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自习一位学生推荐了一本书给我看,那就是《名人传》。《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描写的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他们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命运似乎是有意捉弄他,贝多芬一出生就开始于命运抗争。他有个悲催的童年,可是他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永远有着一种美丽而凄凉的回忆。
1792年11月,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就在贝多芬开始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时候,命运的魔抓已慢慢地伸向他。1796年至1800年,他的耳朵日夜鸣响,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独自承受着这个秘密,心理的痛楚越来越让他难以忍受。
1801年贝多芬与一名姑娘恋爱了,这给他那封闭而痛苦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变化,他和别人的交往也多起来了。可是这段爱情却让他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在心灵已被疾病折磨得千疮百孔的时候,爱情的狂乱又把它带到了毁灭的悬崖边。可他最终没有选择死的道路,这全靠他那坚强的道德情操的支持。贝多芬认为使人得到幸福的是美德而不是金钱。贝多芬坚毅的天性使他在命运的磨难面前没有屈服。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1806年5月,贝多芬结婚,可是这段美好的爱情只持续到了1810年,婚约解除了。没人知道为什么爱情把他抛弃了。贝多芬又变成了孤独的人。
从1815年秋天开始,贝多芬只能用笔来代替口与人交流。
不幸的爱情,凄凉的遭遇、痛心的亲情将贝多芬抛入了悲苦的深渊。生命怎么会如此?生命不应如此!贝多芬的内心深处呐喊者,都争着。可是,在这世俗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处,他只有从艺术的世界里寻找生命的快乐。贝多芬把音乐当做了一项讴歌欢乐的事业。
这是他毕生的信念,从1973年开始他就有了这样的念头。他一生要歌唱欢乐,把欢乐作为他某一部伟大作品的结局。伟大的作品决不会来自平庸的生活,他是苦难磨砺的结果。
1827年3月26日,一场大风雪中,贝多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人的手为他阖上双眼。
贝多芬其实也很高傲的,他一直为贵族表演,于他们接触多了,也希望与他们有一样的地位,一心向往贵族生活,他也只愿意与贵族**接触,希望和她们结合,能真正成为上流社会的人。那些贵族虽表面对他恭敬,但那只是对他的才华,他们还是看不起他这一阶层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所他是高不成低不就,到后来有落魄,脾气又非常古怪,自然不可能结婚。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双耳失聪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著名作品有交响乐《英雄》(第三交响曲)、 《命运》(第五交响曲)、《田园》(第六交响曲)、《合唱》(第九交响曲,其中著名乐段《欢乐颂》在第四乐章),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弦乐四重奏《大赋格》等。
因为贝多芬已经死了几百年了。
《红楼梦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朋友,生命短暂,霎那霎那一刻不停的奔赴死亡,如何才能免死?唯有寻仙访道,学佛修行。因为佛、菩萨,乃至成道的仙人,他们早就解脱了生、老、病、死的缠缚,早就获得了无量的寿命,逍遥宇宙,快乐无极!人,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形态,不要自堕轮回,自讨苦吃。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