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顾曼桢,她的悲剧主要是姐姐曼璐造成的 ,如果不是姐姐的囚禁就不会有后来的悲惨人生。但是沈世钧太不够坚定,这么容易就相信了曼桢结婚的消息,说到底爱不够,否则不会这快娶别人。世钧和曼桢之间门第的问题,姐姐的问题即使他们二人成婚也难以解决,这都会成为两人矛盾的中心。世钧不想去解决,也没有能力,他扛不过家庭。
曼璐的问题,主要责任在其母亲身上。 想当初,一边是两情相悦的未婚夫和垂手即得的婚姻,一边是老老少少一家人。她不是不知道,这一次选择自己的人生会有翻天复地的变化,比起安静的少奶奶生活,再甜蜜的儿女情长也比不上弟妹们没饭吃没学上重要,倔强的曼璐不能眼睁睁看着家就这么散了。主动退婚,将所有的过往深深藏在一个名字里。可是母亲当年还不老,她眼睁睁看着女儿进了烟花巷。
糊涂的母亲从来没有为曼璐认真考虑过。她走入欢场,母亲同意了,她嫁给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的祝鸿才,母亲也同意了,甚至庆幸曼璐嫁的好。但凡母亲有些担当,多辛苦一些为这个家分担一些,曼璐或许不必走这条路。这个母亲跟红楼梦的尤老娘有一比,两个如花的女儿跟继女的丈夫儿子私混, 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图日子能过下去 。
曼璐失去的一切,在二妹身上却一一呈现了。难道她不会羡慕吗?甚至未婚夫也看上了曼桢,这对她来说是难已忍受的。这才引起她心理失衡,为了保全自己的婚姻去牺牲妹妹。
正如糊涂的母亲,曼璐到底是旧时代的人,对二女共事一夫看得理所当然。反正祝鸿才身边必须有这样一个人,自己的妹妹岂不是更放心。娥皇女英这样做了,无数个王熙凤也这样做了。
……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她的头已经在……
这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的结尾的一段描述,曼桢与世钧最后重逢了,却只剩下生离死别,让人扼腕痛心。我再读之,也忍不住潸然泪下,感慨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人物的悲凉哀怨。
作为新世纪的女性的我,今天来分析一下,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一一曼璐与曼桢两姐妹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中国几千来年传统宗法父权、男性 社会 主导的封建思想文化是根源,腐蚀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处于弱势地位的旧式女性无法摆脱自身不幸的命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从四德”,旧上海,姐姐曼璐因为丧失生育能力,而一直活在被丈夫随时抛弃的恐惧中,她害怕失去富太地位,失去唯一的靠山一一丈夫,哪怕这个丈夫原先乡下有结发妻子,哪怕年纪大,相貌丑陋,哪怕这个丈夫终日不归流连风月,哪怕他怎么骂她“烂污货”,哪怕他人伦丧失觊觎小姨子美色,却还是一心想着收拢丈夫的心,没有动过另外的想法,没有一丝抗争的心。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曼璐既是残酷 社会 的受害者,又是加害者,帮凶,她最后定下阴谋,设计陷害亲妹妹曼桢,直接毁了曼桢的人生,最后曼桢生下儿子,但事与愿违,机关算尽,曼璐最终并没有拢住丈夫的心,最后在无尽的悔恨中早早病死了。
二、传统封建门第、阶层和 社会 身份、金钱至上的桎梏。
曼璐为了养活一家人,被迫在上海滩十里洋场当舞女,而又沦落风尘,她介怀自己的卑贱的身份,深深自卑,放弃了真心相爱又有婚约的有为青年豫瑾,嫁给了不良投机商人祝鸿才。面对残破的婚姻,又不愿放弃“祝太太”的光鲜的身份,又害怕年老色衰前途无望,无法再过上有奴仆侍侯的上等人生活。
曼桢呢,一个旧时代都市的新式知识青年,她有理想,上进,独立,自食其力,本应该可以大胆追求爱情,自由恋爱,有个幸福的婚姻。可是她始终对自己的家庭非常自卑,尤其对姐姐的身份耿耿于怀,担心自身与世钧家世不配,导致在世钧从南京返回上海欲跟她求婚时,迟疑不决,负气而散。
三、个人性格缺陷对自身选择的影响。
因为父亲的早亡,一大家子的生计迫在眉捷,十六岁的大姐曼璐主动放弃了学业,在十里洋场做了舞女,本来一个弱女子最初是应该被家人呵护心疼的,可她一个人主动扛起全家重担,赚钱养家,呵护弟妹们,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令我佩服赞叹,又同情。就算当代 社会 ,能有如此伟大牺牲精神的女性也不多见,男性尚且困难。
可是后来曼璐走入婚姻后,面对这样恶劣的丈夫,她却不能自强自救,软弱无能。她其实可以选择离婚,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哪怕是帮佣,但她拉不下脸面。她毕竟也是读过书的,可以做点兼职,她可以主动跟母亲、二妹商量,而不是吵闹不休,自怨自艾,直至心生恶念。曼桢当时已经大学毕业有工作了,平时还兼做几份家教。当然,旧 社会 女性找工作肯定不易,想独立自主也难,多数女性只能依附男人而活,但总有其他办法,不至于有如此令人发指的恶魔行径,直接毁了亲妹妹的一生,自己也郁郁不得善终。
曼桢天真单纯,落入至亲圈套,她是无辜的,可是她虽为“新时代女性”却也自卑,软弱,不脱俗,不果断,她与世钧谈恋爱两年多,一直活在童话世界里,面对现实婚姻,畏首畏脚,与男友若即若离,如果能早点与世钧结婚,离开原生家庭,也不至于被曼璐算计。
她受了害,明明知道祝鸿才的丑陋嘴脸和狰狞面目,在得知曼桢病死,孩子照顾有问题时,却选择屈身下嫁给祝。这个错误是她自己造成的,导致了与世钧永远无法再续前缘了,好在后来她终于痛定思痛,最后花费巨资与祝对簿公堂,夺得了孩子的抚养权。
人们惋惜顾曼桢和沈世均擦身而过的爱情,忘了顾曼璐原本也有这样的爱情。
当年看《半生缘》小说的时候,我哭了稀里哗啦,尤其是读到曼桢被自己的姐姐骗到家里,被强奸怀孕那一段。我曾大胆的猜测过当时曼桢心里一定恨死了曼璐。
时过境迁,再重温这段故事,我对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人除了恨还多了几分怜悯。
其实,爱情和错过几乎是充斥着《半生缘》这个小说的主线,不仅局限于顾曼桢和沈世均的有缘无分,还有顾曼璐和张豫瑾。
曼璐是真心爱着张豫瑾的,以至于后来曼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但她对张豫瑾还是保持着美好幻想的。曼璐自始至终都是渴望爱情的,从前她还是个天真少女的时候就渴望和未婚夫的爱情,后来经历过欢场的人情冷暖让她对爱情更加奢望,但是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她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寄托在妹妹曼桢身上,以至于后来嫁给祝鸿才,也是因为曼璐从心底里认为他对自己是有感情的。
她原本以为祝鸿才是爱她的,而她一个欢场女子也没有计较那么多,所以曼璐在结婚前是准备和祝鸿才粗茶淡饭一辈子的,她以为她找到了归宿,于是她开始由衷的快乐起来,那是曼璐走上舞女之路后最快乐的时期。那段日子里曾经七分泼辣三分风流的舞女也变成了一个简单,幸福的小妇人。
顾曼桢是一个新型的独立女性形象,顾曼桢身世固然可怜,父亲早忙,家庭少了个男人就如没了支撑的柱子,姐姐顾曼璐也挺身而出,做舞女撑起整个家庭,她为顾家做出奉献,牺牲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如顾曼桢维护自己的姐姐是说的“这不是她的错,是这个该死的 社会 ,要真的说可耻,和那些嫖客比起来还真不知道谁更可耻呢!”
有人读者认为顾曼桢毕业后有了工作,做打字员,晚上还做家教,她自己有能力了,不想再靠姐姐做舞女来支撑顾家,她还和顾太太多次说过不要在向姐姐要钱了,顾曼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养气顾家如“妈,以后无论如何,家里的开销由我来拿出,姐姐从前供我读书是为什么的,我现在都还替不了她?”她外表看起来柔弱,内心却坚强,她想独立起来,像男人一样撑起整个家庭,她开始很坚信自己的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结识了沈世均后,她不愿意和他结婚先,她妈妈顾太太劝说顾曼桢的时候,顾曼桢却说“我结婚还早呢。至少要等弟弟大了。”不愿和他就这么走在一起,让他回去接管他父亲的家业和他建立一个旧式的中国家庭等创造出了一番事业后再建立一个新式的家庭,她认为他应该出来做事,该以事业为重,她也可以照顾顾家,一旦男子结婚了就要照顾两个家,那是一个拖累,会耽误了他以后的事业的发展, 她思想很先进 ,就是这样才有了最后顾曼璐曹人遗弃后设计害她的故事,顾曼璐不能生子曹祝鸿才的遗弃,顾曼璐和祝鸿才本来就不是实名的夫妻,她为了锁住祝鸿才的心居然傻到和祝鸿才一起设计海自己的亲妹妹,让祝鸿才强奸了自己的亲妹妹,她居然想到了“借腹生子”的傻到家的办法,这是何等的愚蠢,就算是顾曼桢欠了她的,她也不能做出这么卑鄙的做法,天理不容,太不理智了,最终害人害己,连死也得不到多少同情,有点鲁迅对阿Q的看法,“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的奉献将被她的愚昧所掩盖,她沦为舞女,遭人遗弃不是她的错,可是她还自己的亲妹妹就是天大的错误了,所致都不能原谅她。
全篇下来也讲述了一个新女性的想要独立的种种困难,想在暗淡无光的时代夜空里找到光明的出路是困难的,就如在漆黑的夜里胡乱的摸索,探究,跌跌撞撞的,最终还是惹得一身一生的伤害,在张爱玲看来这就是道不完的唏嘘沧桑和无奈,理想和现实总是不和谐,美好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总要展开惨烈的碰撞。悲剧的人生观看世观,她造就的是一个凄美的上海爱情悲剧。顾曼璐的设计陷害,顾曼桢的性格,还有这个该死的 社会 决定了人的命运,造成了个性悲剧, 社会 悲剧
但是现在想来,我认为曼璐要比曼桢悲剧。
曼璐从一开始就是家里的牺牲品,但是她的牺牲并没有换来全家人的尊敬甚至同情。
电视剧一开场,我们就能看到,曼璐的几个弟弟明显看不起曼璐,觉得曼璐的职业以及曼璐那种市井泼妇的形象让他们很没面子。
曼璐的妈和奶奶明显对曼璐是恐惧,内心的态度是排斥。诚然曼璐靠做舞女养活了一大家子,可是毕竟她做得是舞女。
曼璐的父亲死得早,她又是家中老大,上有老下有小,她又不能像男孩那样出去找份正经工作,所以只能下海做舞女,只能在鱼龙混杂的交际圈里将自己历练得精明世故,刁蛮无赖。
如果没有她的沉沦于堕落,曼桢就不可能上完学后在工厂找份工作,她的几个弟弟妹妹就不可能每天还能有吃有喝,她奶奶她妈妈这样的家庭妇女就不可能还好好地在家待着。
但是她的付出获得的是家人有意无意的轻贱。
除了家人抛弃了她,她的一段旧情也就此结束了。青春来得那么早,却结束得那么快。
而混乱的生活让她身体早早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但她拼尽一口气嫁给了祝鸿才,也算是给自己找了条后路。
但是这条后路不可靠,她需要一个孩子。
如果她抱怨,她早就抱怨为什么是她而不是曼桢了。可是她没有。
曼璐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她对自己够狠,别人对她也够狠,为什么她不可以对曼桢狠呢?如果她不能继续狠下去,她就会被生活与 社会 彻底抛弃。她害怕,因为她已经被家庭抛弃,被情人抛弃,被 社会 抛弃,她不能放弃最后一颗救命稻草。
曼桢被祝鸿才强奸的那一晚,曼璐在雨中大笑着大哭,她知道自己这一辈子注定是被惩罚的,她即便心狠,却还是没能原谅自己。
其实比起无情,谁能比得过曼璐与曼桢的妈呢?
曼璐做舞女,她不心疼,曼桢被强奸,曼璐的几句话也把她打发了。
她错生了两个女儿,在毁掉一个之后,让另一个狠心毁掉了另外一个。
盈梦以为,造成顾曼璐、顾曼桢悲剧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分析。
第一, 社会 背景
《半生缘》是张爱玲笔下的长篇小说,于1951年完稿。
故事发生在旧上海滩,在那个时候,封建残余仍然影响着很多人,这其中就包括了顾家两姐妹的妈妈、奶奶。
在那个时代一个毫无背景、家世贫穷的女孩,想要赚钱养家糊口,很是不易。
顾曼璐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最后选择当一名牺牲色相、名声、但能在短时间内赚取很多钱的舞女。
众口铄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之付出的家人亦如那些多嘴饶舌的人一样看待自己。
第二、家庭因素
顾家一家大小靠着顾曼璐才有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弟弟和妹妹也是因为顾曼璐才能有钱去上学,顾家妈妈、奶奶也是因为她才能不愁吃穿,有佣人照顾。
可是,却从没有人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对她表示感谢。
如果顾曼璐每一次回家时,都能得到家人的理解,不受到他们的冷眼、讽刺、挖苦,也许顾曼璐就不会活的那么绝望、那么自卑。
如果弟弟妹妹对她说一句,姐姐,别怕,等你老了,我们养你,也许她也不会孤注一掷的将自己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明知不靠谱,只是有钱的男人身上。
而顾曼桢,成也顾曼璐,败也顾曼璐。
没有顾曼璐的保护,没有顾曼璐金钱的支持,顾曼桢无法成为一名天真烂漫的新时代知识女性,亦无法认识她心中挚爱沈世钧,是她的姐姐成就了她,但也是她的姐姐毁掉了她。
第三、性格原因
顾曼璐本可选择嫁给豫谨,不理会一家大小,过自己的日子去,可是她选择放弃爱情,挑起照顾一大家子的重担,从中不难看出,她是一个很要强且重情重义的女孩子。
只是,独木难成林,当时那个时代和 社会 给予她的打击是一个接着一个,她以“为家庭付出”的无私理念支撑,与 社会 上各阶层的人打交道,她撑起了一个家。
可到最后却无一人理解她,那个曾经坚强的女子被生活、被家庭打跨,最终成为她曾经最不想成为的人。
顾曼璐本以自己很坚强,殊不知她的“强”只是自以为,其实她的内心脆弱的不堪一击。
被现实击垮的她,自暴自弃,为了抓住那个不靠谱的男人,为了保住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她出卖了自己曾经最高傲的灵魂,陷害了自己曾经最想保护的妹妹。
而顾曼桢,与其说是在母亲的照顾下长大,不如说是在姐姐的照顾下长大。
顾曼桢是顾曼璐想成为的女子,独立自主,受过教育,有理想、有追求的女性,可当自己越是不堪时,内心滋生的黑暗面就想毁掉那美好的一面。
所以,顾曼璐毁掉了顾曼桢。
而在顾曼桢和沈世钧这段爱情内,两个人都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顾曼桢被顾曼璐照顾的太好,不谙世事、天真烂漫。
如果顾曼桢有顾曼璐一半的手段,只怕,早就嫁入豪门,改变家庭生活,说不定,顾曼璐也就不用选择嫁给祝鸿才。
而且,这部剧告诉我们,有些重要的话,重要的决定就得和人当面说清楚,由别人转述交待,是对那人的不尊重,亦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而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的保护孩子,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也许这才是教育孩子比较好的一个原则。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人说:“一个母亲是一个家庭的风水。”这句话用在曼璐一家身上正好合适。
如果撇去 社会 因素,曼璐和曼桢的悲剧都是由母亲造成。
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世俗的味道,虽然故事发生在特殊的年代,但她依然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人间烟火,叙述生活中最卑微、无奈甚者有些龌龊的现实。
曼璐和曼桢的母亲,是全书中最懦弱、无情还有些恶毒的人物。正如《围城》中赵辛楣评价方鸿渐:“是个好人,但全然无用。”她们的母亲正是如此。
丈夫早逝,留下好几个孩子,最大的曼璐正值妙龄,全家人走投无路,作为一家之主的母亲,她只会发愁。善良孝顺的曼璐不忍,含泪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走入欢乐场卖笑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对于曼璐的选择,她是默许的,却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让人心生厌恶。
她拿着曼璐卖身的钱心安理得地抚养本该自己负责的几个孩子,却没有教 育儿 子感恩姐姐,造成弟弟看不起姐姐,姐姐恨这个家庭的局面。其实,儿子的行为何尝不是她自己内心的折射,但凡她有一点怜爱之心,又怎么能容忍弟弟这样自私无情?如果她能稍微体谅一下女儿,曼璐又怎么会心生怨恨,最后把痛苦报复在妹妹身上。
曼璐毁掉曼桢源于浓浓的嫉妒心,源于家庭对自己的冷漠。曼璐人老珠黄,不再讨恩客喜欢,年轻舞女对她的轻视和威胁,让她深感不安,回了家还要被家人冷暴力,她的心态逐渐崩塌。
好不容易找了个不入流的祝鸿才,自己的下半身总算有了依靠,却因为生不了孩子面临扫地出门的窘境,妹妹却可以和自己心爱的人相守终生,而这样的人生本就是自己渴望却放弃的,因此她的心态终于崩了,她感觉“自己的青春为了狗”,所以当祝鸿才提出无耻的要求,她就打定主意毁掉妹妹成全自己。
而她的母亲对于这一切再一次默许了,因为她永远没有办法,永远无可奈何,这样无用的母亲最阴狠。悲剧都因她而起,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怪罪她。
如果她能对生活坚强一点,对女儿仁慈一点,对自己狠一点,也许家庭悲剧可以避免。她谁都不心疼,唯独心疼自己。
相信有一些网友们看过梅艳芳,黎明主演的《半生缘》**,或者林心如版的《半生缘》电视剧。《半生缘》是根据张爱玲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拍摄的。而由刘嘉玲,蒋欣,郑元畅,郭晓东饰演的新版《半生缘》也即将播出。
既然《半生缘》是根据张爱玲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拍摄的,那么《半生缘》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半生缘》大结局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半生缘大结局是什么
参照《半生缘》的小说原著以及之前的影视剧可知,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
顾曼桢的姐姐顾曼璐在顾曼桢离开祝家之后患上了痨病(肺结核),加上对曼桢的愧疚,她最终病死。在她去世后,祝鸿才也破产了。顾曼桢为了亲生孩子,重新回到祝家,与祝鸿才结婚了。
不过因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顾曼桢最终还是与祝鸿才离婚了。顾曼桢也彻底逃脱了那个让她痛苦的地方。十几年过去了,当沈世均与顾曼桢又相遇时,沈世均希望与顾曼桢再续情缘。不过顾曼桢却说此情不再,大家都回不去了。顾曼桢也开始走向了新的人生。
《半生缘》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旧上海。《半生缘》的主人公叫顾曼桢。在一个纺织厂工作时,与同在一起工作的沈世均互相产生了感情。不过,因为两人的家境问题,沈世均的母亲希望沈世均与表妹石翠芝结婚。
顾曼桢的姐姐顾曼璐,为了做了舞女,不过却得不到家里人的理解。顾曼璐后来也是嫁给了靠投机发家致富的祝鸿才。不过婚后的祝鸿才花天酒地,因为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顾曼璐想生孩子来保护自己的地位,不过却因几次堕胎而绝望了。而在此之后,姐姐利用顾曼桢的单纯,使得曼桢怀上了祝鸿才的孩子。
顾家欺骗沈世均说顾曼桢已经嫁给祝鸿才,于是沈世均在郁闷中答应和表妹结婚了。顾曼桢在产下孩子后,逃脱离了那个备受凌辱的地方,逃出祝家后的顾曼桢却发现世钧已经和别人结婚。
顾曼璐也在妹妹出走后,抑郁成疾,因病去世。在顾曼璐死后,祝家也破产了,连给孩子看病的钱都没有。顾曼桢为了自己的孩子重新回到了那个自己痛恨的男人身边,但因为无法面对着那个让自己觉得难受的人,最终也和祝鸿才离婚了
半生缘,张爱玲,悲剧吧,多重的原因!当时的混乱的 社会 ,处在朝代更替,反抗的是民国吧,女人出门赚钱,肯定比男人难的,毕竟比较弱,还有家庭,家庭中没有人能支撑起来,让一个弱女子支撑吧!因为很大的压力压在了姐姐身上,而小妹很善良,但是,还是没有逃过一劫?而那个儿子,即使当时他比两姐妹小,长大了,并没有承担起责任来!半生缘只有一半的缘分吧!十里洋场旧上海吧,我也没看,因为一看就是很心酸哪!爱情,生活,弱小的人当然苦了,所以才有那么多想改变命运的人!
读完张爱玲的《半生缘》,我认为曼璐是一个可敬可恨的人。
17岁那年,父亲病故,家里顿时失去了经济支柱,剩下一些老弱幼残,年迈的祖母、无助的母亲、5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为了一家人不至于饿死,她早早辍学,出去做舞女。
可是,即便做舞女,也难以养活一家七口人。最后,她做了妓女,含泪和已从小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张豫瑾退婚。
她用这种卑贱的职业所赚的钱,不仅养活了家人,还让5个弟弟妹妹全部有学上,全家在上海的一处弄巷里住上两层房。
可是这种职业毕竟是吃青春饭的,随着她年龄越来越大,身价也越来越低。之前捧她的那些老主顾转而另寻新颜,只有一个长得贼眉鼠眼的祝鸿才依旧跟在他屁股后打转。
在那种欢场打转,她对情爱看的很淡。她之所以嫁给祝鸿才,是因为她每况愈下的身价,不得不为后半生考虑。她明白自己这种风尘女子,正经人家的男人都不会接受的。
当时的祝鸿才,要钱没钱,要相貌没相貌,有一点,他听曼璐的,而且把她当个宝。曼璐想着跟着他只要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时不时帮衬着下娘家人就行了。
曼璐还是太天真了,她不知道祝鸿才那种人娶她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他没钱没势,一天到晚哈巴狗一样跟在别人后面打转,姿色好的年轻的女人,轮不到他,只好选曼璐这种有着几分姿色走下坡路的女人。
结婚没多久,祝鸿才就发财了,那种小人得志的嘴脸一览无余。
不过曼璐觉得木已成舟,她没有退路。即便受了委屈,连家人也不说。外界,还只道,她现在过着阔太太一般的生活。
鸿才对她的态度越来越恶劣,尤其是那次曼桢来她家之后。
那天,她生病了,曼桢来看她,和鸿才碰面了。后天晚上,鸿才醉醺醺的回来,表示对她妹妹有企图,还表示如果她能从中撮合,以后什么事都依她。
当时,曼璐听了非常气愤,骂了鸿才一通。
后来聊天,母亲说她如果能接个肚子生个儿子,也许能拴住鸿才的心。曼璐本来对此一点也不在意。孤独难眠的夜里,竟然想到了这个疯注意。
如果这个女人是曼桢再好不过了,一来鸿才本来对曼桢本来就有意思,二来自己的妹妹,总归是亲人,好控制。
她想着母亲出的注意,可没有想到会打到二妹身上。想到这里,她不自觉笑了,笑容非常狰狞。然后就被自己的这个荒唐念头吓着了。
但之后这个念头却时不时在她脑中偷偷冒出来。因为她太想改变自己的处境了。
真正让曼璐下定决定做这件荒唐事,是她对曼桢的嫉妒。
曼璐年轻便沦落风尘,对青春没有什么好印象。唯有一点,就是她和张豫瑾的那些两情相悦的时光。
听母亲说,张豫瑾为了她,年过三十还没有结婚。曼璐虽然嘴上说,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还提起他干什么,心里确实美滋滋的。
女人就是这样这么虚荣。如果知道有一个人默默等待着自己,不管她过得如何,心里都有几分欢喜和自豪的。
可是曼桢的出现打破了旧日的念想。
痴恋曼璐十几年的张豫瑾因为有事在曼桢家里住了一周,因此对富有朝气和学生气的曼桢心生好感。
等到曼璐穿上当初她最喜欢的那件紫色旗袍拉着豫瑾诉衷情的时候,豫瑾情急之下竟否定了他们的曾经,说当时的自己幼稚可笑。曼璐顿时觉得万箭穿心。
后来,从母亲的口中,得知原来是豫瑾移情曼桢了。而曼桢另有一个陪她吃饭看**的正牌男朋友沈世钧在身边。最可恨的是,不仅她的初恋爱上了曼桢,就连自己的丈夫也对其抱有痴心妄想。
同是一个家庭出身,为什么偏偏自己那么悲惨。自己这一生算是完了,而曼桢却的前途却一片光明。
关键自己当初辛辛苦苦,奉献了全部的青春,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供她吃饭,养她上学。临到她长大了,非但不感恩,反而要夺走自己的一切,连一点美好的影子都不留。
曼璐越想越觉气愤。对曼桢的嫉妒最终导致了对曼桢的恨。
这种羡慕嫉妒恨最终使她发疯,让她从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姐变成一个心机满满的蛇蝎毒妇。
终于,她和鸿才谋划好,找了一个机会装成病危,引来母亲和曼桢来看自己。晚上,找借口赶走了母亲,留下曼桢过夜。就在那天夜里鸿才强暴了曼桢。
曼璐可恨的是,她不仅合谋让曼桢失身,事后,还一直囚禁曼桢。即使在曼桢割脉自杀未果、精神恍惚的时候也不为所动。后来归还沈世钧送给曼桢的戒指,谎称曼桢已经结婚。
当然还耸动母亲顾太太即刻搬家,成为她囚禁曼桢的帮凶。
曼璐固然不可饶恕,母亲顾太太无疑是这一切的催化剂。
作为母亲,她间接把两个女儿推向了火坑。
顾家父亲去世的时候,她作为一个长辈没有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因为软弱无能,有体弱多病尚可以理解。
曼璐结婚后不幸福,她没有对姑爷有任何指责,反而一味劝自己女儿忍耐。她一边用着曼璐的钱,心里却认为曼璐是家门之污。她这种愚昧落后的脑筋,在曼璐婚后,不自觉带着家人疏远曼璐,让曼璐在夫家过得不如意,在娘家过的堵心。
顾母的势利、见风使舵激化了曼璐姐妹之间的矛盾、加重了曼桢世钧之间的误会。
本来,世钧和曼桢已经确定了关系,而且世钧几乎天天都来顾家吃晚饭。可是自从豫瑾来到上海,而且她得知豫瑾已经当上县城医院的院长时,便冷淡了世钧,有意撮合曼桢,后来竟然愚蠢的让曼璐也从中帮忙,一点也不顾及曼璐和豫瑾当年的感情。
后来,得知曼桢失身于祝鸿才,她吓得六神无主,竟然听信了曼璐的话,即日搬家,对囚禁在祝家将近一年的曼桢不管不顾。
她这个封建愚昧的母亲当真失败的很,庸庸碌碌一生,把自己两个女儿往火坑里推。
曼桢直到自己被害的那一天,还在为姐姐着想。
因为第二天要和母亲参加豫瑾的婚礼,曼璐问到谁结婚了,她怕病危的姐姐受刺激,没有告诉她张豫瑾要结婚的消息。
我对曼璐的惋惜和敬意始终抵消不了对她的恨。她自己过得悲惨,也要拉别人下水。
可是到最后,怜悯她的还是这个傻妹妹。
几年后,曼桢对豫瑾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时,顾及曼璐和豫瑾曾经的感情,尽量不把曼璐说的那样坏,把很多事都往祝鸿才身上推。
不过,曼璐那时已经死了,如果没死,她也会羞愤而逝的吧。
说到底,“封建观念害死人”,自古以来,女人的社会地位就很低。
沦落风尘的女人,一辈子被别人指指点点,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耻。男人可以出去嫖一万次,照样可以结婚生子。而女人失身一次,就变得不洁了。正是这种荒唐不公平的观念造成了那么多的悲剧。
喜欢,请关注 “时空记1994” ,定期更新,影评、书评、乐评。
在爱情里面,过于温和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没勇气表白,没勇气争抢,没勇气继续。
就连十四年后,在旧处与她的重逢也是大惊失色,除了一句好久不见,连主动拥抱的勇气都没有。
世钧对曼桢的“我爱你”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由无数次的同游,无数个眼神,无数封信件拼凑而来的,含蓄又温婉。
世钧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曼桢,是第一次见面的一见钟情?亦或是一同拍照时的怦然心动?
世钧说不清楚,只知道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写着她的名字,光是看到“曼桢”这两个字,心里便已经觉得十分欢喜。
曼桢从不与他人讲家里的事,就连叔惠也不知道,可是那天中午在小饭馆里,曼桢却像拉家常一样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世钧。
心里的柔软只会讲给爱人听,曼桢连自己也没察觉到,她已经开始毫无条件地信任世钧,如爱人一般。
爱情的开始总是懵懵懂懂的,说不清道不明喜欢对方的什么,但就是一想起他就觉得很是美好。
也许因为感情和人生一样,并不能永远一帆风顺,所以我们才会编造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来维护心里最后一点幻想。
盈满泽亏,适用于一切。太过顺利的前半段,使错过,成为了必然。
曼桢的姐夫祝鸿才,早在与姐姐曼璐结婚之前,就觊觎着曼桢。
又因为曼璐不能生育的原因,婚后祝鸿才对她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导致曼璐想离不能离,也不敢离。
恰好此时曼璐的初恋张豫瑾来到了上海。
在这段时日中,张豫瑾借宿曼桢家中,面对热情大方的曼桢,张豫瑾渐生情愫。
张豫瑾是聪明的,曼璐舞女出身,性格乖张,又已为人妻;曼桢清清白白,且学识修养皆在她之上。
谁该接近谁该远离,张豫瑾再清楚不过。
所以面对再次重逢的曼璐,张豫瑾显得客气又生疏。
此时的曼璐听到这些话时,泪水已然决堤。为了生存,嫁给不爱的人,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勉强靠着些回忆苟延残喘。
可如今连这些回忆都被曼桢摔得支离破碎,曼璐心中只有怨恨,曼桢的一生也从此刻跌落谷底。
曼璐谎称生病,将曼桢骗到家中。
那一晚的曼桢度过了她人生最可怕的一幕。谎言,恐惧,愤怒融合碰撞,交织出少女凄厉的惊声尖叫。
借腹生子,这是曼璐的报复。
在那个充满书生气的时代,文人信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既然“已嫁人”,何必再去打扰?既然不回信,何必再去纠缠?今生情缘已尽,只愿各自安好。
可哪怕再去多打听一次呢?哪怕再多写一封信呢?结果会不会不一样?缘起缘灭,皆不由我。
世钧偶然间翻出了十四年前曼桢那封还未来得及寄出去的信,又想起了那个情深缘浅的人。
再一次去到曼桢以前的居所。
苦苦寻觅的人此刻居然出现在了眼前,两人都愣住了。
随即是平淡又客套的问好。
好久不见!
这句话隔了十四年终于说了出来,却显得有点过分地从容和冷静,仿佛是昨天刚见面的老友今天又一次碰面而已。
世钧和曼桢脸上都是笑着的,可眼睛却在哭泣着。两人都压抑着情绪,处在决堤的边缘,他们急于找一个庇护所,将这十四年的感情喷涌而出。
还是那家餐馆,还是那两个人,可时间不同了,境遇也不同了。
一个已有家室,一儿一女,幸福美满。一个带着儿子,虽不富足,但也尚可。曾经的傻小子和俏姑娘如今都已为人父为人母。
彼此身后牵绊的都太多,再不能像从前那样孑然一身地爱得死去活来。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四分五裂,导致世钧和曼桢的心境和处境早已天差地别, 情感 与现实,无论哪一样,也都的确回不去了。
餐馆里人声鼎沸,世钧和曼桢拉着手却无语凝噎,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们什么都没有。
时过境迁之后的重逢,最是痛苦,触手可及却远在天边。明明给了希望,转身又陷入绝望。在希望与绝望中反复挣扎,遍体鳞伤,痛彻心扉。
张豫瑾爱的是顾曼璐。曼璐去医院照顾生病的奶奶,而张豫瑾正是医院的院长,张豫瑾看到顾曼璐烫到手之后心疼不已,帮曼璐处理伤口让曼璐回忆起了从前,从前张豫瑾也是这样心疼的照顾曼璐的!由此可见张豫瑾是爱着顾曼璐的。但是曼璐被迫选择做了舞女,内心的自卑感让曼璐不敢再靠近张豫瑾!
《半生缘》里曼璐一直喜欢的人是张豫瑾,他们两个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如果没有爸爸去世,需要曼璐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庭,估计他们也会是很幸福的一对儿!可是现实总是很捉弄人的,曼璐不得不做舞女!而她的这个职业也决定了他们不能在一起,但是曼璐的心里还是一直很喜欢他的。曼璐红颜薄命,嫁给了祝鸿才之后所有人看到的都是顾曼璐对祝鸿才的那份感情,但是顾曼璐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爱的依旧是张豫瑾,不管是顾曼璐在结婚前还是结婚后,只要是提到了张豫瑾,顾曼璐就变得不自信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