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辉瑞汤浩辉:以“车”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深圳辉瑞汤浩辉:以“车”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第1张

“新能源物流车不能简单理解为工具,它对于司机而言是一份工作,是养家糊口的饭碗。”从事新能源物流车运营5年之久,深圳市辉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辉瑞,下同)总经理汤浩辉更能理解司机的不易之处。从传统经销商到新能源物流车经销商,汤浩辉对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为深圳市辉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浩辉

作为开瑞新能源广东省一级经销商,深圳辉瑞开新工坊在汤浩辉的带领下屡创佳绩,2022年第一季度,深圳辉瑞的销量在竞争激烈的深圳市场位列第一。回首深圳辉瑞的发展之路,汤浩辉表示“从经营奇瑞燃油货车到经销运营开瑞新能源物流车,最大的转变是实现了以‘车’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一入开瑞门 终生为开瑞人

“从最初选择开瑞直到现在,我从未后悔,相反我很庆幸选择了开瑞。”汤浩辉说到。

作为安徽人,汤浩辉在深圳创业心系家乡情。2011年3月汤浩辉开始正式经营奇瑞的燃油货车,2017年时到达了发展的巅峰期。然而,2018年受国五切换国六影响,销量出现断崖式下降,“销量从一百多台直接跌成个位数,员工干着也不得劲,工资都快发不出了。”此时汤浩辉心里想的是:我一定不能倒下,我手里还有这么多员工。

2018年9月,深圳辉瑞正式入局新能源物流车领域。要知道,在2018年时,新能源物流车市场非常混乱,无论是从产品还是从运营来看都处于摸索、试错阶段,车辆经常出现趴窝等情况。“那时候我们对比了一批热销的油改电车型,最终还是选择了奇瑞旗下的开瑞新能源,除了产品更具性价比优势,我们还认同开瑞新能源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个时候开瑞新能源在深圳已经拥有很多售后网点了,免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也相信依托奇瑞集团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制造经验,质量有很大保障,用户口碑很好。”

“新能源物流车的经销比传统车的经销麻烦多了,传统经销商把车卖出去就不用管了,根本就不用管司机挣不挣钱。”汤浩辉坦言最初切换到新能源物流车赛道时,自己也摸不着头脑,金融、租赁、培训都不懂。开瑞新能源的领导及时给予很大力度的支持,甚至到店里指导怎样摆放车辆、怎么给司机培训等,渐渐地深圳辉瑞也从入门到精通。

2019年,开瑞新能源以终端4S店为载体将销售、服务、金融、充电等场景充分聚合,打造以“人、车、货、场”为顶点的 “开新工坊”。得益于开新工坊运营模式,即使是在2020年疫情最为严重的一年,辉瑞新能源也克服万难,在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关门的情况下,成功在5月占领全国市场高地,销量稳居第一。

不过,受疫情、芯片短缺、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深圳辉瑞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但汤浩辉始终践行开瑞新能源“不放弃、不抛弃”的企业文化,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带领着团队一同成长。面对车价的上涨,汤浩辉始终坚持将服务做到极致,不放过一丝机会、不让一个司机走掉。

从初入局到如今,汤浩辉深刻的意识到:一个新能源物流车经销商的存活70%依赖主机厂,剩下的30%靠自己。“回看过往,我很庆幸选择了开瑞新能源品牌,让我能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扎根更深。同时使我也可以通过‘开新工坊’帮助更多司机实现就业创富。”

能装能拉 成就“钱”景大事

而去年6月推出的江豚更是让深圳辉瑞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你来的时候这里还有1台2023年款江豚展车,现在都卖出去了。”汤浩辉笑着说,“现在的司机都追求大空间,这样不管是跑平台还跑仓库都更具优势。”

货源减少、运价降低、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对于司机而言,只能通过“多拉快跑”来增加收入。“你跑平台,货箱大你可以接中面的单也可以接微面的单,现在有很多货主,实际要用中面,但为了少出钱会选择微面,这时中面的优势很明显,可以说未来中面将会替代微面车型。”汤浩辉解释道。

江豚货箱的长宽高分别为2785mm×1595mm×1310mm,货箱容积达到66m³,适合跑平台、仓库、社区团购等多场景应用。汤浩辉认为江豚双开门设计也很有优势,其位于车辆尾部上掀式的门下雨时可为司机挡雨,夏天可为司机遮阳,而侧面的侧滑门更是方便司机完成对货物的卸载。“而且这是一款正向开发车型,美观度、安全性和适配性都很高,很受年轻小伙子欢迎。在我这里买过车的司机都很满意,很多都是老带新来的。”汤浩辉说。“并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开瑞江豚货箱够宽,可以多装很多货也方便卸货。”

“新能源物流车不能简单理解为工具,它对于司机而言是一份工作,是养家糊口的饭碗。”基于江豚的产品优势,为进一步帮助司机小哥致富,深圳辉瑞全资建立淘菜菜、美团、社区团购等仓库,其中美团可吸纳300个司机、社区团购可吸纳20个司机,此外深圳辉瑞还与货拉拉展开合作,为司机提供货源保证基本收入。

汤浩辉作为传统经销商出身深谙“以用户为中心”的重要性。事实上,从辉瑞新能源成立之初,汤浩辉便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宗旨,逐步完成了辉瑞新能源汽车互联网临时牌照办理点的建设、三大维修售后服务站的建设、司机培训活动的定期开展等板块。

为了最大限度让利司机小哥,在深圳辉瑞买江豚,司机可享受3年免费保养,首付88折为8800元、含保险首付为6888元,老带新介绍费1000元,1288元不限次数保养年卡。

2023年是国补退出之年,也是深圳辉瑞发展关键的一年。“国补退出后,以‘销租运金服’为主的理念,将使得开瑞新能源的产品更加有优势,江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汤浩辉表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车资源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第一章《绪论》

  在这篇文章中讲了智慧的定义和近代对智慧文学的研究,谈了智慧来源于父家和宗族、朝廷与王室、文士与学校,以及智慧文学的体裁、形式和生活处境、希伯来诗的韵律。也谈了智慧文学的普世性: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迦南的智慧文学。还谈了智慧文学在正典中的位置:它的基础就是敬畏耶和华。智慧不纯粹是人的理性思维活动,是上帝藉着人的思维、思考彰显他创造和管治这世界。

  旧约智慧文学的适切性是植根在一个信靠上帝所创造的现世生活中,人在其中享受上帝所赐与的一切美好事物。但这并不代表这世界一切美好,而是在一切所发生的事情中体会上帝管治的美意。宇宙的秩序是表达神权和智慧,当人遵行智慧的教导,人便在宇宙秩序中和谐的生活。

  第二章《箴言》

  箴言在古以色列的智慧文学是最古老的一卷,它的文学体裁主要分为描述和劝化,作者是所罗门王。在箴言中智慧最重要,它是对人处事之道,是促进美满生活的内在素质,是掌握生命的方向,迈向成功的技巧。全书的中心是“敬畏耶和华是知识(智慧)的开端”。

  箴言的目的是劝化。

  箴言的神学主题是预设了上帝是这世界的保障者,以色列民是他的子民,箴言的智慧权威是以色列民的人生经历。

  智慧文学的因果律是万事都由神主宰,他赏善罚恶。但因果律不是机械式的,不排除义人受苦、恶人得好处的可能,但这是暂时的,因此要看人的终局,以永恒的福乐看人的终局。因果律的基础是建立在上帝创造的秩序。敬畏上帝便能得着智慧的宝藏,并得着生命的源头,和与源头带来的一切好处:富有、尊荣和儿女有所依靠。

  第三章《约伯记》

  《约伯记》的作者和写作时间不详,文学体裁是对话诗篇和叙事。

  《约伯记》的故事:撒旦得上帝的允准试探约伯,要知道约伯敬畏上帝是出于个人利益或是因为上帝就是上帝,所以敬畏他。约伯的妻子在试探中失去了信心,要约伯咒诅上帝。约伯的友人在议论上帝上犯了错误,只有约伯没有失去信心,他顺服在上帝面前,并且拒绝控告上帝,最后上帝赏赐约伯。这个试验的结论是:约伯真的是以上帝为上帝。

  在这个故事中,好人有好报的因果律不能应用在约伯的结局中。约伯的纯正与上帝的赐与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一个信仰的考虑。

  《约伯记》的神学课题是上帝与苦难,但不是讨论苦难的意义,反而是信仰的意义,约伯的苦在于上帝。《约伯记》强调要放弃一个机械式的宇宙,并承认有些现实是不可思议的。那么我们能否继续信靠和顺服这位不可思议的上帝,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不是简单而理性的回答,而是充满了吊诡和矛盾的,甚至约伯在42章6节的认罪,并不能满足理性的思维,约伯最后以信心面对问题,并确立上帝的主权和人类的短暂和无常与无知,也确定了传统的智慧学派的破产。

  以色列人相信一切都是从耶和华而来,没有上帝的允许一切事情都不会发生。撒旦也是上帝的差役,是执行上帝怒气中的旨意。但他的攻击是在上帝的掌控之内,这世界没有一种邪恶的力量能与上帝的力量相比。苦难是上帝对约伯的考验,也是上帝对约伯化了妆的祝福。

  第四章《传道书》

  《传道书》一词在希伯来文中是“聚集”的意思,即在聚会中传讲的人。作者可能是所罗门。

  《传道书》在犹太人的《节日之卷》中排列第四,在住棚节的第三天在会堂颂读。

  《传道书》的体裁:箴言、劝勉教导、讲话,问题、故事、训诲诗、自传。

  《传道书》的内容:当万事皆虚空时,劳碌、利益、人生、嬉笑和喜乐都是虚空。不过虚空和欢乐在传道者中是分不开的,因为作好没有即时的赏赐,人也不能掌控其幸福。于是人应该及时行乐,生命本身已是恩赐,所以要吃喝快乐,这是整个生命复新的条件,有工作、有吃喝、有家庭生活,这都是人生的分。是人生的意义。人生不要凡事抢先,真正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人不要在沮丧中失落,另一方面不使人以为生命是在他们的手中掌控着。生命的意义在于敬畏上帝。

  第四章次经智慧文学一:《便西拉智训》

  《便西拉智训》的作者是便西拉的祖父,便西拉在第二世纪将其祖父的智训翻译成希腊文人,主要内容:

  1、智慧是从神而来,赞美智慧,寻求智慧和其福气,要避免对智慧不利的事物。

  2、要孝敬父母,在社会上要履行责任,善待穷人,避免愚昧的行径。

  3、真假友谊,以及与人诚信有关的各样不当的事。

  4、敬拜、献祭,赞美上帝,歌颂祖先功德。

  5、关于妇女、交友、丧乱等问题

  全书内容广泛,有神哲学的反省,犹太教的律法讲论,诗篇,哀歌和伦理教训。

  第五章次经智慧文学二:《所罗门智训》

  此书是主前一世纪在埃及用希腊文写成的,作者是已希腊化侨居的的犹太人。全书内容如下:

  第一大段:追求公义。对恶人的描述;上帝创造的旨意以及魔鬼如何引导人类到死亡;义人与恶人的对比;恶人的终局是灭亡。

  第二大段:智慧书。拥有智慧胜于一切,也拥有一切包括永生。上帝是智慧的来源,智慧有二十一种属性,这些属性发挥出不同的德行,进入人里面使人成为上帝的朋友和先知,如上帝不赐下智慧,人将一事无成。最后是描述从创世至出埃及智慧的救赎功劳。

  第三大段:历史之书。籍着以色列民出埃及事件讲埃及受罚、以色列得一切福气。在附録中一、讲上帝的仁慈,让以色列得着信心,知晓上帝以仁慈待他们。二、讲拜偶像,人以自然界的各样事物作为膜拜的对象,是因为人不进深思想、不了解自然背后的创造主,于是产生各样的罪恶。拜偶像是万恶之首。

  最后这书是以一个颂赞作为结束:“主啊,你最看重你的子民,赐荣耀给他们,决不忽略他们,必定随时随地的帮助他们。”

  《所罗门智训》的目的和神学。

  1、是灵魂不灭,指出死亡不是人的终结。

  2、因果问题必然伸展至人死后的审判。

  3、智慧是公义的内贯,智慧在于内必有公义显于外。

  4、智慧的本质是超越和内贯的,与上帝联合,且充满世界,又是世界的智慧、思想、科学、文化,她是人的心灵导师,是上帝对人类的看顾,是律法的实体,且给人类永生。

  

近未来悲歌-----《伊甸园随笔》

说实在话,《伊甸园》太过深沉,太过灰暗,太多让人唏嘘的地方,并不怎么讨人喜欢。不过奇怪的是,虽然已经完结许久,却总在不经意的时候浮上心头,它带来的不是纠结,而是一种淡淡的哀伤,偶尔触动心底深处,一块叫做「良心」的东西。让人想为它留下一点文字,做个记录,也作为安抚之意。 《伊甸园》有着标准的末世架构,从序幕开始,瘟疫肆虐,世局动荡,再再与基督教的末世意像相契合,似乎意味《伊甸园》将成为「又」一部以基督教为主体的作品。但后来慢慢看下来,却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天启四骑士只来了其中两个,瘟疫和死亡,还有点搭不上线;虽然很辛苦地从头到尾努力寻找,却没有找到敌基督的踪影,勉强搭上边的只有马亚一个。但仔细推敲,马亚的内涵却更复杂,超脱传统中的敌基督形象。「它」没有搞偶像崇拜,没有丑化基督,但它诱导人类走向与传统意义中的救赎完全不同的道路。把一个人的知识和人格等情报全部加载结晶体,然后转换成电子格式,传送到另一个宇宙,而这个人则继续活在其中,活在自己架构出来的美好记忆之中,活在人与人不分彼此的意识中。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而且可能还比基督教所宣扬的更好,因为这种永生真正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让人从孤独个体回到群体的怀抱,还不需要与没有个人意志的神造人偶打交道,不需要以信仰的多寡来区别彼此的层级,也不需要伺候某个至高无上的存在。简直是个完美的替代方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马亚它传的不是伪经,而是不折不扣的福音;它也不是敌基督,而是另一个与基督教截然不同教义的基督本人。

也就是说,虽然《伊甸园》全书使用大量基督教的符号和概念,但远藤浩辉并没有以其教义为圭臬,甚至很多时候还持反面意见。他的想法也间接反映在作品之中,《伊甸园》的背景虽是近未来,但却是一个基督教式微的世代。教廷与联邦政府不睦,甚至南美洲的一个大主教还被归类为恐怖份子。传统意义中的神,逐渐被大众遗忘,而快速蔓延的克罗爵病毒,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严然有取代基督教的形势。人们所比较的,不是进步社会和落后社会的信仰结构差异,而是讨论为何前者进入结晶体的人数较多。

世道如此,即使一位异教徒都会感到叹息,但远藤浩辉这样还不够,他还要给基督教最后一个重击。

基督教中心思想为信望爱,但包含远藤浩辉在内,总有人对此感到不满。美国作家房龙本人就对于信这个部分相当诟病,他认为从古至今,凡讲述不求理解只求相信的,都是为了刻意弱化大众的逻辑思考能力,进而达成个人的野心,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所以他对于基督教只求相信的这种说法,投下他的不信任票;而信望爱中的爱呢,历史上的反对者首推我们的大哲学家尼采,基督教讲求爱,但他非常不屑其中宽恕的部分,他觉得宽恕即软弱,而软弱的人是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这是他的见解;而现在,远藤浩辉透过《伊甸园》中的结晶体保存,正面挑战基督教永生的概念。对于死后的世界有希望,有希望上天国,得永生,这是每个基督徒都有的期盼。但魔鬼一般的结晶体却向人们招手,在耳边低语,「永生,永生,何其简单!只要愿意并把手与结晶体碰触就行了。」当魔鬼的诺言成为事实,基督徒心中的那面信仰之墙也将随之动摇,原来异教徒也能得永生,那基督教构筑出来的美好天国又算什么?若努力与不努力,得到的报酬相当,那就没有人愿意认真了。

这就是远藤浩辉所打的如意算盘。他用十八集的份量来铺陈,论调铿锵有力,是对基督教成功的一次打击。现在问题只剩下一个:远藤浩辉为什么要反对基督教?

或许,他跟已故的哲学家罗素先生一样,都是个不可知论者。他相信宇宙间有种道理,可以解释万物,但这种道理,是人类所无法迄及的。数学家哥德尔早在几十年前就证明存在很多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是穷近几百万年,甚至几百亿年都无法计算出结果的。也就是问题摆在那边,解法也摆在那边,但你却无法计算出答案,因为计算时间过长,可能到太阳系都灭亡了还算不完。也因为这个说法有科学根据,所以很多科学家都信奉此道。远藤浩辉是不是也是信徒之ㄧ,我不敢说,但《伊甸园》所表现的,却相当符合这个意念。

而必须提醒的是,不可知论与悲观主义之间,并没有画上等号,即便相信有某种人类无法迄及的神秘存在,但还是可以保持乐观,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毕竟人是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求知欲永远大于该有的程度。第十七集的墨西哥裔小男孩,最终没有选择进入结晶体,是因为他看到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景,使他停止迷惘,而不自觉地想前往探索,这是人的一种趋旋光性本能,对人而言,知识也是另一种光。

在《伊甸园》书末,远藤浩辉也透过主角的老爸说了这么一段话:

「战争、歧视、不平等、暴力、破坏,人类确实很糟糕。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没有人有权力擅自中断我们的进化跟进步!马亚,去跟你的主人说,人类在憎恨跟互相残杀的最后,总有一天还是会进入宇宙的。」

这边的宇宙不能只用字面意义去解释,而应该看作目前人类还无法触及的领域的泛称,人类总有一天还是会进入宇宙,意思是人类还是会继续前进,努力试着解开万物之谜,最后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文学大师福斯特在他的著作《小说面面观》提及,小说《屈斯全.宣狄》之所以归类为奇幻,是因为其中隐藏着一个神怪,名字叫做捣蛋精。它捣出一大堆混乱,使世界像个热核桃。

《伊甸园》里面也住着一个捣蛋精,不过这个捣蛋精比较嗜血,比较凶残。它喜欢看人们疲于奔命,最后却落于功亏一篑、人财两失的惨况;它喜欢看人们显露真诚情感与高贵情操之后,再把这些人从世间抹去,快速利落,不留痕迹。

因为它,使《伊甸园》成为一连串悲剧的组合。这些悲剧一再发生,不是为了让读者情感麻木,或让悲剧变得廉价,而是有其一贯的设计目的。毕竟,若没有灾厄,怎会突显救赎的力量?作者为了支持马亚的论调,而不惜派遣捣蛋精到他的《伊甸园》里面,胡搞瞎搞,恣意而为,为了加强论述而对合理性有所牺牲,令人不禁联想起伏尔泰的杰作《憨第德》。

《憨第德》是本哲思小说,作者透过悲剧来抨击乐观主义,他强调世间无常,根本没有什么事物,是为了使人类更美好而存在的。最有趣的是作者为了贯彻这个理念,无意间创造出一个可能是文学史上最悲惨的人物:又老又跛又丑的陪侍老妇,过去竟是个楚楚动人的公主,芳龄十四,娇若鲜花,受父母百般疼爱,受人民百般爱戴,刚与远方的高贵王子订婚,享尽人间的至福。但在一次远行中,却与母后齐被摩洛哥的黑人海盗强行掳走,受尽肉体上和心灵上的虐待,还在船上亲眼看到母亲被活活撕裂。之后被卖到非洲,辗转于各城市,从最高贵沦落为最低下,作最卑贱的工作,受最严厉的折磨,每每遇上战乱等灾祸,甚至被割股、毁容。经过数十年的沧桑,才成为今日的陪侍老妇。

看看她,再看看《伊甸园》中的悲剧角色,或许就不再那么令人纠结了,还让人有种冲动,想拍拍他们的肩膀,安慰他们,比起那个憨第德中的老妇,你(你)已经算有福气了。

荒谬吗?是的,但悲剧的本质就是荒谬。

回头过来,悲剧可以一个接着一个写下去,但要如何善终,要如何善用这个悲剧力量,来完善作者的想法和理念,这才是困难的地方。《憨第德》的书末,一群人苦尽甘来,落脚于一个田间乡村。无所事事,甚至出现「是我们以前的遭遇悲惨呢,还是像现在这样无聊地坐在这边比较悲惨?」这样的论调。最后,他们从中悟出工作的重要性。

「的确,的确如此」潘格罗斯说,「因人被安置在《伊甸园》就是『为了工作』,这即是『人非为休闲而生』的明证。」

「我们必须工作,而非辩论」马丁说,「要忍受人生,唯有工作一途。」

没错,要忍受人生,唯有工作一途,这不是什么劳动神圣论,而是为这荒谬的人生找一个活下去的动力,辛勤工作可以忽略各种不公平,可以不去思索人为何而生等等大哉问。埋头苦干,或许就是最敷衍,但也最务实的解决方法了。

《伊甸园》中第十六集的印度医生,就给人这种感觉,他的亲人朋友一个个拥抱结晶体,唯有他不受诱惑,继续在这个悲惨世界中奋斗,他没有基于宗教的否定理由,也没有海狼那「活着的狗,比死去的狮子更强」的强韧求生意念,而只是简单的我活着,所以我工作;我工作,所以我活着。他在《伊甸园》全书中,只是个微小的人物,但在心灵和实践上,他却耀眼无比,生命火花在他的体内,发光发热。

不过话说回来,《伊甸园》作为一本悲剧集棉,有它自己的压力,无法做如此轻率的结论。它不像《憨第德》一样用轻快讽刺的笔法来处理悲剧,而是隆重,风雨欲来,哈姆雷特式的传统悲剧,所以它背负的东西比《憨第德》多且重,若一个处理不好,可能随之压垮。再者,为了反驳马亚,为了否定结晶体的存在意义,不论就哪个层面,它都需要一个正向且积极的结论,所以最终,作者透过新议长,说出这么几段话:

「现在全世界正在流传着这样的传言。『如果说生命的目的,是在于留下子孙后死去的话,那在创造出新的宇宙的现在,人类已经完成了身为种子的目的了。』也就是说,人类,该不会进入衰老期了吧?」

「的确,现在人类的人口,有逐渐在减少的倾向。但即便如此,人类到现在,还是在孕育孩子。而这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存在呢?」

「答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还有未来。只要有未来,我们今后就有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跟成长的责任在。」

也就是说,为了往后的子孙,我们必须前进。不过,有一段话她隐去没讲——为了过去的死者,我们也必须前进,而且义无反顾。 《伊甸园》虽然有一连串的悲剧,但同时也有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画面,和勾人心弦的剧情布局。而为什么,它却像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一样,就是得不到读者的青睐?

或许是因为远藤浩辉太过高估读者了,他对《伊甸园》有高度期待,希望把自己所思索的、所想呈现的通通画入书中,也因此使得《伊甸园》的讯息量太过庞大而密集,如同史蒂芬葛汉的**一般。一部深奥的**,可以期待专业的影评人帮忙解析,但一部深奥的漫画,可以期待谁呢?《伊甸园》不深奥,它只是要求读者的背景知识需达到定量,至少是一般成年人的水平,否则读起来宛如嚼蜡。而可恼的是,看漫画的族群中,有几个成年人?多半是些少年少女,要求他们为了看一部漫画而去充实现代史和国际情势,会不会太过严苛?

作者所期待的读者和实际上的读者有段差距,造就今天《伊甸园》的冷门。一部史诗级别的科幻大作,从连载到完结,仅在漫画讨论圈中引起小小的波澜,完全不成比例,我不想责难谁,也不觉得谁是应该被责难的,只是对这个结果感到不值,有点唏嘘而已。

那么,《伊甸园》在大众市场中失利,总该在小众圈子里夺得一点掌声吧。《伊甸园》有高度的写实描写,出色的科学设定和附含哲理的生命议题,与过去科幻经典相比毫不逊色,再再突显《伊甸园》不只是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还是其中的佼佼者,理应挤入经典之林。但为何这回又是寂静无声,论起经典的科幻漫画,除了铳梦、风之谷、攻壳机动队和寄生兽等杰作外,又有谁愿意把《伊甸园》也划入其中?

《伊甸园》有铳梦的动作场面,有风之谷的积极进取,有攻壳机动队的世故机警,还有寄生兽的生命关怀,如果经典的条件,只是就作品本身而论,那么无疑的,《伊甸园》早已是其中的一份子。

或许,问题就出在于《伊甸园》太晚问世了。

小说家毛姆曾说他尽量不去看两三年内出版的畅销书,福斯特也说,「新书总令人提不起兴致,读古典作品所感受到的宁静心境总无法在新书中找到。」连文学家都这么说了,那我们这些只把漫画当作消遣的凡夫俗子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那么令人意外。

无论如何客观,我们就是无法把新进作品与经典名作放在同个磅秤上,作公平公正的检验。一方面,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心,觉得把经典与之相比,浪费时间,只是降低了经典的格调。一方面,内心深处可能还潜藏着不安,有点害怕若经典在公平检验中被比下去,那经典该如何定位,自己过去呵护经典,时时擦拭,让它闪耀光芒的那颗心又算什么?

好吧,那就定个十年为期限,十年,说长很长,但海贼火影之流都连载十年了,十年又何长之有?十年之后,我希望看到还保有赤子之心的年轻朋友们,当讨论到经典的科幻漫画时,能提出《伊甸园》这部作品,甚至为了争辩铳梦和《伊甸园》何者较为经典,而争得面红耳赤,希望我有机会能见到这一幕。

不过当然,对我而言,不用等到十年后;在我心底处,《伊甸园》早已是足堪流传后世的当代经典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35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