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婚礼的主持词开场白

农村婚礼的主持词开场白,第1张

 导语:导游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引导游客感受山水之美,解决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给予游客食、宿、行等方面的帮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婚礼的主持词开场白,欢迎阅读。

 一、序言

 天上紫微星,各位请肃静,今日主家令郎完婚之喜,媒红大人、老小为家、姑舅姨表、四门尊亲,本家户族、姑娘姊妹、女婿外甥,爷孙父子、师徒弟子、新朋故友、干儿干女,位位有请,来见证婚礼啦!

 尊敬的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们:

 大家好!数九隆冬降吉祥,冰天雪地送温馨,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机,我们迎来了一对情侣 先生与 女士的幸福结合。在此,我首先代表两位新人以及老刘家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忠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宣布: 先生与 女士新婚庆典仪式现在开始!

  二、新人入场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的主角——才华横溢的'新郎,国色天香的新娘,闪亮登场。

 1、鞭炮鸣,音乐响,大红喜字贴堂上。百客席前闹嚷嚷,一对新人出了场。

 2、看,这对新人在我们大家共同的祝福声中喜滋滋、羞答答地步入了他们梦寐已久的结婚礼堂。

 三、介绍新人

 1、新娘:有道是,今天结婚的千千万,惟有咱老刘家的媳妇最好看!站在右边的这位亭亭玉立的MM,就是新娘子!(来让大家免费参观3秒钟)

 新郎说新娘哪儿美?

 翘首望,看新娘,美妙佳人人向往,身形苗条似仙女,风姿翩翩赛鹤翔,有如出水芙蓉娇艳美,赛过五彩金凤凰,还是新郎有绝招,梧桐引来金凤凰。

 2、说了新娘说新郎,新郎就在新娘旁。新郎官,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帅气儒雅,英俊不凡,红光满面,笑容灿烂!人逢喜事精神爽,刘凯是个好儿郎。

 3、这真是,才子配佳人,美女配俊郎,天设的一对,地造的一双。

 四、讲述恋情

 1、二位新人,一个是来自陕西宁强的好汉,一个来自湖北 的织女,真可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刘陈二家姻缘接。

 “共答三个一,看看是否有默契”第一次认识、表白、求婚在何时何地?

 五、交换戒指

 1、传说他是天外来物,是星星坠落时留下的碎片,是天神的眼泪,处处迷漫着传奇神秘的浪漫色彩,成为传递爱意的永恒象征。

 2、交换戒指。

 此时此刻,新郎新娘甜美的笑容相信所有的来宾都已经读懂,他们已经定下爱的盟约:今生今世,永远相伴!

 六、宣誓

 1、问新郎新娘。

 你愿意娶你身边这位美丽女子为妻,无论是贫贱与富贵直到永远吗?

 请问新娘你愿意嫁给在你身边这位先生为您的丈夫,无论贫贱与富贵直到永远吗?不管他以后是抽酒、喝烟,睡觉的时候嘴里吧唧吧唧的,吃饭的时候打呼噜,你都愿意吗?

 请问新郎,请问你愿意白天为她熬汤,晚上为他铺床,夜夜作新郞吗?

 请问新娘,你愿意喝他的汤,睡他的床,夜夜入洞房吗

 2、新娘问新郎

 新娘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

 (1)新娘发问。

 (2)转圈。第一圈,转出个百花争艳,第二圈,转出个龙凤呈祥。第三圈,转出个和睦之家,幸福美满。放下来,祝他们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3、好!上帝匹配,两厢情愿!一生平安,前程灿烂!

 七、证婚

 大姑娘、小伙子,请注意,要生贵子得先登记;合法婚姻受保护,小日子越过越吉利。

 新郎、新娘你们领结婚证书了吗

 请证婚人宣读结婚证。

 二位新人经过甜蜜的恋爱,耐心的等待,终于在法律的保护下,正式结为幸福的伴侣。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之中,又少了两个单干户,多了一个互助组。

 八、拜堂

 1、亲戚朋友喜洋洋,新郎新娘拜花堂,先鞠三躬喜事多,再鞠三躬福寿长。

 2、举首拜天地、四季保平安,娶妻生贵子,后辈坐状元。拜天地……

 3、红花日头示吉祥,祥云瑞气绕房梁,一对新人拜花堂,父母长辈坐上方。(请父母入座)

 4、水有源树有根,养儿育女倍艰辛。成全儿女终身事,了却爹娘一片心。

 (1)今天我们的小刘终于娶媳妇了,请问你盼娶儿媳妇多少年了。媳妇漂亮吗?

 来来,新娘子,婆婆夸你咧,端上茶,叫声妈,她呀好把你再来夸。

 (2)端茶,叫妈。叫得甜吗?亲吗?甜就得给钱,亲就快拿现金。

 (3)光叫妈不叫爸,小心有钱他不给你花。四种叫法(4次)——四季发财,早生贵子。

 (4)在这个样高兴的日子,作为新郎官的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

 (5)最贵天下父母心,盼望儿女早成人,新郎新娘结同心,团结起来孝双亲。

 拜父母。一鞠躬,感谢给了生命,再鞠躬,感谢抚养成人,三鞠躬,永远孝敬老人!

 5、拜来宾。今日花堂行婚礼,满门亲朋来贺喜。席前愧无羊脂酒,坐上幸有众亲友。

 谢宾客,一鞠躬……祝你们健康长寿,幸福万年。

 6、夫妻对拜。

 郎才女貌两相当,好比刘备过长江。月老中间牵红线,锦绣枕上配鸳鸯。

 夫妻对拜。一鞠躬头碰头,夫妻恩爱到白头;二鞠躬脸贴脸,夫妻恩爱到永远;三鞠躬心连心,夫妻恩爱一生亲。

 九、喝交杯酒

 上边头碰头,下边手拉手,请为二位新人呈上交杯酒,两杯酒象征着甜蜜生活的酒,相依相拥,共同饮下这爱的琼浆。

 1、碰杯自己喝。分工明确,把事干好。

 2、互喂对方喝。互敬互爱,孝敬长辈,关爱后代。

 3、大交杯。感情深,一口闷,你真我纯不分心,相知相爱快乐一生。

 一杯交杯酒,一生永牵手,喝完交杯酒,愿你们的爱情天长地久。

 十、抛喜糖

 新郎新娘抛喜糖,亲朋好友把手忙,接了喜糖,把嘴忙,吃得心里火烫烫……

 十一、背媳妇

 十二、入洞房

 朋友们,看了新娘看新郎,看了热闹还吃了糖,看着新郎背媳妇,你的心里亮堂堂。高兴不?

 好!婚礼到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宣布:刘凯先生、陈艳霞女士结婚典礼礼成!祝小两口恩恩爱爱、甜甜蜜蜜、早得龙子;

 我祝愿各位亲朋好友,在新的一年里种地行,买卖成,工作能,打牌赢,日子越过越舒心;祝愿大家龙年里,龙腾虎跃,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九九平安,十全十美,百事顺心,万事如意。

 十三、尾声

 老外家、少外家,姑家、姐家和姨家,烧火弟兄干亲家,等吃喜糖的小姨家;端盘的、下席的,炒菜的,蒸饭的,担水洗碗剥蒜的,众亲友静一下,主人叫我说憨话,大家听后,不要笑话;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青烟缭绕,喜结良缘。四方亲友,翻岭翻山。左邻右舍,喜笑开颜。有酒有肉,大家动手;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有肉有菜,自已动筷。新娘新郎,披红挂彩,在此相谢,一拜再拜!

  礼节习俗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婚嫁习俗

  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话“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柜、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旧时满族结婚过程较为繁多,有议婚、小定、大定、过礼、送日子、开锁、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和住对月一整套过程。结婚时,新娘要在洞房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房外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或有人用黑豆往新房窗户上撒,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丧葬习俗

  满族的丧葬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受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满族先民的丧葬仪式比较简约、粗疏,曾经有天葬、土葬、兽葬、树葬、水葬、火葬等形式。入关前,满族以火葬为主,自顺治帝后期起,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满族普遍改成棺材土葬,并结合本民族特点,形成了满族的特色葬俗。乾隆以前,各地驻防旗人由于要将死者及其遗属送回京中故旗,所以仍保持了火葬,而将骨灰装殓回京。乾嘉以后,允许驻防旗人在当地安葬,也改为土葬。早期满族贵族有人殉之俗,后改为剪发代殉和焚烧纸扎的奴仆。在农村地区,不准许在西炕和北炕死人,因为门是活人出入的地方,因此,死人入棺后,只能从窗户抬出。人死后,在院子西边立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九尺,用红布和黑布做成。幡的头和尾是黑布,中间四条是红布。出殡时,亲友要抢幡上的布,给自己孩子做衣服,认为可避邪,不做恶梦等。今天广州满族保持完整的满族坟场,仍能看到满族葬俗的一些特点。

  饮食习俗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炒面和炒米也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萨其玛和酸汤子。萨其玛原料是以鸡蛋和白面做成的细条,过油煎炸,再加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条。糕面撤上青红丝,其味香甜可口。酸汤子也叫汤子,做法是把苞米浸泡多日,待米质松软,磨成水面,发酵成酸味。然后用特制的汤子套挤压成细条,直接下入沸水中;也可不用汤子套,将面攥在手内从手指缝中挤出。 满族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菜肴主要有白肉血肠、酸菜和火锅,颇具特色。满族杀猪最讲究的是吃血肠。猪肉的做法讲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谓白片肉并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将猪肉方块煮熟后趁热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调料。白片肉中五花肉为上乘。肉食除猪肉外,还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鸡、鹿、河鱼、哈什蚂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种白菜、辣椒、葱、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时节,采集蕨菜、刺嫩芽、大叶芹、枪头菜、柳蒿、四叶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种蘑菇等。

  火锅的历史很悠久,它最早流行于东北的寒冷地区,是满族的传统食俗。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杂以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不时还有野鸡、狍子、鹿肉及飞龙肉。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 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 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 “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 “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 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梁米饭或玉米馇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 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

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典型食品: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肠。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③酸汤子。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

节庆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 “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牋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 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 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 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 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 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 “送灶王爷”。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诸暨风俗文化

  诸暨民间婚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

  诸暨曾是越国故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可以说诸暨民间婚俗既有中国封建社会大体一致的礼仪定规,又有越地独特的地域色彩。

  一、相亲 在诸暨旧时乡村中,男女青年到了十六八岁,甚至有更早的,前辈父母就要为儿女的婚事操心了。但这些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的之言”,须合“六礼”之仪。(所谓六礼,即:纳彩,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迎接新娘。)《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曾有这样的记载:婚姻以媒说合,写红笺请于女家,女家以“允帖”答之,其开具生年月日者为“庚帖”,亦曰“日帖”。

  诸暨乡问少有专事做媒的人物,人称作媒是“三十六行之外的行当”。但民间又认为做媒是做好事,能成人之美,故而牵线搭桥的人还是不少的。;日书上称媒人为“月老”。乡间俗呼“媒大”,戏称“吃三壶瓶”。解放后又称为“介绍人”。

  做媒作伐的人,多数是受人之托去作伐牵线,频频奔忙于男女两家之间。待时机成熟,作媒人就向男女双方讨“庚帖”,又俗称“龙凤帖”,即将男女双方的姓名、籍贯、生辰上,经过媒人,互致两家。尔后请算命先生推命占卜,看两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合即成。这桩姻缘佳事就迈出了第一步。

  解放之后,这些繁褥的礼数基本革除,城乡间,单位间的男女青年交往日益增多。。但许多青年还有请”介绍人”牵线搭桥,认识恋爱的。在农村双方不甚了解互相情况,还有相亲的过程。所谓相亲,有“看姑娘”与“看人家”两种方式。

  “看姑娘”是媒人陪小伙子去女家。双方见面,让男女青年互相看看人品相貌。由女方父亲叔伯或兄弟作陪,通过吃茶闲聊,观察小伙子的言谈举止,了解人品性格修养。新客人来自然要请尝小点心。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小点心。如果女方对小伙子满意,必定奉上甜汤圆,这就有祈祝这桩姻缘“团圆”的意味。如若不甚中意,那小点心是什么就说不准了。

  “看人家”则是姑娘到男家去作客。一般由女方女眷陪姑娘一起行动。这实际上是对男方家庭经济、住房、环境、邻里关系的一次综合考察,婚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次行动。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观念的改变,姑娘小伙接触越来越多,思想感情交流也日益活跃,如若恋爱,双方早知根知底。昔日“相亲”习俗已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九廿九”的由来

  明朝时候,王家井小集市近旁有个叫灌湖的村子,住着一位精明能干的中年汉子。这位汉子整天挑着一副长菜篮,穿东村走西庄去兜售他那从外地批发来的“洋红洋绿引线顶针”或“千张豆腐干”等日用小百货。由于他能说会道,手脚勤快,生意着实勿错。

  可是,时间一久,村妇们发觉与这个小货郎搞交易,一不小心会被他的花言巧语所欺蒙,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小货郎来到了杜泥岭下的小山村叫卖吆喝。有个村姑喜滋滋地跑去,乐颠颠地向他买9绞青棉线,每绞3个铜钱。村姑挑好线一一清点。然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人人都疑他贪小便宜,暗中捉弄。今天让我一试。于是村姑豪爽地叫道:“客人唉,9绞线,3个铜钱1绞。那么三九廿九对不对?”她边说边递过去叠成一截的25个铜板。小货郎一听满心喜欢,接过钱数也不数投进了藏铜钱的小竹兜里。走到巷口,村姑一把抓住小货郎的长菜篮,急不可耐地叫怨了,算错数,多给钱了。事实面前小货郎不得不退还了多收的2个铜板。当他退出自认为多收的2个铜钱时,村姑不禁 粲然一笑,郑重其事地说道:不必退了,我是特意试试你的,只给了你25个铜板,还得补你2个呢!因为贪小,你连我给你的钱数也不数,下次还是老实点吧!

  自此以后,诸暨民间就以“三九廿九”一语去讥讽斥责那些想贪小利而结果搭错脑筋稀里糊涂的人,直至如今,流传不绝。

  乡间的小习俗

  诸暨向以文化积淀深厚著称,因而散布于民间的细小习俗,也蕴涵着耕读传家的韵味,虽不见经传,却也绵延不绝,流传至今。今择一二小习俗,以供识赏。

  ▲每当有亲戚送来一只成鸡(也可以是购买的)准备留下饲养。主妇定会一手提鸡,经自己的胯下绕缠三五圈,两手交替接送。据说如此一缠可免去陌生鸡东窜西钻而走失。

  ▲为灭鼠,家中引进猫,特别是大猫。不是将猫直接送到家,而是把猫连盛放的曲笼摆在后窗的墙脚下,再从楼上的后窗放下一条绳,缚牢曲笼,再慢慢悬空吊上去,然后提着曲笼,把猫放出来,让其美美的吃一顿。这么越窗而过的猫,就不会逃“娘家”溜西家了。

  清明望囡

  诸暨民间习俗,女儿新嫁作媳,次年清明,父母亲要担物品探视女儿。一则表示父母爱女情深,二则是为女儿抬抬脸面。

  望囡物品相当丰盛,除一些普通的偃月果,团圆果外,有许多石榴果,代代果,其象征子孙繁衍,代代相传;有花轿果,双樱桃果,双头鸳鸯果,则是祝愿夫妻恩爱,白头皆老;有寿桃果,元宝果,是企盼家中老辈身体康健,福寿双全。这些礼果与糖果,炒米糕、荸荠、甘蔗等一起拼成篮头,由父母兄弟挑到女儿家。

  随后端午节,娘家又要准备绿豆糕、茶叶蛋、五月桃、端午粽,还有数十把编织精巧的麦草扇去探望女儿。而婆家则将娘家挑来的礼品分赠给左邻右舍、至亲好友,以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真诚问候。

  庆生做寿

  诸暨风俗中“过生日”和“做寿”是件大事。所谓“过生日”是1岁至30岁的称谓,而50岁之后方可称为“做寿”。

  婴儿呱呱坠地,对父母长辈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待到周岁,外婆家挑着衣衫鞋帽、粽子糕点水果和鸡蛋前来探望。主人家将水果鸡蛋糕点、放在小盘中,分赠左邻右舍,客气的邻居则回赠小钱祝贺,俗称“百岁钱”。庆生一为将喜悦之情告诉大家,二为增进邻里间的友好情谊。此后,10岁、20岁时,由外公外婆或舅舅、姑姨送点衣穿鞋袜,聊表庆贺。30岁、40岁由于正值人生事业、家庭发展的黄金时段,一般较忙,生日就忽略了。

  到50岁,如果做了外公外婆,女儿女婿会在49岁之年,提来篮头,送上衣衫鞋帽,以示孝心。60岁、70岁的寿庆现在还很流行。另有63岁,有“鲤鱼要过滩”之说,女婿女儿要买一条大鲤鱼送给父母。66岁,女儿要送66块红烧肉给父母,因诸暨古俗中有“六十六,阎王老爷要吃肉”之语。据说,只有女儿敬上这般孝心,老人才能度过命中劫难。

  80、90岁的老人,村中称为长寿老人,子孙们当然也乐作庆贺,场面热闹。

  新妇回门

  已嫁的女子第一次返回娘家探望父母,这就叫“回门”。回门一为感念亲恩深重;二为问候父母安康。

  我市新妇回门在新娘婚后第二天,由夫妻双双携带礼物探望岳父岳母。女儿回家,娘家人自是喜不自禁,再加上半子(女婿)伴同,岳父母往往要设便筵招待新姑爷。席间请几位长辈兄弟相陪,长辈往往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诫小夫妻应恩爱相待,白头到老。父母则教导女儿要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按古俗,回门新妇女婿,得等天黑之际返家,但决不能在岳父家过夜。

  过小年

  在马剑、寨头等地流传着一种六月初头过小年的传统习惯。

  小年节日来临前,各家主妇就忙着准备各类佳肴,杀鸡宰鸭、蒸米糕、作馒头、炒制瓜子花生等零食。节日清晨,举家赴田头带篮头谢田公田姆赐予丰收。早饭后,迎接老亲新眷,远朋近友,到家过节。中饭餐桌上,大家促膝谈心,互相问候,十分高兴。

  过小年时,主人往往要邀请亲友各带相好朋友一起到家中过节。因为有谁家来客多,就是谁家路广人发之说,故每年此日,家家户户宾客盈门,少则一二桌,多则四五桌。

  过小年是亲友相聚,共话家常的节日。它与春节一样,大人们吃酒会客,小孩子自由嬉闹,但它却少了春节的许多繁俗礼节,多的是亲友相聚时无拘无束的亲近。

  西施孝寓团圆饼

  这是流传在我市五泄江一带乡村的一种美食——西施团圆饼。它以纯正精细的面粉和荞麦粉作皮子,用当地土产萝卜、葱、香椒、鲜猪肉拌和为馅,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种扁圆饼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香鲜,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据当地百姓介绍,这饼源自我们诸暨人心中的女神——西施。

  话说春秋时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兵败称臣,卧薪尝胆,积聚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为争取生息时间,勾践听取文种范蠡之计,动用美人计迷惑夫差,将绝色美女西施、郑旦送给吴王。

  西施在吴国深受夫差宠幸,但却时时不忘家乡,想念家乡父母亲朋。一年冬日,冰雪满天。西施在灵山上遥望故乡,乡情难抑,忍不住抚琴遣怀。吴王闻之, 来为美人宽怀,并追问美人因何愁眉不展,玉容憔悴。

  西施泪水盈盈,告禀吴王:时近冬至,她倍加思念在苎萝山下的父母,在五泄江畔的外公外婆。当年她未入吴时,每逢此日,她必与父母一起,烤制银丝圆饼,用以探望年迈的外公外婆。如今远离家乡,不知家中长辈是否安康,怎能不悲从中来?

  夫差听得西施之言,欣然点头:“美人敬老之心,一片赤诚,令人敬佩。你尽可如期做好‘银丝圆饼’,我遣快马送去越国你老家,岂不既尽了你的孝心,又解了你的心头之忧呢?”

  西施见吴王应允,不觉舒愁展眉。

  数日后,西施的外公外婆果真收到了千里迢迢送来的“银丝圆饼”。老人在尝食时,竟在饼中发现一块小绫,上书一首小诗:“汪汪眼中泪,香香笼中饼;冬去春来时,共叙团圆情。”

  后吴国被越国打败,泛舟五湖的西施曾回老家看望过外公外婆。西施寓孝心于其中的“银丝圆饼”也被称作“西施团圆饼”而流传了下来。

  现在在五泄江畔一带的村庄,仍有人家逢年过节,婚嫁寿庆,仍做这道点心以待客。想必,这也是后人对西施一片孝心的嘉许吧。

  酿 酒

  酿酒是我们诸暨农民得心应手的技艺之一,即使如今瓶头酒、礼品装的商品酒铺天盖地般地充塞码头、街道、店铺、摊位,大有一统天下的态势下,那村村蔓延,家家酿煮的酒,反而成了人们的酒中最爱。

  酒酿。是农户随时酿饮的软酒。特别是家有产妇,那更是非酿不可的传统习俗。据说这种名之曰酒酿的甜酒,系非常适合滋补产后妇女的珍品。因而用纯糯米先浸一昼时,再用特制的酒甑蒸熟,又浇冷水使其退热,再以热水(第一次淋过的冷水变热水)重淋,使其复原回热后,便将甑里的糯米饭倒进竹匾里,撒上事先研细的定量酒白药,搅拌均匀后,就装入大小适宜的陶罐或瓷钵里,抹平压紧,中挖一窟就可。冬季天寒,须在罐钵四周或围以燥稻草,或裹以棉絮以保温。夏季天热就无须麻烦了。经过一二天,甜美可口的酒酿就已制成,可一饱口福了。酒酿俗呼酒浆,因其味美,酒精含量少,为大众所喜爱。

  白酒。因其色白如煮饭时的汤水,故名。白酒的酿制法与酒酿差不多,不过所用的白药有所差异。在酿制的后期须把酒米饭灌入坛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温水,封严坛口,压实揿紧,约10来天后就可取饮了。

  老酒。老酒系我市湖畈地区的农户所常制。农家凭着粮食足、糯米多的优势,因此多以制老酒自饮与待客,酿制过程当然要多费一些功夫和心思了。

  烧酒。烧酒现在市场叫它白酒了。烧酒也是我市农民自古以来不可或缺的常备酒,特别是山农。在夏日炎炎的酷暑天,不少瘾君子,反而喜爱这种酒精含量高,性猛的家酿烧酒。烧酒因原料不同,便有高粱烧、六谷烧、大麦烧、番薯烧。烧酒的制作大多数的操作都是由农户自己负担的。前期还有一种叫“麦露”的酒,据说“麦露”抵过老酒,有的甚至说比老酒还要好。烧酒蒸煮时有套特制工具,须由专人来操作。

  句改进的俗语

  诸暨乡下,流传一句俗语:吃过清明饣果,百姓要叫苦。这在过去很现实。清明前后正好是春耕春播的最佳季节,是决定农作物一年收成的关键时刻。因此,吃过清明饣果后,农民们都会熬苦卖命投入山地田畈。

  21世纪的今天不同了。乡亲们吃过清明饣果后仍很悠闲,老人们打红星搓麻将笑谈风云,青年着时装骑摩托潇洒一回。因目前故乡人大多注重于工商业或外出打工,山地农田已成副业。湖田也大多根据人们需求种植,并配备加工、促销等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一条龙生产。说明白点:现代乡村的农业也被工商化了。他们把大多精力放在高效益的工商业和外出打工上,因此,农家已没有忙闲季可分了。

  如果一定要提到个节气,所谓过清明,就剩下上坟、踏青、吃清明饣果了。再因清明节后气温宜人,各行各业也带着新春的欢乐投入正常运转,农民们也就在惠风娇阳下步上经商治业或外出打工的财路。因此,故乡人已把“吃过清明饣果,百姓要叫苦”的陈年俗语,改进成:吃过清明饣果,百姓好发富。

  大脚布

  可以说,最富有会嵇山区特色的当推大脚布。

  浙江绍兴,嵊州,诸暨三县相交处都有这东西,只是名称有叫“大面布”或叫“大脚布”的不同。

  大脚布可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样子,一块长约两米宽五十公分的白洋布,因为制作简单,原料成本低廉,故市价也低到了极致。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它不是什么摩登的装饰品,却如大多数男人的烟斗一样是须臾不离左右的物品。

  大脚布可派上很多的用场。在大热天里,它起的是毛巾的作用。同时系于腰间,在劳作的时候可以增加腰腹的力量。所以儿时的夏日,常常可以看到那些腰系大脚布吭唷吭唷挑着几百斤重谷担的汉子,走一阵,就用“垛支”支起担子歇上一阵,同时又腾出手来撂上腰间的大脚布擦一把满头的确大汗。

  经历了一天的劳累,男人都要去河里洗个澡,这个时候, 大脚布又变成了浴巾了。搓洗几下,再拧干擦尽身上的水珠,最后往臀部一围,俨然一副女人的围裙样,就这样径直回家去,省却换短裤头的麻烦。

  到了赶集时,如果买了琐碎物品又没合适的袋子装,可以将它们分别裹在大脚布的两头,搭在肩上带回来,这个时候,它有点像北方的褡裢。

  有不太计较脏的,当在山上劳动时收获一些鞭笋野果时,也可以裹进大脚布搭在身上。因为每每上山的人总要候便当背一些毛竹或树丫枝回家,往往腾不出手,这样大脚布便派上了用场。

  友人不久前千里迢迢赶来看我,我们谈及儿时的大脚布,他悻悻道:“早消失了罢,现在没人务农了,大伙忙着赶经济大潮挣钱呢。”

  大脚布,也许真的只能从儿时的记忆中去搜寻你的踪影了。

  诸暨湖田熟 天下一餐粥(地方谚语)

  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

  泌湖年成熟,黄狗都好讨老嬷。

  若要诸暨富,山上下功夫。

  三夜月明来报早,一朝雷动好撑船。

  三个太阳叫皇天,一场雷雨水来淹。

  万田十三家,枫桥得七家。

  天芝山戴帽,坑坞山穿袍。

  低湖生在高山上,高湖跌落水中央。

  平阔勿阔,狭山勿狭。

  活着勿可过琴弦岗,死掉勿可见阎罗王。

  仙师老爷灵,四圈落雨横里晴。

  要吃香烟强盗牌,要吊膀子羊市街。

  偷白鲞,咬奶头。

  游过天下八百州,勿如陶朱山后一搭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76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