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的习俗有哪些?

洪湖的习俗有哪些?,第1张

以前的一些民间传统的活动现在越来越少见,现在偶见有玩彩船、龙灯、舞狮的。

大年三十一般早上吃早餐,下午1--4点一家人吃“团年饭”,也有晚上吃的啦,吃完饭就去打牌啊什么的。

大年初一走亲戚是走自家长辈拜年,(吃饭打牌)

大年初二拜访母亲娘家那边的外公外婆等长辈。(吃饭打牌)

湖北赤壁的风俗有如下:

脚盆鼓,顾名思义就是其形状如洗脚的盆子,主要流传于赤壁市及周边的崇阳、嘉鱼、咸安、洪湖、临湘等县市,至今已有1800年历史。红白喜事和节庆的时候,总能听到脚盆鼓的声音,这一风俗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最盛,并发展出“栽田鼓”、“挖地鼓”、“节庆鼓”、“坐丧鼓”等分支鼓种。

其演奏场合尤以民间的舞龙灯最典型,无论是独龙灯、群龙灯、还是妇女灯、草把灯,都有阵营可观的打鼓队,每次鼓数多达几十、数百面不等,鼓声震耳欲聋。

2007年赤壁脚盆鼓被列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赤壁人对鼓有特殊的感情,昔日有“先置鼓后生崽”的习俗。当老婆怀孕,就请鼓匠进门把鼓做好,意思是生个儿子将来是个勇敢的壮士。一旦分娩即击鼓助架,表示喜悦。

“一丁一鼓”是常事,民间有专门制作脚盆鼓的工匠,制作此鼓用的木板刨光组成圆形状,以硝好的牛皮蒙住,栓上竹钉子即成。鼓上面画有“八卦阵”的图案,击打时发出宏大声响,给人以奋发拼搏的力量。

湖北历史悠久,代表性的民风民俗有:

1、跳三鼓:为逝者演唱的跳三鼓称为“孝鼓”,为高寿长者演唱的称为“寿鼓”,各种喜庆场合演唱的称为“喜鼓”。跳丧、跳寿、跳喜称为“三跳”,又因其演唱者为三人,打击乐为三件,每段唱词为“三句头”,取“丧”和“三”的谐音,20世纪50年代,定名为“跳三鼓”。

2、“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

3、归元庙会:每年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吸引众多的香客、游人前往寺庙观光、拜佛。游客们在尽情欣赏各种娱乐表演之时,还可以逛逛集市,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4、"五虾闹鲇"又名"五虾闹鲶"、"五虾戏鲇"、"虾子灯"等,是一种群众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

5、团风但店“天府圣会”是但店镇独有的一项民俗艺术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回族人的结婚典礼,一般要分两步走。先由主家请来的阿訇,把新郎、新娘及家里的长辈集中在一起,用回族人的风俗习惯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这个仪式主要由阿訇主持,阿訇用回语对新郎新娘进行提问,让新郎新娘用心虔诚的回答,我觉得有点类似基督教堂婚礼,等这个仪式进行完毕后,正式结婚大典才能开始。

从婚礼用词上,司仪在典礼中,不能出现“酒”字和酒字的谐音字。因为回族的婚宴上一般是不摆酒的,宴席上只出现各种饮料和瓜子、糖块。汉民新婚典礼中的交杯酒这一项,在回民的结婚典礼中是不用的。主持婚礼的司仪如果不懂此项禁忌,典礼中出现酒字和酒的谐音字,就是对回民的不尊重。如:我们经常用到的,天长地久的“久”字,就要避开,或用其它词代替。还有拜天地的“拜”字。回族是信奉真主的。按照他们的说法是,我们不拜天,不拜地,不拜人,只拜真主。这个拜字只能用在拜真主时才行。为此,汉民婚礼上用的最多的“拜”字,就不能出现在回族人的典礼场。另外,回族人结婚不放炮。我们经常讲到的,鸣炮奏乐,也不要讲顺嘴了脱口而出。同时,在回族人的结婚典礼议程中,部分地区还有的加入了一项谢大厨,这和汉民婚礼议程截然不同。汉民婚礼中的谢大厨,是在典礼以后的敬酒,新郎新娘端着酒杯,向大厨致谢,而回族人则是必需作为典礼中的一项,在典礼台上隆重的向大厨行礼致谢。所以司仪也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做到整场典礼按主家的要求来做,在不出现以上禁忌词语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主家满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507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