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二线城市买房,一套2房,要几百万元,年轻人工作几年就到结婚年龄,前几年刚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工资低,存不了什么积蓄,后面几年才能存一点,像这种情况,大多青年结婚买房必然向父母要,啃老难免,好在有的父母有点积蓄能啃,像有的父母根本就没有多少积蓄,连他们自己养老钱都不够。生活工作在一、二线城市青年人,即使通过举家举债买房成功,面上风光,其实生活得像狗一样,不敢生病,不敢丢工作,为了保工作加班加点透支身体健康。
2、买了房后也不是万事大吉,随之风险也就来了,像一、二线城市人才辈出、精英荟萃,人才市场招聘竞争异常激烈,许多企业招人才早早对35岁或40岁人才就关闭招聘大门,中年就业危机突然来袭,房子银行按揭贷款就面临断供危险,而几百万一套房,除了首付,月供可不是一个小笔目,不是一般岗位收入能填补,中年就业危机后如果不能很好实现再就业,没有一点真水平,在一、二线大城市是混不下去,这种情况下,只有少数人能撑得过去,多数人还是会出现断供,因为房子贷款期限多数购房者会选择20年-30年。一旦断供,就会被银行起诉,打官司,通过法院拍卖,如果前几年当地房价涨势好,房子被拍卖拍得起价不会亏本;搞不好,这么多年按揭白交还亏本,那真是欲哭无泪。
3、似乎在中国,男青年结婚如果没有婚房没有几个女青年愿意嫁过来,即使女朋友同意裸婚,女方父母也大多不会同意,会棒打鸳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式丈母娘有婚房情节,女婿长得丑点没关系,但必须得有房。可以说是为了虚荣心、为了攀比、为了跟风面子工程。有的地方结婚恶俗不但要求男方要有房,还要有高价彩礼,这是要男方家庭命啊!所以中央看不下去,今年初也出手,出了一号文件就是要打破高价彩礼旧习俗,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弘扬低价彩礼,简办婚礼新习俗。感觉政策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毕竟像习俗这些东西根深缔固植入父母观念当中,想一下子扭转有点难,得有个过程,不过中央出手治这种不正之风,我们有信心今后至少在婚俗方面风气会越来越好。
我个人觉得,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可以负担得起买房的压力,我还是非常认可女孩子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当然,若能靠自己努力赚钱买房的女孩更加了不起。
现如今,女孩子婚前买房的比例逐年增多,她们渴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温馨小窝,她们受够了为了租房不停的辗转奔波,既要适应不同性格、性别的合租室友,还要提心吊胆地防止被偷拍。只要脱了衣服,仿佛处处都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裸露的身体。
除了这些未婚的单身独居女性渴望有套房子,我的表姐因为房子的事险些差点抑郁。结婚后,一家四口卖掉了城区的老房子,买了一套双层loft式别墅,上面小两口子住,下面给老两口子住,房子是期房,买了有2年了,旧房子卖出去抵押一部分新房首付款,现在一家四口只能暂时住在出租屋里。
表姐小两口平时在一起打打闹闹,亲亲我我,一旦公公婆婆来了,片刻亲昵戛然而止。婆婆爱热闹,人活泼,又比较黏儿子,可表姐喜安静,疲惫一天下班之后常常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苦苦挣扎哀求着什么时候能有套属于自己和老公两个人的小窝。因为房子,两个人也时常吵架怄气,房子,成了他们胸口的那道疤痕。
现在房子快交房了,筹备装修的事也让表姐十分郁闷,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装修喜好,可老一辈的早都打招呼要把百花刺绣挂在客厅中间。对于表姐来说,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不管已婚未婚,若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房子,打造一个理想中的小家模样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如果婚后和公公婆婆住一起不舒服,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窝也有了一个喘息的空间。
当我们沮丧难过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一定会重新燃气对生活的希望吧,有房就有了打拼的根基,根基在,就敢往前冲!就得往前冲!房子是奋斗的动力,房贷压迫着你必须继续努力,不知不觉改变着你原有的消费模式,让你正视既有资产,不乱花钱,养成健康消费习惯。
另外,你无法预判未来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有房就有安全感,婚前买房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至于离婚后被扫地出门落个一场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如果你们还有孩子,那么法律在判定孩子归属哪一方时势必会考虑孩子跟随的一方有没有一个稳定的居住场所,这个时候房子就体现出它的价值了。
最后,买了房子如果不住,也可以拿来做投资,租给别人住,这样月月收租金,当个有钱的包租小富婆也不错。
婚前买房对于女孩子来说不仅仅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它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有了一片栖息地。在任何时候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可以去追逐自己美好的未来,也可以在身心疲惫之时回到自己温馨小窝,让身体和灵魂得到释放,压力得到宣泄。
房子给予我们安全感,归宿感,有了房子,完全不再需要因为住房而去依附任何人。在寻找伴侣的过程中,可以更没有压力地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以一个相对平等的状态去谈一段简单纯粹的恋爱。不用吵着让男朋友婚前给自己买房,更不必撕破脸让他在房产证上加你的名字,我们在要求我们的情感质量上也会有更大的底气!
恰逢5·20网络情人节,一对对恋人怀着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向往,在这一天互相表达甜蜜的爱意,也开始筹划着置业婚房、幸福安家的重要时刻。
结婚是年轻人成家立业的基础,而婚房便是用于结婚的房子。“结婚一定要买房吗?”、“你是否愿意接受租房结婚?”等问题的回答,在不同年龄段消费者中是否有显著变化?
据《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了解,基于在线调研平台,近日,贝壳研究院通过对1516个样本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在95%置信度的情况下,通过探讨不同人群的婚姻与居住的态度情况,透视出消费者的居住状态变化。
租房结婚?55%的女性受访者拒绝租房结婚
男性对租房结婚的接受度高于女性。贝壳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租房结婚”和“无房不婚”是当下社会较为普遍存在的两种婚姻观念,占比几乎持平。但是分性别来看,男女生对租房结婚接受与否的态度大不同,606%的男性能够接受租房结婚,而只有449%的女性愿意租房结婚。“有房先有家”的传统观念在广大女性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越年轻的群体对租房结婚的接受度越低。受访者对于租房结婚的态度在不同年龄段群体中也存在明显差异,越年轻群体拒绝租房结婚的比例越高,90年之前的受访群体不能接受租房结婚的比例尚未超过50%,95后群体拒绝租房结婚的比例已达到56%,这一比例在00后中更高。
男性妥协于现实,近5成已为结婚准备婚房。家是结婚者的归宿,房子是维持婚姻幸福的一种保障,大部分人在结婚前已经准备或未来会购买属于自己的婚房,仅有75%的人不会准备婚房。
男性虽然对租房结婚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但从实际来看,男性准备婚房的积极性更强,近5成在婚前已经准备好了婚房,较女性群体高出20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男性群体对于女方以及丈母娘婚前买房“逼迫”的妥协。
拒绝租房结婚首要原因:有房才有安全感。为什么拒绝租房结婚?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仍然会把安全感寄托在一套房子里,准备一套婚房仿佛已成为一种定则。其次,准备婚房也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保障,租房子不稳定,孩子户口和上学也会存在很大问题,344%的受访者表示拒绝租房结婚是考虑到孩子的未来。
婚房资金来源:双方共同承担,但也要拼爹妈
在买婚房这件大事上,并不只是男方及其家庭的单一义务,大部分女性也愿意和男方共同背负起买房的压力,在已购婚房的群体中,477%的受访者表示男女方共同承担起了买房的首付款及还贷重任。
同时,面对高企的房价,买婚房对一部分群体着实是一笔巨额的支出,所以买婚房亦要“拼爹妈”。相较于未来会买婚房群体的资金来源看,现实中对双方父母的依赖度更大,占比高出近7个百分点。
150万以下房源,婚房需求占据主导
从已购婚房和未来会考虑结婚买房的样本看,150万以下是受访者普遍选择的资金范围,占比均达6成以上。相对于未来会考虑结婚购买婚房样本的资金预算分布来看,现实中已购婚房人群对高总价房源的接受度更高,购买房源总价在200万以上占比为187%,高出48个百分点。
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过半数署名夫妻双方
婚房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是每一对结婚家庭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贝壳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532%的受访者表示不管谁出钱,房产证上都应当写上夫妻双方的名字,且75后的意愿更为强烈,占比高达722%。房产证上署名夫妻双方不仅仅是对房屋产权归属的界定,更是对维护家庭和谐、减少不确定性纠纷的保障。
表:不同年龄段群体对房产证署名的态度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婚前有房,近4成女性要求男性也要有房
男性在婚前有房,一般不强求女性也要有房,仅有148%的人会要求女生也要买一套;假如女生在婚前有房,则对男生也要有房的态度更为强烈,占比达37%,而实际情况是,已经准备婚房的女性受访者,约48%要求伴侣也必须有房,这一比例显著增加。在女性看来,婚前有房是检验男方家庭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有房子是未来稳定生活的保障。
父母准备婚房是传统,婆婆的压力是丈母娘的近4倍
父母为孩子(尤其是儿子)准备婚房是中国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调查显示,仅48%的受访者认为父母不需要为孩子准备婚房。当婚姻与房子挂钩,“丈母娘”式买房推动下,男方家庭购房压力大增,选择“有儿子的父母需要准备婚房”的占比最高,达到332%,而选择“有女儿的需要准备婚房”的比例为93%,婆婆的压力是丈母娘的近4倍。
婚后和父母同住这件事,女生更追求“距离产生美”
婚后是否要和父母同住?男性和女性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男生能接受和双方父母同住的最多,占比36%;女生拒绝跟任何一方父母同住的最多,占比36%,而有房女生选择都接受的更多,占比约为332%。男生更愿意和父母同住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父母能够照顾日常的生活问题,而女性更多是基于双方会产生矛盾的考量而不愿意和父母同住。
此外,与跟自己父母同住相比,无论男女都更倾向和对方父母同住,选择“和对方父母同住”的均高于“和自己父母同住”。
不同年龄段群体对婚后和父母同住的态度也存在显著差异。90年之前的人群更能够接受和父母同住,而90后这一代的人群追求个人独立自由的生活,不愿意被父母过多的干预,所以拒绝和父母同住是主流的态度。
表:不同年龄段群体对婚后和父母同住的态度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女性的“物质”,兼顾面包与爱情
“你爱的人没有房,爱你的人有房”,你将会选择谁作为结婚对象?调查数据显示,男性选择“没房但我爱”的人较高,占比达54%;女性选择“爱我且有房”的比例高达72%。相比之下,女性在现实面前表现得更加“物质”一些,不仅会看中“有房”这一关键性要素,而且也很明确地选择“爱我的人”,而非“我爱的人”,这也许是追寻真正所爱之人太难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