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博物馆联系电话是多少

建瓯市博物馆联系电话是多少,第1张

建瓯市博物馆****:0599-3833642

地址:南平建瓯市仓长路163号

建瓯市博物馆景点简介:

建瓯市博物馆位于建瓯市区孔庙内,为南平市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建于1985年3月,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陈列展厅1200多平方米,库房面积80平方米,标本房面积60平方米。博物馆收藏各类历史文物5000余件。现有工作人员7人,除坚持收藏、陈列、宣传、研究外,还兼管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市博物馆成立于一九八五年初,设在建瓯孔庙内,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文物展厅布置为建瓯地域通史陈列。展出有上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明清各朝历史文物,并兼展各朝重要器皿。

基本体现了建瓯地域上下四千五百年人类由洪荒年代,逐渐向奴隶社会,再向封建社会迈进的历史概况,充分体现了建瓯数千年来丰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渊源。解放后,建瓯先后在城乡各地调查发现古代遗址、墓葬、窑址、古建筑、石刻近百余处,出土了大量文物。建瓯市博物馆现保存有文物三千余件,上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下迄明清的官窑彩瓷,藏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建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概貌和历史发展过程。

现博物馆所在地“建宁府孔庙”是1986年重修的,已列入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高17米,宽314米,深229米,占地7505平方米,为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保留原明清建筑的明显特征,为我省古建筑之罕见。博物馆这一阵地,对后代进行以热爱家乡为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陈列展厅开放十余年来,接待中央、省、地各级领导、群众、学生近十万人(次)。一九九七年陈列展厅被南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瓯市博物馆开放时间:8:00-17:00

建瓯市博物馆景点介绍:

建瓯市博物馆位于建瓯市区孔庙内,为南平市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建于1985年3月,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陈列展厅1200多平方米,库房面积80平方米,标本房面积60平方米。博物馆收藏各类历史文物5000余件。现有工作人员7人,除坚持收藏、陈列、宣传、研究外,还兼管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市博物馆成立于一九八五年初,设在建瓯孔庙内,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文物展厅布置为建瓯地域通史陈列。展出有上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明清各朝历史文物,并兼展各朝重要器皿。

基本体现了建瓯地域上下四千五百年人类由洪荒年代,逐渐向奴隶社会,再向封建社会迈进的历史概况,充分体现了建瓯数千年来丰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渊源。解放后,建瓯先后在城乡各地调查发现古代遗址、墓葬、窑址、古建筑、石刻近百余处,出土了大量文物。建瓯市博物馆现保存有文物三千余件,上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下迄明清的官窑彩瓷,藏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建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概貌和历史发展过程。

现博物馆所在地“建宁府孔庙”是1986年重修的,已列入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高17米,宽314米,深229米,占地7505平方米,为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保留原明清建筑的明显特征,为我省古建筑之罕见。博物馆这一阵地,对后代进行以热爱家乡为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陈列展厅开放十余年来,接待中央、省、地各级领导、群众、学生近十万人(次)。一九九七年陈列展厅被南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房钨矿位于建瓯市区90°方向,直距约22km处。行政隶属建瓯市玉山镇上房村与小桥镇西边村管辖。矿区有简易公路与省道连接,交通较便利。

矿区处于闽中裂谷铜铅锌成矿带中段。20世纪80年代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发现了较大规模的Cu、Pb、Zn、W、Mo多元素异常。2003年开展150km2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2007年对南西部上房一带的W、Bi、Mo等元素综合异常浓集中心,开展1∶1万土壤测量48km2,圈定3个综合异常;其中HT-2强度高、规模大,判断为矿致异常。立即投入查证、地质普查,发现白钨矿工业矿体。至2009年9月完成地质普查,控制矿体长超过1000m,厚20~40m,斜深大于150m;WO3品位012%~072%,最高达到15%,矿体平均品位020%以上。2010年转入详查。通过地表及深部工程系统控制,矿床规模已达中型,有望通过进一步追索达到大型。

一、矿床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我国重点金属成矿区带武夷山成矿带内,处于闽西北隆起带和闽东火山断坳带接合部位,北(北)东向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南北向浦城-尤溪大断裂带在本区交会,其南北段均已发现多处铜铅锌矿床(如尤溪县梅仙铅锌矿),成矿条件有利。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大金山组(Pt1d)变质岩(变粒岩及片岩)等,呈北北东向展布,与区内的铜、铅、锌、银等矿床成矿关系密切。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ηγ52(3)a]、黑云母花岗岩[γ52(3)c]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脉等,多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具多期次活动特点的北北东、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发育,切割了变质岩地层和岩体,同时也控制了地层的展布。

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大金山组硅化斜长角闪岩中(图5-5-1),已圈定主矿体一个,小矿体多个;区内分为Ⅰ、Ⅱ两个矿带,呈北东向展布,其中Ⅰ号矿带是主矿带,工作程度相对较高(已编号矿体11条)。两个矿带分别对应不同的异常浓集中心。矿体受大金山组中的斜长角闪岩控制,具全岩矿化特点,多呈似层状展布(图5-5-2)。主矿体位于Ⅰ号矿带,0线与20线之间,总体走向约北东30°至12线折向北东60°,目前已控制长约12km,宽6~7524m,WO302%~05%。下部见钼矿(化),多分布于裂隙中,呈细脉状或浸染状出现,裂隙密集处则为钼矿体。局部可见钼矿细脉均穿钨矿脉,表明钼矿成矿时间晚于钨矿成矿时间。

图5-5-1 建瓯上房钨矿区地质图

主要金属矿物有白钨矿、辉钼矿、磁黄铁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钾长石、石英、阳起石、绢云母、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石主要为半自形粒状结构,细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白钨矿呈粒状与磁黄铁矿、阳起石、透闪石、辉钼矿、石英等共生。辉钼矿呈细鳞片状充填在含斑中细粒钾长花岗岩裂隙中,钼矿石主要有细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围岩蚀变强烈,具有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特点:由矿床中心向外大致有钾长石化、硅化、阳起石(透闪石)化、磁黄铁矿化带→钾长石化、白云母化、绢英岩化带→高岭土化、绿泥石化、青磐岩化带等。

钨矿化产在斑岩体的外接触带,钼矿化主要在斑岩体的内接触带附近。白钨矿矿物颗粒由矿体中心向两侧随结晶温度逐渐降低而不断变细的特点,反映了成矿主要受一个热源与组分中心控制的成矿特点,初步确定为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图5-5-2 建瓯上房钨矿区0勘探线剖面图

二、地球化学特征

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表现为以Cu为主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带,长100km,宽20~30km。异常带南段上房—石呈一带主要为Cu(Pb、Zn、Ag)、W、Mo、Sn组合异常,主要处于大金山组、龙北溪组变质岩带上,形成较大规模的异常,面积可达几十平方千米。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上房西南侧发现以W为主,伴有Mo、Bi、Ag、Pb、Zn、Cu组合异常。异常主体呈近等轴状,面积约10km2,处于燕山早期第三阶段第三次(γ52(3)c)黑云母花岗岩外接触带大金山组(Pt1d)(图5-5-3),异常西、南侧未封闭。W、Mo、Bi套合好,浓集中心明显,浓度梯度变化显著。W、Bi具浓度内带,最高值分别为3576×10-6、122×10-6,Mo具浓度中带,最高值为175×10-6。异常具明显的组分分带,以W、Mo、Bi等高温热液成矿元素异常为中心,外围(西、北侧)分布着Cu、Pb、Zn、Ag、As等中低温热液成矿元素异常。

1∶1万土壤异常表现为一个以W为主,强度高、规模大的W、Mo、Bi多元素综合异常,异常长宽约2km×1km,各异常套合好。W大于25×10-6异常面积约16km2(图5-5-4),W最高5200×10-6,远超过钨工业品位(WO3)1500×10-6;地表已发现的钨矿体与W异常浓集中心一致。伴随的Mo、Bi异常强度也较高、规模也较大,皆具浓度内带,最高值分别为158×10-6、200×10-6,浓度梯度变化显著。Cu等其他中低温热液成矿元素异常分散在周围,相距W等高温热液成矿元素异常较远,表明成矿时期不同。

三、化探方法技术运用

该矿区运用的化探方法见P211。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了上房—石呈一带以Cu为主的W、Mo、Sn大规模的组合异常;1∶5万测量进一步确定上房西侧各元素套合好、有浓集中心的W、Mo、Bi组合异常具有找矿意义;1∶1万土壤测量圈定了一个有浓集中心的以W元素为主的强度高、规模大、套合好的W、Mo、Bi组合异常,W元素最高值达到5200×10-6(超过W的工业品位)。随着工作程度的提高和深入研究,认为上房W异常(或地段)区除地表发现W矿体外,其深部仍有W矿体存在,故推断此异常为矿致异常。依据是:①上房—石呈一带地层为大金山组变质岩,岩浆岩活动频繁,围岩蚀变强烈且有分带特点,表明成矿作用明显,处于南北向与北东向两条大断裂交会处,断裂构造切割地层,与侵入岩体(燕山期花岗岩)控制地层展布,是十分有利于金属矿的生成环境。②通过不同尺度化探测量成果,发现并圈定出有意义的以W为主,强度高、规模大、套合好,有浓集中心的上房组合异常(含Mo、Bi,且地表已发现矿),凸现出成矿元素在此处空间上分布特点,故推断为矿致异常,认为此异常区深部还有钨矿存在。③根据化探测量结果而开展的地质普查、详查,以及山地工程已发现地表钨矿带。

图5-5-3 建瓯上房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图

图5-5-4 建瓯上房钨矿区1∶1万土壤测量W异常图

因此,上房异常反映了地下钨矿的存在,其规模和强度预示着深部有中、大型钨矿。

四、验证结果

2003年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5处综合异常。先后对生元坪、节山两处Cu、Mo、Pb、Zn、Ag异常区进行查证,投入1∶1万土壤测量、地表槽探,并打3~5个100~400m深的钻孔;节山异常区还进行了硐探,仅见铜、钼矿化体或几条小铅锌银矿化脉,没有重大突破。

2007年对上房W-Bi-Cu-Mo-Ag-Pb-Zn异常进行查证。根据土壤W异常形态、规模,布置地表槽探。由探槽刻样成果可知,0线地表矿体连续宽约120m,按照土壤异常特征和地质情况,选择0勘探线进行钻探验证(图5-5-2)。已施工的12个钻孔中,11个孔见矿。其中ZK001在0~7695m见钨矿体6层,累计厚度4053m,WO3平均品位0387%;75~125m发现Mo品位大于003%的钼矿体12个,累计厚度2528m,平均Mo品位0079%。其他见矿孔情况大多与ZK001相似。

Ⅰ号钨矿带地表长约1000m,推测宽度大于200~400m,厚度20~60m(单矿带合计)。本次详查工作主要部署在1~8线之间,预期可获得332+333矿石资源量181227万t,WO3资源量378万t,平均品位0225%。

目前已布置该矿带南端的Ⅱ号矿带深部验证工作,经进一步工作,本矿床可能达到大型规模。

(本节供稿人:林才浩蔡以评)

宁德市汉语方言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方言内部的异同,宁德方言属闽海方言群中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区。古田、屏南两县属于闽东南次方言南区;蕉城区和霞浦、周宁、柘荣、寿宁、福鼎、福安等7县(市),属于闽东北次方言区。闽东方言福州话在南片区可自由交际,北片区各市(县、区)人也能基本听懂福州话。霞浦话在北片区的周宁、寿宁、柘荣等县可自由交际,蕉城、霞浦、福鼎人也能基本听懂霞浦话。闽东方言北片区各县(市)没有像福州话韵母那样的变韵现象。福安话语音浊重,语调偏硬;福鼎话轻清、绵软。

同时,境内有一些地方形成区外方言岛。蕉城区飞鸾镇的碗窑和礁头村(共3000多人)讲闽南话;霞浦县的三沙镇和水门、牙城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以及下浒、柏洋、长春等乡镇的少数村庄(共约7万多人)讲闽南话;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点头、贯岭、俞山、叠石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共13万多人)讲闽南话;还有柘荣县的乍洋乡和东源乡的少数村庄(约500多人)也讲闽南话。全地区约有21万多人讲闽南话。闽南话是宁德境内第三大方言。还有少数地区形成汀州话(客家话)方言岛和莆仙话方言岛。古田县风都镇的后溪、珠洋两个村(约5000人)讲客家话,霞浦县柏洋乡利埕村福鼎楼自然村300多人)讲客家话,柘荣县城郊倒龙山村( 100多人)讲客家话。此外,福安市社口镇首笕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和点头镇观洋村以及寿宁县西南部边境个别自然村讲客家话。霞浦县溪南镇岱屿村(100多人)讲莆仙话;福安市下白石部分村庄(400多人)讲莆仙话;福鼎市沙坦镇澳腰等村庄(数百人)讲莆仙话。

闽东方言南片的福州话在境内少数地方形成方言岛。福鼎市秦屿镇(3 5万多人)全讲福州话;霞浦县的海岛乡和柏洋乡的北岐村、长春镇的计米村(共1 4万多人)讲福州话。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一些县的边界村庄讲邻县方言。屏南县西北部岭下乡的富竹、上楼、东峰、上梨洋、葛畲等村因与闽北的建瓯市毗邻而讲属于闽北方言系统的建瓯话,周宁县的西北部与政和县接壤的泗桥乡的赤岩、洋尾、洋尾弄、吴厝坑、吴厝坪和纯池镇的前溪等村庄讲属于闽北方言系统的政和话;霞浦县的东冲半岛与罗源县的鉴江镇隔海相望,该县北壁乡的东冲、上岐、下岐几个村讲罗源话。 境内传统男女婚嫁通常由“议婚”、“嫁娶”、“闹洞房”、“下厨房”和“回门”几个环节组成,有中国古代婚姻六礼遗留的痕迹。而“嫁娶不亲迎”是闽东婚嫁礼俗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男女到了结婚年龄,经过家长物色,或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向女方求婚,倘女方父母表示同意,“合婚”认为男妇生庚无“冲”、“克”后,男、女双方家长就聘金、聘礼妆奁、婚期等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由男家择吉日送礼到女家,婚事就算定下来,俗称“小定”。“小定”后男家再次选择吉日,送乾坤贴、聘金、聘礼、布料至女家;女家回送以糕果、新郎布料,为大聘,俗称“大定”。送过聘礼后,男家将选定的结婚日期写在红纸上通知女家,俗称“送日子”。迎娶,这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各自设祭拜祖宗。新娘还得向其亲属长辈行拜别礼。

迎娶之日,女家设午宴请亲友,俗称请“出门昼酒”。男家摆酒席遍请亲友,俗称请“新妇酒”。午宴后,接亲队伍前往女家(新郎不必亲白前往)。花轿到达女家,新娘凤冠霞帔,盛装而待,上轿前必须伤心哭嫁,以避凶煞,并与兄弟举行“分家契”仪式,最后由全福的长辈搀扶上轿。并由小舅小姨伴送新娘前行,俗称“送媳妇”(蕉城区风俗,送亲的小姨特别多,少则4人多则12人)。花轿大抵天黑到达男家,再由男家全福长辈出来,揭去轿门上的“轿前符咒”,点火焚化,然后开启轿门,“正中姑”(全福小女孩担任)请新娘下轿,再由“伴娘妈”(通晓当地婚姻礼仪的老妇)搀扶到大厅,等待举行拜堂成亲大礼。当花轿到男家大门口时,新郎及其父母兄嫂都必须上楼回避,以示身份尊上,将来镇得住新娘。经“子弟官”手提“风雨灯”(全福小男孩担任)来回上楼三次相请,新郎身着长袍头戴礼帽下楼与新娘一道拜堂,三拜九叩礼毕,新娘由全福长辈持喜烛、捧“斗灯”(内置大米、红蛋、镜子、剪刀、尺子、筷子、戥秤、点燃灼油灯并围上红纸的红漆圆形木斗--即俗称“斗灯”)缓步引入新房,新娘进入新房后端坐床沿,让人观睹,俗称“瞧新妇”。拜堂后,大厅上再次摆起酒宴请亲友,俗称“请接亲酒”。一般午宴的“新妇酒”宴请女宾,晚宴的“接亲酒”宴请男宾。

“接亲酒”后,另备一桌精美丰盛的筵席,俗称“佳期酒”,赴席者多为预先选好的父母双全的全福青年,喝“佳期酒”和“闹洞房”往往间杂进行,通常“闹洞房”要闹三次以上,直至拂晓(也有是夜送房的)。

迎娶次日,天一亮新娘便在“伴娘妈”的引领下进厨房行“下厨礼”,当天新娘还得参拜亲属长辈,行“见客礼”。当夜,“伴娘妈”备办糖茶、点心两份送入新房请新郎、新娘一道吃用,俗称“送房”。

迎娶第三天,新郎须陪伴新娘同往岳父家,即新娘“回门”,新郎做女婿”。女家要摆“女婿酒”宴请女婿,于当日返回男家,至此整个婚姻礼仪才告结束。 春节,俗称大年,是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境内各地春节团拜日子也有差异。初一是福安贺年日,家家必备冰糖茶、米饼、糖饴、水果,热情待客。正月初二,是福鼎、柘荣和古田拜年日。福安初二是“白年日”(祭奠死者的日子),忌来客串门。霞浦则有吃新年饭祭奠死者的习俗,故忌讳初一、初三、初四有客登门。

民间春节庆祝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达到高潮。街市上张灯结彩,有“迎铁机”、“驮故事”(由若干儿童扮演神话戏剧人物,分别坐在人肩上)、“踩高跷”等,鱼龙灯舞,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尽情娱乐,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正月十八日夜,城内各境龙灯沿街荡舞,号称“龙洗街”。民国间渐废,仅存民间小规模神事娱乐活动。元宵之夜,有举办折枝诗唱,燃放焰火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之夜常由单位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直至过了元宵节,心理上的“做年”才告结束。

建瓯市博物馆最佳时间:南平市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19℃,7月最热,1月最冷,每年的6-9月间为最佳出游时间

建瓯市博物馆位于建瓯市区孔庙内,为南平市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建于1985年3月,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陈列展厅1200多平方米,库房面积80平方米,标本房面积60平方米。博物馆收藏各类历史文物5000余件。现有工作人员7人,除坚持收藏、陈列、宣传、研究外,还兼管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市博物馆成立于一九八五年初,设在建瓯孔庙内,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文物展厅布置为建瓯地域通史陈列。展出有上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明清各朝历史文物,并兼展各朝重要器皿。

基本体现了建瓯地域上下四千五百年人类由洪荒年代,逐渐向奴隶社会,再向封建社会迈进的历史概况,充分体现了建瓯数千年来丰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渊源。解放后,建瓯先后在城乡各地调查发现古代遗址、墓葬、窑址、古建筑、石刻近百余处,出土了大量文物。建瓯市博物馆现保存有文物三千余件,上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下迄明清的官窑彩瓷,藏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建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概貌和历史发展过程。

现博物馆所在地“建宁府孔庙”是1986年重修的,已列入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高17米,宽314米,深229米,占地7505平方米,为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保留原明清建筑的明显特征,为我省古建筑之罕见。博物馆这一阵地,对后代进行以热爱家乡为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陈列展厅开放十余年来,接待中央、省、地各级领导、群众、学生近十万人(次)。一九九七年陈列展厅被南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988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