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浙江如果还有没被开发的处女地,那一定是丽水。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美的地方,还被称为「江南的最后一片秘境」!
一树花开,一点雨落,田园便成了诗,一道炊烟,一抹夕阳,眼前的光景,便成了人间仙境。
丽水之美
美在江南梦一场的莲都
古堰画乡江风古村入画来
一汪江水把古堰画乡一分为二,「古堰」为北岸的堰头村,「画乡」为南岸的大港头镇,它们隔河相望,没有桥梁,唯有画舫往返两岸。
这座飘在青绸带上的小镇,它的美,美在独特气质,美在文化底蕴。
古堰村是一处古樟树遮蔽下的村落,成片的古樟树群郁郁葱葱,千年的树冠亭亭如盖。
古朴的文昌阁就掩映在一片苍翠的香樟树之中,在 历史 的洪流里不慌不忙地静默着。
鹅卵石铺就的古街两旁,是一栋栋老式建筑,经过一次次修葺,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村子里十分安静,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喝茶也好,对月小酌也罢,无人叨扰。
行至画乡,少了几分古味,多了几许 时尚 文艺的现代气息,这里是「丽水巴松画派」的起源。
陈列馆,油画馆,展览馆,让整个村落被浓浓的艺术氛围包裹,街头巷尾都是慕名而来的艺术家。
还有一条滨江古街,倒不算很长,但走起来特别有味道,慢慢悠悠,似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耳畔是小贩的吆喝声,孩童跑来跑去的欢笑声,抬头瞧见一方小小的木窗,透着古韵,仿佛一不小心就穿越回千年的时光。
地址: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
瓯江帆影最是诗情画意
八百里瓯江穿境而过,绵延悠长,水面宽阔平缓,让人不由得生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感慨。
沿着瓯江慢慢走,吹吹清风,远山如黛,近水微澜,勾勒出一幅流动的泼墨山水画。
晨雾笼罩在江面上,早起的渔船踏着雾霭渐行渐远,留下诗意的剪影。
细雨连绵的时节,雨水扑打在江面上,烟雨朦胧,点点帆影,那山青水墨交织的韵味,成了美景,也成了梦。
发源地:庆元、龙泉两县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
丽水之美
美在云遮雾绕的云和
云和梯田曲线美人云裳衣
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群峰深处的云和梯田,距今有1000多年 历史 ,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
纵然见识过桂林龙脊梯田的壮美,还是会被云和梯田所震撼,它最多有700多层,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
雾岚汇聚成云海,就像积在山顶的白雪,在风的助澜下翻滚汹涌。
从山顶望过去,云雾像河流一样在山间流淌,村庄、梯田与树木点缀在云海之间,若隐若现。
云和梯田是四季的美人,「春穿花衫,夏披绿纱,秋着红裳,冬裹银裘」,她一舞云织的轻纱水袖,幻化成云和的美。
晨光里、暮色中,错落有致的梯田依山势上下延伸,形成一道道妙曼的曲线,折射出满世界的梦幻。
若是到了秋天,云和梯田就会充满令人欢快的金黄,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
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往下倾泻,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美不胜收。
地址: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
云和湖绚丽多姿山水画
碧波荡漾,晶莹似镜的云和湖,如一块绿谷中的翡翠,点缀着湖边的村庄,田野和山林。
泛舟游湖,头上蓝天万里,脚下碧波千顷,举目望去,山水一色,每一帧风景,都令人痴迷。
清凉的天气加上山间萦绕的浩渺烟波,水乡独有的氤氲,让人恍若踏入了仙境,如梦似幻。
地址:丽水市云和县赤石、紧水滩等沿库乡镇。
坑根村原生态石寨
坑根村的建筑和道路大都是溪中的卵石堆砌而成。清澈湍急的溪流,古老的水车,从身边缓缓走过的黄牛,无不透露着静谧美好。
走在村内的小巷,一堵堵灰色的土墙,一间间古旧的木屋,斑驳的墙壁上还遗留着岁月的痕迹。
地址:浙江丽水云和县崇头镇。
丽水之美
美在缥缈若仙的缙云
仙都仙人荟萃之都
缙云仙都既有桂林山水之秀丽,又有雁荡峰峦之神韵。
这里峰岩奇绝,山水神秀,是《花千骨》中的长留仙境,是《仙剑奇侠传》中的仙灵岛,也是《道士下山》里的道观。
九曲练江,十里画廊,远看好似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碧水上,山水飘逸。
芙蓉峡边清溪荡漾,炊烟袅袅,乘一叶扁舟,在这片灵动的山水间尽情徜徉。
鼎湖峰被誉为「天下第一峰」,壮如春笋,直插云天,有种顶天立地的磅礴气势。
周边环绕着葱茏的苍松翠柏,登山远眺,山光水色,顿感深谷清幽,身心舒畅。
朱潭山有一条仙堤,用卵石铺成,两边杨柳婆娑,云雾飘渺,朦胧间一草一木都透着独有的韵味。
自由穿梭在仙堤上,感受大自然的瑰丽,任微风轻拂,心神荡漾。
临溪有一面绝壁陡崖,如巨幅帘幕,下部呈赭红色,犹如被火焰烧过,色彩斑斓,故称「小赤壁」。
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断断续续地横亘着一条两里多长的天然栈道,宽处近三米,窄处只能侧身而过,颇为险峻。
地址:丽水市缙云县城东7公里处。
岩下村石头是岁月最美的沉淀
在海拔600多米的一处幽谷之中,完整地私藏着一座用石头垒筑而成的村庄「岩下村」,但人们更乐意叫它「石头村」。
山石砌筑的房屋依山而建,路面,台阶,桥梁全部由石头建成。
石桥边开着一株桃花,映衬着碧绿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五彩的光。
地址:丽水市缙云县壶镇东北部。
河阳古民居江南罕见的古村落活化石
河阳古民居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 历史 ,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群落,含蓄委婉。
值得一看的是32座马头墙巍峨高耸,远远望去,好像一匹匹昂首的骏马在仰头长啸,气势非凡。
穿弄过堂,一样的青瓦白墙,一样的雕梁花窗,满是原汁原味的古朴味道。
地址: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镇西15公里的河阳村。
丽水之美
美在偷得一日闲的遂昌
南尖岩令人向往的摄影圣地
海拔千米的南尖岩被称为「天空之城」,通向山顶的路崎岖难走,攀顶之后,却是别样风景。
茂林修竹,群峰峥嵘,飞泉瀑布,云海流动于青山梯田间,美轮美奂,像极了童话里的仙境。
日出云海,当阳光渐渐升高,炊烟人家,耕牛犁田,牧童短笛,整个世界顿时鲜活起来。
午后,金**的阳光慵懒地洒在梯田上,暖风中透着一股悠闲的味道。
地址:丽水市遂昌县石笋头村。
独山村被时光遗忘的地方
独山村以天马山独立于乌溪江东岸得名,数百年前的明朝年间,它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之村。
古街、民居、石牌坊一如从前,延续并保存着古村落的 历史 文化脉络,素有「明代一条街」之称。
村子里生活气息浓郁,走在路上,不由得放慢脚步,静心感受这里曾经的繁华与 历史 的沉淀。
地址:丽水市遂昌县西南焦滩乡境内。
丽水之美
美在廊桥寻梦的庆元
月山村「二里十桥」的隐匿山村
月山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村庄坐落其间,被称为「月亮下面最美山村」。
廊桥形如长虹卧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透过花窗看风景,有别具一格的美。
地址:丽水市庆元县举水乡。
百山祖媲美牛背山的日出云海
百山祖原始森林,荟萃了大量珍惜动植物资源,生态植被极为丰富,林海氤氲,生机盎然。
寻一处青山绿水,看旭日东升,晨曦微露,云海翻滚,最为惬意悠然。
地址:丽水市庆元县百山祖镇境内。
丽水之美
美在风中自带茶香的松阳
大木山茶园骑行茶韵幽香之中
大木山茶园中丘陵连绵起伏,清新的空气混杂着茶叶的芬芳,满目青翠欲滴。
骑着单车、哼着歌在茶园里骑行,仿佛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地址:丽水市松阳县新兴镇横溪村。
杨家堂村金色布达拉宫
杨家堂村被青山古树环抱着,几十幢清代民居依山势一层一城向上延伸,高低错落的房屋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甚是壮观,有「江南布达拉宫」的赞誉。
小小的村子,仍是旧时模样,光阴在这里慢慢流淌,生怕惊扰了这份世外的安静。
地址: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
黄家大院看见家族百年风雨
黄家大院是堪称一绝的木雕艺术殿堂,各种精巧的木雕是 历史 在这里留下的深深印记。
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翘首耸立,给人远离尘嚣的感觉,犹如一杯年份久远的醇酒,值得细细品尝。
地址:丽水市松阳县城西北2公里的望松乡乌井村。
丽水之美
美在低调的龙泉
龙泉山媲美黄山第一高峰
龙泉山是一片高山上的原始森林,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十里葱茏,流绿滴翠,仿佛是一道古意幽深的画廊。
主峰黄茅尖海拔一千九百多米,比黄山、泰山都高,山顶的视野十分开阔,举目远望,心旷神怡。
夜幕降临,抬头即可望见最深邃的一片蔚蓝星海。
满天星斗像一粒粒珍珠撒落在星河里,也倒映在眼睛中。
地址:丽水市龙泉市龙泉山景区。
青瓷小镇不输景德镇的青瓷之都
龙泉有一个千年 历史 的瓷器小镇,始于五代时期,盛于宋朝,青砖古巷,漫步其间,犹如穿越。
「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青瓷的传奇不在于它「绚烂至极,复归平淡」的外表,还有千百年来一直温润如初的传承。
地址:龙泉上垟镇青瓷小镇。
丽水之美
美在拥山抱水的青田
千峡湖千峡环湖之灵秀
一个峡湾,一处高山,一片湖泊,千峡湖,不像是一个水库,倒像极了天山一隅,灵动万分。
在这里过一段山居生活,与自然为伴,用心感受四季的更迭变化。
地址:丽水市青田县境内的千峡湖(滩坑库区)。
考坑村田园诗般的安宁
300多米高山上的考坑村至今已有200余年的 历史 ,清晨推开窗就能看见山和云,还有散不开的雾。
全村古屋是用不规则的溪石砌成,与纵横交错的石子路互相映衬,宛如一卷被 历史 遗忘在角落里的画卷。
地址:丽水市青田县石溪乡。
丽水之美
美在畲乡风情的景宁
惠明寺「金奖惠明茶」生产地
惠明寺建于唐朝,传说当年寺僧与畲民在寺院周围辟地种茶,于是有了享誉全球的「金奖惠明茶」。
寺院历经1000多年,曾被彻底毁坏,而今重建,背倚百亩梯田和茶园,风光无限。
地址:丽水市景宁县敕木山亚峰惠明泉山上。
云中大漈藏在云中的村落
云中大漈群山环绕,景致宜人,四周有陡峭山岭如云梯向天而架,攀援其上恍若天外有天。
这里有树龄达1500年的亚洲之最柳杉王,有「浙江绿谷十佳景点」之一的雪花漈,还一直沿袭至今的「抢猪节」、「大漈罐」「花鼓戏」等民俗特色文化。
地址: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
丽水之美
美在各种味道
在丽水,有一种 美食 ,叫青田田鱼,庆元香菇,畲乡豆腐娘,缙云麻鸭,缙云烧饼,云和雪梨,缙云土面,干菜豆腐,庆元笋干,白汁鲳鱼,黄粿、泡精肉、青田糖糕、丽水椪柑
踏进悠长的光阴里,尘世的烟火,从古老的时光中缥缈而出,如梦似幻。
一路捡拾,岁月沧桑,却从不荒凉,山水间充满了文字,山在语,水在语。
蓦然回首,才发现,再也离不开这种「心中有闲适,悠然望山水」的日子了。
温州瓯江是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第二大江,位于浙江南部。
一、干流走向:
1、瓯江,古名慎江,曾以地取名为永宁江、永嘉江、温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流经龙泉、云和、丽水、青田、永嘉、瓯海、鹿城、龙湾等8个县(市、区),出温州湾入东海。地跨丽水、金华、温州、台州4个地市18个县(市)。
2、干流长384公里,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干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大多与山脉走向平行,河谷两岸地形陡峻,降水汇流快,滩多弯多,洪水暴涨暴落。温溪以下为感潮河段,平时通航10~200吨船,候潮可通500吨海船。温州至头149公里,候潮可进出3000吨海轮。
3、瓯江干流,自源头至入海口为三段,分别是龙泉溪、大溪、瓯江。
4、龙泉溪,发源于庆元镇锅帽尖西北麓,上游干流源流为梅溪,梅溪、青溪在黄南村头汇合后始称龙泉溪,向东流经龙泉市查田、兰巨、龙渊镇等乡镇,经道太乡至武溪村入云和县境(由梧桐口至武溪一段为紧水滩水库库区)。
5、出紧水滩,浮云溪自右岸注入,折东北流至石塘;出石塘水库,至大港头,松阴溪从左岸注入。流程1975公里,流域面积3566平方公里。自然落差约11065米,平均坡降56‰。
二、历史典故:
1、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淮”指淮河,“海”指东海,“江”指长江。
2、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水和。
浙江省第二大河。山溪型河流。
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浙闽边境洞宫山西北),东北流至丽水城郊附近折向东南,流经龙泉县、云和县、丽水市、青田县、永嘉县、瓯海区,从温州市流入东海。全长388公里,总落差1080米,流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
瓯江青田段长826公里,落差301米,河宽200-400米。
瓯江上游转折迂回于崇山峻岭形成许多急流险滩,下游北岸为永嘉、乐清,南岸是温州市区。江面宽阔,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彼此消长,泥沙沉积,形成了西洲岛、江心屿、七都涂、灵昆岛四个江中沙洲。
瓯江干流自源头至丽水市大港头称龙泉溪,属上游河段;大港头至青团县石溪称大溪,属中游河段;石溪以下始称瓯江。主要支流自上而下有松阴溪、好溪、小溪和楠溪。瓯江中上游河段除局部小平原外,全系山区,河流转折在崇山峻岭之中,水急滩多,水力资源丰富。流域四周为重要木材基地,多以木筏外运;下游为台地及滨海冲积平原,江面较宽,潮汐影响所及之河段可通小轮。
小溪 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境内。乃瓯江最大支流,与瓯江平流大溪汇合于青田县石溪村境,互为Υ角之势。上、中游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县境。溪源有二:其一发源于庆元县百山祖北麓,流经黄湖、英川、隆川、鸬鹚等乡镇称英川港;其二发源于百山祖南麓,与来自闽北之水汇合于交溪亭入境,经毛洋、莲川乡,称毛洋港。两港汇合于沙湾镇交见圩村,流经沙湾、标溪与标溪港汇合;流经梧桐乡,与梧桐坑、金兰坑汇合;流经大均乡,与大均坑、大赤坑汇合;流经外舍乡,与鹤溪水汇合;流经金钟乡,与岭根坑、陶州坑汇合;流经渤海镇乡,与旦水坑、上源坑、门潭坑汇合;流经大顺乡,与炉西坑、大顺坑汇合;流经陈村乡,与小顺坑汇合流经乡境,从鹤口入青田县境。境内流长122公里,流域面积172655平方公里。流经区域山高林茂,降水充沛,流量充足,河谷深邃,滩多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渤海以下河段可通2吨位船只。
上游丽水市段长2993公里,有4条一级支流航道。
小溪,自景宁县沙湾至青田县石溪乡溪口,通航里程141公里,沿线主要停靠埠有标溪、梧桐、新亭、外舍、金钟、渤海、陈村、白岩、仁宫等村镇。该航段全在山谷中穿行,卵石河床,滩多流急,有大小滩136处,主要险滩69处,平均比降015%,滩上比降03%~0467%,河面宽度80~200米,最低通航水位04米,枯水期最浅水深仅02米,船行十分困难。每年11月至翌年1月为停航期。沙湾至外舍可通15~25吨木帆船,外舍至石溪口可通2~25吨机动木船。松阴溪、宣平溪、好溪,1985年以后均不通航。
瓯江干流河谷下切深,两岸高峰夹峙,山势险峻。温溪街以上属山溪性河流,岩性河岸,卵石河床,河道时宽时窄,深潭与浅滩相间,整条河流几乎全在山谷中穿行。沿河除山岙及支流汇入处有些台地外,仅大港头至丽水的中游小平原和梅岙以下的下游冲积平原。随着紧水滩、石塘电站的建成,石塘至龙泉变成2个水库回水区。龙泉至丽水航段龙泉至丽水段航道长117公里,沿线经大白岸、道太、安仁口、武溪、赤石、龙门、石浦、局村、石塘、大港头、碧湖、石牛、苏埠等村镇。全段落差130米,平均比降0134%,滩险120余处,其中碍航较大的有65处。一般通航275吨舴艋船,正常水位上行需7~8天,下行2~3天。洪水期水流湍急,水势汹涌,船舶有一段时间避洪停航。枯水期由于水深不足,275吨舴艋船上行仅载600~1000公斤,下行载1000~1500公斤,船到浅滩处还需结队过滩,船工赤足下水,背扛肩推,十分艰苦。木排顺水下行,由于枯水航槽曲率半径过小,以及横流影响,常有排尾打在滩上,致使木排打散,造成祸事的危险。
丽水至温溪航段丽水(大水门)至温溪下花门段航道处于瓯江中游河段,全长865公里。沿线主要村镇有石帆、腊口、锦水、五里亭、祯埠、海口、石门洞、高市、芝溪头、船寮、石溪、青田、圩仁、温溪街等。该段航道洪水期水流湍急,枯水期滩多水浅,航行困难。该段航道总落差42米,平均比降005%,全线有险滩60处,平均15公里有一个滩,滩险处水深一般为06~08米,流速一般为10~20米/秒,比降一般为01%~02%。
下花门至河口航段该航段为瓯江下游,长762公里,完全处于冲积平原地带,河底为淤泥,河面开阔,正常水面宽度达1500米左右,为感潮河段,候潮500吨级海轮可抵温溪港。
下游温州市境内温州港航道分口内航道(即瓯江下游航道)和进口航道。
口内航道(瓯江下游航道)上起瓯江大桥上游1公里,下至瓯江口内岐头,全长475公里。按水深状况,自西向东可分为4段:第一段从起点至郭公山脚,长12公里,江面宽为300~1300米,最浅水深为11米,乘潮可通航500吨级海轮;第二段由郭公山起经灰桥浅滩,至杨府山港区,航道长65公里,灰桥处有一过渡浅滩,水深不足25米。乘潮可通过浅水万吨海轮;第三段由杨府山至龙湾,中间经过七都涂北航道或南航道。1985年11月起,因七都南航道淤浅,七都北航道成为主航道,长14公里,江面宽800米以上,最浅水深为29米,江道长年稳定,有良好的河相关系,乘潮可通浅水万吨级海轮。龙湾至七都涂尾段的航道,弯曲较大,转向角为1200。七都南航道为辅助航道,长135公里,江面宽1100~2000米,滩多水浅,最浅水深14米左右。第四段由龙湾至岐头,长15公里,航道顺直,江面宽在1500米以上,水深良好,磐石至龙湾的过江浅滩最浅水深为4米以上。
进口航道分两条,一条为沙头水道,从港口的岐头至洞头县的小五星岛,航道长12公里,最浅水深25米。1970年前,为进港主航道。后该水道逐年淤浅,进港船舶吨级又不断增大,1973年调整为辅助航道,供3000吨级以下船舶进出港。另一条为黄大岙航道,从岐头至洞头的青菱屿检疫锚地,长14公里。青菱屿浅段水深不足6米,乌仙咀以西45公里浅段,最浅水深45米。民国时期,此航道是汽轮船进港主航道,最近十几年水深逐年加深,从1972年10月1日起,该航道对外轮开放,乘潮时可通过万吨级以上水轮。
温州港,位于瓯江下游河口段,江面自西向东逐渐从1000多米开阔至5000多米。江心屿、七都涂、灵昆岛依序列居港中。北岸后方山峦起伏,江口外洞头岛有103个岛屿,全港域广水深、风平浪静,是一个河口港和海湾港兼备的天然良港。温州港处在我国海岸线的中段,南北辐射居中。沿海各主要港口呈对称分布:北距上海港320海里、宁波港219海里;南距福州港192海里、厦门港393海里、台湾基隆港203海里。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的许多港口以及香港,都分布在温州港南北扇形的海面上。 瓯江自潮区界温溪至岐头角,长78公里,为河口段。其中从温溪至梅岙,长25公里,河床主要由径流塑造而成,相对比较稳定;梅岙至龙湾,长38公里,径流和潮流相互消长作用比较强烈,河宽也迅速放大,在中潮位时梅岙河宽为485米,至龙湾则达2400米,河段内边滩交错,滩洲众多,又有支流楠溪江汇入,河床冲淤变化较多;龙湾至口门,长15公里,基本上受潮流控制,江面宽阔,并受一些山嘴矶岩制约,河床稳定。
海塘修筑
据嘉靖《温州府志》载:唐贞元年间(785~805),温州刺史路应鉴于久废河防,多水患,命民筑堤乐成(今乐清县)、横阳(今平阳县)界中,由是得上田,除水害。宋淳熙年间(1174~1189),乐清黄华东西大堤建成,后经历代兴修,自东至西有黄华塘、知广塘、陈家塘、朱家塘、白鹤塘、法空塘、普觉塘、八都塘、十一都塘、盘石塘、重石塘等11条海塘相连,总长4165丈。并建成重石至琯头的支湾塘、田江塘,长1227丈,以及琯头至白鹭屿的琯头塘、驿前塘、象浦塘,长1325丈。在瓯江南岸,明弘治二年(1489)建成安塘,长700丈。明嘉靖年间(1522~1566)筑沙城塘,即海滨长堤,南起一都长沙,北至沙村寨,塘长2619丈,用块石砌筑。清乾隆十三年(1748)筑长沙塘,南起一都芙蓉岩,北至三都宁村城外,长4706丈;以及山北塘,南起三都兰田马道,北至四都三错,长1050丈。
古时所筑海塘,大多标准不高,防洪御潮能力低,尤其清末至民国时期,海塘失修、失管情况较为严重。建国后,在50年代对海塘进行全面整修,加高加固。1964~1966年,温州市郊建成灵昆64塘及天河一期、海滨一期海塘。70年代先后建成龙湾、状元两条标准塘,全长69公里。到1990年底止,瓯海、鹿城、龙湾及乐清柳市等沿海地区共建成海塘总长11231公里,保护农田2714万亩,人口4653万人。其中保护农田万亩、人口万人以上的海塘有:鹿城塘,起自渔渡,止于下新涂,长1617公里;龙湾塘,起自下新涂,止于龙湾塘,长1442公里,永强塘,起自龙湾塘,止于老鼠山,长324公里;灵昆塘,建于灵昆岛周围,全长176公里;琯头塘,起自乌牛水闸,止于琯头,长11公里;慎江塘,起自西埭西,止于西埭东,长414公里;新陡门塘,起自田湾角,止于盘石南门,长273公里;盘石塘,起自盘石南门,止于横河坝,长192公里。
海涂围垦
海涂围垦与海塘修筑,相辅相成。随着海涂淤积,海塘外移,围垦面积不断扩大。瓯江河口早期的海岸线东至今温瑞塘河,北至今乐琯塘河,到清康熙至光绪年间,海岸线南部已推移至今瓯海县永强塘河以东,北部推移至今黄华塘至盘石塘及三屿塘一带。今温州市区的龙湾、瓯海县的永强、梧埏及乐清柳市以东等广大区域,都是海涂淤积和人类长期修塘围垦的结果。
建国后,海岸线以每年10~20米速度外伸,每三、五年即围垦一次。50~60年代,主要高滩围垦,建成千亩以上围垦工程有灵昆64塘,天河一期、海滨一期等3处。70年代建成千亩以上围垦工程有三江、天河二期、灵昆74塘、灵昆75塘及海滨二、三期工程等6处,并由高滩围垦向低滩促淤围垦方向发展。1978~1979年,实施了灵昆岛南口堵江促淤一期工程,共投工25万工,投资103万元,完成筑坝抛石233万立方米,筑潜坝长2785米。工程实施后,近10年来南口淤积量达436万立方米,促淤效果较好。到1990年年底止,河口两岸已累计围垦面积46万亩。
港口建设
瓯江河口温州港位于宁波、福州两大港中间,地理位置和水域环境优越。唐、宋时期开始兴盛,是当时对外通商贸易的重要口岸。明代实行“海禁”,港口衰落。清光绪二年(1876),列为对外通商口岸,翌年建立温州海关,港口复苏。建国后,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对外开放港口。拥有码头62座,计泊位76个,码头总长4266米,原最大泊位为5000吨级的杨府山1号码头,1989年,龙湾港区建成万吨级杂货和多用途泊位各一个,1990年,温州电厂建成二万吨级专用煤炭泊位一个,在盘石水域还建有一万吨级和二万吨级过驳浮筒泊位各1个。全港年总吞吐能力497万吨。
瓯江河口由于沙滩移动频繁,航道变迁不定。自清光绪二年(1876)温州开埠后,西门至朔门河段,水深达55~67米,民国元年(1912)和15年(1926)两次大台风洪水后,使原来由江心屿南面通过的瓯江主流改从北面通过后,朔门一带水深条件恶化,对港口航运带来严重影响。建国后,1964和1968年,虽曾两次挖泥疏浚,但效果不大。为摸清山溪性潮汐河口河床演变规律和整治方案,后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制成瓯江河口河工比尺模型,经反复试验和研究论证,决定采取稳定河势,控制主流流向的治理方案。从1971年开始,对航道进行了多次整治:1971年在瓯江北岸上村附近至江心屿的新涂,抛石50万立方米,建顺坝2条,潜坝1条,总长5175米,迫使瓯江主流从南江通过。同时在南江开挖一条长4150米,宽60米的深槽,共挖泥119万立方米,使南江朔门、西门一带码头前沿水深逐步达到5米以上;1972年在瓯江北岸楠溪江口的龟山脚下,修筑东、西丁坝,把水流挑向南岸,冲刷安澜、振华港区河床,并在各码头前沿挖一条长2525米,宽120米的深槽,使安澜码头前沿水深恢复至5米以上,门坎沙埂逐渐消失,1973年,为稳定七都南航道水深,建老虎岩东丁坝,1974年,为改善杨府山港区水深,建灰桥顺坝长7600米;1976年,为整治七都南板桥浅滩,建丁坝长700米。上述整治工程,共投资700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现瓯江流域已建成大小水库289座,其中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水库22座。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成一批小型水电站;60~70年代又建成一大批小型骨干水电站;70年代以来贯彻小水电“自建、自用、自管”方针,小水电建设得到蓬勃发展;80年代在干流龙泉溪河段先后建成紧水滩大型水电站、石塘中型水电站;90年代又建成玉溪中型水电站;进入新世纪华东第一高坝——滩坑水电站顺利建成蓄水。
新中国成立前,流域内没有一座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新中国成立后,瓯江治理开发从小支流到大支流及干流,从单一的防治,逐步转向以水力水电为龙头,灌溉、供水、航运、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至2008年底,已先后建成大中型水库33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分别是紧水滩水库,滩坑水库,总库容达624亿立方米;建成水电站436座,总装机容量7153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1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10座,容量52万千瓦。 瓯江流域大中型水库情况 工程名称类别所在河流总库容 万(立方米)主要功能集雨面积 (平方公里)紧水滩水库大型龙泉溪139300发电、防洪、航运、渔业2761滩坑水库大型小溪415000发电为主,防洪、灌溉、3330钟前水库中型白石溪2340灌溉、防洪、供水、发电387白石水库中型白石溪1300灌溉、防洪、供水、发电485金坑水库中型船寮港2040发电为主,灌溉、养殖973大奕坑水库中型大奕坑源2840发电为主6181北溪水库中型大源溪3820发电为主,兼防洪、养殖132雾溪水库中型浮云溪1170灌溉、防洪为主297高溪水库中型高溪1017灌溉为主,防洪、发电26大洋水库中型盘溪1688发电,防洪3694金溪水库中型金溪1973发电、防洪118仰义水库中型瞿溪1350供水、灌溉、防洪115玉溪水库中型龙泉溪1453发电为主,供水、航运3407大白岸水库中型龙泉溪2470发电150石塘水库中型龙泉溪8271发电为主,兼有航运3234瑞垟二级水库中型龙泉溪1485发电862岩樟一级中型龙泉溪1143发电109大岩坑水库中型南阳溪1125发电、养殖、下游供水1002瑞垟水库中型瑞垟溪1066发电为主,防洪、灌溉2365泽雅水库中型戍浦江5713防洪、供水102成屏二级中型松阴溪1346发电为主,灌溉、防洪215成屏一级中型松阴溪5230发电为主,灌溉、防洪185东坞水库中型松阴溪1460供水、灌溉、发电52应村水库中型松阴溪2349发电796梧桐源水库中型松阴溪1658灌溉为主、结合发电532雅溪水库中型小安溪3000发电184上标水库中型小溪2159发电301英川水库中型小溪3731发电199双坑口水库中型小溪1470发电38左溪一级水库中型小溪1346发电902谢村源水库中型谢村源1473灌溉为主、结合发电472黄村水库中型严溪1845城市供水为主,发电1507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1年0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万多亩粮田。古人因势利导在此筑坝拦水入渠,可使渠水由高向低自流灌溉整个平原。大坝在大溪与松荫溪汇合处的大港头向西500米处,弓形大坝弓脚南端在堰山山脚,北端在引水渠东岸大堤,大堤上植着数千株千年香樟,使大坝两端基脚更为牢固。同时,大溪从龙泉港下来的水流,在汇合处必定产生旋转,部分水流向西冲向拦水坝,可抵消松荫溪大水对大坝的冲力。这是通济堰拦水坝千年永固的原因所在之一。
古方塘,有1700多年,是瓯江流域最早有记载的水利工程。古方塘在浙江省缙云县胡源乡上宕村和上坪村附近的古方山顶上,海拔近1200米,是瓯江上游主要支流盘溪的发源地。古方塘修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明永乐八年(1410年)八月十五日重修,有古石碑记载立于塘边。旧古方塘坝高约18米,长26米,蓄水量为10万立方米。1970年重修后,现为坝高38米,长130米,库容为128万立方米。主要灌溉上宕村、上坪村、蛟坑村和胡村等胡源乡的大半个乡,现在古方山脚建有冲击水力发电站一座,充分发挥了发电灌溉的综合作用。
滩坑水电站,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瓯江支流小溪中段,库区大部分在景宁畲族自治县,电站在青田县境内。滩坑水电站2004年10月31日,主体工程开工,2008年4月29日,滩坑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2008年8月15日,滩坑电站1号机组并网发电,2009年1月12日滩坑电站2号机组并网发电,2009年7月10日,滩坑电站3号机组并网发电,进入商业运行。滩坑水电站水库总容41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电站年发电量为1035亿千瓦时。拦河大坝坝顶高程为171米,坝顶长506米,最大坝高162米,为华东第一高坝。
紧水滩水库,位于瓯江上游云和县城北,集水面积2761平方公里,是瓯江干流水力资源开发的第一座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及发展淡水渔业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1981年10月开工兴建,1986年6月大坝竣工。大坝水库总库容139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30万千瓦。1988年6台机组全部投产,为华东电网提供25万千瓦的调峰容量和5万千瓦的负荷备用与事故备用容量,多年均发电量可达49亿千瓦时。水库面积达342平方公里,可增加养鱼面积4万亩。水库蓄水后使下游大溪流量得到调节,遇20年一遇洪水时可削减洪峰流量57%,对提高丽水市区及碧湖镇的防洪能力,保护丽水、碧湖两盆地7万亩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塘水电站,是瓯江流域最大的河床式中型水电站。是紧水滩水电站的二级电站,两站相距22公里。石塘电站在云和县境内,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234平方公里,至紧水滩区间集水面积473平方公里;水库为河道型,总库容8300万立方米,进行日调节。电站装机总容量78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89亿千瓦时。电站枢纽由拦河大坝、发电厂房、开关站、升压站和通航过筏设施等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049米,最大坝高389米;坝顶总长255米。
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河,它流经青田,从鹤城镇和水南的中间流过,哺育了家乡的人民。
我从小生活在瓯江河畔,它不但让我的童年充满快乐,也让我领略到如诗如画的瓯江美景。每当我看见瓯江上的帆船,向我徐徐使来的时候,更觉得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别有一番风韵。
站在远处,只见瓯江上的帆船,像白丝带一样,慢慢地飘动着。蓝蓝的天,白白的船,绿绿的山,倒映在静静的江水中,真像是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站在岸边,只见船老大用手中的撑杆,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撑着船,船慢慢地前进着,江面上泛起一道道涟漪,让人陶醉在这美丽的瓯江畔。船上的白帆显得格外耀眼,它正鼓足气,吹着船向前呢!
游人坐在帆船上,微微摆动的船体,让人觉得好好像是坐在摇篮里一样。放眼望去,瓯江两岸,青山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江水清澈见底,江风迎面拂来,真是江南美景尽收眼底啊!这一切让游人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真是帆在绿水上,人在画中游啊!
瓯江两岸的景色真美啊,我爱家乡的瓯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