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云南镇雄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据报道,云南镇雄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第1张

2021年4月10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镇雄县五德镇渡船坝社区发生山体滑坡致2人遇难、1人受伤,6家农户的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6个受损农户房屋中,被掩埋的一个房屋里面是一家三口其中一个还是8个月大的小孩。

灾情发生之后省委书记立刻就指示昭通市、镇雄县全力对受灾群众进行抢救,对灾区进行全面的搜救工作,力求这次滑坡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

昭通市、镇雄县两级政府部门和单位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迅速的组织出了力量在灾区进行了搜救工作,并且将当地的居民进行疏导,将这次山体滑坡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一、山体滑坡中死伤人员情况

在这次山体滑坡当中,有一栋民房被山体滑坡下来的土石所掩埋,这栋房子中是一家三口,其中有一个是8个月大的孩子。从官方最终得出的人员伤亡情况来看,这一家三口中两死一伤。当地有关部门曾经劝阻过这一家三口不要将房屋建在山下面,如果听了政府的话,那就不会有这次的伤亡事件了。

被掩埋的这一家三口在山下开了一个洗车修车的店面,他们的房屋也是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在灾难发生之后当地部门立刻出动了三辆车和几十个人进行了搜救工作,快速的将一家三口从废墟中解救了出来。就算是如此迅雷的解救行动也没有能保住一家三口全部的性命,只救下来了一个人。

二、山体滑坡最终被定为自然现象

导致山体滑坡的原因有很多,当地有关部门对这次灾害的原因正在进行深入的调查,但是这一次的山体滑坡初步被认定并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是自然灾害。这次山体滑坡主要原因是因为那个地区的地势险要,并且在这一时间内积攒了很多的雨水,所以导致了土壤松动,山体发生了滑坡事件。

生活在山中的人们一定不要靠着山盖房子,尤其是在云南这样雨水比较多的地方更是不能依山盖房子,这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政府部门也会极力的要求当地的住户不要依山盖房子。

自然灾害的防治手段主要还是要预防为主,就算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也无法在灾难发生时的第一时间从灾害当中将所有的资产和人员解救下来。所以,对于生活在有安全隐患地区的居民来说,预防是最主要的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一定要听当地安全部门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没有后顾之忧。

三、在这个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山体滑坡事件

2013年1月11日8时,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赵家沟村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事件,这次山体滑坡造成46人死亡,还有2人受伤。在遇难的46名死者当中有24名男性和22名女性,其中还包括19名儿童和7名60岁以上的老人。

结语

在容易出现山体滑坡事件的地区,当地居民一定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要紧安全部门的要求来预防自然灾害。

昨天凌晨,云南省昭通镇雄县花郎乡一户人家七口人遇袭。受害者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和他们的五个孙子。两名老人和一名儿童死亡。其他四个孩子都有明显的伤口。通过网友们发布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四名儿童躺在地上,身上有严重的伤口,头上有血。据云南省昭通镇雄县公安局消息,周六凌晨,一名村民报告,花郎乡法帝村发生火灾。接到当地村民报警称,华朗乡田湾组天某瓦房失火,人员伤亡,请求警方处置。

镇雄县警方赶赴现场,发现3人死亡——两名老人和一名儿童。其中一名老人和一名儿童被烧黑,其他四名儿童受重伤。他们的父母是这对夫妇的三个儿子和儿媳,他们都是农民工。伤者已被送往镇雄县人民医院治疗,但四名伤者均接受了开颅手术,目前仍在用氧气呼吸,情况不容乐观。事件发生后,云南省昭通市,Zhenxiong县的公安、卫生部门、消防部门和其他成立一个特别调查小组,迅速展开了调查,相关人员表示,嫌疑人涉嫌杀人放火毁了他的犯罪之前离开的迹象,此案仍在进一步调查。

事发当天清晨,该村民听到了物体燃烧的噼啪声。出去一看,是受害者李某一家产生了烟和火。这名村民冲到受害者的家里,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发现受害者姓李,躺在房子外面的地上,嘴周围有泡沫。应该是从受害者的嘴里吐出来的。李的妻子和他们的一个孙子被烧焦,其他四个孙子有大量的血和明显的伤口在他们的头上。据相关人员介绍,受害者的家庭包括两位老人(其中一家之主是今年64岁的李某)和他们的五个孙辈。

通常,李某和他的妻子带着一个孙子在一间房子里休息,而其他四个孙子在另一间房子里休息。孩子的父母都是农民工。这五个孩子中最小的才5岁,最大的才10岁(听到这个一定大家都很伤心,人的心是石头做的吗?)两个老人,五个十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是在纯洁、美丽的岁月里。一个孩子遭受了如此难以承受的损失,其中一人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的父母怎能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在这里,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个家庭能够振作起来。

孩子有什么问题吗?这头该死的野兽怎么能这么残忍,连眼都不眨一下呢?这畜生将遭受上帝的愤怒和法律的严厉制裁。

  再说山体滑坡防范方法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山体滑坡。山体滑坡,它是属于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的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方移动现象。一般来说,暴雨之后泥土结构松软的山体极容易发生滑坡现象。而这样的山坡落下的泥石通常会淹没庄稼,造成人员被困和伤亡。

  接下来我们了解山体滑坡的预防和解决方案。想要预防山体滑坡,在房屋修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不要随意开挖坡脚,不要在斜坡上堆放遗弃的泥土和石块,做好引水和排水沟渠,防止因为排水不及时而导致水流将泥石冲下来的问题。如果发现山坡上出现裂痕,或者是泉水异常变化,地下发出异常声响等情况,都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并且及时撤离灾害危险区域。而发生泥石流的季节,多为雨季。尤其是雨季的夜晚,千万不要在滑坡危险区逗留,当出现上述异常现象时,人们就需要及时撤离。

  如果山体滑坡已经发生了,那么立马撤离,不要留恋财物,一旦遭遇暴雨千万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者是陡峭的山坡下躲避和停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如果听到远处山谷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声,看到沟沟里的水流突然停止流动或者是水面上涨都要高度警惕。即使是暴雨停止了,也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该等一段时间返回防止发生二次泥石流事故。

  近几年我国因为泥石流事件已经有不少的人员伤亡事件,希望大家在外旅游时,尤其是这段时间,又是雨季,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在山林里过夜,就算要露营扎寨,也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

镇雄陇氏家族的优秀后人并不是一人,而是有多位杰出的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陇南龚氏家族的龚自珍和龚照民,他们都是清末民初的文学家、诗人和思想家。

这个回答给出的是镇雄陇氏家族的优秀后人,因此我们只考虑与这个家族有关的人物。龚自珍和龚照民都是陇南龚氏家族的后人,但陇南龚氏家族和镇雄陇氏家族并无直接关系。然而,这两个家族都是源于陕西的陇氏家族,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内有着杰出的代表人物。

龚自珍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民族复兴的启蒙家”。

龚照民则是一位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生命力和情感,被誉为“诗坛奇才”。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现代性和高度的艺术价值,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镇雄陇氏家族的优秀后人有很多,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陇南龚氏家族的龚自珍和龚照民。他们在文学、思想和诗歌等领域都有着杰出的成就,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镇雄人在昆明的名声很差,主要是因为:

1、刻板印象。由于过去云南昭通镇雄地区的人来到昆明以后,大部分人都工作很努力,但是由于一小部分人给当地的人带来了一些麻烦,从而导致了刻板印象保留到今天。

2、主要是由于谣言的传播。一些小事情带来的影响被当地人夸大,并且随着谣言的传播,逐渐形成了镇雄人在昆明名声很差的风气。

3、由于过去镇雄缺乏与外界传播信息的渠道,没有及时的澄清。由于信息传播的原因,导致没有及时的澄清,导致了误解变得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镇雄人在昆明名声差主要是由于刻板印象、谣言传播、缺乏信息传播渠道的产物。

扩展资料:

一个地方的风气,可能会因为一小部分人给当地带来影响,从而否定一个地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现在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应该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一小部分人造成的影响并不能代表一个地区的风气。

在现在,通过接触以及文化的交融,镇雄人在昆明名声差这个谣言正在慢慢消失,历史的遗留问题,只能交给时间来解决。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月28日出现明显山体地质变化,开始发生山体崩塌和滑坡。目前,山体崩塌和滑坡呈进一步加剧趋势 。

从1月28日起,镇雄县中屯乡头屯村水塘、塘边、王家湾和下院子四个村民组不断发生山体崩塌,群众财产受损严重,几日来,山体仍在崩塌。截止2月1日,没有人员伤亡报告,但千余群众被迫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生活。灾害共导致35间民房倒塌、水塘小学和928间民房开裂,损坏耕地400余亩 。

专家称山体崩塌在煤矿采矿范围

水塘山体发生崩塌后,镇雄县人民政府及时责令县国土资源局邀请有关专家前来对灾害成因作鉴定,记者在现场见到了云南省地质勘测设计院红河分院的2名专家,他们30日连夜从昆明赶到镇雄,对灾害原因作鉴定 。

“肯定地说,山体崩塌在煤矿采矿范围!”对记者“山体崩塌是否与煤矿有关”的提问,一名专家迅速作出了回答,之后在当地政府领导的带领下,专家组登上山顶对灾害原因进一步调查。

“肯定与煤矿有关,要不然2007年村民搬迁的时候煤矿为何出钱?”村民们一致反映,1月14日位于水塘边的平顶山煤矿出现瓦斯燃烧,致1人死亡多人受伤,但死伤者均被拉到贵州,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对于平顶山煤矿,村民最想说的是,“这是个高瓦斯矿井,而且危及群众安危,特别希望政府关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570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