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和唐高宗有一个女儿,而且这个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受到武则天的宠爱。武则天甚至带着这位小公主前往佛庙里为她祈福。可以得到武则天这么般的喜欢,相信大家也知道是哪一位公主了,没错这位公主就是太平公主。
在高宗年间,吐蕃王前来大唐求婚,而吐蕃王求婚的对象是太平公主,但是武则天并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嫁得太远,于是拒绝了吐蕃王的。但是吐蕃王并没有死心,为了表达出自己对太平公主的喜欢,甚至把太平公主的宫殿早早的就修建好了,然而武则天依然拒绝了吐蕃王,最后这件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武则天
因为吐蕃王的求婚以及武则天的再三拒绝也就把太平公主的婚事给耽误了,在武则天和唐高宗聊天的时候太平公主来到了他们面前说:“赏我一个驸马,好吗?”这时候武则天才明白太平公主的意思,于是选了一个叫薛绍的做驸马,但是好景不长,薛绍就因为生病死了,于是武则天就把太平公主嫁给了娘家人武承嗣,很不幸运的是武承嗣也是因为得了病死了。这时候太平公主也喜欢上了武攸暨,但是这个武攸暨已经有了妻子。武则天为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于是把武攸暨的妻子给杀了。在这些事迹中,大家都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这位公主的宠爱。
太平公主
武则天除了在婚事上为女儿选择驸马,在国家大事上也是很优待这位公主。在一些军国大事中也让她参与。在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也因为拥护中宗有功,被加封为万户。当然太平公主也就拥有了很多的财富和权力。
中宗当上皇帝后,因为无能,朝廷的权力几乎是被韦后控制。于是太平公主又联合了李隆基把韦后杀了,李隆基也拥护了自己的父亲当上了皇帝。太平公主再一次立大功,家中的财富更是多的数不过来。渐渐的太平公主也希望自己可以和自己的母后一样掌握国家的大权,她的野心也渐渐的暴露了出来。而此时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就是李隆基。太平公主也多次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有资格做太子,这些话语当然也使得李隆基很不舒服。
生气了的太平公主
在李隆基登上皇位后,太平公主也是多次干涉朝政。这也引得李隆基非常的不舒服,此外太平公主还勾结朝廷中的几位大臣。在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召集了尚书左仆射窦怀贞和中书令萧至忠以及其他几位大将军到自己的府中密谋,而这次主要密谋的就是发动政变,推翻唐玄宗,然后自立为皇。但是唐玄宗早早的就知道了,很快唐玄宗就下命令去捉拿这些反贼。太平公主也在这次政变中被活捉,太平公主的下场也因为她的野心被唐玄宗赐死,和太平公主一起死的还有许多的大臣以及她的儿子。在太平公主的家中也抄出了很多的奇珍异宝,太平公主事件也就此告终。
唐玄宗李隆基
太平公主的早年因为母后武则天的喜爱也过了一段很幸福和自在的时光,但是因为她的野心也让她死在了谋反的刀尖上。在小编看来她的这种野心或许也是来自于武则天的,毕竟太平公主也是想让自己当上皇帝,奈何因为自己的野心还是死在了刀下。
虽然在我国的唐朝时期是非常的繁华,社会风气也开放,思想驳杂自由,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大唐盛世面前,大唐依然有公主和其它国家和亲,这些公主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就有二十位公主和十个不同民族进行和亲。那么在这些和亲的公主中,有多少位真公主呢?而真公主分为了两类。
第一就是皇帝的女儿。可以说在我国的历史上能够当之无愧为公主的就是皇帝的亲生女儿,这二十位的和亲公主中,有三位和亲的公主就是属于皇帝的女儿,分别是新兴公主、宁国公主和咸安公主。这其中的新兴公主并未成行,因为新兴公主是太宗幼女,唐太宗对其非常的喜爱,所以要求求婚者薛延陀真珠可汗备重礼迎娶。由于薛延陀并没有按照唐太宗的要求来,所以就取消了婚约。这些公主因为肩负维护两国和平的愿望,所以远嫁他乡,在他国过上孤苦伶仃的生活。
第二就是皇妹。其实也是皇帝的女儿,但是却是先皇的女儿,也就是现任皇帝的妹妹。即使是成为了皇妹,也免不了被和亲的命运。在唐朝有三位和亲公主就是属于这样的情况,分别是永安长公主,太和长公主和安化长公主。其中永安长公主如约嫁出去,虽然被选做为和亲的公主,但是由于永安公主嫁娶的对象保义可汗去世,因此就没有和亲成功。
即使公主拥有尊贵的身份,结果在古代还是成为了政治利益的工具,由此可见古代的女子地位确实低下,公主且尚且如此,那些平民女子的命运也就可见一斑了。在历史上,和亲公主能真正的幸福生活的是少之又少的。
公元638年,松赞干布再次派遣使臣,带着无数的珠宝去长安求亲。自己则率领20万大军,猛攻唐朝边境的松州,想以此迫使唐朝答应自己的求婚。可是,唐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针锋相对,派大军击败了吐蕃的进攻。松赞干布只得退回逻些。
这次失败之后,松赞干布认识到,只有和唐朝友好相处,真诚相待,才能娶得大唐的公主。于是,他又派禄东赞为使臣,带着数万两黄金和数百件珍宝,第三次去长安求婚。这一次,唐太宗终于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 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写的是赞普松赞干布掌握吐蕃政权以后,派大臣噶尔东赞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出了五个难题,对各国前来求婚的使节进行考试,谁能智胜,公主便嫁给该国君王。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噶尔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试是令各国的使者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揉好皮、喝完酒。其他使节有的肉没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没揉好便累倒。只有噶尔东赞令随从们慢慢地小碗喝酒,边吃边喝边揉皮子,最后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第三次,唐皇又命令使臣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各自的母子关系。噶尔东赞令小马驹单独关上一夜,只给草料不给水喝。第二天,放到母马那里去,小马驹都各自认自己的母亲吸奶去了。这样,吐蕃使臣又胜。
唐皇又命拿出一百根头、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认出头梢。噶尔东赞将木棒推进水里,头重尾轻,重的沉下,轻的浮在上面,认得一清二楚。
最后,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杂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里面,令使臣们找认,认出者公主可随之而去。噶尔东赞先找服侍过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听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颗朱砂红痣。吐蕃大臣又照汉族老大娘的指点,终于认出公主。
于是,唐太宗便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陪了许多礼品嫁妆,让公主带到吐蕃去。
吐蕃,乃藏族的祖先,是一个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民族,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一带地方,素以性格剽悍勇敢善战著称。强雄的男子称之为“赞”,成年的丈夫称之为“普”,部落首领称之为“赞普”。赞普之妻称为“末蒙”。民族性格中尚武精神特别突出,崇敬战斗英雄和阵亡将士。某户人家若祖孙几辈均有阵亡纪录者,则列为甲等门户,以褒扬其勇武。若有在战斗中怯懦退缩之徒,则强迫在他的帽子上缀一条狐尾,讥笑他像狐狸一样胆小,以示惩罚,视为懦夫。隋唐以前,族内派系甚多,部落间时分时合,兼并战争不断,和中原各族往来甚少。隋唐之后,统一之势渐明,与中原各族的交往也比较密切。
隋唐之际,即公元七世纪前期,吐蕃族出现了一位杰出领袖名叫弃宗弄赞,西藏的佛教史则称之为松赞干布,后来的历史文献均用此名。他年纪很轻就当了赞普,性格骁勇,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带领他的部下,用武力征服青藏高原的许多部落,连实力与之相等的羊同国(有大小二羊同国)也俯首归顺,其余较小的部落无不影从,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成为青藏高原各部落的霸主,以逻些(今拉萨)为首都。那时内地正是唐太宗贞观时期,声威远震,万国朝宗。而松赞干布又素慕唐朝的文化,景仰唐朝的文明,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派遣首批使者来到长安,唐朝亦遣冯德遐回访吐蕃,成为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开端。此后,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来长安朝贡,欲效吐谷浑及突厥之先例,娶唐朝公主为妻,唐太宗没有允许。使者回到吐蕃谎称:“初到长安,唐朝十分优待,允许通婚。正好碰上吐谷浑国王入朝,在唐太宗面前离间我们的关系,遂罢通婚之议。”松赞干布闻之甚怒,与羊同等部落连合出兵,攻击吐谷浑。吐谷浑招架不住逃至青海。吐蕃攻击党项及白兰两个部落之后,屯兵20万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县)之西,遣使送金银币帛至长安,声称是娶公主的聘礼。由使者传话威胁说:“若大国不嫁公主,当即进攻内地。”这种以重兵逼嫁,胁迫成婚的无礼要求,自然遭到唐太宗的反对。不久,松赞干布果然率兵进攻了松州。唐太宗当即遣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5万分四路合击,斩首干余级,松赞干布大败,引兵遁逃,遣使谢罪,复求婚约,唐太宗这次才答应通婚的要求。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他的大相(职同宰相)禄东赞送上黄金5000两,珠宝数百件到长安聘婚,唐太宗答应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相传唐太宗在答应之前曾经“五难婚使”。五件难事之一就是要使者认出百匹母马与百匹驹马的母子关系。这意味深长的难题含意婚使心领神会,即汉藏两族通过公主出嫁要建立永久的母子亲情。据说禄东赞运用吐蕃人丰富的牧畜经验,将母马和驹马分别圈起来,并暂时断绝驹马的饮水和草料,过了一两天之后,把母马与驹马同时放出马厩,顿时出现了母觅子,子寻母,母子偎倚一起的动人景象。禄东赞就这样地一一解决了五个难题,唐太宗十分高兴,允许他立即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对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之事十分重视,不仅为她准备了很多妆奁,其中包括诗文、经史、农事、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还有谷物、蔬菜、果木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除此之外,还带去了各种技术工匠和一支宫廷乐队。当时唐朝盛行佛教,文成公主是一虔诚佛教信仰者,所以还带去了一尊佛像。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率领侍从和卫队从拉萨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区域)等待,然后再到河源(今青海兴海县一带)迎接。松赞干布拜见李道宗,恭谨地奉行子侄之礼,不断叹服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之间均表现出一种愧沮之色。与公主回到拉萨之后,举行了盛大婚礼。松赞干布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真可谓是“金屋藏娇”。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当时藏族没有文字,记事用绳子打结或以木刻划记号来表示。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进行专门研究,创造了3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从此汉文书籍可以译成藏文,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西藏过去无完整的历法,以麦收的季节(约为夏历三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后推行夏历制,大大便利了藏族历史文化的纪年和著录。文成公主带去的宫廷乐队,丰富和繁荣了藏族的民间音乐、提高了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她带去的许多工匠使藏人深得其利,从此藏民掌握了汉族的先进工艺技术,推广了汉族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大发展了藏族的农业生产力。文成公主带去的各种植物种子,也在西藏土地上生根、开花、结实,改变了藏民的食品结构,丰富了藏民的食物品种。文成公主信佛,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大力提倡佛教,还特地在拉萨修了大昭寺,这对西藏人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的确难以估量。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松赞干布不断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此后唐朝又不断送去蚕种,帮助发展养蚕事业。送去酒曲,派人帮助发展酿酒事业。还有碾磨、造纸、造墨等等,也派专人传授。文成公主本人还亲自传授了刺绣、纺织的技术。松赞干布本人对文成公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在她入藏之前,藏人喜欢用一种矿物赭石的色彩涂面,公主讨厌这种化妆品,使人面目可憎,松赞干布马上下令全国禁止使用赭石涂面。公主喜穿汉族轻质的纨绮服装,松赞干布也就脱掉传统的藏民皮褥毡裘,身着丝绸服饰,真是做到了妇唱夫随啊!
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还保留了二人结婚时的洞房遗址,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颂她给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出生于藏河 (今雅鲁藏布江冲游的雅隆汉谷地区。他统一了藏族地 区,成为藏族赞普,建立了吐警王朝。松赞干布渴慕 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入唐 进贡井请婚。唐太宗没答应,派冯德遇前去抚慰。 松赞干布又遣使随冯德遁入朝,“多资金宝,以奉表 求婚”,也未获准。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 干布再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 请婚。唐太宗感其诚意,让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吐善。 次年旧元 64年)初,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李道 宗和吐蕾迎亲专使禄东赞的陪伴下,出长安去逻些完 婚。 据《吐蕾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出 嫁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绪的嫁妆非常丰厚。有“释 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 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 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 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 404种病的医方 100种,医 学论著 4种,诊断法 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大量 谷物和芜警种子等入藏。松赞于布于河源迎亲,对唐 行子婿之礼,还专建宫室供文成公主居住。文成公主 还带去了各种工匠,这一队伍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 业、手工业、文化科学技术的使者。 文成公主在吐善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礼遇并深 得吐善人民爱戴,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病故。
文成公主和吐蕃大家都知道,但文成公主不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任妻子。在此之前,松赞干布已经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所以有人说文成公主结婚后是个小妾。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她在吐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谁是尺尊公主的最高职位?松赞干布上台后,为了使吐蕃更加先进和发展,决定与尼泊尔和亲。
松赞干布向尼泊尔求婚,并派一位带着珠宝和其他嫁妆的使者前来求婚。尼泊尔国王拒绝听取吐蕃和亲,因为当时吐蕃的文化发展水平和技术落后于尼泊尔,尼泊尔觉得吐蕃不配拥有亲属关系。所以尼泊尔国王说,“我相信佛教,但吐蕃没有这些。如果吐蕃能为公主建造三宝,他会同意这桩婚姻的,“事实上,这是尼泊尔国王拒绝与吐蕃和好的借口。最后,松赞干布拿起了他的狼牙棒,他的语气变得强硬起来。他说如果你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攻击你,把公主带走。最后,尼泊尔不得不同意。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吐蕃落后于尼泊尔,但它的实力仍然可以,它可以威慑尼泊尔。吐蕃与尺尊公主的婚姻成功,不仅是一种婚姻,更是一种文化融合。吐蕃介绍了尼泊尔的先进文化、规章制度,促进了吐蕃的发展。第一战胜出的松赞干布立即进入第二次向唐朝求婚。当然,他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但过程有些不同:松赞干布派出20万士兵进攻唐朝,希望能像尼泊尔一样强大。然而,此时正值唐朝军力鼎盛时期,李世民立即出兵抵抗。经过双方激烈的战争,松赞干布更加钦佩唐的力量,唐觉得吐蕃不可小觑。
松赞干布退兵后,派人向唐朝道歉,并提出要和好。李世民也同意,但有一些测试。只有通过考试,他才能娶到公主。这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想娶文成公主,所以唐朝对谁能嫁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测试,只有通过了测试。最后,松赞干布以聪明才智通过了考验,终于向文成公主求婚。通过与唐朝的联姻,吐蕃与唐朝的交往也更加密切。吐蕃的许多贵族弟子也来长安学习,因此吐蕃吸收了许多唐代的先进文化,使吐蕃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松赞干布首先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所以有人说文成公主结婚后是妾。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她在吐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文成公主虽然比尺尊公主结婚晚,但在吐蕃,她们都是松赞干布的妻子,而且大小没有区别,所以文成公主不能说是妾。而在婚姻方式上,文成公主更是难上加难。尺尊公主受到了吐蕃权力的威胁。她不得不嫁给松赞干布,但文成公主没有。唐朝的权力并不比吐蕃差,她也不会因此受到威胁。除此之外,松赞干布还必须遵守唐代的婚俗。
唐贞观十四年,也就是距今1369年前的那个冬天,一支隆重的送亲队伍出了长安城。新娘是一位18岁的公主。路很长,故乡越来越远这位名叫弘化的公主不知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而她即将远嫁的那个遥远的名叫吐谷浑的国度,又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弘化公主,也叫光化公主,又叫弘化大长公主。为唐宗室淮阳王李道民之女,贞观十三年十二月,吐谷浑国王慕容诺曷钵向唐太宗求婚,次年年初,李世民即以弘化公主嫁给了他。武则天时,李氏赐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弘化公主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姑娘,自幼受到家庭严格的教养,堪称才貌双全。她的墓志铭中写到:诞灵帝女,秀奇质于莲波;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秉训,沐胎教之宸猷;姒幄承规,挺璇闱之睿敏
她的聪明才智,风度仪表,由此可见一斑。就是这样一位皇宫贵族的姑娘,为了增进汉与吐谷浑两族间的关系和民族间的团结,年仅18岁,就走出重楼叠阁,离开故乡,在其父淮阳王李道明及大将军慕容宝的护送下,远离长安,到建都于青海的吐谷浑国,与国王诺曷钵成婚,过起那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室,以肉酪为粮的游牧生活。
吐谷浑本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最早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后徙居西北。大约在唐龙朔三年,徙居凉州、灵州,为唐藩100余年,至贞元后,其封嗣才绝。唐王朝建立不久,横亘在西域路上的吐谷浑联合西突厥,控制西域各小国,经常侵扰唐的边境,袭击来往商人,阻绝中原与西北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也阻碍了中国和中东、欧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丝绸之路不能畅通。唐太宗李世民一方面派大将李靖、侯君集等大举兵戎,用武力攻击吐谷浑,迫使其投降;一方面采取和亲政策,团结吐谷浑。
据史书记载,弘化公主不仅聪明贤惠,而且具有超人的胆略。弘化公主入嫁吐谷浑后,吐谷浑和唐朝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了,而这却引起了吐谷浑国内不少大臣的不满。有一年,吐谷浑丞相宣王和他的两个弟弟密谋在祭山活动中,劫持诺曷钵和弘化公主投奔吐蕃。
弘化公主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她飞身上马,和诺曷钵一起带着少量亲兵,连夜向鄯城奔去,并在鄯州刺史杜凤举的帮助下一举粉碎了宣王的阴谋,吐谷浑国内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弘化公主入吐谷浑,是唐将公主嫁于外藩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使当时唐与吐谷浑的关系得到了改善,而且直接促进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贞观十五年,即弘化公主和亲的第二年,唐太宗又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加强了唐与吐蕃的关系。唐太宗贞观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吐谷浑每年派使者向唐王进贡,唐朝以礼相待。唐永徽元年,高宗李治继位,封诺曷钵为驸马都尉。次年,诺曷钵遣使向朝廷敬献骏马。
贤达、善良的弘化公主作为使者,来往于唐与吐谷浑之间,促进了唐与吐谷浑人民的友好往来。她不仅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而且鼓励自己的儿子与唐王朝公主联姻,结成世代的亲戚关系。高宗以礼相待,又以宗室女金城县主赐嫁诺曷钵长子苏度摸末,以金明县主赐嫁诺曷钵次子闼卢摸末。武则天时,改封弘化公主为西平大长公主。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听到这个消息后,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伤心欲绝,他们在吐谷浑遥祭李世民。
即位后,诺曷钵立刻派出使团赶往长安表示祝贺,并献上了很多骏马。唐高宗见使团献上的骏马高大威猛,就询问这些马的来历,使臣们答道:这就是名传四海的青海骢
唐高宗深感这些骏马的珍贵,就对使臣说:良马人人都喜欢,可我不能夺人之爱,你们还是把这些马赶回去吧,回去后告诉你们的可汗,他的心意我领了
听了这话后,诺曷钵十分感动,他决定有机会一定要面见这位仁君。
公元625年,诺曷钵终于了却心愿。这一年,唐高宗批准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回长安省亲。省亲过程中,唐高宗给了诺曷钵很高的礼遇。弘化公主请求入朝省亲,唐高宗派左骁卫将军鲜于匡济前往迎接。11月,弘化公主和诺曷钵到达长安,朝见了高宗。弘化公主是唐代外嫁的十几位公主中唯一回过长安的公主。高宗加封诺曷钵为青海国王。
随着吐蕃族的进一步强盛,吐蕃逐渐向甘青地区扩张,引起了吐谷浑与吐蕃的不和,时有战事发生。
公元663年,吐谷浑部受吐蕃攻击,大败,吐谷浑国土全部被吐蕃占据。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率残部几千帐奔凉州南山居住,并遣使向唐朝求救。咸亨元年,唐朝派大将带兵攻击吐蕃军,打算护送诺曷钵回归故国。可是,薛仁贵被吐蕃军大败于大非川,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吐谷浑复国的希望破灭。
咸亨三年,唐朝将被封为驸马都尉的吐谷浑国王诺曷钵迁到鄯州大通河之南,诺曷钵惧怕吐蕃,不安其居,唐高宗又将其徙于灵州境内。在太阳山下一地设安乐州,辖境为今宁夏河东中宁、同心、盐池三县部分地区,属灵州都督府,安置吐谷浑族,并以诺曷钵任刺史,由其自治管理。安乐州寓意欲其安而且乐也,为让吐谷浑部族和弘化公主在这里安居乐业。后来,唐朝又在此置长乐州。弘化公主随其夫诺曷钵始徙其部众于灵州之地,开始了在韦州这一带的生活。
弘化公主在吐谷浑生活了58年,死后迁葬于凉州南阳晖谷之山岗,即今武威市南营乡青嘴湾,其他吐谷浑王室成员死后,也都迁葬于此。弘化公主于公元698年去世,享年76岁。清年间,甘肃武威市凉州区的一个农民无意间发掘了一座古墓,古墓中陪葬了大量金银器。民国四年又有人在这座墓里发现了墓志铭,才确认古墓的主人就是弘化公主。往事成千古。显赫一时的历代王朝均已灰飞烟灭,但这里的青山绿水,将永远环抱着这位长眠在凉州土地上的美丽姑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