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可能易主,昔日的零售霸主为何走上卖股权之路?

苏宁可能易主,昔日的零售霸主为何走上卖股权之路?,第1张

大牌场BIG (作者 袁婵)

一纸公告,苏宁不再安宁。

2月2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拟筹划股份转让事宜,预计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

1990年的冬天,27岁的张近东在南京宁海路开设了一家面积不足200平的空调专营店,这家“路边小店”便是苏宁的起点。成立30年之际,曾经风光无限的零售巨头却为何走到股权出让这一步呢?

债务压顶,张近东等拟转让20%-25%股权

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预计转让比例20%至25%,股权受让方属于基础设施等行业。

苏宁易购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月29日,张近东直接持股2096%、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均持股1999%、苏宁电器持股168 %、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98%、苏宁易购股集团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199%。从数据中可得知,张近东、苏宁电器、苏宁控股合计持有公司股份为4174%。

如果按照最高25%的股权转让,张近东、苏宁电器、苏宁控股三方所持的股权比例将下降为1674%,苏宁易购的控制权可能面临“易主”。

当前,公司总股本为9310亿股,若按照2月24日收盘价7元/股测算,此次转让比例20%-25%,故此次交易所涉及的金额为13034亿元~16293亿元。

| 苏宁股权分布图(图源wind) |

有传言称,国企出资者包括江苏省国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国企计划将这些股份注,入与苏宁联合成立的新产业基金。苏宁回应称一切以后续公告为准。

去年11月,据彭博社报道,苏宁易购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电商业务,寻求估值约60亿美元,以缓解融资压力,但这个消息随后被苏宁易购否认。

此次股权出售的所得收益或将有助于苏宁偿还今年到期的总额为172亿元的债券债务。 据统计,目前苏宁易购存续债券13只,存续规模925亿元,其中将有4052亿债券于一年内到期,短期面临集中兑付压力较大。

今年2月,由于业绩巨亏、再融资压力增大等原因,中诚信国际将苏宁易购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维持其主体和相关债项信用等级为AAA。

家电连锁第一股,昔日的零售霸主

回顾回顾苏宁的发家史,不得不承认它曾经优秀过。

1990年12月,27岁的张近东在南京宁海路上租下一个了面积不足200平方米门面,起名“苏宁”,专营空调批发。品类优势加上南京巨大的市场需求,让张近东在成立苏宁的第一年就赚了1000万元的纯利润。

| 苏宁早期门面(图源:苏宁官网) |

1992-1993年,苏宁迎来快速发展。彼时“八大商城”联合发动空调大战向苏宁发难,宣称将统一采购统一降价,如果有空调厂商胆敢供货给苏宁,他们将全面封杀该品牌。但苏宁凭借强大的竞争力和完善的购销-安装-维修“一条龙”服务打败“八大商城”,一战成名。当年苏宁电器销售额达到3亿元,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空调经销商。

从此,苏宁开始真正崛起,1994年完成56亿元销售额荣登全国空调销售第一的位置,以“黑马”之姿傲视群雄。到1996年,苏宁组建了300人的精锐之师,发展了4000多家批发客户,空调批发零售额更是达到15亿元,完全颠覆中国大部分区域的空调分销网络,张近东的空调商业王国初具规模。

2000年,成立十年的苏宁,迎来首个发展转折年。这一年,张近东决定进行壮士割腕式的战略调整,砍掉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的批发生意,全面转型大型综合电器卖场,并喊出“3年要在全国开设1500家店”的连锁进军口号。

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正式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成为家电连锁第一股。当日涨幅10024%,一举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

这一年,也是国内家电连锁企业的变局之年。苏宁、国美这两大家电巨头在各自的领地发展多年之后,开始在局部打起了市场抢夺战。2008年国美黄光裕入狱后,苏宁成为了这场大战最后的赢家,在线下零售连续多年稳坐投把椅。

转型之路不顺,投资买买买拖累主业

曾经风光无限的零售巨头,为何却走到股权出让这一步?回过头看,张近东或许还是会诧异2010年发生的一切:京东、天猫、淘宝网等电商迅速崛起,网络购物以低廉的价格优势、送货到家的便利特性,迅速普及。

苏宁易购彼时也启动了正面迎战。2009年,苏宁上线“苏宁网上商城”。同时,苏宁易购也开始建设自己的物流基地,到了2011年,苏宁易购已经有8家物流基地投入运营,同时有10家物流基地处于建设中。2013年,苏宁电器宣布更名“苏宁云商”,并开始了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 苏宁云店(图源官网) |

2013年苏宁“线上线下同价”的举措则成了苏宁主营业务发展的转折点。在线上渠道,为了对抗其他电商平台,苏宁易购打出价格战,线下价格也只能跟着线上价格降低,但彼时苏宁易购线下业务营收占据了8成以上。同时,在发展初期,尽管苏宁易购投入高额买量成本,但线上渠道一直发展平平。直到2016年,苏宁易购联手阿里巴巴,线上渠道业务才有起色。

而在线下渠道,苏宁易购则损失了高毛利。财报数据显示,自2011年开始,苏宁易购主营业务毛利率开始下降,由2011年的18%下降到2014年的143%。另一方面,苏宁易购线下门店又进行快速扩张,这无疑是一笔高额成本。

除了转型之路不顺,投资买买买拖累主业。 除了在家电零售等核心业务之外,苏宁已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多路径多元化布局。 在母婴、 体育 、 汽车 、 娱乐 休闲等专业领域,苏宁布局了红孩子、苏宁 体育 、苏宁 汽车 、苏宁影城;在用户生活服务层面,苏宁布局了生活帮、苏宁**、苏宁有房;在内容服务方面,苏宁布局PP 体育 、PP视频、苏宁青创园、龙珠直播、当贝市场等。

但庞大的业务体系下,主营业务的经营精力势必会被分散。 从扣非净利润看,苏宁易购2014年-2019年的利润一直为负,分别为-1252亿元、-1465亿元、-1108亿元、-088亿元、-359亿元、-571亿元。2019年,扣非净利润也是近年来亏损最多的一年。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认为,苏宁战线过长,每个项目都不是自己创新,而是以市场跟随者角色入局。在驾驭整合这些项目时,缺乏明确思路和落地能力,导致无序烧钱。项目盈利能力弱,长期烧钱,引发财务紧张。

未来走向何处?

对于苏宁未来会走向何处?张近东近日强调,2021年要自上而下聚焦零售主航道、“针对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主动做减法、收缩战线,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丁少将表示,苏宁依然是优质企业,短期流动性紧张,但不会严重影响发展的基本面,在零售市场尤其是家电零售市场,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劲旅。

“在新的产业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下,苏宁需要新一轮变革,深度优化并聚焦做强零售主业,剥离一些非主业,提升主赛道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丁少将表示,苏宁整体的控制权应该不会变更,如果国资进来,有助于苏宁的稳健经营,以及品牌商誉的增值。

苏宁未来走向何处,不得而知。在新的资本入股后,苏宁易购能否通过混改走上更良性的盈利模式,依然要看其核心零售业务的表现。

没有卖。

经庐阳区杏花村街道了解,苏宁广场因资金困难目前处于缓建状态。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庐阳区政府正全力为其寻找战略投资伙伴,目前有几家实力雄厚的企业与其正在洽谈,该项目负责人汇报争取2023年暑期开业。并没有卖。

苏宁广场位于北二环与蒙城北路交汇处西北角,地铁5号线的站口就在地块边上,未来出行将十分便捷。在业态规划方面,合肥苏宁广场将引进具有智慧科技感的VR体验馆,以及苏宁云店、苏宁无人店、苏鲜生、红孩子、苏宁影城、苏宁极物等自营科技创新体验店。

常州苏宁影城要核酸。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进入常州苏宁影城需要提供72小时的核酸报告证明才可以进入影城去看**。苏宁影城作为一家时尚现代化影城,引进NEC激光放映系统、杜比全景声音响系统等放映设备、专业的服务品质、VIP级的观影享受于一体的五星级影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8668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