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地下车库练摩托车撞400万宾利,物业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浙江男子地下车库练摩托车撞400万宾利,物业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第1张

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在购买房子时,有些小区会赠送车库,而赠送的车库就属于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他人是不可占用的。但是有很多小区也不会赠送车位,而是通过业主购买车位,才能让自己停车使用。如果我们既没有赠送的车位也没有购买任何的车位,那么如果我们家里面有私家车时,我们就需要去物管租凭车位用于自己停车。但不管是任何方式取得的车位使用权,那么车位本身对于我们就有一定的使用权限。

而停车库也不能进行一些私人的活动。而在车库中我们随处可见的就是禁止吸烟,禁止明火之类的。因为车库是属于一个不是透风效果很好的地方。而汽车排出的气体或者是有可能存在汽车漏油的现象,所以一旦遇到明火很容易引发火灾。这些都是我们每个车库里面禁止的。只要我们在车库停车时,按照规范的停车,而当别人开车进入车库时,碰到我们停好放的车辆时,在划分责任时,那么撞车的车主就将会负全责。

近日就有消息报道称,杭州的赵女士价值400万的宾利,车停在地下车库被摩托车损坏,而维修费就需要50多万元,但是肇事方表示他只能拿出2万元给予赵女士进行赔偿。而张女士认为物业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事情的起因就是杭州的一名男子借了同小区一个租户的摩托车,在地下车库练车,但是没想到发生了侧滑,将赵女士的病历车的右前门撞出了洞。后来经过与销售沟通,得知并列车的维修费需要50多万元,而这位男子表示他不是故意的,他最多只能赔偿2万元。对于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道歉就可以解决的。

而这位赵女士则认为物业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但在这里很多网友表示物业也存在着相应的管理漏洞的问题,因为物业收取地下车库的服务费,不仅是提供照明清洁监控巡查,而且还起了一定的保护车辆的义务。比如防止车辆被盗损这些情况,都应该由车库的物业负责任。所以在这件事上物业方面的责任起码有30%左右的责任划分。如果是按照物业的说法,那么他们就是只收钱不做事的做法。所以很多网友也表示支持这位女士起诉该物业。

而骑摩托车的这位男子,在这件事情上,这位摩托车驾驶员就属于实际侵权方,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才造成的这次的事故,所以他本人需要承担这起事故的全部赔偿责任,而在处理事故的交通部门,在责任认定书也是这样划分责任。

法律分析:地下停车场的十字路口两车相撞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划分责任的。如果双方都属于正常直行,没有注意观察导致的事故发生,则属于同等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百万购车补贴

法律分析:车辆碰撞属于道路交通事故,应由交管部门处理。但是,地下停车场的路面并不属于道路范畴,如果发生事故,处理方法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有些不同。当车主在地下停车场发生交通事故时,需要根据双方车主是否在场来确定处理程序。

发生事故时,如果双方车主都在场,双方可先协商,若对事故责任划分能达成一致,双方车主可直接对事故现场和受损车辆拍照取证,然后撤离现场协商赔偿事宜或直接到保险公司理赔点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分析:地下停车场停放的车辆被刮蹭的,如果造成划痕的情况下,责任人如果离开现场的,一般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避,是属于损坏财产的行为。如果的确是在地下车库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有关规定办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552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