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特别的风俗有: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祭灶,即祭拜灶王爷,温岭人称“拜灶司菩萨”。因传说玉皇大帝命灶王爷管理人间各家灶火,故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受到崇拜。因灶王爷腊月廿四要上天禀奏人间一年的善恶事,故在廿三举行祭灶。祭品主要是“祭灶糖”(用一种黏性很强的糖制成),还有其它糕点水果。
人们用祭灶糖的目的,是讨好灶王爷,糊住他的嘴,让他在禀奏时多说好话;免得在玉帝面前瞎汇报。如今家家用上煤气灶,“祭灶”习俗,也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老屋灶的消失而成为历史。
腊月二十四掸蓬壅:
“廿四掸蓬壅(掸灰尘),廿五赶长工”是温岭的一句民谚。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家家户户都开始掸蓬壅,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腊月二十五赶长工:
“廿五送长工”或“廿五赶囡”旧时,有一些专门靠给富有人家长年干活为生的贫苦老百姓,称为“长工”,也称“长年”,他们一年到头生活在东家家中,除农副业劳动外,还兼做杂务。工资以年计,供食宿。腊月廿五这一天,长工领取一年的工钱,也回家过年。
本地习俗,已经出嫁的女儿,腊月廿五必须回到婆家,不能呆在娘家。这一说法,与“廿五赶长工”异曲同工。
腊月二十六克(去)赶市:
为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快乐,家家户户在节前10天左右准备年货。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婚俗文化。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温州的有趣结婚习俗。
首先,温州人注重结婚仪式的隆重和热闹,一般都会在举行婚礼前一天的晚上举行“过大礼”仪式。在这个仪式上,新郎要派人送“嫁妆”到新娘家,包括钱、金银首饰、锦被等,以示尊重和诚意。而新娘的家人也会准备“迎嫁饭”,招待新郎和他的家人,意味着双方家庭的互相尊重和和谐相处。
其次,温州人喜欢在婚礼上燃放鞭炮和放烟火,以示庆贺和喜庆。这种习俗源于古代传统,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鞭炮和烟花象征着庆祝和吉祥。因此,温州人在结婚时也会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和祝福。
此外,温州人还有一种特别的习俗,就是“破三门”。这个习俗通常发生在新娘到达新郎家之后,新郎必须请人打开三扇门,新娘才能进入新房。这三扇门分别是屋门、房门和床门,打开这些门象征着新郎对新娘的欢迎和接纳。
最后,温州人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婚礼习俗,就是“跨门”。新娘到达新郎家之后,新郎要抱起新娘,一起跨过门槛,这意味着新娘将会成为新家庭的一员,和新郎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总之,温州人的结婚习俗多种多样,热闹而又有趣。这些习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体现了温州人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婚姻观念。
结婚乃人生的一件幸福的大事儿,可是之前准备的过程确实繁杂琐碎的,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们浙江温州是一个十分讲礼数的群体,这往往体现在了结婚风俗上,温州的结婚风俗与其他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却富有其自身特色。
特点:
1在温州结婚风俗中,送“六样”的习俗流传已久,并至今为止仍被保留。至于为什么是“六”呢?大概和温州讲究“六六大顺”、“好事要与六挂钩”的想法有关。
2温州市区人娶亲,订婚那天男方要给丈母娘家送上六样:两条鲫鱼,两刀三层肉,一头鸡,一对小猪肚儿,五斤龙眼,十斤花蚶。
3然后女方回盘:江西碗、荔枝、桂圆、红枣等。之所以要送江西碗,一个是因为质量好,更重要的是“碗”跟温州话的“稳当”的“稳”字同音,被认为是吉祥的化身。据说,男方收到女方的江西碗后,要保藏到结婚那天才能拿出来使用。
4婚前“试子”,温州结婚风俗的婚前“试子”试的是过门媳妇儿能不能生孩子。这里“婚前”的“婚”一般指的是摆结婚酒,而不是指到民政部门领结婚证。所以在这种婚俗影响下,有时甚至会出现先摆孩子对对酒再摆父母结婚酒的情况,有的花童还是新人已满6周岁的孩子呢。
5在过去,温州结婚风俗也有以爆竹为庆贺方式的。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没有冰箱食物容易腐烂,所以一般选在冬天的时候吃酒席。一大早,窗外的爆竹声已经噼里啪啦的响起,十分的热闹。最先,男方会放上三个炮仗作为开场,紧接着新郎桌的亲朋好友便会有人紧跟着买了炮仗去放,另一桌也会有人紧跟其后,看谁放炮仗放得又响又久又多,鞭炮响的时间越长说明来宾对新人的祝福越久越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