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婚书:
被邀请者的姓名应写全,不应写绰号或别名;
在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用顿号或逗号;
应写明举行婚礼的具体日期(几月几日,星期几);
写明举行婚礼的地点。
一、请柬:
是一个汉语词语,又称为请帖、简帖;
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请柬有单双面之分。
二、作用:
使用请柬,既可以表示对被邀请者的尊重,又可以表示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
凡召开各种会议,举行各种典礼、仪式和活动,均可以使用请柬;
请柬在款式和装帧设计上应美观、大方、精致,使被邀请者体味到主人的热情与诚意,感到喜悦和亲切。
根据上面的需要的填进去,数字要用中文数字。
1、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其中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
2、1912年以后,婚书多改用油墨印刷,婚书的质地除了有宣纸以外,还有硬本、绢面、毛边纸等等,有的还涂有金粉。
3、绘制的纹饰出现了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吉祥图案,有的还贴有如今价值不菲的印花税票。
4、特别是在195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废除了包办婚姻,这一时期的婚书中出现了婚姻法的相关条款,新郎新娘的名字也头一次并列在了一起。
5、婚书是婚姻当事人持有并作为证据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它为我们展现的婚姻各方之间、婚姻各方与社会道德以及国家法律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我们在其他任何史料中难以具体地和系统地领悟到的。
6、从现有资料显示,民间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
7、早期的婚书在行文中不乏套语虚词,及至清代这种情况越来越趋简化了,尤其是契约式婚书,往往一开始就直入正题,显示人们对于婚姻从注重形式向更重实质的转变。
8、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化,婚姻关系中也出版现了许多以往不见或少见的现象,凸显了清代婚姻关系中“利”的因素不断膨胀、妇女地位随之低下化的特点。
9、清代婚书种类繁多且真伪羼杂,但从历史的纵向观察,婚书的主要内容与形式还是基本不变的。
10、在我们的人类繁衍的历代的历史中,婚书从无到有,从无文字到有文字,从无法律规定到有法律规定,可以说经历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
11、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五件婚书中,年代最早的是清咸丰年间的婚书。
12、第二件婚书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推翻清封建王朝统治以后的婚书。
13、那么第三件婚书是1948年解放区的婚书。
14、第四件婚书,是1949年10月1日的婚书。
15、第五件婚书是我们的国家颁布的《婚姻法》以后登记的婚书。
婚书的网络解释是:婚书(旧时结婚的文约)民间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其中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1912年以后,婚书多改用油墨印刷,婚书的质地除了有宣纸以外,还有硬本、绢面、毛边纸等等,有的还涂有金粉。
婚书的网络解释是:婚书(旧时结婚的文约)民间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其中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1912年以后,婚书多改用油墨印刷,婚书的质地除了有宣纸以外,还有硬本、绢面、毛边纸等等,有的还涂有金粉。注音是:ㄏㄨㄣㄕㄨ。拼音是:hūnshū。结构是:婚(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
婚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婚书hūnshū。(1)旧式结婚的文约。
二、引证解释
⒈婚姻的文约。引《儒林外史》第十四回:“现今丫头已是他拐到手了,又有这些事,料想要不回来,不如趁此就写一张婚书,上写收了他身价银一百两。”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只要你日后待我娃好,有这婚书,没这婚书都一样嘛。”
关于婚书的成语
男大须婚男婚女嫁新婚燕尔尽信书不如无书男婚女聘男大当婚
关于婚书的词语
指腹为婚男大当婚燕尔新婚宴尔新婚蠹书虫新婚燕尔明婚正配明婚正娶男大须婚新婚宴尔
关于婚书的造句
1、婚姻采取的是夫妻共有财产制,所以婚书很简单。
2、有人觉得一纸婚书等于一张长期饭票,亦有人觉得是一条末路。
3、马利亚和约瑟的婚书已在安排婚约时签署。
4、这三封信有订婚信、礼单和婚书。
5、官媒之制的设立始于元代,媒人必须在婚书上签字和画押,并对婚姻的成立承担着一部分法律责任。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婚书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