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吐槽都暴露出文化气息,知识分子都是如此吗?

许知远吐槽都暴露出文化气息,知识分子都是如此吗?,第1张

近日,《吐槽大会》上,许知远“有文化的吐槽”上了热搜。在六分钟的脱口秀中,生产了“审美的偏狭是一种智力缺陷”、“cp是一种未兑现的爱情”等诸多金句。这段脱口秀收获的赞扬声居多,有网友说还是文化人的吐槽给力。要人说想赶紧关掉手机去看书。

许知远

在这六分钟的脱口秀中,许知远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的、非常内敛又含蓄的文化气息吧!

在这次吐槽中,他并没有引用许多名家的话,而是在抛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又在不经意处抛出句句金句,信手拈来仿若浑然天成。在这种自如的状态中,最让我们感受深刻的,就是那无时无刻都在蔓延着的文化气息吧!

《十三邀》这本书相信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许知远曾经写道:

我多少期待技术这种的影响力,对知识分子日渐边缘的趋势作出某种报复。

如今看来,假如这次许知远在《吐槽大会》上的脱口秀,可以使得年轻人们对阅读感兴趣。那么,许知远所谓的“报复”也算是大获成功了。

可以说,在如今是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在大众娱乐节目上大展光彩,也不知这是否是“亲民”的新趋势

一些有意思的语句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可谓是辛辣犀利到了极致,也逐渐成为了我骂人时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一般只用最后半句就够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我这辈子听过最美的情话,当属余光中对他妻子所说的话了。那一句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已足够惊艳。

但那句“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更为巧思。

近日又开始拜读王小波的作品, 语言平实且不乏哲理。在《我的精神家园》里,王小波的自序中有一句话,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这句话我最开始遇见的时候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只觉得话语中的平和与真实很打动人心。

近日翻了翻上下文,才发现这句话单看没有通读全文来的有韵味。在此也推荐大家去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一下里面的人间烟火味。

因为很多人不觉得因为自己“到年纪了”就该随便找个人嫁了。说到底,比起独身,大家更害怕的是没有爱的婚姻。

前段时间,俞飞鸿做客许知远的谈话节目《十三邀》的视频在网上再度翻红,一时引起热议,节目中,两人探讨了不少关于情感和婚姻的话题。镜头中的俞飞鸿从容优雅,尽管已经47岁,但“惊鸿仙子”的风采仍然从眉眼间流露,她不疾不徐地谈着自己的看法,语气有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她至今未婚,却不觉得自己这样有什么不好,她曾说,自己只是没把结婚当作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有一天她想结就结了。“我不会简单地接受别人给我的观念,我有自己的婚姻观。”在浮躁的娱乐圈里,俞飞鸿像一股清流,不屑炒作,独立自主。旁人总喜欢窥探她的感情生活,好奇她不结婚的理由,她却说,我没结婚,但我很幸福。

因为一个内心强大的女人,不需要把幸福建立在婚姻的基础上,一个人也能过得洒脱自如。

自卑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会存在那种十全十美的人,他在生活中受到别人的认可,每件事情都能办得十分妥帖,对于每一个人都彬彬有礼,能够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在工作中他能力突出,受到上级的赏识,管理的下属也十分爱戴他,尊敬他,在爱情中他与爱人相处和睦。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再优秀的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你观察到你周围,可能在你欠缺的某一方面,有一个比你更优秀,做得更好的人,这种情绪总是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但是我们要怎样去正确和看待这种情绪,并且尽量不让这种情绪影响到你的生活,才是我们应该仔细考虑的。

自卑的情绪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要怎样正确看待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到产生自卑这种情绪并不是一件不对的事,相反它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要对它有任何的偏见,也不要觉得如果自己产生了自卑这种情绪,就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够优秀的人,从而更加自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应该想办法将自卑这种情绪转化成一种良好的对自身的激励,如果在你遇见了一个很优秀的人,看见他很完美的做出了某件事情,产生了自卑感,那么你这时就应该将这种自卑感转化成自己努力的动力,让自己向他学习,争取做到像他那样好,把自卑化作一种前进的积极情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8711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