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拜堂怎么拜

结婚拜堂怎么拜,第1张

标准的结婚拜堂有四拜,从上天拜到个人。

第一拜:一拜天地

为什么要拜天拜地?这是在祈求上苍的护佑,是天地创造了人,没有天地,就没有人类,所以有时人们常说的是“天地姻缘”。

拜天、拜地是不忘本的表现,是感谢天地赐予的生命和姻缘,如果一个人连根本都忘记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记的呢?

再者就是一种尊重自然的表现,天地是什么?是自然规律,我们的能力是天地给的,这也是感恩和责任的表现。

我们在祝福这一对新人时常说天作之合,就是说老天把这一对年轻人子撮合在一起,让他们变成夫妻,所以我们要谢天谢地。

第二拜:二拜祖先

拜祖先现在有些地方给省略了,有些地方另设供台专门上香祭奠,而不出现在婚礼现场;但有很多地方却一直放在第二拜,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上。

祖先都是故去的人,结婚为什么还要礼拜?这是说新人进门要告知祖先,“我也是家中的一分子”。家中的祖先永远都不会离开我,历代的祖先都在保佑我,大家要多多关照我。

第三拜:三拜高堂

高堂本意是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又叫“堂屋”。是处在家中正中的位置,是一个比较有地位的地方,又要比其它房间要高一些。古代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一般不说父母而称父母为“高堂”。

拜高堂就是拜父母。拜过祖先就开始拜父母,这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今天的自己,这是中华孝道的重要体现。在当今,不孝之人是会遭人唾弃的,所以结婚拜父母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很时兴。

第四拜:夫妻对拜

传统的意识中总认为中国人“重男轻女”,但在传统的结婚礼仪中却没有丝毫贬低女性的意思。夫妻对拜就是让夫妻间彼此尊重、彼此平等。男拜女,女拜男是寓意家庭生活要分工合作,平起平坐,这也是一种文明生活的倡导。

如果说男女有别,也不能理解为对女性的歧视,男女有别是说天生男女就有别,是生理结构的不同,而不是指人格和地位。

男女有别,指先天本来的不同;男女彼此尊重,是后天使之平等。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一共有三拜。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纳采

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2、问名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3、纳吉

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4、纳征

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5、请期

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6、亲迎

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

结婚拜天地主持词精选1、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今天是xxx先生与xxx**的大喜之日。我们的两位新人怀着两个相爱的心,走向婚姻的殿堂。朋友们,让我们衷心的为新人祝福,为他们欢呼,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的完美结合同时也祝福他们以后的每一天都幸福美满。

结婚拜天地主持词精选2、拜天地

接下来有请两位新人完成拜天地仪式,一鞠躬,集天地之灵气,三生石上续姻缘。二鞠躬,集日月之精华,万物之灵气于她。三鞠躬,拜春夏和秋冬,风调雨顺人寿丰。

结婚拜天地主持词精选3、二拜高堂

俗话说饮水思源,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忘,今天成家立业了,以后一定要孝敬父母双亲。接下来二拜高堂,双方父母,一鞠躬,一拜父母生养我,再鞠躬,再拜父母抚养成人,三鞠躬,铭记尊老和爱幼。

结婚拜天地主持词精选4、夫妻对拜

最后是夫妻对拜,据说夫妻对拜的时候鞠躬越深的越爱对方哦。一拜风雨同舟、白头偕老,二拜相敬如宾、夫妻恩爱,三拜勤俭持家、永结同心。

结婚拜天地主持词精选5、感谢宾客

才子配佳人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新娘好比一杯纯年佳酿,而新郎就是那酒杯,慢慢品味融合的滋味。现在有请两位新人向在场所有的宾客朋友们鞠个躬,谢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分享两位新人的喜悦以及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今天是X年X月X日,黄道吉日,在这个大吉大利的喜庆日子里,新郎XX和新娘XX终于走上了婚姻的殿堂,可谓才子配佳人,地久共天长,下面,我宣布,新郎新娘拜天地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拜天地。

一拜天地之灵气,感谢上天赐姻缘,一鞠躬;二拜日月之精华,感谢月老牵红线,二鞠躬;三拜天地为媒妁,比翼双飞结良缘,三鞠躬。

第二项,拜高堂。

一拜父母养我身,天大不及父母恩,一鞠躬;再拜父母教我心,爹娘恩情比海深,二鞠躬;尊老爱幼当铭记,爱心孝心献双亲,三鞠躬。

第三项,夫妻对拜。

一拜一心一意,一往情深,一鞠躬;二拜两厢情愿,两全其美,二鞠躬;三拜三生有幸,三星高照,三鞠躬。

拜完天地,咱们欢送新郎新娘入洞房。下面,我宣布,拜天地仪式圆满完成。

交杯酒

▍下面开始拜天地,一拜天地有灵气,三生石上有姻缘,一鞠躬;二拜日月之精华,万物生长全靠它,二鞠躬;三拜春夏和秋冬,风调雨顺五谷丰,三鞠躬。

接下来是二拜高堂,有请父母双亲。一鞠躬,感谢养育之恩,再鞠躬,感谢抚养成人,三鞠躬,永远孝敬老人。

拜完了天地和父母,接下来该夫妻对拜了,夫妻对拜的时候,谁鞠躬鞠得深就说明谁爱对方爱的深,一鞠躬,敬苍天,佳偶天成;二鞠躬,敬黄土,喜结连理;三鞠躬,敬天地,地久天长。

▍我宣布拜天地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拜天地。

一叩首,感谢天赐美好姻缘;再叩首,感谢地造完美一双;三叩首,感谢月老牵红线,才子佳人喜结连理。

第二项,拜高堂。

一叩首,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二叩首,祝愿父母健康长寿;三叩首,全家和睦幸福永久。

第三项,夫妻对拜。

一鞠躬要求手拉着手,一鞠躬小两口相敬如宾手拉手,夫妻恩爱一起走;二鞠躬,要求头顶着头,二鞠躬头顶头,早生贵子恩恩爱爱到白头;三鞠躬要求脸贴着脸,三鞠躬脸贴脸,幸福恩爱到永远。

拜堂又称拜天地。汉族婚姻习俗,起源约在北宋时期。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下面,结婚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结婚拜堂仪式流程以及拜天地由来等相关内容。

结婚拜堂仪式流程

  结婚拜堂仪式的由来:

  现有史料上,未见汉代之前有夫妻拜堂的记载,但在《世说新语》一书中有个故事,可证明拜堂风俗始于晋代的徐州。

  书中说,当时有个叫王浑的徐州刺史,元配老婆死了,又娶了一个。续娶之妻为颜氏,是个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他们拜堂时,颜氏先拜王浑,然后王浑准备答拜。这时,有人对王浑说:你是一个州级高官,怎么可以拜她?王浑就没有答拜。为此颜氏非常恼怒。

  尽管这对夫妻的对拜没有最后完成,但说明当时的徐州的确存在拜堂风俗。

  如果不是有人挑唆,王浑还是要答拜的。这也说明,夫妻互拜的风俗刚刚兴起,王浑不拜也就不拜了,后来风俗成熟时,新郎的官再大也得拜。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齐皇帝举行婚姻大典时,夫妻也要互拜的。不过仍是女先跪拜,后起;男后跪拜,先起。

  始自唐代,自皇室至士庶,普遍行之。宋以后,风行全国,所拜为天地、祖宗、舅姑(公婆),并夫妻交拜,表示从此女子成为男家家族的一员,因而成为婚礼过程中最要的大礼。近化“拜堂”范围扩大,除天地祖先尊亲及交拜外,更须拜毕家族尊亲、友好宾朋。乡村于新婚次日拜宗祠后,尚须拜揖乡党邻里,婚礼始告成立。

结婚拜堂仪式流程

  结婚拜堂仪式流程: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婚礼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

  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结婚拜堂仪式流程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477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