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主要生平经历~

梵高的主要生平经历~,第1张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

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同年与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

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

扩展资料:

梵高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这与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忠实地表现自然”的绘画理念有很大的差异。

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对色彩的偏好几乎达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这虽然与他的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不能否认梵高对于色彩的创造性的发现和表现。他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这也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

-梵高

梵高一生都不得志,那个时代大家不欣赏他的画风,后来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变了,他的画开始畅销,以致现在的天价。

梵高生平: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

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同年与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扩展资料:

人物影响:

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那些曾引起他同时代大多数人迷惘的作品,如今却已印在明信片上,印在挂历上,成了畅销货。企业家们则一窝蜂似地将梵高的名字带进了生意的领域,如梵高领带、梵高圆珠笔、梵高香皂、梵高**,梵高歌剧,其作品更是国际油画拍卖市场上的遥遥领先者。

人物评价:

“梵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小文杜里评)

“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评)

“梵高的全生涯没入在艺术中。他的各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个时代的生活的记录。在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中,可说是一个极端的例。”(中国画家丰子恺评)

-文森特·凡·高

梵高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他的父亲没有梵高有名。梵高的父亲是西奥多梵高,他的职业是基督教牧师。

梵高的父亲出生于1822年2月2日。他于1885年3月26日去世,享年63岁。梵高的父亲过着平庸的生活。虽然家里有点穷,但据凌虎竹说,他父亲的人品真的很好。梵高的父亲虽然只是个牧师,但他的兄弟们在当时都很有影响力,所以他们家在当时也有很大的社会地位。

1849年,梵高的父亲成为一名杰出的基督教牧师。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遇到了梵高的母亲安娜科妮莉亚,她出生在海牙。两年后,他们结婚了。1853年,梵高的父亲和妻子安娜科妮莉亚在比利时边境附近一座教堂旁边的小房子里生下了梵高。在此之前,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夭折了,所以他的父亲以他死去的哥哥的名字给梵高取名文森特威廉。之后在1857年、1862年和1867年,梵高的父亲陪伴妻子,生下了三个儿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梵高的父亲和其他家庭的父亲一样。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追随父亲的脚步,但梵高不喜欢这样。他喜欢艺术,父亲最后也没有强迫他追随父亲的脚步。梵高的父亲虽然不是什么大名人,但却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一个伟大而负责任的丈夫。

关于梵高的作品

梵高在接受传统绘画艺术理论后,又将新文艺的特点融入其中。同时,受日本绘画的影响,梵高的作品给人以视觉冲击。高调又略显怪异的画风,让当时的人们普遍不以为然。但是艺术家梵高仍然在他的信仰之路上。

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星夜》。整幅画给人一种活泼安静的感觉。在整幅画中,他大面积使用冷色调,生动地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和橙色的交替和谐,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同时又像活泼的小精灵一样灵动。

另外,《向日葵》在梵高的作品中也非常有名。在这幅画中,**调的大量使用就像一朵热情的向日葵在纸上热情地舞蹈。这幅画更多的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信念。

一小块棕壤上开出了大面积的《鸢尾花》朵花。在这幅画中,梵高展示的蝴蝶花叶子比蝴蝶花头还多。阳光下的树叶看起来有些苍白,仿佛是艺术家梵高艰辛的绘画之路。但是,也不乏在艰难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且骄傲自大的人。

梵高的十幅风景画向世界展示了阿尔勒的丰收。同时,《在阿尔勒卧室》也是一部名作,构图有张力,色彩有统一性和张扬性。画中什么也看不见,一切都悬浮在空中。这种感觉让观众莫名紧张。

是梵高最后一幅画,之后梵高自杀。金色的小麦笼罩在黑暗的天空中,乌鸦的出现更是让人感到压抑。这表现了一种压迫和痛苦,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心情。

关于塞尚梵高

塞尚和梵高都是伟大的画家。关于塞尚梵高,不得不说他们有着非常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也有很高的绘画天赋,但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所接受。直到他们去世后,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被人们发现。

除此之外,关于塞尚梵高的相似之处,还有两个人的绘画理念。塞尚对古典绘画有所研究,他主张绘画要创新和实践,突出展示自己独特而真实的个性。在塞尚创作的成熟期,有《有乌鸦的麦田》,《酒神宴舞》,《玩纸牌者》等作品,都可以表现塞尚。梵高和塞尚一样,主张表达作家的真情实感。创作要赋予真实独特的感情,哪怕是天真、偏执或者善良单纯,都会赋予画作一种全新的灵动。关于塞尚梵高,两人也各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出生于普罗旺斯的塞尚在创作理念中强调自然与艺术的融合,这就要求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将看的本性与想的本性完美融合。梵高在这方面与众不同。梵高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画家。他主张用强烈的色彩将自然原始神秘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的画无疑是感人的,热情而纯粹的原始人展现了生命的无限张力。让-克洛德塞尚和梵高都选择在法国发展。虽然出生年代久远,但他们绘画中的相似之处让后人感触颇深。同时,他们的努力也使印象派在历史上繁荣起来。

梵高的画有什么好的?

梵高生前的作品并不被人们所接受,但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沉淀,梵高作品的独特个性备受人们推崇。梵高在创作中总是在原画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主观想象。他将抽象绘画运用到极致,从而表现出内心的视觉感受。梵高的画有什么好的答案可以由此得出,那就是他用抽象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世界。

因为梵高是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情感非常强烈,奔放。梵高能投身艺术,这是梵高作品美的答案。他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艺术,梵高的作品表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信念,他所有的画都表现了他内心的感受,那就是生命的孤独和呐喊。

梵高曾经接受过传统绘画的基础知识,所以他在绘画方面有很强的基础。当时资本家正在进行革命,传统的旧观念不断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作为一名艺术家,梵高很好地将新文学和艺术融入到他的绘画中。由此,一系列色彩鲜明、个性张扬的作品展露无遗。后来梵高受到日本绘画的影响,基本塑造了他的作品。

如果颜料和画笔是死的,那么梵高把它们点在画布上之后,它们可能就是有生命力的精灵。梵高的画之所以好,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作品展现了吃的生命力。梵高画的对象是一些极其普通的对象,比如小麦和向日葵但是这些物种更多的展现了它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很普通却不可或缺。梵高的作品因其独特的表现,在他死后备受后人追捧。

著名的梵高

梵高的绘画能力是世界公认的,但梵高的画主要是他自己的兴趣在创作。梵高在长期从事绘画后成名。

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从小没有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梵高小时候用泥塑捏东西的时候对艺术很感兴趣,做出来的泥塑很精致。我的第一个作品,《肖凯像》,也是我妈欣赏的。1869年,16岁的梵高出发去国外工作,在一家艺术公司工作。1880年,梵高与家人日渐疏远,走上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但他多年的创作并不被人们认可。梵高抱着对艺术的兴趣练习绘画,1885年是梵高的转折点,梵高去了安特卫普。在安特卫普,他参观博物馆时,日本浮世绘和鲁本斯对光和色的运用的构图方法迷住了梵高,从此梵高作品的基调开始发生变化。在这里,梵高还创作了他的第一幅名作《猫》,这也是梵高成名的开始。

梵高在阿伦尼乌斯镇创作时一举成名。他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伦尼乌斯镇继续创作。正是在这里,梵高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梵高绘画的一大特点是用心灵作画,阿尔镇的环境拓展了梵高的这一特点。著名的《吃土豆的人》就是在这里创作的,后来他的好朋友高更也来和他一起生活。也是在这里,梵高患了精神病,经常和高更吵架。

这件事引起了艾尔镇居民的抗议,把梵高赶出了艾尔。虽然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他自愿去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治疗期间,梵高不忘绘画,创作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向日葵》。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关注梵高和他的作品,这也是梵高名气的体现。

关于梵高的一生

梵高1953年出生于荷兰。他是家里的长子,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有名的牧师。在梵高的一生中,绘画是他一生的挚爱。梵高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绘画艺术,求学期间也学习了绘画艺术。之后梵高逐渐走上了创作之路。离开学校后,梵高开始工作,期间四处奔波,进入一所教会学校。

步入社会后,梵高的生活依然与绘画有关。梵高自学色彩理论,师从莫夫学画,也与当时的画家有交往,比如高更。由于贫穷等现实原因,梵高的精神一直不佳。有一次和人吵架后,他用刀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梵高依然坚持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坚持绘画,尽管当时没有人认可他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

梵高的生活很穷,干了一段时间就被解雇了,最后没能成为一名牧师。而且,梵高的爱情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1873年,在伦敦工作时,梵高爱上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于是,丑陋的梵高开始幻想自己可以和这个美丽的女孩共度一生,但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的幻想。后来,梵高疯狂地爱上了他的表妹。一方面触犯了当时的社会禁忌;另一方面,梵高的表弟也不喜欢这个表弟。绝望的梵高再次受到重创,直到他遇到一个被抛弃并怀孕的风尘女子,他们相爱了。但梵高负担不起他们的生活费,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荷兰人,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向日葵》、《邮递员鲁兰》、《 咖啡馆夜市 》、《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 邮递员鲁兰

《星光灿烂》、《梵高在阿尔勒卧室》、《欧韦的教堂》等,都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等,都从他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抒发内心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因素等方面,得到启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流派。 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鲁特·曾德特,是荷兰新教牧师泰奥多勒斯·凡·高(1822-1885)和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期(1819-1907)的长子。 1855 2月17日,文森特的妹妹安娜·科莉妮娅·凡·高诞生。 1857 1月5日,凡·高一生的知己、他的弟弟提奥诞生。 1859 3月16日,妹妹伊丽莎白·凡·高诞生。 1862 3月16日,妹妹威廉敏娜·凡·高诞生。 1866 于泽芬伯根寄宿学校作最早的图画。 1866 从曾德特的乡村泽文伯根的寄宿,凡·高进入蒂尔勃格的文法学校。 1867 5月17日,弟弟科尼利斯·凡·高诞生。 1868 3月离开蒂尔勃格文法学校。 1869 3月进古皮尔艺术公司海牙分店当店员,后又去布鲁塞尔分店工作。 1871 举家迁往赫尔瓦尔特。 1872 开始与提奥通信,后者在上学。 1873 5月,文森特迁往伦敦分店,爱上了房东女儿厄休拉·洛耶,6月,提奥进入古皮尔公司布鲁赛尔分店工作。 1874 向厄休拉求婚失败,回荷兰;10月至12月在巴黎古皮尔总公司,后返伦敦。 1875 5月,被调往巴黎古皮尔公司,热衷于神秘主义和宗教。10月,其父母迁往埃顿。 1876 3月被古皮尔公司解雇;得到根据米勒《晚祷》刻制的版画。4月在英国拉姆斯盖特当教师,后又在艾尔沃思当助理牧师。12月返埃顿。 1877 1月至四月在多德雷赫特书店任职,5月赴阿姆斯特丹,和叔叔扬同住,为投考神学院积极攻读。 1878 7月,放弃在阿姆斯特丹的学习,在埃顿作短期逗留后,于8月入布鲁赛尔为期三个月的福音传道学校,但未能取得牧师的任命。赴蒙斯附近博里纳日矿区,作非正式传教。 1879 由于工作过于热情,被教会解雇,这段悲惨的经历给他打下了印记;后开始的流浪生活;阅读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的著作;推崇夏尔·德·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画派和海牙画派的艺术;由于贫困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开始画素描。 1880 与家庭日益疏远的时期。春游奎姆,住在矿工家,开始的的道路;临摹米勒作品。10月,赴布鲁赛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与布鲁赛尔之荷兰籍画家凡·拉帕德来往;提奥给予经济支持。 1881 埃顿时期(1881年4月12日-1881年12月30日),4月,离布鲁赛尔,去埃顿与父母同住;向新寡表姊凯·沃斯求婚不成。12月与家庭发生龃龉,离家赴海牙。 1882 海牙时期(1881年12月31日-1883年9月12日),跟表姊夫安东·莫夫学画;开始与怀孕的、被遗弃的克拉西娜(“西恩”)·玛丽亚·霍尔尼克同居中,并因此与莫夫决裂。8月,凡·高一家迁至埃因霍温附近纽南;搜集英国报刊插图,画了许多素描和水彩。 1883 德伦特及纽南时期(1883年9月-1885年11月27日),9月,与西恩,赴荷兰北部之德伦特作画。开始画油画。12月回到荷兰南部之纽南,起初与父母同住,后来离家独住。 1884 画水彩和“织工”习作;与父亲关系紧张;与凡·拉凰德甚为相得;6月研读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与本村姑娘玛戈特恋爱,以不幸结局告终。 1885 安特卫普时期(1885年11月28日-1886年2月28日),为《吃土豆的人》绘制了约五十幅农民头像;3月26日父亲骤然去世,为埃米尔·左拉之《萌芽》及其他现实主义作家之作品深深打动;10月赴安特卫普,参观博物馆;鲁本斯的光与色彩,日本浮世绘的大胆构图,使他陶醉;得到一些日本版画,心胸开阔了,画板色调明亮起来。 1886 巴黎时期(1886年3月-1888年2月20日),从1月起在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画;2月底去巴黎,与提奥同住;在乎尔芒工作室习画数月;在德拉克洛瓦和蒙蒂塞利的影响下描绘花卉;特雷克、埃米尔·贝尔纳、西涅克和高更及其他印象派画家;发现了“光明的绘画”;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印象派美展举行,会上展出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日》;凡·高采用了新的点彩技法。 1887 由于与不断发展的当代法国艺术运动接近,调色板变得愈来愈明亮;惧和展览日本版画;两次在劳工阶级的咖啡馆和饱的墙上展出自己的作品;同毕沙罗、德加、修拉、塞尚相识并交往;成与埃米尔·贝尔纳过从甚密;深受印象派技法和后期印象派理论的影响;厌倦巴黎的生活,向往阳光更为明亮灼热、色彩更加强烈瑰丽的法兰西南部。创作《唐吉老爹》,开始绘制向日葵连作。 1888 阿尔时期(1888年2月21日-1889年5月3日),2月赴普罗旺斯阿尔,住在阿尔加萨咖啡馆,5月迁入拉马丁广场上的“黄房子”;10月20日高更来与他同住;12月23日因精神失常,割下一只耳朵;高更返巴黎。由于提奥的帮助,凡·高的三幅油画和几幅素描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 1889 圣雷米时期(1889年5月3日-1890年5月16日),4月17日,泰奥和若阿娜·邦格(1862-1925)结婚;5月,凡·高自愿进圣雷米之精神病院;西涅克来访;画了许多画,主要是风景;开始绘制丝柏树连作。高更在马称举办印象派和综合派的画展。凡·高在巴黎见到蒙克。 1890 奥弗时期(1890年5月21日-1890年7月29日),临摹德拉克洛瓦、米勒、伦勃朗和居斯塔夫·多雷的作品;1月31日,提奥得子;阿尔贝·奥里埃发表评文森特绘画的文章;在布鲁赛尔的“二十人展览会”上, 凡·高的《红色的葡萄园》得以出售,这是他在世时得以出售的唯一的一幅作品,5月出院,途经巴黎,稍事休息,适居奥弗,接受保罗·加歇监护;6月创作《加歇医生》;7月,去巴黎探望提奥一家,会见洛特雷克及阿尔贝·奥里埃;回奥弗后,创作《麦田群鸦》、《奥维尔市政厅》,这些作品更加奔放不拘。7月27日旧病复发,开枪自杀,于29日清晨一时许,在提奥和加歇医生的守护下停止呼吸。

1印象主义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一般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而这一鲜明特征在后来成了印象派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立存在的根本。

2表现主义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即为了主观意识而对物体进行再塑造。 尽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要设想他们的个人特点有多在不同则是很难的。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而梵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

3艺术使命感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现在的梵高作品

梵高死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随着作品在各地的展出和书信的出版,甚至传记小书的出版,凡高在世界各的逐渐家喻户晓,俨然已成了最受爱戴的艺术家之一。凡高生前穷困潦倒,而死后,其作品竟成了亿万富翁炫耀的资本! 梵高的作品的拍卖价格曾占据艺术品拍卖价格的前5名。 1990年5月15日,“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收藏家。这也是现在世界上卖价最高的艺术品之一(《拿烟斗的男孩》 2004拍卖价 10416亿美元。)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震惊了世界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在报上呼吁:“文化和商业要保持道义上的距离”。 1987年3月30日,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万美元卖出。 1998年11月19日,凡高的一幅没有胡子的自画像以7150万美元卖出。 还有其它一些卖价在千万美元以上的画,不一一列出了。 梵高作品的价格是随着他名气的增大而上涨的,这些价格只能说明梵高是最受推崇的艺术家之一,并不能代表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它本身,那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 梵·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而这一鲜明特征在后来成了印象派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立存在的根本。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在他完成了他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他选择了自杀。 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撼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即为了主观意识而对物体进行再塑造。 尽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要设想他们的个人特点有多么不同则是很难的。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而梵·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在他有了一段生活经历之后,这种爱使他成为一个美术商人,并产生了进行理论研究的愿望,进而成为比利时煤矿区的一名传教士。1880年他开始学画,后来他在布鲁塞尔、海牙和安特卫普进修。于1886年来到巴黎,他在这里见到了劳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义小组的成员。 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这从来都是如此的。而这种色调与向日葵永远朝向太阳的精神又如此吻合。“无论多高多大,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这就是向日葵的精神。 梵·高崇拜米勒,受其影响极大,曾大量模仿米勒作品。 有人这样评价:“如果说修拉令自然服从于自己的才智,梵高则是张扬自然,使其应和自己的感情。” 他是典型为艺术而生的画家。 另,有人打成"凡·高",但"梵·高"较准确 。 从遗传学角度讲,梵高晚年进入神经病医院很可能与其姨姨中有癫痫病患者有关 。

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兰人,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梵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而这一鲜明特征在后来成了印象派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立存在的根本。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在他完成了他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他选择了自杀。

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即为了主观意识而对物体进行再塑造。

尽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要设想他们的个人特点有多在不同则是很难的。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而梵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在他有了一段生活经历之后,这种爱使他成为一个美术商人,并产生了进行理论研究的愿望,进而成为比利时煤矿区的一名传教士。1880年他开始学画,后来他在布鲁塞尔、海牙和安特卫普进修。于1886年来到巴黎,他在这里见到了劳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义小组的成员。

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梵的个性。这从来都是如此的。而这种色调与向日葵永远朝向太阳的精神又如此吻合。“无论多高多大,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这就是向日葵的精神。

梵高是一个天才的画家,同时又是一个悲情的画家,一个苦命的画家。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来到巴黎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

1888年,与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最后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

扩展资料:

画作创作特点:

1、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对农民、对田野生活、对乡村田野风光有着很高的热情。

2、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这也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

3、梵高绘画追求的是厚重、粗犷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这与古典主义有很大的差异。

-梵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487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