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理白族婚俗“不招不嫁”的现实意义

浅析大理白族婚俗“不招不嫁”的现实意义,第1张

“不招不嫁”这个词在很多大理之外的地方,估计很少听说,特别是汉族地区,在盛行嫁女娶媳的观念之后,“不招不嫁”更是闻所未闻。那么什么是“不招不嫁”? 简单说来“不招不嫁”就是男方未娶,女方未嫁,这个一个嫁和娶之间的中间概念,也就是“两边都照顾”的意思 。

一、白族传统婚俗

白族传统“嫁娶婚”在婚礼前要经过说媒、订婚、下聘礼、备嫁妆等几个环节,婚礼当天要有接媳妇、梳妆、进门等仪式,婚后还要有回门、满七的仪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婚礼当天接新娘仪式。

婚礼当天,新郎会在中午时分带着他的亲戚朋友去女方家接新娘。离开家之前的新娘会有哭嫁仪式,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新娘出嫁时其亲戚朋友会跟着去送亲,送亲的队伍中会有送粮队即半篓稻谷,意味着从此之后新娘就要与新的家庭成员一起吃住。

到男方家后会有一个进门仪式,即新娘要跨过火盆才能进门,这个仪式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意味着新娘彻底进入夫家,成为对方家庭的一员。这是传统的“嫁娶婚”和“上门婚”的习俗,那么“不招不嫁”婚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二、白族“不招不嫁”婚俗

01“不招不嫁”的释意

“不招不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含义:一方面“不招不嫁”有举办两次婚礼的含义,另一方面是婚后要负责双方父母的养老。

“不招不嫁”婚俗,男方无需给女方送聘礼,婚礼会在男方家和女方家各举办一次,没有传统的“接媳妇女婿”、“回门”等仪式,同时要照顾双方的父母,都有权利获得双方家庭的财产。但是这种看似两边都好的婚嫁形式却暗含了很多矛盾。

02“不招不嫁”的潜在矛盾

首先,是孩子的姓氏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嫁娶婚,“不招不嫁”婚中婚后孩子的姓式,会很容易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

“不招不嫁”这种婚姻形式的出现,意味着婚后两人并不完全从属于男方女双方中的任何一家,婚后所生的孩子也同样属于两个家庭。“不招不嫁”意味着“两边都照顾”,也就意味着双方家庭要共同照顾家庭的继嗣 ,这当中就牵扯到最重要的婚后孩子跟着谁姓的问题,这也是“不招不嫁”中最核心的问题。

很多人想出来的办法是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用父母的姓式组成名字。但是接踵而来的是两家又开始争论谁家的姓放在前面。所以如果婚前孩子跟着谁姓这个问题没有商议好的话,很多家庭就不会先选择结婚,否则婚后这个问题就会变得更为复杂,很显然这是一场双方家庭之间的博弈。

其次,是“不招不嫁”婚俗仪式之争 。前面说过选择“不招不嫁”这种婚姻形式的家庭要举行两次婚礼。

婚礼当天“嫁女娶媳”的仪式会被省去,但很多家庭依然想争取婚礼仪式的主动权,都想让对方让步按照传统的方式来举办婚礼,这难免引起双方家庭的争执。

“不招不嫁”中男方和女方各办一次婚礼,举办婚礼也就难免有先后之分。对于谁家先办婚礼对于部分家庭也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如果事先没有商量好,双方家庭很容易会因为谁家先办婚礼而引起争执甚至退婚。

没有送聘礼和未举行“接媳妇”的仪式成为“不招不嫁”这种婚姻形式的主要标志。 韦斯特马克认为“婚姻礼仪的社会目的在于使男女的结合具有一种公开性 ”。这也是人们对仪式公开方式的看重性的体现,人们担心不恰当的仪式会给亲戚朋友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因为“ 仪式代表了某种日后难以背弃的公开承诺”。 这也成为了双方抢夺仪式主动权的主要原因。

最后,是孩子对长辈称谓的博弈 。新婚夫妇有了孩子之后,难免会涉及到对亲戚的称谓问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大理不论是男方还是女方的父母,孩子都统一称为“爷爷”“奶奶”,而没有“外公”“外婆”,或者说来自中国北方的“外公”“外婆”在大理地区并不适用,甚至是被排斥的。尤其是在“不招不嫁”这种婚姻形式中,如果以“外公”“外婆”称呼女方父母,女方家人就会很不高兴,他们会认为这样的称呼是变相将他们疏远的方式。

那么,对男女方父母的称呼孩子该如何区分呢?通过田野调查和笔者经验,一般孩子称呼父亲家的父母称其为,某个地方的爷爷奶奶,比如父亲来自沙坪村,就会称其为沙坪爷爷,沙坪奶奶,母亲家父母的称呼也同理。同时男女双方“交表兄弟姐妹称谓趋于一致”,通过亲属称谓的改变来凸显双方家庭的平等。

三、对白族“不招不嫁”婚俗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招不嫁”的婚俗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白族人所接受,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种婚俗形式的出现?

01人口数量的减少

相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家五六个孩子的情况,到八零九零再往后的一代,一家基本都是两个孩子,很少一部分夫妇会生育三个孩子,偶尔也有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家庭人口的骤减,意味着家庭规模的缩小,让以人口为主要优势的大理富足地区,开始想要想办法留住子女。

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通婚圈的扩大,这使得不管是通过血亲还是姻亲缔结的亲属关系发生了变化,亲属之间不再是一个经常往来互助的关系网络,更多只是停留在一种象征意义上的亲属。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血缘和地缘高度重合的乡土社会开始裂变,“不招不嫁”的婚俗随之产生。

02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地位的上升,妇女的自我意识也开始不断增强 ,特别是在白族这种“以母为大”的社会结构之中。无论是白族的创世神话,还是女性生殖崇拜,亦或是白语“当家母”一词,都说明了妇女在大理的“半边天”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同时家庭观念和性别观念的变化。年轻女儿在家庭中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多,对父母的关心也比男性更为细腻。

中年女性越来越多的组织和参与村落中的公共活动。女性在乡土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自我的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逐渐在公共领域和家庭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招不嫁”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以父系社会为主导,即父权制、从夫居、父系继嗣的结构的一种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女性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

通过“不招不嫁”的缔结,我们可以看到从婚姻仪式到婚后孩子的姓氏选择中,“不招不嫁”不断的彰显着“两边照顾”的性质,双方家庭之间的不断博弃与协商最终也是为了达到一种平衡。当代家庭中,女儿与娘家的关系与传统相比日益密切, 女儿不再是被娘家“拨出去的水”,而是“永远是父母的女儿” 。

云南大理白族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集体婚礼,网讯:新娘,在白族语中叫细乌尼(即新媳妇)。

  迎亲时,媒人和新娘都要坐轿。跟着新郎前去接新娘的小伙子叫陪郎,都要骑马。

  陪郎走在轿子前,在陪郎前的又有抬旌旗、金瓜、钺斧的先锋,并由大号、唢呐、锣鼓开道,迎亲队伍热闹而壮观。

  当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时,要大号、唢呐、锣鼓齐鸣三次。

  奏乐毕,女方才出来招呼迎亲的人。这时一位颇有先生风度的老人,站立大门口,拦路考新郎,当地人把这叫做"应考"。

  应考的方法多半都是对"对子"。老人出上三五副对联,如果新郎都对答准确流畅,便让路进门,若答不上来,就继续应考。有的新郎由于事前未认真准备,加上陪郎的人也选择得不够精灵,直急得满头大汗,乐得看热闹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十分有趣。如果新郎应考顺利,便可进堂屋席坐。

  这时,新娘家一群如花似玉的白族姑娘,便上前向迎亲的人敬茶,头道是甜茶,二道是苦茶,接着是上糖果,再后就是新郎给岳父岳母拜"家堂",然后,岳父岳母和女方长者才给新郎戴花挂红。新郎便将一把小镏壶送给新娘,表示不管冷热,都愿与她喜喜欢欢在一起过日子,随即便出门上轿。有的地方,新郎新娘都不坐轿,而是骑马。

  新媳妇接到男家后,即在喜神牌位面前拜天地、拜四方,拜完后新媳妇便入洞房。

  洞房门口置有马鞍,男女都要由上跨过,房门上挂了一个筛子、三支箭和一面镜子。据说,这一切都是表示今后新人清吉平安,六畜兴旺,美满幸福之意。

  新人入洞房后,二人争坐枕头,谁先入洞房坐枕头,谁今后就是当家的。

  进洞房后,新人要喝交杯酒,表示恩爱白头。晚上,夫妻二人要吃团圆饭,互换三次饭,然后闹房。

  闹房时房内要点七星灯、烧炭火。此时,调皮的年轻人,往往把辣子丢进炭火里,呛得新娘新郎又是鼻涕又是眼泪,闹房的人笑破肚子,增添喜庆的气氛。

作者:麦柯 来源:"简约时尚、低调奢华婚礼的倡导者!'

( 摘自大理白族网(dali8net))

现在的这个相对比较开放的社会的话,婚前是否过性生活还是要看你自己个人是否能够接受这个。一般如果在婚前有打算过性生活的话,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在没有准备要小孩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避孕的保护措施,最基本的就是避孕套的运用。通常性生活是没有危害的,除非是对方有性病等相关方面的疾病,这个一般要建立在健康的性生活上面除非是对方有性病等相关方面的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734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