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汉朝西汉太后吕雉的政绩,恐怕鲜为人知。但是如果谈起人彘戚夫人的故事,恐怕就家喻户晓了。千百年来,吕雉在人们心目当中留下的就是这样一个恐怖而残暴的形象,我倒是觉得,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看,吕雉无疑是一个幸福度不高,遇人不淑的女人;但是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去看,她维护了西汉初期稳定的局势,发展国计民生,完善律法。她虽是一介女流,但性格刚猛坚定,和许多功臣宿将斗智斗勇,周旋抗争,最后还能大获全胜。朝内朝外虽然反对力量无穷,但是碍于她铁的手腕儿,万马齐喑,无人敢发声。她不是一个良善之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凶残刻薄才是她的本性,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她超群出众的政治才能。在乱世之中,多少人运如飘萍,命如草芥,一个女人能够凌驾于众多须眉男子之上,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单单就这一点,她就可引得我们无限的钦敬。
吕雉本来随其父吕公住在砀郡单父县(今山东单县终兴镇潘庄),后吕家因躲避仇家迁居沛县。吕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书香鼎盛,但是绝对是殷实之家,而且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而出身草莽的刘邦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亭长,而且嗜酒好色,好吃懒做,在当地的名声也并不好。论常理,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吕雉匹配,但是吕公阅人无数,眼光独到,很会看人,也很会看相。
刘邦这个人,一脸漂亮的胡须,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吕公透过刘邦表面戏皮笑脸,看到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暗暗称奇,一时间顿生敬意,遂恭迎刘邦入室。吕公相中了刘邦的外貌。刘邦为人落拓不羁,不太不太在意一些细枝末节,和当地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相处甚熟,嘴上也经常开一些没大没小的玩笑,其他人也洗耳恭听地听着,不去跟他计较。吕公是一个过来人,他觉得刘邦身上有一种难得的人格魅力,这个人虽然看上去放浪形骸,但是骨子里却拎得很清,地位虽然不高,却一点都不会妄自菲薄,和别人称兄道弟起来毫不脸红。这个人脸皮够厚,脑子灵活,心胸宽广,这是成大事者才具备的王者气质,实属难得。
吕公虽然不当官不从政,却也是一个难得的聪明之人。秦朝实施严苛的律法,赋税繁重,秦始皇又好大喜功,发动各种各样的征伐战争,修建大大小小的宫殿工事,老百姓苦于徭役奔波之苦,多不能安于农事,而亡命于征调路途之中。举国老百姓,多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民怨沸腾。如此家国大势,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是岌岌可危,大厦将倾。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吕公决定顺大势而起,与其给自己女儿找一个小富即安的家庭,以后也免不了覆灭之祸,不如给她一个有力的后盾和平台,做一个弄潮儿,趁势而起,虽说只是个女子,将来也会大有作为。
不得不说有其父必有其女,吕雉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女人,她的虎狼心性,缺乏一般女人的柔弱和顾影自怜,但是关键时刻的孤注一掷和果断狠辣是受大战争环境苦难磨练的影响,但是不得不说也有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教养方面因素的影响。吕父仅凭一面之缘和自己依据多年经验的直观判断,就可以把自己心爱的女儿轻而易举地交托他人,其胆识魄力就非一般人可及。身为女儿的吕雉也完全继承了其父的精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事物的安排都是一厢情愿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吕公只看到了刘邦的人格魅力和领袖才能,却选择性地忽视了他的人品。或者说他根本会预料到自己的女儿以后情路上会诸多坎坷,但是他觉得有一些代价是值得付出的。如此狠心的一个父亲,不知道是吕雉的幸与不幸。
嫁给刘邦后的吕雉已经彻底地告别了以前尊贵的大**生活,洗手作羹汤,粗布衣裳,照料刘邦的一家老小,操持家里家外,俨然一个地道的家庭主妇,贤妻良母。刘邦本来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人,整天吊儿郎当地在乡里混吃混喝,连自己的父亲都瞧不上他,觉得他比老实本分的老大真是相差甚远,也惹得家嫂嫌弃。娶了吕雉之后,他这种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的生活也没有多少收敛,吃喝玩乐一样也不落下。吕雉新婚生活不是和丈夫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中度过的,不是一个受宠爱的妻子,而是直接挑起了家的担子,收拾刘家的烂摊子,忙得脚不沾地。从吕雉婚后的这一段经历来看,她也不是一个娇滴滴,弱不禁风的单纯的千金**,她骨子里,就是一个可以有担当,坚强刚硬的女人。
都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我赞同,我也同样赞同另一句话,英雄造时势。
相关史料:
沛县起兵
起兵反秦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6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州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
这时,沛县令也想响应起义,萧何和曹参当时为沛县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樊哙去邀请刘邦,刘邦当时已拥数百之众。然而此时沛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他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关闭城门,并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二人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闻此,于是将一封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
萧何
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萧何、曹参都是文吏,担心身家性命,深恐举事不成,被秦朝诛灭九族,就竭力推举刘邦。大家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很快义军扩充到三千人。
此时,已经是公元前209年10月,刘邦已经48岁了。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梁和项羽。他们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
秦末农民起义,刘邦也就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毫无疑问,吕雉也一样嫁鸡随鸡,别无选择。任何大业草创初期都是十分艰苦的,起义的风险性很高,安全系数很低,面对正规军的围追堵截,随时随地准备逃命跑路,要是一个反应慢了半拍儿,直接可以去阎王府报到了。刘邦和他一起豁出命的兄弟们风餐露宿,狼狈不堪的日子数不胜数,而吕雉则任劳任怨,做好后勤工作,整日里还要魂不守舍,担惊受怕。我相信,以吕雉的眼光,她大抵是看得上刘邦这样的人,否则,她大可以撂挑子,回娘家,不过这种鬼日子。她没有退缩,没有临阵脱逃,而是选择坦然面对,巧妙地保护者自己和刘邦的家人,这样的女人,贤惠而又勇敢,绝对是一个旺夫的好女人。此时此刻在外漂泊不定,亡命的刘邦对自己的妻子一定是充满了感激的,他是一个真男人,他大概也很感佩自己妻子的不离不弃,鼎力相助。
刘邦的造反事业越做越大,诸雄逐鹿中原,一波波血腥的厮杀追逐之后,他最后逐渐发展壮大,和许多诸侯王平起平坐,也惹得项羽忌惮,又有了鸿门宴这样精彩绝伦的故事。不得不说,刘邦虚心纳谏,身边谋士猛将如云,他本人也胸怀宽广,即使偶尔玩世不恭(譬如不敬儒生),但是睿颖的头脑还是能让他及时回心转意,改弦更张。他本人就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才换来那么多杰出人物死心塌地地追随。
反观项羽,虽然军事才能卓越,个人武艺出众,力能扛鼎,但是他心胸狭隘,刚愎自用,多疑猜忌,政治上很天真,每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都会感情用事。身边人和他逐渐离心离德,只有一个杰出的谋士范增,还被他的幼稚气得吐血,被他驱逐,他火烧咸阳宫,坑杀几十万秦兵,外厉内荏,残暴不仁,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性人物。
在刘邦和霸王项羽角逐争斗的过程中,吕雉也深受其害。她作为被俘的人质留在项羽的身边,被监视控制,生活里诸多苦楚,性命朝不保夕。在这样晦暗不堪的日子里,她和身边的审食其同病相怜,情愫暗生,有一段私情。刘邦忙于争雄,驰骋天下,他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志得意满。刘邦搜罗民间美女,网罗到身边,供他消遣享用。美女在怀,沉浸在温柔乡里的刘邦也就渐渐淡忘了现在项羽的手里受苦遭罪,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的妻子吕雉。
等到吕雉死里逃生,重新回到刘邦的身边时,她发现那些年轻娇媚,丰姿绰约的女人轻而易举地夺去了自己在丈夫心目当中的位置。刘邦是一代霸主不假,但同时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现在他已经是大权在握,对美色方面自然也不会再有节制,年老色衰的吕雉的失宠几乎已经成了必然的事情。
吕雉知道刘邦对自己的感情已经越来越淡漠了,但好歹他还念及当初患难与共的情谊,立自己为中宫皇后,不管他有多宠爱戚夫人,他始终都没有做出出格之事。吕雉毕竟自己还诞育了长子刘盈,根据历朝历代立嫡立长的传统,朝中重臣们都认定刘盈才是承继大统之人,所以一大批元老重臣无形当中都聚集到吕雉身边,成为她坚实的后盾和依仗的力量,这其中就包括汉初最杰出的谋士张良。在刘邦为太子之位绞尽脑汁,犹豫不决的时候,张良为吕雉出谋划策,请出商山四皓,让刘邦也看清楚了太子刘盈背后的支持力量,刘邦明白太子刘盈继位已经成为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刘邦明白,众怒不可犯,如果自己执意废长立幼,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朝堂巨变。所以戚夫人再泪眼婆娑,苦苦哀求,自己再喜欢类己的刘如意,也是无力回天。
刘邦很清楚吕雉是一个刚毅果断的狠角色,她曾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对于她的心性,自己身为枕边人,何尝不知?再加上她历经磨难,千锤百炼,如果之前她还略显稚嫩,对自己一往情深的话,可是经历了这么多世事的考验,她早已经心如铁石。
刘邦是一个厚黑的帝王,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好面子的皇帝,他不忍心赶尽杀绝,对待功臣,他既防备忌惮又心存感情,处在一种两难的境遇当中。但是吕后没有这些顾虑,人都说最毒妇人心,吕后杀人冷血无情,眼睛都不眨一下,她用计杀了用兵如神的韩信,彭越,这些人让刘邦夙夜难寐,辗转反侧的大功臣们,被吕雉一夕之间除掉。刘邦驰骋沙场这么长时间,杀人如麻,早已见惯了生死,但是如吕雉这般狠辣无情,还是让刘邦心中震颤不已,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不如一介妇人,他重新刷新了对吕雉的认识。
刘邦明白自己偏宠戚夫人这么长时间,还打算废长立幼,吕雉也已经明白自己看重戚夫人远远超过自己,以她争强好胜,绝不服输又狠辣的心性,是不可能轻饶了戚夫人和如意的,自己死后,怕就是疯狂的报复和反扑,自己心爱的儿子和女人怕就死无葬身之地。
刘邦宠爱美貌多才的戚夫人,他也知道即使自己成为皇帝,众生都匍匐在自己的脚下,自己也始终无法撼动立嫡立长这一条铁律。原来即使高高在上,身为皇帝,也有许多事是身不由己,做不得主的。刘邦聪明之处,就是知人之智和自知之明,知道对立面太过强大,就决不能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会感情用事,哪怕是他最宠爱的女人,他也选择了罢手。
我们反观一下项羽,鸿门宴范增曾多次提醒他除掉刘邦,甚至派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是项羽始终不为所动。他只看到了刘邦卑微低下,谦逊恭敬的态度,觉得自己成诸侯领袖已成既定事实,不必为难甚至杀了刘邦,如果自己行不仁不义之事,那其他诸侯会怎么看待自己,会不会觉得自己是背信弃义之人?以后谁还会听从自己的号令?
项羽作为一个军事战略家,他必须从全局考虑,招揽人心。他这么考虑并没有错,但是他忽略了一件最关键的事,那就是实力对比,乱世诸侯争霸,拼的是军事实力,并非仁义道德。刘邦气候已成,有帝王之气魄,心术城府皆远远地在项羽之上,正因为如此,范增才千方百计地劝项羽除掉刘邦,以免他成为日后的劲敌。但是项羽太迷信武力,他相信自己的军事能力无人可及,事实也是如此。但是乱世从不匮乏人才,刘邦手下的韩信用兵如神,所向披靡,比起霸王项羽并不逊色多少。项羽太自负,刚愎自用,他凭借超群出众的军事天赋称雄一时,如星辰般耀眼夺目,但是很快这种优势也就丧失殆尽了。
项羽分配封地不公,挟私报复,亲疏有别,诸侯王都割据一方,本就不安于世,蠢蠢欲动,这就更给了他们重新燃起战火,妄动刀兵的借口,于是新一轮逐鹿中原正式拉开帷幕。这一轮最后的结局众所周知,项羽双拳难敌四手,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倏忽而起,又倏忽而逝,只留下一段悲歌与一段历史传奇。而看似无情无义,不顾老爹妻儿,不择手段的刘邦则大获全胜,最后将其他竞争对手一一翦灭,一统混乱割据的天下,创立汉朝,是为汉高祖。
若论有情,霸王项羽对虞姬的一番情有独钟,深情厚谊怕是薄情寡义,朝三暮四的刘邦不及十分之一。但是刘邦最后做了天下之主,实乃他具备君王的素质,尽管他个人品质上有缺陷和瑕疵。吕雉这个女人从今天的角度看简直就是一个心理变态,她迫害戚夫人,将其做成骇人的人彘,害死刘邦最喜爱的儿子赵如意。她在刘邦死后把持朝政,杀戮刘氏子孙,大封吕氏为侯,甚至为儿子刘盈安排了一桩为人诟病的**的婚姻。她用强力的手腕稳定了混乱的局势,无论是诸侯还是功臣宿将,无不在她的*威之下战战兢兢,偃旗息鼓了很长时间,尽管平静的海面下恶浪滚滚。在吕雉执政期间,汉王朝平稳过渡,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进一步增强。
有一件趣事不得不提,匈奴冒顿单于曾向吕雉求婚。匈奴人驰骋于大草原,无拘无束,但是实力强悍,经常骚扰汉朝边境,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就像是大汉王朝的一块牛皮癣。当时汉王朝初立,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根本无力发起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争,所以只能隐忍按捺。刘邦执政期间,就曾派出皇族女子佯装公主,前往和亲。只可惜匈奴王人毫无信义可言,尽管和大汉联姻,但是仍然小动作不断,边境不时受到侵扰,不得安宁。
匈奴人虽然很残暴,但是也有其可爱赤诚之处,他们民俗未完全开化,没有很严格的皇权等级观念,匈奴冒顿单于觉得自己未娶到正了八经的公主,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心有不甘,于是,竟然滑天下之大稽地给吕雉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你为寡妇,我为鳏夫,你为大汉太后,我是匈奴大汗,咱俩门当户对,为了纾解寂寞愁苦,我们干脆一块儿搭伙过日子吧!
以吕雉的强势威严,看见这封信后自然怒不可遏,要倾举国之力攻打匈奴。但是在群臣的阻挠劝解之下,她逐渐冷静下来,想当年高祖刘邦几十万雄兵都被匈奴人围困在白登山,要不是张良的计谋,恐怕几十万大军早已被全数歼灭。如今,国内局势不稳,反对派随时会趁机反扑,如果此时大举征伐匈奴,劳民伤财不说,怕是会旷日持久,甚至铩羽惨败而归,到那时,反对派实力崛起,政局岌岌可危,国土四分五裂,前功尽弃,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吕雉精明强悍之人,知晓自己受辱事小,家国事大,一切当以大局为重。她强压怒火,给冒顿单于回了一封情理兼备的信,来彰显自己的怀柔宽大:我年老色衰,怕是不能和你相配,你的心意我只能心领了。但是大汉不缺乏貌美智慧的女人,我精挑细选了几位绝色佳人来侍候你,希望你能笑纳,愿大汉与匈奴的友谊万古长青!
这件事看上去很滑稽,但是冒顿单于之所以敢这样张狂,公然调戏大汉的皇太后,并非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而是匈奴势强,大汉势弱,冒读单于明白,即使自己说出更难听,更过分的话,大汉朝也得赔着笑脸全盘接受,不敢起干戈的。所以,闲来无事他也让皇太后难堪一把,一来是报大汉朝拿假公主诓骗自己之仇,另外,当年刘邦率大军被围困在白登山,为了脱困曾经卑躬屈膝地称匈奴大汗为父,自己为儿皇帝。刘邦是一个厚颜无耻之人,这种只在口头上占便宜的事,他自是不以为然。但是匈奴人心眼儿实诚,让一个中原皇帝做儿皇帝,那还不能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征服感?而且匈奴人延续了这种心理上的惯性优势,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大汉朝,来彰显自己的强势领导地位。
汉惠帝本就性格柔善,身体嬴弱,自从他亲眼目睹了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惨状,自己的亲弟弟赵如意又被母亲毒死,又听闻自己的母亲种种骇人听闻的行为之后,心理上就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他接受不了这样冷酷残忍的母亲,内心矛盾痛苦却又无力反抗。他继位以后只是一味逃避,自暴自弃,消沉低落,任凭自己的母亲去折腾,对一切不管不问,政治上没有任何建树。没过几年,刘盈就阴郁而终,谥号惠帝。
汉惠帝死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佯为有身,取惠帝与宫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太子之母,这就是汉帝刘恭。一开始小皇帝和吕雉倒还能相安无事,相处甚欢。只可惜天长日久,汉恭帝知道了被自己的生母被吕雉赐死的真相,两人的关系彻底恶化。小皇帝嫉恶如仇,口无遮拦,出言以后要杀了吕雉给自己的母亲报仇。吕雉哪能忍受自己亲手扶上皇位的人这样敌视反对自己?小小年纪就这样锋芒毕露,将来还能听任自己摆布吗?
吕雉毫不顾念祖孙之情,将刘恭囚禁后杀害,后又辅佐少帝继位,临朝听制。只可惜天不假年,吕后重病后常常忧虑不已,她担心自己所作所为会断送了吕氏一族的后路,事实证明,她却有先见之明,并非杞人忧天。
刘氏诸王都已形成气候,独当一面,而吕氏子孙却并没有出类拔萃,可以堪当大任之人。自己在世之时,还可以庇护吕家人。但是一旦自己驾鹤西去,刘氏诸王一定会反攻倒算,这天下本就是刘家人的天下,他们才是人心所向,自己强力占为己有,也最终会付出代价。只是,自己苦心孤诣地经营一辈子,绝不想看见吕氏一族被连根拔起,片叶不留。她病重之时都在谆谆教诲,万千嘱咐吕家人千万不要把兵权交出,还可以苟全性命。只可惜吕家人终究是太过天真,在吕雉死后被周勃几句话诓骗,乖乖地交出了兵权,全族被诛灭,无一幸免。吕雉何等强势能干之人,子孙却遭灭族之祸,自己勃勃野心的实现却以断子绝孙为代价,真是令人唏嘘!
吕氏之乱被平定后众人迎立刘恒继位,刘恒的母亲薄姬并不受刘邦的宠爱,正因为如此,她才能早早随自己的儿子就蕃,躲过吕雉的魔爪。当时无论是股肱大臣还是诸侯王都对吕雉强势狠辣畏惧后怕不已,他们也绝不想再培养一个这样的太后,之所以会选择刘恒继位,一方面是因为刘恒在诸王当中虽然军事实力并非最强,但是他为人低调谦和,谨慎持重,个人品德出众;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刘邦并不宠爱薄姬,薄姬娘家没有势力,她的权力欲望也很淡泊,是绝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吕雉的。诸侯王谁也不服谁,如果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必然会刀兵相向,同室操戈。所以刘恒继位是权力均衡制约的结果,是诸王之间,诸王与功勋大臣之间共同达成的共识。事实证明,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汉文帝最终也成为一代明君。
相亲一直是一个现代很多年轻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说到底,他们也许不是不愿意去,而是反感家中长辈那种催促的态度,毕竟两辈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但其实,古代也有相亲,而且和现在差不多,不过多数都是女方的父亲帮她寻找合适的人家。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汉高祖刘邦在他还是个小混混时候的相亲记录吧。
一
自古相亲欢乐多。不知从何时起,相亲角取代尬舞广场,成为奇人异士辈出之地:有拜玛丽苏**求保佑遇到霸道总裁的,有后悔将女儿培养太优秀以致嫁不出去的……一时间,似乎全国人精都聚到了各大相亲角。
经历了一段恐婚时期后,80、90后开始愁娶恨嫁。但相亲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而是一场智力、财力、体力、耐力的综合考验。尤其对于男士来说,房车才貌、学历年龄等硬性条件,更是每一项都不能短板。
因此,相亲角中的大部分男士往往铩羽而归,不是心灵被击碎,就是三观被刷新。痛定思痛,广大愁娶男士有必要向古今第一相亲手——汉高祖刘邦,学习一下如何在一文不名的情况下迎娶白富美、倒赚彩礼金。
首先看一下刘邦先生相亲时的简历——姓名:刘老三;职业:泗水亭长;学历:家里蹲大学本科;相貌:高鼻梁、大胡子;资产:负债累累;婚恋状况:未婚,但育有一子;爱好:吃喝嫖赌;性格:好吃懒做……
解释一下:刘邦原名刘老三(刘季),两位兄长分别叫刘老大(刘伯)和刘老二(刘仲)。“刘邦”是富贵以后才改的名,就像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或朱八八,很萌对不对他还与一位曹寡妇有一腿,生下了未来的齐王刘肥。
这份简历拿到相亲角,搁一般人八辈子也找不来对象,没被众大妈围观喷死已经算走了大运。可是刘老三愣是拿着这份简历,相到了连本地县令都没相成的白富美。他是怎么做到的
二
话说某一天,江苏小城沛县来了一位大人物——吕公,自称躲避仇家,不得不定居沛县,但举县上下没人敢轻慢,连县令都在其面前夹着尾巴。有人风言他是吕不韦的后代,也有人猜测他就是吕不韦本人。
吕公还有个名叫吕雉的女儿,可以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的那种,典型的白富美。但吕公轻易不肯许人,连县令都遭到拒绝。按理说,吕公客居沛县,就算是强龙也不敢随便得罪县令这种地头蛇。
但吕公偏偏一点不惧,县令也不敢有怨。这说明,吕公的背景绝对不一般,不是离退休的朝中大员,就是跟皇室有莫大渊源。假如真的如传言那样,吕公就是吕不韦,而吕不韦是当今圣上的生父……
无论是哪种情况,谁能娶回吕雉,谁就能进入沛县的政治舞台中心,就算坐不了沛县的头把交椅,也能坐上个小马扎了,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将不再是梦。一想到这些,沛县的老少爷们就激动得流一裤裆汗。
既然要定居沛县,吕公当然也想为女儿早择良婿,因此设宴邀请全县土豪。这次宴会,名义上是为乔迁冲喜,实际上是为女儿准备的一场相亲大会,所以设下门槛:参与此次宴会,掏不出一千钱红包的,只能坐到堂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实是第一轮海选:把不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筛选出去。作为三十好几的老光棍,刘老三当然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想,功夫不负有心机的人,我刘老三的机会来了!
三
于是,刘老三空着手大摇大摆就前去赴宴。不料,主持宴会的人是自己的死对头萧何。小时候玩警匪游戏,萧何就爱当警察,现在又是县令的左膀右臂,当然容不得刘老三这样的老炮胡来,怎么也不肯通融。
无奈之下,刘老三心下一横,叫了声“出贺钱一万”,堂中满座皆惊,吕公亲自出迎。刘老三志得意满,在众人议论中大步登堂,并暗中向目瞪口呆的萧何翻了个白眼、竖了个中指。
宴席上,满座土豪公子们纷纷炫富:有的亮出在吴越重金打造的青铜剑,有的把玩从西域代购回来的白玉镯,还有的叫服务员上一瓶春秋年间的拉菲。刘老三见状哈哈一笑,撩起长袍露出左腿。
众人凑近一看,一条大腿上密密麻麻都是痣。“你们那样炫富有意思吗我这天生的七十二颗痣,你们谁有”萧何当即呵斥了刘邦一顿,并告诉吕公:“这小子一向大言不惭,成事不足,您别理他。”
吕公却暗暗称奇,宴会结束时,眼神示意刘老三留下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我看你骨骼精奇,想把女儿许配给你,你从今一定要自尊自爱!”
刘老三蒙了一圈后,立马笑开了花。心想,自己前半辈子命运蹉跎,捡个烟屁股都没见过红塔山,没想到这好事让自己撞上了,感谢沛县TV,感谢支持我的江东父老……
四
如一般狗血剧情一样,这桩亲事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首先发难的是刘老三未来的丈母娘。她责怪吕公:“咱这么好的女儿,县令求婚你都拒绝,最后居然便宜了一个土老帽!”吕公只是微笑着回答:“妇道人家,你不懂。”
其次发难的是县令。其实站在县令的立场上,这事儿搁谁都窝火。因此,在陈胜起义闹得天下纷扰之际,刘老三率领沛县子弟希望入城保卫家乡,却被县令拒绝,这里面很难说没有私怨。
尽管存在诸多考验,对于刘老三而言,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绝对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资本积累。从此,刘老三在沛县虽然仍然半为亭长半务农,但已经有了一定身份地位,开始与萧何、曹参等社会名流良性交往。
更重要的是,在吕公的激励之下,刘老三不再以流氓自居,懂得自尊自爱,有意结交当地名流,为自己积蓄社会声望。那个在田间指出刘老三相貌“贵不可言”的老头,多半受吕公指使,为了振奋刘老三的热血气概。
从此,刘老三不再是刘老三,而是未来的汉高祖刘邦!由此观之,吕公为女婿刘邦送上的彩礼可谓厚重至极,而自己的眼光之独到也足以笑傲千古。如果吕公与吕不韦真有什么关系,那就真可见出家学渊源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婚姻不是做生意,不能只想着奇货可居。但即使你真的把婚姻当做一次投资行为,那也无须太过注重对方的硬件。毕竟,未来穷不穷的不好说,关键还是看人。无数历史告诉我们:千万莫欺少年穷!
吕公为什么要把白富美的宝贝女儿,嫁给一把年纪的大叔刘邦呢?有一种说法是,吕公会相面,他看出刘邦面相不凡,身上有龙气。还有一种说法是,吕公是想和刘邦一起,搞一番大事业。事成之后,吕刘两家平分天下。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对。吕公嫁女,其实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什么东西呢?
(吕公嫁女)战国末年秦朝初年,天下很不太平。富家翁吕公由于家财万贯。更是被贼人惦记,时时都有强人算计他家的钱财。万般无奈之下,吕公想到有个老朋友在沛县做县令,于是想不如迁居沛县。好歹老朋友是一县之长,有他撑腰,应该得平安。就这样,吕公带着一家老小迁居到了沛县。吕公一家到了沛县,果然得到了县令的关照,很快就在当地安下了家。乔迁是个大事,县令首先来祝贺他。一些小干部得知吕公是县令的贵客,为了巴结县令,也纷纷随礼,祝贺他乔迁之喜。由于人多,而吕公多不认识,便委托身为主吏的萧何负责安排座次。萧何是个很负责任的人,他将随礼不到一千的人安排在堂下,而出手阔绰的人则安排在堂内,和吕公及县令在一起。县令适时地替儿子向吕公求婚,表示想迎娶他待字闺中的吕雉为妻。吕公却笑而不语。就在这时,刘邦大摇大摆地来了。
(泗水亭长刘邦)他一向行事放浪形骸,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再说,他出去吃饭就没有带钱的习惯。既然来了,饭当然要吃,不光要吃,还要吃好。所以他就嚷了一嗓子:“贺钱一万。”这一嗓子惊得吕公都亲自出来迎接了。萧何了解刘邦,知道他是个满嘴跑火车的。他悄悄拉着吕公提醒,此人一向会吹牛,还是不要理他为好。吕公是个情商很高的人,既然来了,都是客,怎么可能把人赶出去呢?再说刘邦一看就满脸痞气,要是再为一顿饭结下梁子,岂不是又得搬家。所以,吕公依然亲热地拉着刘邦坐到了堂内。刘邦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到了主宾位,大大咧咧地喝酒吃肉。还不忘贱嗖嗖地埋汰在座的贵客们,颇有些天下唯我是好汉的味道。县令也很了解刘邦,知道他就这德性,索性不和他一般见识。
(萧何剧照)吕公却在暗中观察。被贼人惦记怕了的吕公,实在是太想找个靠山了。现在刘邦这么厉害,所以他毫不迟疑地就对刘邦说:“你晚一步走,我有事跟你说。”待客人走后,吕公便对刘邦说:“我有个女儿,以前算命的说她日后必会大富大贵。今天我看到你后,觉得你相貌不凡,正是她可以依托的人。所以我打算把女儿嫁给你。”刘邦乐坏了,要知道他就是由于品行不端,家里太穷,没有人愿意把姑娘嫁给他,所以迈入中年了,还没能成功脱单。现在居然有人主动要把女儿嫁给他,还是个富家翁,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他能不乐吗?刘邦走后,吕公的妻子发起了脾气:“你一向说要给吕雉找个好人家。县令来提亲,你却不允,偏要嫁给一个又穷又丑的半老头子,你这不是缺心眼吗?”吕公捻须微笑,只说:“你个妇道人家,哪里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就这样,年轻貌美的吕雉在吕公的安排下,嫁给了刘邦。吕公为什么不把女儿嫁给县令儿子,却嫁给刘邦呢?
(刘邦娶妻)要知道,吕公可是躲避贼人来的。要想让一个人告别他居住很久的地方,那肯定是实在没有办法住下去了。一般人也不愿意搬家,毕竟举家迁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还要找生机,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由此可见,吕公实在是被贼人骚扰得太惨了,才举家搬迁到沛县的。吕公之所以会到沛县,而不是别处,则是因为这里的县令是他的老朋友,他认为来了后,可以得到县令撑腰。但是来后,他发现这个县令谨小慎微,柔弱没人亲附,所以,在乱世中,也不是一个可靠的依靠。县令提亲,他也没有同意。不过在吃饭的时候,他看见刘邦根本没把县令及一众小干部放在眼里时,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才是可靠的。所以,吕公下定决心,把吕雉嫁给他。(参考史料:《史记》)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 字娥姁,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通称吕后,又称为汉高后、吕太后。汉惠帝在位七年,自元年起即因“人彘”事件不再听政;吕后连立两任少年天子,自元年起即垂帘听政“号令一出太后”。在汉惠帝、两少帝时期实际掌握政治权柄的人是吕后,共主政十五年。因此《史记》、《汉书》等正史以“本纪”体例记载吕后生平。汉惠帝、鲁元太后都是吕后亲生。据《汉书》记载,刘邦死后,匈奴首领冒顿曾寄国书向吕后求婚,意在标扬匈奴武力,刻意贬低汉朝国力吕后以年迈为由婉言拒绝,不过继续沿用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
{{吕雉的掌权统治,虽然对于皇族刘家来说是一个威胁,《太史公自序》曰:“惠之早霣,诸吕不台;崇强禄、产,诸侯谋之;杀隐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在吕雉掌政期间能重用人材,并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新朝末年,高祖长陵被赤眉军掘开,同陵异穴的吕雉尸体遭到侮辱
刘邦死后,吕后更加独霸天下,无所顾忌。刘英的儿子即位后,吕雉被自动提升为皇太后。刘邦在世的时候,吕雉就开始结成小集团谋取私利,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更何况现在的皇帝是自己的儿子。
然而嫉贤妒能,刘英没干多久就去世了。在被刘英邀请喝茶后,他的儿子,吕雉的孙子,公刘,继承了王位,并被尊为皇太后。然而,公刘被她的祖母吕雉毒死了,因为她不同意她的说法。刘英的另一个儿子里卡斯继承了他。这两个小皇帝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小皇帝”。
吕雉掌权十五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司马迁子女写的史记,让吕雉享受到了皇帝一般的待遇,把她纳入了皇帝政治事务的“管教”之中。吕雉的铁杆粉丝司马迁,真的有那么大的心,被贪污惩罚后真的服气了吗?
如此牛的吕雉,在他的儿子刘英被提升为王太后后,甚至被猥亵过。公元前192年,刘玉鑫当了三年皇帝。吕雉收到了漠北一个男人的情书。信上说:“一个孤独的国王出生在沼泽之中,在叶萍的牛马之乡长大。到边境,我想参观中国。陛下独立,独居。如果两个主人不开心,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我愿意拥有一切,也容易一无所有。”翻译成白话,意思是:
“哥哥,我是在低矮的湿地带长大的,那里牛马四处游荡。很多次,我来到汉朝门前姐姐家,想去姐姐家玩。听说姐姐死于男人,弟弟刚好死于女人。弟弟可以留妹妹做老婆,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你想想,吕后不会生气的。这么强势的女人被调戏到像驴子一样愤怒。但是如果你落后了,你就会被打败。你能做什么?建国不久,前几年的战乱让人民苦不堪言,国力还很弱。再说,人家只是调戏,几经权衡,吕后只好忍气吞声回了一封信:
“可汗不忘城之弊,赐之以书。怕造假,退图。年老导致蛀牙,蛀牙。按部就班不足以自污。如果城市是无辜的,就应该被原谅。有偷来的御车两辆,马两匹,以作为正规的车夫。”
言下之意是:“谢谢哥哥还记得我妹妹,还给她写信。收到信后,妹妹激动得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总是很紧张,就像一只小鹿在里面蹦来蹦去。不过,妹妹毕竟年纪大了,头发和牙齿都掉了不少,接吻的时候连个看门的都没有。我也不会走路。我在四处游荡。我姐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送你几辆香车,我哥就当姐了。这是为什么呢?你知道的。”
那么是谁给吕后写情书来挑逗她呢?从信中不难看出,此人的职业是可汗。没错,就是匈奴大哥单于。茅盾是前匈奴部落汗头曼和他前妻的儿子。侯曼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小儿子。
头曼,一头憔悴的老牛,既爱他温柔的妻子,又爱他的小儿子,所以他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小儿子,于是他把王子赶到了月亮的王国。第一个人发兵攻打月氏王国后,希望这能激怒月氏当局,让他们拿刀杀人,除掉茅盾。
茅盾不是理所当然的,否则你就不能有创意地给老女人吕雉写一封情书。他很快注意到了形势的变化,牵着一匹好马逃了出来。头曼也觉得自己的儿子不简单,他有点后悔,于是把一些兵马交给了茅盾。然而,埋藏在茅盾心中的仇恨无法消除。
后来发明了一种叫“鸣啾”的东西,发射时能发出声音,大概和现在的烟花差不多。他冲向地面,命令他的下属说:“听着,无论箭射出什么,你都要用它射。不开枪,你就死定了。”
一开始,茅盾用这种东西打猎。当他把它射出来的时候,他发现任何不跟着它的人都会立刻被杀死。有一次,陈敦把呼啸的箭对准自己的坐骑,发现他不敢射,就立刻把他打死了。后来冒顿把呼啸的箭射向妻子,那些没敢射的,当然都是冒顿给的结果。茅盾又一次用响亮的箭射中了父亲头曼的坐骑,没有人敢跟着他。
茅盾知道它有多成熟。公元前201年,茅盾将呼啸的箭射向他的父亲头曼汗,杀死了他的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兄弟,从此独立于汗。轻率夺权后,南征北战,扩张疆域,收复被秦朝夺走的河套地区。当时它的疆域甚至比汉朝还大。
他们声称自己是中国夏朝的后裔,所以理应分得中国一杯羹。即使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她也只能采取“亲亲”的政策。因此,当她写信与吕雉调情时,她不得不忍气吞声,为这种美做出贡献。否则,吕雉不得不成为茅盾本人的妻子。
吕雉选择来也是正确的。虽然她经常为此事被后人耻笑,但她一个人的忍辱负重捍卫了汉民族的安全,为以后的富强赢得了相对稳定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时期。由此可见,吕雉还是有一定头脑的。
一个延续了三百年的拓荒者,一个当今世界最大民族的命名者,一个称帝前连名字都没有的流氓。与项羽打了四年没有打胜仗的汪涵,终于逼得一代霸王吴江自杀。除了这些,在他发迹之前,还有一个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奇闻,那就是一个被视为街头流氓的小亭长,居然娶了一个有钱的乖乖女。正是这位**,最终改变了刘邦一生的命运,甚至差点改变了汉朝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位年轻的女士就是吕雉,后来的吕后。那么这个乖乖女为什么要“下嫁”给一个流氓,甘愿“把花插在牛粪上”?这是什么?
关于吕雉嫁给刘邦的过程,史记上记载的是吕公因为避难来到沛县。吕公的朋友沛县县令听说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于是向他求婚。吕公拒绝了这桩婚姻。沛县的名流们听说了吕公的到来,都争相向吕公献礼。
那么,抛开这些后人的警句,真实地看待历史,吕后究竟为什么要嫁给刘邦呢?
首先是客观的时代背景。当时秦二世广泛修缮秦宫,广招天下未婚女子。为了避免被招入后宫,忍受孤独,很多女人通常会选择草草嫁人。因为有个正规的老公总比在宫里孤独终老好。
第二个原因是吕公。吕公为什么跑去沛县?他不是来旅游的。上记载他因为躲避仇人,总是跑到沛县去找他的朋友沛县县令。因此,吕公到沛县的最大目的是挽救他家人的生命。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虽然吕公很有名,但他还是需要在沛县找一个好靠山,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安全。
没错,理论上,这是沛县县长。但是看看沛县的人际关系格局。县令手下,两个帮手,萧何和曹参,听刘邦这个小亭长的话,却不听县令的话。比如沛县的一些地头蛇,比如樊哙,就是刘邦的“铁哥们”,而沛县的长辈对刘邦敬而远之。
再加上刘邦的“仁厚”,刘邦是沛县最有前途最有实力的,而不是知府。吕公要想在沛县立足,就必须巴结刘邦。于是当刘邦来开会的时候,吕公急忙把他迎到座位上,然后说了一些“龙相”之类的废话,甚至把女儿嫁给刘邦,以换取家人的安全。为了保险起见,她把二女儿嫁给了樊哙。很明显,吕雉嫁给刘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沛县家人的安全。
第三,是刘邦的个人条件。这个人,刘邦,看起来很普通,但他胸中有一股野心。刘邦在咸阳面对始皇帝的驾临时,曾感慨道:“君子当如是。”项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敢让刘邦表达同样感受的人。当时在秦朝的法律下,刘邦的野心可见一斑。
而吕雉似乎一直没有忘记丈夫的野心,经常巧妙地提醒刘邦有两个谎言:算命和云气。而且当时社会的婚姻并没有完全看重家庭地位,更多的是看重彼此的志向。陈郁、陈都是败家子,但和刘邦一样,都有富家女。这绝不是巧合。应该是整个时代的大势所趋。
综上所述,吕雉嫁给刘邦的原因既有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有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但绝对不会是长期的“投资”,因为刘邦有当皇帝的潜质。不是我不相信吕雉的慧眼,而是我觉得吕雉的慧眼看不到这么远。随着卓文君投奔司马相如,洪福福夜里跑去找李靖。
三个陌生女孩都能慧眼识英雄,却永远看不到这三个男人未来的命运。除了情感因素,卓文君被司马相如的文采所吸引,洪福福被李靖的智慧所感动。他们看透了丈夫的性格,而不是命运。我相信没有人生来就注定要成就大事。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妻子的协助,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帮助,才能真正成就事业。
所以不能以对方是不是“潜力股”为标准来谈婚论嫁,否则会耽误人生。最重要的是,你要看对方的性格是不是你喜欢的。只要符合这一点,夫妻双方就可以互相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
刘邦夏侯_死后,匈奴单于上书汉朝,想娶太后吕雉为妻。吕后是如何回答的?汉武帝刘彻反击匈奴,实际上是为了复仇。汉朝政府真的叫韬光养晦。连皇太后都受了侮辱,还能嫁给匈奴,这是一般政府做不到的。
刘邦夏侯_死后,匈奴单于上书汉朝,想娶太后吕雉为妻。吕后是如何回答的?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死后,匈奴人贸然向吕雉太后求婚,并上书汉政府:一个孤独的国王,出生在巨泽,在叶萍的牛马之乡长大,去边境访问中国。陛下独立,独居。两位大师不高兴,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他们愿意拥有一切,所以这他们很容易一无所有。;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出生在北方草原。我来过几次中匈边境,很想去汉朝旅游。现在你单身了,我也单身孤独。为什么可以我们结婚吧?;我除了现有的,我什么都想要。
刘邦夏侯_死后,匈奴单于上书汉朝,想娶太后吕雉为妻。吕后是如何回答的?
吕后接到这份外交文书,大怒,召集群臣商议国策,要杀掉送国书的使者,发兵攻打匈奴。樊哙说:我愿领十万兵,野奔匈奴。;于是吕后问吕布:我该怎么办?
吕布说:樊哙说这种话,应该砍头。平城之围,汉军32万士兵被围困在平城。樊哙是个将军,但他不能我无法摆脱包围。民谣说,即使在平城之下,你也可以如果你不会用十字弓,就不要用它来战斗。七天不吃东西。;现在有人在唱这首歌。樊哙居然说可以率领十万大军横扫匈奴。这简直是傲慢。易是一种动物。我们不当他对我们说好话时,我不想开心。我们不当他骂我们的时候,我不想生气。
吕后说,很好!;
刘邦夏侯_死后,匈奴单于上书汉朝,想娶太后吕雉为妻。吕后是如何回答的?
遂命使张泽回书曰:单于不忘奸雄城。给它一本书,奸诈的城市都会害怕。但退图的话,会老弱,牙齿会退化,脚步会乱,听多了也污染不了自己。如果城市是无辜的,就应该被原谅。有两辆偷来的皇家汽车和两匹马,以此来充当正式的司机。;
在吕后他说他太老了,走不动了,他不足以服侍可汗。现在他只能送你皇家车骑,骑马作为车陪你。实际上,它这是一个谦卑的拒绝。
冒顿单于得到了吕后的答复,当然窃喜。吕后自视甚高,所以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亲自把车送来了。有什么理由向西汉宣战?
后来汉朝一直坚持和亲政策。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个家庭、学识都能相匹配的对象,更不用说非常注重门当户对的古代了。然而,在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刘邦在沛县是属于混混一类的人,偏偏就能娶到富家千金吕雉,而且还是吕雉的父亲非常满意的人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富家千金吕雉会嫁给混混刘邦
作为汉王朝的开创者的刘邦,身上总是透露许多神秘。刘邦刚“出道”那会儿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村长,薪水微薄,囊中羞涩,生活窘迫,但他脑筋却十分灵活。居然娶到了一位富家千金**。
而正是这位**最终改变了刘邦一生的命运,甚至险些改变了汉朝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个**就是吕雉,后来的吕后。关于吕雉嫁给刘邦的过程,《史记》上是这么记载的:
吕公因为避难来到沛县。吕公的好友沛县县令听说他有个漂亮的女儿,就向他求婚。吕公一口回绝了这个婚事。
沛县上的名人听说了吕公的到来,都争先来向吕公献礼。吕公请萧何住持献礼活动,并规定:“赠礼没超过一千金的人,只能做在堂下。”而就在这时,一身流氓习气的刘邦冲了进来,大声喊道:“我出一万钱。”语惊四座。
吕公善于相面,见刘邦气度不凡,赶紧请刘邦坐了首位,并在席上提议要将女儿嫁给刘邦。这一席话让吕夫人很不快活,责备吕公说,你怎么要把咱宝贝女儿嫁给一个流氓呢吕公冷笑说,这不是你们女人家能知道的。
为什么富家千金吕雉会嫁给混混刘邦
这就是正史上的关于吕雉嫁给刘邦的过程。再看《汉书》,内容上也基本相同,可以确定过程应该属实。在野史上,刘邦所谓有龙相,那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的就是这人长得确实很一般,甚至可以说丑,再加上他一团江湖酒肉习气……这样的人,一个富贵人家,一个如花一般的女孩,怎么可能看上他呢
当时秦二世广修秦宫,征召天下未婚女子。不少女子为了免被征进后宫,忍受寂寞之苦,通常会选择草草嫁个人。因为有个固定的丈夫总比进宫受寂寞之苦要好的多。
吕公为什么会跑的沛县《史记》上记载,他老是因为躲避仇人,跑到沛县,投奔好友沛县县令。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吕公虽然很有名望,但在沛县他依旧需要找一个好的靠山,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安全,这靠山理论上是沛县县令,但县令之下一文一武两位帮手,萧何和曹参,他们都听小亭长刘邦的,却不听县令的。为什么富家千金吕雉会嫁给混混刘邦“屈服”势力
因为沛县的“地头蛇”都是刘邦的铁哥们,再加上刘邦“仁而好施”,所以沛县中最有人望的和最有实力的不是县令,而是刘邦。吕公想要在沛县立足,就必须巴结好刘邦。所以当刘邦来到会场的时候,吕公赶忙把他迎到上座,接着说了些“龙相”之类的鬼话,甚至于将女儿嫁给刘邦,以换取自己一家的安全。
冒顿本是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后来头曼单于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阏氏,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便想废掉冒顿,另立太子,于是他就把冒顿送到月氏国当人质。
冒顿不知道父亲想害自己,就屁颠屁颠的到月氏国去了,哪知道冒顿刚到月氏国,头曼就发动了对月氏国的战争,月氏国当然不高兴了,便想杀掉冒顿,冒顿提前得到了消息,就偷了一匹月氏的好吗,一路狂奔侥幸逃回了匈奴。
头曼单于一看冒顿居然能虎口逃生,就知道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于是对他刮目相看,就打消了废冒顿里幼子的念头,他要重用自己的这个儿子,就让他统领一万骑兵。
冒顿回来后得知父亲送自己去月氏国原来是个借刀杀人的大阴谋,是要害死自己,非常生气,发誓要报复父亲,于是他对自己的这一万骑兵精心训练,要他们绝对服从自己,凡有不从者一律斩杀,经过几次的测试,那些没有听从号令的人都被斩杀了,剩下的人都是冒顿的铁杆追随者。
一天,冒顿跟随父亲头曼外出打猎,刚到郊外,冒顿就下令向头曼射箭,手下的士兵不敢怠慢,头曼一齐射向头曼,顿时头曼被射成了刺猬,当初毙命,冒顿又率领手下人把要夺权的弟弟和他的母亲杀死,把不服从自己的大臣也全部杀掉,最后冒顿自立为单于。
冒顿自立单于后,消灭了最大的邻国东胡,赶走了月氏国,北方各族无不臣服于匈奴,匈奴在冒顿的统治下,迎来了其帝国史上最强大的时期。
冒顿稳固了北方之后,又将贪婪的眼光投向了物产富饶的汉王朝,经常南下滋扰,一度攻到太原,刘邦得知后,气不打一去来,亲率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当时正值严寒,许多士兵都冻的受不了。
冒顿见状略施一计,假装战败逃跑,诱敌深入,刘邦不知有诈,就全力追赶,等刘邦追到平成的时候,后面还有许多士兵行走缓慢没有赶到,就在刘邦等待的工夫冒顿忽然率领精锐骑兵将刘邦团团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马辅山)。
刘邦被围了七天七夜,冒顿也是久攻不下,双方处于僵持阶段,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建议,贿赂冒顿的宠妾阏氏,才让刘邦死里逃生。
汉朝自此以后就落下了心病,开始惧怕匈奴了。于是便主动求和,以和亲的方式安抚匈奴。
刘邦去世后,刘盈继位,吕雉成为了太后,垂帘听政,独掌大权,她执政期间,也是采取的和亲政策,避免与匈奴发生冲突。
公元前192年,刚死去阏氏的冒顿单于派遣使者给吕后送来了一封极为不敬的国书,其内容是“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半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其意思是说你是寡妇,我是光棍,不如我们一起搭伙过日子吧,
冒顿单于大胆而热烈的求爱信非常具有侮辱性,吕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岂能受辱,这是对大汉赤裸裸的挑衅,吕后看了之后的勃然大怒,准备发兵攻打匈奴以消心头之恨,吕后的妹夫樊哙更是表示要亲率十万大军横扫匈奴,满朝文武也都纷纷附和,只有中郎将季布沉着冷静,他的一番话很快就打消了吕后攻打匈奴的念头。
正当众大臣们在吹捧樊哙勇猛无敌,必能横扫匈奴时,季布却说道“樊哙就该杀头,当初高祖亲率三十万大军都被匈奴围困,你樊哙凭什么能用十万大军横扫匈奴呢?”此话一出,众大臣皆哑口无言。
季布就是提醒吕后,以高祖之英武,倾全国之力出征匈奴尚且中了匈奴的埋伏,惨败而归,小小的樊哙何德何能,能让匈奴臣服。
吕后的表情也有愤怒贬为无奈,因为“白登之围”历历在目,再三斟酌之下,吕后给冒顿回了一封信其内容是“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脱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今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简单说来就是说自己是一个老妇人,你就不用这样糟蹋自己了。吕后除赠送冒顿单于车马作为礼物之外,继续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来和亲。
冒顿单于自然是笑纳了,并为他的冒犯向吕后致歉,这样汉匈之间就避免了一次无望的战争。
冒顿以后也曾多次骚扰汉朝,但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公元前174年,冒顿去世,笑纳帝国由极盛逐渐转衰,最终被汉朝击垮,他们或归顺,或西迁,逐渐消失在东亚的版图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