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习俗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成都当然也不例外,在成都结婚风俗有哪些呢?娶四川女孩要多少礼金呢?
成都结婚风俗
1、传袋
寓意就是传代的意思,不仅有着传宗接代的意思,还有这新媳妇到家的吉祥如意、郎才女貌之意。
2、撒豆掀盖头
掀盖头这个应该都知道,新郎用喜棒揭开新娘的红盖头,也是一种吉祥之意;而撒豆其实就是撒谷豆,有红枣、花生、钱币等等,寓意早生贵子,大富大贵之意。
3、金盆洗手
有着祈福之意,寓意是两人幸福一生。
4、交换戒指
也就是定情信物,寓意一辈子。
5、夫妻对拜
和古代一样的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6、合酒
有的类似交杯酒,就是新人双方对着饮酒,寓意合二为一。
7、结发
由伴娘伴郎剪下新娘新郎的头发,然后互相交给新人,寓意结发夫妻。
8、抛绣球
其实四川的彩礼相对来说不高,但也有些地方彩礼高。
1、德阳
德阳的彩礼大多都在2-6万左右。
2、绵阳
和德阳的彩礼相似,大多是在4-6万。
3、南充
南充的彩礼一般是在6万左右,有的会有8万、10万。
4、自贡
自贡的彩礼一般都会在8万左右,有的会有10万,也有的4万。
5、攀枝花
攀枝花的彩礼在四川已经算高的,低的都是5-6万,高的可达10几万。
6、成都
成都很多都先要求有房,彩礼没有看中,多的几万,有些没有彩礼。
成都结婚风俗和娶四川女孩要多少礼金大致就是这些,其成都结婚风俗都是以前的传统风俗,现在很少有新人会一一这样做。
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向藏东高原过度的高山峡谷地带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我国羌族最主要的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距离省会城市成都160公里,距离中国科技城绵阳城区50公里,辖22个乡镇,总人口22万人。北川于北周天和元年建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封建社会,长期由当地土司管理。绵阳的风俗也有很多列入非物资文化遗产了,下面简单介绍几个:
1、“白马-跳曹盖”是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境内聚居的白马-的一种古老的驱邪祭祀祈福活动。白马-历来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不信喇嘛教,不吃酥油,每年的正月各寨子都要“跳曹盖”祭祀山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跳曹盖整个活动包括:宰羊念经、引出曹盖、镇邪、劈魔、祭祀山神等几项内容。“曹盖”与“白该”的舞蹈是整个“跳曹盖”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跳曹盖的活动一般历时两天。
2、抬阁(青林口高抬戏)。“青林口高抬戏”指流传、活跃于川西北地区江油青林口古镇的一种民间乔妆戏表演样式。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江油市的青林口都要举办传统庙会。当地这一习俗已沿袭多年,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扎高抬、唱大戏。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因年代久远,已成习俗,每逢会期,必有表演,十里八乡,观者如潮。
3、雎水春社踩桥会。“过桥拜”:又称“拉保爷”、拜干爹,孩子多病,或认为三、六、九岁有“关口”,就要找保爷保他过关。孩子父母事先备好酒菜,用一提篼装好,再准备好“桃弓柳箭”,一大早把孩子抱到桥头等候,看到端庄的男人,立即把孩子抱上去请他取名字,让孩子给他叩头,拜为干爹。娃娃拜狮:缝社这天,必耍狮灯。
4、羌族推杆。羌族推杆,羌语称“吾勒泽泽”,是羌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项体育活动。现在,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青片乡泛传承和大力推广。相传在1000多年前,羌族受到外敌的侵犯,他们为抵御外敌,组织了一支敢死队,所有队员手持长矛,称为长矛军。那些手持长矛的武士们奋力迎敌,获得了胜利,保卫了羌族村寨的安全。在庆功祝捷大会上,武士们都不愿表白自己的战功。
5、马鸣阳戏。马鸣阳戏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流传于绵阳市梓潼地区的一种民间戏剧。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梓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联系,是梓潼文昌文化的分枝和延续。旧时,朝拜文昌帝君要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这种仪式就是绵延数百年的迎神会。梓潼迎神会傩祭、傩舞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马鸣阳戏。它是在人们对神的崇拜的过程中,通过设坛祭祀,借以酬神还愿、祈福消灾、安神谢土、驱邪纳吉,使宗教、文化、艺术融为一体。
初次见儿媳妇给多少红包,因情况而异:
1 根据习俗:第一次带对象回家,父母给见面礼也是一种习俗。 可以根据当地的习俗来给这个见面礼,可以是红包,可以是物品。如果不清楚习俗是如何,可以问问身边的老人。
2 吉利数字:在子女第一次带对象来家里见父母的时候,如果是给红包的话,父母给红包也是要讲究吉利和寓意的。 可以选择一些吉利的数字,比如600元,800元,1000元,2000元,等等。
3 根据自身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如果家境富裕可以多给一些,多到几千或者上万。如果家境普通,给几百块钱再加上吉利数字就行。
以上是关于初次见儿媳妇给红包的建议,具体您可以根据您的情况综合考虑。
绵阳满月酒随礼看个人情况吧,其实普遍就200就行了。
满月酒,是指婴儿出生后一个月而设立的酒宴。古代,汉族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度过了一个难关。这个时候,家长为了庆祝孩子渡过难关,祝愿新生儿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式。该仪式需要邀请亲朋好友参与见证,为孩子祈祷祝福。
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婚姻礼俗,馈赠风俗。送礼时,集体合伙,分摊钱财。是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农村随份子习俗,最后在保留着最多传统结婚礼俗的农村地区,这里的送礼风就更有一番特色。
唱童谣
幼儿咿呀学语,长辈教唱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如《张打铁,李打铁》《大月亮、小月亮》《狗咬王大哥》《王婆婆在卖茶》等。这些歌谣不一定有什么积极意义,但读来琅琅上口,主要用于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
猜谜语
长辈说谜语给少年儿童猜,如“公公今年八十八,清早起来遍地爬”(扫帚),“树上有个碗,下雨装不满”(鸟窝),等等。这类谜语在民间世代流传,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主要用于培养思维能力,也增添了生活情趣。
翻绞绞
细绳结成圈套于双手指头,不断从一人手上翻绞到另一人手上,可翻绞出铺盖、马槽、筷子等花样,适于两个儿童或一个大人陪着一个儿童玩。
抽中指
将中指和其它指头次序打乱捏成一团,用另一只手握住,只露出五个指头,让儿童从中找出中指为赢,适于一个儿童或大人和若干儿童玩耍。
骑竹马
用一根竹棍或木棍、高粱杆、玉米杆放在胯下,模仿骑马的姿态在院里跑来跑去,同时喊出“驾驾驾”“笃笃笃”的声音,或哼唱“胖娃儿胖嘟嘟,骑上马儿上成都”之类的童谣,常为三四岁至十来岁的少年儿童玩耍。
折纸
用纸折出“官帽”“衣服”“裤子”“元宝”“白鹤”“仙桃” “轮船”“篷船”“手枪”“飞机”之类手工艺品,适于四五岁至十来岁的少儿玩耍。
抓子儿
七粒石子,置于地面,用手翻抓,以一个“母子”带动其余的“子”,可用手心手背正抓反抓,须手法敏捷,干净利落。适于农村孩子玩耍。
剪子 锭子 帕子
两个以上小孩,同时伸出手来,以剪子(食指与中指做成剪刀样)剪不动锭子(拳头)、锭子被帕子(手拳)所包,帕子被剪子剪烂判定输赢。
打弹绷子
用橡皮条或“松紧”带绑在小木叉或铁丝叉上做成弹绷子,可将小石子弹出一二十米远。多系农村小孩玩耍,射技高明的可以打死飞鸟。
扯老马蜂
选一核桃,两端钻孔,掏空,用一竹签作轴,核桃侧面钻孔,将线穿入绑在轴上,再用竹片,中间钻孔,套在轴的一端,做成老马蜂。儿童玩耍时来回扯线,竹片就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声音,称为扯老马蜂。
放风筝
用薄蔑条绑成架子,糊以皮纸或毛边纸,画上图案,栓上丝线,做成风筝。天春,野外满是放风筝的孩子。90年代后,风筝多到街上购买。
摌地牛儿
地牛儿即陀螺,用木头自制而成,圆锥形,为把旋转更快和经久耐磨,顶点处钉有钢珠。小孩玩时执鞭抽打,陀螺飞旋并在地面蹿动。
扯响簧
用圆木自制而成,形似哑铃,内空。用两根竹棍拴上细绳,将响簧套于绳上,双手各项执一棍上下拉扯,响簧飞旋,发出奇妙声响。常为十余岁孩子玩,要一定技巧,并非人人都会。90年代后,可在玩具店购置响簧。
滚铁环
用一根铁丝扭成钩状,靠着铁环向前滚动。适于十来岁孩子玩。
踢毽子
用铜线、布条和鸡毛做成,踢着玩耍,是女孩子喜爱的活动。
跳绳
有单跳、双跳、集体跳等多种形式,适于七八岁以上小孩子玩。
跳房
在地面画出表示房屋的格子,定出各种不同意义的规则,用沙包或瓦块、小石块作“板儿”丢入格内,单脚踢跳,以争胜负,多系女孩子玩。
老鹰叼小鸡
一人扮老鹰,一人扮鸡妈妈,其余扮小鸡排在鸡妈妈后,依次拉着前面一人衣服的后摆。鸡妈妈往地上吐口水,老鹰问:“吐口水做啥子?”答:“磨刀。”“磨刀做啥子?”“划竹子。”“划竹子做啥子?”“编鸡罩。”“编鸡罩做啥子?”“筐小鸡。”“鸡呢?”“黄鼠狼拖了。”“黄鼠狼呢?”“猫吃了。”“猫呢?”“钻洞了。”“洞呢?”“草塞了。”“草呢?”“牛吃了。”“牛呢?”“耕地了。”“地呢?”“栽菜子了。”“菜子呢?”“打油了。”“油呢?”“点灯了。”“灯呢?”“白胡子老头儿一口吹熄了--”至此,大家嚯地一声惊叫,正式开始游戏。老鹰想方设法抓小鸡,小鸡千方百计躲避,鸡妈妈拼命保护小鸡。当抓到一只小鸡后,再由这只小鸡扮演老鹰,老鹰改扮鸡妈妈,第二轮游戏开始。这是七八个乃至十多个小孩玩耍的游戏。
办锅锅窑
又称办家家。三五个男孩、女孩分别扮爸爸、妈妈、孩子、客人,瓦片作锅碗,木片或竹片作铲、瓢,野草为菜,泥沙当饭,模仿家庭生活。
藏猫猫
三二个孩子通过“剪子、锭子、帕子”确定一人当猫,闭上眼睛,其余自寻隐蔽的地方随意躲藏。藏好后由猫四处寻找,被逮住的替换猫的角色。
逗瓜
一群孩子确定一人为瓜,用一个皮球或瓜的帽子在众人手中互相抛送,当瓜抢到皮球或瓜的帽子发后,失球(帽子)者代替瓜的角色继续玩。
乌龟抱蛋
男孩子的游戏。一枚石头作蛋,一人为龟,双手撑地俯身护蛋,用腿扫动,使抢蛋的孩子无法近身,谁的身体被龟触碰,谁就替换龟的角色。
打珠珠
珠珠,即菩提子或小玻璃球。适于小孩子玩,有多种规则,一般以玻璃球或大而圆的菩提子作“打珠”,输后将按规则付给赢方若干珠珠。
赢福角角
用废书页、废报纸或香烟盒折成福角角。根据一定的规则,小孩子们通过手拍、指弹、抛掷等形式确定输赢。90年代后,这种游戏消失。
打碑炼狗油
农村放牛娃的游戏。在山上找一片平地,竖一块石头当碑,距碑三五米远排队,依次用小石子打碑,一人打一下,打倒为赢,不倒为输,赢者趴在输者背上绕碑走一圈,众皆嬉笑,十分热闹,接着又开始下一轮游戏。
打豆腐干儿
用废纸折成,方形。适于两个小孩玩耍,一人的豆腐干儿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豆腐干儿打,一人一下,轮流进行,以打翻为赢。
斗鸡
单脚独立,将另一条腿盘起,膝头向前,单脚跳跃,以膝头相斗,谁站立不稳、盘腿松开即输。多是小孩子玩耍,有时成年人也玩这种游戏。
下六子冲
棋类游戏。在石板上横竖各四条线交叉画成方格,双方各用六个石子或短木棍作棋子,依照简单的规则,把对方的棋子吃得只剩下一颗为赢。
跳拱
一种游戏,由一人充当“跳马”,别的孩子从其背上跳过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