岭、大柏等乡的一部分)地区、官亭区的大潜山到周公山一线以北地区。官亭区中靠近六

  安县一带( 金桥乡、井王乡)接近六安话,当地人称为“金桥腔”。高刘区的河东乡、高店乡的

  部分地区,因靠近寿县,其方言接近寿县话,带有“寿州腔”。

  山南话区:以山南镇话为代表,范围包括:山南区、官亭区中从大潜山到周公山一线以

  南( 井王乡、聚星乡、焦婆乡的一部分)地区,花岗区的潜南干渠接大官塘、方桥河一线以西

  地区。山南区的金牛、洪桥一线以西靠近六安县的地区受六安方言影响较大,当地人称为

  “金牛腔”,或讥之为“牯牛腔”。

  三河话区:以三河镇话为代表,范围包括:三河镇和整个丰乐区,区内方言差别较小

  三河话受邻近的庐江和舒城话的影响较大。

  几点说明:

  1、本志所录方言主要根据1991 年3 月—4 月的几次实际调查,发音合作人有二十余

  人,但每一方言小区则主要根据一个发音合作人的发音。上派话:王忠琪,女,49 岁,祖居

  上派镇,时为上派镇雁鸣楼商场支部书记;高刘话:刘道金,43 岁,祖居高刘,时为高刘镇

  轮窑厂厂长;山南话:杨本海,60 岁,祖居山南镇双桥村,原肥西县委副书记;三河话:戴照

  银,43 岁,祖居三河镇,时为三河镇镇长。

  2、同音字表以县城上派镇话为代表,本志第一节以上派音系为主,并列出各区音系以

  作比较,第三节语汇所收词语以上派话为主,适当兼收其他方言小区的特殊词语并加注方

  言小区的名称。标音举例也以上派镇话为主。

  ~

  3、本志采用国际音标注音,元音上的波浪号“~”表示鼻化元音,如“y”为“y”的鼻化

  元音。因排印问题,个别音用宽式音标。详见音系表。

  4、调值用五度制声调符号,把字调的平均相对音高分成“低”“ 、中”“半高”

  、半低”“ 、

  “高”五度,分别用1、2、3、4、5 表示。调号用数码表示,轻声不标调,连音变调比较线的左边

  表示本调,比较线的右边表示变调,如上派话的“买米24→55+24”表示“买”在上声前,由

  24 调值变为55 调值。

  5、同音字表以韵母表为序,同韵母的字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声母相同的字依声调顺

  序排列。异音字在字右上角标注数码表示,必要的话在其右下角加注或举例。如:

  t212 都1 v212 都2

  副词 t~ 市

  6、有些词语如没有适当的汉字表示,则用方框“□”表示。如:

  ki53 □干、搞

  7、例文中的代替号“~”代替所注的字。例如:

  ts53 漱1

  咳~

  lo53 落1

  莲花~:快板

  第一节 肥西方言音系

  一、声母

  p 波 p′坡 m 摸 f 福 v 乌武 t 德 t′特 l路尼

  ts 资鸡低 ts′欺体 s 私希事 z 梨夜衣

  t知 t′痴 诗 日安藕硬

  t九 t′秋 修

  k 哥 k′科 x 哈

  ě文月

  二、韵母

  1 资次丝鸡妻西低堤梨师以夜 支 骑驱虚鱼

  i爷姐你 u 铺父(与f 相拼u 发成齿音) ∪()河过摸

  巴耳 i牙 u蛙

  E 爱 iE 街 uE 外

  ei(严式5i)杯写使 uei(严式为u5i)威

  o 好袄(高刘为) io 叫要(高刘i)

  (严式为5)猴藕 i(严式为i5)秀油

  (高刘话、山南话、三河话为5) (高刘话、山南话、三河话为i5)

  5v 姑赌猪租努

  ~

  班安 u~

  拴关弯

  ~

  帮 i~

  羊 u~

  王

  I ~

  (严式为i ~

  I ~

  )烟甜 y

  ~

  (严式为y

  ~

  I ~

  )娟圆

  (山南话为ie ~

  ) (高刘话为yI

  ~

  ,山南话为ye ~

  )

  ∪ ~

  ( ~

  )团碗

  5~

  根耕 i5 ~

  因英 u5 ~

  昆温

  (高刘为5n) (高刘为i5n,山南为in,三河为in) (高刘、三河为u5n)

  y5 ~

  军永

  (高刘为y5n,山南为yn,三河为yn)

  ~

  朋中 i~

  雄用

  (高刘、三河为5)(高刘为i5,三河为i)

  八搭革伯 i甲叶 u 袜夺 y 脚月

  5直不 i5急笔 u5读物 y5桔育

  三、声调( 五个单字调、轻声未列)

  阴平 212 今 春( 三河:21)

  阳平 55 前 年( 山南:44)

  上声 24 友 好

  去声 53 快 去

  入声 5 突 出

  两字组连续变调

  前

  字

  后

  字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轻声

  阴 平

  西 瓜

  212→12+212

  青 年

  212→21+55

  开 水

  212→21+24

  今 后

  212→21+53

  心 得

  212→21+5

  青 的

  212→21+2

  阳 平

  农 村

  55+212→21

  球 迷

  55+55

  头 脑

  55+24

  难 过

  55+53

  红 木

  55+5

  红 的

  55+4

  上 声

  老 师

  24→55+212

  老 人

  24+55

  买 米

  24→55+24

  扫 地

  24+53

  老 实

  24+5

  好 的

  24+4

  去 声

  电 灯

  53+212→21

  酱 油

  53+55

  到 底

  53+24

  汉 字

  53+53

  大 麦

  53+5

  大 的

  53+3

  入 声

  结 冰

  5→53+212→21

  入 门

  5→53+55

  热 水

  5→31+24

  铁 路

  5+53

  目 录

  5→31+5

  白 的

  5+1

  阴平字重叠,前字变成53 调值,后字变成21 调值。如“天天”“ 、公公”“

  、姑姑”“ 、“妈

  、爹爹”“ 、家家”等。

  妈”“ 、哥哥”“

  四、语音差异

  声调方面基本一致。除三河话阴平调为低降的21 调值,山南阳平略低外,各方言小区

  的各个调类和调值都基本相同。

  声母方面差别较小,按“谢”“

  、邪”等字的读音,肥西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南

  i,

  区的上派话区( 上派区)、山南话区、三河话区基本上读“S”北区的高刘话区、上派话区

  (小庙区基本上读“i”。

  韵母方面的差异有以下几点:

  1、鼻化韵的差别

  ~~ ~~~~

  上派话的“”“、u”“、、、in”“

  、i5”“5 、y5”“”“i”等鼻化韵高刘话则都是“5n”“5、u5n”

  、5、i5”非鼻化的鼻韵母山南话除“in”“y(“) 5n”“”“5、yn”为鼻韵母外其它几个韵母都是鼻

  ~

  化韵母三河话只有“5”是鼻化韵其余几个韵母都是鼻韵母。

  2、单韵母和复韵母的差别

  ~~ ~~

  I”“

  上派话的鼻化韵“ī 、yI”,发音有一个从闭到开的动程即发成鼻化复韵母高刘

  ~~

  话“yI”是鼻化复韵母,

  “I”则是鼻化单韵母山南话这两个韵母都是鼻化元音但是后一个

  ~~ ~~

  、ye”;三河话这两个韵母则发成“I”“

  鼻化元音开口度较大发成“ie”“、y”鼻化单元音。

  3、普通话中的(e)、n、u5n、与声母(sh)和(r)相拼时山南话中一部分字读成 、扇动词”5“扇“闪“ 、

  和。如“社“、、、染“软和“阮山南话都读成“ 53”(音“受”)

  (音“收”、 53”“ 24”)“(方音“藕”、24”和“24”等这点

  “ 212”)“、(音“手”、24”)“

  显得非常特别。

  具体看http://wwwfeixiorg/fxxz/02_pdf_03_34txt

合肥话的最显著特点是北腔南调,音色和发音力度偏向北方,较刚劲;而语音是偏向南方,音变非常多。在合肥话中合音现象非常多,三个音节缩减为两个音节,两个音节缩减为一个音节,这意味着用精简的语言做了最大的表达。

合肥方言不仅“鸡”、“资”不分,连“地”和“自”、“题”和“瓷”、“洗”和“死”也读音相似。由于语音不清,往往会发生误会。以前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两位合肥人出差外地,住进一家旅社的同一房间。

晚间在洗脸时相互谦让:“老兄先洗”, “阁下先洗”,“你先洗,你洗了我才洗”,几句话中“洗”字都说成“死”字。恰被茶房在屋外听见,以为他俩在寻短见,慌得破门而入,方才发现是听错了话音。

因此,过去每逢春节,合肥人为了忌讳,便改称“洗脸”为“净面”,或叫“抹脸”。否则,大年期间,全家老少“ 你死”、“我死”地叫个不休,实在太不吉利。

扩展资料:

1、有过地方叫合肥=有个地方叫合肥;

2、“老门鸡”=老母鸡,老母鸡是肥西地方土特产,来肥西的朋友,请您一定要品尝哦;

3、“坝缸”=茶杯,我们这里的农村很早以前用的那种铁磁茶杯被称为坝缸,随着大家的统一叫法,肥西人民

把茶杯都叫“坝缸”了;

4、“癞癞猴”=蟾蜍=青蛙,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因为蟾蜍大家都见过,蟾蜍身上有很多癞疙瘩、蟾蜍的嘴

长的很像猴子的嘴,所以就叫“癞癞猴”了;

5、“涝迷”=稀烂的泥土,一到下雨天,原来农村的泥土路被雨水浸泡后就变的很稀烂,我们肥西人民把这个

稀烂泥土称为“涝迷”,当然了我们肥西人民用这种“涝迷”和粪土拌在一起用做种子培育幼苗还是很肥沃的,培育出

的幼苗都非常的精品呢;

6、“二清头”、“骚不弄”=不懂事,一般与别人发生矛盾了喜欢这样说人家,随着普及开来,“二清头”、“骚不

弄”在我们这里被当成开玩笑和调侃的话了;

7、“易来”、“窝心”=恶心,形容词;

8、“股劲”、也叫“过劲”=称赞别人的话,就是比较厉害的意思,形容人比较精明、能干;

9、“或家”、“待”=你、你、您,第二人称代词;

10、“麻却”或者“麻秋”=一种小鸟,麻雀的谐音;还有一种比较好玩的调侃,就是小孩子光屁股不穿衣服时露

出小鸡鸡时被称为“麻秋”都露在外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618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0
下一篇2023-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