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身底盘轻量化及配套情况

特斯拉车身底盘轻量化及配套情况,第1张

底盘与车身轻量化是电动车后续轻量化的重要途径。副车架需要低压铸造,电池壳采用挤压焊接或分段铸造工艺,对设备、工艺、设计等要求均较高,目前主要是大公司才有能力涉足,壁垒较高。

特斯拉产能短期受疫情及电池包供应有一定影响,但后续预计将快速爬升。目前特斯拉受疫情和电池包供应不足,产量为1000台每周,预计到3月底达到3000台每周。一季度预计14-16万台产能,后续将爬升至5000台周产,全年仅model3预计有望达到15-20万产能。Model Y预计四季度爬坡,80%产品共用。

底盘和车身轻量化单车价值量大,将带来配套公司业绩弹性。目前拓普集团底盘件以及内饰件配套价值5000-6000元,凌云车身件配套价值4000-5000元,电池托盘赛科利3000元,价值量均较大。

特斯拉生产情况

1产能和爬坡进度?

一季度和全年产量预期:

因为疫情影响和电池包产能瓶颈(北美供应量不够,这边的工厂没有准备好),1月份没有达到预期产能。1月份的产量比预期少2000-3000台,预计一季度的产量在14万-16万之间,今年在15-20万之间(单model 3)。

爬坡进度:

目前是每周生产1000台车,计划从210开始开工,从周产1000台开始爬坡,到3月底会达到3000台每周(设计产能满产),计划5月中达到每周生产5000台。

电池:

有两个工厂,1是临时的组装厂,2是正式的电池工厂,初期使用LG的电芯,在7月左右会使用宁德电池包。

modelY:

产能规划可以参考model 3,工厂二期已经在筹建了,预计在8月底厂房交付,第四季度下线。供应商和model 3有80%的重合。

2供应商情况?

国产化时第一步考虑的是车身件,比如说焊装件零部件的国产化,里面是韩国供应商,在国内会分摊到几家大的供应商,比如赛科利、凌云还有韩国供应商的常熟工厂。凌云占大头,赛科利比较少。

拓普:

前后副车架和内饰,价值量在5000-6000元。

凌云:

车身、焊装件,第一批10个件,第二批18个件,加起来4000-5000元。原计划是去年12月要切换完,因为质量问题导致推后,现在基本上开始供货,等质量做测试。

赛科利会供应电池托盘。电池上面的盖,会有旭升来供。

转向节这边的供应商是万都,目前不考虑切换。

3特斯拉的年降情况?

之前面对供应商很弱势,都没有年降。在引进中国时,因为采购部门是北美的人,第一次签的时候都没有年降,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两年,会逐渐本地化,考虑年降。

4会考虑双轨供应商吗?

如果供应商产能足够的话,基本不考虑二供,因为对供应链是比较大的挑战。

5零部件国产化率按照什么顺序,什么时候到100%?

2020年年底之前,供应商20%国产,先把重的、大的件国产化,原计划在2月底全部切换,由于疫情,会稍微延迟,预计在3月中,达到40%的国产化率。第二个要切换的是内饰件。后面是小的电子件,比较小和轻,运输也不贵,没有强烈的意愿。今年年底80%应该能做到。

6特斯拉选择国产供应商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在保证产能的条件下,价格最优,再考虑质量问题,供应商的质量都很好。

7特斯拉目前电池托盘是哪家供应商?

未来是否会切换到凌云目前用是赛科利的。在项目没有稳定的情况下不会切换供应商。

8特斯拉给供应商的定价或者利润率在什么水平?

至少是平均水平。因为所有的采购都是美国人,他们刚进来的时候拿了很多benchmark,对中国的市场不是很了解而是拿北美的价格作对比,可能会在北美的价格基础上稍微低一些。

9特斯拉轮毂目前使用的是哪一家供应商?未来是否会切换成国产?

目前是国外的供应商,由韩泰组装,没有切换的想法,因为在我们看来它已经属于国产化供应商,它拥有国内的仓库,直接从国内的仓库供应、没有进口的。

10Model Y国内的底盘件会不会配套给国外?

国内和国外供应商差距非常大,我没有注意过Model Y在北美供应商的清单。国内MODEL 3 和MODEL Y的零件有80%是重叠的,比如三花对于Model 3和Model Y的零件供应是相同的,这样的做法对于项目初期的公司也是比较稳定的。

知名合资车企——底盘的轻量化趋势

1底盘结构件主要有哪些 轻量化程度

底盘结构件主要是前后副车架,控制臂,转向节、悬架连杆等,都有不同的轻量化的程度。轻量化是一个不断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减重,在减重基础上有很多好处,降低轮上载荷,有些提高燃油经济性等。

轻量化手段

结构设计优化、材料替代(铝合金替代钢,以塑代钢,高强钢),铝合金比较流行。用的程度跟每个主机厂设计思路有关。

转向节

轻量化程度比较深:有些主机厂全替代(美系),大众日系的车是一半一半。

轻量化手段

基本全铝。

副车架

程度不一样,豪华车会用铝制,低端车主要是冲压钢制,取决于成本。

控制臂

有一段时间比较流行,现在出于成本压力,用铝在逐步减少,高端车会有。目前高强钢可以替代,钣金冲压成本低,性能可以满足要求。

2电动车底盘轻量化趋势?

电动车特点主要是三电变化,电池目前能量密度不是很高,对轻量化要求比较高。新能源底盘件轻量化比传统车要多,取决于整车厂成本上的设计思路。比如电池包多减重,底盘少一点。总体来说,电动车底盘轻量化零件会多一些。

3技术难度?

技术壁垒铸铝件有不同工艺,技术难度不同。主要有四点:设计难度,制造难度,设备投资,本身对底盘系统的理解与支撑。比如真空高压工艺(车身薄壁零件、整体的副车架)投资很高,一个产业线要1-2亿人民币,排除很多小企业。技术壁垒:对底盘认识、开发能力、实验设备、开发经验、高的良品率。高能耗产业对良品率要求很高。

4有哪些供应商?

不同工艺供应商不同

高压铸铝:

支架类,变速箱壳体、转向器壳体:鸿特精密,广东鸿图,尼玛克,拓普,中鼎,还有其他小供应商。

差压铸造:

转向节,伯特利供通用沃尔沃,是用与印度一家公司合资的技术,在转向节方面比较专业:上海汇众(华域)、苏州安陆特、拓普、KSM(专门做轻量化的企业)

低压铸造:

大产品、大壳体:麦格纳、马丁瑞尔、汇众、中鼎。

5对以上企业的评价?

拓普:

从减震件起家,现在轻量化做很多,高压铸造比较多,如真空高压铸铝件,车身薄壁件。底盘薄壁设备投资很大,如低压铸造转向节,锻铝控制臂,具有全套轻量化供应能力。成立新的研发中心,底盘设备都有。优势:比如控制臂,球头,衬套,总成式的供货,有比较高的溢价能力,成本上有优势。

伯特利:

专注与差压铸造,转向节。主要是制动系统上。

汇众:

传统老牌企业,低压铸造,汇众很多产品是传统的副车架,控制臂,铝的副车架也做一些。给上汽通用新能源车供货,除了上汽还在做广汽、沃尔沃、吉利的业务。

中鼎:

在底盘件领域,沿着拓普的轨迹发展。有高压铸造业务,也有新的控制臂、转向节业务。

6电池壳技术的趋势?

一种是分段铸造+焊接成型;还有一种是挤出铝,摩擦角工艺。这个赛科利做,凌云股份也做,凌云在焊接上有优势。大的电池包2000、3000元。

7其他产品轻量化技术趋势?

底盘件会逐步发展,有些也在做以塑代钢,代铝,尼龙材料,碳纤材料,玻纤材料。

8国内企业轻量化配套机会

铝合金这块竞争优势比较大,特别是高压铸铝,很多零件基本是中国产的,小的铸铝件中国产再出口。优势是管理成本低,结构件特别大型结构件工厂在主机厂附近(物流费用),副车架工厂要求在主机厂附近,全球企业一般选择合资或合作伙伴。

9未来铝制品小企业会出清?轻量化格局?

几百家企业主要是高压铸铝,技术壁垒设备投资不是很大,小模具,针对小的零件,技术壁垒比较低。其他工艺比如真空高压铸造(2000t、3000t)薄壁件、大型薄壁铸件,全进口设备,模具成本也很高,还有低压差压,空心制造行业壁垒高,有技术壁垒。

10轻量化电动车底盘件趋势

轻量化是缓慢过程,跟量有关系。量小成本分摊高,量大成本分摊低。如特斯拉 model X和S车身底盘件全都是铝合金,MODEL 3 前后副车架全是钣金件,为降低成本。MODEL 3降低物料成本,达到高利润。豪华车如蔚来也在用铝的车身。

铝合金控制臂取决于产品的定位,高端倾向于铝合金,低端考虑性价比。转向节基本都是铝的,原因是减重效率很高,成本不会上升很多。

11转向节采用差压工艺的原因?

转向节链接车轮和控制臂,要保证强度和耐久性、异形、壁厚比较厚的,只有用差压才能满足刚度强度性能要求,跟铸铁的工艺不一样,经过热处理后强度变高,而且没有气孔。

12转向节几个企业的产品评价比较?

转向节是充分竞争的零件。

伯特利:

专门做转向节,在差压方面有专利,没有设计,全球业务带过来的。

安路特:

美系福特通用用很多,专注做转向节,独资企业,国内技术支持比较一般,需要国外技术支持。制造、工艺没问题。

KSM:

比较资深,有很多自己专利,供大众副车架等其他产品,技术上有优势。总体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都比国外优势强。现在量产的转向节都开始用铝。

13电池壳壁垒门槛

技术壁垒体现在本身产品的设计,涉及到结构、散热、冷却水道布置、密封性、抗碰撞。主要看公司采用什么工艺。一个是摩擦角工艺一个是铸造,难点是焊接问题,质量、气密性。不同主机厂有不同的要求,特斯拉热管理做的很好,不同主机厂对电池壳的布局是不一样的。技术壁垒没有那么大,相对结构件比壁垒主要体现在制造能力上,不是设计能力上。

14挤出和铸造两种路线的优势

挤出铝性能好,质量好,型材焊接不需要大投资,需要比较有经验的,对工艺要求更高。铸造壁垒比较高,需要大型的设备,投资比较大,需要比较大的供应商。产品差异不会大,路线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期内容我们为大家盘点了一下2020年即将到来的重点新车,有朋友问为啥没有说到电动车。其实,我们就是计划把电动车归类整理到一起,这样文章的内容更有针对性。说到电动车,2020年上市的新车可真不少,包括像大众和丰田这样一线的品牌,都将在今年推出量产上市车型,而领军旗帜特斯拉也有重磅新车,真的是好戏连连。跟随我们一起来看吧。

1、特斯拉Model Y(预定价4440-5350万元 预计最快年底交车)

2019年是特斯拉收货颇丰的一年,在中国的工厂投入生产,Model3在全球的销量也节节攀升。Model Y将在中国生产,但2020年依然是优先保障Model3的产量,不过由于Model Y和Model3属同平台车型,共享大约四分之三的汽车零部件,因此Model Y依然有可能在年底小批量交付,而且现在其实是可以预定的。

Model Y定位于中型SUV,标准车型为5门5座,可提供7座选装版本。车身比例与Model X有些相似,尺寸更小一些。车头的设计风格则与Model3完全一致,这种全封闭的设计风格已经收到电动车用户的好评,当然还能减小风阻。内饰方面,目前还没见到实拍图,从效果图上看,中控台的设计更有层次,中控屏采用了类似Model X的竖屏而非Model3上的横屏,当然最终表现如何我们只能期待早日看到实车。

性能方面,Model Y将会提供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种动力形式。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将达到37秒,WLTP标准续航里程为480km;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51秒,WLTP标准续航里程为505km;长续航后驱版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58秒,WLTP标准续航里程为540km。和Model 3一样,同样支持特斯拉超充V30系统,最高充电功率可达250kw。

新车看点:

特斯拉第二款SUV,续航能力较长充电快,性能表现也比较强,最重要的是这台车的实用性更强,载人载物能力都更强。特斯拉预期它的销量将超越目前很火的Model3,但它是否会与Model3一样主打操控牌,这点是个谜题。

2、比亚迪汉EV(预测价格:30万元起 预计上市时间:6月)

比亚迪汉最早亮相于2019年上海车展,造型来自比亚迪E-SEED GT概念车,将中国的“龙”文化和前卫的科技感完美地结合,EV车型采用电动车常见的封闭式前脸。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950/1890/1490mm,轴距为2940mm,尺寸达到了中大型轿跑车水平。扁平的车头、流畅的车身、伸缩式门把手和诸多细节的雕琢,让这台车达到0233Cd这样很低的风阻系数。

车厢内部,采用环抱一体式座舱,中控台前方勾勒出连贯流畅的曲线,围拢出舒展优雅的驾乘空间。中控台也采用曲线设计,加入更为丰富的柔和连贯的曲线和曲面。从效果图中能够看到,保留了可自适应旋转的中控屏以及全液晶仪表盘,档杆台也很干净,空调出风口则显得独特,车厢的科技感和设计感都很不错。

汉EV版本拥有载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版本,最大功率分别为163kW(222Ps)和200kW(272Ps),据悉汉EV将首次搭载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NEDC续航最长超过600公里。

新车看点:

比亚迪汉EV版本肩负着与特斯拉Model 3正面竞争的使命,超过600km的综合续航、0233Cd的风阻系数、更加有设计感的车厢等,都使它拥有独特的竞争力。

3、大众ID3(预测价格:25-30万 预计上市时间:年底)

大众之前投放的几台电动车像朗逸纯电等都是“油改电”而来,而ID3则是大众纯电平台MEB推出的首款车型,代表大众电动化真正的开始。ID 3是在2019年9月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计划于2020年中在欧洲上市销售,在德国本土市场上的基本价格定在将近3万欧元。

ID 3是一款两厢轿车,造型设计与燃油车风格完全不同,看起来更加有现代感也很有亲和力。采用了电动车封闭式前脸,但整体造型很像一张笑脸,整体式下格栅犹如微笑的嘴巴,两侧连接的头灯很像眼睛,中央拍照框正好是鼻子,这个设计应该是仿生学的高水平作品。车身侧面采用流畅的腰线,粗壮的C柱和封闭式轮毂显得与众不同,而车尾则采用双色搭配,黑色尾门与后风挡融为一体。

车厢内部同样很有设计感,简洁的中控台,小巧的全液晶仪表盘和偏向驾驶员悬浮式10英寸中控屏让车厢变得非常简单,传统的挡杆台位置只布置了杯架,没有任何一丝多余的布局。

得益于MEB纯电动平台,ID3底盘布置的动力电池非常合理,对车厢没有侵占。这台车可以搭载45kWh、58kWh和77kWh三种不同容量的电池,在WLTP工况下的综合续航为330km、420km和550km,动力电池来自宁德时代。

新车看点:

大众MEB平台首款车型,造型设计感很强,车厢也很有时代感,最重要的是这台车可以达到550km续航,具备了很高的实用性。

4、丰田C-HR EV(预测价格:18-22万 预计上市时间:4月)

丰田在纯电动车方面已经落后于对手,他们计划通过纯电动平台e-TNGA架构打造几款全新电动车,但并不会优先供应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率先出场的电动车将会是“油改电”而来的C-HR EV和奕泽EV,分别由各自合资企业实现国产化。

广汽丰田C-HR EV车型预计将于4月份北京车展上市。因为是油改电车型,所以在外型方面与燃油版保持高度相似,车架没有任何改变,主要的变化来自外饰件。比如车头采用封闭式造型,但保险杠上方留出狭长的进气格栅直至两侧头灯,车头增加了EV标识。车身侧面变化不大,主要不同是采用了花瓣状的封闭式轮毂,用来降低风阻。车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增加ELECTRIC的英文标识和取消了排气管。

动力方面,广汽丰田C-HR EV将搭载最大功率150kW(204Ps)、最大扭矩300Nm的永磁同步电机,匹配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暂未透露,NEDC工况续航里程400km。

新车看点:

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首款电动车,虽然动力性能和续航表现都比较一般,但丰田对于三电的管理水平是值得信赖的,车辆SOC的准确性、电池的安全性以及耐用性方面还是值得期待。

5、宝马iX3(预测价格:55-65万 预计上市时间:下半年)

2019年,奔驰和奥迪在电动车方面产品终于落地,而在多年前就推出了i3的宝马在此领域迟迟没有新动作,反而变得很被动。宝马意图在今年发力,将2020年定义为宝马的“新能源车之年”,领衔车型则是纯电动SUV iX3。宝马iX3将是首款搭载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的车型,更让X3成为宝马首款实现“一个架构兼容各种动力总成”的产品。

由于iX3基于现款X3打造,因此车架整体形态保持不变,外型方面的变化也都是一些细节上的装饰。前脸的双肾造型依然保持,但已经连为一体,而且内部采用了很多凸起的浮点装饰,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下方保险杠设计更加立体,倒梯形格栅与两侧竖立的进气口搭配也有运动感。侧面和车尾采用蓝色底裙,凸显电动身份,双色封闭式低风阻轮毂造型也很特别,车尾取消了排气管增加了扰流板,看起来很运动又能降低风阻。

动力方面,这台车初期仅提供单电机的后驱动版,电机最大功率200kW,最大扭矩为400Nm,搭载三元锂电池容量为74kWh,WLTP工况续航里程440km,快充电接口设置在车身右后侧,具有150kW的直流快充电能力,充满只需要30分钟。

新车看点:

首款搭载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车型,也是宝马首款实现“一个架构兼容各种动力总成”的产品,无论从动力性能到续航能力,都达到当前先进水平,只是缺少了四驱的X系略显遗憾。

6、几何C(预测价格:15-20万 预计上市时间:4月)

作为吉利针对电动车推出的专属品牌,几何品牌在2019年只有几何A一款车型,确实有些吃力,年底的时候确认将发布一款代号为GE13的新车,并发布了预告图。根据图中较大的C字型创意,这款车很有可能命名为几何C。

根据目前获得信息,几何C是一款紧凑型SUV,由于它与帝豪GSe非常相似,而且尺寸也非常接近,我们认为它很有可能就是在后者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几何c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432/1833/1560mm,轴距为2700mm,除了长度有8mm的增加,其余数据保持一致。不过车身装饰上,新车有自身的特色,它延续了几何A的封闭式前脸风格,两侧的通风口造型更加夸张。右侧翼子板增加了充电口,而侧窗采用了悬浮式,车尾则采用饰条将左右灯组连接在一起,黑色后保险杠也增加了导流板造型。

动力系统,新车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组,搭载来自于日本电产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50kW,最高车速为150km/h,NEDC工况续航达到500km和600km两个版本。

新车看点:

几何品牌的设计感很有特色,而且车厢用料也注重环保和健康,当然在智能互联方面新车也会有全新表现。

7、荣威Ei6(预测价格:16-22万 预计上市时间:5-6月)

上汽荣威将在今年推出一款全新纯电动紧凑型轿车Ei6,将于4月开幕的北京车展首发,并于今年上半年上市。这台车采用i6的车架,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724/1835/1493mm,轴距为2715mm,相比燃油长度和高度略有增加。

荣威i6采用“律动设计”语言,而针对电动车专门推出“集智设计”语言,Ei6采用封闭式前脸,两侧矢量矩阵大灯通过镀铬饰条连接,搭配犹如鲨鱼牙齿般的密集竖条组成的下保险杠和两侧大面积通风口,拥有独特的视觉效果,这个部分还实现主动式进气和散热的功能。这台车的车顶采用一整块玻璃覆盖,是全景式天幕,拥有出色的采光效果,并可以降低车重。提供低风阻封闭式轮毂选装。车尾的变化相对较小,镀铬条连接左右车灯,取消了排气管。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36kW(185Ps)的电机,续航里程达到600km,综合续航可能在500km左右。另外,这台车还将支持5G互联技术。

新车看点:

全新的设计理念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有一定的前卫感,全景式天幕也能带来不同的乘坐感受。三电系统较为一般,但5G互联却很吸引,很期待有什么新鲜的功能。

8、北汽新能源ARCFOX MARK5(预测价格:30万左右预计上市时间:8月)

在2019年日内瓦车展,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发布了一款名为ECF的概念车,是一台纯电中型SUV。现在这款车已经确定将会量产,预计8月份正式下线,它基于ARCFOX IMC平台打造,有可能命名MARK5。

MARK5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88/1940/1683mm,轴距为2915mm,分量还是比较足。造型方面,MARK5与ECF概念车型保持了较高的还原度,采用封闭式前脸,头灯内部弯折的日行灯有一定辨识度,下包围两侧同样采用大尺寸进气口。车身侧面采用了伸缩式隐藏门把手来降低风阻。车尾采用贯穿式尾灯,后保险杠采用与车头呼应的扩散口式造型。

动力部分,MARK5配备双电机,前后分别搭载最大功率160kW(218Ps)的驱动电机,最高车速为180km/h。三元锂电池组来自天津荣盛盟固利公司,但目前电池的容量及续航里程还未公布。

新车看点:

北汽新能源的EU系列销量不错,但品质不算高,希望用ARCFOX品牌来提升品质,因此MARK5的品质如何值得关注,包括车厢用料、电池SOC计算准确性、续航能力等综合表现。

侃弟点评:

2019年新能源汽车虽然整体销量受挫,但电动汽车的销量是增长的,现在政策已经明确电动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在这种形式下,传统造车巨头像丰田和大众都将以最快的速度杀入市场,而特斯拉的国产进程加快将促进电动化趋势加速。好在中国品牌在此领域已经有所积淀,从技术储备到生产能力都有充分的准备。我们本次介绍的车型基本都是传统车企的电动车,这些产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更有保障,重点推荐。而互联网造车企业在今年也有很多动作,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我们可以单独再做盘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s型车组装在动力总成(18650电池布置和后驱双电机)、12V锂电池、AMD系列的信息娱乐主机、第四代车身Zonal控制器等做了创新。配备了独特的电极带,每个电阻焊点均可达到100%的重复精度。

未来10年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仍然不够长,但是产品溢价会降到0,在这个过程中乘用车最有希望,特斯拉是这个领域的领头羊,我刚刚买了一辆保时捷Taycan,它很酷,我非常喜欢它!这话如果是路人说的那倒无所谓,但如果是比尔盖茨呢?

在外界看来,特斯拉是造车新势力中的领头羊,保时捷则是传统汽车厂商中的翘楚,而如今保时捷也开始调转车头驶入电动车领域,所谓两强相遇必有一争,特斯拉和保时捷的电动车有啥不同?

 高性能电动车之争 

起初,保时捷还未正式发布Taycan之前,我猜测保时捷会搞一台四电机的车,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很早之前舍弗勒就展示了配备四台Formula E电机的高性能电动车。

4个电机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工程难度很大,只要一个控制有问题,那都是一场灾难!本田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厂商,讴歌NSX的前桥就是由左右两个电机独立控制,虽然NSX还是有一台汽油发动机,但发动机只负责后轮驱动,而且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还集成了一个ISG电机。

可以这么说,NSX已经是非常接近4电机的量产混动跑车。作为一家专门生产高性能车的品牌,保时捷完全可以再推一把生产世界首款4电机的量产电动车,然而保时捷并没有这么做。要知道100多年前,费迪南德·保时捷就发明了轮毂电机式电动车。

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都是双电机布局,就电机布置而言两者都差不多。Taycan的顶配也就是Turbo S电池容量为934千瓦时,略小于Model SPerformance的100千瓦时,但续航里程差距特别大。

EPA公布的测试数据显示,Taycan Turbo 电耗要比Model SPerformance高很多,Taycan Turbo续航里程323公里,Model S 高性能版560公里。再对比一下动力和加速,特斯拉依旧不逊色,这是不是可以证明Taycan在Model S面前丝毫没有优势?

前不久Car & Driver拿Taycan Turbo S 与 Model S Performance做了对比测试,首先是加速,连续进行15次0-400米加速,Taycan性能几乎没有衰减,但是Model S从第3次开始,加速就明显衰减。我猜测问题在于电池,连续满负荷放电,首先电池温度会大幅提高,电池散热做不好,一定会限制放电功率,其次连续加速电池容量降低,电池输出功率也在下降。从加速性能看,Taycan的电池本身放电功率大而且稳定。

要想性能持久稳定,电机和电池的散热是关键,电池过热会膨胀,电机过热会退磁,Taycan给电机和电池组设计了一套主动冷却系统(水冷),硬件规格要比Model S高,但整个散热系统也增加Taycan的整备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能耗。测试成绩与官方宣传数据出入很大,Taycan Turbo S加速成绩为24秒(0-96km/h),Model S Performance成绩为25秒。0-200km/h加速,估计保时捷也会略好一点,毕竟稳定的输出功率摆在那。

众所周知,电池能量密度一直就那么高,所以续航里程上不去,保时捷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保时捷就想办法把充电功率提高。Taycan可以支持800V的电压,其它电动车是400V,按照保时捷的说法,从5%充到80%(Soc)只需225分钟。Taycan最大充电功率270千瓦,Model S则是200千瓦。不过,这里很难说保时捷一定比特斯拉好,电气方面比拼的不仅仅是功率,效率和体积才是关键!

Taycan与Model S最大的区别是传动系统,Model S没有变速箱,理论上传动效率高,也是业内很常见的做法。Taycan则在后桥匹配了一台2速变速箱,这种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省电,当Taycan在德国不限速高速上以250km/h的速度行驶时,电机效率会下降很多,这时候只要挂上2挡,就可以扩大电机的高效率区间,然而这个设计对德国以外的消费者来说意义并不大,比如你在国内高速上飙200km/h,得看看驾驶证还有多少分!

2挡变速箱真对续航有利?从各种工况循环的测试成绩看,似乎没有一点帮助。首先变速箱会增加重量,其次会一定程度降低传动效率。但是现行的WLTP和EPA循环本质上都不太适合电动车,这种百公里加速2秒出头的车,谁会开出卡罗拉一样的速度。Car & Driver的续航测试中,Taycan Turbo S跑了336公里,Model S Performance跑了357公里。

Taycan的思维依旧很德国,强大稳定的性能输出始终摆在首位,不管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都不能影响它的体验。整个车的设计都要配合这种思路走,为达目的,它会设计很多独一无二的零件。虽然少了一些噱头,但工程技术依旧很强。

特斯拉价格虽然也不便宜,但它所宣传的动力性能,明显好于燃油车。真正让特斯拉与保时捷拉开差距的是自动驾驶,这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点,一个是算力一个是算法,保时捷如何在软实力方面反超特斯拉,得看德国零部件巨头们转型速度有多快!

 电动车靠什么吸引用户 

电动车之所以有很大潜力,最大原因是人们越来越注重碳排放,在我们这种工薪阶层看来这个逻辑很飘,但对富人来说,零排放真的很有魅力,因为在此之前,很多富豪和明星都以拥有一辆普锐斯为荣。

相比起步不久的特斯拉,保时捷显然对整车生命周期碳排放了解更清楚,虽然Taycan没有像特斯拉那样接近智能汽车,但它凭借更完善更优秀的工程设计,用超越传统燃油车的体验征服了一大堆高端用户。

对于Taycan的用户来说,续航里程根本不是那么重要,一辆拥有德国顶尖生产工艺和设计的电动车,显然比一款美国造的特斯拉更有吸引力。

 教授总结 

电动车如今还属于交通工具的一种补充,要说它完全能替代燃油车还为时过早,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电动车溢价非常高,言外之意就是电动车并不适合普通大众。老牌车企造电动车,它工程设计一如既然的优秀,性能也非常完善,但抛开硬件,特斯拉在软件方面的进步倒是非常快,有人把特斯拉比作汽车界的苹果,但是你要知道,苹果造智能机前也是PC厂商,正如苹果那样,完美的产品需要硬件和软件结合,对手机来说芯片和系统自己设计就是接近完美,但汽车的硬件和软件结合就不只这么简单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自特斯拉国产后,凭借着比过去低一大截的售价,迅速占领了市场,登上新能源销量榜前排,在深圳更是每天出门总能见到十台八台的“街车”。国产特斯拉之所以热销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超高的科技配置,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系统,出色的续航和充电速度。

而我们这次的主角并不是普通版本的Model Y,是百公里加速仅为37秒的SUV。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以下简称Model Y高性能版),让我们一同往下看看它有哪些吸睛的表现。

狂暴+舒适双重属性

毋庸置疑,Model Y高性能版除了有强悍的加速表现以外,它的操控也是可圈可点的水平,布置在底盘的电池营造出超低的车身重心,并不需要超硬的悬挂就已经可以让侧倾变得非常小;同时轮胎也提供了不错的抓地性表现,虽说弯道极限还没达到高性能车的水准,但以运动SUV的标准来看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路噪是最容易让人注意到的,高速时后轮拱处的反馈稍显清晰,得益于前排车窗采用双层夹胶玻璃,能够更有效的杜绝噪音。

底盘设定并不像一台运动型SUV,在我看来更像是轿车,悬挂的侧向支撑非常出色,并且保留了必要的路感。

这里也要提一下比较受争议的单踏板模式,在刚上手的时候确实让人不舒服,一直开得前俯后仰,但经过一天开了市区路况为主的一百多公里以后,适应了减速前轻轻带一点油门,再完全松开,让巡航到减速之间有一个缓冲,让平顺性好了不少。

我们这次还专门试了一下特斯拉V3超级充电桩,在车载地图里找到充电站并且导航过去的时候,这时车会自动加热电池,以便减少充电时间,V3超充桩的充电速度及功率都能得到一定的保证,充电时间也大幅度减少了。

一脉相承的家族式设计元素

Model Y高性能版外观设计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采用封闭式的进气格栅,这也是电车惯用的设计方法。相比Model 3,Model Y的车头会显得更高,所以看起来更加威武。

车身侧面,Model Y高性能版作为一款SUV的特征更加明显,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21、1624mm,轴距为2890mm,这个数据相比自家的Model 3还要更大。

Model Y高性能版作为运动型SUV,它的设计秉承了家族式设计元素,与Model 3的线条基本一致,但Model Y的尾部会更高一些,这也会带来更好的实用性,尤其是装载能力方面。

我们试驾的车型配备了21英寸轮圈,前轮是255/35,后轮275/35的规格。大轮毂+宽胎+低扁平比,都与「舒适」两字背道而驰。但实际体验下来我觉得真的还好,并没有比普通版吵。

极具未来感的座舱体验

Model Y的座舱设计更简约,采用了颠覆传统的无仪表盘设计,全车只使用一块15英寸的中控屏。

整体配置还是让人满意的,尤其是对于北方消费者,标配前后排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

Model Y高性能版同样采用怀挡的设计,向下拨动两下,便可激活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在配置上,拥有4个USB接口,方便为车上的每位乘客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当然手机无线充电也是不可缺少的。音响方面也没有疏忽,Model Y高性能版的音响系统拥有14个扬声器、1个低音炮以及2个功放,音响效果也是十分出色。在空调方面,Model Y配备了高效微粒过滤器(HEPA)和生物武器防御模式。驾乘人员在车内时,HEPA空气过滤系统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花粉、细菌及其他污染源进入车内。

写在最后

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与普通版Model Y可以说在空间上并无区别,实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考量条件,因此无论是操控还是动力,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的表现都很好,特斯拉对这款车的细微调教,没有一点是多余的,完全围绕着运动化属性及高性能打造,如果你日常需要兼顾家庭,但同时又不想失去驾驶激情,那么这台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是个不错的选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V车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相信正在筹备婚礼的准新人们都有这样的疑问:办一场婚礼需要筹备什么?结婚有哪些流程?要多久开始准备?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备婚小知识,了解婚礼如何准备,我整理了一份全面的备婚流程表,正在备婚的新人宝贝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婚前6-8个月♥

1 双方父母见面,商谈相关事宜

2 定婚期

3 订婚

4 估计人数,确定婚礼规模

7 定婚策

8 定酒店

9拍婚纱照

♥婚礼小助手:父母见面聊什么?

□房/车怎么安排买不买

□钱怎么出名字怎么写

□聘礼怎么下什么时候下

□两家哪些人参与

□婚期怎么选谁来选谁来送哪些人参与

□酒席在哪里办分开办还是一起办钱怎么出

□分开办,女方先力还是后办

□分开办,双方会去多少人什么时候去怎么去

□一起办两家各需桌数主桌及席位怎么安排

□收到的礼金怎么安排

□酒店/菜品/酒水烟定什么标准

□婚车队要几辆什么标准是租还是自家准备

□接亲、送亲路线怎么走

□接送亲人怎么安排有什么礼节

□接亲及送亲时间

□婚礼仪式流程

□父母致辞怎么安排

□宾客敬酒怎么安排

♥婚前4-6个月♥

1  定四大金刚(司仪、摄影师、摄像、化妆师)

2 定伴郎伴娘,拉群

3 定婚纱、西装

4 选婚礼三金

5 初步确定婚礼方案

♥婚前2-3个月♥

1 预定婚车

2 开始医美保养

3 确定晨袍及婚鞋

4 定制婚礼logo及卡通形象

5 定制父母婚宴礼服

6 确定伴娘服及伴郎服

7  选定团扇、喜碗、誓言卡等

♥婚礼小助手:婚车攻略

★婚车来源

租车:大多数新人会选择租婚车车队,因为专业的婚车公司,不管从车型还是颜色、数量都会比较齐全。对于希望车队颜色统一、车型统一的新人,租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租车方式有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线下有婚庆公司和租车公司两种选择;线上一般是选择比较大的平台,比如接亲网婚车APP,大平台质量服务有保证。

借车:如果家里的亲朋好友,或是自己本身有车的话,自己的车用起来始终比较方便,不用担心时间问题,费用上也能省下一笔。但是,缺点就是车型、颜色不好统一,如果用的是朋友的车,一些特别的要求也不是很好意思提出来了。

★婚车数量:

6辆:头一尾五,寓意婚后生活一切顺利,万事如意。

8辆:头一尾七,寓意婚后二人结合成最佳搭档

10辆:头一尾九,寓意十全十美

11辆:象征爱情一心一意!

12辆:寓意实爱,真真正正的挚爱。

★婚车品牌

奢华型:

◇劳斯莱斯:幻影、 古斯特

◇宾利:慕尚、 飞驰

豪华型:

◇玛莎拉蒂: 总裁、吉博力

◇保时捷: 帕拉梅拉、718

◇特斯拉:ModelX、ModelS

◇红旗: H9

经典型:

◇奔驰: 迈巴赫、 S级、 E级

◇宝马:7系、 5系、3系

◇奥迪:A8、 A6

◇丰田:凯美瑞

◇本田:雅阁

加长车:加长林肯、加长悍马

♥婚前1-2个月♥

1 确定宾客最终名单

2 酒店试菜+确定桌数

3 安排宾客座位

4 新娘第一次试妆

5 制作、寄发请柬

6 确认最终婚礼方案

7 安排接亲路线

♥婚前半个月♥

1 分配伴郎伴娘任务

2 制作婚礼视频

3 确定婚礼歌单

4 准备父母致辞、新郎新娘誓言 

5 美容护肤

6 第二次试妆

♥婚前一周♥

1 婚礼彩排

2 与婚策、酒店核对布置、流程细节

3 确定婚礼最终流程

4 提醒来宾 

5 检查物品,查缺补漏 

5 与四大沟通交流

♥婚前一周♥

1 准备红包

2 准备婚纱礼服

3 检查各类物品

4 准备婚礼急救包

5 跟酒店、婚策、车队最后核对

6 确认四大到位时间

7 布置新房

9 保持好心情和睡眠

♥婚礼小助手:红包攻略

●接亲堵门红包

数量: 200-400个

金额: 2元、5元、6元、8元、10元;还可以是2元、5元的刮刮乐;

准备方:男方准备

特点:金额不高,但数量得多,多了自己留着,少了就尴尬了。

●改口红包

数量: 4个金额: 9999、10001

寓意长长久久、万里挑一

准备方:双方父母

媒人红包(如果你们是经人介绍的)

数量:1个

金额: 200、500、600、80

具体给多少看关系和习俗

准备方:男方准备

●证婚人红包

数量: 1个

金额: 600、800、1000

准备方:谁家邀请谁家准备

●伴郎伴娘红包

数量:根据伴郎伴娘的人数

金额: 100、200、 500、 600 (如果伴手礼给的比较贵重,就可以给个小的;没有就可以给一个大的

准备方:女方

●花童红包

数量:男女各-个

金额: 100、200

准备方:女方

●司机红包

数量:接亲车队的司机数

金额: 100、166、 188不等,一般还有喜烟和喜糖;如果是租车,就不要另外给了;如果是和亲戚朋友借的,就多给一点

准备方:男方

●工作人员(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等)

数量: 4-8个

金额: 20、50、66、88等;这个可以不给,根据当地习俗。

准备方: 女方

●铺床、滚床红包

数量: 1-4 (根据人数定)

金额: 20、50、100等,红包放在被褥里

准备方:女方

●宾客的回礼红包

数量:根据宾客的数量

金额: 10、20、50、100

准备方:男方

●其他习俗红包

迎亲送亲人红包、新娘下车红包、开门红

包等;具体根据当地的习俗来给。

●备用红包

数量: 10-30个

金额: 2、6、8、10、66、88等;应对突发状况。

♥婚礼当天♥

1 早起,吃一顿丰盛的早餐!

2 好好享受美好的一天!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内容啦!婚礼总是人生中难忘的一天,前期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准备都是为了当天的圆满结束,而之所以为此筹划这么久,都是因为对彼此最真挚热诚的爱,为了宣告全世界两个人想要相濡以沫,携手一生的美好愿景呀!

2021年5月27日,特斯拉以汽车安全为主题的“T-talk”大讲堂在特斯拉Giga上海体验店正式举行。“T-talk”是特斯拉发起的线下活动,政府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探讨行业现状和技术发展。在这个“T-talk”的场景中,特斯拉分别从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两个方面诠释了特斯拉“隐形安全”的关键。

● Model 3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采用钢铝混合车身结构。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车身轻量化,保证车辆的续航能力,采用全铝车身一直是很多车企所追求的。相比传统的钢制车身,特斯拉在 MODEL S 和 Model X 上采用了全铝车身,铝合金不仅材料采购成本高,而且在汽车制造上也更加复杂。由于铝合金本身的材料特性,为了保证足够的强度,在BIW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多种铆接和焊接工艺,但这种方法会给MODEL 3带来的问题是成本太高。为了兼顾成本,控制车身重量,特斯拉MODEL 3工厂采用了钢和铝合金混合使用,既能实现轻量化,又能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钢铝混动车身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控制汽车的重量。对于新能源汽车,更低的重量意味着更好的续航里程,而不增加电池容量。同时,制造和后期维护成本更低,可以进一步探索产品的销售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模型3身体秘密

MODEL 3采用钢铝混合车身框架加固a柱。内板和加强板由屈服强度在1000兆帕以上的热成型材料制成。以保证主体框架强度,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为例,Model 3在应对正面碰撞时,可以抵抗冲击能量,保证乘员舱空的生存。此外,Model 3前部和乘员舱的几个H型防撞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碰撞事故中车辆变形的风险。客厢采用多碰撞传递路径的安全笼结构,可对应所有侧面碰撞。

在车身结构的基础上,特斯拉还对a柱、B柱等防撞部位进行了加固。a柱左右内板和加强板均采用热成型材料,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钣金厚度高于同类车辆。加强型a柱可以有效减少偏置碰撞时门框的变形。

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最新的碰撞测试中,Model 3不仅获得了NHTSA五星安全等级和ENCAP五星等级,还获得了IIHS SAFETY PICK+顶级安全奖。在美国政府的“新车评估项目”中,Model 3车辆的受伤概率比它测试的任何车辆都要低。

铝合金集中在尾部,可能与MODEL 3前后的重量分布有关。我们知道MODEL 3采用纯电机后轮驱动的形式,电机布置在后部,后端采用轻量化的铝制件,可以平衡电机的重量,在保证有效吸收塌陷能量和保护乘员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近50:50的前后轴载荷分配。

●模型3主动安全

特斯拉的主动安全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上。基于计算机视觉,在车身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构建驾驶辅助系统和主动安全系统,可以提前预测风险,做出转向、加速、制动等决策,尽量避免事故发生。

以模型3为例。当在包含Model 3的相邻车道中检测到车辆时,自动驾驶仪将触发侧面碰撞预防功能,并确保车辆自动转向更安全的位置。

近日,特斯拉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车辆安全报告,数据显示,在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参与下,驾驶过程中每674万公里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根据美国NHTSA的数据,美国道路交通每78万公里就有一起交通安全事故。总的来说,在自动驾驶的参与下驾驶,特斯拉的安全系数还是值得肯定的。

编辑评论:

车辆安全绝对是重中之重。铝合金和钢用了多少,消费者可能并不关心。但从本次活动展示的白车身结构来看,MODEL 3在车身结构上花了不少功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成本,同时在主动安全上也有不错的配置。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国产MODEL 3更实惠,能让更多人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 @2019

“特斯拉和传统汽车有这些不同。直接的观感就是没有了发动机,TESLA前盖一打开就是很大的储物箱,驱动部分是以电机的形式布置到了后桥上所以不用电。靠两个输出半轴直接作用到了后轮上。少了靠活塞的运动传给曲轴,再传给变速箱,再传给传动轴。再传给后轴差速器,再到车轮。TESLA直接就从电机到车轮,所以很方便。少了这中间的传动效率,TESLA给你的体验就是弹射起步和厚实的推背感。寿命长,不费油这种感觉是我们大多数人开始接触特斯拉时,最直观的感受了。”

开特斯拉是一件很省心的事,例如:有时候我们出去附近3,5公里的地方。一上车刹车一踩挡一挂,就走起了。。哪需要像传统车一样为了保护发动机最好需要预热一下发动机。到了目的地后,TESLA只需要下车关门按锁就可以走了。传统车可能发动机刚热完到了目的地后就又开始冷却了。下次启动时又要花时间去预热。这时TESLA早走远咯。

因为电动车的先天优势,少了很多保养。例如,没机油保养,没火花塞保养、没空气格保养。即使有刹车片保养,那也是要行驶7,8万公里才会考虑的问题,当然还要参考个人的驾驶情况。平常驾驶的时候,当你松开电门的时候,电机本身已经开始能量回收并实现制动的效果,不用再去踩制动踏板,从而延长了制动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特斯拉不用一滴汽油,完全是充电的。目前TESLA有家庭充电,目的地充电,以及超级充电。大部分的TESLA都是在家里实现充电,例如晚上回去后,把车插上电,第二天早上起来电就满了。满了后大概有500公里左右的行驶里程。目的地充电,我们平时去些大型商场或酒店等地方也可以实现充电。超级充电就是TESLA最厉害的技术之一了,40分钟充满80%。目前全国多地已经有很多超级充电站,以后陆陆续续还在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403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