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蝶出自哪里?

庄周梦蝶出自哪里?,第1张

庄周梦蝶”的故事出自《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其大意就是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起舞,感到悠然自得,非常快乐,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过了一会儿梦醒了,发现自己是躺在床上的庄周,于是感到迷惑: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子之所以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原因在于他一向“齐物”的哲学思想,而这篇寓言就是宣扬他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一向认为人的生死、物我的界限其实是虚幻的,并且可以打破,而且只有打破之后,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在一般人看来,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但在庄周看来,它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在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所谓“物与我皆无尽也,物与我皆无界也”。这其实也就是道家一向的“宇宙万物本为一体”的哲学思想。

通过“梦蝶”寓言,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便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其实不只是庄周,许多人都会偶尔在某一瞬间产生人生如梦的想法,只是庄周将这种感悟利用寓言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了。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意思是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幻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可见,庄周的这种想法古怪则古怪,但并不“曲高和寡”,反而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

庄生梦蝶图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

  惠施是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和庄子即是朋友,又是论敌。《庄子》一书,记载了他们之间的许多辩论,这只是其中的一次。这个故事是很有名的,受到古今中外读者的欣赏。他们的辩论究竟谁是谁非,谁输谁赢,历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名家是研究逻辑的,从逻辑上说,似乎惠施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知道鱼的心理呢?但从审美体验上说,庄子也是有道理的,任何动物的动作、表情,痛苦或快乐,人是可以凭观察体验到的。但两人在逻辑上是有缺陷的。

庄子在齐物论的结尾给出了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于是我们有了庄周梦蝶这个比喻,历代庄子的研究者将庄子当作浪漫自由主义哲学的发扬者似乎并不无道理,一个没有些浪漫天赋的人又怎么会分辩不清是周之梦为蝴蝶,又或是蝴蝶之梦周呢?但这只是一个误解,我们如果有一些穷究其理的精神,我们就会问,庄周在这里究竟想要说些什么?而整篇齐物论,又要说些什么? “物”在庄子那里很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庄子的梦蝶本身不是庄子论述的题旨,而庄子借梦蝶所要论述的,恰恰是常被世人忽略的未句,“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而这个物化恰好是庄周对“周之梦为蝴蝶,又或是胡蝶之梦周”的解答,而什么是物化,我们反观齐物论,那么就很容易发现,齐物论的题旨实际上都在引出这个物化之理。 庄子说:“人湿寝则有腰疾,鳅不如此,人木处则惴栗恂惧,而猴不如此,人以西子为美,则鱼鸟麋鹿见之则避,而西子与鱼鸟麋鹿也是美的么?俪地有美女,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 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人又怎么能够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又怎么能判别是非仁义呢?这实在是庄子提出的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是非之涂难道真的能判断么? 庄子又说“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 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 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 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 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这是一个经典的比喻,什么是庄子之梦? 庄子要借大梦表示什么呢?人在梦中不知其梦,人自以为其知,而却不知其所不知,人知其所不知而如梦之初觉,然而他知道了,难道不还是有所不知么?人只有在大觉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不断的梦觉之变实际上都在不知之中,这就好象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一样”。 庄子与苏格拉底都怀疑是否有绝对的善恶的标准,因此庄子说出了“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 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 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囗(左“黑右“甚”音tan3)囗(外“门”内“音”音an4),吾谁使正 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 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 正之?使同乎我与”的话 既然有怀疑,那么究竟该何以为正?这就引出了物之说,而关于物,庄子在齐物论前半部分已有论述,只在结尾处,才引出“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之说,以物作为此问题之解了

一、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二、原文:战国 庄子《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扩展资料

一、作者介绍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  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二、《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

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45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