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籍贯的人会是最迷信的呢?

为什么福建籍贯的人会是最迷信的呢?,第1张

这句话就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所谓的迷信和信仰根本就是两码事。事实上是这样的

福建的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开放与包容是其性格,福建佛教,尤其是禅宗也是一样。禅门五大宗派皆由福建僧人或弟子创。霞浦灵佑创沩仰宗,福州希运弟子义玄创临济宗、南安人义存弟子创云门宗与法眼宗,莆田人本寂与弟子良介创曹洞宗。以《百丈清规》为根本的禅宗规矩,则由长乐人怀海制。而今,禅门五宗,不仅遍于中国,流行于东亚、东南亚、南亚,还西渐欧美,远至非洲。禅也因此出现了世界性的修学热潮。如今,福建有6千寺,2万僧,有着学诚法师、界诠法师、济群法师等这样领先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僧人。

其次,还有特殊的历史背景。那个特殊年代,处于对宗教的不理解和偏驳的认知,把佛教纳入迷信系列,要求破除迷信,全国僧人被迫纷纷还俗,要求娶妻生子,唯独福建僧人佛缘深重,即使还俗也不结婚,后被统一编入若干个生产队进行劳改,简称为“和尚队”。

1976年,邓小平访问日本唐招提寺瞻仰鉴真像时,森本孝顺长老恳请邓小平让鉴真回乡“探亲”。邓小平当即表示:“欢迎长老陪送鉴真像来我国。”邓小平评价鉴真,“在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鉴真是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

  鉴真像回国“探亲”,受到两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先后成立了“全国欢迎鉴真像回国巡展委员会”和“江苏省暨扬州市欢迎鉴真像回国巡展委员会”。在邓小平同志的推动下,经中日双方努力,1980年的烟花三月,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干漆像回国“探亲”。

  当时鉴真像在扬州、北京展出了23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人数超过50万。《人民日报》发表了《千载一时的盛举》的社论,邓小平发表了《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的纪念文章,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也发表演讲,对文化大恩人鉴真回国“探亲”给予高度称赞。那次“省亲”推动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委派赵朴初、惠浴宇、日本委派驻华大使吉田健三等参加了主要仪式,由于当时全国僧人还俗居多,北方地区寥寥无几,缺乏迎接人士,于是紧急向南方各省求援,结果福建省派出的最多,而且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和尚(准确的说是“沙弥”)。这使得当时的中佛协副会长、爱国高僧,中国当代十大高僧之一的明旸法师(其师为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圆瑛大和尚。也是赵朴初的师父)惊喜的说:“中国佛教有望了。世界佛教看中国,中国佛教看福建,福建佛教看闽东”。

今天已经过去了三十六年,当年的小和尚已经四十出头,分布到全国各地寺院弘法利生,于是,福建籍的僧人在出家人占的比例最高,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福建省的福报。

是真的。

中国取消结婚限制是真的,目前取消结婚限制的省份,全国包括四川、陕西、广东、福建在内的四个地区已放宽了生育登记的结婚限制,但大多数人更不敢结婚了。

2月15日,四川即将施行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生育几个孩子不再加以限制,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可办理。

尽管四川并非首例,安徽、广东、陕西、福建在各自的生育登记办法中,都放宽了生育登记的要求,但四川公布此消息后,依然引发了广泛热议。

国家规定男女结婚年龄法律限制:

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国港台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18岁,女不得早于16岁。

中国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因此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这次修订婚姻法,有的同志建议将男女的结婚年龄统一为一个标准,或均为二十二周岁,或均为二十周岁。

达芬奇的痛

“鸡奸者”的指控是达芬奇一生的隐痛。1476年,他被控与17岁的男模特发生关系,在两次听证会后,这案子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这次审判无疑给达芬奇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之后的岁月里,他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私生活,甚至用倒写法隐藏真实思想。所以,一切关于他是同性恋的猜想都停留在捕风捉影的阶段。

但不论如何,这仍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历史学家指出达芬奇倾向于男性,他一生从未与任何女人有过亲密关系,他的画作也证明了他对男性美的迷恋。他的素描基本上只针对男性裸体,对性器官的描绘尤其引人注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很少画到女人脖子以下的部分,即便画了,性器官也非常模糊甚至扭曲。

另外,达芬奇笔记本里的许多注释暗示了他与男学生Gian Giacomo de' Caprotti的暧昧关系,据说这关系持续了20年。达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画作《施洗圣约翰》美丽却妖冶,画中那男女莫辨的圣约翰原型就是Caprotti。

1910年,弗洛伊德利用达芬奇的笔记作为原材料对其性取向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达芬奇将他的性欲表达在作品中,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便是一种性挫败的象征

米开朗基罗:卡瓦切里的囚徒

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不少人据此推断他喜欢男人,恰好达芬奇也有此倾向。说米氏是同性恋者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不怎么爱女人,甚至无法在有女人的屋里多停留。他的雕绘中也有女性内容,却从未涉足过娇媚的少女题材,绘制的都是丰腴、成熟的女体,呈现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据说米氏即便在绘画女体时,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他与多个男模特有过情感纠葛,为他们写下了众多诗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时间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诗句:“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两个灵魂相融所迸发的火焰。”而最得他倾慕的无疑是罗马贵族托马索·卡瓦切里。

1532年秋天,23岁的卡瓦切里在圣安杰洛与米开朗基罗初次见面。他翩翩的风度、高贵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米氏对男体的敏感与热爱近乎痴狂,这也令我们有幸看到《大卫》、《摩西》、《奴隶》组像、《创世纪》等一系列惊人之作。

见到卡瓦切里的几个月内,米开朗基罗画出了他最好的几幅素描,其内容全部来自希腊神话,有驾驶金车马的法厄同,有被秃鹫不断啄食肝脏的提图斯,有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为美第奇礼拜堂制作朱理亚诺公爵雕像时,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脸孔,他对他的眷恋,由此可见一斑。诗歌中,米氏更将对方的名字比做他赖以生存的食物,接着又写道:“不……食物只营养我的身体,你的名字却滋润我的身体和灵魂,使它们充满快乐,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惧怕死亡。”

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没有背叛艺术大师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终是他忠诚的赞赏者。直到米氏弥留之际,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

郑板桥和袁枚:欲为金臀立法的忘年知己

同性恋之风在中国源远流长,到了明清,随着市民经济日愈发展,也随着市民娱乐(包括戏剧小说业)的蓬勃兴盛,同性之好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著于文字。福建一地甚至被公认为培育“男色”的温床。李渔曾写道:“此风各处俱尚,尤莫盛于闽中……不但人好此道,连草木是无知之物,因为习气所染,也好此道起来。深山之中有一种榕树,别名叫做南风树。凡有小树在榕树之前,那榕树毕竟要斜着身子去钩搭小树,久而久之,钩搭着了,把枝柯紧紧缠在小树身上,小树也渐渐倒在榕树怀里来,两树结为一树,任你刀锯斧凿,拆他不开,所以叫做南风树。”文人雅客多将“南风”视为风雅,清代书画名家郑板桥与性灵文人袁枚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两位。

“(余)好色,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这是郑板桥的自述。他在山东潍县任县令时,有一次,一美少年因嗜赌犯律,当众被施杖责。郑板桥观刑时,见少年美臀受创,竟心疼得忍不住落泪!

袁枚则在《随园诗话》、《子不语》、《续子不语》中,一再谈及龙阳之美,心向往焉。因为他翰林文人、风流俊雅的身世姿容,投怀送抱者颇多。《随园轶事》中载:“先生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玉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

郑板桥71岁时,在清明日红桥诗会上与48岁的袁枚有过一次会晤。二人乘兴唱酬,甚为欢畅。酒至半酣,板桥说:“若有机会参与朝廷立法,我定要做一件事!”

“什么?”袁枚好奇地问。

“今日之衙门,动辄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若是佼好少年,几家伙下去,岂不将美色全糟蹋了?”郑板桥慨然陈词,“我要是有那个权力,一定要将律例中的笞臀为笞背,这才不辜负了上天生就的龙阳好色。”

袁枚一听,立即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与郑拊掌长叹,引为知己。此后,袁枚多次对朋友引述板桥之志,嗟叹说:“郑大(即郑板桥)有此意,惜断不能办到,然其所以爱护金臀者,则真实获我心矣!”

郑板桥一生花在男色上的钱财,不在少数,年老之时仍热衷此道,这也意味着他要付出更昂贵的代价,因为没有孪童会免费接待他,也没有少年会自动宽衣解带。这一切,不由他伤感而现实地说:“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而来耳。”如此直接的刺激激发了郑板桥对时光流逝、人生虚无的自觉意识,令这一生孜孜于名利权益的画家由寂寞而感悟,开始正视自己苍白的须发,最终在他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创造出他最具艺术性的代表之作:枯瘦的秋竹、寂寞的兰花。

而此时,袁枚正在专心致志地讲述一个故事,一对美少年心心相映,出入同行,为了维护贞洁不受某粗鲁的第三者的玷污,合力将之杀死并因此伏法被诛。袁枚写道:“二少年者,平时恂恂,文理通顺,邑人怜之,为立庙,每祀必供杏花一枝,号双花庙。”这枝风姿绰约的杏花,几乎伴随了袁枚一生。直到年过花甲,他还收了年轻美好的刘霞裳为弟子,每次出游登山,必与同行,所谓“从游朝腊屐,共寝夜连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对于他人的置疑、腹诽,袁枚不以为意

音乐家布里顿和皮尔斯:求你让我早走一步

同样为《魂断威尼斯》所吸引的还有一对同志恋人——作曲家布里顿和他的爱人、男高音皮尔斯。

1930年,布里顿的合唱作品《一个男孩的出生》入选BBC歌手的演出作品,在演播室里,他遇见了歌手皮尔斯。六年后两人正式相恋,他们的罗曼史持续了四十年,直到布里顿去世。事实上,这正是布里顿所愿,他曾无限深情地对他的“大天使”皮尔斯说:“你一定要让我先死,求求你,让我早走一步。没有你,我无法生活。”

皮尔斯音色绝美,布里顿为他度身创作了一系列声乐作品,包括令他一举成名的《彼得·格兰姆》。1946年该剧在美国檀格坞音乐节上首次亮相,指挥是伯恩斯坦。同年,两人共同成立了英国歌剧协会,并在萨弗克的一个小渔村爱尔堡安了家。之后,他们发起了爱尔堡音乐节,延续至今。1972年,他们共同创办了布里顿-皮尔斯音乐学校。

1974年,皮尔斯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了布里顿谱曲的《魂断威尼斯》,这也是布里顿最后一部歌剧作品。当时布里顿刚做完心脏手术,但为了参加首演,他居然奇迹般地恢复过来。曾有人评价,皮尔斯演唱的阿申巴赫有一种奇特的幸福感,而这幸福感,来自于迟暮的爱人。1976年布里顿因心力衰竭去世,死在爱尔堡家里皮尔斯的臂弯中。十年后,皮尔斯在爱尔堡去世,按照遗嘱,他被葬在爱侣布里顿身边。

马勒、托马斯·曼、维斯康蒂: 三个人的《魂断威尼斯》

一天,马勒无意间推开著名男中音西奥多·莱希曼的门,发现他正和一个合唱队的男生厮混。莱希曼立刻被扫地出门,几个月后便心碎而死。马勒一向同情少数派,何以这次如此绝情?于是大家注意到那些试图勾引他而屡屡失败的女高音们的猜测——马勒此举是为了自保,如果莱希曼的丑事被别人发现,他多少有瓜田李下之嫌。

在马勒去世之年,托马斯·曼以马勒为原型创作了一部经典同性恋小说《魂断威尼斯》,讲述作家阿申巴赫在威尼斯邂逅了一位美少年,于是留连在霍乱笼罩的城市。马勒到底是不是同性恋,谁也说不清,但托马斯·曼在听了第八交响曲后,激动地发现了其中的同性恋倾向,感到“自己黑暗的激情突然明亮了”。《魂断威尼斯》其实是托马斯·曼的自传,在他死后公布的日记中,人们终于发现了那看似甜蜜的家庭生活背后的真正秘密,他的爱情对象从来不是妻子,而是一位年轻的提琴手、画家保罗·恩伯格。

六十年后,大导演维斯康蒂在风烛残年将《魂断威尼斯》搬上了银幕。大概只有这部作品才能表达他初见美少年伯格时的倾慕之情。那一年,他五十八岁,伯格二十四岁。之后的十年中,伯格成为他**中的主角,亦是他生活的伴侣。《魂断威尼斯》中美少年达齐奥的扮演者是从三千名少年中精选而出,忧郁而纤弱,简直是至美的化身,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想见伯格在维斯康蒂心目中的地位。这一次,阿申巴赫从托马斯·曼的代言,变成了维斯康蒂的代言。在托马斯·曼的笔下,阿申巴赫死得疲倦,而在维斯康蒂的镜头中,美少年在海滩上嬉戏,而阿申巴赫远远地望着他,在霍乱的折磨中伸出手去想要抓住那瞬间的美景,却咽了气。背景音乐是马勒第五交响曲,据说后来很多同志爱人选择去威尼斯殉情,必要听这首交响曲。

现在,马勒本人是不是同性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为同志艺术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而其最权威的演绎者亦都是同志,比如伯恩斯坦,比如米特罗普洛斯,比如MTT。也许,只有有了同志间细腻、惆怅、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才能体会马勒那神经质的奇妙艺术,他对美、爱与死的迷惘之情。

指挥家:狄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伯恩斯坦、MTT

迈克·提尔森·托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人称MTT——大概是第一位无需掩饰自己同性恋身份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指挥家。

MTT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性倾向,但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同性恋音乐的贡献。在1995年就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他不仅用天才的指挥艺术、独特的音乐感受征服了听众,而且致力于演奏同性恋作曲家的作品,他希望通过古典音乐这一媒介来表现同志生活以及同性恋的历史。为了让人们思考同志创作与古典音乐的关系,他在2000年6月组织了一次“美国少数派音乐节”,主打Lou Harrison、Lukas Foss、Earle Brown、Steve Reich、David Del Tredici等同志作曲家的作品。2001年5月,他又指挥首演了Del Tredici的系列作品《同志生活》,这部音乐作品以艾伦·金斯堡、汤姆·岗恩、保罗·蒙尼特的诗歌为基础,探究了美国同志面临的处境以及他们与艾滋病斗争的经历。

MTT幸运地红在了政治正确的时代,而在上世纪的美国,如果同志想在古典音乐圈里混饭吃,最好还是别说出来。狄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便是这样一个悲剧。有一次,这位天才希腊指挥家口无遮拦地将自己与纽约爱乐乐团的排练比作做爱,而演出则是他们孕育的“婴儿”。这个比喻出自一个同性恋之口,让整个乐团无地自容。不久,报纸上登出整版批评文章,大标题是《纽约爱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矛头直指米特罗普洛斯。希腊人最终不得不黯然离开,不久就因为心脏病发作死在了舞台上,死前正在排练的是马勒第三交响曲。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米特罗普洛斯离开纽约爱乐时,提名了一位充满阳刚之气、英俊潇洒的继任指挥——伯恩斯坦,大家都以为他是异性恋。可惜,这位万人迷在年轻时代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性向,大学里他曾写过同性爱情的论文,质问“为什么如此美好的情感要受到反常之说的玷污”。伯恩斯坦比他的前任聪明之处在于,当年准备提携他的恩师库塞维茨基问他是否同性恋时,他矢口否认,于是成功地当上了纽约爱乐的助理指挥。他甚至与一位艳丽无双的女演员结婚,子孙满堂。一次晚餐时,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出其不意地问

(1)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2)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撤退阻击树倍与己的日军,最后弹尽粮绝,全部跳下山崖

(3)林则徐,禁烟运动,壮我中华

(4)李宗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徐州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取得过台儿庄大捷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

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

1997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所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表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华裔,此人就是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显然,对陈瑞钿来说,此项殊荣迟到了几十年。

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米德兰(Midland),它收藏有美国各种飞机300余架。其下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专门收集和展出美国空战英雄的事迹。但入选该馆的空战英雄,必须具有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战绩,经该博物馆顾问委员会评选之后,才能被授予空战英雄(ACE)的头衔。顾问委员会则由现役和退役的美国空军参谋长、军事专家、航空专家组成,其中还有一名已退休的英国空军元帅,共120人。

在今年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四抗日空战大捷”的日子里,美国舆论界就陈瑞钿荣获空战英雄一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对其英雄事迹和坎坷人生进行了介绍。例如象美国的《世界日报》、《国际日报》、《星岛日报》、美国有线电视军事频道等。1998年8月14日版《国际日报》撰文称他是“中国战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第一位空战英雄”;《世界日报》在刊登他在广东空军的戎装照时,称他是“中美共同的空战英雄”、“永远令人景仰”。这在美国社会,尤其是在华侨同胞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战功卓著1932年,年仅19岁的陈瑞钿怀着满腔热血,返回祖国。1937年“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他便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四”空战。两天后,他驾驶美制“霍克”双翼战斗机,击落了日本的“三菱”轰炸机,首开了自己击落敌机的纪录。在1937年至1939年间,他共击落敌机六架,并协助僚机击落敌机三架。在空战中,他骁勇奋战,敢打敢冲,其座机曾三度被敌机击落,但都跳伞成功幸运生还。其中有一次,当他的座机被击中后,他奋不顾身驾机直冲敌机,将其撞毁。他自己则是在座机失去一个机翼的情况下成功跳伞生还的。另一次是在1939年秋任空军副大队长的陈瑞钿,曾两度率机掩护苏联援华空军轰炸昆仑关一带的敌占区。在12月27日邕宁附近上空的战斗中,中方参战的3架飞机与日本10多架战斗机遭遇,经过长达1小时的激烈空战,中方共击落了3架敌机。在战斗中,陈瑞钿的座机油箱不幸被敌机击中起火,自己全身也着了火。他带火跳伞,为借助高速气流吹灭身上的火焰,他跳伞后并未及时开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直到快着陆时才开伞,虽然跳伞成功,但面部和全身上下仍被大面积烧伤。他的英雄事迹当时被广为传颂,被誉为“中国战鹰”(Chima's Warhawk),同时还被编成美国英语课外读物《中国战鹰》出版。美国于1946年发行的《真正英雄的真实漫画故事》(RealHeroes,True Stories in Comics)系列丛书,在当年3-4月出版的第13期,以《真正英雄的动人故事》(Thrilling Stories abourReal People)为题,介绍了他的抗日战绩和不平凡的经历。为纪念他1937年以相对落后的双翼霍克战斗机击落日本先进的三菱九六式单翼轰炸机的战果,美国著名画家罗伊·格林内尔(Roy Grinnell)还专门作画表现了当时激烈的空战场面。据说,好莱坞一**公司还有意将他的事迹搬上银幕。去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博物馆将他评选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最早的空战英雄,也在情理之中。在表彰仪式上,他被称为“美国第一位二次大战的空战英雄”。

经历坎坷陈瑞钿,祖籍广东省台山县大江村,父亲是华裔母亲是秘鲁人。1913年,陈瑞钿出生于美国俄勒岗州的波特兰市,早年就有志于飞行事业,所以在高中时期,就靠打工挣钱来学习飞行。在日本入侵中国时他就取得了美国的飞行执照。1932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波特兰市华人决定派遣志愿军回国参加抗日空战,当时陈瑞钿已从当地华人创办的美洲航空学校毕业,他便志愿与来自俄勒岗州、华盛顿州、加利弗尼亚州的13位爱国青年一道参加了志愿军,其中还有一位女青年。

陈瑞钿一行乘船首先抵达上海,但竟未被国民党中央军收留,当年11月,他便辗转到广州陈济棠麾下,参加了广东空军,不久便分配在广东空军第六飞行队,军衔少尉。1935年,他被派往德国学习战斗机飞行和战术回国后晋升为中尉。1936年7月,因陈济棠投归南京政府,广东空军随之被中央收编,陈瑞钿则被分配在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任战斗机飞行教官。同年10月任驻广东空军第3大队17中队中队长。

1938年夏升任少校中队长。

1939年又升任第3大队副大队长。

自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到1939年12月27日的昆仑关战斗他在华东、华南、中南地区执行过多次截击、护航等任务,参加过著名的杭州笕桥大捷、武汉大空战和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陈瑞钿在昆仑关战斗中,因座机油箱起火被严重烧伤以后,因交通不便,整整用了三天才被送往柳州医院,当时面部伤口已感染发炎。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较差,不能得到很好治疗,以后又辗转香港、衡阳,最后经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和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的帮助,才于1940年返回美国就医。在美国,他的面部虽然经过五年的整容治疗但并不成功。他不顾面部已扭曲变形,于1945年初又返回祖国,在驼峰航线执行空运任务,继续为抗日贡献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则转任中国航空公司飞行员。1949年夏天,他回到波特兰市并于1952年在当地一家邮局从事信件整理、分发工作,直至1983年退休。1997年9月3日不幸病逝,享年84岁。

陈瑞钿前后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爱国华侨伍月梅,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政府外交官员伍迁芳之女。她是在广东读书时与陈瑞钿认识的。在一次日本飞机夜袭柳州时,为救丈夫,她扑伏在丈夫身上不幸被弹片击中遇难陈瑞钿与伍月梅育有2男。开始第二位是他在美国纽约的五年治疗过程中认识的一位护士**,美国人弗朗西斯·梅尔道克(FrancisMurdock)。1945年,由于陈瑞钿出院后又返回祖国抗日,所以他们从此分手。两人育有一女。

第三位夫人叫杨瑞芝,是上海人。她是在中国航空公司作地勤服务工作时与他认识的,于1948年结婚。他们育有一个男孩,现为美国国务院驻新加坡的一名外交官。

陈瑞钿现共有子女4人、孙子10人,曾孙1人。

名列榜首

陈瑞钿的英雄事迹和坎坷经历极大地震动了另一位美国空战英雄,他就是肯恩·杰恩斯特(KenJernstbt)。

肯恩·杰恩斯特是美国空军志愿援华飞虎队飞行员,他在退伍以后曾担任俄勒岗州参议员30多年。在二次大战期间对日作战中,他取得了摧毁12架敌机的辉煌战绩(空中击落日机5架,击毁地面日机7架)。因此,他早就获得了美国空战英雄(ACE)的头衔。

在陈瑞钿1940年乘机返美就医时,他也搭乘同一架飞机,两人因此相识。他自己虽然已功成名就,但当他了解了陈瑞钿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和不幸遭遇后,深为感动。他认为,陈瑞钿无疑是美国二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为此他长期以来一直为陈瑞钿在空战英雄榜上无名打抱不平,并竭力向空军博物馆顾问委员会推举陈瑞钿入选空战英雄榜。

但是,顾问委员会认为,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以后,而陈瑞钿在1940年已返回美国就医,而且,当时陈瑞钿参加的不是美国空军,而是广东空军,所以迟迟不能认定。

其实,长期以来,国民党空军的态度也很令人失望:首先,把怀着以航空报效祖国到上海投军的陈瑞钿拒之门外就不应该;其次,对有如此战功的陈瑞钿不宣传、不表彰,原因是陈不是嫡系中央军而是广东空军。前台湾空军总司令赖名汤上将在谈及此事时,就曾说:陈瑞钿是陈济棠的广东派系军队,非属中央军,虽打下多架日机,但不算数。真是荒谬!

经肯恩·杰恩斯特坚持不懈地奔走、游说,顾问委员会终于以陈瑞钿是打击同样的敌人,美国空军飞虎队早在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前就已在中国战场与日作战,陈瑞钿本人也是美国公民为理由,接受了杰恩斯特的推荐在评选过程中,杰恩斯特也极力坚持陈瑞钿才是第一位击落日本飞机的美国英雄。因此,陈瑞钿的名字才在1997年刻在了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的英雄榜上,正式被评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第一位空战英雄。此次与他同时被评选列入《美国空军战斗英雄名人录》的还有另外七位美国空军英雄。

陈瑞钿是在生前得知这一消息的,原打算亲自到场参加表彰仪式,不幸的是,就在举行仪式的前一个月零一天与世长辞了,而由他17岁的孙子代他出席了这次盛会。

陈瑞钿的英雄事迹和不幸遭遇,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美国华人和新闻媒体更是关注。新闻界除广为宣传报道外,美国有线电视军事频道还准备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拍摄成专集,并有意将当时返回祖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空战英雄们拍摄成系列专题片。为此,他们特地委托美国硅谷专家叶晨晖博士帮助寻找、收集有关陈瑞钿生前的资料,特别是面部毁容前的照片,以及其它英雄的资料。

叶晨晖先生对空战历史颇有研究,去年他曾经通过华文媒体(见本刊1997年6月号《巴伯的在华奇遇》一文),并经过湖南有关部门的多方努力,终于在今年初找到了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救过美国空战英雄巴伯的两个恩人。巴伯在那次遇险获救之前,曾驾机击落了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见本刊1997年6月号《谁击落山本该水落石出了》一文)。

徵集陈瑞钿生前资料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披露以后,不少热心读者纷纷提供线索,叶晨晖先生很快就找到了现居住在波特兰市的陈瑞钿少校的遗孀杨瑞芝女士,并有幸见到了她珍藏的陈瑞钿初入广东空军时的英俊戎装照,以及《中国战鹰》一书。

宋庆龄立了遗嘱,锁在卧室里。钥匙给了钟兴宝,一个深得她信任的保姆。宋庆龄去世后,钟兴保将中央处理宋庆龄善后事宜的“八人小组”钥匙交给了他。宋庆龄在遗嘱中说,要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给身后的永清穗和穗永杰姐妹,给她们钱。但是宋庆龄把这两个养女当成自己的女儿,中国人真的对她们知之甚少。

“八人小组”在执行宋庆龄遗嘱时,完全遵循了《办法》规定的“一切赠与均按遗嘱执行,送交国家及有关机关展览者除外”的原则。在“八人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廖承志就如何妥善处理遗嘱接受人隋永清、隋永杰姐妹问题作了专题发言。廖承志表示,遗嘱中分配给隋永清和隋永杰的家具是国产的,应该用于故居的布置和陈列。中国画和油画密不可分。总之,故居应该保持原样。外国朋友赠送给宋庆龄的礼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宋庆龄的首饰和戒指是文物,不能送给永清隋和隋永杰。他们可以纪念宋庆龄的文章。根据遗嘱,他给了永清穗5000元,穗永杰10000元。

隋姐妹的父亲隋雪芳是东北人。他在东北参军,枪法很准。他又矮又聪明,学文化,会开车,会跳舞,什么都能从零开始学。他确实是一名优秀的警卫,后来被调到中央警卫队当兵。公安部从中央警卫队选拔考核中央领导警卫队时,隋雪芳被选中在宋庆龄身边工作。隋雪芳结婚时,因为没有房子,她和妻子住在宋庆龄在上海的公寓里,后来搬到了武康公馆。

宋庆龄和年轻的隋永清。

隋永清出生于1957年12月18日。隋雪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宋庆龄。宋庆龄64岁。当隋雪芳把永庆隋抱到宋庆龄面前时,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哭,而是对宋庆龄微笑。正是这种微笑,让宋庆龄觉得她和这个孩子的缘分很近。

不久,宋庆龄就和外孙永庆穗住在她的公寓里,像慈母一样照顾她。

小时候,隋永清为宋庆龄和周恩来表演过舞蹈。

在宋庆龄上海寓所的餐厅里,有一幅宋庆龄母亲倪夫人的画像。永刚会说话。一天晚饭前的晚上,宋庆龄把她带到倪老太太的遗像前,让她对老太太说:“我婆婆吃了。”。永庆问,她是谁?宋庆龄回答:“这是我妈。”然后让永庆再打电话。涌泉大叫:“这是我老婆的妈妈。”。

第二天晚饭前,宋庆龄领着永庆去见倪太太。永庆突然失去了理智。他不知道该叫它什么。他脱口而出:“这是我母亲的妻子。”。每个人都大笑起来。宋庆龄说,是啊,这个名字太可爱了!从现在开始,孩子们不准叫我夫人,而要叫我妈妈夫人!张觉书记还说,以后孩子都要跟着永清叫妈妈叫老婆!

从那以后,“母亲的妻子”宋庆龄就经常带着萧永青。肖永庆尿了她一身,她也不介意。如今,上海故居的地毯上有一块深色的印记,是永庆的尿渍。这几年旧居装修,要照原样抄地毯,以为是独特的颜色,特意抄了深色。

永庆隋的妹妹隋永杰出生时才两岁。宋庆龄又把她接进自己的公寓,把她们当女儿看待,让姐妹俩生活在一起,照顾她们的成长和教育。

宋庆龄是个很棒的厨师,她做的美式炸鸡非常好吃。有一次,肖永庆忍不住偷菜。过了几天,炸鸡找到了,宋庆龄没有骂她,而是先笑着对她说:“你孩子很聪明,那么多鸡块,你把鸡腿拿走了。”。然后他和蔼地说:“你知道你这样做是不礼貌的吗?我叫你不要给你,下楼一起吃。如果你想做个好孩子,下次就不要做了。答应我,好吗?”宋庆龄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他们再也没有犯同样的错误。

宋庆龄和他的养女隋永清于1962年夏天结婚。

宋庆龄到了北京,就带着隋永清和隋永杰的妹妹到宋庆龄在北海的公寓一起住。

会见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后,宋庆龄与永清、隋永杰、陈毅和张茜合影。

陈淑玉在《宋庆龄传》说,“这两个姑娘年轻的时候很可爱,很喜欢宋庆龄。”他接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60年4月26日,他在给李丽莲、张的信中写道:“附上隋雪芳同志女儿隋永杰的照片一张。我觉得这张照片很好,大家都会喜欢。所以我建议这张照片能否作为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国妇女的封面或者插画。请与中国妇女杂志讨论。”字里行间,有一种无法抑制的爱。宋庆龄没有孩子。姐妹俩从小就来到宋庆龄身边,载歌载舞,为她安静的公寓增添了生气。他们晚年很喜欢这两个孩子。涌泉很美。她能歌善舞。她有客人要来看她。宋庆龄有时会请她唱歌、跳舞、弹钢琴。宋庆龄无论是成年后还是成年后,在外交活动中都带着隋朝。隋雪芳中风瘫痪后,宋庆龄承担起抚养两个女儿的责任,像慈母一样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周恩来有时会来,非常喜欢它们,带它们去花园散步,希望它们长大后成为有用的材料。图中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永清穗和穗永杰。

宋庆龄在北京的家。每当有人来看望宋庆龄,临走时,宋庆龄总要请两个姑娘为他送行。她像慈母一样,承担起抚养教育隋姐妹的责任,给予她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感觉也反映在她的遗嘱中。

1969年春,12岁的永清穗参军,成为总政文工团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几天后,隋永清和宋庆龄一起身着军装出现在一个重要场合。几年后,隋永杰以健康军人的身份参军,身着军装出现在宋庆龄身边。

我是在永清隋总政治部文工团当舞蹈演员受伤的。他不再是一名舞蹈演员,后来成为北京**制片公司的一名演员。他主演了许多**和电视作品。

1978年,永清隋要结婚了。宋庆龄虽然不赞成这门亲事,看起来也不开心,但还是在家里为他们举办了婚礼,邀请了很多老朋友参加。85岁的宋庆龄平日很少出门。永庆的婚礼上,她特意叫人陪她去店里买了几件漂亮的衣服,作为给“女儿”的结婚礼物。

宋庆龄对隋朝在永庆的婚姻并不满意,但按照中国传统,她母亲通常会在女儿结婚前给予一些细心的指示。她很认真地对永庆穗说:“他要是打了你,马上回来离婚。我最讨厌的就是家暴。不管男人打不打女人,女人都不能打男人。你离婚,马上离婚,你回来,回来找我。”

仪式结束后,宋庆龄悄悄离开,生怕大家不放手。永庆燧出来送行时,宋庆龄让她回去迎接客人,但永庆燧回头的那一刻,宋庆龄拉住她哭了。

1979年,宋庆龄将隋永杰送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986年从托尼大学毕业后,她回到纽约工作,并嫁给了一个美国意大利人。

1980年10月13日,哈罗德艾萨克斯和夫人维奥拉应中国作家协会和宋庆龄的邀请访华。14日晚,哈罗德艾萨克斯夫妇去参加宋庆龄的家宴。在等待其他客人时,他们回忆了在上海与宋庆龄的交往和工作。宋庆龄指着两个引人注目的女孩的照片,向哈罗德艾萨克斯介绍了隋氏姐妹。她说年长的那个叫雅兰达,23岁,刚结婚;年纪小的叫Janet,20岁,现在在美国托尼帝国大学读书。虽然这两个孩子是她非正式收养的,但她从小就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抚养。这两个孩子早年的一半时光都被“文革”浪费了,当时学校停课,连国家副主席养大的孩子都上不了学。雅达后来当了演员,最近和剧院里一个有影响力但年纪大的人结了婚。从宋庆龄的讲话中,哈罗德艾萨克斯可以看出她不赞成这段婚姻,她似乎有点不高兴。虽然宋庆龄的公寓里有房子,但雅兰达和丈夫婚后只能住在外面。宋庆龄解释说,这是政府规定。宋庆龄说起大孩子总是有点惋惜,说起安妮特却很自豪。雅达结婚时,宋庆龄身体不好,让负责筹备婚礼。宋庆龄因为身体关系,参加完婚礼不久就走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害怕表现出对婚姻的不满。哈罗德艾萨克斯对宋庆龄当时的心情和处境非常感慨。他说,“因为宋庆龄长期与兄弟姐妹分离,没有孩子,现在她已经老到可以当奶奶了,却像个母亲。”

1981年,宋庆龄病危,隋永杰带着不断学习进步的好消息从美国来到这里,这给了永杰的“母亲”临终前最后的一丝安慰,她感到很幸福。也许有人会抱怨宋庆龄的溺爱让她的“女儿”越来越有特权,越来越任性,但也许没必要苛求。理智与亲情,母爱与溺爱,总是矛盾交织的;更重要的是,宋庆龄是一个很特别很可爱的女人。毕竟两个女孩让她感受到了普通女性的母爱。

1981年5月底,宋庆龄的办公室给福建“海上俘虏”的拍摄地永清穗发了一封电报。她打开电报读了起来:“你一看到就回来。”

让隋永清惊讶的是,他的岳母通常会留下这样的信息:“你工作的时候我不打扰你了!”我们的员工正处于非常忙碌的阶段。我在剧中饰演女主角姚兴春。我的母亲和妻子也知道,永庆隋的家里一定发生了非常不寻常的事情。不然我妈我老婆也不会同意办公室发电报阻止我拍剧组催我回家。隋永庆连忙打电话到宋庆龄的办公室去找他的秘书杜。

电话里,永庆穗脱口而出:“杜大爷,家里出什么事了?”

杜说,“电报已经收到。请尽快回来。我母亲和妻子都病了。”

永庆遂立即回京,在宋庆龄病床前低声说“母子”,宋庆龄听不见,也没有反应。因为宋庆龄的听力很好,小时候,晚上姐妹们轻轻走进她的房间,她都能听到。但看到母亲的妻子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永庆穗泪流满面,只好跪在床前喊“母亲的妻子”。宋庆龄的眼睛突然睁开了,她用手搜寻着永庆穗。隋永清把宋庆龄的手放在她的脸上。宋庆龄虚弱地说:“我的孩子,我的宝贝,你可以回来了。”

张珏又对永庆穗说:“妈妈和老婆都怕你不回来了!”

1981年5月29日晚上8点18分,宋庆龄离开了她在北京的公寓。就在她要离开的时候,两个奇怪的超自然现象出现了。宋庆龄用了很久的挂钟,也就是挂在北京宋庆龄故居前的挂钟,停在了晚上8点18分;另一个是宋庆龄养的鸽子不吃不喝不唱不睡,直到宋庆龄火化。

参加完宋庆龄的后事,永庆穗回到福建,完成了《海上的囚徒》最后一场演出的拍摄。制作完成后,在人民大会堂首演,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大众**1981年10月,大众**的封面是大齐饰演男主角和隋永清饰演女主角姚杏春的剧照。那时,这本杂志很受欢迎,人们排起了长队来买它。从那以后,流行**封面上的每个人都是**明星。

2005年,永庆穗在《封面镜》和《小鱼小虾》中饰演女主角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清穗还在**《花无痕》中扮演“陕北女人”,深夜闯入“清水池”勾引丈夫。隋永庆还在《洗澡》中扮演丁梅,在《小花》中扮演余秀娟。宋庆龄在世时经常看隋永清主演的**。永清穗虽然年过50,但依然很活跃。现在主要是泼妇,演些小角色,给宋庆龄基金会做点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321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