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沃森曾说她对奥斯卡没有兴趣,这是为何?
艾玛沃森曾说她对奥斯卡没有兴趣,这是为何?我觉得作为知名的年轻演员来说,有这样的底气说如此高调的话语,想必也非池中之物啊!艾玛沃森对如此有重量的奖都没有兴趣?足以可见,她是多么的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啊!
据悉,当时,她说只想拍摄有深度的**,所以,她更多的是想精进演技,让自己真正的有实力,而不是贪图虚名,更不是浪得虚名。很多人用尽心机与手段想要获得的奖项而在她的眼里却是虚无,相比较之下,她才是演艺界一颗燃起的新星,大有前途哦!
有人觉得她是仙女,有人习惯叫她女神,还有的人称她为人间尤物。但在我看来,她才是真正的女王。她曾高调的拒绝了王子的求婚,并且很自信的说:“成为公主,并不一定要嫁给王子”,这样的自信,相信很多人都不曾有吧!
其实她的容貌并不是很出众,而且成长在离异家庭当中。从小坚强的她,通过努力和汗水,才有了今日自信的她和独立的人格呢!
有人天生丽质难自弃,然而艾玛沃森却不是,她的牙齿很难看,身材比例也不是很协调,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艾玛沃森不适合吃演员这碗饭。可是她没有因为这些放弃,而是积极努力赚钱,寻找适合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最后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呢!
其实,艾玛沃森也算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了吧!不追逐名利,一心想要拍摄有深度的作品,而且喜欢看书,有人说,喜欢看书的女孩子一定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也是,一个演员只有让自己满腹经纶才有可能演绎出有深度的影视作品呢!
爱玛吞下砒霜,弥留之际,她想,一切都要结束了,“爱情的不忠,品行的不端,搅得灵魂永无宁日的贪婪,都就要结束了。 ”
据说,当年福楼拜正在写《包法利夫人》的时候,有朋友去拜访他,他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大哭。友人讶异,问他为何如此悲痛,他回答说,爱玛死了。友人于是打趣,“那你可以让她不死啊。”福楼拜摇头,“她必须死。”
爱玛的丈夫是医生,与她成婚后对她宠爱有加,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这样一个还算富足的家庭,一对看起来本应该幸福的夫妻,爱玛却选择了痛苦地死去,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到底是怎样的绝望,让她最终选择,将自己毁灭?
包法利夫人不姓包法利,包法利是她的夫姓,她的名字叫爱玛。
爱玛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农场主家庭,她的父亲鲁奥老爹一度将她送去修道院读书。在修道院,爱玛读了许多浪漫主义的小说,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憧憬,而一位常来修道院做义工的落魄**,则向她描述了一些上流社会的生活,这些,在爱玛心中塑造了一个片面的上流社会形象,也让她对上流社会的生活充满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后来母亲去世,父亲将她接回了家。成年的爱玛相貌甜美,身材窈窕,而且受过贵族教育,自然是自视甚高,在心底认为自己应该拥有美好的爱情,过上衣香鬓影的上流社会生活。
这会儿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资本主义已经萌芽,但是教会对社会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女性的主要角色也是相夫教子。爱玛没有工作,也没有一技之长,她跟着父亲挤牛奶,住在乡下的农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上流社会的生活。
她虽然心中满满的都是对爱情的幻想,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最终也只能是在父亲的安排下,接受了为父亲治病的包法利医生的求婚。
包法利医生全心全意爱着爱玛,从始至终,两人最开始成婚的时候,爱玛对丈夫是保佑一定幻想的,她渴望从这个男人身上找到浪漫的爱情,可是现实很快就让她失望了。
包法利医生是个平庸的普通人,他出身贫寒,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他医术稀疏平常,在为鲁奥老爹治疗断腿的时候都需要临时抱佛脚查看医书。他的长相也不符合爱玛的审美,显得愚笨且粗俗。
与这样一个人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爱玛就觉得自己的生活索然无味,对丈夫更是失望透顶。这不是她梦想中爱人的模样,即便包法利医生对她百依百顺,这不是她梦想中的生活,即便她在这个家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
而这些不满,在去参加了沃比萨尔侯爵家的晚宴后达到了顶峰。她在侯爵府上终于见识到了真实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而在舞会上与她共舞的子爵,风流倜傥,更是让她如痴如醉,觉得如此这般的男子,才是她该有的归宿。
从侯爵府回来后,爱玛就像是从梦境中醒来的公主,肉身已经醒了,但灵魂却还留在那场奢华的舞会上。她不甘,却无可奈何,她愤愤不平,却也无能为力,于是,她开始闷闷不乐,对眼前的生活也失去了之前残留的热情。
她那颗平静的心,在见识到一直梦寐以求的生活后,彻底失去了平静,迷失在了欲望的洪流之中。
包法利医生是真的非常爱自己的妻子,他眼见妻子精神一日不如一日,担心不已,于是决定搬家,举家搬到了永镇。一个街道只有一颗子弹射程长,但是挨着大路的小镇。
他真的是很爱爱玛,这次搬家耗费了不少家资,他却也无怨无悔。他以为只要为爱玛竭尽所能提供最好的生活,就是在不遗余力地爱她。他没有去认真思考过爱玛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也没有意识到爱玛对浪漫的渴望,两个人一直都不在一个频道,男人踏实却无趣,女人可爱却虚荣。
爱玛也试着去爱丈夫,最终却发现跟这个人无话可谈,怎么看怎么不耐烦。两人之间存在着没有沟通过的不了解,渐行渐远。
来到永镇后,爱玛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在这里,她碰到了事务所的书记员莱昂,这是一个略微苍白瘦弱的小伙子,在爱玛眼中,莱昂读过不少书,知道不少巴黎的事情,两个人在几次聊天中,详谈甚欢。
而莱昂在这个沉闷的小镇待得时间也够久了,周遭人的粗俗早就让他心生厌烦,而爱玛这个美丽夫人的出现,像是他沉闷生活中的一道阳光。
两个人都对对方心生好感。
这个时候的爱玛,虽然对爱情抱有幻想,虽然对浪漫十分渴望,但行为还是十分节制的,在意识到自己被莱昂吸引、莱昂也对自己倾心时,她害怕了,于是选择了冷处理这段关系。
莱昂没有勇气再向前一步,于是选择离开,回去鲁昂市,继续他为完成的学业。爱玛在莱昂走后,就开始后悔了。她为自己错失一段浪漫的爱情而烦闷焦躁,甚至将脾气发到了女儿身上。
就在这个时候,永镇附近一个农场的主人罗多尔夫出现了。
这个男人相貌堂堂,身家丰厚,却是个流连欢场的情场老手,他各种情话信手拈来,对于如何撩拨一个清白的女人了如指掌。他在去包法利医生家看病时,看上了爱玛,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爱玛弄到手。
爱玛是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心里向往着美好的爱情而一步步走进罗多尔夫设下的天罗地网中的。
罗多尔夫玩弄浪漫很有一套,他很快就俘获了爱玛的芳心,两个人开始偷情。爱玛开始小心翼翼,但很快就沉迷于此,无法自拔,她开始疯狂地迷恋上了这段关系。
在爱玛的心中,爱情就是生活,生活应该全部都是爱情,她终于拥有了渴望已久的浪漫,又开始希望这样的炽烈的爱情可以全部属于自己。她是贪婪的,但是在感情中,谁不希望得到对方的全心全意?
于是,爱玛与罗多尔夫约好了私奔。在最后时刻,罗多尔夫退缩了,他只是玩玩而已,从来没想过一辈子和爱玛在一起。爱玛想得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罗多尔夫想得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
罗多尔夫的背叛,让还在热恋中的爱玛一脚踏空,从天堂跌落至地狱,她吐血了,整个人,都被这样的打击伤害了。她第一次爱,就爱上了这样一个浪荡子弟,就爱上了这样一个不值得托付真心的人,她被深深地伤害了。
包法利医生这个老实巴交的老好人,一直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妻子。关于爱玛的风言风语,他一概不放在心上,眼见妻子又消沉下来,病体越发严重,他决定带着妻子去鲁昂散心,看一场歌剧。
这样的决定,对于包法利医生来说,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创举了。
只是他永远也想不到,自己的这个安排,却让爱玛会与书记员莱昂重逢。
三年的时间,爱玛和莱昂都经历了很多。爱玛有过了一段疯狂的情史,莱昂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男孩儿,他身边也有了不少莺莺燕燕,情史也不单薄。两个人都不在是一张白纸,不再是谈论文学就可以满足的情窦初开,爱玛更加艳光四射,而莱昂更加游刃有余。
他们开始约会。
爱玛这个人,有一种偏执的全心全意,她要爱一个人,就会把全部心思花在这个人身上。与罗多尔夫在一起时,她就喜欢些热烈的情书,喜欢送罗多尔夫精致的礼物,哪怕是赊账也不在乎。与莱昂在一起后,也是如此。
两个人不在一个地方,为了方便偷情,爱玛对丈夫撒谎说自己要去鲁昂学琴,每周都会去一次鲁昂。她在鲁昂租了舒适的旅店与莱昂幽会,心中的火苗再次燃烧起来。
但她很快就发现,她在莱昂身上已经找不到了昔日的激情,找不到对爱情的憧憬,她在放荡的同时,却觉察出了内心的空虚。
她不明白,想要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爱情,怎么就那么难。
虽然对这份迟到的爱情不是很满意,但爱玛还是没有放手。她神经质地一次次要确认莱昂对自己的心意,让莱昂也开始觉得心生厌烦。而莱昂与爱玛的关系被他母亲直到了,他所供职的事务所老板与他谈话,希望他以事业为重。
莱昂被说服了。
爱玛,再次被现实打败了。
如果失去一段面目可憎的爱情是一件幸事,那爱玛应该还有悬崖勒马的机会。可在这两份狂热的、不知节制的感情中,她投入的不光是感情,还有金钱。
她的爱情是需要以舒适奢华的物质为基础的,她从高利贷商人那里赊欠许多货款,后来甚至到了签发记名期票的地步。为了偿还欠款,她拆东墙补西墙,债台高筑,身陷高利贷的泥潭不可自拔。
在莱昂与她的感情走下坡路的时候,高利贷商人给了她致命的一击:他要求艾玛在二十四小时内偿还八千法郎的欠款,否则,就将拍卖她的所有财产。
爱玛在丈夫得知这个噩耗之前,四处奔走借钱,但没有人愿意借给她。昔日的两个情人,罗多尔夫向她哭穷,莱昂用上了缓兵之计,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报应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爱玛的生活被摧毁了,她对美好的期盼也被摧毁了。
最终,她选择吞下剧毒的砒霜。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欧维在自杀时总是能遇到各种各样需要他去处理的事情,从而打断他自杀的节奏,最终重新燃烧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勇敢地生活下去。但包法利夫人爱玛去没有这么幸运,她没有遇到这样一些能够让她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人和事,或者说,她是自己放弃了自己,不想被救赎。她在痛苦中死去,临死前曾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但只是听到了一个疯子暗含讽刺的歌声。
包法利夫人最后恨的人,应该只有自己。
正如她腹痛如绞时想的那样,终于要结束了,这些面目可憎的生活,终于,要结束了。
表面看起来,包法利夫人死于虚荣,死于不忠,但这些虚荣,这些不忠,归根到底,是来自内心对某种不切实际的生活的渴望,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来自于对美好的贪婪。
但是,向往美好有错吗?
没有错,但是这个美好,应该是自己有能力承受,有能力支付成本的美好。没有人不向往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我们想要更大的房子,想要去更远的地方,想要升职加薪衣锦还乡,想要一言不合就放飞自我。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包法利夫人,暗搓搓地鼓励或者说怂恿我们。
有些向往,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而有些向往,却是要命的。
很久以前,大学班主任曾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给自己制定目标时,不要好高骛远,那个目标,应该是你奋力一跃,就触手可及的。目标定得太低,没有成就感,目标定得太高无法实现,则会打击自己。
包法利夫人爱玛追求的是自己幻想出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是不存在的,是无法到达的彼岸,即便她倾尽所有,仍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误了卿卿性命。
读完《包法利夫人》,一定有许多人会说:“幸好我不是包法利夫人,我也不会像她一样。”
但不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潜藏的欲望。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害怕自己成为包法利夫人,而是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有可能成为包法利夫人的。爱玛已经用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避免她踩过的坑,无论是爱情上,生活上,亲情上的,还是事业上的。
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
最后说点不算题外话的题外话,我读得是周克希先生的译本,语言流畅,可读性很强,李健吾先生的译本我没有读过,无法评论。原文书我又读不懂,但从译本中还是能体会到福楼拜语言的精妙,尤其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通过细节来展现人物内心,绝妙之极。
在此摘抄一段描写包法利医生对爱玛爱意的段落,缅怀这位可悲人物,一窥爱情的模样:“他心满意足,无忧无虑。相对而坐用餐,傍晚去大路散步,望着她用手拢一下头发,瞥见她的草帽挂在长窗插销上,诸如此类的许多事情,夏尔过去根本想不到其中会有什么乐趣,如今却都使他感到幸福无所不在。”
《包法利夫人》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诵读的文学经典,更是一本对人生有重大启发的必读经典。
结婚大作战
剧情简介:
相信有女朋友的人都知道女人发起火来是多么的可怕,而面对婚礼,更不要期望女人有什么理智可言。本片的故事就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两个女人怒火怎样将一场婚礼变成二战战场。影片的两位主人公丽芙(凯特·哈德森 饰)和爱玛(安妮·海瑟薇 饰)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可谓是情同手足形影不离。这样的闺中密友自然会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然也包括女孩子家的小小心事。故事的争端起源于两人另一位朋友的婚礼,新娘当场的抛花仪式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他们两人共同接到新娘抛出的花束,自此爱神丘比特从天而降,两人的男友很不长眼地同时向两人求婚,而两人又很不长眼地同时答应了男友的求婚。作为闺中密友,婚礼的事情自然是共同操办,所以两人在极度亢奋中一同去寻找婚庆公司、一起去买礼服、一起去订饭店、一起去准备婚宴、一同发出喜帖,可是灾难还是在第一时间降临了!因为婚礼策划人的一次失误,两人的婚礼被定到了同一天!在常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却使两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本可能拿着花站在我身边的伴娘竟然成了我的竞争对手!这还得了!!!
事实证明,对女人来说,在同一天办婚礼的好朋友比情敌更加可怕。两人的婚礼大战正式拉开帷幕,在互相攀比的谁也不服谁的心理推动下。两人开始了全方位的互掐,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两人针锋相对的战场,期望着能压倒对方拥有最完美的婚礼。而这场对决发展到最后俨然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范围,乔装、跟踪、暗箭伤人,最后更是激化到两人穿着婚纱在婚礼上大打出手,而至于他们俩的另一半似乎已经被完全遗忘了
**《One Day(一天)》讲述了一场长达将近20年的爱情拉锯战,男女主人公自相识起就约定了每年的7月15日这一天见面或者联络,维持着一段暧昧不清的友谊。有人说这是一场浩大的暗恋史,也有人说这是一个万年备胎的逆袭史。这是一部公认的爱情悲剧片,我却觉得这只算一个浪漫而文艺的爱情故事,美中不足的是男主女并未携手到老,但他们最终是没有在人生闹剧中迷失自己,错过对方,虽然幸福并不长久,但拥有过,即是此生无憾。
1988年7月15日,艾玛和德斯特相识于毕业典礼散场时,相识即是分别。这一天大学里的万人迷德斯特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平凡普通有些保守的姑娘,辗转于各类性感女孩床笫之间的他在大学的最后一天或许想要尝尝鲜,当艾玛局促地躲进卫生间整理自己的时候,德斯特突然意识到,这个女孩是认真的。于是披着学士服努力营造氛围的艾玛走出卫生间正好撞上了德斯特提上裤子准备开溜的样子。德斯特安慰有些挫败感的艾玛:或许,我们可以做朋友。
1989年7月15日,艾玛搬到了伦敦,德斯特将要去往巴黎,再见还是分别。这一天德斯特心心念念的是即将带自己踏上新征程的火车,艾玛内心除了对新家和未来的不安,还有单方面对德斯特的不舍,德斯特对她说:明年这个时候,你一定已经征服了伦敦。
1990年7月15日,艾玛在电话里向德斯特抱怨自己糟糕的境遇,德斯特在电话那边一边安慰,一边欣赏女友的胴体和才艺。伦敦的艾玛事业不顺,前途渺茫,巴黎的德斯特肆意青春,挥霍人生,艾玛甚至没来得及隔着电话对他说声:我想你了。
1991年7月15日,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却被迫做了服务生一年多的艾玛得到了老板的升职提议,了解她的不甘与迷茫,德斯特说:你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人,你应该转身走出这家餐厅再也不回来,或许你需要停下来看看,或许你需要一场旅行。
1992年7月15日,德斯特和艾玛来到法国游玩,有人害怕发生什么做不成朋友,也有人想要发生什么继续做朋友。一个小心翼翼,一个奋勇向前,不过是爱与不爱的区别。
1993年7月15日,德斯特了成为小有名气的低俗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在凌晨的狂欢party上给艾玛打着电话,满是酒精的嘴里说着没有逻辑的胡话,这一天也是一样,艾玛并没来得及和他好好说上几句话,就听到了电话挂断的声音。
1994年7月15日,即将要当老师的艾玛第一次和追求自己的朋友约会,临走时故意忽视了德斯特的电话,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怕听到他声音的那一刻,自己便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原点,默默暗恋德斯特的艾玛终于准备接受其他人。这一天他们似乎没有联络,德斯特一直在试图联系艾玛,像一个得不到糖的小孩企图得到安慰。当德斯特被父母质疑时,没有更好的良药比始终爱他的艾玛更能让他得到治愈。
1995年7月15日,这一天也是让德斯特沮丧的一天,在父亲的提醒下看到报纸上对他的恶评,德斯特的心情除了有难过、挫败更多的是愤怒,与艾玛短暂的通话也因为他的坏脾气闹得不愉快。
1996年7月15日,几年不见,艾玛还是那个带着想念和爱意的艾玛,德斯特也还是个沉迷花花世界的混球。艾玛想和他好好聊聊,德斯特却沉迷嗑药,他甚至当面表示看不起她的教师职业。艾玛终于把她的心里话说出口:我爱你德斯特,但我不喜欢你了。她的德斯特的爱从未改变,但是现在的德斯特已经不是那个她喜欢的人了,既然不合适,那索性连这本就不单纯的朋友也别做了。
1998年7月15日,德斯特终于走到了事业低谷,他被电视台解雇了,经纪人说:你需要找到真正喜欢你的人。
1999年7月15日,德斯特听从了经纪人的建议,找了一个非常爱自己的女友,一个愿意接纳事业失败、再无阳光潇洒的他的女人。艾玛终于也和男友彻底分手,结束了这场并不两情相悦的恋爱。
2000年7月15日,德斯特带着未婚妻前来参加大学同学的婚礼,如今的艾玛是一个重新投身于创作事业单身女人,画着精致的妆容,一袭剪裁得体的华美旗袍将她姣好的身体曲线勾勒得令人惊心动魄。婚礼上,未婚妻怅然地看着台上幸福的新娘,她知道他不爱他。德斯特把艾玛带到了天台,得知他要结婚,艾玛有一瞬间的失神和落寞,随即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假装开心地祝贺他。他们相拥着说着想念的话,德斯特亲吻了她,第一次蜻蜓点水,点到即止;第二次缠绵悱恻,做着最后的告别。那时的德斯特对艾玛的心思并不单纯,否则也不会满婚礼的熟人,单单递给了她一张特地准备的喜帖。
2001年7月15日,德斯特和妻子生下了女儿,这个曾经的花花公子回归家庭不再流连风月场所,给女儿读着艾玛写的小说,一直在等艾玛来电的他接起妻子的电话张口就唤着艾玛。妻子也已经无法默默爱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偷偷出轨一个自己曾看不上的德斯特的大学同学。
2002年7月15日,德斯特与妻子离婚,伤心落寞的他与艾玛发生了关系,半掺爱意,半掺慰藉。
2003年7月15日,德斯特只身前往巴黎与成为作家的艾玛见面,第一次想要和艾玛在一起的他得知了艾玛已有男友的消息。他只能像一只颓丧的小狗一样灰溜溜地离开,艾玛却追了上来,告诉他,她始终忘不了他,徘徊了15年的德斯特和艾玛,终于在一起了。
2004年7月15日,德斯特开了一间咖啡馆,在店里忙碌的他幸福地准备着婚礼上的誓词。
2005年7月15日,德斯特和艾玛决定生一个他们俩的孩子。
2006年7月15日,备孕一年,未能如愿,心情糟糕的艾玛一大早冲着德斯特发了顿无名火,离家前两人约定晚上要好好谈谈。艾玛在工作室呆坐了很久,然后去了游泳馆,游泳总能让她头脑清醒,就像1997年她和德斯特第一次断联的那天。出发前,她给德斯特的手机留言说爱他,你可真幸运能拥有我。这是艾玛对德斯特说的最后一句话,艾玛在去家德斯特的路上出了车祸,德斯特的幸运,只能到这里了。
2007年7月15日,德斯特在酒吧买醉,酒精却并不能麻醉他被刺痛的神经,永失所爱的伤一辈子也好不了。德斯特的爸爸对他说:你得当作她还活着一样继续生活,就像我已经这样过了10年了。
2008年7月15日,艾玛的前男友来到了德斯特的咖啡店,他说:她能让你变得更好,你能让她获得幸福。德斯特看着他的妻子和孩子笑得有些羡慕。
2011年7月15日,德斯特和女儿来到1988年和艾玛一起来过的小山丘,他说:艾玛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未曾说出口的是,她还是他最爱和最爱他的人。
影片的最后,德斯特回忆起与艾玛相识的那天,两人在路上狂奔,亲吻,再分别,那是德斯特和艾玛开始的时间,也是心动的瞬间,这一段美好的回忆,仿佛也让身为观众的我们觉得,艾玛还活着,从未离开。
这部由安妮·海瑟薇和吉姆·斯特吉斯主演的爱情悲剧片曾被称为“2011年最催泪的影片”,在我看来这也是一场演技和颜值的狂欢盛宴。整部**最大的BUG莫过于**说的安妮·海瑟薇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女孩,请问这样的颜值和身段,何来普通一说?海瑟薇的美哪里是一个爆炸头和一副黑框眼镜就能压制住的?她的美让人惊心动魄,失了心智,就好比古龙的小说《楚留香传奇:血海飘香》里的秋灵素,好像美得让人为她失去生命都心甘情愿。
男主德斯特的前半生是幸运的,家境优渥,事业顺利,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也总有人愿意爱他。男孩子总是不成熟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德斯特肆无忌惮地享受艾玛对他的爱,若说他一直以来都把艾玛当备胎,我认为是没有的,他从未在自己落魄的时候要求艾玛和他在一起,但他确实是渴望过艾玛的身体,也对艾玛身边的男性朋友有着天生的敌意,虽说罪不至死但那些年的德斯特的的确确是个混球。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德斯特或许是想起了心底里对艾玛心动的感觉,你可以说他是没人要了于是转投艾玛的怀抱,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他或许是因为成熟了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艾玛死后,德斯特更加细节地感受到了自己对艾玛的爱,后来的他,或许爱得更明白,艾玛在时被他挥霍的爱,他要用余生还她。
最后我想说,暗恋的姑娘们可不能向艾玛一样死心塌地,因为不够爱你的人是不值得得到好姑娘全心全意的爱的,大部分的人都像德斯特一样,被爱的有恃无恐,但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迷途知返,回头看到爱得卑微的你,在爱别人的同时,首先要爱自己。祝天下所有的好姑娘都能遇到珍惜你的好先生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