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婚俗

佤族的婚俗,第1张

佤族的婚恋比较自由,有“串姑娘”(即谈恋爱)的习俗,小伙子到了十七、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串姑娘”了。但佤族的“串姑娘”多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且此“串姑娘”的活动,多以男子主动。

佤族的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部分选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另一部分则选在九月至十二月之间,即: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

在过去,依照佤族的风俗习惯,丈夫去世后妻子可以转房给弟弟。若弟弟已婚,经嫂嫂和弟媳同意,也可以转为弟的小老婆。如果女方家不愿意转房,也可另嫁,但必须由新夫家付聘礼给亡夫的弟弟或同姓的家族。此类转房婚,夫妻不和,也可以离婚,但若为男方家主动提出,女方家则不退还聘礼;若女方家提出,则要退回男方家的聘礼。

  中文名称:云南映象

  资源类型:RMVB

  专辑歌手:杨丽萍等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内容概述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她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歌舞集中,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的碰撞,将带给您一种特定的“云南映象”。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首次出任大型歌舞集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

  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元素。

  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62面鼓的鼓风、鼓韵。120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面具。

  《云南映象》中的道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等全是真的70%的演员系云南的少数民族。

  亦真亦幻的舞台、灯光及立体画面效果。

  序 Prelude

  混沌初开 Born of the Earth

  “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绿春县牛孔乡“神鼓”歌谣。

  第一场太阳

  云南鼓的传说和种类堪称中国之最。鼓在云南,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民族的一种崇拜、一种图腾。它或象征母体,或形似女阴。云南的鼓从材料上分,有皮鼓、石鼓、铜鼓、木鼓;从归属的民族上分,又有太阳鼓、芒鼓、热巴鼓、大背鼓等等。

  云南佤族的木鼓分“公鼓”、“母鼓”,配成一对;要砍树制鼓,先要举行祭祀仪式。佤族人说,木鼓的花纹是无法画完的、歌也是无法唱完的,舞也是无法跳完的……

  太阳鼓(西双版纳州基诺族)

  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

  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器物,传说洪荒年代基诺族的祖先阿麦腰白造了一只太阳鼓,麦黑与麦妞藏在鼓内躲过了灾难,繁衍了基诺族的后代。太阳鼓只有节日才能敲,太阳鼓舞是基诺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基诺人在除夕敲鼓,据说能带来吉祥。

  芒鼓(建水县哈尼族) Manggu Drum

  哈尼族的舞蹈大多与芒有关。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

  唯建水龙岔河一带独有。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

  铜芒(沧源县佤族) Bronze Gong

  佤族对芒锣如对木鼓、铜鼓一样尊崇和喜爱。但木鼓、铜鼓既是乐器又是通天的“神器”,而芒锣则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铜镲舞

  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

  象脚鼓(德宏州景颇族) Elephant-foot Drum

  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象脚鼓舞》是傣族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

  神鼓(绿春县牛孔乡彝族) Divine Drum

  “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

  打鼓前要“祭鼓”。打“神鼓”庆贺生育的唱词是:“刚生下来的娃娃,听不见,看不见,话也不会说;敲一下,耳朵就听见了;再敲一下,眼睛就看见了……”。

  第二场Scene Two

  土地Earth

  月光Moonlight

  (独舞表演杨丽萍)

  Solo Dance by Yang Liping

  “你是一条婀娜的蛇,蜿蜒在银色的月河。闪亮的身驱舞动着舌,夜晚的星空唱着

  歌……”

  杨丽萍一直以为女人就如同月光一样有形和无形,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语言表现了她的情感和月光的圣洁,在舞蹈中我们会看到舞蹈家是怎样张开她那想象的翅膀。

  花腰歌舞

  (石屏县花腰彝) Song & Dance of Huayao Tribe

  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海菜腔”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小姑娘从11、2岁就开始学做针线,绣花、缝衣服,一套衣服要做4、5年,最后就穿着这套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衣服出嫁,不会绣花缝衣的姑娘嫁不出去。演员们穿的衣服就是她们亲手缝制的。

  烟盒舞 Yanhe Dance

  烟盒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高潮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腿杆就发痒”。

  歌词:“噻,噻,噻哩洛噻哩洛噻洛哩噻……晒着晒着石屏乾腌菜呀,晒着晒着石屏芥兰菜,采着鲜花是唱呀唱歌来……”。

  女儿国 Kingdom of Women

  (新平县花腰傣)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

  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着;刺棵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有个女人在着么,老老小小就在拢一堆了;有个女人在着么,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

  苦荞不苦么吃得呢,槟榔不苦么嚼得呢,女人不苦么咋个得?女人不去吃苦么——日子过不甜呢。

  天上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天就不会亮了;地下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地就不长草了;男人不有(个)女人陪着么,男人就要生病了;山里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山里就不会有人了。

  打歌 Dage Dance

  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有嘴不会唱;有脚不会跳,俏也无人要”;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

  有歌为证:“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

  第三场 Scene Three

  家园 Homeland

  云南的先民信奉“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石有石神;几乎每个寨子都有寨神树、密枝林,每个民族每年都有祭祀自然、山神、水神、寨神、树神的活动。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使得自然生态得以保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今,生态的严重破坏们已向我们敲起了警钟……

  第四场 Scene Four

  火祭 Fire

  甩发舞 Hair Dance

  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民间技巧动作。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

  葫芦笙舞 Gourd Pipe Dance

  云南的拉祜、僳僳、佤、纳西、苗、瑶等少数民族,都有葫芦神话。拉祜族传说:远古时发洪水,有兄妹二人躲入葫芦逃过浩劫;洪水退后,两人繁衍了后代。云南沧源佤族传说葫芦是创造人的母体,葫芦笙是祖先的声音。1958年出土的2千多年前的云南开化铜鼓文物上,就有4人跳葫芦笙舞的侧面图像。一首民歌唱道:“岩子路上弹三弦,茅草尖上吹芦笙;翻过九十九座山,还要跳歌到天明。”

  纹身 Tattoo

  纹身是最直接的人体装饰艺术。云南纹身最早要追溯到中石器时代。纹身最初的目的是不让死者阴魂认出自己;有的原始民族把本氏族的图腾崇拜物纹在人身上,喻义神物附体会给人予力量;原始人后来才感到纹身是一种美。

  面具舞 Mask Dance

  面具舞是中国古代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丽江县纳西族) Dongba Dance

  在东巴祭祀仪式中,有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牛头舞 Bullheads Dance

  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云南古代民族也特别崇拜牛,在云南沧源崖画有10个点有不少原始人手持牛头的图像,沧源崖画第一地点2区右下方岩壁上有一组舞蹈

  图象。这组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4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

  涅磐 Touching the Soul

  第五场 Scene Five

  朝圣 Pilgrimage

  朝拜神山是信仰藏传佛都的少数民族对自然崇拜的体现,朝圣者跋涉在路上,转经筒始终陪伴着他们,他们一次次用身体丈量着道路,一次次地亲吻着大地。尽管风吹日晒,尽管雨雪交加,他们心中却燃烧着熊熊大火,最后,他们走向神山,真走向理想的天国。

  藏族舞 Tibetan Dances

  大量地选用了藏文化的许多舞蹈元素去表现人性之美。服饰以藏族牧区的袍服为主,肥大、宽敞,以黑、红、黄三个基调为主,白天脱去一袖或二袖,束于腰间,以适应“作息一袭衣”的气候特点。农村妇女多穿一件色彩艳丽的内衫,外罩宽大氆氇坎肩,歌舞时舞动双袖,飘洒多姿。藏族人常佩戴护身符盒,戴镶珊瑚、宝石的戒指,这样可以吉祥如意。

  玛尼石 Praying Stone

  据专家研究,与西藏古老的白石崇拜、生肖崇拜的习俗有关,宗教的发展又赋予它们多种意义。玛尼石上刻有六字箴言,有的还刻有佛经、咒语及佛像,是藏民族供奉的圣物。玛尼石面有的涂以红、蓝、黄、白等天然颜料,多年不会褪色,这种群众性石刻艺术,体现出非凡的造型能力。

  转经筒

  筒上刻有经文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一般刻六字箴言)。筒内置有经文一卷,大型转经筒置于祭坛两侧,微型转经筒为藏民诵经时所用,边诵边转动以达到诵经时身、口、意完美一致之境界。

  童谣:群峰之中有一座金色的山,金色的山里有一个金色的湖,金色的湖上有一棵金色的树,金色的树上有一只金色的鸟,金色的鸟唱着一支吉祥的歌……

  尾声 Epilogue

  雀之灵 Spirit of Peacck

  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崇拜的图腾。

  杨丽萍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孔雀形态的舞蹈语言,《雀之灵》寄托了她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在《云南映象》尾声中杨丽萍第一次把她的独舞和群舞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并结合了新颖的舞蹈编排队型及声、光、效,使整段舞蹈充满着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识。

  艺术总监、总编导:杨丽萍

  云南大理白族人。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曾荣获云南省1979年调演表演一等奖。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的独舞《雀之灵》是她的成名作,曾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1990年在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式中,她主演大型舞蹈《雀之灵》。1992年5月她成为大陆第一位赴台湾的舞蹈家。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一等奖。199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同年12月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她导演并主演的**《太阳鸟》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节评委会大奖。她出访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举办专场舞蹈晚会。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赠予她终生会员。杨丽萍酷爱舞蹈艺术在舞蹈上独辟蹊径,自成风格。

  杨丽萍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甑选了具有云南典型代表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十五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这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并用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去展示《云南映象》这一崭新的舞台艺术创作风格。

  下载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6/08/06/0000114186html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西盟地区最为典型。男子多穿黑、青布无领短上衣,下穿大脚裤。女子多上穿贯头、V形领无袖紧身短衣,下穿红、黑色横条纹筒裙。多披发,以银箍或竹藤圈勒额束发,耳戴银环,颈戴银项圈或料珠项链。

发箍是佤族妇女最具特色的头饰。它呈半月形,中间宽,两头窄,长约30多厘米。中间宽约10厘米左右。多用银片或铝片制成。佤族妇女一般都留长发,但又不梳辫子,头发多披肩洒向脸颊两侧及肩背。用发箍从前额到脑后把头发拢住,这样即可保证头发不散落眼前影响视线,又显得美观大方,使用起来还极为简单方便。这种发箍,在我国各民族中只有佤族使用,所以,它已成为识别佤族的最简单明了的标志之一。

佤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另一个鲜明标志,是颈、臂、腰、腿上都戴数个、数十个竹篾圈或藤圈。未成年女子,每增加一岁即加一脚圈,故有“欲知年龄数脚圈 ”之说。这种特征,是佤族竹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佤族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于云南西南部气候温暖、翠竹成林的阿佤山区。他们住的是竹楼,吃的是竹笋,用的是竹碗筷、竹勺,坐的是竹凳,睡的是竹床。竹,在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服饰习俗上,便是用竹篾做成大大小小的圈圈,饰挂于身体各部位。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的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中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便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嘻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后,就会送些手镯、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内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可以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了。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的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因为他们认为,送礼物的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的小伙子,礼物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会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的话,就表示接受了小伙子的求爱。确定了恋人关系的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订婚、结婚,喜结连理了。

佤族人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使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因而有“无酒不成礼”之说。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 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

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佤族男女普遍皆纹身,男子多在颈下、胸前、脊背和四肢绘刺花鸟、牛虎图案,妇女则在颈下、胳臂和腿上绘刺各种形状的花草。

佤族有以下禁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

过去,佤族笃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大型的“祭鬼”仪式。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工具。木鼓,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它是用6根柱子、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当神圣,具有其他民族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

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多于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进行。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的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备好要剽杀的水牛数头、取肝看卦黄牛一头,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当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壮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选好的树木,准备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参加)均身着节日盛装,前来拉鼓,大家边歌边舞,用绳索将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当天不能进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杀鸡祭 祀之后,另择吉日进寨。 新鼓进寨之日,举寨欢腾。邻寨的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大家载歌载舞,剽牛、杀猪、饮酒娱乐。

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20余天。抠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仪式。晚上,全寨人齐聚木鼓房周围,再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的顺利制成。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时,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20世纪70年代以后,木鼓经过改制,成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

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有些人走了很长的路,但他们从来没有走远过

这里是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村落"

"翁丁村"

或许你很早听闻过它的原始、神秘

但事实上除了曾经去到过那里的人

大部分人真正认识它的时候

可能也是从胡歌拍摄的脱贫代言视频里

如今感到遗憾的是

当这个村落正在被更多人认识

并想要去了解之时

它却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

这不由让人想起2019年法国巴黎圣母院那场大火

文物的生命有且仅有一次

失去了就永不会再来

这个有着400年 历史 的佤族原始群居村寨

保留着中国唯一最完整的佤族 历史 文化和传统建筑的原生态

但经历过这次的火灾后

村子的标志性建筑物寨门被烧毁

部分古树的树杈也被大火烤干

原本寨里的105户房屋

目前也只剩下看上去较为完整的三四户

"翁丁",佤语是"云雾缭绕"的意思

它处于群山之中

犹如一个静谧的世外桃源

但也正因如此

你无法想象这里曾经一度贫穷落后的状态

30多年前村里还不通电

夜晚,昏黄的煤油灯下

映照着佤族同胞一张张沧桑、艰辛的脸

他们还在过着上山狩猎、下山找野菜,饱一顿饥一顿的原始生活

2005年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先进文明的建设把这个村落带向了世界

同时,也把世界带回了村落

翁丁村的居民迎来开客栈、拍**、接游客、跳佤舞的欢快日子

由于 历史 和自然等原因

这里独具特色的佤族建筑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佤族人居住的是传统的杆栏式茅草房

规模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很矮的单层椭圆型屋

一种是分上下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饲畜

除了房屋建筑

翁丁寨在传统民俗风情等方面

更是呈现出了一部活生生的佤族文化史

因此在2006年,翁丁寨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翁丁寨的传统民俗

翁丁佤寨的民风民俗

是整个佤族地区文化传承发展的缩影

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中国部落文化最后的活体、佤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佤族在古语中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这个山地民族至今延续着世袭寨主统领制

佤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名族

除了同姓不婚

男女青年可以自由恋爱

寨子里迄今还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

这里的妇女空闲的时候

几乎都会在自家门口拉线织布

好烟的佤族妇女

很久以来,这里的老人无论男女

都有抽烟斗的习俗

尤其老年妇女

不管是在劳动或空闲时都会抽上几口

据说这是老人们长寿的秘密

佤族的妇女非常勤劳

在村寨里时常都能见到晒谷劳作

用传统腰机和纺锤织布与纺线的妇女身影

传统民俗"拉木鼓"

佤族人和所有的少数民族一样

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

其中传统的佤族民俗主要有"拉木鼓"和"打歌"

木鼓,最原始、奇异而神圣的鼓种

传说木鼓是佤族的通天神器

仅用于宗教祭祀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

所谓拉木鼓

就是从寨子外的森林里砍伐树木

拉进寨子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

制作木鼓分为选树、拉鼓、制作、上架四步

翁丁寨依山而建且被树林包裹

佤族人认为树是保护寨子的神灵

每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

因此,佤族村寨周边的树都不能乱砍

拉木鼓通常是在砍完树的次日清晨

那时全村男女老少都会盛装前往山上拉木料

木鼓上站着个年轻的佤族小伙指挥着大家

但这拉木鼓不是一直往前的

人们走走停停,边舞边唱

木鼓拉到村口

两列队伍在村中的广场围成一个圆圈

村民吹起乐器大家一起跳舞

欢庆"木鼓"进寨

除了木鼓

他们还有象脚鼓、铓等击打乐器

另外还有葫芦笙、佤笛等吹管乐器

mohnnhe(摸你黑)

翁丁佤族一直有"摸你黑"的传统习俗

"摸你黑"是佤语的"mohnnhe"发音

意思是"这儿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到永久永久"

老人常说"我生是因为我存在,我存在是因为我快乐"

远古时期

佤族先民会涂抹一种叫"娘布洛"的神药在脸上、身上

用于驱邪祈福,求得 健康 平安

"娘布洛"是佤语

传说是一种长生不老药

现实中是由香泥土、锅底灰、牛血配制而成

佤族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

他们认为黑色是勤劳、 健康 的象征

因此"娘布落"的颜色是黑的

在"摸你黑"活动中被摸得越黑越好

原始的风土人情

佤族早先素有"砍人头祭旱谷"之称

虽然关于人头祭祀的起源现在也无法说清

但翁丁寨的每一处景象都是 历史

都在倾诉佤族人民的故事

而后则改用动物头代替人头

在佤族人眼中

牛头骨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他们会把牛头骨挂在桩上、树上、墙上

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佤族人将挂牛头的森林称为"龙摩爷"

相传是众神灵的聚集地

现代人把它称作是佤族传说中神灵的办公场所

翁丁古寨

仿佛另一种文明

原本人们可以都可以来这里穿梭、追忆……

现在却因一场意外造成了永久的遗憾

很多网友忍不住感慨

去过很多次云南唯独没有去过翁丁寨

昨日可触之景如今便已隔世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还有很多时间

足够我们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

但我们往往忘记了世事无常

很多美景真的没在等你

也许一旦错过,就永远不在!

10月16日,逆向乐队吉他手涂璟在微博上发布一则不幸的消息:“你去天堂了,把最美的声音还留在人间。”,透露了MER-ROK(玫洛格)乐队成员阿妹因病去世的消息。

阿妹是著名佤族声乐家、云南独立音乐人、佤族民族乐和摇滚乐融合的****, 她出生于1988年9月15日,上个月才过完了32岁生日。自幼能歌善舞,早年间曾是杨丽萍“云南映像”大型原生态歌舞集的领舞和领唱,也是杨丽萍主推的演员,合影时,都是站在前排。

在阿妹代表作品《通撒美》的评论区,也有很多歌迷纷纷发声悼念,希望她下一世依旧美丽,愿天堂没有病痛。还有熟悉阿妹的朋友评论:“十多年没见你,想不到听来了这个消息,愿你在天堂没有伤痛,永远快乐。”

离开杨丽萍团队之后,阿妹加入了极具佤族风格代表性的乐队,司岗里乐队并担任主唱,乐队成员还包括吉他老油、贝斯德隆、键盘艾南、吹奏凃、鼓手马晓东。被盛赞为是彩云之南的独特声音。

2014年,阿妹宣布结婚,2015年5月14日,阿妹宣布儿子出生,也因此,这一阶段,她短暂退出了舞台。

2017年,阿妹宣布复出。复出后的阿妹虽然身材略显发福,但颜值和歌声依旧在线,观众热情不减。

演出时,依旧受到热烈欢迎,歌迷们始终没有忘记她动听的歌声,这令阿妹非常感动,之后,她又和好友们一起组建了新的乐队,玫洛格乐队。

去年9月份,阿妹再次宣布喜讯,宣布了第二胎女儿的出生,儿女双全凑成好字。阿妹写道:“今年生日最大的礼物就是妹妹的顺利出生和新专辑的完成。妹妹是我在录制新专辑《玫洛格》的时候怀上的,所以给她取了小名叫洛洛,感恩上天让我拥有了坦克和洛洛两个可爱的宝贝和如此幸福快乐的家庭!辛苦妈妈月子里精心的照顾!感谢一直关心我的家人朋友们! ”

怀二胎的阿妹颜值还是在线的,而且多了几许母性的光辉。 长子坦克遗传到妈妈的高颜值,大眼睛和阿妹一模一样,母子俩更像是复制粘贴。

玫洛格乐队是以佤族鼓神名字命名的乐队,乐队成员包括阿妹、茶艾南和普通,都是云南小有名气的音乐人和艺术家。除了阿妹之外,茶艾南是云南顶尖的音乐制作人,擅长多种乐器演奏,普通则是云南杰出吉他手。短短的时间内,玫洛格乐队就推出了《薅秧歌》《阿拉松》《音纳》《宋南师》《通撒美》《小阿哥》《不熄的火塘》《看着你像吃肉一样开心》等多首非常接地气的歌曲。其中,《通撒美》得到很多歌迷的喜爱。

最近两年,阿妹鲜少更新动态。她最后一次手动更新微博是在今年6月份,转发了好友一则视频并写道:“咋个喝都喝不完!干杯!”

今年10月份,有网友评论,祝她早日战胜病魔,回归乐队。

只是,阿妹最终没能战胜病魔,在32岁的年龄便匆匆离去,愿天堂没有病痛,阿妹一路走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504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