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种兵》第一部一会儿是围剿毒贩一会儿又做卧底,看着有点晕,谁知道这些剧情的顺序?

《我是特种兵》第一部一会儿是围剿毒贩一会儿又做卧底,看着有点晕,谁知道这些剧情的顺序?,第1张

男主小庄做特种兵,卧底贩毒组织,抓捕大BOSS,逃掉了毒枭儿子,外带死了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因受打击退役,转行作家遇到新女朋友,战友老炮卧底毒枭儿子身边,小庄与退役狙击手战友/在役原战友一起演戏,瞒天过海端掉毒枭儿子组织。

建议参考《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毒贩刘招华被抓了,被抓的时候他丝毫不畏惧,甚至有些滑稽。他说被枪毙是死,生老病死的死也是死,没什么区别。其实看到这句话我的心里感到很难过。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活着早就没有什么意义。

在和平年代,大多数不怕死的人往往就是活着没有希望的人。逃亡十年,再多的财富也难以换回片刻安宁快乐的时光吧。

刘招华从小便聪明好学,在街坊领居的眼里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中学时成绩优异,还获得过省级化学竞赛的二等奖。和很多寒门学子一样,他家孩子多,一家人只靠着父亲买豆腐维持生计。高中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成绩优异的他选择放弃读书去当兵。后来回到老家在当地法院当法警,每月还给家里寄钱。在法院同事的眼里,它是一个谦和恭敬,乐于助人的忠厚好人。曾经还立过功,很受领导的赏识。他的人生到这里似乎已成定局,是个顾家的好男人,同事眼里的好搭档,领导心中的好下属,优秀平凡而且简单。

对于一个有野心的人而言,不会甘心平凡。他的一个老同事说他很要强,非常渴望出人头地。他是法院里第一个“下海”经商的人。

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如果他有着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家庭环境,或许优秀的他在名牌大学读书,毕业以后成立自己的公司或者成为一名知名教授,但是“好孩子”刘招华只能选择辍学。他的父亲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死去,母亲也相继离世。他去请教大学教授谎称研制减肥药。最后学得一些方法之后竟然在两三个小时里就调制出了冰毒,同犯被捕开庭他竟然去了法庭旁听。在法院工作时他总是抱怨工资太低,这或许是他从小穷怕了缘故,刘招华非常渴望金钱。

他给自己取名“刘彬彬、刘森、刘林权、刘林杨、刘桂森”等,全部和木有关,他说他最大的成就感不是来自于做毒品,而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红豆杉作为世界公认的濒危抗癌有植物,非常珍贵。可见他是非常渴望认同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是自我价值实现。刘招华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而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出新型毒品,让他长时间里极度渴望的成就感得以满足,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刘招华让我想到了《人名的名义》中的厅长祁同伟。作为大学学生会主席,成绩优异,最终却有可能被发配到偏远山村去当个村官度过一辈子,他说当他到那个村子看到那个村长的时候,村长的模样让他崩溃。

最终他向比自己大十岁的大学老师求婚,通过妻子的父亲最后被留了下来。任职期间剿灭毒贩还中了子弹,最后存活下来立了功升到现在的位子。祁同伟说自己要做与天弈棋、“胜天半子”的那个人,宁可用命去博。

自己优于别人,别人轻而易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自己却一辈子也无法得到,痛苦然后思想扭曲。等到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却失去了更重要的一些。

从刘招华的角度来看,如果他生活在普通人家,如果他没有年少失去父亲,如果他的母亲没有瘫痪最后死亡,那么他或许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化学家什么的。他那么优秀,最终却只能是一个平凡的“先进工作者”,在法院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五十块。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远不止于此。

但是对生活的不满让这个天才扭曲了认知,他看不到的是,还有很多很多和他一样不幸的生命同样在挣扎反抗,优秀让他不会平视和俯视,他看不到那些和他一样优秀的人对自我价值实现求而不得的痛苦。

他也永远想不明白,很多东西得到了是惊喜,得不到才是常态。

命运往往是不公的,有些人无论怎样挣扎都注定无法得到自己所渴求的,即便得到了代价也格外沉重。《断头皇后》中的经典名句:“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而对于一些人而言,礼物的价格昂贵到一生也无法支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生的追求就到此为止了,无论是刘招华还是屏幕中的祁同伟,他们的奋斗偏离了方向只是源于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的仇恨。他们失去了善良、乐观和期待。

我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位大V剑圣喵大师分享的一则故事(作者称是虚构),他所在的学校与一个偏远山区扶贫对口协议,需要几个老师去支教两年,山村偏远到接近国境线,很多同事都是送礼或者直接捐款十几万才没被选中,他的领导由于和他有过节就直接把他报上去了。本来打算结婚的女友闹分手,他手头上的几个项目也还没有完成。另一个领导同情他,建议他想办法做一点儿科研成就,有成果了就能够有办法早些回来,作者便开始在各大平台上写文章,坚持了很久没有起色有点儿失望,但是在支教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便继续坚持了下来,最后在这个点上打开了突破口,甚至得到了上百万的稿酬。即便最后作者并没有得到巨大的回报,想必磨炼之后的心性也会变得不同吧。

其实刘招华并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只不过他过于急功近利,被捕时的那句“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让人鼻子一酸,显然做毒品并不是刘招华想要的。他或许更想要一片世界最大的珍稀植物林。可是那时候的他已经很难回头了。

刘招华展现出了两个极端的形象,暗里是制毒贩毒的大毒枭。而除去这一形象,从小到大他的为人处事竟然出奇的优秀,贩毒之前它是法院“先进工作者”,上学时他是街坊邻居眼里的好孩子。贩毒逃亡之后,他用假身份贩毒开厂投资做生意,还见义勇为抓过小偷,和政府也有过合作项目。如果不知道他是大毒枭,想必以为这是一个非常优秀有作为的社会青年。当然这很可能是他掩人耳目逃避追捕的手段。但是谁敢说这样的生活不是当初“下海”时的他想要的呢?

如果当时刘招华在困顿迷惑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清楚的认识到制造毒品的代价,也许拥有能力的他也可以得到一片红豆杉林场。

面对不公愤世嫉俗报复社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毁了自己。被捕之后他轻浮的态度并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豁达,而是他早就死了。

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那后两苦便是求不得和放不下。

所有命运带来的不公都不是罪恶的原因,罪恶的原因只是因为你选择了罪恶。刘招华母亲瘫痪的那一年他开始做毒品,但是这不能成为他犯罪的理由。不幸的人很多,我们知道的很少,但不是每一个不幸的人都犯下罪过。

命运往往是不公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命运的不公。

共勉。

《狭路相逢》

黄涛

人民警察,杜诚的养子,也是毒贩赵庆生的亲子。为人机灵、上道、讲义气,性格略痞,心里素质过硬,演技一流。因为不稳定的卧底生活,使相恋多年的女友对其失去信心,转而投入赵仁雄的怀抱。接受杜诚的卧底任务,成功接近毒贩赵仁雄、赵庆生集团。无意中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大受打击,但仍然坚持正义,大义灭亲,将赵庆生一伙一网打尽。

赵仁雄

许江物流公司总经理,一表人材,常做慈善奉献社会,实则道貌岸然,是一名毒贩。爱上幼儿园老师林巧飞,横刀夺爱和她结婚。与父亲赵庆生表面客气,其实关系紧张,两人互相猜忌,都不愿对方做大。他是警察杜诚的双胞胎儿子其中之一,一直坚信母亲是父亲所杀,誓要向父亲报复。最后罪行暴露,枪杀妻子,和杜诚同归于尽。

高小燕

赵庆生的养女,一直暗恋赵仁雄,因赵仁雄另结新欢而失望不满,从而迁怒林巧飞。得知黄涛的身世后,和黄涛合作扳倒赵仁雄。在与黄涛的相处中日久生情,相信黄涛一直会站在自己身边。最后发现黄涛卧底身份,绝望地向黄涛开枪警告。差点被赵仁雄杀害,为警方所救,入狱。

杜诚

人民警察,20多年以卧底身份打入赵庆生集团,坐到老二的位置,但最后付出巨大代价,妻死子散。多年后又闻赵庆生团伙横行,派养子黄涛做卧底,与之秘密联络收集情报。后黄涛卧底身份险暴露,两人合计,杜诚假死为黄涛赢得赵庆生信任,终将贩毒团伙剿灭。最后,亲生儿子赵仁雄被警方围捕,杜诚与之同归于尽。

赵庆生

贩毒集团核心人物,人称龙哥。与养子赵仁雄面和心不和,互相较量,被其送入精神病院,后得亲子黄涛相救。得知黄涛的卧底身份痛心疾首,想在与杜诚的精神较量中将儿子拉到自己这边,后深信杜诚被黄涛枪杀,最终落网。

不得不说红毒蛇演技很好,特写镜头表情控制得恰到好处,肌肉的细微变化暗示着情节的走向。剧终集最后的特写,Pena得知对坐的人不是来审查他的时候,僵硬向下的脸颊肌肉变得放松,眼角的肌肉也变得微微上扬,甚至说话时嘴周围的肌肉也放松了下来甚至有了不易察觉的笑意——他知道he isn't finished,哥伦比亚毒枭的一切也都没有结束。

Valarie和Tata说等一切都结束我再采访你。等一切都结束,然而当大毒枭Pablo日薄西山,就已经意味着“新的开始”,只不过不是Pablo的开始。这种无力感就和“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一样,新制度“新”在何处?

Pablo的亲情线将观众处于一种不适的矛盾感之中——可以理解的动机不可原谅的行为。剧中有一处是Pablo的母亲说,Pablo小时候没鞋穿被嘲笑,于是第二天她就偷了一双,Pablo立刻就有崭新的鞋穿了。这大概就是Pablo被教育的三观吧——不择手段——永远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里还有一个非宗教信仰观众觉得很疏离的天主教“犯罪-忏悔”的虚伪循环,Pablo的母亲作为天下头号罪犯的支持者,却因为长期没去教堂礼拜而不安。所以我实在不能认同称Pablo也是个“普通人”的说法,也实在很难被这样的感情打动,他和他的妻子、母亲从开始卖第一批毒品开始就必定不是普通人——他们身上承受着带给哥伦比亚无尽流血牺牲和苦痛的罪恶——这是带血的亲情。

总之,全程的不适和矛盾,才是我看待亲情线的主要感受。也是我觉得编剧想传达给观众的感受,而并不是为了强行把Pablo的形象平凡化、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然而有人要说在Pablo下葬的时候,哥伦比亚的穷人纷纷前去悼唁。这样反常情况的出现必是有原因的,然而该剧却似乎简单的归为一句“魔幻现实主义诞生在哥伦比亚是有原因的”。仿佛“魔幻现实主义”解释了一切,哥伦比亚好像从来就是这样荒蛮血腥、三观崩环的世界。可能是因为是美国人的角度,美国人代表着正义去消灭毒枭,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确实是哥伦比亚人口中的“gringo”,一句魔幻现实主义的看客态度,表明了美国确实不关心哥伦比亚的水深火热以及这背后复杂的社会成因。如果有人崇拜大毒枭,也不该解释为一句“魔幻现实主义”。

看到有人说和哥伦比亚同事提这个剧,哥伦比亚人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想回忆这段血腥历史的稍有过激的反应。这就是gringo和本国人的差别,本国人还是希望这边土地信仰美好崇高,看客则爱看底层人民吃人血馒头,看“魔幻现实主义”大戏。

————————

消灭Pablo的过程也不怎么光彩,Carrillo上校的狠,Los Pepes的哥伦比亚民间艺术杀人秀,“正义联盟”变成了“利益联盟”,但最后杀死Pablo的子弹还是要来自代表哥伦比亚人民利益的政府,好人和毒贩还是要划清界限,魔幻的哥伦比亚还是有一点向往正直美好的力量。然而讽刺的是运往美国的可卡因量却更大了,一切都没有结束。

所以,好像世界就是应该这样存在,好人坏人,构成一个动态平衡。CIA做脏事,代表美国给游击队武器支持;DEA本该代表主流的正义,也对流向Cali的情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一季的海报和《战争之王》的海报有些相似,都是子弹构成人物头像,只不过Pablo的头像最终要一颗射像眉心的子弹完善。《战争之王》中军火商最后被交上法庭也会被释放;Pena耿耿于怀自己的“错误”其实早就被探员点穿。美国给哥伦比亚送枪,哥伦比亚给美国送毒品。毒品换美元,美元换枪。

这样看起来,美国的行为有点像“反倾销”了。这是个十分不妥的比喻,听起来甚至有为鸦片战争洗地之嫌,毕竟产生贸易逆差的“商品”是毒品,是有违人类发展方向的毒品!

————————

所以别去迷恋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中的大英雄!只是看客角度,villain才迷人罢了!

________

另外非常喜欢本剧的摄影和美术,画面色调充满南美洲风情,构图精良,截了一批好图不胜枚举。说来有趣,讲这样一个血腥故事的局却总透露着阳光的味道。比如下面这个大毒枭和儿子女儿躺在草地上的画面,好像**Boyhood的海报哟。

另外,个人很喜欢Colombia Folk Art,血腥和肢解的纯官能美享受。

记得这个场景的镜头也很有意思,手持加变焦,跟着人去围观一路所见的长镜头,到了现场先聚焦到左下人头然后是右上砍头的横截面,再往上移聚焦到另一个挂在网上的人身上,完全模拟人眼的视觉过程,代入感很强。

另外有一处,圣诞夜Pablo家在他母亲回来之后被突袭,从游击队队员的视角,跟随整个进入Pablo家到最终近身想要击毙Pablo而不成的全过程,非常的真实,代入感极强,就是玩CS那种视角。最终就在Pablo侧面差点就要将其击毙,却于主观视角被爆头带来的感同身受,仿佛能体会死亡一瞬间迸发的可惜懊丧——这时候仿佛亡灵视角——接着镜头又变成了摄影机跟随Pablo行动,又把观众拉回到观看角度。这一段处理得精彩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适逢寒假,自己终于有时间追美剧了。在这个寒假我看的是Netflix出品的Narcos,中文译名是毒枭。因为实在好看,所以一口气就看了两季。

这部剧的前两季讲述的是哥伦比亚大毒枭巴勃罗从发家成为世界最为富有的七人之一到最终被击毙的故事,剧中很多情节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这也是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不仅如此,此剧的节奏紧凑,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看这种剧你不能用正常的价值观来看。因为你时不时会对男主产生好感,尽管你知道他就是个恶魔。巴勃罗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他在发家以后就开始大做慈善,为自己的老家麦德林建了许多学校社区医院,深受人们的爱戴。他想成为国家的官员,甚至一直梦想着成为国家总统,当人们不接纳他的时候,他感觉受到了侮辱,因此他选择了杀掉一切不服从自己的人,这一切也让他变得招摇起来,成为DEA和哥伦比亚政府的首要逮捕目标。

这部剧也让我对哥伦比亚这个国家文化政治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部剧中反复提到魔幻现实主义起源于哥伦比亚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在哥伦比亚似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悬疑奇怪的事。看巴勃罗敢于轰炸飞机袭击最高法院暗杀总统候选人,整个国家都还拿他没办法就可以了解到,这的确是个神奇的国家。

在第二季巴勃罗被击毙之后,剧里最后出现了里的那些对话。是的在巴勃罗被追捕并被最终击毙的那一年,在他已经对自己的毒品王国失去控制的那一年里,毒品进入美国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更多了,这一切不禁让观众感到诧异,对美国缉毒的工作效果感到怀疑,也为第三季的剧情进行了铺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5
下一篇2023-06-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