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男方母亲去世与结婚的风俗

大连男方母亲去世与结婚的风俗,第1张

丧礼基本和婚礼基本上与山东和北京相近,或者是结合吧。

禁忌挺多,也是十里不同村,百里不同俗吧。真不是一句两句能描述完的。

丧礼:普通的是第一天守孝,白天接待吊唁的客人,扣头或敬礼还礼,农村到村庙去,三餐送饭,还要念叨念叨,哭几声的,这里的规矩是必须哭,不哭也得装,老人的说法是不哭的话后代中会生出一个哑巴来,第二天接旌,然后送灵魂西行,这个过程不准回头,最后一天是火化入土为安。以后烧七,五七日闺女节,有送花之说,七七后还有百日。细节的地方没有说明白,其实讲法超多,大连人基本上是山东人的后裔,所以很多习惯是从山东或中原带来的。

结婚的礼节更是不同。基本上随男方和女方的风俗而定,男方当天有几个程序:接亲,到新房,酒店举行仪式,吃饭敬洒,下午到公园去拍照,晚间会有小宴,最后夫妻在一室,亲友退去。接亲是坐车到女方家,叫门,给新娘穿鞋,改口,吃饺子,父女,母女嘱咐,上车。女方带的包袱很有讲究,到新房处有一大堆的讲究,有同心之说,小舅子挂门帘子,然后到饭店,这里有个仪式,比如证婚词,男方父母讲话等,然后是吃饭,这时夫妻双方会给客人敬酒,感谢客人的光临,有的忙不过来男方长辈也会代敬。

宾客退去后是吃团圆饭,午后去景点游玩录像等。晚间会有小餐,少数新近朋友中午无法去的可以来。晚饭后基本就没事了。

大体的过程是这样。

白事有忙头指挥,红事也有忙头策划,这就是这里风俗,当然还有压床之说,见红之说,这个在1998年金洲那儿还有这个习惯,长子才有,就是母亲给儿子一条白被被单……以下省略吧。还有长孙代儿之说,就是长孙和儿子一样分家产,这是指丧事而言,不管怎样,找个忙头就OK了。红事录像的基本上是导演,他就是半个忙头。细节差异更大。结婚的录像你看一看就知道了。

结婚为什么要把马葫芦用红纸盖上?

据了解,用红纸盖马葫芦其实是从古代婚礼中的“祭井”演变而来的。在古代封建社会,古人认为天地间万物都有灵性,因此结婚新人路过井的时候,也要相应地进行祭拜,也就被称作“祭井”。而在今天马葫芦一般都被称作“井”,因此就演变成了用红纸遮盖马葫芦,红色代表喜庆,有趋吉避凶之意,从而达到新人美好的愿望。

1、七家茶为大连茶乡饮茶习俗,相传起源于南宋,至今尚流传茶乡。每逢立夏之日,新茶上市,茶乡家家烹煮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糕点,馈送亲友比邻,以象征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在大连的春节民间有敬元宝茶习俗。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至亲好友,相互往来,恭贺新喜。讲究的人家,首先敬一杯元宝茶,在茶中加两颗青橄榄,或金桔,以取新春吉利的意思。饮茶而佐以橄榄、金桔,清脆可口,茶味更香。

2、荷花节,每年的7-8月份大连都会举办荷花节,举办地在曲院风荷,主要活动有:赏荷花、采莲蓬、剥莲子、做荷花餐、听民间戏曲、放荷花灯祈福、荷花交易会、荷花**摄影模特大赛、中国荷花品种展览会等。

扩展资料:

大连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非金属矿产、贵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地热矿产等56种,占全省已发现的110种矿种的51%,其中探明的矿产47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46种。在已发现的矿种中,非金属矿产资源占主导地位,占矿产资源总量836%。

大连地区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铜、铅、锌、金、磷、金刚石和石灰石(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制碱用灰岩),其次为建筑用灰岩、花岗岩、地热等一其中,金及多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大连市北部地区,均为小型矿床;

金刚石矿产主要分布于瓦房店市中部,储量较大,占全国50%以上,均为大型原生矿床:石灰石矿产主要分布于大连市西部滨海区.其中熔剂用灰岩矿产均为大型矿床,水泥用灰岩矿产为大、中、小型矿床.建筑用花岗岩矿产均为大型矿床;地热主要分布于瓦房店市龙门汤、普兰店市安波及俭汤地区。

-大连

乡村式露天大排场型婚礼 新郎和新娘都是我的好朋友。新娘丹丹姐是黑龙江人,新郎大成哥是庄河人。他们人都很好的。都属于那种从小的乡村市郊来到大城市拼搏出事业的人。是那种肯吃苦的劲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真是让人配服。两个人的感情也好得让人羡慕。大成哥是在老哥家门口做烧烤买卖的。虽然是小本生意,但因为手艺出众,味道极好,倒干得也红红火火的,嘴谗的我们经常去光顾。新娘丹丹姐姐是美甲师,真是太便宜我这种爱臭美的人了。巧的是,她的店就在离我公司不远的地方,我经常午休时去那看好样子,让她把所需的材料晚上拿回家,不赶时间,还不花钱~一来二去的,她就免费成了我的私人美甲师。接触日子长了,时间久了,老哥老姐还有我,就和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两个人现在终于可以一起携手共同经营以后的小家了,我们当然得亲自见证这美好的时刻! 由于男方家里的老人都还生活在老家庄河农村,所以按照习俗,婚礼也要在那里举行。还必须得请全村熟识的乡里乡亲都去参加。就是这样,才形成了一个乡村式婚礼特别的热闹之处。去参加婚礼之前,老妈老爸就形容农村的红白喜事是如何地热闹壮观。这让我这个本身就好凑热闹的人更加向往去参加一次这样的“大事”了。 一大早,天还没亮,我们就起床准备随他们一起出发往庄河赶了。庄河是大连的市郊,车程大约两个半小时。这一路,天越走越亮,下了高速又上了快速路,颠簸得全车的人都睡了好几觉。终于进了庄河市内。从市内再到农村,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一路下来,大家都很疲惫了,就盼望着快点到达。可只见车子驰骋在一望无际的田园间,过了一村又一寨,又经过了好多农家,拐了一个叉口又进了一条小巷~~终于~~终于~~我们看到了希望。从进入到大成哥家所在的村子口开始一直到他家门口,总共几百米的距离,每个电线杆子、每个墙的拐角处,就都贴的大红纸。就像我们城市里结婚得用红纸封马葫芦盖一样,为的就是图个吉利。这几百米的红纸就像路标一样,把我们一直领到了家门口。 还没踏入大门呢,就看见地上放着两个大音箱,《好日子》《好运来》唱得叫一个喜庆,一点也不比《婚礼进行曲》差。门口那租来的喜门,也绝不次于城市里放在酒店门前的印有新郎新娘名字的大气拱门。院子里已经摆上了桌子,乍一看怎么也有个几十桌了。从院子门口到房门前,一条长长的红地毯张扬地铺在那,有点星光大道的味道。这阵式,恐怕不只我一个人没见过吧?最夸张的还不是这些,我像参观游览一样地没等新郎新娘进门就先一步进去看个新鲜。 院子中间,放着一张像小学生课桌一样的桌子,有一个人在桌子前面坐着,往面前那个红本上记着什么东西,红本的前面还散放着一盘烟。正迷惑此人的身份时,老哥走过来拍拍我肩膀:“怎么样?没见过吧?这位就相当于农村的知识分子,大队书记,是来给随礼的人做登记的。”哦~原来每个村民也不是白来的,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得随点分子,到书记那交钱,由书记记帐,然后就可以有烟抽。这种事还真是只在电视剧里看到过,没想到还能亲眼目睹。真是荣幸啊~~到时候办酒席的人家也会知道谁家来贺喜过了,以后好还谁家的人情。虽然是农村,可人家这“礼尚往来”的讲究可一点不马虎。 再往院里进,炉灶前,我一下子被做“喜宴”的“大厨们”吓呆了。事先只听大成哥说,锅大铲也大,可没想到亲眼见到后才知道,原来做饭也可以如此卖力。就看几个围着围裙的老爷们拿着个像大铁锨一样的锅铲把菜在大锅里翻滚着,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在烧锅炉呢。那边几个中年妇女也在不停地忙火着。用几乎和我家洗澡盆一样大小的“碗”拌凉菜,看到我在用相机拍她们,她们还和善地冲我笑,那种笑透着城市里的人没有的淳朴。一转身,我看到了更让我惊讶的东西。做好的菜一盘盘很规整的放在炉灶旁边的大长桌上,一种菜样起码被平分了20盘,摆起来像朵大莲花,倒是很漂亮。但几十样菜样凑到一起摆,每样都摆成一朵莲花,那景象光说是形容不好的,我把照下来的照片都放在文章后面了,没见过此场面的可别吓到啊~~~ 到了“良辰吉时”,新郎新娘该进门了。美丽温柔的丹丹姐挽着身旁更显高大英俊的大成哥,踏着红毯。在所有乡亲父老的注视下缓缓走进了院子。村民们一个个都很兴奋。这里不像城市,会经常地看到喜事,迎亲车队一个比一个豪华,酒店一个比一个星级高,见多了人就麻木了。毕竟农村的生活还是比较单一,难得赶上谁家有喜事,大家当然都当个大事来看待。农村办喜事讲究也多,都是老传统,什么小孩压炕打滚、新娘得吃一口大葱和米饭,然后吐到炕头、两个新人得靠东南方向坐着图吉利等等等等的规矩,看得我这个新鲜呀!!就像我是农村人进城似的。 终于,一切仪式结束后,婚宴正式开席了。按照农村的习惯,吃婚宴还有讲究,得上一盘光一盘撤一盘,然后再端下一盘菜上桌。我们这些城里来的被大成妈妈视为“贵宾”的人,被安排在了屋里,而且不用讲究那么多,那可是上上等待遇啊。就那场面,我眼睛都不够用呢,还哪有心情吃饭呀,就惦记院子里正热闹吃饭的乡亲们呢。站在窗前看,大家一个个吃的那就豪爽呀~~根本顾不上谁是谁家的什么亲戚关系,就是一个劲地拿出最大的热情享受着这难得的喜宴。一顿“风卷残云”,等我“抽空”吃了几口饭再往外一看,天啊~~院子里的宴席只持续了不到20分钟,竟然只剩下空盘子和空凳子了。而此时的乡亲们在饭后又进行着下一个规矩,(反正在农村,什么事都得很守“规矩”呵呵~)每户人家吃完婚宴以后,还得自备一个口袋,每种菜都打包带走,每家都一样。应该是沾点喜气的意思吧。这时的“后橱”又热闹起来了,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往自备的口袋里装得热火朝天的,一点也不比准备宴席时热情少。 婚宴在乡亲们的张罗下热热闹闹地结束了。这时我才知道,原来那么多的碗盘桌椅都是租来的,还没等着我们屋里这些人吃饭,那边就来车要把租来的东西拉走了。真是新时代,农民们也知道讲求“效率”了。 整个婚礼被一系列的规规矩矩圈点的很有气氛,也很隆重。与城市的完全是两个风格。新娘没有一件一件的礼服换来换去,也没有一次一次的换装改形。宴席间也没有人闹着开新人的涮,故意地刁难。也不用一个人一个人的敬酒。一些城市的婚庆习俗被这里质朴的乡亲们化繁为简了。同样城市里很多人家也已经不讲究民俗,渐渐地挪用了西方的婚礼形式,总体理念都是追求浪漫华丽,看过了太多繁华的风景之后,偶尔地,回归一下这样传统的中式婚礼,呼吸一下乡村清新的空气,真得很特别,也很舒服。 婚礼结束了,又一对新人的美好生活开始了。就像婚誓里说的“无论富贵贫穷,疾病生死,都愿意与之共同携手,不离不弃。”我想这才是婚姻的真谛吧?婚姻就是如此的神圣,它代表从此两个人的生命中就多了一份责任和牵挂。我也很期待能早日拥有这样的神圣责任,并通过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将其履行到底。我真心地祝福他们两个能永结同心、携手到白头! 由于婚礼当天只有一个摄像师,本人就临时应大成哥和丹丹姐的要求,充当了一回摄影师,帮助他们小两口记录下这个大喜日子的所有精彩瞬间。现在就发几张我那天的摄影作品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03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