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赵生煌是哪里人啊

古浪县赵生煌是哪里人啊,第1张

人口:约39万人

人口密度:74人/km2

古浪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总面积5287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4年)。县人民0驻古浪镇,邮编:733100。代码:620622。区号:0935。拼音:Gulang Xian。

平均海拔2500米,年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300毫米,蒸发量2292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 古浪自古以来为多民族聚居之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有汉、藏、回、土、满、东乡、毛难、蒙古、瑶族等9个民族,总人口3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58万人。

古浪县辖1个街道、9个镇、10个乡:古浪镇街道、古浪镇、泗水镇、土门镇、大靖镇、裴家营镇、海子滩镇、定宁镇、黄羊川镇、黑松驿镇、永丰滩乡、黄花滩乡、西靖乡、民权乡、直滩乡、新堡乡 、干城乡、横梁乡、十八里堡乡、古丰乡 。

古浪县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550米至3469米,平均海拔2500米。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山川沙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110万亩,正常年景播种80万亩左右,保灌面积42万亩。

古浪属祁连山高寒亚干旱区和河西冷温干旱区。年均气温49℃,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2500毫米以上,日照时数28523小时,无霜期142天左右。

古浪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纵穿南北,省道308线、干武铁路横贯东西。国道312线系"上海至新疆伊宁"的国道,在县境内共长46公里,呈南北走向;省道308线称为"海(宁夏海源)古(浪)"公路,与国道312线在双塔相连,在县境内共长997公里。武古路、十条路、大海路等7条县内公路,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地理位置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靠景泰,南依天祝,西北与武威接壤,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相邻,为古丝绸之路要冲。地理坐标为北纬37°09′~37°54′、东经102°38′~103°54′,东西长约102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总面积约5287平方公里。古浪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县,明初以水名"古尔浪洼"(藏语,意为黄羊沟)冠县名沿袭至今。古浪县域广阔,祁连山高峻雄峨,逶迤挺拨,横贯县境南部;中部绿洲平原阡陌纵横,沟渠交错,沃土连绵,林木掩映,是河西地区重要的产粮区;北部沙漠浩瀚月明,绿洲点心翠,沙产业开发蓬勃兴起;巍巍昌灵山与葱郁香林寺,山峦叠障,松柏翠绿,清雅秀丽,是理想的旅游胜地;俗有"金关银锁"之称的古浪峡,山石突兀,地势险要,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闻名遐迩。

经济概况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1亿元,农业增加值39亿元,工业增加值2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37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8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8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县还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十佳基层法律工作者"侯殿禄、治沙英雄"六老汉"等为代表的典型群体,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农作物以小麦、豆类、玉米为主,芹菜、荷兰、草莓、牛蒡、理想大根等绿色果蔬饮誉陇上。石灰石、煤炭石,花岗岩、高岭土、粘重晶石、砂金等矿藏都有可观储量和较高开采价值。以水泥、碳酸钙、麻黄精粉、电石、石灰氮、双氰胺、浆板纸卫生纸、啤酒麦芽、地毯面粉等40多种产品为主的建材、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地方工业蓬勃发展。县城城东工业区、双塔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八步沙私营小区、大靖青山寺商贸区等小区建设初具规模。

历史沿革

古浪建制沿革

古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文初化的原始部落在这里渔猎游牧,休养生息。

古浪在夏商时期属古雍州,西周时期由西戎牧驻,东周及秦时属月氏,汉初为匈奴所居。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攻取河西,置设河西四郡,在武威郡下置苍松、次、朴 3县,此3县管辖区域约为今古浪全境及天祝藏族自治县、凉州区的部分地方。东汉曾改苍松为仓松。三国时,古浪为魏地,县名仓松。十六国时期,前秦和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史称"五凉"更替统治,先后置昌松郡、东张掖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 次、朴 等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先后置昌松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 次、莫口、温泉、白山等县。隋置昌松县。唐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凉州都督郭元振重视民族团结,在古浪峡口筑和戎城,之后称和戎县,后又改为昌松县。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为吐蕃占领,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率归义军收复凉州,昌松故地,复归于唐。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为西夏国所属,属西凉府。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为蒙古族成吉思汗占据,归元所属,在和戎城设巡检司,属永昌路。明初为屯守所,属庄浪卫。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凉州千户江亨因水名改为古浪,筑城于今治所。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设古浪守御千户所,属凉州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设古浪县,属凉州府。中华民国成立,沿袭清制,置古浪县,为甘凉道所辖。1927年废道,属甘肃省0。1935年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武威专员公署。1949年9月13日,古浪解放,成立古浪县人民0。

2020年12月,古浪县上榜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第68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古浪县上榜。

2020年9月,2020中国综合生活质量百佳县市榜单发布,古浪县排位第75名。

2020年6月,古浪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西路军片区)。

2020年,古浪县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77位。

2019年3月,古浪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电视剧中,杨门女将军都是惨死了,除了佘太君,她死在了契丹兵的埋伏和乱箭之下。

杨家江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杨家忠心耿耿不仅杨的男人尽忠职守,杨家的女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有22位女性将军,包括佘赛华、华杰宇、周云京、耿金华、邹兰秀、董月娥、孟金邦、孟金邦、马赛、和。不过,最著名的八位女将都有佘老太君和穆桂英,还有杜金娥,杨四娘,杨五娘和杨八妹以及柴公主还有杨佩凤。

佘赛华,又名佘太君,羌族,宋朝名将杨继业之妻杨继业死后成为杨家的户主。她在杨家地位很高,对杨家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佘太君100岁执掌西征时,50岁仍在先锋队,并赢得了所有的战斗。“十二寡妇西征”的故事发生在北宋神宗时期。此时,杨家江是杨文广的第三代。他受命率领军队到西部,与位于甘肃西北部和宁夏的西峡作战。

因为他不熟悉地形,他被西峡军队伏击并失败了。最后,他被困在了白马关。神宗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一批大臣准备营救但当时,朝廷的将军们胆小怯懦。就连英勇善战的杨文广也遭受了重大伤亡。但杨家里尽是忠臣,他们大多是在战斗中牺牲的,只剩下一批孤寡少女在家。在与西峡的战争中,他们遭到了西夏的伏击。

最后终寡不敌众,但没有人投降,杨门女将们都死在了这场战争,这真是令人钦佩!杨家将的传奇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古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文初化的原始部落在这里渔猎游牧,休养生息。 

古浪在夏商时期属古雍州,西周时期由西戎牧驻,东周及秦时属月氏,汉初为匈奴所居。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攻取河西,置设河西四郡,在武威郡下置苍松、次、朴 3县,此3县管辖区域约为今古浪全境及天祝藏族自治县、凉州区的部分地方。东汉曾改苍松为仓松。三国时,古浪为魏地,县名仓松。十六国时期,前秦和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史称"五凉"更替统治,先后置昌松郡、东张掖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 次、朴 等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先后置昌松郡、魏安郡,分别辖昌松、 次、莫口、温泉、白山等县。隋置昌松县。唐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凉州都督郭元振重视民族团结,在古浪峡口筑和戎城,之后称和戎县,后又改为昌松县。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为吐蕃占领,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率归义军收复凉州,昌松故地,复归于唐。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为西夏国所属,属西凉府。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为蒙古族成吉思汗占据,归元所属,在和戎城设巡检司,属永昌路。明初为屯守所,属庄浪卫。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凉州千户江亨因水名改为古浪,筑城于今治所。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设古浪守御千户所,属凉州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设古浪县,属凉州府。中华民国成立,沿袭清制,置古浪县,为甘凉道所辖。1927年废道,属甘肃省政府。1935年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武威专员公署。1949年9月13日,古浪解放,成立古浪县人民政府。

古浪县还有享誉四方的特产,比如:红提葡萄,古浪芹菜,金冠苹果,娃娃菜,人参果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960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2
下一篇2023-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