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印度共和国
英文名称: Republic of India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新德里
主要城市: 班加罗尔,孟买,加尔各答
国庆日: 1947年8月15日
国歌: 《人民的意志》
国家代码: IND
官方语言: 印地语,英语
货币: 卢比
时区: +5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普拉蒂巴·帕蒂尔,曼莫汉·辛格
人口数量: 1166亿(2009年)
人口密度: 391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印度斯坦族,泰卢固族,孟加拉族
主要宗教: 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
国土面积: 298万平方公里
GDP总计: 123万亿美元(2008年)
人均GDP: 1066美元(2008年)
国际电话区号: +91
传统服饰
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看出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区域等。 印度女性
男性包头巾: 女性穿纱丽: 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而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
印度服饰:纯天然的棉、麻、丝面料,绝对植物颜料染色,采用印巴地区独特的手工印花、蜡染、扎染,配以传统的手工绣花、镶丝、钉珠、嵌亮片工艺,大色块的拼接运用,民族图案的装饰,将印度服装文化尽情展现。款款风情,件件经典,与现代服饰搭配,让您体验异域民族服装和最新的流行时尚相结合的独特感受……
印度男子在一些比较正式而又要求体现民族特点的场合,多数都穿"尼赫鲁服"。这种服装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象征印度民族精神的服装,即"民族服装",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中山装",只不过上身稍长一些,扣子也多出几排。另外,在现代城市,西装革履打领带的人逐渐增多。但乡下的农民则仍以穿围裤陶迪、三角裤和赤脚为主,印度中部和北部地区,冬天天气较冷,在单衣外面披一条线毯或毛毯,即可御寒过冬。
印度妇女的服装则比较艳丽,主要有裙子、纱丽和紧身上衣等。裙子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有些绣上花,爽心悦目,有些镶上镜片,光彩照人。纱丽是印度妇女最钟爱的传统服装,不仅印度人喜欢,就是外国人也为之陶醉。在穿纱丽的时候,首先要穿上紧身上衣,将双肩和胸脯紧紧包裹起来,而小臂和腰部完全裸露在外,下身要穿短裤或衬裙,然后将纱丽披在身上,一直到脚踝处。由于纱丽本身非常轻薄,容易透光,所以衬裙的颜色与纱丽要相配。印度妇女有个习惯,就是肚脐随便露,但大腿小腿则万万不能露。
因为印度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以对于内容的整理时间较长,且乱。所以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在印度每个地区不同种族、地理、气候和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服装穿着。印度服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古普塔时期(Gupta印度血统的姓氏)伊斯兰教的建立和英国殖民的影响在整个 历史 上都可见于印度服饰。
印度女装
印度妇女穿着朴素而色彩鲜艳的衣服,无论气候如何潮湿,都格外小心,以避免皮肤暴露过多。
纱丽
纱丽(Sari)是印度女性的传统服饰。它是由一块4-9米长,2-4英尺宽未缝合的布料制成,以各种样式披在身上、最常见的样式是将纱丽缠在腰上,一端扎在肩膀上,露出中腹部。纱丽通常内搭衬裙,上衣可以是露背的,也可以露腰的。这些打扮通常会带有很多装饰,如镜面的亮片或者刺绣。纱丽搭配的胸衣通常被称为choli,衬裙被称为ghagra或者UL-pavadai。这种服装的 历史 可以追溯到印度河谷文明。由于面料的柔韧性和炎热的气候,印度人更喜欢用棉织物包裹自己。这种服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估计每天有75%的印度女性穿着。
Lehenga Choli
Lehenga choli 又称为Gagra choli 或者ghagra choli,在当地也称为chaniya choli,是印度次大陆妇女的传统服装。Lehenga Choli的摇篮位于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和库奇地区。这件连衣裙是剪裁喇叭形的长裙。裙子与紧身上衣搭配。该服装采用各种颜色和刺绣制成,其设计大量借鉴了莫卧儿文化。这套服装的特点是精致精致的刺绣,最常在婚礼和节日中穿着。lehenga choli通常伴随着chunri,这是一块长而明亮的彩色布,通常与花边接壤,缠绕在头上,向后延伸,类似于克里斯蒂安婚礼上戴的面纱。在punjab(旁遮普邦)的传统穿着方式上它与Kurti(库尔蒂)和Salwar(萨尔瓦)一起穿着。它是ghagr(加格拉)或lehenga(长裙)和choli(上衣)的组合,但是在现代和现代使用中, lehenga choli 是南方的时装设计师,趋势设计师和精品店更流行和广泛接受的术语。
Salwar Kameez和Churidar
Salwar Kameez和Churidar开始搭配是旁遮普邦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妇女穿着舒适且体面的服装。今天,它已成为印度传统服饰中最常穿着的女性服饰之一。服装由称为Salwar的睡衣裤构成,腰部和脚踝处收紧。卡梅兹(kameez) 一条长束腰外衣,从腰线下两侧开叉 ,穿在晚礼服上。可以穿上长袖衬衫代替萨尔瓦(salwar),更紧贴腰部,臀部和脚踝。设计师通过使用吸引人的设计,刺绣和质感,使这件衣服在印度异常受欢迎。 以前的shalwarkameez已转变为Patiala shalwar西装(Patiala shalwar像普通的shalwar,但褶皱数量更多),churidar西装(churidar是像睡衣的裤子,底部多余的长度排列为手镯),裤子西装(裤子紧紧地穿着睡衣,长裙长短不一。
尼莱姆 坛 Neriyathum
Mundum Neriyathum 是古老的形式的最古老的残余纱丽其仅覆盖主体的下部。它是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妇女的传统服饰。基本的传统服装是 mundu下装 ,这是马拉雅拉姆语中以“ Thuni”(意为布)表示的 纱丽 的古老形式,而 neriyathu 则是 mundu 的上装。
Mekhela Sador
Mekhela Sador是阿萨姆妇女传统服饰,有三块主要的布块包裹在身体周围。从腰部向下 垂下 的底部称为 Mekhela。 它是纱笼的形式,一种很宽的布圆筒,被折叠成褶皱以适合腰部并折入。褶皱是向右的,与纱丽的尼维风格的褶皱相反,向左折叠。尽管经常使用带绳子的下裙,但绳子从未用于将mekhela绑在腰部。三件套连衣裙的顶部被称为 Sador。 是一长段布,其一端折入Mekhela的上部,其余部分垂悬在身体的其余部分周围。Sador塞在三角形褶皱中。穿着合身的上衣遮盖乳房。
第三件被称为 Riha ,戴在Sador之下。宽度狭窄。阿萨姆族妇女的传统服饰以其在身体和边界上的独特图案而闻名。妇女在重要的宗教和仪式婚姻中佩戴它们。里哈(Riha)穿着得像萨多(Sador)一样,被用作 奥妮(Orni) 。
丘里达
Churidaar 是 Salwar裤子 的一种变型。萨尔瓦裤装上部宽松,下部紧身,露出腿部轮廓。通常使用有弹性的面料,同样有时候也会增加裤子的长度,在脚踝处收紧,多余的长度变成褶皱,像脚踝上的手镯一样,因此被称为churidar。穿着者坐着时,多余的面料可以让穿着者更加舒适。在印度穿的紧身长裙裤的裤子被英国人称为moghul马裤,长抽屉或蚊帐。(其实很像现代的马裤一样)所述的 churidaar 可以与任何上限服装穿着如长 库尔塔 ,其去膝盖以下,或作为ANARKALI套装的一部分。
阿纳卡利
Anarkali由长款上衣风格的上衣组成,并带有修身的长裙。Anarkali是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中东地区的女性都非常喜欢的款式。Anarkali服装的长度和刺绣种类很多,包括地板长度的Anarkali样式。许多妇女还将在婚礼活动和活动上选择较重的Anarkali刺绣套装。印度妇女在传统节日,休闲午餐,周年纪念日等其他场合也穿着Anarkali服饰。Anarkali的长裙可以是无袖的,也可以是有袖子的,袖子的长度可以从肩部到腕部。
Pattu Pavadai / Reshme Langa
Pattu Pavadai 或 Langa davani 是一个传统的礼服主要穿在南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年轻女孩穿着。还已知作为 两件式纱丽 或 半纱丽 。处于青春期和结婚之间的年轻女孩穿着这件衣服。比这个年龄小的女孩可能会在特殊场合穿着它。
它包括一个 langa 或 paavadai ,一条用绳子绑在腰上的裙子和一个 voni , oni 或 davani ,其长度通常为2至25米(6英尺7英寸至8英尺2英寸)。该 voni 斜对角地披在一个 胆小管上 (紧身上衣,与纱丽一起穿着)。通常,服装是用棉或丝绸编织的。这方面的一个变体是 加格拉choli 的北印度(两个是悬垂的方向之间的差 voni 或 dupatta )。现代“长哈式纱丽””,这是印度人在次大陆上主要在特殊场合穿着的服装,其灵感来自langa voni。
Panche或Lungi
Panche或Lungi是缠在腰上的长布料,是印度传统服饰中最受欢迎的一种。Lungi主要由棉制成,有时可以缝制以模仿管状。男人和女人都穿这种衣服,大多是在非正式场合,它色彩艳丽,花香浓郁。
欣赏一下印度的服饰:
婚礼停电,印度姐妹竟然嫁错新郎!一对印度姐妹合办婚礼期间,由于意外停电而嫁错了人。新娘的父亲表示,主婚人弄错的原因可能是姐妹俩当天的装扮一样,都穿着红色服饰并戴着面纱。印度一村庄两姐妹同时结婚因为停电,不慎互换新郎,估计俩人这一辈子也没想到结个婚还能出现这种乌龙。
话说这两姐妹装扮一模一样,还都带着面纱黑暗之中牵错新郎也情有可原,险些完成仪式,当他们要交换花环和婚礼誓言时,幸好来电了,这才意识到,新娘们牵错了新郎。真是闹了一个大乌龙,还好没有嫁错郎。事发在印度,两姐妹穿戴着相似的新婚礼服和花帽,因为突然的停电,混乱中俩人与对方的新郎举行了仪式。意识到错误后,两对新人重新进行宣誓。
婚礼于上周四晚在印度中央邦的阿斯拉纳村举行,当时突遇停电,现场一片漆黑,在混乱下,主婚人将婚礼继续下去,却将两对新人搞混了。英媒评价,虽然错误最后得以纠正,但这场闹剧凸显印度由高温引发的电力不足问题,该国北部最高气温已飙升至47摄氏度。20年前中国有个电视剧叫上错花轿嫁对郎。这种情节出现在影视剧里,不仅不突兀,还带有喜感,但现实生活中这种乌龙,希望还是不要发生的好,毕竟这有可能会对以后的婚姻埋下隐患。
大家觉得这种乌龙,是好是坏呢?致新娘和新郎配对错误。经过短暂的争吵之后,神职人员重新宣读誓词。我在想,这个时代怎么还会出现“嫁错郎”的现象,又不是“上错花轿嫁对郎”那个年代,停电了就不能暂停吗,来电再继续呗。人生四喜之一的婚礼,怎么能如此马虎,差点成了别人的新娘,当然这是在印度,我敢说在中国,肯定不会出现这个情况,你说呢?
印度奇葩的风俗如下:
印度人有六个比较奇葩的风俗习惯是中国人无法理解的。
这六个奇葩习惯中就包括了神牛。
所谓神牛也就是指在印度人眼中牛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当印度人看到牛这种动物的时候,他们不但不会对牛这种动物进行驱赶,还会特地的选择绕道而行。另外,让中国人觉得十分奇葩的一个习惯就是印度人的理发一般都会在一些河边或者破烂的街道给人理发。
其中最让中国人无法接受的是印度这个国家的厕所都是露天的。在吃饭方面印度这个国家一般都是用手来抓饭吃的,而且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
除此以外,印度人在平常喝水中一般都是喝印度河的水,而这些水都是比较脏的。
印度民俗风情-衣着特色
衣着特色
印度人的衣着打扮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于其他民族。印度人顽强而自信地坚持着自己在服饰上的悠久传统和审美习惯,并不无自豪地向外部世界展示着印度服饰的美丽与雅致。
印度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了“纺线织布”,有了棉织品,进入印度河文明时期,除棉织品服装外,也出现了麻织品、毛织品和丝织品衣服。到了吠陀时期,服装趋于考究,分内衣、外衣和斗篷三部分,五颜六色,用棉花、鹿皮或羊毛制成,外衣用金线刺绣,有了纱丽和陶迪。波斯人和莫卧儿人进入印度后,萨尔瓦、衬衫、短上衣、男长裤、帽子等外国服装也随之传入,但仅限于王公贵族和城市居民穿戴,一般人大多穿陶迪,披围巾,缠头巾等。欧洲人大量进入印度后,又输入了西服、领带等欧洲服装。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有的服饰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有些传统服装至今仍然流行不衰。
现在,印度男子平常大多身穿无领或圆领的长衫和宽松的围裤陶迪,头上缠上厚厚的头巾。长衫一般长不过膝,围裤垂至脚面以上,头巾长达几米。头巾的包法各式各样,多达十几种,从头巾的不同包法上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印度教徒谁是锡克教徒。头巾的颜色不一,有白色、红色等各种颜色,其中以拉贾斯坦人和锡克人的头巾最为艳丽。印度教徒缠头巾是一种传统,也是为了防止阳光的直接照射,纯属个人行为,不愿意缠可以随时摘下来。而锡克教徒缠头是他们民族的特征,也是必须遵循的教规,不能轻易摘下来,如果别人要他们摘下头巾,无疑是对锡克人的侮辱和挑衅。
印度男子在一些比较正式而又要求体现民族特点的场合,多数都穿“尼赫鲁服”。这种服装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象征印度民族精神的服装,即“民族服装”,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中山装”,只不过上身稍长一些,扣子也多出几排。另外,在现代城市,西装革履打领带的人逐渐增多。但乡下的农民则仍以穿围裤陶迪、三角裤和赤脚为主,印度中部和北部地区,冬天天气较冷,在单衣外面披一条线毯或毛毯,即可御寒过冬。
印度妇女的服装则比较艳丽,主要有裙子、纱丽和紧身上衣等。裙子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有些绣上花,爽心悦目,有些镶上镜片,光彩照人。纱丽是印度妇女最钟爱的传统服装,不仅印度人喜欢,就是外国人也为之陶醉。在穿纱丽的时候,首先要穿上紧身上衣,将双肩和胸脯紧紧包裹起来,而小臂和腰部完全裸露在外,下身要穿短裤或衬裙,然后将纱丽披在身上,一直到脚踝处。由于纱丽本身非常轻薄,容易透光,所以衬裙的颜色与纱丽要相配。印度妇女有个习惯,就是肚脐随便露,但大腿小腿则万万不能露。
纱丽布料长度一般5-8米,宽度125米,质地从普通棉布到闪光丝绸等,刺绣图案不拘一格,变化无穷。披戴方法雅致多样,因不同地区和个人爱好而有所不同,有的缠绕全身,有的连头裹起,有的看起来好象是穿长袍,也有的地区妇女把纱丽披到两腿之间,而最普遍的方法是从肩膀上缠着全身披戴和打折。妇女们喜欢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的颜色多为浅**、浅蓝色、浅绿色等,冬季纱丽的颜色多为深红色或浅红色,雨季时多为深绿色。
纱丽受到印度各阶层妇女的喜爱,不管是上层社会的显贵夫人,还是终日忙碌的农家妇女,都穿着同样式样的纱丽,所不同的只是质地。名门贵族往往身穿丝绸纱丽,有的上面还镶嵌无数宝石或玻璃镜片,光耀夺目,她们往往有几十条、上百条颜色不同、图案各异的纱丽,根据自己的心情、爱好和场合选择穿戴。而一般平民百姓,大多穿戴棉布或棉纱纱丽,件数也比较少。因其端庄含蓄而雅致大方,纱丽也受到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的青睐,他们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纱丽,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印度传统服饰之王纱丽的无穷魅力。
印度穆斯林妇女习惯头戴面纱,有些人甚至在吃饭或喝水时也不摘下来,北印度的穆斯林尤其如此。从前,穆斯林妇女不戴面纱不能出门,即使坐在轿子和马车里也要戴面纱。现在,印度穆斯林妇女戴面纱的情况有所变化,有些较为开化或发达的地区,妇女并不戴面纱,但就多数地区而言,仍然戴面纱。印度穆斯林讲究穿戴,穆斯林服装式样很多,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变化,衣服和帽子的种类及样式不尽相同,其中以德里、勒克瑙、海得拉巴的服装最为闻名。
加洛山区的土著加洛人穿衣服很少。绝大多数男子只穿一条三角裤,遮住下身,妇女在腰间围一块齐膝长的黑布,上身穿一件护胸衣,一些妇女裸露上身。非基督教男女头上缠一条家织的布带子,在特殊场合,戴一条镶边的红绸子,头巾裹成一圈又一圈,露着头顶。有文化的加洛人和基督教徒,穿英国式衣服。
更多印度信息请参考 http://wwwindiaabcnet/indexphp/group_thread/view/id-262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