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与蒋经国:貌合神离的母子关系,晚年“厮杀”都留了些体面

宋美龄与蒋经国:貌合神离的母子关系,晚年“厮杀”都留了些体面,第1张

“人生真无常,连个招呼也没打就这么爽快地走了。”

1988年1月13日,年近91岁的宋美龄已经睡下了,侍卫轻轻走进来叫醒了她。

需要把年过90岁的宋美龄叫起来的事情,确实是一件大事,她的继子,蒋中正唯一的亲生儿子蒋经国,刚刚去世了。

宋美龄听到蒋经国的死讯后,沉吟了片刻,说出了这句“人生无常”的感慨。

蒋经国比宋美龄小13岁,两人作为继母和继子,几十年来相处起来多少有几分尴尬。

在蒋中正活着时,通过父亲的权威和丈夫的感性,两人尚且可以顶着孝道亲情的大旗和睦相处。

蒋中正死去之后,他们只能靠距离和礼貌,来缓和彼此之间毫无妥协余地的矛盾。

蒋经国和宋美龄为什么一辈子貌合神离,明明有无可调和的分歧,却最终没有撕破脸呢?

蒋经国生于1910年,他的生母是蒋中正的原配毛福梅。

毛福梅比蒋中正大5岁,与蒋中正是奉化同乡,家中还是当地望族,两人成亲时,蒋中正只有14岁。

洞房花烛夜,毛福梅是一个人度过,因为小丈夫抢累了炮仗,就跑去自家老娘床上睡觉,完全没理睬这个刚娶进门的陌生姑娘。

此后几年,毛福梅没过几天安稳日子,从1905年开始蒋中正就不断地东奔西跑,从不带毛福梅同行。

毛福梅就如同蒋中正祖屋中的一件器具,痴痴等在原地,通常要间隔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见丈夫一面。

因为这种聚少离多,毛福梅直到1910年成亲将近10年之后才给蒋家生下第一个孩子,就是蒋经国。

此时毛福梅28岁,因为丈夫冷落和常年离家,成亲之后一直没有怀孕。

不孕不育在封建时代,是一件让家门蒙羞的丑事,旁人才不会管夫妻长期分居的事实,只会在背后嚼舌,女性尤其要承担更多的压力。

毛福梅一直求神拜佛想要孩子,突然得偿所愿,真是大喜过望。

此时蒋中正不过23岁,和当年不知成人夫的意义一样,如今同样不知成人父该承担的责任。

虽然看到可爱的婴儿也有几分喜欢,但蒋中正才不想因为这小小男婴就放弃自己在外面的事业和红粉。

所以蒋经国不但是在母亲一个人的期盼中出生,也是在母亲一个人的关爱中长大,很长时间不知自己的爹到底几个鼻子几只眼。

整个童年,蒋经国都在母亲和祖母的身边快乐自由地玩耍,奔跑在乡间小路时,每次回头,都能看到母亲慈爱温暖的笑容。

大概是因为这份母子之间的牵绊太紧密,蒋经国竟然和毛福梅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完全不像他陌生的父亲。

蒋经国和蒋中正站在一起时,仅从外貌而言,没人会想到两人是亲生父子,反倒是毫无血缘关系的次子蒋纬国和蒋中正长得颇为相似。

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蒋经国青少年时代,蒋中正和他的感情一直很生疏。

蒋经国12岁时,蒋中正不想让儿子也变成一个被母亲祖母过度溺爱的乡下小孩,所以送蒋经国去上海读书,让他和毛福梅分离。

毛福梅并不是无知愚昧的妇女,她虽然万般不舍,但也还是理解丈夫送儿子去接受更好教育的目的,所以忍痛送儿子出发。

小小年纪的蒋经国却还不能理解这种分别,他只知道自己被迫离开亲爱的母亲和祖母,宛如陌生人的父亲之后也没有亲自照顾他。

当时蒋中正正在忙于争权夺利,身边也有两个姨太太,并没有把从小没有相处过的长子留在身边。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亲情也需要时间和沟通才能变得紧密深厚。

蒋中正和蒋经国这对父子从一开始就缺乏温暖的感情牵绊,只留伦理和利益把他们牢牢绑在一起。

蒋经国的性情天生内敛,所以虽然和父亲不亲密,但也没产生过强烈敌意,生疏而又客套的关系持续了好几年,直到他17岁时。

这一年,蒋中正让蒋经国见识了真正的残忍,无论是对民众还是对家人。

1927年,蒋中正身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上半年他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量***人和无辜群众;下半年他为了迎娶宋美龄强行与原配毛福梅离婚。

对蒋经国而言,宋美龄不单纯是继母,也是让他亲生母亲成为“弃妇”的女人。

蒋中正和毛福梅长期分居,身边自然少不了女人,甚至在花街柳巷里染上过性病。

除了毛福梅,蒋中正还曾有姚冶诚和陈洁如两个妾,毛福梅对此都心知肚明,但封建思想禁锢之下,她也只能忍受这些不忠。

其实早在蒋中正把蒋经国从毛福梅身边带走那年,老蒋就开始了对宋美龄的疯狂追求。

宋美龄自幼就被家人送去美国接受教育,20岁才回国。

20世纪二十年代的宋家如日中天,除了几代积累的财富之外,家中子女、姻亲全都是民国各界响当当的人物。

出身奉化地主之家的蒋中正,万分羡慕宋氏家族的深厚根基和强大财力,更不要提宋美龄本人还是个优雅迷人的清秀佳人。

蒋中正在宋子文组织的舞会上初识宋美龄之后,就一见钟情,不顾自己已婚的身份进行热烈追求。

宋家上下对蒋中正的行动抱有三种态度,宋美龄的母亲宋夫人和宋庆龄都表示反对,大姐宋霭龄支持,其他人则是观望。

宋美龄算是顶尖的豪门闺秀,又是接受了完整新式教育的女性,一个有妇之夫嘴里说着追求她,但家中妻妾满满当当,难道打算让她当妾。

所以蒋中正的追求攻势虽猛,但诚意实在是值得玩味,宋家人里除了和蒋中正利益牵扯最多的宋霭龄之外,其他人都是不置可否。

至于宋美龄自己的心思,反倒是没人在意。

毕竟在封建思想还占据统治地位的民国,哪怕是宋家这样的家族,儿女婚事大多还是为家族牟利的“联姻”而非因爱结合。

宋美龄倒也没觉得什么委屈,她本来就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蒋中正比她大10岁,教育以旧式教育和军事教育为主,无论出身背景还是个人喜好,两人完全没有相似之处。

如果是一对普通的男女,想必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但两人却在政治野心方面心有灵犀,都对自己的地位野心勃勃。

所以虽然有诸般不协,但关系也还是渐渐亲厚起来,到了1927年已经开始谈婚论嫁。

1927年的蒋中正已经手握重兵,靠屠杀和大炮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他觉得自身实力已经接近成熟,只需把宋家的声望财势再绑上自己的战车就所向无敌。

就在这一年,蒋中正正式向宋美龄求婚,女方的态度则是默认,但要取得家人的同意,而宋家对蒋中正提出一个要求。

那就是蒋中正必须把身边原有的妻妾都处理掉,一个也不能留。

这要求以女方家长的立场无可厚非,哪个正经人家愿意把女儿送去当妾。

蒋中正自然知道想娶宋美龄,必然要付出代价,打发其他女人算是最不值一提的事情,哪怕其中有嫁给他20多年生有长子的原配。

于是1927年的一天,蒋中正难得又回到了奉化祖宅。

此时他的母亲早已过世,儿子也正在外国留学,祖屋中只有一个憔悴的中年妇人操持家务,就是毛福梅。

这几年毛福梅更没多少机会见到蒋中正,突然看到丈夫归家不由得大喜,急忙要张罗给他做一桌家常菜。

蒋中正本来最喜欢吃毛福梅做的饭,毕竟那是和他母亲学会的手艺,是他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家乡味。

可是这一次蒋中正却不想给这个女人更多幻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听到“离婚”二字,毛福梅大吃一惊,她早知蒋中正有其他女人,甚至有的妾室还来祖屋里拜见过。

但婆婆和族人都曾告诉她,作为蒋经国的母亲,又伺候婆婆养老送终,按照礼法,她绝对不会被休弃,就是蒋中正也不行。

正是因为这个保证,让毛福梅接受了“守活寡”的日子,忍受着和儿子的分离,任劳任怨地为蒋家服务。

谁知婆婆刚死没几年,蒋中正竟然说要离婚!

毛福梅坚决不同意离婚,她表示自己生有长子,奉养婆母,是合格的蒋家媳妇,蒋中正没有理由休掉她。

原来毛福梅还以为离婚就是古时候的休妻,自己既没犯“七出”之条,又符合“三不去”之例,蒋中正没理由休掉她。

这个一生都没尝过爱情滋味的女人,却不知此时已经有感情不和即可离婚的规矩,更别提变心的丈夫还有钱有势。

所以蒋中正根本也没和她多纠缠,看她坚决不同意,干脆绕过她直接要求时任奉化县长的徐之圭签了一纸离婚书,二十多年婚姻一笔勾销。

对这个结果毛福梅毫无办法,只能低头求蒋中正给她一条活路。

毕竟是生育了长子的发妻,蒋中正最终给毛福梅的安排是离婚不离家,她可以终身生活在奉化蒋家的祖宅里。

蒋中正就此如愿恢复“单身”,没几个月就迎娶了宋美龄。

毛福梅从此心如死灰,余生唯一的幸福就是和分离了十几年的儿子蒋经国重逢,虽然没多久之后,她就死在日寇的空袭中。

这个可怜的女人,好歹没有带着无法释怀的遗憾,走完自己悲剧的一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在苏联漂泊了12年的蒋经国终于回到中国,不但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也见到了父亲的新妻。

此时宋美龄和蒋中正已经成婚十年,她的娘家宋家、大姐的夫家孔家都成了蒋中正最亲密的同盟,掌握着民国军政财政诸多大权。

这时候的蒋经国经过异域十几年的磋磨,早已不是那个听到父亲恶行就拍案而起大义灭亲的热血少年。

虽然还未到而立之年,但蒋经国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恭恭敬敬地行礼,唯唯诺诺地向父亲和继母问好。

望着十几年没见的儿子,蒋中正无奈又欣慰,无奈的是和这个儿子确实不亲,虽然血浓于水,但从没培养过的感情也难以说有就有。

欣慰的是儿子到底还是好好活着,并且看起来已经对自己完全顺从,那么蒋家的大业终于也是后继有人。

毕竟蒋中正这时候已经年过半百,宋美龄也是不惑之年,蒋中正一生女人无数,到最后竟然只有毛福梅生下了他唯一的儿子。

宋美龄仔细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人,他和丈夫长得一点也不像,五官相貌和那个她只见过几面的“前妻”如出一辙。

看似温和无害,实际上却暗藏着固执和坚韧。

看着蒋中正故作威严,但却藏不住的喜气,宋美龄没有说什么。

当确定自己不可能为蒋中正生下孩子之后,她已经明白,对她和她的亲族言听计从的丈夫,必然会有件大事无论如何不可能随他们心愿。

那就是蒋中正的继承人人选。

无论宋家、孔家或者其他权贵有什么打算,在蒋经国全须全尾回到蒋中正身边那一刻,十来年的盘算全都落空。

无论父子之间曾经有怎样的矛盾,无论相处起来多么生疏别扭,蒋中正也还是会把他的一切留给这唯一的亲生骨肉。

蒋中正也确实如宋美龄所料,自此之后,开足马力给蒋经国铺路,向自己盟友和部署无声地宣告:他的继承人回来了。

“空降”对任何利益体来说都是打破平衡的因素,更别提“蒋家王朝”本来就是依附于外国列强和封建财阀身上的暴发户。

蒋经国虽然作为“大公子”,其“空降”资格无人敢置喙,但既得利益者们也不肯轻易交出手中的蛋糕。

于是蒋经国处处遭遇掣肘,他的理想抱负也在那些看不见的“围墙”之下步步退让,终于和他父亲一起作为失败者逃亡到了一个小岛上。

在整个过程中,蒋经国明白父亲虽然看起来高高在上,但实际上也不过就是旁人手中的棋子,而持棋的手中就有他的好“继母”宋美龄。

当年捆绑住蒋经国手脚的那些无形“力量”背后,也有这位优雅迷人继母的影子。

蒋中正生命的最后二十几年,仿佛要补偿之前几十年的冷落生疏,他和儿子蒋经国的关系异常亲密。

与此同时,蒋中正也竭力想在蒋经国和宋美龄之间建立起更深厚也更真挚的 情感 纽带。

蒋中正甚至假冒宋美龄的语气,发信给蒋经国嘘寒问暖。

对于老蒋的努力,蒋经国和宋美龄都心中有数,他们也相当有默契的配合演出,人前始终表现得亲和有礼,似乎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看到家庭内部如此“和谐”,蒋中正满意了,虽然快到生命尽头时他还放心不下这对“母子”,希望他们能好好相处。

老蒋也清楚,两人唯一的共同交集就是自己,一旦他死去,儿子和爱妻背后不同的势力必然还有一战,若是两败俱伤,那可真要死不瞑目。

事情和蒋中正预料的差不多,在他死去之后,蒋经国和宋美龄就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宫斗”,最终以宋美龄退居美国宣告收场。

虽然如此,老蒋也还是该感动欣慰,毕竟儿子老婆都看在他尸骨未寒的面子上,留下了最后的体面,没有直接对决,只让旁人代劳。

虽然手下人撕得死去活来,但不到半年,宋美龄就举起了白旗,看到继母投降,蒋经国也没有赶尽杀绝。

反倒是在宋美龄退走美国时,客客气气的送行,并且之后从没断了宋美龄的津贴,也常常写信请安问候,挑不出一点毛病。

就如他那知书达理,礼数上不会有一点瑕疵的生母。

十几年后,蒋经国重病时宋美龄从美国回来探望,两人再见时竟然真有几分难以言表的不舍,直到蒋经国1988年1月13日病故。

这对貌合神离的继母继子,无论水面下有过怎样的厮杀,也互相毁了对方怎样的梦想,但最终还是用距离和礼数维持住了最后的体面。

如此而已,仅此而已。

宋美龄(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海南文昌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卓越***,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夫人。

宋美龄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会说六国语言,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

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扩展资料:

宋美龄的历史评价:

1汪日章:宋美龄有较高的文化教养。她头后梳一个小发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轻步走过,我每次碰到,她总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每每不觉得有骄矜盛气,和她谈话不觉得拘谨。她言谈委婉适度,声音从不放重,6年中,我从未见闻过她和蒋有过口角。她和别人谈话,总是只让对方可以听清楚就是,从不大声,颐指气使。

2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千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3西格雷夫:蒋宋美龄成了历史上最著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她影晌了两代美国人,美国人多年来一直把她列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十个妇女之一。她影响了美国***做出的决定,并通过这些决定影响全世界整整三十年。

参考资料:

-宋美龄

宋美龄,蒋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899年3月23日生于上海。幼年在家学英文。1910年去美国,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1920年回国后,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曾在**审查委员会、童工委员会任职。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蒋介石结婚,后广泛参加社交、政治活动,并担任一些妇女团体、儿童福利团体的领导职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支持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1950年从美国去台湾。1974年,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授予她“中山奖章”。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曾任“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主席,中国国民党评议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国民党妇女工作会指导长等职。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从大时代的观点来看,宋美龄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由于她的家世和婚姻,加上她的个性和才貌,她一度成为中国最耀眼的妇人。她参与朝政,干预蒋介石。穿梭于国际国内政治舞台。一时间有关她的传说象神话一样遍布世界。而她毕竟是个妇人,她有女人的需要和女人的情怀,女人的个性和女人的弱点……江河日下,流水无情,随着蒋家王朝大厦的倾塌,她个人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如今她孑然一人。客居他乡,孤独地承受着晚年的凄凉与寂寞……宋美龄这位曾风靡一时的“第一夫人”,跨世界的时代女性.一生究竟有哪些未经披露的内幕秘史?一生究竟经历了多少命运转折?一生究竟负载了多少荣誉毁辱?承受了多少光明与黑暗?一生究竟彰显了多少美丽与哀愁?……一百零四个年头的生命轨迹:辇下风光的大陆前半生,山中岁月的孤岛 “第一夫人”,海上心情的美国寓公生涯。那些无论是九死一生赶赴前线慰问抗日战士,还是包庇亲侄侵吞国民财产的过往,都已渐渐湮没进卷卷史书的深处。而她——宋美龄,这个中国历史上永不褪色的倩影,已拖着疲惫的步伐走过漫长的三个世纪——故人殆尽,斯人独哀,这个记录着中国现代史最精彩一部分的老人也已走到了她的风烛残年。是撩开历史重重面纱,看清一个真实宋美龄的时候了。本书尽量真实地记载、最大限度地客观评述了宋美龄的一生:她坚决主张抗日,不失为爱国主义者,但她又包庇亲友,大发国难财,为中国的现代史挥洒了沉重的一笔;她崇尚美德,坚决勇敢,一生孜孜以求,始终不渝,曾被誉为“圣女贞德”,但她又有自私的一面,善于耍政治手腕,玩弄权术。众多尖锐的矛盾集于她一身,我们看到她的阴影,也看到了她的光亮,回顾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不能不承认她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当然也包括副作用…… 呃。。。。。因为她嫁给了老蒋 所以要随夫姓

宋美龄出生在一个富商之家,海南文昌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她和大姐宋庆龄,及宋蔼龄,被称为宋氏三姐妹,在民国史上也是声名显赫。

宋美龄家境富裕,所以早早的就去美国留学,当时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对宋美龄开拓眼界,很有帮助。

后来,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成了国民政府的国母,她在民国时期,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后来国民党兵败退守台湾,宋美龄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蒋介石去世后,她移居美国,直到106岁才去世。

宋美龄的一生中,曾经历无数大风大浪,但在临去世时,却眼含热泪大呼,他这辈子对不起三个男人。那么宋美龄口中的这三个男人到底是谁呢?

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爱情过故事曾被广泛流传,当年蒋介石在广州国民政府,受到一些国民党元老的排挤,权力被架空,蒋介石那时候郁郁不得志,离开中国去了日本散心。

就在此时,宋美龄出现在了蒋介石的生活中,爱上了蒋介石,而且义无反顾的嫁给了蒋介石,她在精神上不断鼓励蒋介石,而且她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积极为蒋介石的崛起,做着努力。

在宋美龄不断的努力中,蒋介石异军突起,成了国民党的最高领袖,而宋美龄也当上了,国民政府的国母。

蒋介石取得民国政府大权后,宋美龄又积极地为他处理外交关系,由于她早年留学美国,英语非常好,而且又是国母,所以她曾多次出访美国,促成美国政府对蒋介石的支持。

尽管在工作上,宋美龄给予了蒋介石巨大的帮助,但作为蒋介石的妻子,没有为蒋介石留下一儿半女,没能为蒋家传宗接代,所以他内心里十分愧疚,在临走时觉得第一个对不起的男人就是蒋介石。

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基本控制着当时中国的大部分经济,“宋家”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候宋子文非常有名,是民国时期,中国首富级别的人物,非常有钱。

当时,蒋介石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但是军费是个大问题,筹备军费很困难。蒋介石时常因为军费而苦恼,这时宋美龄给通过自己的哥哥宋子文,多次为蒋介石解决了军费问题,宋子文对蒋介石夫妇的帮助非常大。

宋美龄也和他的哥哥感情非常深,但是在宋子文去世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宋美龄没能去葬礼上送自己的哥哥最后一程。这件事成了宋美龄的终身遗憾。所以她在去世的时候,心里觉得除了蒋介石,第二个就数对不起哥哥宋子文了。

民国时期,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大公子。他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能力也强,时常出入当时的上流社会,而宋美龄也是出生在富贵之家,他们很早就认识,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后来,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但她和张学良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在张学良坐上东北最高统帅后,为了支持蒋介石统一全国,张学良选择了“东北易帜”投靠了蒋介石。

这背后其实宋美龄没少做张学良的思想工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为了顾及蒋介石的颜面,而且也出于对蒋介石夫妇长期的信任,他选择跟随蒋介石回到南京,但后来蒋介石出尔反尔,软禁了张学良。

她念及和张学良的朋友之情,多次恳求蒋介石放了张学良,但始终也没给帮上忙。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几十年,宋美龄由于自己没能给张学良帮上忙,非常难过,所以他临死前,觉得对不起的第三个男人就是张学良。

宋美龄其实也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她为身边的朋友以及国家做了不少贡献。但纵观她的一生,也有反动的一面,她支持的那些反动派,例如宋子文这些人,做过不少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坏事。

《宋美龄传》内容简介如下:

在她超过百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近70年的时间是对中国、中国台湾予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宋美龄是一名在基督教家庭长大的中国女性,曾就读于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她与大学同学交换的信件中,大量引用了宋美龄的话。通过这些新解密的信件和文件,作者将宋美龄乃至宋氏家族置于中国历史的语境中,试图展现这位受中西文化影响的杰出女性在近代中国历史演进中的作用。

全书共分9部分57章。从1875年她的父亲宋耀茹离开中国,到2003年她在纽约去世,故事跨越了三个世纪,交织着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和宋氏家族的兴衰。

就正如本书指出,宋美龄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性格复杂,形象多变,而且经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所受的评价只能用“极富争议性”来总结,但她肯定是二十世纪一位重量级的历史人物。

扩展资料:

宋庆龄生平:

当宋庆龄年轻的时候,在家学习英语。1910年(或1907年),宋子文和她的第二个妹妹宋庆龄来到美国,宋庆龄在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上学。此时,宋美龄已经完全西化了她的思想、举止和言谈。

她从美国回到上海,决心学好中文,掌握中国古典文学,于是聘请了一名私人教师。这在她后来的写作和公开演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宋楚瑜很强的社交能力,她很快就成为上海精英阶层男性的目标。

1927年3月,蒋介石率领北方伐林部队进入上海,对宋美龄进行了无情的追击。唯一赞成宋美龄的姐姐抓住了自己的虚荣心,列举了嫁给蒋介石的好处。

在姐姐的劝说下,她终于下定了决心。1927年12月1日,他与蒋介石结婚。基督教仪式结束后,于日章博士在宋家为他举行了婚礼。第二天,蔡元培在上海大华大酒店为他举行了婚礼。

1950年4月,宋美龄在台湾成立了以她为核心的“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简称“妇联会”。以此为开头,和她关系密切的部门又增加了好几个。这些机关围绕在她身边,使宋美龄的权力越来越大。

1997年,宋美玲庆祝了她的100岁生日。2001年,陈立夫、张学良相继去世。自台湾各政党接班以来,民进党***首次收到104岁生日礼物。2002年,他庆祝了105岁生日。2003年,她庆祝了106岁生日。2003年10月24日,她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点去世。

-宋美龄

-宋美龄传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是宋嘉树,母亲是倪桂珍。宋氏家族被称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氏三姐妹依次为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宋耀如目光长远,先后将宋氏姐妹送去美国学习进修,也正是这样开启了宋氏三姐妹不一样的人生之门。

大姐宋霭龄,出生日期为1889年7月15日,与孔祥熙联姻,在美国纽约于1973年10月19日去世。她出生早,经历过家族没有金钱时期的窘迫,明白财富对整个家族的重要性,因而在婚姻关系上选择了孔祥熙为夫,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女人。她通过竭力撮合促成了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姻,使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间成为了财与权相结合的巨大的势力团体,但是她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的发展。

二姐宋庆龄,生于1893年1月27日,嫁给了国父孙中山,后加入中国***,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宋庆龄曾出国留学,接受先进新思想,在思想层面上她以家国大局为重。作为革命领袖孙中山的妻子, 她为革命积极奔走,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为我国的妇女卫生、儿童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三妹宋美龄,1897年3月5日出生,1927年与蒋介石结为夫妇,逝世于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热衷社交,擅长演讲,嫁给蒋介石后积极参加政治社交活动,1948年,蒋介石失势时,宋美龄曾代表丈夫奔赴美国求援。

 宋庆龄众所周知,孙中山与宋庆龄相恋时,两人年龄相差27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孙中山宋美龄的那些事,希望对你有用!

  孙中山宋美龄的那些事

 宋庆龄,中国近代以来着名的女性,伟大的民主人士,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22岁,孙中山比宋庆龄年长27岁。宋庆龄与孙中山之间,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也有平凡温馨的生活,有夫妻间的温暖与体贴。孙先生的菜烧得很好,宋庆龄也会烧很多好菜,他们常常交换着烧菜。那么宋庆龄有孩子吗

 在上海的宋庆龄故居里,餐厅里一直挂着她母亲的油画像,这是她对母亲的一种歉意,也是对家庭的一种怀念。在暮年,宋庆龄坚持自己死后能同父母葬在一起,这也是为了表达她生前在婚姻问题上未能如父母所愿、无法尽孝的遗憾,希望死后永远陪伴父母。

 这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却形同母女的两个人。一位是孙中山的夫人,一位是极为普通的女子。24年里,隋永清依偎着宋庆龄长大,伴随她走到生命的终点。30年后,2011年5月29日,“遗爱长留——隋永清藏宋庆龄文物展”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开幕。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原副秘书长沈海平女士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完成对隋永清女士的访谈,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宋庆龄。

 平日生活中,宋庆龄几乎从不佩戴任何首饰,但从少女时代出国一直到暮年,她将祖母传下的绿松石戒指、发簪,以及母亲送给她的钻石别针等等,都珍藏着。直到后来,一部分送给了隋永清。甚至她父亲送她的酒,她也在故居中一直存留着。宋庆龄保存这些东西,寄托了对于家族的怀念和祖辈的记忆。宋庆龄毕生热爱家庭氛围,热爱紧密的家庭关系,思念远在他乡也割舍不断的亲人。她曾对隋永清说过:“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改变。”

 “妈妈太太”是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专有称呼

 隋永清是宋庆龄的警卫员隋学芳的孩子。1957年底,隋永清出生,隋学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宋庆龄,那一年宋庆龄64岁。隋永清回忆道:“她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习惯,谁家有孩子了,都会抱给她,给她看一眼。”宋庆龄一生未曾生育,但她非常喜欢孩子。

 当隋永清被抱到宋庆龄面前时,她非但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因为认生而大哭大闹,反而是对宋庆龄一笑,正是这一笑,让宋庆龄觉得冥冥中同这孩子有一种亲密的缘分。

 宋庆龄不喜欢被人叫显老的称谓,如阿婆、奶奶等。多年从事宋庆龄研究的沈海平谈到,“妈妈太太”是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一个特有称呼。这个特别的称谓曾令宋庆龄研究者们费神考证了许久。

 那时,在宋庆龄上海寓所餐厅里有宋庆龄母亲倪老夫人一张画像。在永清刚会讲话的时候,吃饭前,宋庆龄把她领到倪老夫人像前,让她面对老太太说:“婆婆吃饭了”。永清问,她是谁宋庆龄答,“这是我的妈妈。”然后让永清再叫一遍。隋永清就大声叫“这是太太的妈妈”。第二天饭前,宋庆龄又领永清走到倪老太太像前。永清一下子懵了,不知该叫什么,脱口叫了“这是妈妈太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宋庆龄却说,好啊,这个称呼太可爱了!以后小孩子都不许叫我太太了,都叫妈妈太太!秘书张珏也说,今后小朋友们就都跟着永清叫妈妈太太!这之后,“妈妈太太”就成了永清这一辈孩子们对宋庆龄的专有称呼。

 养女隋永清出嫁宋庆龄哭了

 宋庆龄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的家庭氛围,过普通家庭般的朴素生活。平时在卧室里,宋庆龄总是用着明显发旧的手绢,穿一身布衣。隋永清曾问宋庆龄,为什么不用新手绢宋庆龄微笑说,旧手绢反而软和。下楼会见来客,宋庆龄会另用手帕。隋永清记忆里,宋庆龄在正式场合,会把一切做得很圆满很完美。而居家没有必要的时候,她就很随意。宋庆龄觉得,如果两边都太过了,其实累的是自己。

 宋庆龄常常把小永清带在身边,她把一个铜鼓形的红木凳反过来,把永清放在木凳里,就好像站在一个婴儿车里,非常安全。小永清尿了她一身,她也毫不介意。今天上海故居的地毯上还有一摊深色的印记,是当年永清的尿渍。近年故居翻修时,要照原样仿制地毯,以为这是特有的颜色,专门仿制了深色。

 宋庆龄有很棒的厨艺,她做得一手很好的美式炸鸡块。有一次小永清忍不住偷吃了炸鸡被发现,宋庆龄并不责骂,先笑她:“你小孩子很聪明的,那么多的鸡块你单把鸡腿给拿走了”。然后再和颜悦色地说:“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样做很没有礼貌吗我跟你讲过的,不是不给你吃,是告诉你到了楼下大家一起吃,你如果要做一个好孩子的话,下次一定不要这样做,答应我好不好”

 1980年,隋永清要结婚了。按照中国的传统,女儿出嫁前,母亲照例会有一番细细的叮嘱。她非常严肃地亲口对隋永清说:“如果他打你,马上回来离婚。我最憎恶的就是家庭暴力,不管男人打女人,女人打男人都不可以,你打他也不行,这是一步不让的。如果说真的发生这种事情,他哪怕就是打了你一巴掌,你也要回来。你离婚,马上离婚,你回来,回到我这儿来。”仪式结束之后,宋庆龄怕大家放不开,悄悄离开。隋永清出来送,宋庆龄却让她回去招呼客人,但就在隋回身的一刹那,宋庆龄拉住养女,抱着她哭了。

 与孙中山一起的十年最幸福

 有一天,一起吃午饭,隋永清发现宋庆龄格外喜形于色,宋庆龄问她说:“永清,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当时是10月,隋永清回答说:“今天25日”。宋庆龄告诉她,这天是自己结婚的日子。“她特别高兴,摇头晃脑的,完全是一个很羞涩的小姑娘。好像那意思是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啊那下次记住哦。”她完全沉浸在对孙先生的爱和回忆之中,说当时两个人能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她决定要追随孙先生,绝不回头。

 宋庆龄说起过,有一点别人永远比不过她,要是有点什么病痛,孙先生是医学博士出身的。她充满自豪地说:“你看看,你看看我找的男人。”她如果要认真地给孙先生记录一些东西,孙先生总要她舒舒服服地坐着,怎么习惯怎么去做。她就懒懒地靠在沙发扶手旁,孙先生口述文件,她就在那儿记录。

 她告诉隋永清,她和孙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而且这一生她拥有这样一个男人足矣,这样一个男人再也没有了,再也没有第二个孙中山。他是最优秀的男人,是完美的丈夫,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很骄傲。

 后来,宋庆龄的身体条件不允许爬上高高的中山陵,她又不能容忍别人将她抬上去,因为她认为这是对别人身体的凌驾。于是她只能在家中、在重要的日子,在孙先生的像前摆上花朵。1975年10月12日,当北京香山的红叶遍布山野之时,宋庆龄最后一次拜谒了孙中山在香山碧云寺的衣冠冢。那年,宋庆龄已经82岁高龄。隋永清回忆说,宋庆龄是坚持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上去的。自此之后,她再也没能亲自去为孙中山扫墓。

 宋庆龄告诉隋永清,“外面流传什么我是被家里关起来,从窗户逃走结婚等等都是胡说。我离家时,心情十分矛盾,特别觉得对不起母亲。我与母亲感情很深,从心底里不忍伤母亲的心。在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我还恋恋不舍地回身看了一眼,发现母亲房间拉着的窗帘动了一下,我隐约看见母亲正在窗帘后面看着我。吓得我慌忙扭过头走了。我真害怕再多看母亲一眼,就会软下心,迈不动双腿而留下来。”

 1915年6月28日,日本外务省的暗探注意到,孙中山发了一封挂号信给宋庆龄的父亲,即在上海的“查理·宋”。五天之后,他又给同一地址发了一封给宋庆龄的电报。宋庆龄离开东京回上海之前,曾同孙中山商定,她要去争取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但爱泼斯坦指出,“这封电报她有没有收到是个疑问,因为这时在宋家内部发生了一场尖锐的冲突,她失去了行动自由,她个人的信件也被扣了。”1915年10月初,孙中山又派他信任的秘书朱卓文到上海去把宋庆龄接回日本。朱卓文的女儿慕菲雅(英文名)是宋庆龄儿时的伙伴,或许是通过这层关系,朱卓文与宋庆龄设法取得了联系。关于此后的细节,爱泼斯坦语焉不详,仅仅写道:“她偷偷溜出了屋子,给父母留了一张字条。”随后否定了关于从阳台逃走的传言。

 关于那些宋庆龄成婚细节的“猜测”或“夸大”,隋永清说,宋庆龄对她讲过,她和她的家人“是决定冷静之后再解决的”。但宋庆龄的离家,确实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临走时,她也觉得对于父母是有些愧疚的,她违背了他们的意愿,要给他们鞠一躬,告诉他们:‘对不起,我不孝。’”

 宋庆龄给隋永清说这些事的时候,是“眼睛望天,难受的那一种表情”。隋揣测,“在那个时刻,对于母女两个人来说,肯定都是万般滋味在心头”。宋庆龄决定不回头,来到日本和孙中山成婚,这之后她的父母才追到了日本,最终将宋庆龄的嫁妆给了他们,也代表了家庭的一种认可和祝福,家族对宋庆龄的选择表示了接受。由于宋庆龄突然结婚,家里准备的嫁妆还未齐备,这块菊花图案的衣料,还是半成品。倪老夫人对宋庆龄说,你今后请高人把它绣完。

 可以政治观点不一致,但亲情不能丢

 在与晚年宋庆龄相处的岁月中,隋永清始终感觉,宋庆龄有一种寂寞。宋氏家族是中国现代史上很特殊的一个家族。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骨肉分离的痛苦,宋庆龄尤为如此。

 宋庆龄经常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一坐,就是半天。隋永清开始以为她是在办公,只见她低着头,双手放在拉开的抽屉里,摆弄着什么,翻看着什么,或者就是长时间的发呆。永清习惯了只要她不发话,就不去打搅她。

 直到有一天,宋庆龄把永清叫过去。永清发现,宋庆龄拉开的抽屉里有一本相册。宋庆龄翻着相册,一张一张地向永清介绍:“这是我们全家,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妹妹、我的三个弟弟。”宋庆龄保留着宋美龄送给她的精美衣物。晚年,当宋庆龄得知宋霭龄去世的消息时,她难过得默默独处很久。

 宋庆龄对隋永清说过,她非常不赞同那些一奶同胞之间仅仅因为政见不同就发表声明脱离关系,而那在当时是很常见的。隋永清还记得宋庆龄说过:“你和家人可以政治观点不一致,但是亲情不能丢。”面对“”时期那些对亲情血缘的淡漠,她认为不可思议,对此她曾说过一句:“不要教坏小孩子。”

 对父母抱愧终生

 隋永清展示了宋庆龄的一件嫁妆。这是一件苏绣高手精心绣制的菊花图案的衣料。上面应有99朵菊花加一组由13朵菊花组成的团花,寓意“天长地久”和大圆满。可是沈海平和隋永清仔细地数过,发现绣好的只有93朵,还差6朵没有绣完,上面已经用粉块画好了图案,绣好了拓片,点好了花样,但就是没有绣完。

 这张衣料为什么没有完成这和众说纷纭的宋庆龄为婚姻出走有关。曾经有一种流传的说法,是宋庆龄因与孙中山相恋,被软禁在家中,她瞒着家人跳窗逃走。“这次出逃后来被编成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阳台加梯子’那种场面的浪漫故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由他撰写的《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的传记中写了关于出走的细节,“庆龄自己从来没有加以证实过”,又指出,“真正的戏剧价值倒不在于经过的细节。”

  宋美龄的人物评价

 社会评价

 宋美龄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宋家三姐妹,有句评语:“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

 《生活》周刊:议员们全被夫人的风采、妩媚和才华吸引了,惊愕了,缭乱了。议员们全体起立,热烈鼓掌达四分钟之久以后,蒋夫人开始演讲,她的主题是:战胜日本比战胜德国更重要,美国应当让她的人民去中国战斗,而不应该在太平洋花费那么多的力量,当她说到,经过五年半的抗战,中国人民相信,“与其忍辱接受失败,不如光荣地冒失败之险,去争取胜利”时,欢呼的掌声达到了高潮。

 尼克松《改变亚洲历史的人物》:蒋夫人除了担任她丈夫的议员,还具有其他意义,一般人认为:一位领袖的妻子系因夫而贵,与个人在历史上的表现无关重要。这种看法,不但忽视一位领袖妻子在幕后所担任的任务,且玷污了领袖妻子所具有的特质与性格。我相信蒋夫人的智慧、说服力和道德力量,已使她自己成为一位重要的领袖。蒋夫人是一位文明、美丽、整洁、女性化及坚强的女性。

 冰心《我所见到的蒋夫人》:1924年我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留学时,我的美国老师经常自豪地和我说,本校有一位中国学生,即1917年毕业的宋美龄**,她非常聪明、漂亮。在我至今为止见过的妇女中,确实从未有过像夫人那样敏锐聪颖的人。她身材苗条、精神饱满,特别是那双澄清的眼睛非常美丽。宋美龄并不是一个政治的符号,一个令人生厌的达官贵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是一个极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受西方现代文明熏陶、善于交际的夫人。

 历史评价

 汪日章:宋美龄有较高的文化教养。她头后梳一个小发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轻步走过,我每次碰到,她总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每每不觉得有骄矜盛气,和她谈话不觉得拘谨。她言谈委婉适度,声音从不放重,6年中,我从未见闻过她和蒋有过口角。她和别人谈话,总是只让对方可以听清楚就是,从不大声,颐指气使。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千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西格雷夫:蒋宋美龄成了历史上最著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她影晌了两代美国人,美国人多年来一直把她列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十个妇女之一。她影响了美国***做出的决定,并通过这些决定影响全世界整整三十年。

 美国将军史迪威:一位聪明、有头脑的女人。持有西方的观点。(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在政治和斗争上往往采用拐弯抹角、间接、隐晦的方式,而她能够理解一个外国人对此做出的反应。)她直爽,坚强,精力充沛,喜欢权力,重名誉,喜奉承,对于她的过去满不在乎。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她从不向西方观点让步。中国人永远是正确的;外国人永远是错误的。文笔引人入胜,但也失于肤浅,对西方的缺陷极尽讽刺,但从来不提中国任何一个微小的缺点。能够随心所欲地施展魅力。她知道该怎么做。对蒋介石有很大影响力,主要是好的影响。有几次帮了大忙。

 美国总统布什:“蒋夫人是美国人民的亲密中国朋友,为她的过世感到难过。”

 丘吉尔曾对罗斯福说:“这个中国女人可不是弱者!”丘吉尔这个骄傲有名的英国首相,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宋美龄是他在世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她的骄矜和妩媚都让人极为心动。

 张学良:宋美龄绝顶聪明,是“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西安事变之后,我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蒋夫人保护了我。

 陈纳德:“宋美龄对于我,永远是一位公主。”

 蒋介石:“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于2003年10月24 日发出唁电,高度评价宋美龄女士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的历史功绩。

 陈谦平:“宋美龄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宋的一生值得肯定。”

孙中山的人物评价

 胡锦涛:2006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以“三个一生”、三个“始终”,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江泽民:在1996年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就指出:“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

 邓小平:邓小平的谈话将孙中山的伟大的历史功绩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开创国共合作,导致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指出:“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恩来: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有功绩,也有缺点。

 朱德:孙中山先生在四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充分地表现了坚决和勇敢的革命精神。他不怕困难和失败,他在遭受失败后,又整顿好革命队伍,重新走上战场。孙中山先生能够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地进步,由早期的主张推翻皇帝、建立民国而进到晚年的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倡导民主革命而进到主张实现世界大同。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在前进的。

 刘少奇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现在实行的新民主主义就是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

 陈锡祺:孙中山先生领导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提出过系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计划,这充分显示了孙中山先生的气魄与眼光,他的很多设想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孙穗芳:祖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他的生活很艰辛,为了救国,他经常是吃不饱睡不好,颠沛流离。这些年我寻访祖父足迹的讲演经历,

 让我亲身体会到他的这种艰辛。

 韦慕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他生前确实没有成功,他未能及身看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可说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在他身后,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遗志,终于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又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历史评价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特别是在学医行医期间结识了不少国际友人华人华侨等为以后革命奠定了基础与支持。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物,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介石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二、我知道宇宙间有一种力量,它的伟大,决不是人们所能企及的,那就是上帝的力量。

宋美龄的一生是与__并行的。

宋美龄出身于一个传教士家庭。其父宋嘉树在11岁时随养父到美国波士顿,先做过学徒,因为不安于现状,数年后离家出走。后来在卫理公会的圣三一学院学习,成为一名_。两年之后转入田纳西州一座神学院学习了3年,成为一名传教士,受教会派遣回中国传教。宋美龄母亲倪桂珍也是一位基督_身于名门世家, 毕业 于上海西门的培文女子高中。数学成绩优异,弹得一手好钢琴,17岁毕业即留校当教师。由于__家庭的影响,十分热心于慈善事业和教会的活动。

出身于__家庭的宋美龄从小在父母的 教育 下笃信上帝耶稣基督。读《圣经》、祈祷是每日必做的事情,礼拜天上教堂做礼拜也是天经地义。为人谦卑、礼貌、善良、宽厚是_的基本要求。耶稣基督说:“我在世上客旅,我家乃在天国。”虔诚的基督_信:人通过修炼最终要回到天堂去的。《圣经》的这段教义对宋美龄影响极大。宋美龄最喜爱的生活就是灵修。每天要用一至二小时读《圣经》,她认为只要读《圣经》,就把自己的心灵交给了上帝,个人的不幸、痛苦、忧伤都在虔诚的静修中得以忘怀了。通过祈祷,把心灵交给上帝,心灵就可以归于平静,从而得到渡过难关的精神力量。

宋美龄是与蒋介石的名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她与蒋介石1927年的结合,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但这并不是说蒋宋联姻只是一桩政治婚姻,从深层次上讲,两者之间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结合,一种心灵的契合。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得益彰,不管从哪方面讲,在现代政治人物的婚姻中,这桩婚姻都是最完美的。在这桩婚姻中 ,宋美龄的才智和魅力得到了尽情的释放,蒋介石先生也因此得到了政治上的助益,特别是精神上的滋养和提升。尼克松在《改变亚洲历史的人物》一书中曾这样评论宋美龄:“蒋夫人除了担任她丈夫的议员,还具有其他意义,一般人认为:一位领袖的妻子系因夫而贵,与个人在历史上的表现无关重要。这种看法,不但忽视一位领袖妻子在幕后所担任的任务,且玷污了领袖妻子所具有的特质与性格。我相信蒋夫人的智慧、说服力和道德力量,已使她自己成为一位重要的领袖。蒋夫人是一位文明、美丽、整洁、女性化及坚强的女性。”

宋美龄对蒋介石最大的影响是精神上的。蒋宋联姻是以蒋介石接受__为前提条件的。对此,宋美龄回忆说:

“我母亲的宗教精神,给了蒋委员长很大的影响……他的信仰__,完全是由于我母的劝导。为了要使我们的婚约得她许可,委员长允许研究基督__并且诵习《圣经》。

“后来我发现他谨守前约,我母去世后,也丝毫不变初衷,但教义中,初起也有一些不能了解的地方,读时很觉沉闷。他每天诵习旧约,苦思冥索,自多困难,所以我在日常谈话中,实有把难解决之处,委婉示意的必要。

“于是我方始明了,我只要就丈夫的需要,尽力帮助他,就是为国家尽了最大的责任。我就把我所知道的精神园地,引导丈夫进去。同时我因生活纷乱,陷于悲愁的深渊,也想找一自拔的途径,于是不知不觉地又回到了母亲所信仰的上帝那里。我知道宇宙间有一种力量,它的伟大,决不是人们所能企及的,那就是上帝的力量,母亲鼓励委员长精神生活的任务,既由我担负了起来,我也日渐和上帝接近了。”

什么才是上帝的力量宋美龄认为,自己所愿做的一切,都出于上帝的意思,而不是自己的。人生其实很简单,是我们把它弄得如此纷乱而复杂,中式旧式绘画,每幅只有一个主要题材,譬如花卉画轴,其中只有一朵花是主体,其余不过衬托辅助而已。复杂的人生也是如此。那么人生的那朵花是什么呢就自己所觉悟的而言,那就是上帝的意志。但要明白上帝的意志,需要绝对的虔诚与忠信。现实的政治生活充满着虚伪、策略和外交手腕,可是她深信这些并不是政治家的最有力的武器,他们最有力的武器,只有忠诚和正直。总之,在她看来,宗教是很简单的事情,其意义就是尽我心、我力、我意,以实行上帝的意志。只要信仰上帝,他就有无限力量可以帮助我们,他的恩惠,简直会超出我们的想望和祈求。所以,宋美龄最喜爱的生活就是灵修,把自己的心灵交给上帝,其中个人的不幸、痛苦、忧伤就都被忘怀了。“灵修”之术对消弥人的感情痛苦,平和人的情绪,保护人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尽我心、我力、我意,以实行上帝的意志”,她的一生方方面面皆以此为圭臬。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当时情况紧急,南京的国民政府高层主张立即进攻西安,即使牺牲掉蒋介石也在所不惜。而宋美龄独排众议,力陈利害,南京各界终于同意给予3天期限,于是她马上冒着生命危险飞赴西安。宋美龄甫抵西安,便将一支手枪交给舍身陪同她前来的澳洲顾问端纳,说:“如果军队发生动乱无法控制时,即以此枪杀我,切勿迟疑。”既显示她宁死不屈的决心,也可见此行的确凶险万分。而她的决心即来自对上帝的信念。据宋美龄回忆,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也是以此度过了难关:“那时,事实证明了这一个每日早晨的灵修习惯,是一块支持并供给他力量的磐石。虽然处于可怖的精神痛苦之下,随时有丧生的可能,又因身体在蒙难时跌伤,但他在那段被劫持期间,心灵上却是十分平安。劫持他的人把他幽禁十日之久,不让他向外通消息。那时,举世震惊,全国人民要求劫持他的人即刻将他平安地释回。后来,我终于设法得以搭飞机到西安,陪伴在他的身旁。当劫持他的人允许我会见他的时候,他惊讶得就像见了鬼魂一般。当他镇静下来以后,他给我看一节《圣经》,是他当天早晨读到的:‘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护卫男子。’(耶利米书卅一章廿二节)无怪乎他与我两人这样笃信不渝,直到今日!”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当年在西安事变中给她莫大帮助,并陪她一同前去西安的澳洲顾问端纳在战争中被捕。宋美龄听到端纳被捕的消息后,立即电告蒋介石。1945年2月,应蒋介石的特殊要求,美国远东地区盟军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组织了一次”洛斯巴诺斯”行动。数十架飞机投下的空降兵一瞬间占领了端纳居住的“洛斯巴诺斯”集中营,士兵们打开了铁门,高呼“自由万岁!” 端纳旋即被美国空军飞机直接飞送珍珠港海军基地医院疗养。在他病情加重之后,宋美龄派飞机接他回上海医治,并在他弥留之际,立其床侧为其诵读《圣经》。

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之后,当时宋美龄在美国。1950年她来到台湾,在多年之后,她也明白反攻大陆无望,于是宋美龄渐渐淡出了政坛,没有再担任要职,而是把重心转移到了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上,发起创办了多所公益机构。

其实,做慈善是她的夙愿,也是“尽我心、我力、我意,以实行上帝的意志”。在大陆时,她在工作之余就已经做过许多慈善事业,特别是抗战期间,更是不遗余力抚育战争遗孤。有一次,她刚从前线回来,就给外国友人写信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以争取支持:

“我每一站都尽量在时间允许之下探望更多的医院,也设法安排两千名战争孤儿安置到四所天主教会。这些小孩将受到好好照顾,修女们投注给他们最大的爱。我是不是听你说过,“代理的母爱”或许是吧。总之,我微服探访了一些机构,所见足以说服我,能把这些孩童托付给修女们照顾,乃是明智之举……我们也尽可能安置更多难童到其他教会机构……你答应要送来的钱,将用在收容难童上面。你会同意吧稍后我会把这些孤儿的照片寄给你,他们会晓得你和一些朋友对他们的关爱。”

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当时正在中国,谈及这方面的情况时说:美龄现在成了宋家兄弟姐妺当中最重要的成员——全国第一夫人,形同皇后,“她的影响力是无法低估的”。除了身为委员长夫人的职责外,她还成立了新生活运动妇女顾问委员会,底下分设九大部门,其中之一专司难童事宜。日本轰炸上海和南京之后,出现许许多多孤儿(美龄喜欢称他们是warphans(战争孤儿)。美龄要管四十九家孤儿院,她负责两万五千名青少年的衣食住宿,还设立“认养”办法,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可以承诺一年捐款20美元,负担一个孤儿的基本开销。和今天类似的计划方案一样,捐助人可收到这个小孩的照片以及每年的进展 报告 。

宋美龄死后,《纽约时报》报道说:“前来致敬的人,大部分是生命曾受到她亲密照顾过的人,譬如南京的孤儿,抗战期间死难者的遗孤。现在他们大多是花甲之年,六个人一组,大家排队朝着深色铜棺鞠躬,再向蒋夫人的甥侄、亲人鞠躬。”后来,他们在教堂外告诉《纽约时报》记者:蒋夫人是如何成立一所孤儿院,收容三百多名南京保卫战阵亡士卒的遗孤,定期探望他们,带领他们做礼拜,有时夜里巡房替大家盖被子。当国民党1949年退到“台湾”时,她把学校迁到“台湾”,而且终其一生与许多孤儿保持联系。李太太替她68岁的先生、退休商人李剑锋(音译)发言:“我们都叫她妈妈,她一向也对大家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另一位65岁的项博士是心脏病专家……拭着眼泪说,他本来想向夫人报告,他最近在西雅图一项会议发表论文,让她以他为荣,不料却惊闻她过世了。

宋美龄不但自己信教,而且还殷勤地向她的亲朋好友们赠送宗教典籍,或干脆劝说他们入教。

宋美龄没有子女。一个在别人眼里处在至高至尊地位的女人,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这不能不说在感情上是有重大缺憾的,即使地位再高,纵然有权势和财富,也无法弥补这一情感失落而造成的内心苦寂。然而宋美龄并不感到苦寂,她认为她并不缺少这种快乐,精神并不空虚。这其中的首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在“天国”的精神乐园给予她理想的激励,而赋予宋美龄精神甘美的一个重要桥梁,就是《圣经》。

除《圣经》之外,宋美龄和蒋介石还喜欢读一本__经典著作《荒漠甘泉》。《荒漠甘泉》讲的是一位虔诚的_,在痛苦、不幸中每天记 日记 ,把自己交给上帝,终于被救的 故事 。宋美龄评价道:“这本日记是黑夜中的一盏灯,照着基督_的道路,是绝望中的希望所在。”

宋美龄生活的时代,是人类灾难频发、战乱不断的年代,人们生活困苦,渴望找到解脱的药方。《荒漠甘泉》正是一剂救世良药。它征服了东西方亿万读者。无论是市井平民、虔诚教徒,还是将军元帅、总统议员,许许多多的人都是这本书的虔诚读者。有的作为座右铭摆在案头,有的作为醒世箴言传至后代。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考门夫人虽是在写读经感受,行文却毫无陈腐的经卷气息,每篇小文都是一篇优美的 散文 ,或摘引寓言、叙述故事,或描述景物、寓情于景,或揭示心态、直抒胸臆,都有声有色、入情入理。

宋美龄在1996年3月答记者问时这样说过:“上帝让我活着,我不能轻易去死,上帝让我去死,我决不苟且地活着。”这应当是她一生的座右铭。她最喜欢诵读《圣经》上的一段话:“你们应该喜乐,天上的麻雀,一钱银子可以买两只,上帝都要养活它们,何况你们是上帝所欢喜的。”这段话给了宋美龄许多启示,她因此总能心态平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她学会了随遇而安,万事都能看破,想得开,这样,心中就没有什么烦恼。不高兴的时候,她就发一点脾气,但从不把恼怒憋在心里。宋美龄在见到友人时常常问人家“happy”吗她平时时常以此劝慰蒋介石:尽管有许多不顺心、不如意甚至不幸,但是把自己交给上帝,就会高高兴兴的。

 三、她是“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千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1997年3月20日,宋美龄在纽约迎来了她的百岁华诞。在台湾,为宋美龄举行的祝寿活动也变得紧锣密鼓,媒体大肆宣传,报刊纷纷刊发政治人物的回忆录;“中华妇联会代表团” 、华兴中学及育幼院组成的师生代表团、“中国国民党祝贺蒋夫人百岁华诞代表团”三个代表团前往纽约祝寿。

3月18日晚,由国民党及纽约侨界共同主办祝寿餐会,由数十侨团代表及个人共800多人参加,祝寿活动达到高潮,场面壮观热烈。这是她自1975年离开台湾后的最隆重的个人祝寿活动,说明岁月的沧桑无法消退她的辉煌。3月23日,家人为她举行百岁寿宴时,她仍显得神采奕奕,雍容华贵,流露出高雅和慈祥。她频频举杯致谢说:“恭备薄酒一杯,不言尽在酒中。”世纪的风霜,没有掩盖她的美丽,她的风姿依然不减当年。与此同时,民间对宋美龄的百岁诞辰也开始了庆祝活动,孤寂了几十年的宋美龄再次被推到了万人瞩目的尊崇地位。

2003年3月20日是宋美龄106岁华诞,华兴中文学校早就开始筹办庆祝活动。就在筹划这个特殊的寿庆时,媒体传出宋病重的消息。所以,台湾“妇联会”临时决定打破惯例不再去美国贺寿。所以,她106岁的生日是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寓所度过的。

2003年10月24日,在纽约曼哈顿葛莱西广场10号的寓所内,“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宋美龄在睡梦中平静地去世,享年106岁。这位曾经轰动世界的“民国永远的第一夫人”在淡出公众视野数十年之后,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各大报刊纷纷在显要位置报道宋美龄去世的消息,回顾这位“20世纪最尊贵的夫人”的生平;各电视台也在黄金时段播放有关宋美龄的影片资料,在影片中,美丽端庄、风度迷人的“蒋夫人”再次勾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

一个人穿越了三个世纪,直至去世,都能引起全世界媒体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奇迹缘于她一生太多的精彩。

回望宋美龄的一生,可以说是既精彩又圆满。美貌,权力,婚姻,事业,荣誉,总之,一个女人能够得到的,她几乎都得到了。而且,包括男士,所有的中国人都没有像她那样赢得那么多的崇高的世界性荣誉和赞扬,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1943年2月18日,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也是全世界第二位在美国国会演说的女性(第一位是荷兰女王),并在美国刮起“宋美龄旋风”。

——1943年11月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 。“母仪开罗”,被称为开罗会议的“第四巨头”。

——持续数十年被美国刊物选为“十大最著名的女性”,曾经11度成为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1949年,美国艺术家协会颁布宋美龄当选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并且名列榜首。美国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柯纳宣称:“此项选举系由会员投票产生。美人遍布世界各地。宋美龄之鼻与面部其他各部协调、匀称,乃世界最美之鼻,名列十大美人榜首。”

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谈到她,包括各国政要在内的各个方面的著名人物都不乏高度肯定之词,甚至不胜倾慕,表示出由衷的赞叹。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宋美龄是他在世界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她的骄矜和妩媚,都让人极为心动。抗战期间曾经组建飞虎航空队援华的陈纳德将军激情地说:“宋美龄对于我,永远是一位公主。”另据《中国时报》报道,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在纽约指出,“宋美龄不但才貌双全,而且一生充满传奇,全世界没有一位女性可与之相比”,“如果没有蒋夫人,蒋介石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成就”。

美国著名史传作家西格雷夫这样写道:“蒋宋美龄成了历史上最著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她影晌了两代美国人,美国人多年来一直把她列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十个妇女之一。她影响了美国***做出的决定,并通过这些决定影响全世界整整三十年。”抗战中曾与宋美龄打过交道的高傲的史迪威将军认为,她是“一位聪明、有头脑的女人。持有西方的观点。(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在政治和斗争上往往采用拐弯抹角、间接、隐晦的方式,而她能够理解一个外国人对此做出的反应。)她直爽,坚强,精力充沛,喜欢权力,重名誉,喜奉承,对于她的过去满不在乎。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她从不向西方观点让步。中国人永远是正确的;外国人永远是错误的。文笔引人入胜,但也失于肤浅,对西方的缺陷极尽讽刺,但从来不提中国任何一个微小的缺点。能够随心所欲地施展魅力。她知道该怎么做。对蒋介石有很大影响力,主要是好的影响。有几次帮了大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表示:“我相信蒋夫人的智慧、说服力和道德力量,已使她自己成为一位重要的领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赞她是“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千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

宋美龄的成功是人生的成功,特别是作为女人的人生的成功。其人生的成功集中表现在她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女人的力量和价值。她告诉全世界:真正的女人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

而这样一个女人竟然出自中国,而且出自一个已经完全__化的中国家庭。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其中的文化意义很发人深省。

著名女作家冰心早年曾 留学 于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她在《我所见到的蒋夫人》一文中,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对宋美龄做了这样的描述和评价“1924年我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留学时,我的美国老师经常自豪地和我说,本校有一位中国学生,即1 917年毕业的宋美龄**,她非常聪明、漂亮。在我至今为止见过的妇女中,确实从未有过像夫人那样敏锐聪颖的人。她身材苗条、精神饱满,特别是那双澄清的眼睛非常美丽。宋美龄并不是一个政治的符号,一个令人生厌的达官贵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是一个极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受西方现代文明熏陶、善于交际的夫人。”

“极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受西方现代文明熏陶”,或许,这就是宋美龄的文化意义,也是她感召世界的魅力所在。

“宋氏三姐妹”是一个美丽的神话,这个神话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审美情感,经久不息地流淌在中国人的记忆的长河里,涵养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苦涩的心灵。由于这个美丽神话的存在,中国20世纪的历史才有了一些迷人的浪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33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